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的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9~72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2通过直观、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清楚、明确地归纳小数的意义。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十进关系。
教学准备:
米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1量一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
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米数?
教师:在测量和计算中,有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
2回忆、练习
1角=()10元=()元5角=()10元=()元1dm=()10m=()m3dm=()10m=()m
教师:关于小数,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例1第1个图)
①此图用分数、小数该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07里面有()个0.1。
②像0.1,0.3,0.5,0.7这些一位小数,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同理说一说。(后面两幅图)
①第1个涂一个小格,第2个涂45个小格,用分数、小数来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②讨论并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2教学例2
(认识三位小数)
(1)看一看,填一填。
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
(出示图)学生填分数和用小数表示。
1mm=()1000m=()m;146mm=()1000m=()m②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
(第70页例2图)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
(2)说一说0.025,0.107分别表示什么以及它们的组成。
(3)归纳:表示千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3讨论、归纳小数的意义
学生讨论: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归纳:像0.7,0.45,0.025,0.25,0.107……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学生自学数位顺序表。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4题。
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
查看更多与“小数的意义教案”相关的文章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循环小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学六年级小学数学教科书(苏教版)第九册第48~49页。
【教材简析】
循环小数是学生教难准确地理解和表述的一个概念,特别是在表述其意义的一些抽象说法,学生难以理解。教材通过除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特征,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认识循环节、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并学习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做好铺垫
1、拍节奏游戏
师:(板书:︱×××︱这个节拍你们能拍出来吗?
(学生一起齐拍掌,中断后提问)
师:你们的节奏为什么这么整齐呢?
生:我们全班同学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这样相同的节奏拍的。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按照这样的节奏,不断重复地一直拍下去,不叫停止,
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
生:要拍很多很多次。
生:要拍无数次。
师:象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生:是无限的。
师:你们刚才拍的次数呢?
生::是有限的。
【用游戏的方法导入新课,一是直观,二是引人入胜,使学生一下子便进入学习的境地。另外,已使学生初步感知“循环”、“无限”等概念】
2、找规律,猜图形。
运用抽拉教具,一次出现两个圆和一个三角形的图形。
⑴ 当逐个出现至第七个图形,即第三组的第一个圆圈后,提问:
师:谁能猜到下面一个是什么图形吗?
生:下面一个图形是“○”。
师:你是怎样想出来的的呢?
生:因为这幅图形的排列顺序是有规律的,每组都有三个图形,前面两个是圆,后面一个是三角,而且是按照这样的规律重复地出项的,所以这个图形应该是第三组的第二个图形,当然是“圆形”。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好。
(教师接着演示,让学生猜出图形)
⑵ 出示完第12个图形,当学生猜出下面一个是“圆”时,出现了“……”。
师: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后面有很多组前面两个圆,后面一个三角,这样的图形。
师:对的。也就是说,这幅图形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图形中有多少组这样的图象呢?
生:很多组,无数组。
(板书: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
【采用从直观到半抽象的方法去认识新的概念,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推理性逻辑思维能力。】
二、进行新课
㈠ 循环小数
1、组织学生用竖式计算一道题(出示32÷6),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商有什么
特点?
生:我发现这道除法题除不尽,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为什么会重复出现“3”呢?
生:因为余数重复出现“2”了,所以……。
师:这么说,32÷6的商里有多少个“3”呢?
生:有无数个“3”。
师:既然是有无数个,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我认为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无数个“3”。
(板书:32÷3=5.33 ……)
2、出示...
查看更多与“循环小数幼儿园教案热门14篇”相关的文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0.45 1.2 0.367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4.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十六 百分之七十二点五
百分之一百八十 百分之五百
5.把下面各数扩大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如果把它们缩小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5 5 0.48 1.25 10.3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把0.24、1.4、0.123化成百分数。
(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0.24= =24%
1.4= = = =140%
0.123= = =12.3%
(3)请大家观察一个,如果不看先化成分数的这个过程,小数可以怎样直接化成百分数的?(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4)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5)完成第80页“做一做”第(1)题。
2.教学例2
(1)出示例2:把27%、135%化成小数。
(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3)启发学生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板书:
27%= =27÷100=0.27
135%= =135÷100=1.35
(4)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百分数怎样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
(6)完成第80页“做一做”的第(2)题。
3. 引导学生进一步综合归纳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教学例3
(1)出示例3: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0%,没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80%。
(2)引导学生:百分数是分数的一部分,可以写成分数形式。请大家运用过去所学过的知识,试着把上面几个百分数改写成分数。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查看更多与“分数小数互化教案精品8篇”相关的文章
作为一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需要花时间准备教案。教案是将备课内容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关键。你对教案有所了解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小数乘整数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自主探索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学生自由回答。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方法──竖式笔算。]
3.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72 × 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
查看更多与“小数乘整数教案”相关的文章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 学生反应能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希望您能阅读一下“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相信它会给您带来不少启示,请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是教学重点.
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容易混淆,这是学习的难点.
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请大家回忆一下:23956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省略千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
启发学生说出: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是3,根据“四舍五入”法要舍去,得出23956≈2万;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看百位上的数是9,应该入上去,23956≈24千.
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例如,量得大新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我们今天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教材84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2953≈986534≈560890≈697010≈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情景图1:
师:(1)为什么售货员阿姨要把17.904元取近似数为17.90元呢?(提示:人民币)
(2)是怎样把17.904取近似数为17.90的呢?(四舍五入)
2、课件出示情境图2: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呢?
3、师:我们都知道求整数的近似数时,可以用“四舍五入”法,那么求小数的近似数时,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三、新课
1、课件出示:0.984≈(保留两位小数)
小于5,舍去
师:保留两位小数,就要将第三位小数省略,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
2、课件出示:还可以说课桌高约1米。为什么可以这么说?
0.984≈(保留一位小数)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师: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位的0不能去掉
3、课件出示:想一想0.984≈(保留整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老师进行总结。
总结:求近似数时,(1)保留整数,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
(2)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
(3)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
…………………………………………………….
四、课堂巩固
1、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2、用“四舍五...
查看更多与“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13篇”相关的文章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6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比1大(或小)时,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准备:
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类比迁移,情境展开
教学例3。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2.40.8=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1.920.9=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在给宣传栏刷油漆的问题背景下,迁移已有的小数乘整数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教材上安排了计算方法的小结,通过本环节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一)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1...
查看更多与“小数乘小数教案模板5篇”相关的文章
小数点移动的教案
小数点移动是数学中一个常见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和困难。因此,本文将为教师提供一份详细的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则与技巧。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小数点移动的概念和基本规则;
2. 熟练掌握小数点移动时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技巧;
3. 能够灵活运用小数点移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数学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内容;
2. 教具:白板、彩色粉笔、教学ppt、实物或图片等;
3. 辅助工具:计算器。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
1. 引入小数点移动的概念,比如,小数点移动就像数字的“租赁”,根据不同的需求,将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
2. 利用图示或实物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数点的移动过程;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数点移动会对数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步骤二:探究小数点移动的规则(20分钟)
1. 设计一组简单的小数比较和运算题目,让学生通过计算、分析和总结,找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2. 提示学生观察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和步数与数值的大小关系;
3.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则,并利用教学ppt或白板展示;
4. 类似地,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则,并加以展示和讲解。
步骤三:加法和减法运算(25分钟)
1. 利用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例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则进行计算;
2. 引导学生思考: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有何不同?
3. 设计一些综合运算的题目,通过合理利用小数点移动的技巧,要求学生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20分钟)
1. 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利用小数点移动的技巧进行运算或解决问题;
2. 针对常见易错题,进行讲解和解析,加强学生的巩固;
3. 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小数点移动。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小数点移动的基本规则;
2.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总结到底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提高和巩固的地方;
3. 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和教学要点,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情境和例题进行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师可以出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比如,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利用小数点移动的技巧,在白板上正确解答题目。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书面作业和测试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加强学生对小数点移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数点移动的概念和规则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能够熟练灵活地应用小数点移动的技巧进行数学运算。同时,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通过不断...
查看更多与“小数点的移动教案热门”相关的文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训算,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
2.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加法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l口算。
(1)用门算卡片依次出示练习四第1题.指名学生说出口算结果。
(2)用卡片出示下列各题,让学生口算。
5.2+2.83.63+6.37o.72+o.283.4+2.6
提问: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2.复习加法运算定律。
提问:在整数加法里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谁来说说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两个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
追问:我们以前学习的这两个运算定律中,加数的范围是什么数
3.做教材第16复习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每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板书: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从左往右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在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里,没右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教学例6。
(1)说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现在我们来看例6;
(2)出示例6。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老师在例题要先算的一步下面画横线。
按照刚才说的顺序,这两题能计算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算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3.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师板书用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口述运算过程和结果,老师板书。
(2)追问:谁说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
4、教学例7。
(1)说明:我们已经知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那么,刚才我们复习的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是不是适用于小数加法呢,请看下面两组题。
出示教材中两组题。
要求学生算一算、比一比,看看每组算式里圆圈两边的结果是不是相等,在o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提问:第组结果相等吗(板书等号)第二组结果相等吗
(板书等号)
你从这两组算式小发现了什么规律这里字母表示的加法运算定律里,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2)说明:从这里可以看出,加法运算定律里的字母可以表示整数和小数,也就是说,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3)出示例7。
请大家仔细看看这里的4千加数,想想可以怎样使计算简便。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4.8+5.2)+(8.63+0.37)
追问:为什么这样算可以简便
提问:这里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接下去怎样做(老师板演)
小结:在小数的连加算式里,如果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数,可以...
查看更多与“小数的运算的教案6篇”相关的文章
教案课件是教师需要仔细准备的资料,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学生的准确反馈能够帮助教师消除教学中的疑虑。那么,一份好的教案课件应该包含哪些步骤呢?以下是栏目小编精心挑选的一篇有趣文章的标题:“小数的性质教案”。希望能传播正能量。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意义,请与身边的朋友分享!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改写小数。
2.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出示1 10 100
师:这几个数熟悉吗?(熟悉),今天就让我们用100分的热情,10分的认真,上1节快乐的数学课。你们能做到吗?(能)。上课
1.提出问题:
首先,李老师想请你们来当小裁判,有两位同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看大屏幕)
小方:我买了一个本子,用了0.30元
小雨:我买了这样一个本子,只花了0.3元,比你便宜
小方:不对,我们俩花的钱同样多
2.引发猜想:
师:你们来当当裁判,他们谁说的对?
生:小方说的对。
师:0.3=0.30(板书在黑板上)
二.自主互助
引导学生验证探索理解小数的性质
我们学数学要有理有据,那么,你们的猜想0.3=0.30,对不对,还需要你们进行验证。
1.小组合作验证猜想:(明确要求)
a.选择一种你认为最拿手的方法验证。
b.要求分工明确
2.小组汇报:
a涂格子的的方法验证。
师:你们的方法真好,利用图形来验证,形象直观.
b用长度单位来验证。
0.3米=(3/10)米=(3)分米
0.30米=(30/100)米=(30)厘米=(3)分米
师:你们的结论是0.3米=0.30米。单位相同都是米。
所以0.3=0.30.
你们用常用的长度单位来验证再一次证明了0.3=0.30,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c用人民币的单位验证。
0.3元=(3)角
0.30元=(30)分=(3)角
师:你们用熟悉的钱数来验证,简洁好想,真不错。
d.拓展发现:(还能写出这样的一组数)
0.300米=(300)毫米=(30)厘米
结果:0.3=0.30=0.300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板书.师补充课题《小数的性质》
师:这句话中,你认为哪个词是关键词,“末尾”。为什么?
3.合作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读一遍)
三.快乐闯关
第一关:下面各数末尾添上“0”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8 0.06 3.0 120 700 10.01
第二关: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上“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会变?
3.4 150 9.08 104.03
31.00 42.1 52.01 35
第三关:判断
1、12.8和12.80的大小一样,但计数单位不一样。()。
2、在小数上添“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908的未尾添上两个...
查看更多与“小数的性质教案”相关的文章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中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案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而准备的。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非常喜欢这篇思考型的“小数的意义教案”,向大家推荐,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你的兴趣,并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过程预设】
一、引入
1、板书老师的身高1.79米,到底是多高呢?
2、你对小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
3、你能举出几个小数吗?
4、汇报,板书,交流读法。
5、观察这些小数,小数有几部分组成?
二、展开
(一)研究一位小数
1、板书0.1米,想一想,什么意思?出示数轴图,下面请你借助尺和笔,分一分,找一找,画一画,表示出0.1米?(学生操作)
2、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交流评价。板书:0.1米=1/10米=1分米
3、继续观察,引导学生在数轴图继续用小数和分数表示。
4、(讨论)它们的关系很密切,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些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吗?
(二)研究二位小数
1、想一想,如果现在要从0到1米上表示出0.01米,你觉得该怎么表示?说说你的想法?
2、引导学生得出0.01米用整数表示是1厘米,用分数表示就是1/100米。请你推理一下,得出其它的两位小数。
3、选择一些小数和分数板书,观察后你能仿照前面一位小数的发现用一句话说说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吗?
(三)研究三位小数
1、想象一下,把0.01米再平均分成10份,就把0到1米一共分成了几份?得出0.001米=1/1000米=1毫米。
2、请同桌商量确定一个几毫米的刻度分别用小数和分数表示出来?板书一部分
3、观察后你还能用一句话说说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吗?
4、照这样分下去,还可得到四位小数、五位小数,分别表示什么?补上号
(四)比较概括,归纳意义
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的意义。
三、练习
1、正方形纸表示1,你能表示出0.8和0.35吗?
想一想,怎么表示?交流方法。
2、机动。
四、总结: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0页。
【教学设想】
本课是在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时,我先提出比较开放的问题你对小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试图了解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其次是把教材上的直尺图改为数轴图,通过数形结合,知识迁移和实际操作等让学生主动建立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另外是把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小数的读写法,计数单位等知识也适当渗透,这些渗透同样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情景,让学生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小数的读写法。
2、借助数轴图和实际操作、想象,推理等使学生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观察、分析、对比、概括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教学内容
浙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五...
查看更多与“小数的意义教案十三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