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解方程设计教案十二篇

2024-04-19 22:48:02 解方程设计教案

【#实用文# #解方程设计教案十二篇#】作为致力于为他人传道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细致的教案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体组织框架和操作指南。那么,如何编写一份合格的教案呢?接下来,我整理了一份五年级数学解方程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解方程设计教案 篇1

学习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57页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2、会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解形如X±a=b的方程,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通过创设情境,经历从具体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渗透代数化思想,并通过验算,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4、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会解形如X±a=b的方程,并检验。

教学难点:理解形如X±a=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复习感悟

(一)导入:秋天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水果对不对?你知道吗?这些水果除了好吃以外还能做许多有趣的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

(二)观察理解,复习感悟

(1)课件出示天平,一个苹果等于几个草莓?。

你看到了什么?能用语言来描述吗?这个时候天平是怎么样的?能回答这个问题吗?要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能说一说为什么要减去两个草莓吗?

(2)课件出示第二个天平,原来一袋海棠果等于几个海棠果的重量。从这个天平的状态中你知道了什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我们现在怎样做能一下子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要加上两个海棠果呢?

二、自主探究算理

(一)情境引入列出方程

老师这还有一个苹果,你能不能表示出它的重量呢?可以用一个字母X来表示。我用天平称了一下这个苹果结果有了一个新发现。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谁能根据天平称得的重量来列一个方程。X+20=130

(二)合作交流得出方法

X是多少天平两边能相等呢?

看你的意见和其它同学的意见一样吗?一会要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是怎样算出来的?

预设:

(1)130-20=110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110)+20=130利用自己的计算经验

(3)利用天平平衡原理(等式的性质):由于数目简单有可能出现不了。

出现不了教师引导: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根据让天平两边平衡我们来想一种方法。

(三)小结方法板书课题

以上同学们说的方法都正确。我们这节课就来看看利用天平平衡原理来解方程的这种方法。(板书解方程)因为这种方法是我们今天刚遇到的而且它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它。

(四)加深理解规范书写

谁能向大家再来介绍一下这种方法。在天平上我们会操作可是在怎么用算式把它记录下来呢。学生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书写。

这里大家都有明白吗?有问题吗?老师想问一下这里为什么要减20呢?而且两边都要减?所以在我们刚开始学习解方程时等式两边同时减的数我们一定要写,

请大家注意这里的X=110是一个数值,所以我们不写单位名称。

我们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呢X=110能不能让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是不是方程的解呢?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指导验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解题过程并编出儿歌进行记忆:首先要把解字写,两边的计算要同时进行,所有等号要对齐,X一步都不能少,检验的习惯要牢记,这样才会不出错。

这样的书写规范、整齐、清楚就像一件艺术品一样值得人们去欣赏,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解题的过程中都能这样去做。能做到吗?

(五)巩固迁移研究方法

(1)练习巩固

X+3.2=4.6X-2=15

先在练习本上试试看,有勇气的同学可以到前边来试试。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老师或找小伙伴帮助。

订证答案让我们一起来看。他完成的怎么样?你对他的解题过程有什么意见要提吗?

(2)利用方法迁移自主学习

再来一起看X-2=15这一道题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加上2呢。

(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基本练习

老师这还有两个问题要靠大家积极动脑来完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请大家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再解方程。

你是怎样列的算式,怎样解答的,

(2)拓展提高

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道题。

四、课堂总结深化认识

解方程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我们用天平上操作。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做了什么?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能和大家在这个收获的季节一起学习老师很高兴,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上也能收获累累硕果!

解方程设计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的方程,并能用方程的解对方程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教学难点: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填空:

加数=( )-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 )+( )

被除数=( )×( ) 因数=( )÷( )

2、CIA课件出示: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1)小明有30元钱。买钢笔用了m元,买本子用了10元,刚好用完。

(2)小红家买了50千克的大米,吃了n千克,还剩42千克。

(3)全班a个同学,平均分成个7小组,每个小组8人。

(4)钢笔每支4元,买X支用了24元。

师:刚才我们列出的这些方程,你能求它的解吗?(师板书:4X=24)

这个方程的解是多少呢?(X=6)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求方程的解——解方程

揭示课题并板书:解方程

二、探究学习

1、学习解方程

(1)自主探究求方程的解。

(2)汇报,抽生板演。

(3)师指导学生看书101页的内容,学习正确的书写格式,动笔勾画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

(4)师规范解方程的格式。

第一种:根据四则混合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X=12

解: X=12÷4

X=3

第二种:根据等式的性质

4X=12

解: 4X÷4=12÷4

X=3

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请将刚才的解题过程再按正确的书写格式做一遍。

揭示解方程的含义;区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

2、方程的检验。

3、巩固练习:CIA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三、自主学习

刚才的几个方程,请任选一道用你喜欢的方式求方程的解,并口头检验。

师:大家认为在解方程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同学主义的呢?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者是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课堂练习:

1、解方程

20-X =9 25+ X =80 6.3 ÷X =7

2、做书上104页1、2、3题。

六、板书设计:

解方程

法一:四则混合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法二:等式的性质

4X=12 4X=12

解: X=12÷4 解: 4X÷4=12÷4

X=3 x=3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方程的解题的依据以及书写格式,但是很多同学在做a÷x=b这种形式的方程时还是容易搞混淆。需要加强练习和多做相关的题型,特别是在前节内容据题意列方程还得多找相关等量的关系,达到复习以前的知识和巩固现在的新知识的目的。

解方程设计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求根公式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提高运算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感受解法的多样性,在学习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回顾: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得

(四)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做知识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叫公式法,怎样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如何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有实数根?

作业:课后练习题,试着用多种方法解答。

四、板书设计

解方程设计教案 篇4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1.谈话导入。

我们学过了关于方程的哪些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预设

生1:方程的意义。

生2: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生3:解方程的方法。

生4: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2.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得很全面,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复习有关方程的知识。(板书课题:方程)

⊙回顾与整理

1.方程。

(1)什么是方程?它与算术式有什么不同?

明确:

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②算术式是一个式子,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与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2)什么是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3)什么是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4)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①等式的性质。

②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互逆关系。

(5)课件出示教材80页“回顾与交流”3题。

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②指名到黑板前进行板演。

③全班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解的。

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学生小组交流并集体汇报,然后教师明确:

①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②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③列方程,解方程;

④检验并写出答语。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及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②你知道哪些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预设

生1:根据关键性词语找等量关系。

生2:根据常见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

生3: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

生4:根据计算公式找等量关系。

(3)课件出示教材80页“回顾与交流”4题。

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各题的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自主解决问题。

解方程设计教案 篇5

一、课前复习

1、判断下面各式是不是方程

30+X=150X-54>8065—45=207X=56

2、根据题意列方程

(1)山东省高中学历的人数是1002万人,是大专学历的3倍,大专学历的人数是X万人。

(2)山东省总人口是9079万人,其中男人4595万人,女人X万人

(3)山东省乡村人口是5629万人,比城镇人口多2179万人,城镇人口是X万人。

二、合作探索: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看图及下面的信息,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004年6月1日黔金丝猴数量已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只。)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问题板书出来: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

根据提出的问题,同学讨论应该怎样列式解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个别学生老师指导。指名回答。用算术方法解答:860—600=260(只)除了算术方法你能根据题意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吗?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1993年的只数+增加的只数=2004年的只数。用x表示增加的只数,可列方程:600+x=860)

3、合作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方程怎样求出x呢?

让学生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瓶啤酒,要使天平平衡右边也要放上同等重量的东西,天平才能平衡。如果在左边加上10克重的物体,要使天平平衡右边也要加上10克重的物体,反过来在左边减去10克的物体,要使天平平衡右边也要减去10克的物体,看教材62页图,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同桌看图讨论:天平左边的盘子里是x,右边的盘子里是20,这时天平平衡那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x=20的时候才能使天平平衡,也就是等号两边正好相等。

师小结: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发现来求出方程里面的未知数x。我们把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就叫做方程的解,x=10是x+10=10+10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解方程,体会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有什么不同?

我们来解600+x=860这个方程,教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出解方程的步骤;

先写个“解”字,然后根据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同时减去600,理解解方程过程的简化书写,并且解题时适当运用简化书写。

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关注“解”和“等于号”书写要求。

指导检验:X=860是不是正确答案呢?如何检验?教师板书检验过程。

5、课堂练习:出示:X―30=80反馈,关注书写过程并说说检验过程。

三、综合练习:

1、完成书本第64页自主练习1题,学生完成后同桌交流

2、括号里哪一个x的制式方程的解?

43+x=62(x=105x=19)x-56=37(x=19x=93)

先独立思考,学生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看图列方程。

出示自主练习的第2题,学生看图列式。

提问: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解出上述方程。

四、学习回顾: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个人课堂学习表现如何

学生选择两题(加法方程和减法方程各一个)独立完成,要求写出检验过程,反馈计算情况。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自主练习1、2、3

2、拓展作业:一点通:部分练习

板书设计:

解简易方程

解;:设大约增加了x只黔金猴。

600+x=860

600+x-600=860-600

X=260

检验:方程左边=600+x

=600+260

=860

=方程右边

所以,x=260是方程600+x=860的解

课后反思:

解方程设计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蕴涵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和方掌握程的意义,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难点: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今天学习解简易方程。这部分知识非常重要,掌握了它会使我们多了一种解题方法,可以使某些较难的应用题化难为易,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方程的意义:

介绍天平:(课件出示天平图)

天平实验,引出方程:

1、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

第二步,往杯子里倒人约X克水,使天平出现倾斜。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100+x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100+x=250)

2、教师:①观察100+x=250:这是一个等式吗?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

②像100+x=250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方程)

小结:像100+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3、深入探讨理解:

①根据方程的含义,方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②方程与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集合图来表示吗?

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三、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第54页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

判断并说胡理由。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方程都是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3)不是方程。()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

(1)加上35等于91。

(2)的3倍等于57。

(3)减31的差是86。

(4)7.8除以等于1.3。

4、先说出下面题目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然后用方程表示出各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文具店原有乒乓球40筒,卖出χ筒,还剩18筒。

(2)某班有男生23人,女生χ人,共有50人。

(3)小红买了5支铅笔,每支χ元,共付9元。

(4)一头大象重5.1吨,一头牛重χ吨,这头牛比大象轻4.75吨。

(5)甲地距乙地S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12小时到达。

5、开放题:妈妈生日到了,小明想用12元零花钱为妈妈买几枝康乃馨,康乃馨每枝X元,他的钱如果买4枝则多3.6元,如果买6枝则少0.6元。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选择有用的条件,你能列几个方程?(同桌议一议)

四、课堂总结:

教师:想一想,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学生对什么是方程都有所了解,本节课是成功的。

解方程设计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p4~ P5例5~例6、 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5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X=20 2x=202

3x 3x3=603

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

7.等式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P5试一试

(1)指名读题

(2)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6

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解方程设计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九册第102页练习二十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并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2、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温顾。

1、根据下面的情景列方程并求方程的解,结合情景说说怎样解方程,每一步算出什么。

8×5+3x=70

2、把下列解方程和检验过程补充完整。

5x-3.7=8.5

解:5x=8.5○()

()=12.2

x=()○()

x=2.44

检验:把x=2.55代入原方程,

左边=5×()-3.7=()

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x=2.55是原方程的解。

8x-4×14=0

解:8x-()=0

()=56

()=56÷8

x=()

检验:把x=()代入原方程,

左边=()×()-4×14=()

右边=0

左边○右边

所以x=()是原方程的解。

3、解下列方程:

⑴6x=42

⑵6x+35=77

⑶6x+5×7=77

比较:这几道方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解题后有什么体会?

(这几道题方程的解都是一样的,后几道方程都是由第一道方程演变过来的,每一道方程都比前一道要复杂,解题步骤也相应地增多。体会:再复杂的方程只要解题方法正确,都能化成一般简单的形式。)

二、巩固练习。

1、可以把5x看作减数的是方程()。

A.5x-6=20B.30+5x=75C.30-5x=5D.5x÷3=20

2、2x在下列方程中可以看作什么部分数?

①2x+2.5=32.5()②2x-30=60()③2x-3×5=45()

④2x×7=42()⑤30×2-2x=12()⑥2x÷12=35()

3、不解方程,你能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吗?说说你的方法。

①7x+15=120的解是x=15。()

②5x-3×6=22的解是x=9。()

③6x÷5=12的解是x=15。()

④12×5-3x=30的解是x=10。()

4、解下列方程。(也可以选择第2题的方程其中3题)

4x-7.2=10

0.4(x-5)=16

1.2x+0.16÷0.2=3.2

5、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8与5的积减去一个数的4倍,差是20,这个数是多少?

以上各题4人小组独立完成后,先交流订正,再集体订正。

第4、5题,要求做错的题目,订正在练习纸的右栏。

三、错题分析。

1、出示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学生分析指出错误,并说说理由。(需批改作业时收集)

2、出示常见的错题。

观察下列各题的解方程是否正确,不正确的指出错处。

7x-3.5=17.5

解:x-3.5=17.5÷7

x-3.5=2.5

x=2.5+3.5

x=6

7x-3.5=17.5

解:x=17.5+3.5

x=21

7x-3.5=17.5

解:x=17.5+3.5

7x=21

x=21÷7

x=3

2x+4×3=48

解:2x=4×3

2x=12

2x=48-12

2x=36

x=36÷2

x=18

四、拓展练习。

1、根据方程24×6-x=80创作情景(编题)或把下列情景补充完整。(视学生情况而定)

情景:学校食堂买来6袋大米,每袋()千克,用去了一些,还剩()千克,()多少千克大米?

2、解下列方程(可以只选择其中两道方程,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做完)

①6x+5×7=70+7

②2×3x+5×7=70+7

③(3+2x)×2=30

3、如果2x+4=16,那么4x+8=()

4、⑴x等于什么数时,3x-9的值等于12?

⑵x等于什么数时,3x-9的值大于12?

五、复习小结。

解方程设计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确定等量关系,正确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利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弄请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P107)

1.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②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④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小结)

我们今天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新授内容

1、教学例3、

(1)、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①.读题,学生试做.

②.学生汇报(可能情况)

(90+75)×4

提问:90+75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4求的是什么?

90×4+75×4

提问:90×4与75×4分别表示的是什么问题?

(由学生计算出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75)=?

②方程

解: 设经过x小时相遇,

(90+75)×x =660 或者, 90×x +75×x =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小结(略)

(3)、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4)÷4=?

②、方程

解: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

90×4+ 4x = 660 或者(90 + x )×4 = 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小结(略)

让学生比较上面三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比较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三、巩固反馈.(P109---1题)

1.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

(1)张华借来一本116页的科幻小说,他每天看x 页,看了7天后,还剩53页没有看.

_____________=53

_____________=116

(2)妈妈买来3米花布,每米9.6元,又买来x千克毛线,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

_____________=139.5

_____________=9.6×3

(3)电工班架设一条全长x 米长的输电线路,上午3小时架设了全长的21%,下午用同样的工效工作1小时,架设了280米.

_____________=280×3

2.(P110----4题)解应用题.

东乡农业机械厂有39吨煤,已经烧了16天,平均每天烧煤1.2吨.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烧1.1吨,还可以烧多少天?

小结: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方法,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

3.思考题.

甲乙两个港相距480千米,上午10时一艘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2时一艘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客船开出12小时后与货船相遇.如果货船每小时行15千米.客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P110---5题)不抄题,只写题号。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

等量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

解方程设计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练习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测试

直接写出得数:

5x+4x=8y-y=7x+7x+6x=7a×a=15x+6x=5b+4b-9b=

二、自主学习

1、交流预习作业,指名学生口答

2、出示天平

知道这是什么吗?你长大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

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呢?

3、教学例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50+50=100(板书)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2)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

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3、教学例2,出示例2图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

x+50>100X+50<200x+50=150x+x=200

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

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

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

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4、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5、教学试一试

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

指出:像500÷2=x。20-12=x虽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时应尽量避免这样x单独在等号左边或右边的方法。

三、多层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判断后说说想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第3题

交流所列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咧?你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能说说每个线段表示的意思吗?方程怎样列呢?

小组中交流列式。

4、完成练习一第2题

理解题意,说说数量关系式怎样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5、完成练习一第3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

42、每日一题

写出一些方程,并在小组里面交流

六、板书设计

方程

50+50=100x+50>100x+50=150

X+50<200x+x=200

七、预习布置:

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的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交流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对等式第1个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测试

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6+x=1436-7=2960+23≠708+x50÷2=25x+4<14y-28=355y=40

二、自主学习

1、交流预习作业

(1)指名学生回答预习作业

(2)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

2、教学例3

(1)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

(2)取出天平,情景引入(在天平两边各放入一个20克的砝码)天平的两边一样重吗?天平会平衡吗?

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的砝码质量写一个等式吗?(20=20)

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左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失去平衡)

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在另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或拿走这个10克的砝码)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

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质质量的关系吗?

解方程设计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1、 本节课首先从最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入手、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函数关系式、引入次函数的概念。

2、 八年级数学中的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数学模型之一,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初、高中其它函数和高中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的基础。

学情分析

1、虽然这是一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学生没有接触过。但是,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函数的一些知识,如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性质,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好了铺垫。

2、八年级数学中的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数学模型之一,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函数的基础。

3、学生认知障碍点:根据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目标

1、 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体验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

2、 能根据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

2、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过程

解方程设计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积累活动经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训练一

(1)如果 || = 9,则= ;如果2 = 9,则=

(2)在数轴上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数为

(3)下列关于相反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并且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C、0的相反数是0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字母表示为、互为相反数则)

E、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4)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如:

(5)如果,则( )

A、,互为倒数 B、,互为相反数 C、,都是0 D、,至少有一个为0

(6)小明种了一棵高度为40厘米的树苗,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为12厘米,问大约经过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设大约经过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依题意得方程( )

A、B、C、D、00

2、由课本P149卡通图画引入新课

3、分组讨论P149两个练习

4、P150:某长方形的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与宽的差为25米,求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米,那么长为(+25)米,依题意可列得方程为:( )

A、+25=310 B、+(+25)=310 C、2 [+(+25)]=310 D、[+(+25)]2=310

课本的宽为3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则课本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5、小芳买了2个笔记本和5个练习本,她递给售货员10元,售货员找回0.8元。已知每个笔记本比练习本贵1.2元,求每个练习本多少元?

解:设每个练习本要元,则每个笔记本要 元,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6、归纳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7、随堂练习PO151

8、达标测试

(1)下列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 )

A、B、C、D、

(2)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B、C、D、

(3)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比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进行了10场比赛,且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甲队一共得22分。求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解:设甲队胜了场,则平了 场,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解得=

答:甲队胜了 场,平了 场。

(4)根据条件“一个数比它的一半大2”可列得方程为

(5)根据条件“某数的与2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可列得方程为

四、课外作业

P151习题5.1

推荐阅读

上一篇:非洲音乐音乐教案 下一篇:2024中班摇篮教案模板11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