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作文

打年糕作文5篇

2024-02-21 18:30:12 打年糕作文

【#作文# #打年糕作文5篇#】怎么样的作文才算写得好?作文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作文背后的情感是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优秀的文章需要的斟酌字句,好工具范文网编辑为您精心整理的“打年糕作文”为您揭晓,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非常有价值请分享给你的社交圈让更多人受益!

打年糕作文【篇1】

每到农历十二月下半月,我们老家桐乡乡下,除了购置年货,还必定要打年糕。

说起年糕,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之后,整日沉湎酒色,大将伍子胥预感必有后患。因此伍子胥在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在地下。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对自己的亲人说:我死后,如果遇到饥荒,可在地下掘地三尺觅食。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又起,城内没有粮食了,此时又是新年来临,乡亲们想到伍子胥的话,往下掘地,果真有糯米砖。这就是最初的年糕。伍子胥救了全城百姓的命。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从那以后,每年过年时都要做年糕。

臼打年糕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前一天,人们把糯米浸泡在水中,然后磨成米粉备用;把闲置了一年的石臼、石锤和蒸桶拿出来清洗干净,还要洗干净一块面板

打年糕是技术活。首先是上粉。灶上用大锅大火烧水,锅上架一个木制蒸桶,蒸桶上尖下圆,底是通的,桶里底部有活动的竹蒸架,盖上蒸布。一人用大碗盛好粉,把粉均匀地撒入桶中,哪里蒸气大往哪里撒。没一会儿,整个屋子便热气腾腾了。慢慢地,粉上到了桶口。等最后一层粉熟了,两个身强力壮又富有经验的男人抬着蒸布,砰地一声把熟粉倾倒在石臼里。接下来便是锤粉团了,这得两人配合才能做好。咚!一个人抡起石锤砸下去,当石锤抬起来的间隙,另一个人迅速在手上揉点粉,把石臼中的粉团翻一个面,一手在石臼里撒点水,那人刚把手缩回,石锤又砸下来了两人配合十分默契。锤粉团,翻粉团,这要有经验的人才能干好,石锤不能砸在石臼上,否则石臼会碎掉的。石锤越砸,粉团越黏,渐渐地变成了一个Q弹的大粉团,伸手朝大粉团按下去,如果按下的地方能恢复原样,说明已经锤好了。

最后一步就是切糕。锤好粉团,两个人把大粉团搬到面板上,把大粉团按扁拍平,抹上蜂蜜水。最后,拿一根铁丝,把大粉团割成一条条年糕,为了增加过节的喜庆气氛,还会拿红颜料点几个红点或写上喜字。

看到我们走过去,爷爷会揪一截给我们吃。放进嘴里,既有蜂蜜的甜味,又有年糕的清香,甜而不腻,糯而不粘,Q弹Q弹的,回味无穷!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早餐变成了:糖炒年糕、油炸年糕,烤年糕

虽然现在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年糕,可在我看来,怎么也比不上我们桐乡乡下的臼打年糕!

后记

乡下爷爷家每年过年前都会打年糕。我最喜欢吃乡下的臼打年糕。

家长感言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味越来越淡了。但从乡下每年如期而至的臼打年糕中还能体会到浓浓的传统年味。年年打,年年看,孩子倒也能把它详细记录下来了。

教师赏析

王宏杰同学的一篇《臼打年糕》唤醒了我们这一代人满满的童年记忆。在桐乡乡下,八九十年代那会儿,每到年关,村村都会摆场打年糕,一打就是好多天。现在糕点五花八门,年关打年糕的人家也越来越少了。因此,现在能吃上臼打年糕,已不只是吃一份糕点,更是品一份乡味。

小作者是个有心人,对打年糕的过程观察得细致入微,从打年糕前的准备工作到蒸粉、锤打、切糕,每一个步骤都描写得十分细腻,读着他的作文,脑海中便能浮现出打年糕的热闹场面。

打年糕作文【篇2】

年糕,人人都尝过,年糕有韧性又可充饥,成为大家最爱的食品。年糕的口味也很多,随个人意愿,有甜的,有咸的,不过,你知道年糕是怎么做的吗?

现在的年糕大多用机器制作而成,口感总有些欠缺,如果是纯手工制作的年糕那才叫一个绝!年糕的原材料就是米,先把粳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再放入碾米机碾成粉,放在一旁待用。接下来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烧火。年糕的好吃与否全在这火候上。柴禾要选用桑树枝,还得有专人控制等烧得差不多了,灶上放一个大蒸屉,铺上稻草,再铺一块纱布,然后,就可把碾成粉状的米倒入。

不过,这可不是一股脑儿全倒进去,要分拨倒,先在纱布上铺第一层,等它熟了,再铺第二层,以此类推。这样做不光是为了把年糕做好,还有着年年高升的寓意。等粉在蒸屉里凝固后,把蒸屉取出,将年糕倒在石臼中,把稻草清理干净,铺上纱布,让两个身强力壮的男人一人一个木槌,你一下我一下,轮流打年糕,这可是个力气活。慢慢地,年糕有韧性了,将它取出,用绳子把年糕切成块,就大功告成了。

手工制作的年糕比机器做得好吃,不过现在很少见,打年糕也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闪光点。

打年糕作文【篇3】

快过年了,为迎接新年的到来,爸爸带我和弟弟去老人院看打年糕。我一到那儿,人可真多。老人、大人、小孩都簇拥在一起。老人们坐在椅子上有说有聊,说的都是从前打年糕的事;大人们撸着袖子,好像随时准备上去露两手;小孩子们最兴奋了,他们对打年糕充满了好奇,蹦蹦跳跳地围在一起,别提多激动了。

我也凑近了仔细瞧。打年糕的第一步是蒸糯米。只见几位志愿者把糯米倒进缸里,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这放水很有讲究,放多了不行,放少了也不行。究竟放多少,全凭他们多年的经验。经过水的浸泡,一粒粒小糯米被凝聚在一起,像一个个白白嫩嫩的小胖子。接下来,就要把糯米倒进一个大蒸笼里蒸。人们的视线就转移了阵地,只见一个老人熟练地操作着。这时候桶里边还残留着一些调皮的糯米,懒洋洋地不想下到蒸笼里,他就一摇一晃地抖着桶,胖糯米们混合着年味,就这样跑进蒸笼里啦!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糯米就蒸好了。大伙把冒着香气的糯米倒进了一口大缸似的石臼里,准备打年糕了。只见爸爸把手放在水里沾一沾,然后拨了拨糯米团,旁边一个人拿起大锤一样的舂头朝石臼里的糯米使劲打去。然后爸爸的手再沾沾水,又拨一拨糯米团,重重的一锤又落在了糯米团身上。那个人打累了,就换爸爸这位大力士上场。咚咚咚,爸爸打得每一下都很有节奏。糯米变得越来越粘,也越来越难打,但是大家都非常卖力,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糯米终于被打蔫了,它已经变成了像面团一样的白团子了。大家把打好的糯米团搬到木板上。从糯米团上扯下一小块,把它按压在模具里,一条长长的热气腾腾的冒着香味的年糕就诞生了。

我们吃着又香又糯的年糕,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是大家一起劳动的成果,还因为吃年糕预示着大家年年高。

打年糕作文【篇4】

元旦假期,爸爸带我们去体验打年糕。爸爸说打年糕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年糕也就是“年高”,象征着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更好,所以,每逢临近过年的时候,人们都要打年糕。但是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已经很少有人亲自打年糕了,都是在商店买现成的。

s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才来到了打年糕的地方。这是一间小磨坊,打年糕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龙,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好奇的我便趁着排队的时间仔细观察了年糕的做法:首先,人们把带来的粳米和糯米一起放进研磨机的斗里,米立刻被磨成了粉状漏到了下面的筐里。然后,师傅们把筐里的米粉倒进了木桶,只见木桶周围蒸气四溢,弥漫整个磨坊,仿佛仙境一般,还伴着浓浓的米香,真是让人垂涎三尺。

接着,人们又把蒸熟的米粉倒进了年糕机里,米粉被螺旋杆旋进去后,从边上的小口出来了五六厘米宽的白白的长条年糕,落在传送带上一直往前输送,就像一根白色的绸带,不断给人们输送幸福。输送带的前端还有一把自动切刀,它把“绸带”切成了均匀长度的小块年糕。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根小水管一直在年糕上面浇冷水,防止年糕落下的时候粘连在一起。

最后,年糕落在了传送带末端的篓子里,爸爸、我和妹妹一人拿了一块香喷喷的年糕,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帮忙把篓子里的年糕端到外面去晾干。一不留神,我们每人都吃了好几块,撑得我们午饭都吃不下了。

一块小小的年糕,原来里面却包含了很多快乐。人们辛勤劳动了一年,在过年的时候打些年糕,丰富一下日常饮食,也会送些给亲朋好友品尝,所以,年糕也是一条延续亲情的纽带,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打年糕作文【篇5】

临近冬至,外婆家到处洋溢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年糕。

打年糕喽!到了冬至,全村的孩子就像得到鸡毛令箭似的,不约而同地冲向了村头。干什么?不错,打年糕开始了。

百来斤米粉在一个个打年糕能手中,漫天“飞舞”着,不一会儿,便成了一桶桶和好了的米粉。围成一圈的大缸笼罩着“白雾”,不断发出“砰、砰”的声音,加上围观的人群,好不热闹!米粉和好了,被一个个抬上火灶蒸,老师傅往蒸桶里慢慢加米粉。

不多时,听得师傅喊了一声:“出锅嘲——”人群便一片骚动,小孩子更是迫不及待,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米粉被倒入米臼之中。“可以了,开动!”话音刚落,孩子们就一拥而上,拿起木锤,你敲一下,我捶一棒。年轻人挽起衣袖,拿起木锤使劲砸。孩子们玩着闹着,一不小心,变成了一个个大花脸。有些小馋猫们狼吞虎咽地当场吃了起来,而此时,却没有一个大人的大声斥责。因为大家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今儿个,那些平时文给给的`“孔乙已”也不甘寂寞,跑过来凑热闹,结果出了洋相,惹得大伙捧腹大笑。当然,那些“后勤部队”妇女啦,在这种重要场合也不会闲着,呵,你瞧,一个个都信心十足,想必一定都是胜券在握了。

年糕出来了,咬一口,香滑软酥,“啊,好香!”不知是怎么回事,自制的年糕就是比那机器加工的有韧性,好吃。

如今,冬至那天隆重的打年糕,已成外婆村里的一种传统活动。在全村人心里,可以与过年相提并论。品尝着软酥可口的年糕,感受到邻里之间的那份温纂,品味到乡里乡亲的那份情谊。这才叫过年呀!

推荐阅读

上一篇:凝聚亲情作文分享十五篇 下一篇:写懒的作文20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