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校史心得范文十二篇

2024-09-07 08:13:58 校史心得

【#心得体会范文# #校史心得范文十二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写12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史馆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史心得 篇1

从一年级到现在的六年级,我们都没有参观过校史馆。所以,当我们听到徐老师说能在校史馆里待20分钟,并能看些校史资料后,我非常兴奋,心想:终于有机会去校史馆了,这回我一定要好好参观参观。

来到校史馆,一些名人资料啦、奖杯啦,全部映入眼帘,我赶紧拿出笔记本记起来,因为认真记了,所以现在写作文才有题材。

前天参观校史馆后,我有许多感受:我们学校不愧是百年名校,就连著名的校友也这么多:像航天学家黄本城;画家张树云;书法家邹梦禅;高级经济师曾联松等等著名的校友。既然说到校友,那我也来介绍一下校的创办人——孙诒让。孙诒让先生,又名德通,字仲容,号籀庼,生于瑞安城关,祖籍潘岱砚下村,孙衣言子。近代教育家,清同治六年中举人。

我要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比如多做大扫除和好人好事、见到地上有垃圾就随手捡起、看到不文明现象就上前提醒,让我们把我校的优良传承下去。

百年的历史孕育的.百年文化,百年的文化传载了百年的梦想,百年的梦想铸就了百年的辉煌,百年的风韵见证几代人的成长,愿世纪实小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校史心得 篇2

参观慈利一中的教室时,发现墙上贴有学生研究性课题学习的表彰资料,课题名称、参与学生名字、指导老师名字、获奖等第均详列其上。这让我颇有感触。慈利偏居湘西北,但落实新课程理念、践行素质教育做得却很到位。

为了了解更多情况,我就此请教了慈利一中教务处副主任、语文老师滕老师。她告诉我,他们学校每个年级有专任的研究性学习老师,每个班都有研究性学习的`辅导老师。这些工作,都是在学期初人事安排时一并完成。研究性学习专任老师负责课题活动的一般性指导,统筹安排全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辅导老师则负责具体课题项目的全程指导。要求每个学生高中前二年里,全程参与二个课题的学习研究。慈利一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还编了一些相关图书。

反观我自己的学校,地处省会,是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但在践行教育新理念方面还有欠缺。

在慈利一中校园里,我与扶明放老师就研究性学习有过交流,他也深感我校在这方面有严重不足。我们一致认为,学校要上品位上档次,还是要看清潮头,紧跟大势。或者说,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校史心得 篇3

踏着清晨仍带有潮湿气息的空气,班主任带领我们穿过灿亮的日光,来到校史馆屋前。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同学们各个庄重严肃,准备着接受跨越百年的精神文化的饕餮盛宴。

灰色的砖砌墙身,其间点缀色块脱落的白色石灰,质朴的美感渗入心田,馆身弥漫开来一层古老的书卷气息。透过窗棂,似乎都像看到百年前的学生们凝视老师的坚定眼神,像听到穿越而来的书声琅琅。画面定格与此时周围葳蕤的草木交相辉映,意似回到了光被学堂黑白画面时期。我们小心迈上台阶,踏上颜色比砖红略深的木地板,它开始吱呀吱呀唱起时代的歌,慢悠悠的,百年颂歌。

“光被四表,润泽千秋”,入眼的八个大字气势恢宏着冲进视网膜,却不突兀,115年的传承足以担得起四表千秋。甚至,等我们的耄耋之年,颤颤巍巍经过六中门前,望着一代代薪火相传的`六中人仍会欣然想起初入六中看到的八个大字,雄浑磅礴,热血沸腾。像酒一样,越是陈酒,便越醇香。百年的文化积淀令得六中的校园满溢着学问的味道,有些涩,却回味无穷。当年的李振声院士走过的路,看过的景色,此时尽在我们脚下,眼中。感受着他勤于自勉,精研细磨的学者态度,回想着掷地有声的“谁说中国人养活不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满怀着身为六中学子的自豪,我开始听讲解员我们的学长学姐们的慷慨激昂,看校史文物的风云变幻,用心聆听这个睿智老者细细悠悠地给我们讲述他的兴衰荣辱。

书法家舒同先生说:“你们是完全中学,也是钢铁中学”。不错,百年历程,岂会一路无阻,顺行至今?上世纪六十年代,尽管我不曾经历,却仍能想象出那时黑暗的云,昏暗的天,还有那些心灵流离的学者。但是,我们是钢铁中学,是拥有钢铁意志的中学,是拥有钢铁意志的人。那时的六中学子知道,教育的发展本应方兴未艾,于是,六中人执著着,坚定着,用涅而不缁的行动和心志诠释着六中的百年校训:“抱璞守真,奋斗超群”。他们的刚正不阿,他们的对精神家园的坚守,感动了一代一代六中人,并将继续被我们发扬光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尽管我们六中经历的诸多艰难困苦,仍涌现出一批以李振声院士为代表的优秀人才,而这些都有归功于六中始终恪守着的“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现在的六中,早已成为了德育为先,文体兼美的重点中学,秉持着“从一做起,叩问一流”的六中精神,辛勤培育着祖国未来的栋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踏进六中大门,成为六中学习一员起,我便深深折服于六中的伟大。

参观过后,穿越带有温暖书卷气的长廊,我暗想:莫见乎隐,莫见乎微。身为六中一个元素,便须践行六中之精神,从一做起,从细节做起,将来的校史册上必有我们辉煌灿烂的一笔。馆内的地板还在吱呀的唱歌,我们却已听不见,此时的我们已变成了作曲人,谱一曲慢悠悠的时代之歌。

校史心得 篇4

那一排排的队伍犹如大树般伫立在草坪上,那一声声口令响亮的回荡在每一个莘莘学子当中。口令变了,队形也变了,这就是军训,一次有组织性的活动。

军训,是一种考验、磨练、成熟性的活动。儿时的军训,纯粹是游戏;少年时的军训,仅不过是一种锻炼;大学的军训截然不同,性质也得以升华。大学军训让我明白的太多太多人生哲理,唯有一句话让我感触最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军训后才真正感觉到它的内涵。

阳光明媚,学子们都面对阳光在站军姿。太阳晒得我们连眼睛都睁不开。这是我深有感触的。但无论谁都没有退缩,在跟太阳作战。在站军姿中,学子们付出努力越高就站得越好。齐步、跑步等训练都是很耗体力的活动,只要认真去做就能走齐、跑齐。内务训练亦如此,就拿叠被来说吧,压被压的时间长,被就薄;扣被扣的时间长,被就能更好成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确如此呀,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军训对每个学子来说是多么的艰辛,在训练中付出的少怎能有更大的收获呢?但愿世间每个人都能悟出这其中的真谛,要做得好,得付出;要做得更好,得付出更多。

军训,相信经历过亦或没经历过的人对它的反应都是累、苦。确实,严格的作息时间,长时间的训练,炙热晃眼的太阳这让我们这些一向娇生惯养的人来说还真有点儿吃耐不住。但是经历过军训的人除了反应苦、累之外,相信还会另有一番感受,我就是这样。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得去军训一小时,然后再吃早饭,吃完饭又开始训。晚上还要自习,反正军训时你就别想穿干衣服。训练过程中,不时有人倒下,哭的人就更多了。但是我们都特别的怀念那段生活。和新结识的同学一起在烈日下流汗,和教官在休息时聊天。真的很有意思,也很感人!

人长大了点或许吃苦的能力也强了吧,除了太阳猛烈了点外感觉没有以前累。但是军训时间比以前长,与同学教官建立起的感情就更深厚,特别是像我这样远离家长的学子来说,军训真的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适应过程。在军训过程中,劳累紧张的训练不仅减轻了我们的思乡情绪,消除了我们的陌生感,更锻炼了我们吃苦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通过学习军事理论也让我们懂得了军训的意义,增强了爱国意识,也让自己多了一份责任感,感觉自己成熟了许多。

校史心得 篇5

当前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校纪校规教育。通过对校纪校规的学习,让新生明白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增强他们遵守校纪校规的自觉性。

二是校情校史、院情院史教育。通过介绍学校、学院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规划,学校的教学、科研、师资、专业建设、基础设施等,首先让学生对学校、学院的基本情况有个了解,并结合学生的爱校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学校、学院的感情。

三是学习教育。首先介绍大学学习结算任务的划分、学分制的相关要求、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等,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大学的学习主体是学生本人,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帮助新生培养大学学习方法、科学安排时间,以适应大学的学习。

四是专项教育。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多,诸如爱国教育、专业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较为明确,能够明确解决新生某一方面的问题。

校史心得 篇6

我是松花江林区电大开放教育06秋会计学本科的一名学员,现在即将毕业。通过在校两年的学习和实践,我真实地感受到了远程教育独有的魅力,它的方便、快捷、灵活是其它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也正因如此,才让我有可能边工作,边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工作水平,也通过工作巩固了学习效果。

作为电大的一名老学员,我想把我在松林电大的学习体会与收获,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那些刚入学还没有摸着门路,对远程开放教育尚处于懵懂的学员们有所帮助和借鉴。

第一,必须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因为明确的学习目标是顺利完成全部课程的前提。从目前社会大环境看,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知识的有效期在不断缩短。有的人往往会因为知识有限和社会变化太快而被淘汰。这就给我们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提出了必然的要求。所以,加强学习成为我们生存发展和应对竞争的有效手段。就我个人来说,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理论知识的匮乏,理论水平的不高,为了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我决定参加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用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并争取能够学以致用。所以我学习的目标很明确,不只是拿本科文凭,而是力争双丰收,既拿到文凭,又提高水平;既学到知识,又增加本领。目标明确才能有动力,才能够促使你想尽一切办法实现你的目标。我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与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要尽快适应开放教育的教学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开放教育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电大开放教育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面授为辅,我们在有限的面授时间之外,要学会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学。电大为我们学员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如三级电大网上教学平台,可观看电视课程、课程讲座、网络视频、网络课程,可查询、浏览大量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可参加网上答疑和论坛讨论等等。如中央电大在线的网络课程,由特级教师提供课件,可随时学习,一些会计本科课程的内容涉及学习指南、视频课堂、问题库、教学辅导、精华案例、模拟测试、资源拓展、参考资料、交流反馈、课程介绍、使用方法等栏目,十分丰富。电大提供的学习资源,许多内容更新较快,信息传递及时,建议大家一定要经常浏览。在学习期间,我经常上网利用CAI课件学习,它的内容包括老师的讲义、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自测题等,可以通过学习来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和学习效果。所以我感觉电大开放教育不仅教给我们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对今后不断获取知识和提高教育层次将会非常有益。所以我们要尽快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工作、生活、学习之间的矛盾。工学矛盾是每一个已经参加工作的电大学员都要面临的问题。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如何能够较好的处理工学矛盾,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同时,能及时深化所学知识,并将知识快速转化为能力素质,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我从事财会行业,想通过电大多学一些知识,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周末还不休息,非常繁忙,孩子又小,下班回家后,又要尽可能的照顾好孩子。一段时间内,围绕学习、工作、家庭,我忙得晕头转向。虽然困难很多,但我经常告诫自己,一定要咬牙坚持,绝不能轻言放弃,“挤”时间保证学习质量,较好解决了工学矛盾。

第四,集中辅导授课很关键,建议大家一定坚持上课。集中辅导课次数虽然不多,但正因为次数少,才显得更宝贵。集中授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掌握知识要点,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时间有限,老师只讲重点部分,所以节奏很快。最好的方法是做好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特别注重充分利用集中辅导授课的机会,只要工作允许,我都能够坚持到校,集中精力,聆听老师的讲解,努力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节奏,尽可能多的掌握教学内容和知识要点。课间休息时,主动将那些不够明白、理解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请教,争取在课间将问题弄懂。如果还不明白,就通过电话、邮件或BBS的形式继续与老师在校园网上保持沟通。

第五,我认为做好平时作业是开放式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引导我们通阅全书,对知识点的结构分布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可以通过平时作业总结出每门功课的重点问题。有些同学对平时作业不够重视,我要告诉大家,自己作好作业,对你的期末考试有帮助,因为部分考题就来自作业里的内容。

通过在电大的学习,我的收获颇多。除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扩大了我的社交范围,结识了一批良师益友,结识了一批工作认真、极其负责、兢兢业业、不辞辛苦、爱岗敬业、服务一流的老师们,他们无论是学识还是为人都让我非常敬佩,无论我遇到什么问题,无论是不是在休息时间,只要我有问题,无论是通过E—MAIL、BBS,还是电话联系,老师都能给以耐心和及时的答复。也借此机会,对培养我的松花江林区电大的老师们由衷的说声谢谢!通过在电大的集中学习,小组学习的形式,我也逐渐认识了一批新同学,由于我们这些学员都是在职学习,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所以大家熟悉之后经常互通信息,对我们的工作和平时的社会交往都带来了方便。

以上是我在电大学习的一点儿感受。在电大校庆三十年之时,向刚入学的新学员们说一声:你们选择电大是正确的!让我们共同携手,为电大增光!为电大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校史心得 篇7

首先,我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教干外出考察学习。在历时三天的考察学习中,我们先后参观了淄博市工业学校、济南市历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及莱芜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听讲座报告3场并参观了其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一路行程紧张而充实。所考察的这些学校都是全省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佼佼者。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胸中似有千言万语,却无从下笔。疏理了自己的思绪之后,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应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素质。下面我就从以下五方面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归宿。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断实践,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所参观考察的学校都是我省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属高校),这些学校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办优质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并举,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兼顾。大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小到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无不展现着良好而又务实的育人氛围,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旺盛的生命力。例如:淄博市工业学校突出人本管理、"五个一"及"五导"、用系统论的观点管理学校等使学校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成绩。教育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享受高起点、高品位的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坚强的意志,成为有人性的人。他们认为只关注分数是不行的。这所学校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学生自发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及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树立爱心意识、责任意识和维护正义的精神。相比之下,我以前在潜意识之中还是只看重学生的成绩的,在育人方面缺少创新和实践,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为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创造的条件还不够。又如;济南市历城职业中专明确办学思想走"建工厂化学校、品牌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学校从教育管理者到教师实行双师教育(老师-师傅)、科学(技术)教育等等很好的实现了学校和社会的有效连接,体现着超前的办学思想。然而我深知,这些学校所形成的教育规模、管理风格和办学特色无不渗透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无不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这些学校将素质教育演绎的淋漓尽致,大气豪迈而又自信!

二、教育的成功源自教育细节的成功。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如果光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体现在行动实践上,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如水中月、镜中花。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规教育的话,那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

三、提高自身基本素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强调身教胜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班主任还要善于创新,做到以德育德、以个性育个性、以创新育创新。要想做到这些,班主任还要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实实在在的形象。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最信任的领路人。对学生要注意语言分寸,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搞好师生关系,管理班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用爱呵护每个学生,用心去引导学生的转型。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 都是 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课。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作为职业教育者,还要用心去引导学生的转型,足使学生由学生到技术工人的转变,使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安全教育,苦累教育等,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班主任要有责任心

教师肩负着即教书又育人的重任。首先,班主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雄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班主任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使命感。这样就会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就会有甘为人梯、善为人梯的精神。这几天的考察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学生老师的班主任,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去指导每个学生,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出班主任的责任心,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良好的教育。

总之, 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仅是我个人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参观考察的全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班主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

校史心得 篇8

当我们进入高校大学以后,一切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你的过去对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这是你最好重新塑造你自己的时候,所以我们一定要改掉我们的缺点和不足,每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我们是最棒的。

进入高校大学以后,首先给自己找好自己的定位,给自己高校大学四年定下一个长远的目标,并踏踏实实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高校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高校大学生活是表现自我,突出自我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去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我们不应该只单纯的学习,在21世纪,我们应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做一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说明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前途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我将来做什么?我是准备考研还是毕业工作?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改变命运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成功永远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在高校大学里,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后,就要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但当我们学习之余,有空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往家里打一通电话,为远在家里的父母报一声平安!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道出了天下父母的所有心声。不论你走多远,最关心你,最支持你的永远是你的父母。父母的爱是那麽的无私,让人为之感动!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常回家看看,缺可以用一通电话来联络那份亲情。当你孤单时,当你寂寞时,当你无助时,当你想念那份亲情时,写一封家书,拨一通电话,小小的举动,却有大大的感动,让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

父母是最爱我们的,朋友是对我们最真诚的。

面对朋友真心实意的去对待每一个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所以我们要善于交友,也要慎重交友。不能轻易相信一个人,也不能完全不信任一个人。朋友是风,朋友是雨,有了朋友才能呼风唤雨。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有了朋友才能顶天立地。在遇到困难时,朋友会不顾一切的帮你,在快乐时,朋友会真诚的与你分享那一份喜悦之情。

高校大学里,图书馆的资源是最宝贵的。图书馆是知识的汇集地。如果在高校大学有时间要去图书馆看看!

校史心得 篇9

秋意正浓,星期二的下午,我们初一年级一起参观了校史馆。排队走进校史馆,一阵浓重的书香扑鼻而来。一幅幅布满历史印记的书法作品使我感叹不已,流连忘返。这里,展示了明德的百年历史,明德的风采,明德的伟大……我望向窗外,心底回响着一句话:“我是明德人,我为明德自豪。”

“戌戌政变,陈宝箴走,谭嗣同死,梁启超逃,熊希龄革掉翰林,康圣人的着书,一大堆在小吴门外校场坪聚烧了。于是而时务学堂倒了。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这便是毛泽东主席在来访明德时留下的对明德的赞誉。“止于至善”、“成德达材”、“坚苦真诚”,一走进校史馆,我便被这一幅幅书法作品深深地吸引住了。“多么令人折服的字啊!”我不禁感叹。这一个个字或如兰叶飘逸,或似竹叶挺劲,都呈奇异狂怪之态。让我感受到一种刚正、倔强不驯之气。

提到“坚苦真诚”,这正是我们明德的校训,字字用意深远,有着独特的内涵:

坚:即坚毅、坚贞、坚韧。我们明德学子必将担负社会重任,必须有坚强不屈的毅力,坚定不移的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

苦:即苦口、苦身、苦心。良药苦口,可以治病;勤劳苦身,可以磨砺意志;志士苦心,可以坚定操守。

真:即纯真、真实、真挚。真是道义之所在,是为人之根本。要求我们内心纯真,正气浩然。不作伪、不矫饰,踏踏实实地学习,实实在在地做人。

诚:即诚心、诚意、诚身。这是立身处世之准则,它要求我们为人敦厚,表里如一,不趋炎附势,不有始无终。待人诚信,做事虔诚。

走出校史馆,我感慨万千。我们的`学校有如此优秀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校有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地学习,不能辜负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越环境和文化底蕴。我很庆幸自己能进入明德这所学校,走近它,了解它,我明白,明德的重任将担在我们的肩上,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的手上,就让我们共同努力,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事情虽小,但却可以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和谐。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继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啊,做治国安帮这种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永无止境地追求至善至美,以至善至美为奋斗目标。正是明德110年来的磨血育人,才造就了一批批卓越精英。我们光荣,我们是明德的一员,我们骄傲,我们要做一个坚苦真诚的明德人!今天我以明德为荣,明天明德以我为荣!

衡岳峩峩湘流浩浩,神秀启文明;莲溪通书,船山思问,湘学夙扬名。法前贤兮迪后进,厥任在诸生;贯中西兮穷术业,遗粕而咀精。愿毋忘坚苦真诚,期相与修齐治平。愿毋忘坚苦真诚,期相与修齐治平,沦灵明兮新教化,崇令德兮蜚英声,继自今腾实恢宏,振绪滋荣……

校史心得 篇10

今年的六月和九月,我成功的实现了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如何形容这种心情呢?或许应该是五味杂陈,既有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有着对过去的不舍和留恋,或许这就是不断成长的感受,如今已经到大学xx天了,那么在这些天里,我的内心也有很多的感触。

刚刚踏入校门的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人满血复活一样,精神状态达到了最高点,我想这就是对新生活的一种期待吧,回想自己这十多年的苦读,在这一刻忽然就释怀了,告别了过去的稚嫩,此刻我在这里重新扬帆起航,前进的步伐也必然势不可挡。

大学的第一课当然就是军训,不得不说这个强度,可比我以前所经历过的任何一次训练都大,不过我只告诉自己一句话“咬牙挺住,不要掉队”,这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更是一次锻炼,所以我定要利用好这次机会。每天的暴晒,让我们的皮肤逐渐变得黝黑,虽然起初还是有一点不适应,但是后来我把这当成一种独特的标志,渐渐地我开始觉得似乎这样“健康肤色”还很帅气,随着日复一日的训练,我们的军训生活很快就到达了中后半段,我们的队伍也逐渐配合默契,在最后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想这就是军训的意义吧。

军训的生活结束后,我们便正式开始知识的学习,与高中不同的是,我们不再有固定的教室,有的时候一节课还是好几个班一起上,刚开始我还感觉很惊讶,100多人的大课堂会是多么的壮观,每位老师都是那样的知识渊博,虽然目前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我已经对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虽然这一路上可能并不是顺风顺水,但是我一定会克服层层阻碍,将各科知识都熟记于心,遇到问题时积极地去解决。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室友们都非常的友好,虽然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城市,但是却能够很好的交流,似乎是很久没见的朋友,我们将这称为“有缘千里来相会”,是缘分将我们几个陌生人聚集到了一起,这是多么让人幸福的一件事情,我们的目标:、充实过完这四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新学校的生活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而如今就需要我自己去亲手揭开它,十多年的学习,就为了这一天,我准备好了!不管未来有怎样的艰难险阻,都不会让我停止前进的步伐,这四年我要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未来可期、生活可期!

校史心得 篇11

在第一天跨进达立校园的下午,我们全体陌生却又略带熟悉的初一(20)班同学一起步行去了苏高中,参观了苏州中学校史馆。

名校的确是名副其实,校园内的一草一木都体现出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带着些许凉意的秋风吹拂下,我们漫步在校园内,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她悠久的历史。

在校史馆门前合过影后,由高年级的学长带领,我们踏入了校史馆的大门,博览了学校的光辉历史——从宋朝范仲淹时代至今,苏州府学已流传近千年,又演绎出现代的名校——苏州中学,而苏州达立学校是于1996年经苏州中学与社会力量联合创办成立的一所国有民办公助性质的全日制普通中学,那更是老树上的一根新枝。

苏州中学的校长、老师都要经过千挑万选,因此这所名校的师资才如此雄厚,正因为名校、名师,还有苏州中学良好的环境、“诚、信、思、勇”的校训,多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伟人从这里诞生:教育家叶圣陶、科学家钱伟长、作家陆文夫、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其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居然有30多名!这个数字应该可以这样说明——名校出名师,名师出高徒。

说到这里,我想,除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出众的教育,成功和名人伟人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爱迪生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确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成功的根本。我们,刚刚迈进达立校园的新生,带着自己懵懂的梦想,想要付诸实现——必须得付出艰辛的.努力。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成为祖国的栋梁,首先应该放下自己高傲的架子,潜心学习,全面发展,为今后的道路做好铺垫,这样梦想才不会付诸东流,付出的努力才不会白费。

走到校史馆的展厅中间,一些以前的小制作小发明吸引了多数同学的眼球。我想起了苏州中学的学风——“刻苦、踏实、主动、创新”。敢于创新,是一种良好的体现。因为爱迪生的发明创新,才有了电灯、电报、留声机、电影等等的概念;因为瓦特的发明创新,才会有蒸汽机的出现……只有创新才会有发展,这是硬道理。

校史心得 篇12

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07级管理科学一班的同学们前往参观位于x理工大学校本部的校史馆。

在班长朱旭旻,团支书丁艺辰的带领下,全班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聚集在校图书馆前,一同前往位于图书馆正后面的校史馆。由组织委员郭法庆担任此次活动的讲解员。

跨入校史馆之前,正上面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匾额,上面刻有“x理工大学校史馆”。

参观校史馆进入大厅,其中一面墙上镶嵌一段金灿灿的文字,是当年沪江大学的创始人魏馥兰博士的'一段话:“每一艘开往x的轮船都必须在这所大学的视线内经过,在这样一个校园,任何有思想的学生都不能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世界里……”可见,在当时沪江大学的创办之初,他们就意识到了我们现代大学要培养的是面向国际化的,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知识和技术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推荐阅读

上一篇:军训总结心得(范例12篇) 下一篇:心得体会论文(集锦16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