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小学防震应急演练总结5篇#】这份特别的“小学防震应急演练总结”定会为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文档处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分享,独具创新的范文总是为人们所垂青和传阅被高频下载,精读优秀范文可以为我们的禅修生涯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我们建议您多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资讯确保不会错过任何信息!
小学防震应急演练总结【篇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掌握危难时机自救的方法是必需的,学校为了培养学生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我校定于2014年5月12日下午2点30分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扣人心弦的防震自救演练活动。
2014年5月12日下午,校长组织召开了校委会、班主任会专门布置安全演练工作,明确各相关人员职责,并制定了可行的演练方案。
下午2点25分,全校师生按照《西港小学防震自救演练方案》进行防震演练活动。
本班按正常时间进行教学活动。2时28分,演练警报响起(喇叭播放防空警报),负责教室、甬道安全的安全员和班主任迅速到位,组织学生就近躲避,学生躲在课桌下,双手抱头;教师躲在讲桌下。1分钟后,疏散命令下达,学生开始在教师的组织下按照既定的路线有序撤离,撤离过程中,学生能够按照要求保护自己的头部,并注意不推挤和喧哗,跑到学校操场中央。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历时2分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学生安全撤离。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了全体师生应对地震灾害事件的能力。
演练结束后,所有师生在学校负责人的组织下对演练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班主任也针对班级问题进行了再教育。
西港小学2014.5.122、
小学防震应急演练总结【篇2】
五河县马厂小学防震应急演练总结
为了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决定在3月27日上午开展防震应急演练。全校师生能够按照各项程序要求进行有条不紊的演练,现将演练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演练前
首先在校长的直接指挥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互相出谋划策,积极配合,从各个方面、全方位思考制定演练方案,经过几次修改,又征求部分老师的意见,制定出一套比较完备的演习预案。
演习预案成型后,3月24日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将演习预案下发给每位教师,责任到人,并布置演习的具体过程和要求,班主任明确演习预案内容,并将演习过程所有的要求准确无误的传达给学生。3月27日利用上午第一节,对学生进行了演练动员,提出了本次演习的要求。每位班主任老师又对学生进行了教育、指导。
二、演习中
3月27日上午9:30,各护导教师到岗到位,上午9:40,预警铃拉响之后,全体领导和老师马上赶到预定的地点,准备组织学生,教室内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借助课桌、墙、书包等进行“三角区”的防震避难训练。9:43,警报再次拉响,全校各班按照预定的方案,安全、有序地逃离现场。在整个演习过程中,全校的领导和老师各司其职,有机的配合,密切协作,确保了整个演习过程能按预定的方案进行,确保了演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安全,在整个演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初步的地震避难小方法,并在1分半钟之内,全部撤离了教室,安全到达操场。
三、演练后
演习结束之后,学校进行了总结,演练活动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出现慌乱,有跑跳、嬉笑行为。
四、活动反思
1、抓好落实,加强教育教育工作。
2、加强学生的过程管理,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通过安全疏散演练,提高了教师、学生的安全意识。
3、本次演练活动,全校师生的参与率为100%,并全部掌握了应对地震的“三角区”避难方法和地震逃生方法。
五河县马厂小学 2017年3月27日
防 震 应 急 演 练 总 结
五河县马厂小学
小学防震应急演练总结【篇3】
活动小结
2013年5月10日上午午8时05分,在建国路小学的上空响起了紧急的警报声,紧接着全校所有班级教室前后门迅速被打开,孩子们双手抱头,从教室鱼贯而出,紧张有序地自发组成两路纵队,从就近的楼梯口迅速下楼,直奔学校的大操场。历时7分30秒,分散在11个楼层46个教室的近2500名学生全部安全撤离教学楼,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听从老师的安排。每各班立即统计人数,报班主任,班主任再向总指挥汇报。
清点完毕,王校长作了总结发言。回顾整个演练过程,学生们安全、有序、快速地顺利撤离,没有出现一点儿安全事故,是因为这次活动是经过全校领导教师严密策划、精心组织的。现将自己在演练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 学校重视安全有序的演练活动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万无一失,我校专门成立了防震演练领导小组,并由王建华校长专门召开了全体教师防震演练动员大会,就演练过程中的人员分工及注意事项作了专场培训,要求全体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增强安全意识,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师生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人人增强责任心,保证不出任何问题。
二、周密策划,措施得力
我校共有46个教学班,近2500名学生,分散在11个楼层,疏散中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因此,在演练前的5月9日周四的班队会,各班开展“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对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等都都作了具体的说明。要求各班学生听到号令后,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迅速、安全、有序地进行疏散,不得拥挤、推搡,抢先下楼,严禁发***事故,不得喧哗、开玩笑;同时要求各楼层安全负责人到达指定位置,按各自职责完成各自的任务。
3、 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达到预期效果
在全体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挥下,**演习圆满结束。本次演练活动是对学校《防震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师生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地增强了师生防震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学生的疏散积累宝贵的经验。
四、存在的问题:
1.由于本次活动是演习,因此有个别学生没有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在疏散时行为缓慢,甚至嘻笑,不够严肃。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学校应给予足够重视,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由于我校学生众多,北教学楼只有一个出口,疏散时间较长。这就要求我们为班级安排更为合理的疏散路线,并建议学校应多开上层出口,以确保学生紧急逃生的安全。
建国路小学
2013-5-10
小学防震应急演练总结【篇4】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增强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班认真贯彻学校领导下达的文件精神,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学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校风的形成。
我班是二年级1班,现有学生42名,我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整合学校科普教育的资源优势,以加强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为抓手,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科普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增强学生公共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从小就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获得一生必备的防灾抗灾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防震减灾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虽然我们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过程中做了一些工作,使学生识别地震、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我们深知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取得更大的成绩。
小学防震应急演练总结【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成功组织了一次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关心我校安全工作的上级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在此,我要向所有精心组织、积极备战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服从指挥,有序疏散全体同学提出表扬!
“512”汶川大**刻骨铭心的惨痛还记忆犹新,“414”玉树大**,“420”芦山大**又接踵而至。在“5.12”汶川大**中,紧邻北川的桑枣中学两千二百多名师生,仅用1分36秒的时间就全部疏散到了操场上,无一人**。
原因是学校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都组织一次疏散演习。“平时重演练,震时无**”就是桑枣中学的成功经验。因此,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具有重要意义。
疏散演练的关键是有序、快速,以秩序为基础。在今天的疏散演练过程中,全校师生都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令和要求,迅速地撤离到指定地点,全校师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5分38秒,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没有发生拥挤踩踏等不安全事故。今天的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又一次检验,通过这次演练,提高了我校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提高了全校师生防灾自护和逃生自救的能力,总体达到了疏散演练的目的。
同时要引起注意的是,有没有少数同学认为这只是演练不是实战,没有紧迫感和危机感,没有按要求抱头猫腰躬身,跑步疏散到指定地点,如果存在上述现象,希望相关年级班级加强教育,同学们务必提高防范意识。
老师们、同学们,“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生命只属于我们一次。让我们自觉行动起来,关注生命安全,远离各种灾难,共同打造安全校园!
谢谢大家!
201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