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大国工匠讲座观后感精选

2024-04-17 10:36:02 大国工匠讲座观后感

【#实用文# #大国工匠讲座观后感精选#】通常在我们思考人生或事物时,如果有了新的理解,我们会想要将它们记录下来,写成8篇心得体会。这有助于使我们头脑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那么,8篇优秀的心得体会应该是怎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8篇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大国工匠讲座观后感 篇1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在无比艰难的两个多月里,徐立平和队友们挖出了300多千克药,且成功排除发动机故障,而他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工作结束后双腿几乎无法行走。

像这样危险的任务,徐立平已不记得完成多少次了。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28年过去了,徐立平已不再年轻,同时进厂的工友们都已离开或调换岗位,只有徐立平一直坚守,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呐!”

大国工匠讲座观后感 篇2

时代飞速发展,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慢”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工业时代。中国式制造业大国,而现在很多企业都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的理念,从而能忽略了“工匠精神”,导致如今中国人去日本等地大批量采批生活用品,甚至连马桶盖,剪刀等也求“日本制造”,对中国制造敬而远之。这类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现在“工匠精神”的缺乏,放眼周遭,浮躁之风滋生蔓延,所以我们才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需要它让我们追求完美。顾闳中大师一生追求完美,他所做的《夜宴图》木板复刻至今无人再做第二份,因为他所做的太精妙,难度太大。他用1667块木板才做成,先打板打印,不合适的再修改,如此反复,一年半才做成,其坚守细致完美的工匠精神令人叹服。正因这样的工匠精神,才让我们获得如此艺术精品。相信有了这样追求完美的精神,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也就不复存在了。

工匠精神,需要它来让我们解放心灵,摒弃浮躁之气。著名拼布艺术家金媛善认为,工匠精神需要坚守,情怀和修行。她精心端坐,几百个小时做出世人精绝的《百花争艳》,在外国展览上备受称赞。她肯静心做事,如同修行一般地做布艺术,反观我们的制造业,恨不得一个小时做出成百上千的次品,让国人对“中国制造”失去信心,假如有金大师一般的不顾浮躁,只专心做自己的产品,“中国制造”一定会大放异彩。

逯耀东先生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米饭为主食的国家,我们有一只有内涵的碗吗?我们每天点灯生活,我们有一盏有感觉的灯吗?是啊,如今文明推动文明太快,来不及体会传统文化之美,做不出有中国人情怀的东西,即使有也是少数,所以我们要从今天开始抛下浮躁做产品,慢一点也不是坏事,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发扬起来,融入产品,拉回国人总“向外看”的目光,让中国制造有朝一日成为人人争先购买的产品。

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它!

大国工匠讲座观后感 篇3

今天中午,我打开电视机,又开始看百家讲坛了。

这次主要讲了对事情了解不够清楚明白时,不能轻易发表意见,不能任意传播不合仪礼的事,不要轻易答应。说话时,对于没有把握的事,千万不能乱讲乱说。这样有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并且,对一些谣言,既不要相信,也不要传播。钱文忠教授说了一句话:“谣言止于智者。”谣言对于智者来说已经没有用了。所以,我们对那些了解不够清楚的事情千万不能传播,万一它是一句谣言呢?而对于做不到的事,不要去承诺别人。如果已经承诺了,那就要想方设法地去做到,否则,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

钱文忠教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名字叫《荆棘刻猴》。从前,有一个皇帝,非常喜爱收藏各种奇珍异宝。有一天,一个卫国人来找到他,说他能在荆棘尖上刻一只猴子。其实他根本就刻不成。过了几天,皇帝问他刻好了没有?可是他根本就没有刻。他只好说:“刻好了,但是你必须半年不进后宫,半年不吃肉、不喝酒。还要赶上一个雨后天晴的日子,并且要在那阴晴转换的一瞬间才能看见。”

后来,一个铁匠听说了这件事,来问皇帝:“看见那只猴子了吗?”皇帝说没有,并不把那些卫国人说的要求说了一遍。铁匠听后说:“你可以问他有没有这把小刀。”皇帝照做了,卫国人便回去取。可一直都不来。原来早已逃跑了。承诺是沉重的,卫国人本来就做不到,可他还是承诺了,最后进入了进退都错这种地步。我们千万不能学他,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看完这期节目后,我学到了很多,以后一定按照《弟子规》上的要求去做。

大国工匠讲座观后感 篇4

5月26日上午,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开展“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我校资助育人工作,我校结合职业教育活动周,积极组织师生观看活动直播。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希原在讲话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正当其时、顺势而为、有所作为。他指出职业教育发展正当其时,资助育人活动恰逢其实。希望资助育人活动的开展要顺势而为,不断丰富资助育人内涵,创新资助育人方式。寄语中职学生要有所作为,做到“心中有梦,肩上有责,手中有技,脚下有路”,人人都有享受出彩人生的机会。
直播活动中,河北唐山钢铁集团首席技能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久强及中国北车唐山轨道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张雪松两位大国工匠为同学们讲述他们从技校学生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心路历程和感悟,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大国工匠们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让学生们深受感染,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同为职校学生的零零后们备受鼓舞。同学们表示两位大国工匠刻苦钻研、技术报国的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和力量的源泉,今后要继承和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潜心学习技能,锤炼职业素养,用优秀的品格、过硬的本领,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此次“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使同学们对国家资助政策有了深刻了解,也感受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对中职学生的关注,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激励同学们懂得感恩,励志成才,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用拼搏点燃人生理想。

今后,我校将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资助育人方式,把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广泛宣传资助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我们的贡献。

大国工匠讲座观后感 篇5

当我听到耳熟能详的品牌名字,如“百达翡丽、江诗丹顿、万国、卡地亚”时,我脑海中常常浮现出一位年迈的老人,戴上老花镜,在深夜的台灯下,一次次打磨着不足几毫米的零件。手表,在生活中或许是件奢侈品,但也因此体现出了工匠精神的伟大。老钟表师们夜以继日的坚持着每一个没有丝毫偏差的零件,才做出百年不停的机械手表。

一、工匠精神是坚持认真、坚持细致

日本赛车手井田在职业生涯结束后开始着手改装汽车,每一辆保时捷都由他亲手只用眼睛与彩笔在模具上画出,精心打磨剪裁一星期甚至一个月后,才安装在车体上,完美无缺。不得不讲,日本人的工匠精神着实让人佩服。

二、工匠精神是少而精,不求利

德国人生产的汽车每年都会限量,但他们只用半年工资便买得起,每一辆汽车都可以使用二十到四十年。对于工匠精神,可谓完美的诠释。相反,马虎凑合终酿恶果。旧时,有一位画家在画马时觉得不像,便将其改成了老虎。他的两个儿子问他时,他便解释道一个是马,另一个是老虎。于是他的儿子出去打猎时,一个将马误看,射死了一匹千里马,另一个将虎误看,骑上去被咬死了。凑合看着像,却终酿成了悲剧。

三、中国目前的工匠精神是稀缺的

在如今这个变化万千的年代,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安静下来,持之以恒般做一件小事。但不论是身边微末之事的变化,还是宏大的社会政事变化,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万千改变中却总有一些东西历久弥新。它们经历时间的.淬炼,依然散发出灼灼的光芒,就如我们头顶的苍穹一般,日升日落,亘古如斯,那便是工匠精神的产物。

我们必须具备工匠精神。或许现在的我们如少年般浮躁豪言“差不多”,但成熟后,反观自己的不足,由虚而实剥落浮华,将自己从一弯急流瀑布点化为静水深流时,我们才会发觉工匠精神如此重要。所谓工匠,亦是认真细致。

大国工匠讲座观后感 篇6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世界,作为创造主体的劳动者,是价值和世界的创造者。怎样看待劳动、怎样对待劳动者是一个社会性质的重要标志。一个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一定是富有生机、蓬勃发展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和人民群众的各个阶层中涌现出的无数劳模,是我国广大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他们以热爱劳动、勤奋劳动的模范行为,为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为全民族创造了新的精神财富、塑造了新的英雄形象。倡导劳模精神有力地表明,在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劳模精神最崇高,这是我们国家和社会性质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依靠人民,大力弘扬深深蕴藏在人民之中的劳模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弘扬一种精神就是树立起一面旗帜、标示出一种导向。弘扬劳模精神就是在宣告,这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要、所呼唤的精神,这种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更加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就是在引领,在劳动岗位作出的贡献越大,价值实现也就越多;劳模精神越是普及深入,劳模越是层出不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越是兴旺发达。劳模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先进思想的武装、共同理想的激励、民族精神的传承、时代精神的塑造、价值观念的校正,都注入了劳模精神的形成过程中,都成为劳模精神的构成要素,弘扬劳模精神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必须重视弘扬包含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的宝贵财富——劳模精神。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弘扬劳模精神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这两种合法收入来源。在放手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更要鼓励劳动,造就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劳动神圣的信念,因为劳动不仅是第一生产要素,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而且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尺度。当前,人们价值取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在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中确立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让劳模精神成为受推崇的精神品格;就是要在多层次的价值准则中标明社会的高尚价值准则,让劳模精神成为受尊重的精神高地。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什么样的阶段性特征,劳模始终是民族的脊梁,劳模精神始终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大国工匠讲座观后感 篇7

《大国工匠》向我们呈现了两丝钳工顾秋高、航空手艺人胡双钱、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等典型人物,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追求完美与极致、视技术为生命的崇高的敬业精神,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匠人精神”令人钦佩与折服。在他们身上,劳动精神裉诠释得淋漓尽致。

大国工匠每期介绍的都是一些从事制造行业的技师们,有的是在生产一线装配蛟龙号,有的.是高速列车,飞机的钳工,在用他们一双双勤劳的双手,高超的艺术创造者中国史上的一个个不可能。

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苜都航天机槭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素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他们热爱航天,勤奋实践,立足本岗,刻苦钻研,我们应该时刻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使自己在以后可以大有作为,成为大国工匠的一员。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我们勤奋劳动、诚实劳动、热爱劳动,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且至会有奇迹的发生。这些劳动者,之所以成为大国工匠,就是因为他们尊重劳动、坚守劳动、视劳动为生命。他们以辛勤的劳动积累经验、创造奇迹与力量,以不懈的追求唱响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作为一名劳动者。我们都应该像大国工匠一样,勇于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平凡与奇迹,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让我们共同赞大国工匠,让我们共同扬劳动精神。

大国工匠讲座观后感 篇8

当人们提到中国产品的时候,很多人脑海里会出现“山寨”、“侵权”、“质量差”,当谈到中国生产力时,我们印象里又会浮现“中国制造,世界工厂”、“低廉的价值回报”、“环境被破坏”等等。

当电视里火箭升空倒计时的那一刻,10、9、8、7、6、5、4、3、2、1,点火!看那庞然大物“屁股”冒烟腾空而起时,我们欢呼鼓舞,为祖国的发展感到骄傲,为背后付出的科研人员鼓掌,曾经我们的国家积弱贫寒,内外交困,我们也质疑过中国制造的品质,当一批批杰出人才为了国家发展,国家的竞争力,他们把中国制造从简单的模仿,转型到中国创新,付出了几代人的努力。

世界的未来看东方,东方看中国,当祖国的实力越来越强,这背后少不了默默无闻付出的科研劳动者,在他们心中一直坚守着大国工匠精神,他们不怕失败,不计较个人得失,耐得住寂寞一点一滴向目标前进,当他们站在领奖台上时轻描淡写的诉说,好像讲述一个别人的故事,因为有你们大国匠心的精神,中国改变了世界的标准,有了中国的世界标准,很多科技已经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真正的实现了由中国制造者转变成为中国创造者,让中国制造提升中国形象,科技工作者们的工匠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人,让我们的中国梦逐渐实现,让科技改变生活,让科技真正转变为第一生产力。

作为成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中国梦也是我们新一代的追逐梦,我们传承美德、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坚信“少年强,则中国强”。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大国工匠观后感 | 大国工匠的观后感 | 大国崛起观后感 | 大国的崛起观后感
上一篇:口才机构汇报演出主持词(13篇) 下一篇:绘画评语(集锦5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