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函的课件实用13篇#】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趋向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教学的重要抓手。经过好工具范文网编辑长期的筛选和精心编辑我们呈现了最新的“函的课件”,我相信这些建议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沟通和协作!
函的课件 篇1
教学内容:《仁义礼智》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理解人的价值,掌握“仁”的内容,明确君子之道。
重点难点:
1.如何理解“仁”的内涵,君子的含义
2.仁义礼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欲仁,斯仁至矣”,请问“仁”有怎样的三个境界?回答后教师明确。
一是仁者爱人,主要是人与人的关系,怎样去做人;二是推己及人,推亲及众;三是在生死关头,“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不惜牺牲生命以保全“仁”。
今天我们学习:“仁者爱人”板块的《仁义礼智》。
二、整体感知
教师点拨,学生概括。明确:
第智者 ”与“仁”的关系。
第11则,说明“仁者 ”与“智者”的不同特征。
第12则,成为君子的途径和方法。
第13则,论述怎样处理仁和智的辨证关系。
第14则,论述了勇和义的辨证关系。
第15则,指出仁和义是人们行为的准绳。
第16则,表明仁义礼智之心能使人愉悦。
第17是,揭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三、文本研读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
具体分析每则内容: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文】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译文】 孟子说:“自己糟蹋自己的人,和他没有什么好说的;自己抛 弃自己的人,和他没有什么好做的。出言使低毁礼义,叫做自己 糟蹋自己。自认为不能居仁心,行正义,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 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义,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把最 安适的住宅空起来不去住,把最正确的大道舍弃在一边不去走.这 可真是悲哀啊!”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译文】孟子说:“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是明白这两方面的道理而不背离;礼的实质是在这两方面不失礼节、态度恭敬;乐的实质是乐于做这两方面的事,快乐就产生了;一产生就抑制不住,抑制不住,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译文】孟子说:“人类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很少(仅在于人懂道理),可是一般人还抛弃这些区别,只有高尚的君子能保留它。舜能够明了各种事物的道理,体察各种人物的心情,是因为他按照仁义去做,不是把仁义作为工具来使用。”
四、讨论、质疑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结合你个人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2.试举出我们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仁”内“义”外的观点。
五、思考、感悟
1.孟子对孔子“仁”的学说做了哪些发展?
明确: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学主张,具体概括成为“仁义礼智”四个字。他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是人心所固有的,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有的人能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自暴自弃,成为品格低下的人。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仁与礼”、“仁与智”哪种关系最为重要?为什么?
明确:“仁与义”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本质和核心,“义”是评判事物的价值准绳,一个人是否“仁”,是否“礼”,是否“智”最终都由是否知“义”来裁决。“仁”内而“义”外。
六、课时总结
“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意,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 “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智”:知者、明智、智慧。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和内涵。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我们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七、课堂练习(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
(1)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五代史·冯道传》论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妙啊,管子善于立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地步,那便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末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然而在这四者之间,“耻”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论及怎么才可以称为士,说道:“个人处世必须有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耻,对没有耻而感到羞耻,那么就没有耻辱了。”又说:“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那些搞阴谋诡计耍花样的人,是根本不能用耻来形容的。”其所以如此,因为一个人的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士大夫的无耻,可谓国耻。
读后感: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离娄上》)
⑴用斜线(/)给划线部分断句。(限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
⑵本段材料体现了孟子怎样的观点,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答:指出仁和义是人们行为的准绳。教育人们不可自暴自弃。(
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仁”比作是人们最安全的住所,将“义”比作人们最正确的道路。(
陕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学案2
陕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导学案
【学习目标】 和有关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深刻理解孟子的“性善论”,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对比说理的方法。
【学法指导】教师点拨,学生质疑思考,相互探讨
【学习难点】1.理解“性善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2.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第一课时
『课前自主学习案』
1. 读准字音:
孺( )子 怵惕( )( ) 羞恶( )之心
强( )恕而行 不如荑稗( )(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⑴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⑵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⑶若火之始然
3.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谓其君不能者,贼( )其君者也
非恶( )其声而然也
庶民去( )之,君子存之
4.翻译句子
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⑵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⑶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⑷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5.关于性善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请阅读文本思考何谓“四端说”(请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并解释)
『课堂探究案』
1.解释四端:
2. 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3尝试对仁义礼智四端展开举例说明:
“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课后训练案』
简要分析以下比喻的妙处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主备人:刘密 审定人: 审核人: 年级组长: 使用日期: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第二课时)
『课前自主学习案』
1.归纳整理文章不好理解的词句
2.请根据内容把相应序号填在横线上。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是中国人?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的文化心理是谁塑造的?是什么时候塑造的?我认为应该追溯到春秋战国,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的社会理想,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道家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
法家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
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这就是“_________”。
A.公开、公平、公正 B.平等、互利、博爱
C.仁爱、正义、自强 D.真实、自由、宽容
『课堂探究案』
1.解读自暴自弃:
指自己不愿意居仁心行正义,而且还出言诋毁礼仪的行为。稍加引申,就是自己不愿意学好人做好事且自卑自贱,自甘落后甚至自甘堕落。
生活中怎样对待“自暴自弃”行为或人?
【拓展阅读】
阅读《庄子》有选段写出人生心得: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①者承蜩②,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③株拘④;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注释】①痀偻:驼背。②蜩:蝉。③厥:竖。④株拘:树根盘错处。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导学案
【教学目标】
和有关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深刻理解孟子的“性善论”,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教学重点】
6则 。
2、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
【教学难点】
1、理解“性善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2、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座不少同学在小时候都背过《三字经》,相隔时间久了,或许已忘了大半,但第一句相信大家都知道。对了,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先秦诸子的一位儒学大师就坚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同学们,还记得无家可归。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捐款,解囊相助,时刻关注着四川人民。那我想问一下,他们、你跟四川的同胞是亲戚吗?是朋友吗? 认识吗?——不认识,那你们为什么会捐款捐物,甚至留下了泪水呢?
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同情的心理,也就是侧隐之心。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 “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字音
孺( )子 怵惕( )( ) 羞恶( )之心
强( )恕而行 不如荑稗( )(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⑴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⑵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⑶若火之始然。
4、翻译句子
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⑵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⑶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⑷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三、关于“性善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请阅读文本思考何谓“四端说”(请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并解释)
四、教材探究
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
2、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5、简要分析以下比喻的妙处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五、升华主题,总结教学:
六、课外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社会上已不再那么欣赏“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个性”这个词语的风靡。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学生自然不甘落伍,于是“你真有个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评价。我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对社会的影响?个性的张扬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请以“个性的张扬与社会的需要”为标题,运用本文中学习的三种说理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3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虚词(焉)
和有关的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情感目标:深刻理解孟子的“性善论”,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教学重点】
6则 。
2、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
【教学难点】
1、理解“性善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2、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座不少同学在小时候都背过《三字经》,相隔时间久了,或许已忘了大半,但第一句相信大家都知道。对了,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先秦诸子的一位儒学大师就坚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同学们,还记得无家可归。而远在深圳的你们,也是纷纷捐款,时刻关注着四川人民。那我想问一下,你跟他们是亲戚吗?是朋友吗? 认识吗?——不认识,那你们为什么会捐款捐物,甚至留下了泪水呢?
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同情的心理,也就是侧隐之心。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 “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关于“性善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请学生解释)
恻隐,就是怜恤、同情。
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
辞让,就是推让、谦让。
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
端,就是发端。
(老师引导学生举例展开“四端说”,加深学生的理解)
①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因为与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因为这种同情心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
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说出一两个呢?(学生例举汶川大地震的例子)
(此例由老师讲解,“四端”例子由学生自行讨论交流,老师给予指导、总结)
②例:不久前我们学习的孟子选篇中的《齐人一妻一妾》最能体现这羞恶之心。丝毫无羞耻之心的齐人,在乞食了祭司剩下的酒肉之后,还在妻妾面前表现出与达官贵人共食的傲慢样子,在孟子的眼中,他已经是“非人”了。相反,齐人的妻妾抱头痛哭,以她们的丈夫为耻。
总结句:请大家反思自身,如果对于自己的错误有羞耻之心,面对他人的丑恶行为有憎恶之心,说明你心中保持着“性善”中“义”的一面。
③例:“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汶川大地震逃生时,让妇女儿童先离开;老师组织学生先离开,自己留在最后。坐车不为老人让座。
总结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让便是知礼的最基本表现。
④例: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哥白尼坚持真理“日心说”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总结句: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需要我们分辨。或许分辨它们需要突破重重阻碍,或许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我们也不能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
刚才大家对仁义礼智的发端内涵讨论激烈,可见对此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那这四端是孤立存在的吗?不是。他们是统一的整体。第一则中有这样一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就是说人有仁义礼智,就好像人有四肢一样。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四肢,便不是一个身体完整的人。一个人失去仁义礼智,便不是一个心灵完整的人。
齐读第1段选文,讨论研究问题:
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
——首先是运用了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惡之心”;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这里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逼近论说中心,这种运用层进式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是理性极强的一种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第二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 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说的中心——正反对比,辩证有力!
通过以上分析,第1段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极富理性,辩证有力,但是,运用层进式也好,运用正反对比也好,而从逻辑上来说,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方式,而唯独对并非是全文论说中心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一观点不惜调动了“例证法”和“正反对比法”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证,这是为什么?你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启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观点是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就像为了求证一个几何命题而精心设定的一个坐标点,这个坐标点如果不存在,那么有待求证的命题就不存在,同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重要理论基础如果站不住脚,本文的论说中心也就站不住脚。
——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运用“例证法”论证观点时,举例要全面,绝不能使用“孤证”。而“孤证”现象在我们同学的作文中却是屡见不鲜的。
3、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不是。“‘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等于“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
——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
“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时主要用的是“喻证法”。运用“喻证法”时,喻体越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就越能深入浅出地证明论点。
三、升华主题,总结教学:
孟子告诉我们拥有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了“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问题的关键就是你有没有去发现并挖掘这种所固有的潜能,也就是课文中所说的“扩而充之”,如果你挖掘了你的潜能,你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弃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堕入了邪恶。你又是怎样不断挖掘你的潜能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巨大的潜能,你是一个火炬,要看你怎样把他点燃,你是一块宝藏,要看你怎样去挖掘;你是一颗星星,要看你怎样去发光。
我们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句,还要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孟子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但是有发端之后还要不断向内心求取,还要使他成熟,不能自暴自弃,只有这样才能把仁义礼智四端发扬光大。
四、写作借鉴:
本文所选的是孟子有关“修身”方面问题的重要论说,主要阐发的是“仁义礼智”的“四端之说”,它是孟子“性善论”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去认真地学习体会,并要积极地继存和发扬。与此同时,作为议论性的文章,孟子经常采用的层进、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更是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的。因此,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练习,请大家抄一下。
五、课外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社会上已不再那么欣赏“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个性”这个词语的风靡。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学生自然不甘落伍,于是“你真有个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评价。我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对社会的影响?个性的张扬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请以“个性的张扬与社会的需要”为标题,运用本文中学习的三种说理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原文和译文(翻译)
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 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刚端于我(,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9)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①乍:突然、忽然。③怵 惕:惊惧。侧隐:哀痛,同情。④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 “纳”。⑤要(ya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我:同“己”。(保:定,安定。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棋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 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问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 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译文】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
3、【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1)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2)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3)
【注释】(1)几希:赵注云:“无几也。”(2)庶物:与庶民的涵义相近,指万物,庶在此是众的意思。(3)非行仁义:赵注云:“非强力行仁义也。”
【译文】孟子说:“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很细小,普通人把它丢弃了,君予把它保留了。舜懂得万物的原理,明白做人的道理,依从仁义行事,不是去推行仁义。”
【段意】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性,也就是仁义。这一点本是人人都具有的,但之所以人间会有圣贤、普通人、小人之分,就因为圣贤保有了人住,而其他人则或多或少丢弃了它。所谓“推行仁义”,是指带有功名心去行仁义,“非以仁义为美而后勉强行之,所谓安而行之也”(朱熹《集注》)。只有自觉地依从仁义行事,也就是像孔子所说的那样,随心所欲而不违反它,才算是真正保有了仁义的本性。
4、【原文】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1)反身而诚,(2)乐莫大焉。强恕而行,(3)求仁莫近焉。”
【注释】(小则事物细微,无一不具于性分之内也。”(恶恶臭之实然,则其行之不待勉强而无不利矣,其为乐孰大于是。”(3)强恕而行:赵注云:“当自强勉以忠忽之道。”朱熹《集注》云,“强,勉强也。恕,推己以及人也。”
【译文】孟子说:“万物都为我所具备。通过自身实践而觉得它们的正确,快乐没有比这更大了。勉力地推己及人去做,求仁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段意】此章中的“万物皆备于我”,是流传很广的一句名言。孟子认为,世间万物的根本原理,其实都具备于人的本性之内,只须一一把它们发现、发挥出来就行。
5、【原文】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1)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注释】(稗:朱熹《集注》云:“草之似谷者,其实亦可食,然不能如五谷之美者。”
【译文】孟子说:“五谷是作物中的伎伎者,如果不成熟还及不上稀米、稗草。仁,也在于使之成熟而已。”
【段意】此章可与上一章联系起来看,仁本身还有成熟与否的问题,说仁不成熟还及不上稗草,正如朱熹所说:“为仁必贵乎熟,而不可徒恃其种之美,又不可以仁之难熟,而甘为他道之有成也。”(《集注》)
6、【原文】孟子日:“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1)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2)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3)舍正路而不由,(4)哀哉!”
【注释】(1)暴:朱熹《集注》云:“犹害也。”(2)非:朱熹《集注》云:“犹毁也。”(3)旷:此作动词用,意为空出。(4)由:遵循,行走。
【译文】孟子说:“自暴的人不能和他有所言谈,自弃的人不能和他有所作为。言谈诋毁礼义叫做自暴,自身不能依据仁、遵循义来行事叫做自弃。仁是人们安适的住宅,义是人们正当的道路。空着安适的住宅不去居住,丢开正当的道路不去行走,可悲啊!”
【段意】孟子认为,仁、义都为人性天生所具有,不按照这些准则行事就是自暴自弃。朱熹《集注》说:“此圣贤之深戒,学者所当猛省也。”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参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参考
重点、难点
第第第6则选文。
2.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旷安宅而弗居
选文解读
孟子对人性充满了信心。他认为仁、义、礼、智的发源都在人的内心之中。
孟子在第。照孟子的看法,人本然地拥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像他本然地拥有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一样。所以他断然地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朱熹在《孟子集注》解释说:“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此(怵惕恻隐之心)即所谓不忍人之心也。……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辞,解使去己也。让,推以与人也。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非,知其恶而以为非也。”这些解释很有参考价值。“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辞让”就是推让、谦让。“端”就是发端。“四体”就是四肢。总之,没有同情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就不是人。而同情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因此人拥有仁、义、礼、智之发端就像他拥有四肢一样。
人都有仁之发端、义之发端、礼之发端、智之发端,所以也都有做到仁、义、礼、智的可能性;“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人都有四端,可自己说自己不行(说自己做不到仁、义、礼、智),这是自己贼害自己;说他的国君不行(说他的国君做不到仁、义、礼、智),这是贼害他的国君。拥有这四种发端不意味着人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关键是必须保存和扩充这四端:“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然”同“燃”。“达”即通,这里指泉水流出去。“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周都有海,所以称中国为海内,称外国为海外,称天下为四海。孟子认为,所有具有仁、义、礼、智之发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一样(最终将形成燎原之势),就会像泉水刚刚开始流出去一样(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假如把这四端扩充开来,就足以拥有天下,假如不把这四端扩充开来,就不足以侍奉父母。这就是保存和扩充仁、义、礼、智之发端的重要性。现在回头看看这一则选文开头的那段话:“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显然也是强调扩充四端的重要性,只不过是就仁之发端一个方面而言的。“先王”即古代帝王,通常指历史上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有名的帝王。孟子这段话意思是说,古代圣贤之君正因为有怜恤别人的心理,所以就有了怜恤别人的政治。以怜恤别人的心理,来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运转一件小东西那样容易了。一言以蔽之,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发端,保存而且扩充这四端极为重要。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第。反省自己认为自己是真诚的,即是说行仁、行义等都发自内心,就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求仁德没有比这更近的了。“强恕而行”恰恰是把“仁之端”扩充为仁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第黍、稷、麦、豆。“荑”通“稊”,是一种形似稗子的草,实如小米,叫做稊米。“稗”是一种一年生的禾草,叶子似稻,杂生于稻田中,对稻子的生长有害,其种子称为稗子。跟稊米、稗子相比,五谷当然都是好的种子,但是假如五谷种下去之后不能生长成熟,还不如成熟的稊米和稗子。这个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以这个道理作基础,孟子说:仁的价值,也在于使它成熟,否则它就像没长成熟的五谷一样,没有太大的意义。这话说得太奇妙了。人的天性中固然都有仁的发端,然而必须使它成熟。这种使它成熟的功夫,就是“扩而充之”。
必须坚信自己能够做到仁义礼智,能够“居仁由义”。在第,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比喻行不由义),真的是很可悲啊!
孟子的文章在表达方面非常奇妙。“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这是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这是用不应该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不应该舍弃正路而不走,来比喻人应该居心于仁、由义而行。“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这是用五谷虽然是好的种子,但假如种下去之后没有生长成熟则没有太大的价值,来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贵的,但是假如不扩大充实之,也没有太大的价值。这些比喻都鲜明生动,可谓神来之笔。
问题探究
简要分析以下比喻的妙处: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提示:
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鲜明生动,言简意赅。
2.用五谷虽然是好的种子,但假如种下去之后没有生长成熟则没有太大的价值,来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贵的,但是假如不扩大充实之,也没有太大的价值,把扩充仁之端的必要性说得十分透彻而且生动。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应该持守、践履仁义的道理。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孟子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人原本拥有的仁的发端就好比种子,但是假如它不能成长并且结出成熟的子实(这就是仁),那就像没有长成的五谷一样没有多少价值。因此,关键是要扩大充实那仁的发端。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用一两句话,概括你从每段文字中得到的认识或启发。(短文略)
提示:
1.记得父母的年纪虽然是一件小事,却显示了对父母的拳拳深情。一“喜”一“惧”,全是挚情。
2.“不远游”是深情,“游必有方”也是深情。
3.母亲打得不痛,竟伤心以至于泣下,看似不合情理,实际上是至孝使然。
有关资料
1.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
方其乍见孺子入井时,也著脚手不得。纵有许多私意,要誉乡党之类,也未暇思量到。但更迟霎时,则了不得也。是非、辞逊、羞恶,虽是与恻隐并说,但此三者皆自恻隐中发出来。因有恻隐后,方有此三者。恻隐比三者又较大得些子。
孟子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怵惕恻隐”一段,如何说得如此好?只是平平地说去,自是好。而今人做作说一片,只是不如他。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情性者也。端,绪也。因情之发露,而后性之本然者可得而见。
四端本诸人心,皆因所寓而后发见。
问“推”字与“充”字。曰:“推,是从这里推将去,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得此,充则填得来满了。注水相似,推是注下水去,充则注得这一器满了。盖仁义之性,本自充塞天地。若自家不能扩充,则无缘得这个壳子满,只是个空壳子。”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此章论仁政之本,以“扩而充之”为主。首二节“不忍人之心”言治本,“行不忍之政”言治法,“运之掌上”言治验。一提全神俱振,以下不过申明当扩充。收四句用一反扣,则气更旺。
孟子一生与人言,只是挑人不忍之心。此章是学问政治之大本。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陈澧曰:“孟子所谓性善者,谓人人之性皆有善也,非谓人人之性,皆纯乎善也。”(《东塾读书记》卷三)孟子所谓性善,只谓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四“端”;此四“端”若能扩而充之,则为圣人。人之不善,皆不能即此四“端”扩而充之,非其性本与善人殊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孟子以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端。扩而充之,则为仁、义、礼、智之四德。四德为人性发展之自然结果,而人之所以须发展人性,因必如此方为尽“人之所以为人者”,非因四德为有利而始行之也。四德之行,当然可生于社会有利之结果,此结果虽极可贵,然亦系附带的。犹之艺术家之作品,固可使人愉悦,然此乃附带的结果;彼艺术家之创作,则所以表现其理想与情感,非为求人悦乐愉快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章
人何以必须扩充此善端?此亦一问题也。若依功利主义说,则人之扩充善端于社会有利,否则有害,此即墨子主张兼爱之理由也。惟依孟子之意,则人必须扩充此善端者,因此乃人之所以为人也。孟子曰: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要素,人之名之定义,亦即人之所以别于禽兽者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评“五谷者,种之美者”章
所以贵乎熟者,只是要得此心与义理相亲。苟义理与自家相亲,则非理之事,自然相远。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
末句收得极妙……
(《四书评》)
4.评“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章
露居野处,失足迷途,真个可哀。
(《四书评》)
此章以“仁,人之安宅”二句为主,末节文情悱恻之至。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参考译文
。先王有怜恤别人的心情,于是就有了怜恤别人的政治。以怜恤别人的心情,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运转小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情,(道理就在于)如果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面,那么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为着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着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由此看来,没有同情之心,就不是人;没有羞恶(因自身不善而羞耻、见他人不善而憎恶)之心,就不是人;没有谦让之心,就不是人;没有是非之心,就不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谦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人有仁、义、礼、智之发端,就好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发端自己却说自己不行(自己说自己做不到仁、义、礼、智)的人,是自己残害自己;有这四种发端却说他们的国君不行(说他们的国君做不到仁、义、礼、智)的人,是贼害他们的国君。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一样(最终将形成燎原之势),就会像泉水刚刚开始流出去一样(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假如把这四种发端扩充开来,就足以拥有天下;假如不把这这四种发端扩充开来,就不足以侍奉父母。”
;羞恶心,属于义(是义的发端);恭敬心,属于礼(是礼的发端);是非心,属于智(是智的发端)。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给予的,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思想、领悟罢了。所以说:“向内心追求就会得到它(仁、义、礼、智),不向内心追求就会失去它。”
。舜明白万物之理,洞察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各种人际关系,仁义根于内心而所行都从仁义出,不是认为仁义是美好的然后努力去推行它。”
。反省自己自己是真诚的(就是说行仁、行义等都发自内心),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求仁德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黍、稷、麦、豆五谷,都是好种子;可是假如种下去之后不能生长成熟,还不如稊米和稗子。仁,也在于使它成熟罢了。”
,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即行不由义),可悲啊!”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一、 教学目标:
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二、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选读的最后一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学习要求总体上与学习其他“诸子散文”一样,还是三点:一是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二是把握思想观点,三是学习说理方法。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进一步学习孟子运用层进、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
1、齐读课文,纠正读误,再齐读。
2、请同学们根据自读对不懂的词句进行质疑,师生讨论,共同释疑。
3、老师向同学们质疑,师生讨论,依次释疑:
①、 课题中“我固有之”的“我”和“固”应如何理解?
②、 课文开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之中的“不忍人之心” 应如何理解?
③、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与“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中的两个“所以”的意思是否一样?
④、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中的“要”和“乡党”该怎样理解?
⑤、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中的“扩而充之” 应如何理解?
⑥、 第4段中“乐莫大焉”和“求仁莫近焉”中的“莫”和“焉”该怎样理解?
(三)、齐读第1段选文,讨论研究问题:
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
——首先是运用了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惡之心”;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这里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逼近论说中心,这种运用层进式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是理性极强的一种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第二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 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说的中心——正反对比,辩证有力!
2、通过以上分析,第1段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极富理性,辩证有力,但是,运用层进式也好,运用正反对比也好,而从逻辑上来说,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方式,而唯独对并非是全文论说中心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一观点不惜调动了“例证法”和“正反对比法”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证,这是为什么?你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启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观点是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就像为了求证一个几何命题而精心设定的一个坐标点,这个坐标点如果不存在,那么有待求证的命题就不存在,同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重要理论基础如果站不住脚,本文的论说中心也就站不住脚。
——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运用“例证法”论证观点时,举例要全面,绝不能使用“孤证”。而“孤证”现象在我们同学的作文中却是屡见不鲜的。
3、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不是。“‘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等于“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
——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
“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时主要用的是“喻证法”。运用“喻证法”时,喻体越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就越能深入浅出地证明论点。
(四)、总结教学,布置课外作业:
1、总结教学:
如此看来,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已经基本达成了。
现在老师对本文作一个简单的小结:本文所选的是孟子有关“修身”方面问题的重要论说,主要阐发的是“仁义礼智”的“四端之说”,它是孟子“性善论”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去认真地学习体会,并要积极地继存和发扬。与此同时,作为议论性的文章,孟子经常采用的层进、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更是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的。因此,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练习,请大家抄一下。
2、课外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社会上已不再那么欣赏“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个性”这个词语的风靡。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学生自然不甘落伍,于是“你真有个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评价。我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对社会的影响?个性的张扬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请以“个性的张扬与社会的需要”为标题,运用本文中学习的三种说理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函的课件 篇2
故事发生在二战前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宣布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而且奖品又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时,对当时正在上学的“我”来说是多么高兴。然而,当父亲开着获奖的奔驰车缓缓驶过拥挤的大街时,却发现父亲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自然会感到“闷闷不乐”。回到家里,慈祥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我”迷惑不解,母亲又详细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下,父亲毅然地拨通电话,通知真正的获奖者库伯。课文第3至9自然段叙述了这一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文章的开头简洁地交代了“我”的家庭背景,还特别提到母亲经常用以安慰大家的一句话,为下文的故事埋下伏笔,又照应了文章的结尾,使文章首尾相衔,结构严谨。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运用精彩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的方法。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1、故事: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德国,有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毕业以后,他去德国的大公司寻找工作。第一家公司拒绝了他,第二家公司拒绝了他。第三家公司还是拒绝了他。他一连找了20多家大公司,结果没有一家肯接受他。他想:“凭自己的博士文凭和优异的成绩,找一家公司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但是,谁也没想到,他找的一家小公司还是拒绝了他。”
2、同学们猜想一下,为什么德国那么多公司会拒绝这位中国留学生?(学生猜测有关的理由)
3、这位中国留学生愤怒了!他对那家小公司的老板说:“请你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拒绝我?”那位老板说:“对不起,先生。我们从网上找到了一份关于你的记录。记录显示,您在德国留学期间乘坐公共汽车,曾经逃过三次票。”中国留学生吃惊的说:“逃三次票算得了什么?难道我的博士文凭还抵不过三次逃票吗?”德国老板郑重地说:“是的!先生。我们知道您不缺文凭、不缺知识、不缺能力,但我们认为您缺了一样东西!正是您缺的这样东西,让我们德国人不敢聘用您。”
1、师:同学们,这位中国留学生不缺文凭、不缺知识、不缺能力,那他到底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中彩那天》寻找答案。
2、首先检查本节课的预习情况:
(1)请同学们开火车读本课的生词。
(2)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什么?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的正确、流利,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5、读的真好!同学们,你们买过彩票吗?中过彩没有?中彩的确是让人非常兴奋的事。那么大家说《中彩那天》这篇课文中是谁中了彩?奖品是什么呢?同学们了解“奔驰牌汽车”吗?(教师简介)
6、这么名贵的汽车,父亲有没有理由留下这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父亲有什么理由留下这辆车。
师:是啊!正像大家分析的一样,其实父亲有很多理由留下这辆车:
(1)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他们可以用这辆车改善他们的生活,父亲有理由留下这辆车。
(2)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父亲也有理由留下这辆车。
(3)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父亲也有理由留下这辆车。
(4)父亲卖彩票时,帮库伯捎了一张,过后两人都把这件事忘了,父亲也有理由留下这辆车。
(5)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父亲也有理由留下这辆车。
8、父亲真的太需要这辆汽车了!需要这辆汽车使他梦寐以求的梦想得到实现,需要这辆汽车改善他们一家拮据的日子,过上富裕的生活!
9、这么需要这辆世界名牌汽车的父亲,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父亲开上这辆汽车往回走时,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出示)
10、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父亲开上这辆汽车往回走时,他的心里想?请同学们写在本子上。
11、组织交流。
12、师:即使在自己生活那么拮据,那么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时,最后他还是拿起电话打给了库伯,通知库伯把车开走了。多么诚实、守信的父亲!
13、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仔细体会一下父亲、母亲为人处事的准则。想想库伯把车开走后,我们一家三口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三人一组,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一下。
14、让生表演。
15、师:我在可敬的父亲、母亲的教诲下成长,成年以后,我才发现,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齐说)
16、是呀!我们忘不了这位可敬的父亲,我们也忘不了那位可怜又可悲的中国留学生。同学了,听了《中彩那天》的故事后,你一定有话对那位中国留学生说吧?请你把想说的话写出来。
请给那位中国留学生写几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和想法:
叔叔,您好!
同学们,让我们像那可敬的父亲一样,多一些诚实的面容,多一些守信的品质。我相信,每个人拥有了诚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丽;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充满欢笑。
1、第二次世界大战:1935──1945年,法西斯德国、日本、意大利发动的世界规模的战争。这次战争从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开始酝酿,到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英国、法国对德国宣战而爆发。由于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结成反法西斯联盟,最后取得胜利。这次战争波及十几个国家,死亡数百万人,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美德是一种战争状态,我们生活于其中,就要常常与自己作斗争。──卢梭
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歌德
当你往前走的时候,要一路撒下花朵,
函的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那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生:用各种方法诵读古诗提供背景音乐: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师:总结,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四、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盲人摸象》。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五、想象成诗人,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函的课件 篇4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听写词语。
指名读课文。
细读课文
指名读
1、2自然段。
开头用"真好!"表示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巢指什么?是谁给珍珠鸟安排的?
反映了我对珍珠鸟什么样的感情?
我喜爱珍珠鸟还有那些表现?齐读第二自然段回答。
齐读。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什么?
珍珠鸟的雏儿有什么特点?和父母的外形完全一样吗?
指名读第4自然段。
给第四自然段分层。
第一句写雏儿怎样活动。
二、三句写雏儿胆子大了怎样活动。
三、五句为第三层,写雏儿对我完全放心了怎样活动。
反映了我和雏儿的感情如何?
指名读第5自然段。
这一段写了什么?
指名读第6自然段。
我是怎样和雏儿亲密相处的?
齐读3~6自然段。
指名读第7自然段。
不由自主是什么意思?这反问句该怎么读?
齐读第7自然段。
总结课文
函的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巩固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卖木雕的少年》。今天,老师找到了许多非洲木雕的图片,让我们伴随着非洲击鼓乐的节奏,我们一起看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非洲击鼓乐和木雕的图片,感受非洲人民的淳朴和智慧,在情境中走进文本,唤起学习愿望。
2.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由此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一个情景?
3.读词语,回顾课文中的故事情景。一组一组读,一组一组体会。
(看木雕)(选木雕)(卖木雕)(送木雕)
琳琅满目仔细观赏十五六岁一幕一眼
各式各样爱不释手五官端正拳头大小
构思新奇忧郁猜测不要钱
栩栩如生遗憾遗憾朋友
4.根据"看木雕""选木雕""卖木雕""送木雕"等画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词语是有生命的。通过看图片,想词语,看词语,想情景,使学生在文字和画面之间建立起联系,让抽象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画面联系起来,继而复习了词语,积累了词语,又理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第一次见面,体会遗憾
1.自由读全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作者和少年都感到遗憾?
生:第九自然段
2.出示第九自然段: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生读。读出遗憾的语气。
3.默读课文1-8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感到遗憾?少年又为什么感到遗憾呢?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两个遗憾,凸显全文的主要矛盾。从而通过理解为什么遗憾,如何弥补遗憾,辐射全篇。
4.学生汇报:
(1)作者的遗憾:
①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a.因为,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想到朋友的叮嘱,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b.带着喜悦读一读。
c.没有买回来,真是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句子的训练,帮助学生读懂这个自然段的三个意思,体会到三个意思的并列关系,以及和"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读懂了这个自然段的结构,体会到了作者买不回去木雕的遗憾。
②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a.大象的鼻子像(),
耳朵像(),
身子像(),
四条腿像(),
象背上驮着()。
b.所以说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c.指导读。
d.没有买回来,真是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真实的大象的样子,训练学生说比喻句,从而使眼前出现了大象的画面,使学生懂得这样的木雕真是"栩栩如生""构思新奇"啊!在语境中理解了词语,积累了词语。
③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a.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到作者对象墩子的喜爱?
b.还能说我怎么着象墩?
预设:拿、提、抱、举、端……
c.用哪个好呢?
生:"捧"好,更加体会出作者的喜爱。
d.指导朗读。
e.不买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读一读,换一换,比一比等词语教学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研读重点词语,读懂了句子的意思。
④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a.比较: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不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b.指导朗读。
c.不买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改一改、比一比等方法,训练学生读懂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体会到作者遗憾的心情。
(2)少年的遗憾:
①出示:"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②体会少年的内心。
③师生读对话。
④质疑:为什么少年因为作者是中国人而感到遗憾呢?
设计意图:通过少年的前两次对话,读懂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木雕能够卖出去的心情。通过作者的语无伦次,体会到作者的矛盾和遗憾。最后通过质疑,使学生突然明白:少年的遗憾,主要来自于作者是个中国人。
(3)背景介绍。
a.周总理曾三次赴非洲十国;
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
帮助修建了全长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多达16万人。在这项工程中,中方有64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b.图片: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
中国物资运到非洲;
中国医疗队给非洲人民看病;
中国科学家教非洲人民如何种植蔬菜;
坦赞铁路。
设计意图:通过对故事背景资料的补充,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的优势,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了情感。
(4)拓展练习,动笔书写:
a.此时此刻,少年的内心无法平静,
他忘不了作者()时的喜悦,
忘不了作者()时的犹豫,
更忘不了作者带着()离去的身影。
他想:一定要(),因为()。
于是,他()。
设计意图:这段的练笔有三个目的。一是对作者、少年两个人遗憾的回顾,二是对少年内心世界的揣摩,三是对小木雕由来的补白练笔。通过这样一石三鸟的活动,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
b.汇报:
预设:
◇生1:于是,他飞奔回家,做了一个和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木雕。
师:我现在你的妈妈。孩子,你不去卖木雕,在这里做什么呢?
生:一个中国阿姨喜欢木雕,我给她做一个。
师:你从我们家的木雕里给她选一个吧。
生:她是我们的朋友,不能随便选的。阿姨喜欢小象墩,但是太大了,带不回去,我做一个小的送给她。
师:妈妈支持你,我去卖木雕,你做吧。
◇生2:于是,他飞奔回家,取出了自己心爱的、和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象墩。
师:我是你的妈妈。孩子,你不去卖木雕,回来取这个木雕做什么?
生:妈妈,一个中国阿姨喜欢这样的木雕,我送给她。
师:这是你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的礼物,你怎么能随便送给陌生人呢?
生:妈妈,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们对我们非洲人那么好,我应该把更好的东西送给她。
师:你做得对,真是我的好孩子。
◇生3:于是,他来到其他卖木雕的摊点,买了一个和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象墩。
师:我现在是卖木雕的人。孩子,你家里不是有很多木雕吗?
生:是的。但是,我想买一个小小的象墩木雕。
师:为什么偏偏买这样的呢?
生:刚才,一个中国阿姨到我这里买象墩木雕,因为我家的太大了,所以没有买。我要买个小的送给她。
师:为什么要送呢?你和她认识?
生:不认识,但是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不应该要钱的。
师:对,他们对我们非洲人这么好,你这样做得对。给,拿去,你也不用给我钱。
生:谢谢您!
◇生4:……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转换,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使教师和学生在自然的对话中,真实地体验文本中人物的所思所感。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想象和体验都是个性化的:想象小木雕的来历是多角度的,在不同的环境中遇到的人物角色是不同的。然而,在他们的对话中,少年所表达的意思却是共性的,都是建立在少年淳朴、善良、知恩图报的美好品质基础上的。这一环节的教学,升华了少年的美好品质,初步体会了对于朋友的理解。
三、研读第二次见面,体会朋友
1.研读对话
(1)师生对读少年和作者的对话。指导学生读准确。
设计意图:初读对话,借助提示语读准确,把握语调语气的合理性。
(2)去掉课文中的提示语,生生对读。根据标点,读出对话的语气。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设计意图:去掉提示语读对话,更有人物之间交流的真实感。通过指导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初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第二次生生对读,体会两个人的想法。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预设:"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①这回您就不用遗憾了;②这就是您最喜欢的样子了,小小的,多好看;③带回中国,会有更多的人喜欢……)
"太好了!"……(①这回我不遗憾了!②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③这个孩子真热情!……)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①中国援助非洲,给我们多少无私的帮助啊!②管朋友要钱,那就不是朋友了。③她从那么远的国家来,我作为朋友送个小礼物,也是应该的!……)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①是的,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②我们相互帮助,是最好的朋友。③对啊,我们虽然不相识,但是我们两个国家的友谊却是深厚的!……)
设计意图:在每一个人物语言描写后边,加上一个省略号,给学生提供补白的空间。通过给对话补充合理的内心独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我们眼前出现了两个更加具体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善良热情的少年,一个是激动惊喜的作者。
(4)生生对读,说出心底的话。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设计意图:在上一次品读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将省略号放进了引号里边,引导学生把体会到的人物心里的话说出来,将揣摩到的人物内心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了情感体验和语言训练的和谐发展。
(5)师生对读,回归文本。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设计意图:这一次读对话,虽然文字又回归到了文本中的简简单单,但是,由于前两次补白的心灵体验,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人物的内心相通,通过朗读,自然而然地将对人物的理解读出来,丰满了人物形象。
2.透过少年的微笑,体会少年的内心
(1)出示: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2)这是怎样的笑容?
预设:幸福善良愉快满足安慰……
设计意图:这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通过体会少年笑容的含义,促使学生学会阅读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而且要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
四、升华文本
1.出示:我们是朋友!
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
我们和非洲人民永远是朋友!
2.复沓读
在作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少年热情地伸出了双手,
因为--我们是朋友!
当非洲人民遭受苦难的时候,中国人民热情地伸出了双手,
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
愿我们能够永远珍惜彼此关爱的点点滴滴,
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永远是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复沓读,总结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将情感表达推向高潮。
函的课件 篇6
本单元学习唐代散文。训练重点是熟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归纳文言常用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唐代散文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它逐渐摆脱了六朝以来骈文对文坛的垄断,开启了一代新风。特别是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在形式上恢复秦汉散文散行单句的行文方式,革新文体和文学语言;在内容上反映社会现实,发扬儒家“文以载道”的传统;在中国散文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单元中的四篇课文都出自名家之手,代表了唐代散文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同时又兼顾了时代、内容、文体等因素,既有散体文章,又有骈体文、文赋。
《师说》是一篇论说文。文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的士大夫,反对“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错误观念,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为师。表现了他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文章中第二段的对比手法及“师”道”的观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一篇借古讽今的作品。教学时,通过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加深对这篇赋讽喻现实的思想意义的认识;以第三、四两段为学习重点,弄清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与《过秦论》比较,深刻体会“赋”的特点。
《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奏疏,作者从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出发,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张,劝谏唐太宗积德义,以民为本,善始善终地治理天下。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揣摩词语的含义,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领会魏征委婉含蓄的进谏艺术。
《种树郭橐驼传》是寓言传记,表现了作者不满当时的官僚统治,讽喻社会现实的创作立场。文章借种树人之口,阐发了他的政治理想,表现出改革弊政的愿望。教学时,应该抓住这个中心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还要学习简洁而生动的语言特点,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以及婉约而多讽的艺术风格。
本单元教学时,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弄清“说”赋”疏”传’’四种文体的内涵,结合其文体特点,理解课文的思想
二、注重传授记诵方法。应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揣摩文意。根据意群、句式特点逐层背诵,尤其要记诵一些名言警句。
三、语法方面的教学重点是文言虚词的用法,初步学会区分虚实,辨析积累常见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四、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质疑、探讨、解难的机会多一些。另外,这些脍炙人口的文章应当做真正的文学鉴赏,而不应仅仅是字词的解释。
1 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l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1学习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1点拔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拔)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 (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出示投影: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
(学生看过投影后,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出示投影: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项………………………………………………( )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1。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句子的读法) ④圣益圣,愚益愚(更加、越发)
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辅助) ⑧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2.出示投影:
辨别、解释下列各组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2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答案:传:①动词,流传;②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师:①名词,老师;②动词,从师。从:
①动词,跟随;②介词,自。
3.出示投影:
(1)下列句中“乃”字的义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1)D(A中的'意为“是”;B中的意为“才”,副词;C中的意为“只是”;D中的意为“竟、竟然”)
(2)D(D中“于”意为“对”;A中的意为“在”,介词;B中的意为“从”,介词;C中的意为“在”) :
4.出示投影: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是否与现代汉语相同,试加以辨析。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从而师之 .
点拨:(1)古今用法不同。“学者”在这里是指“求学的人”;在现代汉语中,则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古今用法不同。“从而”在这里是两个词,即动词“从”和连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连词,表示目的和结果。
(3)(4)(5)(6)古今用法相同,意思分别为“所说的”;“一样,差不多”;“先和后”;“赶不上”。! (7)古今用法有别。“不必”在这里是“不一定”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副词,表示“不需要”的意思。
七、整体把握,理清文章思路 :
明确: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第三段,援
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内容层次。
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层次背诵全文。
上节课我们已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掌握了文中字词句的含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习课
文思路,在此基础上,当堂背诵全文,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1)教师范背第1段。
(2)提问;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明确: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
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查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点拨:如下列两句: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①句重点
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②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
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提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做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4.具体研习第4段 .
明确:概括地讲,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2)提问: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这篇文章?结合背景与原文去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先说“不拘于时”。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甘愿从师学习,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师道”主张的体现,也正是作者赞许的不管“年之先后”“无贵无贱”的“师道”精神。再说“好古文”。这里的“古文”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所以韩愈才“作《师说》以遗之”。
5.由以上分析,谈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道”的实际内涵及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彼童子之师”,而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根据以上内容层次的分析,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可出示投影,提供参考例子。
《师说》由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第四节)而提出一个要不要从师的问题。作者的基本看法和主张是: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是没有直书,没有加以概括,而是派生出两个分论点,在第一节一并提出:一个是回答“为什么要从师”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个是回答“怎样从师”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接着在第二节、第三节加以分析,给以解决的办法。分析论证“为什么要从师”和“怎样从师”,目的只有一个:
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从第一节“古之学者必有师”,到第二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到第三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到第四节“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仅仅从这些,我们也不难看出,“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真是“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它贯穿全文的始终,是全文的一个“纲”,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第二节仅仅论述“为什么要从师”,第三节仅仅论述“怎样从师”,第四节是交待写作缘由,可见“古之学者必有师”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两个论点都没有贯穿全文始终,都不是全文的“纲”,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师说》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师说)一文提出了两个分论点,即“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圣人无常师”。全文可分两部分,1~3段为第一部分,第4段为第二部分。1-3段又可分两小层,1~2段为一层,第3段为一层,分别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分论点。
那么《师说》有没有中心论点呢?
《师说》的中心论点也可以概括为:文章明确指出,必须恢复儒家(或古代)的从师之道。
3.没有中心论点句却有中心思想(节选)(郑金法)根据本人多次教学《师说》的体会,读文应着重段落内部分析,不必拘泥于找中心论点句,这更有利于理解和研读课文。
或许有人要问:《师说》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师说》没有像《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和《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样有个现成的句子作中心论点,只好自己去概括。如1991年版的《中语参》说,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土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五省(区)编的1983年版《中语参》也说,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论述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阐明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两者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两者都未用“中心论点”一说,而是用“中心思想”之语,说明《师说》确实没有中心论点句。
4.“古之学者必有师”不能看作《师说》的中心论点(节选)(丁勤中 赵存志)
笔者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具备中心论点的资格。其理由有四:
第一,依写作目的,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在论证之列。韩愈作《师说》的目的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发从师学习的原则,弘扬从师学习的传统。作此文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论证“古之学者”是否“有师”这一问题。
第二,析文题含意,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属从师道理范畴。师说,即“谈从师的道理”。
“要不要从师”并不取决于“古之学者”是否从师,而是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又因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此看来,“古之学者必有师”根本就回答不了“要不要从师”的问题。它也不属于从师道理的范畴。
第三.看论证过程,可知《师说》并没有把“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了三组对比都是通过批判反面现象表明了倡导“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正确从师原则的必要性,有力地论证了这一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四,说到底,“古之学者必有师”这样的观点有必要论证吗?显然没有必要。
那么,“古之学者必有师”在《师说》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只是一个话题的切人点。由“古之学者必有师”引出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因为“人非生而知之”不能无惑,那么要解惑,就必须从师。接着阐述从师的原则,即提出中心论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一词就表明“古之学者必有师”是为中心论点的出现服务的,它应从属于中心论点之下。“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话题切人点独运匠心,它既为下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慨叹设置了一个伏笔,又为第三段构建对比提供了一个备用参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古之学者必有师”没有任何理由作为《师说》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还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文章的段落是作者思路进展的阶段的表现,是作者逻辑推理的过程的体现,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段落只能证明文章的一个观点,它不可能证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否则,思路就不清楚,文章就无章法。《师说》一文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关于从师学习的两个观点。其一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从师之作用及从师的必要性予以简洁有力的阐述,接着又对从师学习的目的进行探究,从而归纳出第二个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揭露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行径,从批判反面的现象中证明了第一个观点。第三段正面论证了第二个观点。第四段交待写作的原因,并以赞扬李蟠“能行古道”即从师之道,择师之道,总结全文,呼应第一段提出的两个论点。
《师说》真不愧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师”“重道”的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
1.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熟练背诵全文。
函的课件 篇7
医疗、养老、工伤、生育、失业,这些基本社会保障,以前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部门“分而治之”。如今,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用一张“社保卡”统一这些基本保障功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今后还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近期,北京市实行“持(社会保障)卡就医、实时结算”方案,1000万张社保卡已经开始分批发放到个人手中,今后老百姓将改用社保卡去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重庆市也将从今年11月1日全面停用医保卡,而换成社保卡,用于看病。
江苏部分地区也在推进社保卡异地双向结算,社保卡有望刷遍南京都市圈。
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以及电子技术的进步,和身份证大小相同的小小社会保障卡,与每一位公民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
据了解,社保卡是“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有效凭证,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的集成电路卡(IC卡),主要围绕医疗、养老、工伤、生育、失业等五大社会保险领域应用。
社保卡具有信息存储、电子凭证和信息查询三大功能。
信息存储功能主要是记录参保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户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以及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职业资格和技能、就业经历、工伤以及职业病伤残程度等信息。可以说,社保卡就是一个详实的个人“数据库”。
电子凭证功能包括:使用个人医疗保险账户就医;办理求职登记、失业登记,办理各类社会保障事务,参加职业培训,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办理户籍登记、出入境手续;办理社会救助事务、优待抚恤事务,领取社会救助金、优待抚恤金等。
信息查询功能是指持卡人可在街(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查询个人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的专业信息,及时了解自己的养老、失业、医疗、公积金缴纳情况,维护本人各类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
今后,社保卡的作用还将进一步扩展,比如为持卡人提供银行借记卡金融功能,甚至用这张卡来缴纳水电费、乘坐公交车。在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社保卡的这些新功能已经得到了应用,真正实现了“一卡多用”。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大力推行全国社会保障信息卡的工作,以实现全国社会保障一卡通的目标。将来,养老、医疗、生育等居民基本保障,都将用统一的“社保卡”来进行处理、结算。
函的课件 篇8
废旧电池的回收 一、活动背景 提及电池,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平日我们时用的手电、遥控器、录音机,各类电动玩具都离不开它的身影。随着电池使用量的迅速增加,它已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年产量达140亿枚,占世界产量1/3。废电池是危害我们生存环境的一大杀手!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的水源,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平日生活中,我家就特别关注废旧电池的处理,所以上学期我们三.三中队就已经开始回收废旧电池,本学期,我们中队决定继续开展 这一特色活动,希望通过这学习活动,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和回收状况,投身到废旧电池回收工作中来。 二、活动目标 1、开展此项活动,使本班学生、全校师生,乃至每个老师合学生的家人都来了解电池的`危害,它对我们人类及生存环境的影响。 2、围绕活动主题,积极行动起来,让身边的人们都为环保工作,为的奥运会,为我们长春申办“文明卫生城”真正地做点什么。 3、在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增强集体凝聚力、向心力,并培养孩子团结协作的意识,搜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活动过程(此活动将贯穿本学期) 1、让学生回家搜集关于废旧电池的文字、图片、影视资料,让学生们对废旧电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废电池是危害我们生存环境的一大杀手!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的水源,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 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汞具有强烈的毒性,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很可能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最难排泄,它直接干扰肾的功能。若把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渗出的重金属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2、以分组活动、相互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3、召开以“废旧电池危害大”班队会,通过看录像、演讲等方式宣传废旧电池的危害,让本班学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4、利用班级集体外出的机会向周围的市民分发传单,宣传废旧电池的知识。 5、组织全班同学自制“废旧电池回收箱”放置到自己家的小区或楼道里,唤起身边人的意识,并及时收集汇总。 6、利用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宣传废旧电池的常识,号召全校年大家都行动起来,将自己家的废旧电池投放到班级在一楼设置的回收箱中。 7、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寻找废旧电池的回收单位,而不止单单把电池扔进专门的回收箱中,力争使之可以回收利用。
函的课件 篇9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1、学生自己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生活的现状。
2、收集有关赞美诚实、信用等方面的名言或谚语。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汇报预习情况,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生计、拮据、精湛、迷惑、馈赠”等词语。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掌握生字情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在这篇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先小组讨论,然后把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1、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过课文之后,对哪句话印象最深?并说出为什么。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2)课文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在班上谈读文后的体会。
3.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心句)提问。
(谁做到了诚实、守信?在什么情况下做到了诚实、守信?他是怎样做的?)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我们一起到父亲的中彩现场看一看。请你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这幅图上的人物与我们平日里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书上有没有这样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联系前两个小节,试着提出问题。
中了大奖,心情当然应该很高兴,他为什么神情如此严肃?
家里很穷,终于有了一辆汽车,更应该高兴啊!
说说你的理解:(因为家里生活困难,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他买的两张彩票里有一张中彩,恰恰是一辆奔驰牌汽车,而那张中彩的彩票又是父亲帮库伯先生捎的那一张,并作了记号。而库伯先生早已把此事忘记了。如今中彩了,父亲拥有这辆车,不但能实现自己往日的夙愿,而且能使家里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但是这样一来,后半生将会受到良心%
[中彩那天(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函的课件 篇10
这次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专题浓浓的乡情的有机组成部分,目的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借助策划活动,学习怎样和别人围绕着一个话题来讨论,商量出一个结果。而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基于对家乡的爱和关注,想象二十年后回故乡的情景,是本组主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通过这次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们在策划浓浓的乡情的活动中,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学唱思乡的歌唱,制作热爱家乡的图画,制作表现浓浓的乡情的小报,想象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等活动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组织一次成果展示,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朗读、演唱、办画展(小报)、习作交流会等形式中体验浓浓的乡情,感受创造的快乐。
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学生时刻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策划者,实践者,在倾听与合作中,学会学习,学会策划,学会表达,学会欣赏,学会创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能与同学就活动主题进行商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及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能大胆发挥想象,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根据主题策划活动,列出节目表,并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在倾听与合作中活动,表演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表演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进一步交际与习作的效率。
1、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2、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3、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1、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乡,是一个不管什么时候,一想起就会让人感到亲切的名字。乡情,乡思,乡愁,乡音,家乡始终是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叶落归根告老还乡 乡音无改鬓毛衰,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形式和行动,表达着同样的情感──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你收集了哪些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诗句或歌曲?
教师要以饱满的情感,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浓浓的乡情,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欲望。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小组交流讨论:
⑴ 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⑵ 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可以提示采取朗诵诗词,演唱歌曲、家乡画展、我做家乡小导游、课本(诗词)剧、编小报等形式进行活动。
活动的形式,最好符合学生实际和当地实际,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
⑶ 根据课前自己收集的资料,选择一个活动方案,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小组学习,彩排活动内容。
⑷ 小组具体商量内容、分工等事宜,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参与活动,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已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
1、过渡:
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2、分组列出节目表,把节目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以组为单位,围绕浓浓乡情表演,形式不限,可以是古诗诵读牵情思,可以是歌曲演唱道情思,可是挥毫泼墨画情思,可以是匠心独运写情思等等。组长抽签决定顺序,组员同时准备,齐心协力来比拼,准备时间10分钟。
4、分组表演,评优激励:
⑴ 各小组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其他组认真观看,认真评选。
⑵ 交流本次研究活动的体会、收获以及感受等,评选出优秀活动小组、最佳创意小组、团结协作榜样小组、优秀设计小组等。
开展组际竞赛,并采用荣誉与行动捆绑的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活动,并设置多种奖项,多渠道、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共同愿望。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继续去了解家乡,建设家乡,为我们的家乡的明天出一份力量。
1、诵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谈谈诵读古诗后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到人事的变化。
3、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不愿意为家乡出份力?家乡,有了你们的参与而日新月异,变化多多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以诗引路,促使学生认真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
1、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比如侧重变化写,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
2、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
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久别重逢的场面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1、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2、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交流课内外积累的关于与家乡的好词好句佳段。阅读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引导学生适当地加以运用。
2、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1、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
2、动笔写作,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讲评中注意抓住学生的独特视角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的非凡而合理的想象进行评价;抓住学生的准确语句表达自己感情角度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的个体进步进行评价。
2、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3、分两种类型展示:
优秀习作展示;进步习作展示,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习作的赏析、交流、评价,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训练的一次良好的语言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作品赏析中,通过对话交流,点拨写作方法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达到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习作与口语交际携手共进的目的。
函的课件 篇11
由香港回归导入。
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新华社社级好稿。
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1. 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
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文章按什么顺序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2. 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作者的苦心?
3.文章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想想有什么用处?
阅读附文,说说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函的课件 篇12
1、初步认识课文中的联想,能分辨课文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2、学会“踵、梧”等9个生字,理解“花团锦簇、接踵摩肩”等26个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4、感受春天的美景和社会平和安详的气氛,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重点:初步认识见闻和联想,并能够分辨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难点:课文第三段根据不同性格和年龄的看花老人的特点,抓住看花人不同的心情和动作,丰富而有变化的写法。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解题:潮水非常壮观,“花潮”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作者为什么把花比作潮呢?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上面的两个问题。
2、讨论,交流问题的答案。
3、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正确书写下面的字。
“鼎”盛:部首是目,书空上半部,注意笔顺,共12笔。
2、理解词语。
“驻足、鼎盛、依依不舍、花团锦簇、接踵摩肩”5个词语意思。
3、读一读课后第5题中的词语。
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请3个学生分读第一段。
2、讨论。
(1)第2自然段写公园里景物不少,用了8个“有”,每个“有”后边都只用一个字概括一种事物,这些事物的顺序能换吗?(不能。课文按景物、动植物分类记叙,在安排记叙时做到了两相对应,读起来有一种节奏美。)
熟读这一自然段。
(2)圈出写圆通公园的海棠平时和三、四月间不同的词语。(枯枝瘦叶――花团锦簇,一个花的海洋。)
(3)小结:把花比作海洋很常见,而说“花潮”的很少见。学下面的课文要注意作者怎样把花比作潮水。
1、阅读“学习提示”。
一、阅读“学习提示”。
2、“见闻”指什么?“联想”有什么特点?
3、分辨事物和联想有什么好处?
二、结合训练点,学习第二段。
1、思考:作者到圆通公园去看花,远看和近看的`花名是怎样的?除了看到的,作者还听到了什么?
讨论:
(1)远看。“之间一片红云望不见边际“说明了什么?
(2)近看。“每棵树……显示着自己的喜悦。”
A、从“炫耀”、“鼎盛”这两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B、这两个词与课文第一段中的哪句话有怎样的联系?想象一下,在你的眼前还出现怎样的情景?
C、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用拟人手法,写出花开得茂盛,显示生命力的旺盛,同时反映人们赏花的喜悦。)
(3)听到。人语声,蜜蜂的嗡嗡声,黄莺的歌声及琴声、歌声、笑声……
A、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声景?
B、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心情?
(4)小结并过度,这是作者当时的见闻。那么由此产生怎样的联想呢?
2、重点阅读课后题3(1)、(3)。
(1)齐读,说说哪些是作者看到、听到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2)在文中用“――”划出作者看到、听到的;用“~~~~”划出人物联想。
A、小组讨论“见闻和联想”。
(3)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会产生“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这里的“多少”意思是什么?)“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象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地扩展”、“状如海上午夜的潮声”这样的联想?
(4)小结。这就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可适当插入联想与比喻区别的分析,易于让学生掌握。)
3、在文中找出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和哪些是联想的句子。读读并体会体会。
(1)看花的人,接踵摩肩,多极了。
(2)这时候,苍松啊,翠柏啊,碧醒啊,修竹啊,都挽不住人。(挽不住人,说明了什么?)
三、作业 。
1、《作业 本》第1、2、3、7题。
2、背诵第2段。
3、预习课后题2。
4、补充一些分辨“见闻与联想”的片段练习。
1、学习第三段,注意怎样写出不同人物看花的特点。
2、学习第四段,理解“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一、学习第三段。
1、第5自然段。
(1)这节讲什么内容?分哪几层来说?
(觉得置身于花海之中,哪儿都好;觉得一棵比一棵好,美不胜收;不同性格的人看花时的动作不同。)
(2)句子比较:
①多数人在花下走来走去,花很好。
②多数人都在花下走来走去,这棵树下仔细端详一番,更好。
B、练习:(依照上面句子写法。内容:“许多人在商场里走来走去,看山品很多。”)
(3)找出“大方”的人和“贪心”的人不同的赏花方式,从“贪心”人的动作说明了什么?
2、第6自然段。
(1)每种人看花时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①如果把老爷爷的看花特点与青年们的看花特点以及其他调换一下,行吗?为什么?
②为什么这样写符合这些人的不同身份?
二、学习第四段。
1、这段写什么?
2、理解“春光似海,盛世如花”句子的意思。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四、作业 。
1、《作业 本》4、5、6题。
2、情地朗读课文。
函的课件 篇13
亲爱的同学们:
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汞、镉等有毒害的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的威胁是你无法想象的: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节手机电池能污染500吨水,4立方土地。其危害归纳为六句话:“电池虽小,污染挺大;集中生产,分散污染;短期使用,长期危害。”为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面向全体师生作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认识废旧电池的危害性,积极参加到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活动中,最大限度减少污染;
二、我们将长期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箱,用以回收同学们在家中.社会上收集到的废旧电池(放置地点在各宿舍楼一楼大厅,每月安排工作人员回收);
三、人人都来做保护环境的宣传者和维护者,广泛宣传废旧电池的危害,用实际行动影响跟多的人加入到环保的大军中,实践生态文明。
“回收一节废旧电池,留下一方节水净土。”希望大家努力为身边的环保事业、为美丽的环境贡献小小的力量,积极响应我们的号召,一起加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