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华

2024-02-03 15:24:0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

【#实用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华#】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只有提前备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写教案课件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根据您的要求好工具范文网小编找到了以下相关信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我们希望您从本网站中获得您所需的全部知识和信息!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活动准备:

1、10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9,8,7,6,5,4,3,2,1的实物玩具,第10只篮子内不放玩具。

2、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数字“0”

1、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

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9)

2、第10只篮子内没有放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感知“0”的形状。

4、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讨论

1、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幼儿自由讲。

老师放多媒体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总结。

“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观看表演

1、复习0-10的排序。

2、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游戏“找朋友”

1、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海狮》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幼儿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幼儿对数学产生兴趣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本教案将以海狮为主题,设计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数字概念、数与形相应关系、数的排序等数学基本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1~5及其数量关系。

2. 了解海狮的生活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 掌握数与形的相互关系,学会辨认海狮的形状。

4. 锻炼幼儿的分类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属性分类。

5. 训练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按顺序排列物品。

二、教学准备:

1. 海狮的图片和玩具。

2. 数字卡片和相应数量的玩具海狮。

3. 形状卡片和相应形状的玩具海狮。

4. 分类卡片和不同属性的玩具海狮。

三、教学活动:

1. 学习数字概念:

教师首先展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1~5,并告诉他们每个数字代表几个海狮。接着,将相应数量的玩具海狮分发给幼儿,让他们通过触摸和数数来感知海狮的数量。最后,用实际的玩具海狮拼凑成相应的数字形状,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量与形的关系。

2. 观察海狮的生活特点:

通过展示海狮的图片和玩具,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海狮的特点,例如大大的嘴巴、长长的胡须、灰色的皮毛等。教师可以提问幼儿,让他们回答海狮的食性、住所以及生活习性等问题,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辨认海狮的形状:

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卡片,如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然后让幼儿观察玩具海狮的形状,并将玩具按照形状归类。例如,将圆形的海狮放在一个篮子里,将三角形的海狮放在另一个篮子里,以此类推。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将能够进一步理解数与形的相互关系。

4. 分类玩具海狮:

教师展示不同的分类卡片,如颜色、大小、形状等,让幼儿观察并将相应属性的玩具海狮放在相应的卡片上。例如,将红色的海狮放在红色卡片上,将大号的海狮放在大号卡片上,以此类推。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将培养分类能力和增强对属性的认识。

5. 排列物品:

教师给幼儿展示一组玩具海狮的图片,并要求幼儿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将玩具海狮排列起来。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将培养排序的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课堂总结:

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问题,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例如:“谁能告诉我数字1~5分别代表几个海狮?”“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辨认玩具海狮的形状?”“在分类游戏中,我们按照什么属性将海狮进行分类?”同时,鼓励幼儿回忆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五、延伸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察和探索其他海洋动物,并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如利用数量关系设计数学游戏、通过观察鱼类的形状让幼儿学习植物分类等。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字概念、数与形相应关系、数的排序等数学基本知识,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然而,本教案仅为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感知8以内的数量,尝试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

2.乐意参加数学操作活动,能仔细观察,边操作边讲述。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数量为1~8的实物卡两套;小羊头饰;智慧棒。

学具准备:第一组:数量为1~8的水果卡片6套:第二组:瓢虫排序材料6套;第三组:数字接龙材料6套。

教学过程

1.师生共同听《郊游》音乐进场。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的景色可美了,今天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

2.集体感知8以内的数量并排序。

(1)师:我们排好队就可以出发啦!你们看,这儿有什么呀?(红、黄、绿旗子各一面)请小朋友看看手上贴的是什么颜色标记?请你站到相同颜色的旗子后面,开始!

(2)请小朋友数一数,你的卡片上有几个点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知自己卡片上点子的数量)说说你是哪个队的几号队员。(按序排队)

(3)请小朋友看手上的点子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好队。

3.设置情境,帮助小羊。

(1)师:小羊,你为什么哭呀?

小羊:大灰狼给我出了一道排队的题目,说如果我不会做就来吃掉我,你们能帮助我吗?

(2)展示操作单,集体帮助小羊解决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上面有哪些水果?它们是怎样排的?一个菠萝后面跟几个水果呢?为什么?(请幼儿说一说并给水果排队)

(3)和小羊道别,继续前进。

4.来到智慧屋。

师:咦,那儿有一所智慧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智慧姐姐接待小朋友,介绍小组活动名称及要求:

第一组:给水果宝宝排队(先看红旗插在盒子的哪里,然后按数量的多少给水果宝宝排队。)

第二组:给瓢虫宝宝排队(先看看瓢虫身上分别有几个点子,然后从五角星开始按顺序给瓢虫宝宝排队。)

第三组:给数字宝宝排队(先看好火车头的位置,然后在车厢上按数字大小的顺序排队。)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真棒,在智慧屋里玩了三种排队的游戏,很多小朋友都是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的。小朋友想一想,除了这样排,我们还可以怎么排呢?如果你想到其他的好方法再来告诉我们大家,好吗?

(4)智慧姐姐送礼物。

5.郊游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4】

一、集体活动

1、认识椭圆形。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二、小组活动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x"

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三、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5】

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物体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木板3块。

2.长宽相同,厚薄不同的积塑每个幼儿3块。

1.同时出示两块较薄的木块,让幼儿各种角度观察木板尺寸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把两块木板并放在讲台上,请幼儿说出它们的不同。在他们说出一块木板“高些”,一块木板“矮些”后,告诉幼儿:小朋友的眼光不错,已经把它们的区别找出来了。不过,由于它们都太矮,所以我们不用高矮,而用厚薄来区分它们。分别在板子上作标记1和2让幼儿说出2号板子厚些,1号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块板子标记为3号,与2号板子比较,启发幼儿说出:3号木板厚些,2号木板薄些;把3块木板两两相比后,引导幼儿说出3号木板最厚,2号板子薄些,1号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从薄到厚的规律排序。

4.发积塑给幼儿,让幼儿区分它们的厚薄并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师指令,举出相应的积塑。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 中班数学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形成数数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娃娃超市
上一篇:危险自查报告十篇 下一篇:在职证明通用模板500字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