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9篇

2023-12-12 11:46:19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马克思实践报告

【#实用文#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9篇#】本文将重点探讨“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在实际工作中,为了高效地总结问题和提升效率,常常需要撰写报告。报告一般用于陈述事实,因此最好避免夹杂个人观点。那么如何写好报告呢?文章内容仅供您参考使用。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篇1

实践题目:江西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证研究

实践时间:X月X日――X月X日

实践地点: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范大学

了解生态文明含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1、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的含义

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我们先来看看二者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 它还包括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我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当代大学生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3、如何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从思想上逐步加强,从教育中认真培养,从实践中刻苦锻炼。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篇2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理论最基本、最全面、最完整的理论体系,一直是我们党指导工作的思想基础。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正确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指导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是不能割裂开的。通过实践探索、领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时代发展脉搏的捕捉和洞察能力,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下面,我将结合工作实际,就“马克思基本原理与实践”的问题作一些体会和探讨。

二、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它是从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发展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将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学习、领会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效方法,也是完成我们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学习《资本论》的过程中,我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观察和研究,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论述,充分认识到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实际工作中,我认真领会《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和“发展在稳定中求进”的指示,结合实际工作实践,明确了我工作的重心和目标,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效。

三、把握辩证逻辑思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是辩证法,辩证法的基本方法是辩证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是一种能够对矛盾和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和解决的思维方法。在工作实践中,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要把握辩证逻辑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是非界限,找出矛盾的关键,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例如,在项目管理中,我们总是面临着时间、质量、成本等方面的矛盾,运用辩证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四、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精神和工作方法,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在我们的工作中,必须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善于从实际出发,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避免盲目、动辄纸上谈兵。例如,在改善民生的工作中,我们注重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真正需要和想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并及时加以调整,充分发挥了实事求是对工作的积极作用。

五、实践出真知,改革创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和提高是经过不断实践和改革创新得来的。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深刻认识到要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才能保持自身优势和活力。在各项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勇于创新。例如,在工作中发现某一项目的销售困难,我们就试着创新销售渠道和方式,最终提高了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业绩。

六、忠于人民,立场坚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自主选择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期待和要求的发展和改善。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忠于人民,通过坚定的执政方针和管理策略,深入开展基层调研和群众工作,主动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结语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党指导各方面工作的科学方法论和行动指南,把它转化为工作实践成果是正确路向和应有之义。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力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总结和发扬实践经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篇3

青 岛 滨 海 学 院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实践教学学生记录册

姓 名: 学 号:

院 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 级: 任课教师:

青岛滨海学院思政部制

“保护环境,从垃圾分类做起”

1.考察目的: 随着当今社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多日,且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导致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关于环境的问题也日益尖锐。面对迫在眉睫的环境恶化现状,全球人类都在关注和拯救地球,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等主题不断充斥着21世纪的生活。我们现在从国情入手,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入手,将其紧密联系,深入剖析,提出符合国情的措施活动内容

2.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外部空间,人类对自身、社会的改造必将会影响环境,导致环境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人类文明的进程历经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由于生产力的不同,导致处于不同阶段的社会具有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展开,全球面临了严峻的生态危机:空气污染、核威胁、温室效应、能源危机等困扰着世界各国。在这一历史条件下,西方一些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也就把生态学问题纳入自己研究之列,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和关于生态危机的激进主义结合起来,创立和发展了一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与一般的生态主义者局限于描述生态危机的现象,并将之归因于科技进步或人性弱点的做法不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把生态危机的产生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联系起来考察。认为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大部分国家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生产力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地被运用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了对自然的破坏。

按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自然界并不是没有抵抗的客体,自然界并不服从所有人的需要。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的界限,同自然界保持和谐一致,不能追求征伐自然,统治自然。否则就会遭受自然的惩罚。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而是为了追求利润,掠夺性地去开发自然资源,结果造成了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

3.活动内容:

1.作为大学生,在能力、知识水平和经验条件都不充足的情况下,本着事实就是的原则,我们选定了实践课题“保护环境,从垃圾分类做起”。

城市垃圾是指为维持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产生的,相对于占有者来说不具有原有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液态、固态和半固态形式存在的废弃物。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垃圾的年产量日益增多,垃圾成份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加上历年来堆存在城市周边尚未处理的60多亿吨陈腐垃圾,使得垃圾的处理难度增加。城市垃圾现象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也已成为人类现代文明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就城市垃圾现象的相关知识宣传,我们小组选择了更为贴合社区居民生活的内容——垃圾分类。然而垃圾分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

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后果将不可设想。

2.分配任务:本小组就“城市居民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意识薄弱”这一问题展开了社会实践。确定了收集整理资料的人,准备物资的人,还有联系社区,策划行动的人等等。确定了这些我们的小组就算是正式开始行动了。

3.前期准备:我们小组将收集的资料整合成传单的形式,大概包括以下几点内容:①垃圾分类的概念、②垃圾分类的意义、③垃圾分类的误区、④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通过这次的资料收集我们确实懂得了许多之前一直忽视的知识,也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这在我们以后的实际生活应用中确实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下面是传单部分内容的摘抄: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2.餐厨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3.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4.医疗废物包括带血的棉签、手术刀等含病毒垃圾。这种垃圾需要特殊处理,消毒后才可以进行填埋。

4.活动路线:首先是5月1号上午的活动,全体成员9:00在北校门口集合之后出发去鲁迅公园,向在公园散步的人们分发传单并讲解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在正式活动那天,天气有些许闷热,手拿一摞传单,兴致勃勃地走向鲁迅公园开始了我们的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刚走进花园就有一位母亲领着孩子走过来问我们是来宣传东西的吗?在得到我们肯定的回答之后她非常热情地向我们要了一张传单并说想拿给小孩子看普及一下知识,我们都十分高兴在活动未开始前就收到附近居民的欢迎。所以接下来我们的一位组员就很热心地向小朋友讲解了垃圾分类的意思、详细做法等,小朋友听得很认真。

接着我们继续向鲁迅公园进发,公园里来休息的男女老少很多,有些是带着孩子过来野餐,有些是老爷爷老奶奶过来纳凉散步,又或是一些大妈大叔在跳舞健身。我们立刻开始了我们的发传单行动,每个人拿着一叠传单对着各位居民进行宣传讲解。组长还特意去找了一张KT板,希望支持我们活动的人可以在上面签上他们的名字来作为这次活动的见证。在经过了一个上午的努力奋斗,我们的签名板上终于挤满了来自各个年龄阶层的名字,甚至包括老人和小孩,当那些刚学会拿起铅笔写自己的名字的小孩在听完我们的介绍之后都拿着我们的马克笔一字一笔地在板上签下他们的名字时,我真的觉得我们这次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在他们心里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4.考察后的思考:

根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自然界并不是没有抵抗的客体,自然界并不服从非人的需要。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自然,同自然界保持和谐一致,而不能盲目地谋求征伐自然,统治自然,如果人类的活动超越了生态规律的界限,人类势必要遭受自然界的惩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是否和谐统一,如果没有生态文明,人类也势必会陷入生存危机,进而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也势必衰落。当今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为了追求利润的资本主义生产,掠夺性地去开发自然资源,结果造成了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人类不加遏制地向自然汲取、不顾后果的开发利用,已经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现状警示我们,人类劳动生产力的增长不能超越某一极限,同时以谋利为宗旨的无限的商品生产一定要结束。此外,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都在不同程度地破坏着自然,使得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而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全人类要求生存要谋发展,也只有学会尊重生态规律,善待自然,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以小见大,在这次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当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的存在:

1.市民们虽然十分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活动,也表示之前接触过的类似宣传也不少,但是简单的纸上谈兵对他们来说仍然不足够。更多的实际学习操作可能更能让他们接受。 2.条件限制。许多小区内对垃圾分类问题仍旧不够重视,相关的设施仍不够完善,市民们也是有心无力。比如一位女士向我们描述到的:她们家每次用废了的电池都会积攒下来,按照垃圾分类原则应对其进行单独处理,但是她却苦于小区没有专门的处理地方,足见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 3.不可避免的,还是有部分市民不是很能理解我们的活动,对此类知识仍不够重视。

5.对活动的评价

这次实践活动已经在部分市民的心中埋下了启蒙的种子,很多之前没有方面相关知识的市民都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小孩子和年长的老人——都是在人群中较缺乏此类知识的群体。相信我们派发的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传单和几句简单的介绍,但都会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相关的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应用。

附:考察照片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篇4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我国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不例外。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我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入了解和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实践活动

我所参与的实践活动是一次社会实践,主题是“探索乡村振兴之路”。在实践中,我们深入到农村地区,与当地村民交流,并参与了一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项目。这个实践活动不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农村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实践中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我亲身经历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如土地流转难、信息不对称等。这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乡村振兴的实际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我对课本上所学的内容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2. 发展是硬道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也参与了一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项目。如村里的农业合作社、电商扶贫等。这些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村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是认识真理的重要途径。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我们也不断思考、总结和反思。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也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使自己更深入地了解了农村振兴的内在规律。

三、结论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且在实践中贯彻了这些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仅是无产阶级的根本原理,同时也是一种生动的实践指导,可以引导我们更有目的、更加理性地去进行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好地坚持和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篇5

一、调查题目:家乡平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分为两个部分:对于县的总体基本情况以网上调查为主,辅之以实地任务采访!各村情况以实地走访为主。

手段:网络文献资料调查、实地旅游见闻感受分析

三、调查时间:2013年1月20号-------2013年2月20号

四、调查地点:山西省平遥县杜家庄乡杜家庄村,南政乡王家庄村,中都乡北三狼村和梁周村,宁固村,东泉镇木瓜村等多个乡村

五、调查过程与内容:“新农村”到底是啥样?如何在平遥这个拥有273个行政村、42万农

业人口的大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

标和具体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提出了推进

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并把新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提出了保护自然

环境,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又将生态文明这一崭新亮点写

入党的报告中。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如何用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马克

思很早就开始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对此马克思有很多重要的论述,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社会主

义新农村乃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学习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

后,使我深深的意识到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要从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基础来探究生

态问题背后隐藏的根本原因,深化对生态文明观念认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思

路。

调查第一天,也就是1月20号,我先总的安排了一下调查范围与内容,1月21号上午,

我早早的就来到了平遥县人民政府,到了平遥县农业股办公室,采访了股长助手郭德胜。了

解了平遥县的农村总体规划和生态建设情况,讲解了总体规划,他说:“把制定和实施规划作为政府主导的纲领性抓手,县、乡、村形成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有没有规划,规划的切实与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外在形象建设的秩序、方向以及成效。这是我县近些年来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建旅游业得以快速崛起和发展的一条重要的经验总结。县委、

政府近些年围绕要致力把平遥古城建设成为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这一奋斗目标,已经制定和出台了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国际型旅游目的地规划、工业区域布局规划、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等等一系列详细和科学的规划,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初步体现和发挥了良好的主导作用。因此,借鉴近些年的成功经验,县委、政府明确提出要把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作为政府主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位的重要抓手,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实践,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要以这一目标为核心,县、乡、村三级努力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要求在空间布局上做好农业、工业、居住、休闲、生态“五区”分离的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统筹做好地、林、电、路、水、有线、通讯、污水和垃圾治理等规划,在村容村貌上要做好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的规划,在服务配套上要做好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卫生医疗等满足群众生活需求的规划。”得知平遥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推出的产业主

导型、集镇建设型、旅游开发型、移民扶贫型等模式,也许正是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并一一给

我介绍了各种模式下的村示范点:产业主导型杜家庄乡,东泉镇木瓜村,南政乡王家庄村,

中都乡北三狼村和梁周村;集镇建设型宁固镇宁固村;旅游开发型六河村;移民扶贫型朱

坑乡多个小村庄。我在听取了郭师傅的介绍和自习讲解后,更坚定了调查探索新农村发展的

决心,在网上查完一大堆实用资料,经过了一些大概了解后,于是在1月25号就开始了我

的各乡村实地走访调查之旅。

首先来到了南政乡王家庄村,南政乡王家庄村聚集着龙海公司、五阳面粉、七三0

乳业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既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又扩大了农民就业空间,成为当地农村

发展的“造血泵”。其中龙海公司与2000多肉鸡养殖户实现了有效的利益联结,公司扩建的

20万吨饲料生产线项目被确定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拥有日产250吨成套

自动化等级面粉生产线的五阳公司规划建设2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基地,以合同形式收

购小麦,带动了种粮农民增收;日加工牛奶150吨的七三O乳业公司可带动2万户农民养

殖奶牛,8000户农民种植苜蓿。这些农业企业充分响应了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

召,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赞赏,特别是五阳面粉厂还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赏和鼓励。

这些成绩着实值得肯定。

1月26号来到了中都乡北三狼村和梁周村,梁周村是平遥县的主要铸造基地,共有铸造企业30余户,不仅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还走出了以工哺农的新农村建设路

子。如北三狼村企业去年出资30余万元,帮助村民完成了2100亩的保护性耕作和11公里的户通工程。

1月28号走访了杜家庄乡政府和木瓜村。位于汾河水畔的杜家庄乡,是平遥县的传统农业大乡。近年来,该乡连续多年实施了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乡现已形成1.5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带、5千亩高效林果聚集带、30万只笼养鸡规模养殖示范带和中介服务流通带四大特色产业群带。

东泉镇木瓜村,有耕地2028亩,其中红富士苹果就种植1500亩,果品品质好,畅销国内外,果品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村里组建了苹果合作社,注册了“巡天”牌商标,形成了统一培训、管理和销售的农业生产模式。

近年来,平遥县认真贯彻落实“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方针,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小集镇建设。

宁固镇聘请晋中市测绘局、晋中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进行了平遥县首个村镇规划编制,并通过省级专家评审。该镇宁固村发挥汾屯路穿村而过的交通优势以及其5公里以内15个村、

2.5万人的辐射带动效应,投入100万元完成村东道路建设,通过道路改造带动沿街铺面升值积累资金,再投入绿化、亮化、美化等社会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用经营城镇理念加快集镇建设步伐;段村镇段村社会集资300万元,建成40户小二楼,开发出了高标准的商品一条街;卜宜乡西卜宜村投资300万元,实施了旧商品房拆迁、商品房新建和商品街拓宽改造工程;古陶镇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完成了南城、干坑、十九街等村的城中村改造规划;洪善镇完成了《洪善镇小城镇综合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全县的集镇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在距平遥县城15公里的麓台山南麓,座落着一个六七百口人的小山村,历经沧桑的古寺庙和民居院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幽雅寂静,它就是六河村。去年以来,旅游打破了这个村以往平静的生活,“咱村也要搞旅游了”成了全村老老少少议论最多、也最为关切的话题。

“现在上面提倡新农村建设,咋搞?我们支部村委几个人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发展旅游是一条很好的路子。”六河村支书郭庆生说,“我们村抗战时是县政府所在地,有山、有水、有林子,古庙、古院、古树保存得也不错,还有山坡上一片一片的枣树、桃树、杏树、梨树、核桃树、苹果树,这么好的资源不利用,不是拿着金碗讨饭吃吗?”郭庆生说,他们村现在已经投入了几十万元,聘请县里的专家搞起了规划,对古寺庙、古民居进行维修保护,改善村内道路设施,目标是用三五年时间把村里建成集观光、采摘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村。去年以来,这个村已接待游客400余人。

紧靠汾河三坝的南良庄村,2005年成功开发出了水质良好的地热,计划投资数十亿元建设温泉旅游度假区,目前已与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定了开发协议书,项目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六河村和南良庄村只是平遥县乡村旅游开发热现象的缩影。在2006年我省公布的41个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中,平遥县10个村榜上有名。依托当地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这些村也准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新战略的实施是平遥乡村旅游开发热兴起的巨大引擎。平遥县提出了致力打造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着力构建以“一城”、“一水”、“一山”、“一线”为重点的大旅游新型经济发展框架,以拉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尽快向旅游及其相关产业转移。按县里规划,五年左右的时间内,旅游业将覆盖全县11个乡镇近90%的人口,使之成为全县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近年以来,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上,县政府明确要求县直各涉农单位,要积极主动向上争取项目、落实项目,把对上争资立项、对下扶持实施作为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部门单位抓项目的责任性和主动性。年初确定了总投资5亿元24项农业重点工程项目,秋冬农建确立实施了15项县级重点工程和28项乡级重点工程的“1528”工程。连续四年开展的农村路网建设,总投资近5亿元,建设里程近2000公里。今年总投资1.5亿元涉及安全饮水、小流域治理、节水增效、土地治理、农村沼气等10大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我们始终坚持实施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工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以牛肉集团、龙浪果品、五阳面粉、威士锦饲料、龙海公司、国青饲料、峰福禽蛋、延虎肉制品、730乳业、同康芦笋、威壮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肉牛、优质果品、小麦、长山药、蛋鸡、肉鸡、瘦肉型猪、奶牛、蔬菜、芦笋等十条基地生产、企业加工、市场销售的产业链条。全县农业加工流通企业总数达到70余个,年销售收入近5亿元。中华老字号、中国弛名商标冠云牛肉集团,今年启动了投资1.1亿元的2万吨肉制品生产线,达产达效后可新增销售收入7.7亿元,带动我县乃至更大范围的养殖。

参考文献: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国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可爱的家乡----平遥》;

《平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中共平遥县委、平遥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关于教科书编写的思考》

《思想理论教育》

六、调查研究与结论:

经过了半学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的学习,再加上这一个月的调查实践,更使我了解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党必须具备的一种根本能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现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即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一种根本能力,它表现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本领,即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解释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社会状态。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凝聚有效因素推动农村又快又好地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和外因关系决定我们要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在观察分析问题时,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定程度上讲,广大农民群众想脱贫致富奔小康,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是内因,国家支持、上级扶持、各界帮助是外因,这就要求我们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立足自身力量,把握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突出发展重点,苦干实干,加快积累,促进发展。同时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我国产业发展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开发、省委省政府府实施湘西地区开发等诸多机遇,凝聚和发挥好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理念、管理等积极有效因素,搭梯上楼,借势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正确处理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继续加大扶持促使农村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无数量变到质变运动发展的结果。由于受到自然、社会、历史和地理因素以及思想观念、经济结构、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加快发展的基础还很差,条件还有待创造和蓄积,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过程,任何急功近利、大干快上、急躁冒进等思想和行为,不仅违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极其有害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通过多年来的扶持和发展,目前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原始积累,为农村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积沙成塔,滴水成河。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继续加大扶持和帮助,一定能够实现农村由量变向质变转变,一定能实现农村有一个崭新的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3.正确处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快农村建设唯物辩证法指出,在事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遇到诸多的矛盾和困难,这要求我们在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要学会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处理次要矛盾,在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矛盾过程中,不能忽视次要矛盾,不能让次要矛盾转化成主要矛盾,加大处理矛盾的压力。有些矛盾如基础设施落后、支柱产业匮乏、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要重点给予及时解决的,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始终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把扩大总量、增加收入作为发展经济的着眼点,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优化发展经济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同时,高度重视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困难和问题,重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着力解决“读书难、读书贵”、“看病难、看病贵”、“出门难、车费贵”等突出问题,不失时机地把握政策,科学调整工作思路,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4.正确处理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抗拒性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只有老老实实地踏着规律的足迹去办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建设和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努力创造新的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体也是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农民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我们必须引导农民发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克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挫折,抛弃悲观失望、思想僵化和墨守成规,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扶持和培育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集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奋斗目标,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山川秀美、农民富足的新农村。

可借鉴经验

(1)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农村实际,走出一条符合农村自身特点的新农村生态建设道路

(2)与时俱进,着眼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政策的变化,不断改善农村生态建设方案,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3)走群众路线,发动极大多数农民参与到农村生态建设中来,全民参与,群策群力

(4)抓住机遇,高瞻远瞩,把农村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人文建设、文明建设相结合,努力达到共同发展,工业反哺农业

(5)领导者的决策,在农村作为带头人的村支书的个人魅力和领导能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的生态发展状况与发展前途!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篇6

摘要: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整个人类文明史实质上就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认识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水平的历史。 科学技术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它还是一柄“双刃剑”,它既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主体是积极的、正面的。但在现实社会中,科学技术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本文基于对雅安市雨城区的实地调研,对本地区科学技术对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善意见。 关键词:科学技术;影响;实地调研

1、实践背景及实践意义: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它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进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

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这句话不无道理,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今天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科技的进步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对于我们的影响具体如下:

(1)对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影响。科技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更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人们的劳动方式正在经历着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科技革命也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生产的分工和协作的广泛发展,并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由于人类使用了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科学技术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让经济文化发展摆脱了衰退和危机。

(2)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首先就是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人们的衣食住行越来越离不开科技产品了,科技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飞机、轮船、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又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看,科学技术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同时思维方式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思维方式应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思维客体、思维主体和思维工具发生了变化。科学技术和思维方式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它们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篇7

马克思主义原理实践报告

谭毅 2905105019

(一) 参观金沙遗址 十一期间,我参观了金沙遗址。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区金沙遗址路。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晚期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为保护、研究、展示金沙遗址及出土文物而设立的主题公园式博物馆,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8000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和园林区等部分组成。

在遗址长廊上陈列着春秋以前各个时期各种各样的兵器,金器,玉器等。它们都是由铸造技术和独特精美的加工完美结合而成的。说明我国古代的铸造技术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同时也体现出古人有着很高的艺术境界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瓷器因其玉石般温润的质感,自发明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太阳神鸟 金饰,它呈圆形,器身极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内层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

由四只飞鸟首足前后相接,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中心的太阳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所以又被称为“四鸟绕日”,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我加深了对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马克思、列宁经常把“社会形态”与“经济的社会形态”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说明“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本质方面。竖立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本质变革和进步就是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从春秋以前各个时期的生产力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使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

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 参加兼职

在周末,我与同学一起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在大街上发放传单。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想找个工作既轻松又离学校近,而且工只有还可以的工作。但是我找了许多都没有合适的,最后还是在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那份发放传单的事做。但话又说回来,其实这份工作是很辛苦的,而且受到的报酬又是不多。在当劳累工作后总有一种自己立刻想躺下就睡一觉的感觉,不时,我还会萌发放弃的念头。可是,哪份工作是不辛苦呢?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如果要纵观整个人生来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起点,虽然现在道路是艰难的,但其实是一个吸收经验的过程,假如没有了这段辛苦的小小的一段路,没有这样曲折的一段路,我又岂能明白父母赚钱供养我们的艰难,我又岂能真正地取得进步,向前发展呢?

假如没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又怎能得到如此丰富的认识,吸收到如此多的书上没有的知识呢?譬如如何去以礼待客,如何使用打价机,如何安排摆货位置„„这些即使书本上是有的,但如果没有去实践过,是根本不会了解到过中的细节问题的。这样,也证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能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得到了许多新的认识,它们将会成为指导我以后的人生如何去走,为我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些认识还是要不断通过再次实践的验证,这样才可以确保它们的正确性。还有,通过这次社

会实践,我还明白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因为结合我自己当前的状况,我只是大学生,而且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社会经验,因此,我就不要好高骛远,只顾着找份高层次的工作,这样只会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反而一事无成。因此,我就要选择一份从基础做起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吸收过中的经验,又可以体现到基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使自己更要珍惜日后取得的成果。

而且那次的兼职经历, 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更加深了对于马克思实践观的认识。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方面含义:

(1)实践的一般本质——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实践的特殊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一方面把实践观点引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

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就是说,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人们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科学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认识就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从而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的伟大变革,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源于实践,也指导实践,它要求人们不把理论当教条,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尤其是我们大学生,我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想成为“四有”新人,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工具,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积极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 社会实践报告

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共9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共12篇)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篇8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作为一名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不可忽视的基础性理论。通过对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路径,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本报告旨在结合自身经验,从多维度探讨马克思基本原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一、马克思基本原理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根据当时社会形势和现实状况所创立的一种经典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变革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思想方法和指导。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一种实践理论和理论实践。

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如下问题:

1.阶级斗争的基本规律:阶级斗争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形成了各种社会制度的兴衰和变迁。

2.劳动和劳动力的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生产的基础,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以资本家和工人为代表的两大阶级之间的剥削和压迫关系是劳动和劳动力价值得到扭曲的主要原因。

3.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相互作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建立在私人所有制基础上的,资本家通过控制生产资料和分配关系来实现对工人的剥削。而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则是以公有制为基础,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利益上的新型社会经济形态。

二、马克思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探讨马克思基本原理的运用:

1.社会分析和社会政策制定: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种社会现象都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2.阶级斗争的引导和组织: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阶级斗争仍然存在,作为一名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士,我们可以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引导和组织人们参与社会变革和维权活动。

3.与传统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镜像,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也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我们可以通过将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对话和交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虽然已经有过百年的历史,但其思想精髓和理论价值依然不减。在实践中,我们要深刻理解和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锤炼理论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篇9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政治制度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已经成为了我的责任。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以马克思基本原理为指导,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一、活动准备

为了深度了解社会运动的现状,我们在活动前做了大量的资料准备,收集了各种社会运动的资料,包括博客、论坛、社交媒体等,对非营利组织、民间社会组织、劳工运动和女权运动等等进行了调研。

二、活动实践

我们去了北市某次住房拆迁事件的现场拍摄,采访了当地居民,并查阅了相关政策和规定。同时,我们也采访了学生活动中心和相关法律咨询团队,以了解他们对于住房拆迁事件的看法。

三、活动反思与总结

本次活动我们成果良多,我们了解到了当下社会运动的现状和问题,也发现了许多优秀的组织和个人,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未能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也没有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需要马克思的理论来指导和支持。我们作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应该将其付诸实践,以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 | 马克思观后感 | 马克思心得体会 | 学习马克思心得体会
上一篇:电气类实习报告范文合集 下一篇:园区监控方案模板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