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杨桃教案

杨桃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27
1 画杨桃教案
杨桃教案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画杨桃教案”网络文章大家一定要看看。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教案是体现学科探究与学生思辨的重要工具。此页面仅供参考请以实际为准!

画杨桃教案(篇1)

1)同学们的态度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巨大的变化呢?

2)是老师巧妙的设计的教育了学生,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同学们,老师请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一个又一个,这一看,看出了什么?仅仅是看出真的是像五角星的样子吗?

这一看,________;这一看,_______;这一看,_________。

(1)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2)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他们的神态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学生表演朗读)

(3)这一看,同学们都不好意思了,一个个脸羞得红红的。他们请求我的原谅。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嘲笑你。你能实事求是地画出你看到的,是多么不容易。原谅我们吧!”。

(4)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要实事求是,设身处地,尊重别人的看法。

(5)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没有流泪,而这时候,我却热泪盈眶,我的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

……

是啊,“我”从被误解到被理解,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这个过程的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老师的教育。谁研究的是“老师”?

老师的态度有过变化吗?为什么从严肃变得和颜悦色?

1、出示课文,读“审视”句: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a、理解“审视”, “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

b、老师为什么审视?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对我的图画感到有点惊讶,也想看个究竟。

(2) 想保护“我”的自尊心。

(3) 对同学们的嘲笑感到不满,想考证后教育孩子们。

(4) 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教师,不是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2、理解“严肃”?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同学们的嘲笑像一根根鞭子抽打着我幼小而敏感的心灵,我感到伤心极了。我开始迷惑不解,对爸爸的话语产生了怀疑。我多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

我的神情引起老师的注意,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他沉默了“半晌”(一会儿)。同学们,你们能猜测一下,在这半晌的时间里,老师在想什么吗?(对随意嘲笑别人的孩子的不满,想办法要教育他们)。

3、理解“和颜悦色”。老师和颜悦色,是因为(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实事求是的做法得到了同学的认同,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 。)

4、作者作画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自于谁的教导?出示父亲的话。

a、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1)什么...

查看更多
2 画杨桃教案汇集
杨桃教案

依照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准备好教案和课件,而教案和课件内容则由老师自行改进。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案来支持。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画杨桃教案”。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详尽的信息!

画杨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本课14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

(2)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3)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重点字词

1.指读生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2.交流易读错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而:零声母音节,念“ér”。肃:平舌音,念“sù”。

晌:念“shǎnɡ”,与“响”要区分字形。

嘻:念一声,“xī”。诲:念四声,“huì”。

3.学习多音字“倒”,做组词练习。

4.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字。

摆:扌+四+去,注意左窄右宽,“四”字中间是两竖。

嘻:注意右边“喜”的写法,“士”不要写成“土”,第三横要长。

5.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我”和同学们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让学生轮流到“我”的座位上去看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做事应从实际出发。)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全班交流解决。

问题预设:

(1)课文中老师怎样提的问题?

(2)提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3)同样是杨桃,为什么画出了不同的样子?

(4)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地提出问题?

(5)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画杨桃教案 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

2.根据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要求,进行一次练笔。

3.培养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德育渗透点

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二)解决办法

一是通过实物亲自...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