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2024教学反思心得(汇编7篇)#】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我们都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就很有必要将最近的感悟形成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应当流畅地表达出来,文字通顺、语言优美,所以我们要如何总结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
教学反思心得 篇1
6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灵台县小学组绘本阅读课堂教学讲赛决赛活动。能进入本次决赛,一路走来,深感不易。从学校初赛到片区复赛,最后到县上决赛,可以说是经过了层层磨炼。其中的苦、其中的累,不言而喻。然而,结果是令人回味无穷的。
在这让人回味无穷的时刻,我有幸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赛课体会,首先感谢学区、学校领导的信任和老师们的支持,让我有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和展示机会;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学区、学校给予我的帮助和力量。在磨课中,我一次次新备,一次次试讲,一次次修改。为了能展示较完美的一节课,我修改教案,制作课件经常到深夜两点以后。曾为了设计一个亮点,熬夜到天亮,夜不能寐。这其中的滋味有苦有甜。然而,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虽忙碌但也充实,快乐。现在,我想用三个词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第一个词是“感谢”。首先感谢上级为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感谢朱校长自始至终对我的支持与鼓励(参加片上、县上两次赛课的过程中,每次讲课他都鼓励着我,亲自为我修订教案,为我提出宝贵意见,与我们同苦同乐。)也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的信任、支持与鼓励(磨课时张存玲、庞丽娜、王娟老师耐心指导,提出宝贵建议,促使我的课堂逐步完善;何主任、周转红、薛倩、于亮给我代理教学,使我参赛时,放心、踏实,精心准备。)取得最终的成绩,大家功不可没。
第二个词是“成长”。比赛对每个参赛者而言,成绩固然重要,可我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是享受过程的收获和自身的成长。
1、把握机会。
“机会”就在你的面前,只有用心、认真的准备才能收获成功。这次赛课,我前前后后一共上了5节绘本课。每次正式上课前,我都会认真的准备。教案至少设计3次,课件精减之后再精减,直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才正式进行教授。
2、自我突破。
参赛的过程,是对自我的突破、对自我的再认识,不断反思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改进、完善,才能做更好的自己。每次上完课,我都要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其中的得与失。所以,只有在反思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缺憾。
3、强健心理。
比赛不仅是比技能,还要比心理,只有心理素质稳定,才能在该爆发的时候展现出来。也就是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无论是学校评赛,还是其他大型评赛,我们都得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迎接挑战。
4、团结协作。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团队精神,识大体、顾大局。无论何种活动,我们都应该有团结一致的精神。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第三个词是“行动”。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今后,我会用更加严谨求实的态度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勤学善思、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做一个真实的自我!
通过本次赛课,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1、我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环境,适应学生。
本次决赛,我授课的内容是三年级绘本《驴小弟变石头》。由于我第一个上课,心中比较紧张。面对东关小学55个学生的班级,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学生。我由于自身紧张,授课过程不够理想,影响了最终成绩。由此可见,自身的心理素质还需要进一步炼就。
2、我们要夯实基本功,提高自身的素质。
如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心理素质,教育机智等等这些基本功的练就并非一日就成,得需要我们实践的操作、平时的积累。青年教师,更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炼就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夯实自己的教学能力。
3、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老师要深入钻研授课内容,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不同的课程类型、不同的内容,就会有不同的授课方法。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对所授知识描述的对象熟不熟悉,能否理解内容。比如,这次赛课中,我抽的内容是《驴小弟变石头》。准备时,我们首先得考虑到学生对故事内容熟悉不熟悉?学生对驴变石头和石头变驴的原因理解不理解?等等。我们在课堂上怎样做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这些都需任课老师在课前仔细琢磨,做好设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上好每一节课。
4、做好课前磨课。
本次赛课之前,我曾进行了多次磨课。磨课的内容有《团圆》、《月亮的味道》、《巨人和春天》。每次正式授课之前,我总会一字一句的先去说课,然后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心备。包括每一个过渡,我都会反复研究,仔细琢磨,最后进行选取。
5、在讲课前,要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何激起学生的热情。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整节课的气氛就会很活跃,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课堂中,思维活跃,对老师所提问题会做出很快的反应,师生配合才能呈现出较好的效果。这些都是我们备课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6、要重视课堂中的教学用语,力求生动活泼,简明精炼,多做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比如:多说些赏识性的语言、鼓励性的语言,不仅维护学生自尊,还能使师生关系更为亲密融洽,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
7、凡事认真对待,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必须要用认真的心态去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备课,认真磨课,认真修改。只要这样,才会让每一节课更加完整。
几点建议:
上课环节:
1、充分利用好课前的10分钟,提前进教室与学生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交流的话题尽可能地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如果要进行课前活动,一定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比如音乐、游戏、律动等可以为一节课做好铺垫。
2、思路清晰,及时调控。心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我们课前一定要做好心备,思路要清晰,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要及时调控。
3、关注全体学生,全程关注学生。教师不能唱独角戏,师生不能脱轨。
4、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把学生始终要作为主体。
5、课堂评价多元化,及时准确。每位老师都应该有一种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评价方式。
6、板书设计科学合理,突出重点内容。板书设计也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勤于思考,设计新颖、吸引眼球的板书内容。
其他环节:
1、平常心对待。用一颗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厚积薄发。
2、注意细节。每节课,我们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处理,细节的完善。这样,课堂才会更加完美。
3、巧妙应对。如果课堂上出现突发情况,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巧妙应对。
4、合理分配时间。每节课前,要对每堂课的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分配每个环节的教学用时。
5、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切忌生搬硬套。
6、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一节课中应尽可能展现自己的特长,才更能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特色。比如绘画技能、音乐技能等。
7、每节课要有自己的亮点、自己的想法、自己独特的创造。
这次的赛课,虽然结果距离我的目标还比较遥远,但同时,我既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这个赛课过程让我成长了许多,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是让人记忆犹新的。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用饱满的热情去面对新的挑战。最后,真心感谢每一位帮助我,关心我的老师,感谢你们的一路陪伴!
教学反思心得 篇2
蒙台梭利说过:“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孩子成长的需要。”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我们常常会对幼儿发出的语言求助信号给予关注和重视,却常常忽略幼儿的神态、行为等,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
1.迷茫的表情。
读懂幼儿的心很困难,读懂幼儿的表情就相对容易,因为表情是幼儿心灵的窗口,它是教师观察的最佳信号,但很多教师却常常忽视,甚至觉得没必要。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在自己喜欢的游戏里流连忘返。比如,喜欢当医生的`露露一直守着医药箱,喜欢当司机的栋栋坚守在汽车岗位上,但他们都遇到了难题,医生没有病人,司机没有乘客。幼儿无助的眼神与表情,似乎都在述说着“我们无事可做”,游戏就变成了一次干坐着的无味的活动。
2.无助的行为。
幼儿的行为最外显,也是表达自己情感的某一方面,有时细小的行为也能反映出他整个活动的状态。区域活动中,在益智区玩拼图的乐乐小便后回到座位上发现自己的小椅子不见了。他发现椅子被美工区的军军拿走了,便走上前问军军要小椅子,可军军说什么也不肯还给他。内向的乐乐转身寻找老师的身影,老师正和其他小朋友玩得起劲,并没有注意这里发生的情况,他只能怏怏地回到益智区里,半蹲着身子完成了拼图。
3.无效的动作。
在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时,很多教师常常重结果、轻过程。如,在夹弹子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了筷子夹球的操作要求,但活动中,有的幼儿左手拿球,右手夹球;有的幼儿两手分别拿一只筷子夹球。活动结束时,教师只问了“你夹了几个?”并对夹得多的小朋友大加表扬,显然这位教师只关注操作结果,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动作、如何摆弄材料等细节却忽略了。
教学反思心得 篇3
1、 关注全体学生发展转变学科本位观念
一。教学内容:要适合全体学生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善于学习的学生。
2。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生活到语言,从语言到社会,学生可以看到、触摸、想要和说更多的例子。
三。注重科学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学生主体性,倡导多样化、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自学、互学、网络学习)
二、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设计。目标设计要具体、明确、可操作。
一。明确教学目标:目标所描述的行为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要……、学生应该……”等,但通常省略,因为行为主体是学生,不言自明。
2。明确的目标:学生知道学习本课后应该取得的成绩。
3.行为清晰:使用可观察的语言来解释学生的行为。
四。情绪、态度和价值观:与某些认知活动有关。描述语言必须伴随着知识的认知活动。科学的描述方法: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确立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科学习,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根据以上要点进行教学。
最近在国培中学习、实践、感悟中同步进行的,我的教学反思有很多:
一是:给我最大的快乐是:。
1、学生总结,生动感人。
面对孩子们,他们的进步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当孩子们说他们学会了欣赏和感受合作的喜悦时,我真的很想抱着他们。他们的收获使我没有一丝疲劳。
2、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即使每一次准备都足够了,每一次试讲都有所改变,但最后的讲课还是不足以让自己满意。但同时也发现了几个既目前让我改进了的又今后让我思考和**的问题:一是怎样把握好教学时间的分配;二是怎样把握好课堂中学生创作“入戏”出不来,在评价总结时还有的同学在悄悄制作的问题。
二是:给我最大的遗憾有:
1、自己找到的很适合今天教学创作时用的**,在上课前试过了音响设备,在上课时就没有了声音,预设在轻**中完成创作没有实现。在咨询了其他老师之后,我得知电脑旁边的音频线松了。以后还需对这些细节要加以注意。
2、这节课要是有实物演示仪的话,孩子的展示效果会更好,大家欣赏的会更好、收获会更大。
教学反思心得 篇4
本节课是一堂校公开课。在设计之初,我的主导思想是要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达到活而有效。为此,在备课时我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了解学情,精心选用相关资料,设计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表现在:
1、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鼓励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互相交流、合作,从而达到知识共享,体现了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交流与合作、探索与发现的过程。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展示自己,同时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声音,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
积极互动、教学相长
在教学设计中,我大胆运用不同的栏目和学生的心灵平等对话,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形成了交流的局面,从而使教学变成教与学的交往互动。通过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新颖的教学事例和相关资料
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在教学设计中,我以生活中学生关注的、喜闻乐见的教学事例和相关资料为背景,如《不敢想象的未来》和宁夏航空育种“黑美人”等,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有效地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总之,本节课教学有魂、即整个教学始终贯穿着“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序,即条理清晰;有效,即三维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有所获获。但在有神,即充满激情,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有色,即鲜明的教学特色,个人魅力与教学风格,以及有生,即生成上还存在不足。如在学生列举说明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时,说到了科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等负面影响,教学中解决的比较草率,关注课堂“动态生成”不够。应该说一堂高效的课,教师首先要能感染自己,才能感染学生。在这方面,本节课还稍有欠缺。
教学反思心得 篇5
有学会反思,才能成为有能耐的教师;只有学会反思,才能走向成熟。该书很好的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从各个实用的角度给了我们一线教师很多启发,书中关于各种教育细节的描写、问题解决的阐述、个案的叙述,都给我们提供了开放式的探讨机会,书中的各个章节和案例都促使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教学实际出发来思考教师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切身处地的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思量,在教师职业的道路上扮演引路人。
我发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但反思却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反思可以使我们扬长避短,不断修正错误,不断创新。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汲取收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经常思考类似:“我的教学有效吗?”“我是如何实现教学的高效益的”、“我怎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问题,可以让教学永远处于不断改进的动态变化之中,处于一种合理科学的理智状态之中,处于一种低耗高效的有效教学之中。
我想:教学过程中凡是能引起你的注意,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日记的素材。通过积累事实,我们会从具体事物中看出一些共性的东西,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这对于培养和训练教师反思教学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成为一个教育家,能够写出那样大量的、出色的教育著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十分注重收集自己的教育经验,仅教育日记就坚持写了三十多年。
在担任了几年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后,我发现信息技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反思。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教学反思心得 篇6
以读为本 发展个性——《狐狸和乌鸦》一文教学设计
作者:安庆市大观区集贤路小学 余莉丽 自: 点击数:98
以读为本 发展个性——《狐狸和乌鸦》一文教学设计
安庆市大观区集贤路小学 余莉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11课《狐狸和乌鸦》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趣味小故事。我在教学此文时,坚持以读为本,通过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了解课文,通过每个学生独特的感悟,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
一、自读课文,阐明个性见解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文开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引子:一走上讲台,我就笑着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学生们一听可来劲了,一个个精神抖擞大叫喜欢。一看学生来了兴趣,我忙提出要求,要他们认真地看,并想一想大概说的是什么。栩栩如生的媒体画面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们亲眼目睹了生动的一幕幕。
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可是录像没有配音,不知狐狸说了些什么话骗乌鸦,所以在他们的头脑里有了一个悬念。然后,我要求他们大声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学生兴趣盎然,带着疑问,一个个读得很认真。
读后,我让他们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狐狸真是个坏东西,两次都没骗到乌鸦,还要骗第三次,太坏了。有的学生说乌鸦太笨了,怎么不用脑子。马上有学生反驳说你难道从来没受过骗吗?
二、精读课文,发表个性总结
理清了课文的主要脉络,就要抓住课文重点,狐狸和乌鸦的三次对话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吃透课文。
首先,我紧紧围绕课后问题提问: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每次怎么说的?然后让学生细细品读这部分,用波浪号在文中标出三次说话的内容。先让学生体会,练习感情朗读,接着指名读,找学生分别分角色读,让别的学生评议读书情况。通过学生的自我评议,学生终于弄清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现狐狸的假意阿谀,这样,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中不同角色的理解。读完之后,我给学生戴上头饰,让他们来演一演这个故事。通过精彩的表演,在学生们开心的大笑中,彻底认识了狐狸欺诈的真实面目,从而对课文内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三、延伸课文,拓展个性想象
学习课文是“入乎其内”的过程,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再现文中事物形象以达到情感共鸣和哲理启迪,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应鼓励学生深思多问,发表见解。学完了这一课,我还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续编这个故事。
最后,我让学生阅读这些创造性的作品,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延伸性地进一步学习了课文。
以读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需要。
教学反思心得 篇7
曾子有句话,吾日三省其身。三省而后知道所得所失,如果有得,心中不胜欣慰,如有所失,必当明日加倍努力以弥补所失。每日三省而每日都有所裨益,有所进步。在这里,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求明日的进步。
一、认真钻研教材了吗
我们常对学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考……一套套的理论强加于孩子,自己真的懂了,做了吗?对于教材的把握又是如何呢?自认为有点儿知识,有点儿能耐,教这帮小孩没啥问题。常常夹着书本就进课堂,随心所欲地发挥还为自己暗鸣得意,以为自己能力无限。然而从自己偶尔对教材的研读,对教学策略的思考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明显增强,才真正意识到开卷有益啊!
二、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了吗
时代在进步,人的观念在变化。我们的知识体系、思维理念有没有与时俱进呢?过去,我们对乖巧、听话的孩子赞不绝口,现在大家更欣赏个性张扬的孩子;过去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现在教学则强调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一体。过去我们依赖师范学校学的东西将远不能满足现在教育教学的需要了。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行,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门,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我们教师既要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要进行了有力的摸索。广泛搜集信息,学习大量知识,掌握教育教学新技能,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三、真正尊重学生了吗
在远程培训的课堂上,老师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叫一位学生回答黑板上的问题,这位学生说:我近视,看不见。老师说:喔,你看不见,就请坐下吧!培训老师分析:这位老师对学生客客气气的,看上去是对学生的尊重,其实,你是他的老师,对他应该非常了解,你把他喊起来又请他坐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对学习权利的剥夺,是一种伤害。老师可以请他往前走一走,看看问题,也可以把问题读给学生听,使他拥有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听了这个例子,回想自己对学生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对于学生好的表现教师则满面春风,似乎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而对于孩子的一些与自己的标准答案有冲突的、或认为不合情理的、幼稚的看法总是粗暴的打断或严厉地训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自己学会倾听了吗?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自己又是怎样的尊重他人的呢?
四、对学生负责了吗
总认为学生的智力各有差异,成绩参差不齐是理所当然的。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采用了各种方法促其进步,成绩好的学生固然可以长期保持对他学习上的支持,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可以绞尽脑汁促其不断发展,可是对于少数的潜能生我却不能持之以恒地给予帮助,面对他们,许多的时候,我的一切信念瞬时被他们摧垮,我感到自己真的是无能为力。或许,是想以此逃避自己的责任吧?看看自己的表现,问问自己:真的对他们负责了吗?
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地方都需要我们及时的反思,反思是教师在平时对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亮点与遗憾以及瞬间的灵感进行总结分析、学习完善的活动。希望自己在反思中完善,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台湾蝴蝶甲天下》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介绍了台湾成千上万、种类繁多的蝴蝶和著名的蝴蝶谷的奇异景色,使人感觉到回归大自然的美好。
新课改精神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题目入手,理解甲天下中甲的意思,接着解释甲天下的含义。学生通过查字典,相互交流说出了课文题目的含义。接着,我又设置疑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台湾蝴蝶甲天下的?为什么说台湾蝴蝶甲天下?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做记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在反馈交流时,抓住重点句子、词语,让学生仔细体会,深入理解。
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在学生无法感知一个事物时设计图案,使抽象的语言文字成为可感知的画面。我从网上下载了课文中具体介绍的三种蝴蝶的图片,在讲解课文第二自然段时,通过让学生猜测来认识这三种蝴蝶的。学生交流时,我先打出一种蝴蝶的图片,由学生自己说出判断的依据,在猜测蝴蝶的过程中体会出蝴蝶的特点并用朗读表现出来。猜这个形式本身就足够引起学生的主动性,况且要猜准确,势必要深入研究课文内容,就不用老师苦口婆心地交代了,可谓一箭双雕。在猜的过程中,在彼此的争论中,皇蛾阴阳蝶的阴阳是什么这个难点也突破了,图片也物尽其用。同时,我还下载了好几张台湾蝴蝶标本图片,让学生对台湾蝴蝶有了更多的了解,为学生打开了信息之窗,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深刻感受台湾蝴蝶的美和奇,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由于课堂的时间没有把握好学生朗读不够,最后安排的巩固达标没有让学生做后再交流 。
这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收获颇丰,为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指导,下面来说说我的感受。我的一个很深的感受就从中体会到了一种宽容的理念。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宽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几乎每一个学校都举起教育改革的大旗,政府将教育改革和学校改进纳入政府优先考虑的议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作为参与者必须打破教师中心,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教师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分享他们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教师独白,而是教师和学生不断地进行对话。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个体不断探究。其中,教师主要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获取积极的体验,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主体性的展现需要自由,宽容则是自由的保障,没有宽容也就没有自由可言。而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我们主动和积极营造宽容氛围的表现。
对学生而言,教师对学生内心深处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更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对教师而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通讯技术使得教师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优势,这种角色的转变也是对教师个体能力有限性的宽容。
二、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宽容
课程结构具有选择性,课程设置出现了多样性,教学组织制度具有灵活性,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形成一种宽容的文化创造了条件。从短期看,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为学生学业的自由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而从长远看,这能使学生在迈向社会前,尽早地学会认识自己、尊重自己和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也就是承认了学生的差异,并宽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
三、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了学科间的宽容
新课程强调综合性,克服了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因此课程中所体现的这种融合,能使学生间接地从综合学科中学到宽容,也能在经历综合的学科教育后,以全面的观点和多元的视角来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宽容、共同努力。基础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前行。
由此更深刻理解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孩子有能力在体验后思考和决定,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有效地学习。孩子由此获得的学习能力是可持续的,由此获得的成长动力也是可持续的!因此我们更应该1,解放孩子的头脑;2,解放孩子的双手;3,解放孩子的嘴巴;4,解放孩子的空间;5,解放孩子的时间。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必然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改革必须适应甚至超前于社会的发展。因此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变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素质教育中我们在探索中前行,在发展中创新,中创新中寻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不断推进我们的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