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2024语文教育心得(锦集十一篇)

2023-12-23 17:25:31 语文教育心得

【#心得体会范文# #2024语文教育心得(锦集十一篇)#】每个人对待同一件事情的看法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将其记录下来。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可以把自己获得的感受、思考以及所受到的教育和启发写下来,这样写成的文章就叫做心得体会。那么,什么样的心得体会才算是好的呢?

语文教育心得 篇1

在这本书中,第一篇就讲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写得非常精彩:从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关系来看,教师教学观念的不同,在施教过程中,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教学观念的指导下,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效果。就拿传统的讲授法来说,传统教学观念就强调“讲清”、“讲透”,学生听完课,觉得没有任何问题了;而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应用讲授法时,就会注重在讲授过程中,在教材重点、难点、疑点处,适当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同时向学生介绍大量材料、提供重点信息,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结论,而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

读了这段话,我深有感触。其实这段话告诉我的就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新课程标准到现在为止已实施五年,五年来,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学生地位的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与权威,因而,教师总是板着脸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在课堂上,未经过教师的允许,学生不得发问,不得说话。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就是一个劲讲,“讲清、讲透”,在教师讲清楚的情况下,学生当然就没有问题了,因为都被老师讲完了。而在新课标中,再三强调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合作、教学相长,教师要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提问,不怕学生问住自己,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倾听者,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结论,而不是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学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深深体会到,阅读教学中,课文的意义不是由老师提取出来教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发现和创造谁也不能代替,只有靠自身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把学生的认识导向正确的思路,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提高学习效率。

我觉得今后我们的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会思考。任何智慧的产物都是思考的结晶。记得在走出师范校门之前,导师反复给我们强调:不要只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不要只停留于每月能拿到薪水糊口!确实,离开了师范校门,没有了导师的扶持,没有了同伴的相互的激励,靠的就是自己跌跌撞撞的去摸索了,迷惘、恐惧、无奈各种情绪都蜂拥而至,很容易就会被卷进盲从的大流之中,从而迷失了自己!因此,对自己的教学理念、目标、原则、内容、结构、手段、方法、模式、对象、效果等等,每天都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有所长进!另外,在新课标的大浪潮中,对老师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要求教师具备对各种知识、方法、课程资源整合的能力,而思考便可以使它们融会贯通了。

二、学会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教师首先要懂得学习策略和认知策略。正如威尔逊所说:“学习是终身的事业”“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无知,从而激发自己进一步学习的热忱。向书本学习,向名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生活学习,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不断地学习、充电、丰富自己,才能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引来时代的源头活水,才能做到常教常新。

三、学会教学。这是一个很大的学问。我想即便是教了几十年书的教师,也未必就完全弄的很清楚,对于我们没教几年的老师来说,就更是一个需要摸索的过程了,记得师范里一位导师曾说过:“教书不一定非得智商很高,最重要的是要讲天分,还有后天的教法”。这个说法我是同意的,因为在大学里就有些教授知识很渊博,但上课时课堂上是趴下一大片的。

四、学会创新。教学说透了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式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生命。所谓“教无定法”,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正如课堂上也没有“几大步骤”,说到这里,我特别佩服的一个人是魏书生,首先,他不是正统师范院校,不受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和约束,把生活中最本质、最原汁原味的东西带进了课堂,他的课堂上犹如一股活水,不断涌现出新的智慧。有老师曾抱怨,魏书生的课很难模仿,而我觉得魏书生的课正是因为没有了那种条条框框的教学模式,完全是随课堂的真实情况而随机迸发的教学智慧,才使得他的课那么有魅力!智者的智慧,不是旁人可以轻易学来的,只有自己去挖掘自身的智慧之泉,勇于走创新之路,才是教学成功的出路!

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不是一个终结点,而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使我对语文教学及当好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语文教育心得 篇2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由于是新的班级,新的教材(人教课标版),教学方式和辅导方法都是全新的,对我来讲,这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为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我首先以上级精神为指导,以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然后以学校语文教研组教研计划为指导,突出四年级教材特点,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状况,严格按照期初工作计划顺利开展。

课前,能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备好每一节课。课后布置作业力求少而精,努力做到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教学时,能尽量筛选最好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找问题、思考课后题),坚持课前预习,并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在学习课文时,大胆质疑,我充分鼓励,并根据问题的难易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小组讨论或全班争论,我当引导者,最后还由个别同学上来做总结。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排除学生消极听课的现象,而让他们成为用心的求知者和主动的参与者,成为学生的主人,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既贴合了课改特点,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为贴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利用直观教具,如插图、课件等进行教学。并让学生动手实践。

三、教学时能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和鼓励,让每个学生在简单、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四、在教学过程中,能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材的思想资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加强阅读训练,从一开学起,我就对本班的学生进行阅读要求,让他们每一天做到3次阅读,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对文字的感悟潜力。

六、培养写字习惯,每一天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本册的词语,字迹工整,排列美观。

当然,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我班学生接触到阅读和作文两个方面的问题就觉得难以应付自如,我在这两方面的训练力度也不够;本班的学习自觉性很差,课堂组织有待加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完成作业,思想上不求上进;本期因时间关系对学生的背诵力度不够,错误作业修改不彻底等。这些都有待于下学期的进一步努力,相信我必须能使这两方面的水平有大的提高。

语文教育心得 篇3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另一件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前者成功了叫老师,后者成功了叫老板。可见,改变学生的思想很难,而改变学生思想的重要方法是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交流。

教育意味着改变学生,改变学生其实就是改变学生的思想。老师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改变那些需要改变的学生。老师改变学生不是强行改变他们,而是让他们懂得,只有往好的方向改变自己,才能使现在学习更好,情商更高,将来发展得更好,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要达到此目的,老师必须多与学生沟通,师生之间和谐地进行交流。

改变应该是学生的自觉行为,如果学生不自觉,老师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是否有不良思想,如果有不良思想,要分析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对症下药,让学生改变其不良思想。

其实,对学生最好的改变是让他自我改变,要从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开始,然后才是改变的技巧。凡是来自外界的改变都是控制,都是对人原来状态的否定,而别人否定自己会令自己很痛苦,没有人愿意被改变。所以,在改变学生的过程中,他过去的一些坏习惯会重新出现。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老师不要心灰意冷,因为这并不是说明你的教育失败了,而是说明你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成功。学生几年、十几年形成的坏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掉的,不信,你看一下自己的坏习惯是否都改掉了?所以,作为学校,应客观看待老师在改变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突然又回到过去的状态中,并且鼓励老师要坚持下去,继续改变这部分学生。

以理服人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虽然教育中可以有适度的惩罚,但我想,大多数时候,教育应该是润物无声的细雨,是温暖的阳光,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并给他们鼓励。

面对跟你作对的`孩子,你恼羞成怒时,请静下心来,心里默念一句名言:“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犯错误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学生犯错误时,正是教育发生作用的绝好时机,否则,要教育做什么?

很多时候,柔和的教育,更能杀死孩子心灵中的病毒,唤回孩子迷失的心灵。教育不是疾风骤雨而是和风细雨,教育不是无情打击而是循循善诱。教育是火在冰上行走的过程,只要火不灭,冰终会融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只有坚持不懈,打持久战,我们才能取得教育的最终成功。

春风化雨润无声,让我们把心血化成春雨,无声滋润一棵棵成长中的幼苗吧!

语文教育心得 篇4

心静,哪里都能安生——读《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有感

梁东妮

挺起了胸膛向前走,

天空、树木和沙洲,

崎岖的道路。

嘿,让我们紧拉着手,

露着胸膛,

光着两只脚,

身上披着破棉袄。

向前看,别害臊,

前面是---光明大道!

这是1950年代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诗句,女主人公瓦西耶夫娜从一个年轻的姑娘直到晚年都坚守在西伯利亚的乡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粗野的人文环境中,坚守着一位教师的教育初心,带领孩子们开启智慧、认识世界、为人民服务,她自己也获得了非常幸福的成就感。正如温儒敏老师告诉我们的,我真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像“乡村女教师”那样,具有既阳光又孜孜不倦的心态,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事业太需要这种“挺起胸膛向前看”的精神了。

时至今日,教师这个行业受到了很多家长的质疑,他们把孩子送往学校,却难免不会对教育指指点点,甚至会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老师、对学校进行批评、指责,这对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态度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面对这种尴尬为难的现象,我们能做到的是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智慧型老师;从自身出发,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有所专长,有一定的研究,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摆脱浮躁,尽可能的回避那些让人疲惫的冗杂的教学形式化的工作;潜心治学,制定人生规划,做自己的摆渡人;做一个研究型的语文老师,做学生心中博学的老师;引领家长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三观形成,了解学校教育的本质,达成家校合力。让家长与学校携手同行,做学校、老师背后坚强的助力者。

其次,我们要建议家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尽可能的和孩子们一起开始阅读,培养孩子们的阅读爱好。通过阅读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智慧,寻找心灵上的自由,让孩子们拥有快乐与尊严,呵护孩子们对生命的感觉,这将是家长送给孩子们最昂贵的礼物,没有价钱标签,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人性的权力,让他们放松自己,从而认真做事、善义为人、有主见、自立、敢作敢当;同时,也建议家长开启阅读模式,让书籍净化我们浮躁的内心,驱除生活带给家庭的焦虑,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书中的世界,获得更多的人生感受,做一个智慧、理性的家长,引领家长和老师们一起回归教育初心,弥补学校教育不足的地方;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多读书,增学养,求发展。身为一名老师,我们不光要将课讲得出彩,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养以及人格素养,要做到学高为师,身高为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做表率,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我们要在个人的整体素质方面下功夫,在志向和事业心方面下功夫,要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敏感,拓宽视野,不断更新自我知识。要安安静静的教书,在繁忙的生活之中寻找平衡,要多想办法让学生既学得好又很灵活。要让自己时刻保持一份清醒,保持一份做教师的荣耀,静心去做属于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尽职尽责,让我们挺起胸膛,迈开脚,向前走。

语文教育心得 篇5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切体会到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光荣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在这个优秀的学校里,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这次教学督导及反思,我更加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与差距。为了更进一步地搞好本职工作,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 :

1、依法执教。本人从教以来,一直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与法律,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_思想、_理论和“_”重要思想。

2、爱岗敬业。我能够作到热爱本职工作,立足岗位,安心从教,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工作尽职尽责,精心施教,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无不批改作业,对学生教育不用心的行为。一直以来我都认真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我都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发扬奉献精神,坚守教师情操,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严格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

3 、能主动与学生和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在工作中能做到尊重同志,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

4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能够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5 、我能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做文明公民。工作上严以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1、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工作三年来,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在工作中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对学习没有做到长期坚持,总是给自己找借口。

2、开拓精神不强,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学习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在工作中安于现状,存在着等、靠的思想,总是被动接受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主动替领导分忧。

3、没能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如每学期临近期末考试时,发了较多的试卷,我又抱着“求全”的思想,几乎所有的都讲完了,但忽视了学生的接受情况,有些题难度偏大,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结果成绩不太理想。

4、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不高。在工作中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有拖拉的现象,缺乏系统的规划,因此影响了工作效率。

1、思想觉悟不高,认识不够。一直以来,总认为我一个普通教师只要教好书,上好课,管好学生不出问题,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因此也就忽视了政治政策的学习。

2、是缺乏积极进取精神。总喜欢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教学业务方面的书籍看得较少,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吸收的不多。总认为那些业务书籍看起来枯躁无味。备课欠深钻教材,懒于思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至使教学方法老化,语言表达欠精炼。

3、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整理。这次教学督导使自己找到了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整改找准了重心及如何做好自己工作的方式、方向。

四、今后还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1、自己还要不断充电,时时处处加强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大胆探索,深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育教研能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争取教出更好的成绩。

2 、尊重学生,教育引导,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境界。今后,在教育教学中对待学生一定用关怀和亲切的言语、以自己良好的心态、来教育帮助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避免出现烦躁和说话粗鲁的态度,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学生面前树立“严师慈母“的形象。

3、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对自己的工作多用心、用脑,领导交办的事及我自己份内的事做好计划,使其有序、有时、有步骤地完成,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做,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4、在工作中勤观察、勤思考,想学生、家长之所想、急学生、家长之所急,充分发挥家校的纽带作用。

5、对学生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

通过反思,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牢固树立服务学生和家长的意识,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履行教师的义务和职责,使自己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为学校教育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语文教育心得 篇6

语文教育教学之感悟

杨春霞

(吉林省实验中学)

摘 要:从思维入手开始重新整合语文教学理念,用语文实际内容的挖掘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情,用快乐的理念为语文教学保驾护航,这些观念的改变将直接影响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对自己的评价。

关键词:思维的递进;心灵的温度;快乐的信念

甲骨文中“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是:“教”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引喻为“上对下”的影响。影响靠什么实现呢?靠右边的“文”字,“文”在甲骨文当中中间有一个“心”,“育”在甲骨文中则是“孕育新生”的意思。也就是说,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语文教育在教育原有的心灵的润泽中更多了一分思维递进的发现;更多了一层心灵温度的温暖,更多了一份信念坚守的快乐。

一、巧拨千钧,用思维的递进撬动语文的壁垒

过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关注的只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难易程度,按知识结构来整合教学资源,缺少对语文思维的形成的关注。当电脑、网络等新科技媒体介入我们的教学生活后,我们越来越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便捷,促进思维,形成体验的艰难。语文同构引申将为学生创设广阔的背景,形成语文思维的长度和宽度;同中求异将在学生惊奇的目光中完成语文教学思维形成的高度和深度,从而使语文立体地、多面地、深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尝试着进行“诗词同构领悟整体风格”“事物同构达成整体观念”“人物同构形成经典形象”“个体情感同构漫溯共鸣体验”等方面的实践的时候,我们在思维教学上就会有新的发现。

当我们在初始年级基本完成了同构引申之后,我们将带领学生领略寻找不同的快乐,同时形成自己对语文独特的感悟。而这一过程的范围大到整个初中语文教材的整合,小到一种体验,一种情感的形成和体会,都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而绝非现行的教学体系逐课宣讲,零拼散打。

二、暖驱寒意,用心灵的'温度温暖语文的生命

语文在机敏中再现生机,在创造中闪烁生动,在体验中提升生活,在耕耘中拔节生命。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方法的选择之外还要关注语文对生命的温暖。这一生命的温暖来源于对教材、对学生的了解。教材中的人物首先是我们温暖心灵的直接动因。对于诸如类似贝多芬等人物的生命内涵的由表及里的解读就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把伟人还原成凡人,在平凡中凸显伟大,我们在解读人物心灵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之光正无形地温暖润泽着我们的生命。

在对一系列的古字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深化语文在生命方面的作用,使这种生命的温度温暖我们的语文课堂。比如,在讲授《你一定会听见的》一课时就引用“听”的古字“听”的组成包含“耳、目、心”三个要素,从而使学生由单一的知识积累过渡到对某一问题的心灵思考、生命思考。在讲授《棋王》时对“王”字古字的探究让学生充分理解“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三者王也”的生命真谛。

心灵的温暖还有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的存在本身就是教育的一种状态,就是文化的一种衡量尺度。语文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重新认识世界、认识生命。所以,语文老师宽松的教学风格,深入的生命探究势必是学生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保证。

三、乐促主动,用快乐的信念行走语文的旅程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这三个层次同样适用于语文的教与学。要说学好语文有秘诀的话,那就是“喜欢语文”;要说教好语文有秘诀的话,那就是“让学生喜欢语文”。于是,语文老师使出浑身解数让学生喜欢上语文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保障。独特的个性化教师自我介绍,学生对“语文到底是什么”大讨论等等将语文引入快乐的活动之旅。课堂上多方寻找切入点是带给学生快乐的前提:化解难点,易点寻突破;审视平点,平中探波澜;寻找盲点,盲处觅拓展;巧置奇点,奇中话方法。语文在那一刻快乐中被无限制地放大了。同时,享受我们的课堂,让语文的课堂充满智慧的欢笑是快乐的深化。依据授课内容,每次都设计一些小环节,让学生动起来,如《我也追星》设计了给追星族开药方,《给我一点水》设计了制作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桃花源记》设计了记者采访渔人等等。享受课堂,享受生活,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孩子们快乐地畅游在语文学习之旅,他们明白了:“快乐”不仅仅是表面的活跃、喧腾,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对语文充满激情和热爱,对生命充满虔诚和敬重。

教学中,我们走过了很多路,一路上总有零零星星的感受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欷歔。观念的改变将直接影响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对自己的评价。美国着名的教学专家赖格卢特认为:“教学,必须站在如何帮助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起点上。”诚然,今天的教育仍然处于两难之中,只不过有时我们能以学生为核心找到一个相对坚实的支点,于是生活在温暖中继续,教育在坚守和发现中闪光……

参考文献:

楚玉阁。语文教学感悟[J]。新课程:上,2012(02)。

语文教育心得 篇7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班级的苗圃里,花开得灿烂会让人赏心悦目,但不是每朵花都会如园丁所愿而开得灿烂。他或许缺少阳光的照耀,或许缺少雨露的滋润。后进生是需要特别培育与爱护的幼苗。我们应用真情、热情和爱去填补他们情感的空缺,去修补因受不良影响而形成的心理障碍,去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后进生的心田是需要教师的春雨滋润的。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我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因材施教,挖掘后进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其学业和表现不断进步。下面谈谈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自信心与人的理想抱负、决心毅力是紧密相联系的,也是与自身的知识素养,能力水平密切相关的。后进生的心里充满着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其自尊常以不容忍别人的轻视的扭曲状态出现,其自卑却是真正悲哀的自卑。这种受到伤害的幼苗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完全可以焕发生机。我班的后进生李许鸿,成绩较差,无心学习,作业时常不完成,一没有完成作业就撒谎,百般掩饰。书写马虎潦草。扰乱课堂秩序,家长痛心疾首。究其原因,是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学习的信心。面对厚厚的课本,他常常流露出无奈的悲伤。因此,在对他的教育中,我十分注意给他树立学习的信心。如在表扬他聪明的同时,给他讲关于漏斗盛水的道理。漏斗具有可容性,但不具有积蓄性,而要想在漏斗里装满水,只有加长时间和加大入水量。我鼓励他认真听课,并提出课后向我谈学习体会的要求。这位同学理解了我的比喻,努力学习,今天对我说听懂了一部分,明天又垂头丧气地说跟不上,这恰恰正说明他开始在坚持听讲。奇迹终于出现了,一天他兴冲冲地跑到我面前说:“今天数学老师讲的一道提高题,我听懂了,举手回答后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鼓励他说:“你终于领到了入门证。”他仅仅是答对了一道题,就如此高兴;仅仅是受到了老师可能不经意的一次表扬,就如此满足,表明后进生对进步的渴望。后来他的很多不良习惯也随信心的增强而得到了改善。由此可见,让学业后进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激发其积极情绪,恢复和提高其自信

心,消除心理障碍,重新进入先进行列具有积极意义。

后进生落后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极少获得成功的喜悦。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使他们的心理产生障碍失去了进取的决心和能力。所以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为他们架起一座成功的桥梁显得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必须端正对后进生的认识,认真分析其个体差异,发掘出他们的闪光点。

许多老师都明白教育学生要抓闪光点。然而,当面对后进生时,又觉得其闪光点很少。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的'确不容易,但是,我们一定要扒开缺点找优点。实际上,他们身上也有不少可以反光的地方。当这些优点没有遇到阳光时,自然就显示不出闪光点。在有些场合,给一点阳光他们就会发射出灿烂的光芒。如有一次,有一位同学因不舒服而在教室里呕吐起来,其他同学都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后进生李许鸿看见了,立即拿起垃圾铲装来了沙子倒在脏物上,并不顾恶臭把脏物扫得干干净净。另一位后进生拿出自己的驱风油细心地帮那位同学擦药。体育成绩,后进生均比较高。班级举行的各种比赛等,后进生都能积极参与,我们应在这里多给予“掌声”和表扬。在“学习”和“纪律”所构成的二维空间里,后进生可能无光可发,但加上“活动”所构成的三维空间里,他们往往会成为一颗耀眼的星。

三、 批评也要悦耳动听

对待后进生一定要讲究批评的方式。例如后进生在不做作业时往往怀有侥幸心理。在发现他们有撒谎倾向时,若老师板起脸指责道:“我早就盯着你了,总是不完成作业,真是屡教不改。”这往往会造成后进生强词夺理的反驳和诘问。如果老师善意地告诫他:“要认真对待作业,做作业时要有一个好心情,我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这样后进生往往会会心地一笑。转身去补做作业,因此,如果我们从关怀的心态出发,从预防学生违纪的角度考虑,巧妙的批评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委任一些他们可以胜任的职务,可以满足他们的成就心理,了可以激发他们关心集体的热忱。如在班干部中体育委员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程某担任。另外我还增设了语言文明监督员及公共秩序维护员等干部编制,这些职务往往对所谓的好学生是不屑一顾的,一般层次的学生想干而又怕管不住后进生。而我大胆让后进生担任,他们既敢管学生,又没有人敢“捣乱”。不过对于他们的工作情况要给予关注。否则他们可能产生“只要把别人管好了,自己散漫点儿没关系”的错误想法,同时也可以避免其他同学因瞧不起他们而产生“坏人当道”的想法。

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作为班主任,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深入到后进生内心世界中去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去呵护他们,帮助他们。同时我还不断自我完善,做师德的楷模,把自已营造成后进生所信得过的灵魂工程师。转变后进生不能有冷漠的情感,情感产生于认识和活动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我们要用真挚情感去关心后进生、爱护后进生。如后进生不爱学习,经常惹事生非、打架、闹堂,活泼有余,守纪不足,自暴自弃工,学习上有自卑的消极情绪,我们就要给他创造一个乐观并鼓励他们上进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要有三心:“诚心”、“爱心”、“耐心”。古人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生病,我买水果到医院看望;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和放学后给后进生辅导;有时利用下班和星期天家访。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每一点进步我都及时表扬肯定;他们的思想感情情绪和学习态度不稳时,我适时、适度地引导。如叶某同学,是个独生子,父母离婚,从小疏于管教,结交表现不好成绩又差的同学,上课经常讲话,上学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他,有时还顶嘴。当我多次批评他时,他还说:“老师不喜欢我了,为什么老是批评我?”我对他说:“只要你学好,克服爱讲话的毛病,认真学习,老师就会表扬你。”针对他的表现,我进行了家访,和家长配合正确引导他。同时,我又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学习,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当他学习取得点滴进步时,我在全班表扬他、鼓励他。他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意志也增强了,学习成绩逐渐提高。另外,家访又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不知进行多少次家访,为的是能让家长们密切配合我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一次,我班有个后进生生病了,我赶到医院去看他,当他看到我满头大汗时,很感动。他的家长也很感动并表示:“今后一定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后来,这位学生改掉了很多毛病,在守纪律和学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学生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他们温暖和耐心的引导,以诚相待,并且付出真情、热情和关爱,象无声细雨滋润他们的心田,才能得到学生对我们的信任。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教育。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光荣任务。作为班主任的我常常为后进生创造条件,调动后进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条坎坷不平的路,还有待于我们研究探索。

语文教育心得 篇8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几乎每年都要面对一批新的学生。新接过一个班级时,别把学生了解得太清楚,或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新学期开始了,今年我教的是八年级。在刚开始的几节课上,我注意到了一个个子不高,坐在第二排的男生,并且记住了他的名字――马文东。他听讲很认真,眼睛亮亮的;回答问题很积极,有时没等我问完他就迫不及待地大声嚷了,天真得像个小孩子。等我告知他回答问题要先举手时,他很听话,把胳膊伸得直直的,手举得高高的,惟恐我看不到他。他总能回答得很正确,而我的表扬使他显得更兴奋。几节课下来,这个学生给我留下的印象很好。

课后,不经意间我跟同事聊起了这个学生,我说:“四班有个马文东,很聪明也很好学,课堂上回答问题特别活跃。”几个在七年级教过他的老师都笑了,一个同事说:“他可不是个好学生,别看表面现象,过几天你就知道了。”我很惊讶:“怎么会呢?他上课回答问题都正确啊!”同事不以为然地说:“这个学生就是这样,爱表现自己,他是趁你不了解他的底细,装几天好孩子呢!”我还是觉得难以置信,便找到升级考试的成绩册,看到了――马文东,语文52分。班里可再没有几个比他成绩更差的同学了。

我心中突然有种莫名的失落。

面对成绩册,想着这段时间马文东在课堂上的表现,我陷入了沉思――52分,这样的成绩的确有些糟糕。但是他这几天学得真的很好啊,应该背诵的,他都记住了;需要理解的,他理解得很透彻。课堂上,透过他亮亮的眼睛,我看到了他认真的态度,活跃的思维;从那高高举起的手上,我看到了他学习的积极主动,他是多么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啊!我能因为这个52分就对他失望、就否定他吗?万万不能!也许他真的像同事说的,趁我不了解他“装个好孩子”,可是,如果能一直这样“装”下去,也不错啊。那么我也装吧,就装作从来不知道他以前的成绩吧,我打定了主意。

以后的日子,马文东一如既往,“装”得很认真;我也“装”得很好,就像从来不知道那个“52”分一样。虽然我逐渐发现他的语文基础的确很差,学习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我还是愿意把他看作好学生。

班里有些学生上课不爱举手回答问题时,我会让他们向马文东学习。马文东的字写得很糟糕,作业很潦草,还有一些错别字,我也会批评他:“你写的字和你课堂上的表现可大相径庭啊,作为一个好学生,字怎么能写得这样潦草,还出现错别字呢?”他把头埋得低低地,似乎很羞愧。我又说:“老师相信你这只是偶尔写不好,以后不会这样了,是吧?”他皱着眉头绷着嘴唇很郑重得点了点头。这以后他的作业变得认真了,虽然字依旧写得不太好看,但我看出他已经很努力了,他甚至为自己买了一个小学生用的田字格本悄悄练字,看到这些,我觉得很欣喜,欣喜中有些心疼――我看出来了,被老师认为是一个“好学生”,他心里有多高兴啊,而且为了维护这个“好学生”的形象,他一直在努力。

期中考试结束了,对于马文东的成绩,我很期待。成绩发下来了――马文东,语文90分。我很兴奋。这个成绩对别的学生来说也许不算太高,但是对于曾经是52分的马文东来说,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能考出90分的成绩,这已经很成功了。

当我们新接过一个班级时,千万不要光凭学生以前的成绩就早早地给他下定论。新换了老师,大部分学生的表现会比以往好,我们要抓住这个教育的机会。有时别把学生看得太清,也许是一件不错的事。那些原来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一旦被新老师发现了他以前的“劣迹”,他多半会破罐子破摔,“反正我是差生”,会成为他消极的理由,这样他还能进步吗?就假装不知道吧,有些所谓的“差生”,他内心是渴望变好的,当他发觉自己被老师认可的时候,他会努力得让你心疼,他的进步也会无法估量。

语文教育心得 篇9

指导“物”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学生轻易地说出“物”由“牛”和“勿”两个部件组成,而“牛”是这个字的部首。接着我引导学生说一说“牛”作为部首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迅速地观察到“牛”的第三笔横,它在作为这个字的部首时,横写成了提;然后我又让学生仔细观察“勿”的两个撇的长短,眼明的孩子也很快地找出撇的'长短不一。此时,我巧设悬念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笔画里蕴藏的奥秘吗?”孩子们懵懂地直摇头。此时此刻应该正是亮剑的时候,我拿起粉笔,要求学生和我一起书写“物”,边示范边讲解,“小牛小牛懂礼貌,做了部首尾巴翘。它想处个好邻居,迎让避就会穿插。书写汉字学问多,内藏人生大智慧!”学生在我随口编的儿歌中,能够知道“牛”字书写的变化。同时我还提醒学生,“勿”字也不甘示弱,它也把自己的第一撇蜷收了一些,为“牛”的这一提让出一定的位置,不仅让“物”字写得紧凑,还让整个形体更美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汉字意蕴深厚,一笔一画书写人生智慧。我想“物”的字理渗透并不能就此戛然而止,应该让孩子们明白:中国的汉字多么有意思,它也懂得谦让,这是我们的中华美德呀!于是,我说:“汉字具有无穷伟大的威力,一横一竖皆育人,一撇一捺见精神。这一变化,这一退让,谦让出为人处世的大学问,是宽容的姿态,是和谐的境界。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应该这样吗?”孩子们心领神会,明亮的眼睛里闪耀着光芒,我想:这不就是我们语文的魅力所在吗?

“海水不可斗量”此时形容孙军威同学,真地恰当妥帖。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他居然说道:“你和张老师就是这样的!”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呀,自到高庙支教这几个月,和张素芬老师搭班,张老师一直关照着我,处处给予大姐姐般的关怀和温暖。我在享受着被爱的幸福时,也争着上好每节课、管理好班级,没想到,孩子竟然这么有心,我和张老师微妙的言谈之举能够影响、感染他们。这就是教师为人师表的神奇力量吧!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语文是工具,也是一种文化。”中华美德文化就应该植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克雷洛夫“一燕不能成春”的箴言欣然跃进我的脑海,何不让孩子们都明白谦让宽容的做人道理呢?于是,我讲起了《六尺巷》的故事:《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老家的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修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看到家书后,也修书一封给家人,书信写了一首诗:“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已明其意,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家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看着孩子们心领神会,我也心旷神怡了。

语文课程就是让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教育的神奇不是古板的教化,而是以师表的魅力、文化的熏陶,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功效。只要我们有心栽柳,何愁看不到柳绿花红的盎然呢?

语文教育心得 篇10

多年的教学生涯,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存有淡化语文的情绪。之所以忽视语文学科,我以为是因为学生存在这样一个认识误区:认为语文即使不用功学,一样可以考个不错的分数;即便用功学,也和其他同学拉不开什么差距。我甚至也曾这样想过。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也曾认真思索过,于是确定把激趣放到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贯彻这一思想的同时,我发现课堂上的笑声多了,但处于游戏状态的学生学习效果却不明显,特别是考试的结果并不理想。不理想就得找原因。原因是我们的不踏实,尽管我们的课堂很活跃,可是,却少了实实在在的东西。

这让我再次陷入思考。我经过思索并广泛阅读比较,有了以下心得。

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对初中语文教学体系做到心中有数,要有一个清晰的语文教学思路,要知道自己三年的教学目标和每个目标的实行阶段。大概来讲,就是每一年我需要做什么要清清楚楚。比如,在初一时,目标是让学生喜欢语文,对语文感兴趣,广泛的给学生介绍语文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语文奇妙美好的世界里。初二时,渐渐规范导引,让学生触摸中考脉搏,养成踏踏实实的学习习惯,理出中考要考查的大体知识点,强调笔记的归纳整理。初三,强化训练,从专题到全面,经过多次实战演习,学生熟悉考试类型,习惯考试氛围,为日后中考克服畏惧、充分发挥水平做好准备。

其次,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比较感性的优势,尽量和学生走得近些,多做心与心的交流,寻找改变、带动学生的契机和学习的动力。学生写周记,常常会说些心里话,老师不妨多关注一下,更可以巧妙的籍此和他们交流,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很关心他(她),而且还能说到他(她)的心坎上,从而被打动、感染,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和斗志。你,也在不经意间,让学生铭记在心,成为他(她)的知心人了。

最后,无论何种技巧,都少不了认真二字。认真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把握学校的教学资源,认真对待备课组活动,认真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认真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也是我个人需要不断努力的地方。

其实,我们每个老师都想出好成绩,不努力肯定是不行的,但一定要目光远大。不要为学生成绩所羁绊,视成绩为唯一,弃其他而不顾,忘了学生是主体;不要太相信自己以前的知识和经验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没了进取心。时代在变化,学生也是变化的,老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啊!

点滴心得,与诸君共勉!

语文教育心得 篇11

挥一挥手,最终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自己的大学时代,离开洁白的象牙塔,踏上自己为之向往的三尺讲台,自己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到一名“教师”身份的转变,由于学校语文科任教师的不足,自己被学校任命为“班主任”,与孩子们近距离的接触,学生们总是用充满好奇的眼神打量着他们的老师,当你一个不经意的微笑和一句微不足道的赞扬,总是能换来学生唧唧喳喳的话语,也许是因为年龄的缘故,在课下自己总希望和孩子们能够“打”成一片,成为孩子们的大朋友,然而不知道从事么时候起,我们逐渐的疏远了孩子,用严肃、冷冰冰的面孔取代了往常的笑脸常开,亲切慈善,虽然我们的口中高呼着不计较学生学习的好坏,但我们的学校将班级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我们教学好坏的标准,其最直接的影响是,让我们戴着有色的眼睛来对待着我们的学生,我们往往对待成绩好的学生和颜悦色,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却是横眉竖目,甚至有时候我们将集体的荣誉等同于自己的面子,一旦班集体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落后于平行的`班级,我们则会感到面上无光,用更加严厉的措辞和“冷”暴力来对待我们的学生。

在校园内,我们曾不止一次的看到,每次学校运动会和六一、元旦举办前夕,我们的一些老师往往让我们的学生在自习课去操场训练;让学生们停课练歌;在上级要来检查工作的时候,为了在上级领导的心目中,留下校园整洁的印象,频频让学生们停课将卫生区进行一遍遍的打扫。学生迟到后我们的一些教师往往以为学生好、让学生长记性而罚其站;因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而罚其一遍遍的抄写课文,我们用各种各样自认为对学生好、效果也不错的的规章制度和不成文的规则,束缚住了我们的学生,甚至我们有时内心中还有些沾沾自喜,毕竟,学生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而我们也一直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集体的荣誉,这是理所当然的。

20xx年湖南一中学挂牌典礼,两列学生在风雪中站立一个多小时迎宾,另一些学生在露天操场听领导讲话。20xx年12月29日,温州石坦巷小学举行“迎元旦·绿色安全行”主题活动,孩子们冒雨起舞,为台上穿雨衣撑伞的领导表演节目。20xx年3月14日,广西玉林XX县一所中学为迎接前来视察的领导,让数百学生冒雨做操表演,现场领导则打着伞。组织学生顶着严寒酷暑、冒着凄风苦雨迎送领导、聆听领导讲话之类的报道不时见诸于新闻媒体,以至于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新闻时,已经麻木的神经甚至会出现见怪不怪、毫无惊诧的感觉。学校因为举办活动,其认真负责的态度无疑会得到领导的青睐有加,另眼相看,集体的荣誉也得到了维护,于是活动往往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片和谐的氛围中圆满结束,而唯一被忽略的则是参与活动的主题—————学生。

不顾恶劣天气中学生们的感受,与其说维护集体的荣誉,不如说只为“领导高兴”负责,为了自己的面子负责,这种罔顾学生个性尊严的行为确实应该受到指责;然而我们真正的悲哀之处,却是广泛存在的“害怕领导不高兴”的文化。在被前呼后拥的领导身上,学生不仅看到了权力的傲慢与威力,也在全校师生忙忙碌碌迎接检查的过程中,学生看到教育尊严的丧失。每一次的迎接上级领导检查,我们都习惯于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开路,只为提前清场,中间校领导陪同,后面有人收尾,一副密不透风,严防死守、如临大敌的状态,学校中一些特殊的学生,往往成为大家重点看护的对象,教室内有教师看护。校园中活动、上厕所也由其他学生全层陪护,学生被无数的丝线所交织、所牵绊,如同围墙中的囚犯被监管,此时相信学生失去的不仅仅是自由,还有身为一名学生的尊严。

教学和活动构成了学校的两条主线,活动和教学中都有评比,评比就意味着“奖状”,就意味着 “荣誉”。于是每次活动和评比的背后,总有一些踊跃报名却表现较差的学生,被我们选择性的雪藏起来,确实,看似我们将影响班级良好成绩取得的不利因素,进行了祛除,活动也好像没有因为缺少这些人的参与,有什么大的不同,相反,这些班级在活动中,往往会得到较为靠前的成绩,看似皆大欢喜,但我们却没有考虑到这些被我们冷落、忽视的孩子,如果我们真正将这些孩子放在心上,相信我们每一位教师在面对这些“骄人”成绩和奖状的时候,心情都不会变得轻松起来,估计复杂且沉重就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为了这张奖状,伤害了一个学生的自尊,我们扪心自问:这值得吗?这些所谓的“荣誉”与学生的“尊严”比起来,哪个更重要呢?让这些特殊的学生不参加集体的活动和比赛,仅仅只是为了维护集体的荣誉,恐怕我们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面子,整天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仅仅为了让自己有着为师的尊严,难道在教育实践中领悟到只有教师权威才能实现教学成绩的提高吗?才能获得学生对自己的真心

敬重吗?教师的权威和为学生好、为集体荣誉考虑的所谓“自私”,其实是将一个个原本慈爱、亲切、幽默的教师推向了魔鬼的边沿。我们常听到学生在议论,背后言语对我们的教师也有诸多的不敬之言。这未尝不是我们教师的一种悲哀和失败,是不是有一种说不出的窝囊感——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地工作着,甚至是一辈子,最终得到的是这样的一种认可与评价。

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我们每天面对那么多学生,而这些学生又是千差万别的,但要公平地善待他们,使之不受伤害,这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的良知、真诚,也考验着教育者的能力、智慧!尊重学生虽然并非教育本身,但它是教育的前提。如果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等于剥夺了教育的全部。因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离开了心灵的理解和引导,就失去了教育最根本的意义。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说说锦集 | 诗歌锦集 | 金句锦集 | 征兵宣传文案锦集
上一篇:美容销售开会心得体会精华 下一篇:兼职心得体会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