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教学心得反思(集合十篇)

2023-12-13 14:16:22 教学心得反思 心得反思

【#心得体会范文# #教学心得反思(集合十篇)#】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我们会有很多感悟和领悟。为了能够认真分析和总结这些经验,我们应该随时做好心得笔记。写下心得体会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养成思考的习惯。通过搜索,我成功找到了一些有用的资料,标题为“教学心得反思”。如果你觉得这份资料有价值的话,不妨和你的朋友们分享一下!

教学心得反思 篇1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以整体的方式体验音乐,强调音乐的整体感受和整体把握。因为音乐是直接作用于心灵的艺术,音乐教育就是心灵的教育,把音乐肢解成七零八落的碎片,是不可能打动心灵的,更不用说让学生领悟音乐之美了。所以,感受和把握音乐的最好的方式无疑是整体性的,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也只有通过整体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获得。

然而,为了体现整体性,落实整体的方式,教师们不再一句一句教唱歌曲了,也不再反复聆听音乐主题乐句了,很多教师让学生把音乐作品从头到尾一遍遍完整地听或唱奏,结果不仅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学生甚至比原先单纯分析讲解时还无动于衷,教师因此对“整体的方式”困惑不已。显然,这其中有教师个人操作方法是否得当的问题,然而,不容回避的也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和实施“整体的方式”?

一、“整体的方式”与“非整体的方式”

“整体的方式”是指为获得综合的音乐审美体验而采取的一种感性为主、注重体验的音乐学习方式。以整体的方式感受和把握音乐,就是以音乐(或歌曲)的情感体验为纽带,通过身心投入地唱、奏、听,体会词曲表达的意境,从内心感受音乐(或歌曲)的情绪,从而完成对音乐的综合的审美体验(融合了旋律、音色、歌词、结构等要素)。反之,非整体的方式则是零碎地、肢解性地分析讲解单纯的技法、知识、结构。学生学习的理性结论和音乐技能缺乏自始至终的内心情感的参与,所以即使最终获得了音乐知识和技能,也是生硬的没有灵性的。其学习过程自然不具备艺术特有的解放的、自由的性质。

以歌曲《送别》为例,整体的方式与非整体的方式反映在《送别》的歌曲教学中至少有以下不同:

1.性质不同:前者是情感式的、直觉式的。重在体验歌曲优美以及送别友人忧伤无奈的情绪和情感。学习中要求自始至终情感充分参与,是感性为主的;它融合了音乐的各种因素——旋律、和声、结构、音色、节奏、力度以及文学(歌词)的整合作用,因而也是综合的。后者往往撇开音乐的情感而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因而是理性的、冷漠的。

2.指向不同:前者指向音乐的意蕴趣味,关注歌曲中“长亭外,古道边”好友依依惜别的意境。以及飘忽不定的思维的意象;后者指向物质的文本、谱面,关注乐谱中某一个音符或几个音符的音程关系(如4·7减五度)、某一处节奏(如附点)特点等解剖性特征。而同样是4·7减五度音程的学习,后者往往仅停留在音程关系的附点表面做文章,而前者则会把附点和减五度与其表达的紧张的、揪心的`、无奈的情感融合起来进行体验和学习。

3.运用的语言不同:歌曲的教学中师生探讨的是音乐表达情感和心灵的话题,多使用对情境和情感的描述性语言,力求打动人的心灵;后者则多用分析性语言,如单纯地分析旋律走向、歌曲结构的起承转合、强弱变化,包括游离于音乐之外的思想感情的分析等等。

4.与自我的关系不同:前者是作品与“我”交融。我仿佛亲临其境,甚至亲身感受——我即歌曲中送别友人的主人公;后者则我永远处于他者的地位,说的是别人的事,与我不甚相关。

5.着眼点不同:前者重感悟,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乐感,激发学生走进音乐、热爱音乐;后者重理解、认知,着眼于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术水平。

二、整体感受与感受音乐作品整体

人们往往容易把整体感受与感受音乐作品整体划等号,其实不然。作品整体指的是完整的音乐作品及其所具有的全部意味和内涵,它包括感性的、理性的内容,而整体感受和把握则是以一种整体直觉的感性的方式去体验音乐,其方式是整体的综合的,但是它并不以理解把握整个作品为目标,而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情能力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为首要任务。整体的方式可以通过呈现完整音乐作品的形式进行教学,也可以通过呈现音乐作品的一部分去实现。很多音乐或歌曲的教学,呈现完整作品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整体大于元素之和”,作品整体有更强的感染力。然而,也有一些作品由于篇幅等原因并不适宜多次呈现完整作品,不少作品不适当的整体呈现更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这就需要我们以非完整作品的方式来落实音乐的整体性把握。

整体的方式与音乐的乐段、乐句、乐汇这些细节其实都不矛盾、不排斥,很多时候细节(一个乐句、甚至一个乐汇)的学习也可以很好地落实整体的方式。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当学生对作品还未产生兴趣和认同时,一遍又一遍呈现完整作品,而没有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结果往

往是学生在迷茫中对音乐愈加麻木,离音乐越来越远。这样的“整体”是片面的,绝对的“整体”是对“整体的方式”的一种误读,甚至是一种伤害。

三、整体感受的实践策略

整体与细节相结合,即完整作品与作品重点相结合,是音乐教学中落实整体的方式的基本选择。整体的方式其目标是获得深入的审美体验,完整地听、唱、奏不一定就是整体的方式,而且长期的囫囵吞枣式的模糊体验并不利于学生深入地体验音乐、感悟音乐。因此,更切合实际的是整体与细节相结合,即完整地听、唱、奏与乐句(或乐段、乐汇等)的重点学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落实以整体的方式体验和把握音乐。需要注意的是:

1.选择适当的细节非常重要。细节必须是整体关照下的细节,即蕴涵和浓缩了作品精髓的细节。

这里的附点(附点四分音符处)和双倚音两处细节蕴涵着歌曲动人的意境,通过它能够体会这首著名的摇篮曲的动人与美妙。

弱起节奏和3/8拍子正是歌曲欢快活泼个性的集中体现。

这些都是极具审美价值的细节,它们值得在教学中施以浓墨重彩。

2.必须从细节回到整体。细节的渲染是为了更好地感悟整体,也只有当这个细节指向整体的时候它才是最有价值的。如《摇篮曲》通过高潮处画龙点睛式的体会,对整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会有难忘的印象;《我和提琴》第一乐句深入学习之后,散布全曲的弱起节奏以及3/8拍子带来的欢快、活泼、自然回荡于心。

3.整体的方式并不完全排斥分析。有一种分析是一种体验的描述,如文学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分析。就是建立在深切的感悟之上的。音乐中更多这样的例子,如谱例②《摇篮曲》离开了学生内心体验的参与,仅仅是解剖分析,就不可能产生感悟,也就领略不到歌曲的美妙动人。

4.单纯的技术练习、乐理学习、音乐结构分析都容易背离整体的方式,应当尽可能与音乐体验活动有机紧密结合起来,而师生在音乐的种种外在形式(技能、乐理、结构等)中体验感悟其蕴涵的审美意义应该是它们最重要的结合点。

教学心得反思 篇2

作为实习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给五十一名同学讲课,紧张是必然的,但当我看到孩子们对我期待的'目光时,紧张感突然消失,自己也更加坚定了上好这一课的信心。

《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这一课时,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欣赏与感悟,体会萨沙一家保护弱小的高贵品质。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是: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由于这节课是周一的第一节课,所以我选择谈话的方式导入课文,提问学生“周末是如何度过的”,学生在回答中体会周末的欢乐时光,同时为上课做好准备。

通过与学生进行谈话,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我的教学工作的积极配合。

二、重点分析,加深理解

文中环境描写比较多,所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如:“美丽的铃兰花、芬芳扑鼻、随风舞动、雷声大作、倾盆大雨”等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体会,从而加深对的理解。

在对“雷声大作、倾盆大雨”进行分析时,插入了音频,采取更形象、更生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雨来得快,下得猛”的特点的理解。

感悟文中对蔷薇描写的作用,以及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我在课堂引导学生认真、反复、有选择的重读、精读,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用心体会,在体会中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这一道理。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自己保护弱小的事情。

三、在课堂上注重双基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学习生字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权,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在学生自己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在请小组代表和全班学生一起分享学习方法。

四、分角色朗读

由于本课对话比较多,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加深对的理解与感悟,从中体会萨沙与妈妈的心情变化。由于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涨,学习效果比较好。

五、注重积累,善于运用

课前预习时提出要求:积累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学生完成得很好,这对我的教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课堂上对学生的积累内容进行分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当然第一次讲课,出现错误和不足也是在所难免的。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课堂上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对积极发言的同学应给予多种方式的鼓励,如: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对羞于表达的同学,应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他们发言,并及时对其表现出来的进步给予肯定。

3、备课要充分,并熟练掌握。第一课时,我是“手不离教案”,怕自己忘记教学过程中环节,归根结底是对教案掌握得不够熟练。第二课时,多媒体出现一点儿小问题,浪费了很长时间,所以教学任务没有完成。由此便可知,在上课之前,每一个细节都应关注到,认真仔细地去备好每一堂课。

4、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应进一步改善。本应两课时就可以完成的教学任务,我却多花费了一个课时的时间。

总之,一堂课下来,有成功之处,亦有不足之点。有些问题已有改善,但仍有些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我所应该去做的就是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虚心听取老师同学的建议与意见,积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作出反思,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步步走向完善。

教学心得反思 篇3

《爱如茉莉》是一篇弥漫着淡淡香气的散文,以生动传情的笔触,描写了父母之间互相关爱,有如茉莉一样洁白纯净,芳香宜人,抒发了对这种感情的赞美之情。

教学这一课我先从“爱如茉莉”这个题目入手。抓住“爱”的温暖、博大、深情,引导学生一次次地朗读“爱”字,初步感受“爱”字。接着教学“茉莉”两字,让学生注意容易写错的“茉”字。以此导入课题后,让学生说说他们心目中的茉莉是什么样的?并趁热打铁给出本文描写茉莉花的词语“ 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袅袅清香、充满诗意”让学生积累并灵活应用。

“生活有真爱,细节有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本课中父母之间的爱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先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抓人物的一个动作、一种眼神、一句话语”去体会父母之间的爱,然后在课堂交流中紧紧围绕细节处展开品读,通过“直奔”、“紧握”、“叮嘱”等词语感受真爱,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中父母之间的一些小事体会到生活中的真爱,将文本中的情延伸到文本外,让学生对爱有了切身的感悟。

现在的孩子怨言太多,对父母的抱怨、对老师的抱怨非常的多,除了一些合理的之外,有的时候显得过多的以自我为中心,而不会体谅师长的良苦用心。而“爱”这一字眼涵盖的范围太广,内涵又太深,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爱就是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我以“爱是什么?”为题让学生谈感受。我先开头说:“爱是什么?爱是妈妈的担心,爱是爸爸的叮嘱,爱是孩子们上课时专注的眼神,爱是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爱是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爱是家长们的关心和帮助……”在我启发下,孩子们谈的非常的投入:

“爱是妈妈辛勤的汗水。”

“爱是妈妈缝上的纽扣。”

“爱的妈妈的唠叨。”

“爱是妈妈煮好的香喷喷的饭菜。” ……

此时此刻,我想孩子们已经真正理解了爱的平凡。

教学心得反思 篇4

相对于《冬夜读书示子聿》来说,《观书有感》的寓意就没那么明显了。诗文从头到尾都看似在写塘水,怎么就扯到读书的学问了呢?如果不凭借任何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是很难领悟到这一点的。怎样把学生的思路印到那一头去呢?我决定从题目上下文章。

一开始,我出示了这首诗的内容,但不写题目,只说作者朱熹是宋代的理学家(即哲学家)。随后,理解诗句的意思。一二两句,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水塘的清澈明净;三四两句,通过与学校池塘的比较,明白源头活水是水塘能保持清澈明净的根本原因。学至此处,让学生回过头来说说正首诗在围绕什么写。学生都能发现,写的是水塘,水塘的清澈及为什么这么清澈。那我就问,如果让同学门给这样一首诗加个题目,会怎么加。开始,由于受了课本的影响,都说不出。后来,只说根据刚才理解大的意思来说,有同学就敢说了,“水”,“水塘”,“源头活水”,当然有同学还说了“观水有感”,篡改得不错。总结了一下,就是题目总与水有关,但就是与书联系不上。

随后,出示课题,读读想想,这水塘,怎么与书联系起来了呢?打开课文,看插图,来体会作者的心境,想象一位哲学家此时的想法。教室里安静下来,没有人举手,显然,都觉得是个难题了。片刻,终于有一只、两只手举起来了。一位学生答得很好,大意是水池里不断有水流进来,就能使水更清澈;我们人多读点书,就有知识不断补充大脑,使人变得更聪明。说得不错呀!大家也能明白了。最后,给大家总结了一下,作者是用这水来譬喻读书的道理,这就是哲学家的高明之处。随后有列举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再次说明“读书使人明智”的道理。至此,诗的含义算是揭示出来了。

教学心得反思 篇5

《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古诗,诗中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是家喻户晓,寓意深刻。

这首古诗作者借读书时所看到的情景来教育子女,但是作者在诗文中,却未曾提到与读书、学习有关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用意,透过文字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我没有直接点出主题,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揣摩作者的用意。学生的思维活跃,所获得的感悟也深刻。

师背诵:《观塘有感》(故意出错,引发学生质疑,引起探究兴趣)

众生:(师话音刚落)不对!不对!是《观书有感》!

师:不对呀!诗的内容明明写的是诗人观塘的感受,我怎么找不到更读书有关的内容呀?你找找。

生:没找到。

师:既然更读书没有关系,怎么又以《观书有感》为题呢?咱们把题目改改,行吗?

生:(异口同声)不行!

师:为什么?

生:诗人手中抓着书,身旁还有一些厚厚的书,我想诗人肯定就在水塘边读书,很爱学习。

生: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学习也是如此,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生:要源源不断读书,获取新知识才行。

生3:不断学习,永不满足,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生: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所谓“少壮工夫老始成”,要活到老学到老。

生: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充电”。

师:是啊!(出示关于诗人的资料)着重强调“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性。

师:你们终于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这种感受还是对池塘而发的吗?

生:不是,不是!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用半亩方塘来比喻自己读书的感受。

师:诗人和我们都明白了读书的道理。

入情入境入理,明理悟道导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使学生真正领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深刻含义。岂止是读书需要“源头活水”源源不断,作为教师,不也需要“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吗?

教学心得反思 篇6

朱熹的一首小诗《观书有感》,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

我的教学设计是,待学生已经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让他们从诗的内容(描写方塘)与题目(《观书有感》)表面的不相关提出问题——题目是《观书有感》,而诗的内容怎么一点都没有写有关“书”的内容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诗歌所要说明的道理。我估计学生都能说到“一个人的聪明来自于他不断学习”这一层意思。然后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领会“开豁”这一层意思。

课堂教学中,学生按我的预设提出了上述问题:题目是《观书有感》,而诗的内容怎么一点都没有写有关“书”的内容呢?并通过讨论明确了这首诗是要我们“多读书学习”,可“清如许”对应的意思——心智开豁、敏锐却怎么也说不上来了。于是,我问学生曾经在哪里看见过或者听到过这句诗,是跟什么人、什么事情关联起来的?哪知道全班54个学生只有一个学生很模糊地讲了与诗句只有些许关联的一点意思,其他学生都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哈!看来学生就是“没有源头活水”啊!在课堂上,我并没有利用好这一生成的“资源”,而是习惯性地采取了“填鸭式”教学法,把“标准答案”一股脑儿地“塞”给了学生。当时只是感到有些遗憾,没有想出好的方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诗歌要说明的道理。现在想来,只要把当时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一现象与诗句联系起来,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

我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课堂上出现了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没有敏锐的反应,如果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谈读书感受,学生对诗的领悟会更深。可我只是想着赶快把知识“给”学生,将来能够应付考试。如果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谈读书感受,学生对诗歌的领悟会更深。

入情入境入理,明理悟道导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使学生真正领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深刻含义。岂止是读书需要“源头活水”源源不断,作为教师,不也需要“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吗?

教学心得反思 篇7

《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教育子女的古诗,诗中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是家喻户晓,寓意深刻。

古诗的教学如果只停留于理解诗句的层面,那么语文课堂将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语文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要义。只有引导学生入其境,悟其情,明其意,才能使古诗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本课的教学,我没有死死拽住学生去理解诗句含义,而是抓住了抓住诗文与画面、诗文与寓意两方面的联系,有效的.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插图。在学生初读古诗后,便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找到相应的诗句。学生一边读诗,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仿佛置身于情境中,通过这一环节的自主阅读与学习,“天光”、“云影”、“方塘”等诗中景便一下子进入了学生的视线,并定格于自己的脑海中。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课堂上学生尽情的表达,自由地想象,诗文中简练的语言此刻已变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揣摩作者寓意,我没有直接点出主题,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揣摩作者的用意。我告诉学生:“表达某个意思时,我们可以采用直接表达的方式,开门见山,也可以采用间接表达的方式,将含义蕴藏于文字中,由读者去发掘,这样更加耐人寻味。”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这首诗中,作者将这一寓意藏于何处呢?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已完全沉于课堂,置身课文的情境中,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所获得的感悟也深刻。学生的认识经历了由肤浅到深刻,由不知到深知的学习过程,个性得以充分张扬,情感得到了激发与培养。

教学心得反思 篇8

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区别于传统教学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它有力的挑战了老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给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习团队的合作的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课堂上我们都经常采用讨论式的小组探讨合作学习方式。但是,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讨论只是留于形式。我们应该组织有效地合作学习。在讨论前要充分考虑到各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再讨论,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老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当中去,了解合作的情况,合作的效果,以便老师随便调整讨论的方式方法,灵活的改变一下教学的环节。

例如在教学《奇妙的舌头》一文时,我让学生将写有各种动物的名称、动物的图片、以及动物舌头作用的卡片,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准确地配对。看哪个小组的成员配得又快又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感到熟悉,有趣,对语文的亲切感、兴趣感自然而然的就在学习中滋生了,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教学效果也好了。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觉得,凡是学生能够自己探讨出来的,老师一定不要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出来的,老师一定不要进行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些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教学心得反思 篇9

我们正在进行主题“我有多爱你”活动中,正好有一节课叫《想要妈妈的木木鸭》,主要是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中木木鸭想要有个妈妈的愿望以及感受拥有妈妈的爱是多么幸福的目标。我觉得在这个故事中幼儿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喜欢倾听故事的兴趣,感受妈妈的爱。

首先我让小朋友带着问题倾听老师讲述故事一遍。听听故事里有谁?故事说了什么?

木木鸭有妈妈吗?为什么木木鸭没有妈妈呢?那木木鸭看到朋友都有自己的妈妈,它是怎么想的?然后我再次分段讲述故事,然后提问:木木鸭的朋友是谁?为什么小黄鸭和小花鸭要急急忙忙地回家去?木木鸭为什么也想打喷嚏,它是怎么想的?木木鸭看到小黄鸭的妈妈在给小黄鸭擦雨水,心里怎么想的?木木鸭看到小花鸭的妈妈在给小花鸭盖毯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后来它遇见了谁?小姑娘为它做了些什么?木木鸭最后有妈妈了吗?它是怎么想的.?因为有情感这一主线在,所以,幼儿对这一故事十分喜爱,能将鸭妈妈对小鸭子的种种关心和喜爱联想到自己,并且也能将妈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用语言表述出来。

每一位孩子都是有爱心的人,特别是对妈妈的爱,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会把自己日常生活中,时刻观察、体验到的妈妈对孩子的点点滴滴联想起来。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妈妈对自己的爱,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找到答案,将这种爱反馈于父母,这就是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的一种爱的学习方法。

情感这一主线在,所以,幼儿对这一故事十分喜爱,能将鸭妈妈对小鸭子的种种关心和喜爱联想到自己,并且也能将妈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用语言表述出来。

所思所悟:

每一位孩子都是有爱心的人,特别是对妈妈的爱,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会把自己日常生活中,时刻观察、体验到的妈妈对孩子的点点滴滴联想起来。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妈妈对自己的爱,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找到答案,将这种爱反馈于父母,这就是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的一种爱的学习方法。

教学心得反思 篇10

《观书有感》这首诗是写作者由看到的池塘的美景引发读书的感情。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讲的读书的重要性;体会诗的意境美。诗中通过水塘的形象来作譬,将人的心智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又进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鉴理之明。后两句以方塘作譬来说明心智开豁的缘起,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的睿智也是由于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而得来的,诗的后两句,才是诗人读书后产生的感想。诗中无“书”,诗题却为“观书有感”,从景悟出“理”,这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为了突破一难点。我没有直接点出主题,而是两次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揣摩作者的用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已完全沉于课堂,置身课文的情境中,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所获得的感悟也也深刻,学生的认识经历了由肤浅到深刻,由不知到深知的学习过程,个性得以充分张扬,情感得到了激发与培养,对语文学习的要义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认与领悟。

推荐阅读

上一篇:心理干预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下一篇:国企改革心得体会必备14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