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读书力求三性:韧性、记性、悟性,不少人读完作者的作品,书中引人入胜的描写带给他们许多感悟。 读完一本书后,写一下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编辑精心整理了关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的一系列资料,我们骄傲地欢迎您来到我们网站上阅读我们的内容!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1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处女作,也是她的成名之作,就像《飘》的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一样,一生有一本影响深远、文学价值高的作品,就会家喻户晓,被世人铭记。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于塔拉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她在十七岁之前从未走出过大山,因为父亲抵抗政府,抵抗科学和知识,只崇尚信仰和宗教,所以父亲不允许孩子们去上学,也不允许他们去医院。父亲有妄想症,有极强的控制欲和专制权威,他说什么,家人必须服从,因为在家里,他说了算,没有商量,没有讨论,只有服从。
塔拉有过逃离父亲的机会,在她五岁那年,奶奶说带她离开大山去上学,而塔拉在最后一刻放弃了,她想到自己怎么能离开家人,背叛自己的信仰呢?可是随着她的长大,她在家里受到的哥哥的暴力欺负而母亲从来不敢站出来制止,父亲从来不认为哥哥做法不对,因为哥哥就是父亲的翻版,哥哥对妹妹的暴力,母亲在父亲身上都体验过,母亲从来不会忤逆父亲,甚至,母亲从来没有想过忤逆父亲。
在接受教育后,塔拉了解到了宗教、哲学和历史,她意识到父亲讲得历史和真正的历史之间的不同,父亲因为妄想,精神疾病,把历史扭曲了,也同时将听历史故事的塔拉的认知扭曲了。离开大山,离开父亲之后,塔拉看了很多历史书籍,了解到了历史背后的真实事件,她像一块海绵一样,迫切地吸收这些历史,就像是迫切地重塑自己的认知。
塔拉在教育,在知识的道路上走得越远,就越背离父亲和家人,当她的自我重塑完成之后,她再也说不出屈服于父亲的话,再也做不出屈服于父亲的行为,那是她内心的声音,坚定不动摇。
选择教育,就意味着背离父亲;掌握自己的命运,就意味着背离家人,能够摆脱父亲对自己的控制已经实属不易了。在多年后,塔拉陈述和回忆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惊涛骇浪,没有愤世嫉俗,也没有对父亲的控诉,只有隐藏在真实之下的淡淡的平静。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2
我以为这只是一本小说,直到书的最后才发现这是一本回忆录。从一个17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到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这是一个打破自我,重塑自我,接受自我的过程,也是教育一词在本书中真正的含义。这不是一本励志文学,作者一直规避自己成为励志的化身,她着眼于教育带来的“改变”,生活的改变,思想的改变。
这本书的名字我很喜欢,不是硬邦邦的直译为教育,或其他的励志文学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她像逃离了故乡的飞鸟,飞往远方去找寻新的信仰。在看书的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觉得特别特别好,直到看完这本书,开始回想情节,突然觉得这本书超级值得再看一遍。所以虽然书本有点厚,请耐心坚持往下看。五星推荐。
书本的第一部分有关塔拉的前十七岁,她生活在一个有七个孩子的家庭,孩子们在家中出生,并没有出生证明,他们从来不去医院也不去学校。父亲是一名垃圾废料场的经营者,母亲是草药师和助产士,他们每日都在囤积物资,为他们认为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做准备。她的生活不像普通人一般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大学,而是日日与垃圾为伴,被迫接受父亲的偏执,母亲的顺从,一个哥哥的暴力。
第二部分是塔拉开始逃离“家庭”,另一位哥哥通过自学离家为塔拉播下了一颗种子,她开始寻求一种救赎,偷偷自学考上了大学。一开始进入大学的她像是来自异世的人,与周边的朋友格格不入,但随着大学的毕业,她的求学之路渐明,开始进入第三部分,塔拉的精神解放,她重塑自己的人生,质疑父亲的强加思想,反抗哥哥的暴力,但却被认为家庭的背叛者,与家人决裂。她在崩溃中接受不同,梳理生活,救赎自我,寻求平衡,她将这一切归之于教育带来的选择。
这不是有关于一个人的励志成功之路,也没有讲述她是如何考上大学,甚至于她的最终成就也只是一笔带过,她只是将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慢慢道来,感恩教育带给她的新世界。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3
其实这本书我鸽了很久了,原本可以在一个月内看完的,结果用时199天哈哈哈。
我理解的是一种自我意识在高压掌控下的觉醒,是突破和自我救赎。毫无疑问作者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可以说是一种天赋。束缚她的是她从小生活的环境所联系起的与巴克峰的家庭的强大锁链:这让她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阻碍。让她的自我开始萌芽的是一种本能,但是真正让她强大到能够抛下与巴克峰的羁绊的就是她一直强调的教育。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
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作者的话,首先是教育能够打开你自己的视野。知道的越多,越知道自己的局限。更多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思和知识的吸纳:作者从被动接受父亲所讲述的历史,到自己能够作为一个讲历史的人去评述历史和历史学家。其中与爱达荷州家庭的矛盾,是在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开始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塔拉的思想越来越深入,她就不再屈服于那个家庭了。塔拉的“反抗”是她能够凭借自己所学所知独立思考,形成自己想法的产物。
文笔很差,写不出我理解的她的意图。我收获最大的一点就是她勇敢的自我是伴随着教育赋予她的强大又独立的思考产生的。这也是我很想做到的。
“最终我认为,教育必须被视为一种对经验的不断重建;教育的过程和目标合二为一,是一回事。”——约翰·杜威
还有就是,塔拉提到的很多书,也许可以作为一个线索引导我的哲学入门呢?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4
首先,中文书名很惊艳,把Educated翻译成那么文艺的名字,也是足够惊喜。中国文字和意境的博大精深,是其他国家的人难以企及的。
教育一直都是大家讨论的焦点。我一直在想,如果再有来一次高考,我会怀着怎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他。
学生时代,高考在我心中就是一座高山,似乎高考完了就是登到山顶了。然而到了大学,当我睡眼朦胧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大家冒着零下的温度在图书馆门口排队,书一看就到关门。好的大学就是不断地学习。所以高考只是一个起点,人生的起点。
然而曾经觉得高考是不公平的,分数不能定义我们。可是在工作单位,升级加薪的条件变得复杂,笔试的成绩反而是次要的,而平时工作表现、与领导关系、家庭背景等一些显性和隐性的条件成了晋升的关键。所以反观高考,恰恰对每个人来说是最平等而单纯的。所以高考绝不是一个高山,而是一个桥梁,通往成功的桥梁,是人生的一次很大的机会,每个人都有的机会,要好好把握。
高中可能是我们这一辈子学习能力最好的时候,只可惜我没有好好珍惜,英文和语文都烂的可以,以至于我深刻的记得,在四大par面的时候被淘汰了。可能错过了那时候最想成为的职业。如果眼光放远点,高考不只是一次考试,是我们知识的基础累积,后面的选择很大程度上都会受限。高中的学习对于我们学习能力的提高,知识的累积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将使我们受益终身。
现在为人父母了,就跟这本书里说的一样,常常思考父母在教育中的影响。如果我们以自己的思想和眼界来教育小孩,作文会会无形中给他设立了天花板,他的认知上线就是我们的上线。所以我们对于小孩不能控制,而是引导,要锻炼他的能力,而不是传授知识。
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精神的传导和能力的培养。教育的层次决定了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和态度。所以作为父母,我想我们不能阻碍孩子的未来,我们现在的认识决定未来发展是多可笑的一件事情。世界变化如此之快,现在对的不代表未来就是正确的。我们要学会放手,让他去学习和探索,这样他的人生也会更好。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5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600字!
作者塔拉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哥哥姐姐分为是:托尼、肖恩、泰勒、卢克、理查德、奥黛丽。
肖恩具有暴力倾向,是个控制狂,对自己的女朋友、弟弟、两个妹妹都采取过暴力,将女朋友的头往墙上撞,简直是要杀人的模样,动不动就把妹妹的头往马桶里按。哥哥泰勒一直是塔拉生活里的一道光,是那个在塔拉决定不再挣扎,任凭自己下沉时,抓住自己手,将自己拉上岸的人,他自学高数、鼓励塔拉学习,帮助塔拉踏出了离开这个家的第一步。在指责肖恩暴力行为时,愿意与塔拉站在统一战线,并一直抗争不放弃。
父亲偏执、狂躁、自我感觉良好、具有被害妄想,总觉得政府要来抓他;母亲亦步亦趋、顺从、欺骗,在肖恩动手打塔拉时,完全没有选择去尽一个母亲的责任。他们将所有的一切归结于“上帝的旨意”,在出车祸、儿子从拖车掉下、卢克被火烧伤……一系列的受伤情况下,父亲却仍然排斥医院,在他心里家人是死是活全凭上帝的旨意,无需做任何事情。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塔拉17岁前从未踏入校园,每天在垃圾场帮父亲干活,忍受肖恩的暴力。
所有的这些她都承受过来了,对她毁灭性打击的事情是,姐姐奥黛丽的背弃,让她开始自我怀疑,怀疑自己受到暴力是否是自己的幻想,当你周围所有你爱的人都告诉你,这一切都是你的幻想不是真的,你又会作何感想?质疑自己、埋怨自己背叛了家人,所有的这些让塔拉喘不过气来,那是她最糟糕的一段时期,常常恐慌症发作,几乎每晚都梦游着跑到街上大喊大叫,然后醒来。白天点开一集一集的影视剧,逃避现实。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6
我刚开始看到书名时,以为是很久以前的书,没想到作者还这么年轻,而且这一切的经历也没有隔得很远。作者塔拉说自己是一个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但是看完整本书之后我想说她是一个差点被埋没的天才。
这本书英文原名《Educated》,作者亲自定了中文书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句话源自《圣经》,包含了两层意思:救赎、逃离。她通过教育,逃离了大山的束缚,通过教育,拯救了被封建原生家庭禁锢的自己。
这本书讲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她家里有个很“封建”且暴力的父亲,他父亲其实是病了,患了“燥郁症”。不让她们家的小孩去上学,即使生病了也不让去医院,在这样的环境下,第一个逃出去的是她哥哥泰勒,出去读了大学,泰勒也曾鼓励过作者塔拉去读书。之前完全没去过学校上学的她一开始很不适应,以及在父亲长期贬低的话语中成长的她极度自卑,几度想放弃。
她渐渐适应环境,有一个关键点是她遇到了一位挺赏识她的教授,鼓励她去剑桥大学读硕士,最后接着在剑桥读到博士。在她与那些负面情绪的抗争中,原生家庭让她更痛苦,就是家里的那些人使我无法用文字描述的荒谬。就是在这样的抗争中,她27岁顺利博士毕业。
阅读完这本书的我,仿佛跟作者经历了一样坎坷曲折的人生,有一种莫名的力量鼓舞着我,作者前面的经历真的很坎坷,对于这一部分我都是粗略阅读,就盼着看到她去上大学的章节。这本书不是什么励志鸡汤文,而是真真实实一个女孩经历各种艰险逃离了垃圾堆,飞往属于自己的山。
有人评论说作者17岁去上大学之后,人生像开了挂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尽管她幸运地能去上学,但是在学校读书的过程中,塔拉多次差点被深入骨髓的自卑以及各种学费生活费的忧虑击垮,特别是她有一段精神状态几乎奔溃的时间里,她发现母亲也不站在她这边,幸好她挺住了,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从这座山开始,是我无法选择的事,终将去往哪儿,是我还没有想好的事情,但是我要知道,生命于我,就是无限可能,勇敢地做自己吧!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7
在阅读序开始,甚至到第一部分结束都没有感觉到这是一个悲伤且残忍的童年经历。作者的文字是如此的优美,她的描述是那么吸引我,我在书中画满了她描述的句子。当我看完这本书,我难过的发现,她是在多么痛苦的情绪下回忆过去,却仍能用最美好的语言去描述回忆。
读完书后知道结局的我,明白现实不是童话,作者并没有圆满,她仍然不被父母接受,被父母视为抛弃家庭的孩子,被从小对自己家暴的哥哥威胁着……最让我难过的是,她前面描写了很多父母兄姐对她的爱,在我看来切切实实是对她的伤害,这种化为伤害的爱来自于家,太令人绝望了。
看本书第一部分的时候,我的感觉是新奇的,她描写的那座叫“印第安公主”的山,神秘且美丽。对于她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我只是好奇并迫切的想了解她是怎么突破自己最终成为剑桥博士的,毕竟这种努力肯定是不同于别人的成功的。作者用一段一段的特别的童年事件,形成一个一个小故事,按照时间的推移,讲述她与众不同的童年,以及她的心里想法。我一度以为她是那么的坚强,但是看到最后我错了,她也是一个人,一个女孩子,伪装的坚强其实就是脆弱的表现,她在转变和迷失中疯狂摇摆。
第二部分时候,我感觉愤怒,即便她童年受到父亲偏执洗脑,母亲反覆无常的教育,她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而她对于兄长家暴她,表现出的只是不想让自己太丢脸!我很愤怒,但是当她痛苦的写日记描述这件事,并催眠自己,或许是自己的错误时候,我心痛的喉咙发梗,我突然很理解她了……她从小就是那么被教育的,没有告诉她她也是有力量的。
第三部分就是本书的高潮了,所有的痛苦密密麻麻的向读者砸来,很痛很难过。那种好奇后续的心,让我熬夜把这本厚书迫切的读完了。结局没有童话故事,她的痛苦也没有消失,一如序言前引用的那段话“过去总是美好的,因为一个人从来都意识不到当时的情绪,后来它扩展开来,因此我们只对过去,而非现在,有完整的情绪”。我感觉作者永远的失去了什么,但是我并不想搞明白…
我阅读了她令人发指的极端童年经历,突然想到自己的生活,我不应该沾沾自喜,而是应该谢天谢地!我的父母尊敬老师、尊重学校,敬畏教育!他们没有特定的信仰,却对教育有着执着的追随,他们确信,我的美好未来是通过高考获得的,我却曾经那么嗤之以鼻。但是现在我对比自己的童年与书中的童年,我甚是感恩!
从高中开始阅读电子书,几乎就是免费的知识产权,如果你把去网吧下载电子书两元一小时的网费忽略掉。我读了好多的各种类型的网络上可下载的小说作品,一直到大学到毕业。
上班之后,又开始想读纸质书了,初始只是觉得纸质书阅读起来会让人有一种气质上的提升。但电子书仍是廉价的馈赠,并未舍弃。作文当我的温饱解决,有更充裕的时间后,纸质书也并非我阅读的选择,反而是刷微博看知乎的帖子更津津有味。后来有了地铁,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足足有四个来小时,无论怎么样我都觉得不做点啥不划算。当拿出一本书在地铁上,尤其站着读时候,吸引视线是不可避免的,虚荣心让我很喜欢这种视线贴在身上的感觉,想起这节车厢,我是那个最能合理利用时间的人,内心就充满了骄傲的能量!也许虚荣心也是推进人类进步的一股力量吧,我在地铁上真的读完了不少书目,感谢我曾经和当下阅读的文字给我的力量。
我以前在每读完一本喜欢的书,我的写作风格就会偏向此书作者,那种语言描述让我痴迷!我现在感觉出来了,我以前或许模仿喜欢的作者写作的风格,但现在更多的是汲取他们文字的能量,注入我的思想,最终形成充实的感觉。我也许不能完整描述出来感受,但是每次读完一本书,我的啰嗦程度就会大增,这本书让我的啰嗦程度达到了本年度的峰值!
如果你真的认真阅读到这里,说明你的阅读能力也非常强,忍受错乱文字和无聊语句的能力也相当强,至少比我强,我想我未来时候都不一定把以上的读后感从头读到尾。也不并不是因为我不喜阅读了,而是因为害羞自己在阅读后感受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有不连贯的语句疯狂的从脑袋中崩出。
总之,这本今年最爱书,墙裂推荐!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8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2000字!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塔拉・韦斯特弗《福布斯杂志》访谈
书名释义:同时包含坚守与逃离的意思。
读书笔记:
1、教育对个人的影响
塔拉通过教育与不断的反思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具备理智、平和、文明等传统良好的特性,她是从垃圾山里爬出来的女孩;理查德和泰勒同理,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客观认识精神疾病,在某种程度上原谅原生家庭的伤害。她认识到了父亲和哥哥都有精神疾病的状况,父亲有躁狂抑郁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哥哥有暴力倾向、极强的控制欲,但母亲只是旁观和附和男性在家庭的主宰地位,对父母和哥哥的不正常行径选择了默许和盲目陪伴。因为对父母和家庭的永恒的爱,让她陷入了当亲情与社会价值发生冲击时的矛盾,虽然塔拉没有言明自己的最终感受,但读者能感受到她渴望家庭的爱回归。
通过受教育对她和兄弟姐妹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最终走上不同的人生之路。她和理查德、泰勒获得了博士学位,过上了文明、独立的生活;而其他4个哥哥姐姐连高中文凭都没有,经济上又依赖父母,还保留着孩童时期的生活方式,并影响他们的家庭与子孙。
2、原生家庭的影响
对生活的影响。17岁上学后让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适应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不讲卫生,认为穿着裸露手臂和脚踝的衣服是淫荡,不懂与人交流,无法信任别人。
无法彻底逃离的长期心理影响。塔拉在主教、克里博士、德鲁、康德博士、心理咨询师等的帮助下还无法彻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她最终也无法与父母和解。虽然最后选择了与很少联系的安琪姨妈们的家庭,但是还是时不时会在山脚眺望巴克峰,每年给母亲发短信渴求见面,渴望与父母和那4个兄弟姐妹和解。无法逃离的最终选择是妥协、无奈,其实依然处于矛盾之中,并且没有作出多大的改变,比如治疗原生家庭的精神疾病、鼓励哥姐的孩子们接受正常教育等。按照塔拉接受采访时的说法她选择了包容、接受差异与不确定性。
3、对亲情与家庭的思考
亲情与家庭,最令我感动的还是母亲这个角色,能与有精神疾病的父亲共同维持家庭,不离不弃,至死不渝,让人感动落泪。一开始母亲的角色其实是正常积极的,专业于自己的草药知识、学习助产士知识成为独当一面在山谷里名声远扬的助产士专家,切实帮助了很多经济困难的山谷贫民。后来因为车祸的影响和长期在这样的家庭感化下逐渐偏执,最后在家庭的爱与个人的爱之间不断平衡,当她最后说出对塔拉的爱时,我觉得她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只是因为大家庭选择了牺牲某个人的感情。非常心疼母亲的人生,她独立、坚强、清醒、充满勇气,同时承受着女性的卑微、始终不弃的支离破碎的家庭、对丈夫和子女发自心底的永恒的爱意,母亲,无论在何种情况都是让人肃然起敬的身份与角色。
4、精神病人与弱者的对抗
精神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可以自己臆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并用粗暴的方式建设虚假的世界,然后再逐步影响弱者。这些弱者包括三大类:1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山谷里的人,让其接受对政府的抵制、对教义的扭曲、对政府医疗的拒绝、对肌肉测验法和精油的特效、上帝治疗疾病的认同;2是在经济上依赖父母的孩子,如托尼、奥黛丽、尼克、肖恩,没有受过教育并且为了生活只能认同父母的偏执和分裂;3是塔拉、理查德和泰勒,因为童年时期的脆弱导致家庭的影响在他们心理造成了永久的伤害,虽然表面上他们离开了巴克峰,但他们的生活和心理还是会时不时受到煎熬,甚至伴随一生,令其无法摆脱痛苦。最终,无知者容易被偏执同化,受教育者更倾向于认清现实。
5、塔拉的运气
不是所有山谷里的女孩都有这么好的运气的。垃圾场的危险工作、冬天里的两次车祸都没有伤害到她的生命;上学后遇到超级好的主教、硕导、博导、同窗、室友、朋友、男朋友,对其从来没有指责,只有持续的关爱;能熬过生活与心理上的重重阻碍、矛盾,涅槃重生。这不是每个陷入生活绝境的人都能熬得过去的人生。塔拉的学业其实并不算特别优秀,她的生活得以步入文明与现实,离不开她自己的坚强与天时地利人和的外部条件,更要感谢她人生中遇到的贵人们。
总结,教育是改变人生的一个重要方式。学校、社会、生活皆是学习的场所。始终不要放弃内心真实的想法,勇敢坚强的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为生命中的贵人们致以崇高的感谢。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9
故事一如它的名字那样励志,17岁前从未走出大山,从未接受教育的塔拉,在怎样封闭的思想中成长,最终因为教育改变认知,推翻地之前建立的人生观,也使她与原生家庭绝裂。
阅读时我无比期待后面的内容,就像看《阿甘正传》《幸福来敲门》那样,我期待一个励志故事创造的奇迹,塔拉成为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博土。
可我仍无法忽视她在与这一切斗争时经历的痛苦,无数次推翻自己的认知,和现实也界激烈摩擦遍体鳞伤、甚至在最后和原生家庭教育缺失、思想固化,滋生出不可调和的予盾,这样的结局令人痛心且无力。
这其中最难熬的不只是塔拉遭受的封闭和暴力对待,因为如果摆在面前的只有丑恶,那么塔拉可以大大方方的弃之不顾,可这其中还包含家人曾经的爱,他们曾经对她很好的事实摆在面前,让塔拉没法彻头彻尾的抛弃他们。
就像一向偏执的父亲支持塔拉唱歌,在塔拉去剑桥前展示的父爱和老父亲的无助。即使暴力如肖恩,也曾在父亲面前保护过她,也曾在她最需要帮助时给她100美金,这样的爱要怎样将它推翻呢?
我拐过弯,他仍然保持着那个姿势。父亲的那个形象我将永远铭记:他脸上的表情充满爱意、恐惧和失落。我知道他为什么害怕。我在巴克峰的最后一夜,就是他说不会来参加我毕业典礼的那一夜,他无意中吐露过。
“如果你在美国,”他低声说,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
..每每看到塔拉父亲因为封闭自己和偏执,一次次导致自己和家人受伤时,我急得想摔书,但就像塔拉说的那样,家里的3个博士和4个没有高中文凭的人,作文这层教育的深渊阻隔着他们,他们无法互相理解,她已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养大的孩子,但他依然是那个养育了她的父亲。在教育带来的改变下,在无数次与真实世界而非大山中的世界的冲突中,塔拉再也无法埋藏自己的见解,依附于人,历史将由她自己的认知书写。
在教育赋予的认知下,那个大山里的塔拉无法再现身了。戏剧上演时,不知为何,我无法再穿过镜子,将十六岁的自己释放出来代替我。
在那一刻之前,她一直在那里。无论我看上去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一我的教育如何辉煌,我的外表如何改变一我仍然是她。我充其量不过是内心分裂的两个人。她在里面,每当我跨进父亲家的门槛,她就出现。
那天晚上我召唤她,她没有回应。她离我而去,封存在了镜子里。在那一刻之后,我做出的决定都不再是她会做的决定。它们是由一个改头换面的人,-个全新的自我做出的选择。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10
我认为作者的原生家庭还是给了她一定的正面影响。
在前几章节,作者的回忆中,父母的共同特点就是行动力强——父亲相信世界末日将临,屯粮修防御工事……这一切能成功,不只是因为他有精神病患的狂热,更是因为行动力;母亲做事勤奋,当助产士能一步步积累将自己提升到专业水平,还开了精油作坊……
在我没有看到后面的时候,我实在对作者能够拥有这样的父母怀有羡慕。我相信作者能够在之后大学生活环境的频繁转换中站稳脚跟,绝对有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父母耳濡目染带给她的行动力。另外,作者的父母也都聪明,能随环境而变。孩童时期能够看到父母是如何待人处事的,父母机灵的一面,固执的一面,都给作者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其实说到底,还是非常羡慕,作者有这么丰富的人生经历。虽然生理心理上都遭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从作者书中情感的流露来看,我觉得这样有痛苦又有快乐,有不知所措,尴尬……这么多体验这么多情绪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活着。羡慕,羡慕,羡慕。
本书带有自传性质,因此考虑用作者代替书中主人公“我”。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11
原生家庭的羁绊到底有多大?以前我总是对自己是留守儿童耿耿于怀,父母从未让我感觉到关爱,即便是后来同他们在一起,也是被不停的嘲讽,你真笨,脑子有问题,是个傻子这是小时候大人们给我贴的标签,尽管现在我明白自己不是他们说的那样,但每次与他们对峙时,他们说那只不过是个玩笑,是我自己太认真想得太多,我还是会心灰意冷,难以自制。
我读了很多有关修复童年创伤的书,从最初将所责任归咎到他人,到与自己内在小孩对话,告诉他我会给他无条件的爱,我不用再苦苦弥补童年的情感空洞,我将自己从受害者模式中挣脱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自己,接纳那些让我心痛的瞬间,我会告诉自己允许痛苦的存在,并带着痛苦好好地生活,但是还是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刻,这一生我也无法弥补他们给我带来的伤害,但我可以选择更加爱自己。
亲密关系很好的揭示了缺爱、被否定的童年给我带来的问题,在感情里我是没有安全感的人,不管伴侣做得再多,我都怀疑他是否爱我,并且我不相信他会真的爱我,我是一个掌控欲很强的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亲密关系里我都不停的寻求确定性,试图让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之中,当某一天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我简直无法相信,同时我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我从未以如此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周遭的一切都不在我的掌控之中,多么可怕!
《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多么振奋人心有醍醐灌顶的标题,原生家庭对塔拉的羁绊比我们大多数人要大得多,父亲的极端和偏执,哥哥对她的虐待,即使是博览群书,快要获得剑桥博士学位的塔拉也无法做到完全释怀,在父亲反对教育,反对政府的一切,生病不准去医院的环境下,7个孩子中能有3个获得博士学位,堪称奇迹。
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并不容易,阅读还不一半时,已经不下10次想要放弃,这让我痛苦了整整一个星期,今天终于完成阅读,说不上高兴还是难过。塔拉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我们每个人都可追求自己的人生,换句话讲,决定自己未来的不是命运,而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