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热】死亡诗社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2023-10-21 13:15:19 死亡诗社电影观后感

【#实用文# #【热】死亡诗社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编辑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关于“死亡诗社电影观后感范文”的内容,为方便之后的查看建议将本页和网站加入收藏夹。博览群书是好的,博览好电影也是我们提倡的,优秀的影视作品总会让我们内心产生诸多感悟。写篇观后感记录欣赏作品时的心路变化是个不错的选择,写观后感时要全面理解文章,才能表达真挚的情感。

死亡诗社电影观后感范文 篇1

在《死亡诗社》中,罗宾·威廉姆斯把这句梭罗的诗宣讲给他新一届的学生。

名字容易让人误解,其实这不是一部充满死亡气息的电影。在那里,没有普拉斯那样的女人故事,也没有阴冷刺骨的文字。相反,这应当归类于学校青春剧。在这个严谨的威尔顿教会学校(男校)有着这样的四个口号,传统,荣誉,纪律,优秀。学校里,有这样一群俊美如阿波罗的男孩。他们的眼中闪着好奇的光芒,对爱和异性的憧憬,挣扎着奋起的力量,向往一次不计代价的独立的飞翔。

这是七个男孩的故事,他们是:托德,尼尔,查理,诺克斯,米克斯,皮茨和卡梅隆。托德是个不敢表达自我的男生,他的哥哥十分优秀,所以他总是显得有那么些自惭形秽。尼尔是一群人中的首领,为人直爽性格热情。查理是一个肆无忌惮的人,没有他不敢说的话也没有他不敢做的事。诺克斯爱上了一个女孩,在三番两次的胆怯中最终鼓起勇气捧着花束去了女孩子的学校。基丁的出现,似乎改变了他们的未来,但他们眼中闪耀的光芒,又证明了他们内心的期盼。

第一堂课,基丁叫大家撕去了教科书上对诗歌评判与赏析规定那一页,并努力告诉他们青春的活力和诗句的甜蜜,让大家都叫他“船长”,大家都笑了。早慧的尼尔干脆的撕去那一页,懦弱的托德怯怯的撕去那一页,认真的卡梅隆工整的撕去那一页。学生不一样的表现并没有让基丁感到奇怪

第二堂课,基丁站在讲台桌让大家上讲台来换一个眼光看这个世界,让他们朗诵自我的诗歌,让他们用诗句唱出心底的感受。尼尔很骄傲的展示自我的杰作,卡梅隆写得规规矩规矩,胆小的托德在基丁的逼迫下也喊出了他心中的惠特曼,博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第三堂课,基丁耐心的告戒大家,梦想是不能对抗现实的,他们必须在现实的天空下放飞自我的梦想,他鼓励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梦想,又着实为他们的现实担忧。尼尔爱好戏剧,可他父亲并不期望儿子和戏剧沾上边,基丁不止一次的鼓励尼尔把自我的想法说给父亲听,尼尔办不到。尼尔瞒着父亲参加了学校戏剧团的演出,父亲意外出现,冰冷的拽走了尼尔,还严肃的说要把尼尔转送军校。尼尔一声大叫,然后独自说:“我演得真好。”

最终一堂课,一个戏剧爱好者,一个诗人,一个学生,一个活生生的灵魂死了。无奈的尼尔最终拿起了父亲书桌里的手qiāng,指向了自我……托德的难以置信,在白雪皑皑的雪地中,托德不断奔跑却又不断摔倒,还有他那撕心裂肺的哀嚎,他无法理解这一切,他无法原谅这一切。当七个男孩中唯一一个依然严谨依然只懂得明哲保身的卡梅伦报告了学校关于基汀教师鼓励他们组织死亡诗社之后,基汀只能选择离开。忍无可忍的查理在揍了卡梅隆一拳后也被学校开除。可在他身后一个接一个的灵魂站了起来。即使是校长也不能把这些孩子从课桌上拉下来,他们独立、骄傲、自信。

他们反复吟唱着惠特曼的诗句:“啊,船长,我的船长。”应对这个世界,他们做了第一次发自内心的选择,一个愿意承担后果的选择。基丁最终的笑容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了,他们已经长大,已经独立了,他们已经学会怎样在这个世界和自我的梦想一齐生存了。

影片依然有美国电影的一贯风格——艳丽的色彩,逗人的桥段,戏剧的冲突,煽情的故事。然而,导演并没有所以而让影片止步于此。

浪漫的诗人走向了死亡,无法理解现实,仅有把自我捏碎。

勇敢的斗士离开了,他会用他的一生去战斗去向现实挑战。

理性的哲人留下了,他从生命和死亡的对话中透彻地理解了人生的智慧,他会独立地承担自身的命运。

无畏的船长被放逐了,他注定是一个流浪的游吟诗人,也注定是他船员们一辈子的老船长。

影片名为,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仅有让不属于自我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灵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开始真实的生,清醒的生,有意义的生!

电影在一群站在课桌上的孩子深情的注视下划了句号。可生活还在继续,看电影的人还在继续。我是否有一天也能那样独立的站着?

电影是门遗憾的艺术,她界于创作与未完成之间。她象一盏灯,照亮你心灵的一条小路,启发你,引导你,让你独立的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去完成,去实现。看电影也是一件很独立的事,在那流光幻影之中,你欢乐,你悲伤,你愤怒,你感悟。在电影里,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自我的,都是独立的。

我们的独立精神应当植根于生命的野性,梦想和勇气,生命是对于这个世界的狂野的爱。或许生命有时会是痛苦的,但不要忘了灵魂深处面向生的勇气和对生的渴望。

死亡诗社电影观后感范文 篇2

《死亡诗社》的结尾注定要成为影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之一,不仅在于她用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力量,还在于她带给了观众一份难以抗拒的戏剧高潮,以及令人激动又不乏深思的观影体验。影片最后,当伊桑·霍克站上课桌喊起那句“o,captain,my captain!”,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便开始升腾,直到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死亡诗社”的成员都站起来,充满自信和坚毅地看着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基丁老师时,那种沸腾的感觉尤其明显。仿佛有一股力量在体内横冲直撞,让整个身心为之触动,这股力量与成长有关,与态度有关,也与坚定不移的信任有关。

此时此刻的基丁老师,被校长呵斥快点离开,沮丧中夹杂无奈,但孩子们带着独立态度展现他们对他的支持时,他所看到的,是孩子们的成长以及站在课桌上的勇敢,他所感受到的,是自己所一贯坚持的教学理念总算在部分孩子身上得到了体现,那种对自己的信任,是一个坚持自我的人最大的欣慰!所以,他可以带着微笑离开教室,带着欣慰感谢孩子们,而留下的,是注定要影响孩子们一生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念。

《死亡诗社》的前三分之二,都可以称得上是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喜剧,而最后的三分之一,则是能够激起思想浪花的悲剧。这种剧情架构,没有丝毫的取巧之意,只有朴素到近乎沉静的诚意,使得整部影片充满看不见却着实存在的力量。

影片的前三分之二,是一部浪漫而激情的喜剧。在富有个性的基丁老师带动下,年轻的学生们在视“传统和纪律”为第一要务的“地狱学校”,见识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教学,领会到了诗歌的非凡魅力,体悟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感受到了生命追求的另一种可能。基丁老师用他所特有的方式,开拓学生们的眼界,启发学生们的思考,引导学生们的思想,让学生们不再死板地墨守成规,而是释放属于年轻时代的活力与激情!他们开始有勇气展示个性,有勇气追求爱情,有激情热爱诗歌,有激情追求自由,寻找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并付出不懈努力去对之追逐。在这种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片段里,“死亡诗社”代表着一种诗意的态度,明快而欢喜,像最美的春光一般,温馨而感动。

但在传统和纪律占据统治地位的环境里,过于自由的喜剧注定要在一些阻碍前生出一丝悲剧。热爱表演的尼尔从来不敢违抗父亲的意愿,在基丁老师的教导下,他开始敢于追逐自己所爱,也敢于向父亲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舞台上的尼尔充满了活力,的确具备表演天赋,但当父亲出现在剧场里时,他知道,自己的追逐又将面临阻碍。果不其然,父亲显然不希望他成为舞台上得一个表演者,而更希望他按照他的期望去进行自己的人生。尼尔压抑了自己的激动,却以自杀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反抗。而尼尔的死,不仅带来了伊桑·霍克在雪地上的沉痛哭泣,也带来了基丁老师被校方开除的悲剧。倡导自由追逐的“死亡诗社”因为一个勇于追逐自己的个体之死,导致一个团体的静默之死。这无疑给整个影片添加了一层厚重的悲剧色彩,但也在影片最后,学生们以站在课桌上的方式呈现了一种希望——种植在学生们思想里的自由之花,终将绽放。

整部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波动,没有令人震撼的宏大场面,没有热血沸腾的动作大戏,任何商业大片所惯有的元素,在这部影片里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她是那么的朴素,朴素的开场,朴素的叙事,朴素的场景,朴素的演员,每一个镜头都像一幅淡雅的素描,离生活很近,与真实不远。但她又是那么的富有力量,有力的情节推进,有力的台词语言,有力的思想内涵,每一句台词和每一个人物,都用诗意的方式传递关于人生、关于生活的真谛。“抓紧时间,孩子,让你的人生不同寻常!”、“人们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站上讲台,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及时采撷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回”。如此这般的诗句,如此这般的态度,如此这般的思想,让这部影片非同寻常。

在商业片横冲直撞的当下,《死亡诗社》像一股不羁的清风,用清新素雅的方式,温暖着思想,传递着力量。尽管时光飞逝,这部二十四年前拍摄的电影,到现在还能让许多票房高昂的电影汗颜不已。她揭示了电影的一个真相:好的电影,从来与华丽的场面无关,只与蕴含其中的思想有关,即便朴素无华,也能充满力量。

死亡诗社电影观后感范文 篇3

很多人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和《蒙娜丽莎的微笑》、《放牛班的春天》类似。因为他们总是会在影片中产生一对矛盾体,即解放的思想与保守的冲突、对立,并且,结局总是,前者占据了心灵上的重要地位。

那里不说《蒙娜丽莎的微笑》。因为这个片子虽然看过,但是却很惭愧,忘记得差不多了。就说《死亡诗社》和《放牛班的春天》。个人觉得,就影片而言,后者要明显好看一些。因为后者的叙事较为集中,再加之音乐的美,使得整个影片久久韵味回荡。其实《死亡诗社》也不差,影片诗情画意的部分构图精美,尽管音乐不够精良。但是影片刻画了好几个人物形象,又不能面面俱到,否则就是罗嗦没有重点;但即使是编剧认识到了这一点,影片还是存在着必须程度上的缺憾。我就觉得那个名字有点怪的男生能够删去,因为自始自终没看见他有什么成长、变化,对影片的进程有什么影响。有时候我觉得这是东西方思维的问题,尤其是在看《蒙娜丽莎的微笑》、《死亡诗社》这样的影片的时候,对于电影中传达的很多很“西”的东西并不是理解的够透彻。所以有距离感。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一向主张较为集中的叙事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

从这三部影片来看,结局部分总是保守势力的胜利。比如说《放牛班的春天》的教师离开,《死亡诗社》里面也是。尽管我们说在心灵上,解放的思想冲击了人们的灵魂,成为一种向往,然而他也只能是向往,因为前进者的躯体离开了,他失败了。孩子们站在课桌椅上向老师致敬,确实很感人,但是不也只能感人一下么?孩子们给老师折纸飞机,用一种无言的情感去传递内心的激动,但连头也没敢伸出来一下。最后呢,最后是什么呢?最后是,大部分的孩子还是要生活在那个囚笼般的世界里,正如我们一样,整个影片给我们的只是一种精神慰藉,甚至连精神慰藉都是虚幻的,电影里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性的结局,生活中的结局。走出电影院的人们会感叹生活中没有那样的老师,不能带领我们解放思想,但这也只能是感叹。不是吗?

所以,其实对于这种传统思想的冲击和突破,这些片子还没有《泰坦尼克号》做得好。因为在这部电影中,至少我们看到了生命垂危之时的真谛无悔的选取,看到了对旧的腐朽的一切的冲击的力量。尽管导演聪明地将它毁灭在一场世纪的天灾之中,但这却成为了一种永恒的回忆和美丽,而不是《死亡诗社》给我们的遗憾的美。

《死亡诗社》里面,导演对想演戏的那个男孩子死时的刻画,那是一个壮烈。仰视、光影,不记得音乐是什么样了(汗,看的哪门子电影哟,呵呵),反正就是一个突出,突出这种死是一种无言的抵抗,用最为珍贵的生命去挑起反抗的大梁。包括在死后,这一帮以前很欢乐的男孩子们,再一次群众出现背影的全景时,影片是无声的。

死亡诗社电影观后感范文 篇4

一.故事回放

《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所名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中学里。这所招生率高的重点学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声誉良好。学院的校旨是所谓的四大支柱:

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学生们一关门,四根柱子就成了:伪善、恐怖、颓废和污秽。

同时,学生们也给它起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名字:地狱。影片开场的一组镜头就以沉郁的影像表现了这一“地狱”对学生强大的威摄力与禁锢力,它就像一部毫无热度与感**彩的机器,将每一名学生加工成面目一致的合格产品。

可是这一切,却因为基廷这个异类老师的出现而改变了。基廷老师带领学生聆听死亡之声,反思学校历史建筑中生命的意义;让男孩在足球场上读他们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瞰世界。教师自由发散的哲学思维,使学生在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逐渐学会思考和寻找自己,勇敢地询问生活方式,甚至违反校规,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讲故事、唱歌、朗诵诗歌!

二.感悟与思考

1.教师的影响力

作为一名教师,毫无疑问,它应该对学生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力到底应该有多大,是否能驾驭于家长意愿之上?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2.自由

影片尾声处,男生尼尔因为父亲极力反对他演戏,决绝地用父亲的手枪终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让人不由想起那句名言:“不自由,毋宁死。

”但是,自由到底是什么呢?真的就是“我行我素 ”、 “为所欲为”吗?

3.沟通与协调

影片中的男孩尼尔最终选择自杀。主要的问题是,他不能成功地与父亲沟通,协调好他喜欢演戏和父亲希望他成为医生的矛盾。其实,这两者之间就如此水火不相容吗?可不可以选择一种折中的方式:

医生作为一种全职工作和作为一种业余爱好来发展?亦或是先考上常青藤盟校再说?

4.责任感

影片中的男孩尼尔是一个有理想、有热情、充满着气的年轻人。他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等着他,但他的自杀作为对自由的牺牲的理想让我们深思他的悲伤。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不仅是我们自己的生命,而且属于那些爱我们的人,包括那些经常于我们意见相左的父母。我们心中要有责任感,不要轻易放弃生命。

死亡诗社电影观后感范文 篇5

课堂上,老师组织观看了《死亡诗社》这部电影,作为一名将来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生,在看了这个电影后,确实让我感触颇多。影片中,新一届英语教师约翰·基廷精力充沛的教育理念和激情澎湃的教学方法,突破了预科院校原有的思气沉沉的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氛围,解放了学生原本束缚的思想。然而,尽管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学生家长和其他老师却无法理解。

最后,随着学生悲剧的发生,他离开了他深爱的教育岗位。

相信看了这部电影你也会有同样得感受,也回想起我们高中三年接收应试教育的情景。结合实际,影片要展现的是纯粹应试教育与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提高之间的矛盾。如今社会,在寻找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往往首先关注一个人的学历,是博士、硕士、本科还是专科,毕业院校是否是985,211等等。

而得以有机会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进入更为优秀的学校,唯一的途径便是在考试中取得比别人更高的分数。于是乎,中学阶段的学校教育的目的便成了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而非如何让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真正学到点什么,对自身各方面能力如何去提高。高考、中考的成绩决定了一个中学教学质量的好坏。

在书店里销售的教辅资料中,名字里带个“状元”字眼的便有很多,全国三十多个省,每年都会有三十多个省状元,数不胜数的各类状元。在获得了“状元”这个称号时,他们无限风光,媒体的长篇报道,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又有多少人关注了这些状元们日后的发展?纵观历史,自从实行了科举制度以来,历朝历代诞生了多少的状元,却又有多少的状元对当时的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我们后人所牢记?

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无非就是这些状元往往只是应试的顶尖高手,却并非拥有真正出众的,真正能对社会发展起贡献的各种能力、素质。

一个国家需要不断发展,需要培养许多一流人才,而大学是这项重要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然而两极分化却是一个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些学生早起,去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于是相反的却是通宵游戏,白天翘课睡觉的一批终日无所事事的同学。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同学再拼了命考入大学后却过得如此不思进取?我想,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目标。

大学生进入校园后失去目标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中学阶段,由于有着考入好的大学的目标,于是大家都不分昼夜,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我想学校老师也知道,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正通过学习获得,不会有自己的想法,只会受到课本的束缚,会通过猜测问题制造者的想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但是,大多数教师并不想突破传统的不利于学生的教学模式,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可以让学校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也可以提高自己。同时,由于学生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依然存在,在渴望孩子尽可能获得高分的思想下,家长们也希望学校教师能采取这种应试教育模式,提高孩子的成绩,而不是能力。作为学生,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他们接收的是灌输式的教学,他们的思想往往受到束缚,对教式的依赖性大大增强。他们不愿意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只是等着老师告诉他们为什么和怎么做,等等。

在影片中,约翰·基廷先生意识到了人才培养预科学校应试教育的弊端。他想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真正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像惠特曼这样的诗人,我们可以充分释放传统教育束缚的思维,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john keating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确实为学生所想,然而他所忽略的,没有考虑到的便是社会现实。

在整个社会处于应试教育下的时候,如果个人格格不入,势必无法得到大家的理解、支持,以至于最终引发了学生自杀的不幸。寒假时,我在回母校做了一个调查,一个关于学生眼中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的问题中,在提到公平对待学生时,高一高二有不少同学希望老师能综合考评一个学生,不能单纯已成绩将学生划分三六九等,而高三学生在提到同样问题时的回答却都是希望老师不要放弃差生。可见随着几乎决定他们人生的考试来临,作为学生也的都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却又都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希望老师还没有放弃他们,还能在他们身上花些许的经历,在考试前助他们一臂之力。

面对现实,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做出选择?大家也都知道,这两种教学模式之间最大的区别便在于教师和学生两者间,谁是主要角色。素质教育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应试教育是教师灌输知识。

那么两者之间的转换要点便在于要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去学习,而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成功的,需要逐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于是从小学阶段起,甚至是学前教育便要在教师引导下,开始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作为教师,要善于寻找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平衡点,在保证学生能顺利应试的同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同学们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的专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而这个平衡点的寻找并不容易,需要一个教师丰富的经验积累,要能更为主动地深入同学当中,与同学们交朋友,充分了解同学们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把握不同学生身上不同的平衡点,将同学们引上一条真正通往他们成功的成才之路。

化学学院丁弘正***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死亡诗社观后感 | 死亡爬行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上一篇:最新理论学习计划(实用11篇) 下一篇:自我介绍信模板9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