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最新五单元教学计划(模板14篇)

2023-10-21 11:48:20 单元教学计划

【#实用文# #最新五单元教学计划(模板14篇)#】我特别推荐“五单元教学计划”,你一定要尝试一下。我建议你将这个网页收藏起来,方便复习。转眼间,新学期就要开始了,老师们开始制定新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老师才能灵活从容地授课。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1】

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为“探究轻松生活的能源”,旨在通过学生实地探究能源的来源与使用,引导学生形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了解环保理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能源的种类和常用形式,掌握能源的使用方法。

2.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掌握家庭和学校中能源的使用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约能源计划。

3.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节约浪费、保护环境习惯。

二、教学内容

1.能源概述

通过概念解释、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能源的种类和常用形式,掌握能源的使用方法,学习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能源。

2.能源实地调查

组织学生实地探究家庭和学校中能源的使用情况,分析传统节能措施的优缺点,针对负面因素设计创新性的节能措施,如合理使用空调温度控制器、勤关电器电源、使用太阳能充电器等。

3.能源实验

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使用不同能源的工具和设备,掌握常用能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4.能源论文写作

让学生写一篇能源的论文,要求围绕节能减排这一主题,通过文献查阅和数据分析,阐述环保的重要性和传统节约能源方式的不足,文中提出新的能源使用方案。

5.能源调查报告

让学生进行一个能源调查报告,从调查环节、数据统计、结果分析等各方面入手,撰写一份完整的能源调查报告。

三、教学方法

1.授课法与互动学习法相结合

通过授课,让学生了解知识简介和基础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实验教学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能源使用常识,并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知识。

3.研讨式教学

以研讨会和讨论会为主,鼓励学生思辨和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1.引用文字或图像素材展开一个热身课程,引导学生对本次主题进行讨论。

2.学生开始进行能源调查,让学生收集调查数据,生成数据图表并分析,探究环保和节能问题。

3.组织实验,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学习能源使用方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4.学生根据实验和调查报告,撰写能源论文,提交交流。

5.让学生根据调查信息,编写一份能源调查报告,阐述其调查结果及分析。

五、教学评估

1.通过观察记录,判断学生是否能够良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评估,检验学生是否熟练掌握能源使用方法及常识。

3.通过学生撰写的能源论文和调查报告,评价学生的写作表现和分析思维。

4.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分析,学生要在课程中提出具体意见和改善方案。

以上是一个具体的“探究轻松生活的能源”单元教学计划范文。此方案重点突出实践和探究。范文将教学方法与学生交互结合起来,旨在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2】

一、本学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与教材分析

教学目的:学校体育教学是掌握体育技能的主要课堂,通过体育课的学习让学生

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技术,学会锻炼的方法,养成锻炼习惯,培养兴趣和爱好。

教学要求: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解为主线,在

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兴趣,养成习惯,防止受伤。

教材分析:本教材将理论部分与体育与健康知识融为一体,便于对体育与健康内

容的理解,掌握锻炼身体方法,掌握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最有活力最具创造性的时期,这一阶段学生身体生长开始减速,但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

2、田径、体操、球类学习。

(2)教学难点

田径、体操技巧

四、教研教改专题

1、专题:

如何让学生爱上排球运动并积极参加排球运动

2、目的、要求:

让学生爱上排球,上课严格要求并采用多样式教学方法,调动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具体计划与措施:

(1)丰富上课内容,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为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打下基础

(2)上课严格要求锻炼身体,学习技能。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3】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是由理论和实验组成.理论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大认识和概括;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

苏科版教材初中阶段共四册,主要内容是:

第一册:各种形式的运动与能(声、光、热、物体的运动)

第二册:物质属性与结构;力和运动

第三册:简单机械与功,机械能与内能;电路与欧姆定律;电能与内能

第四册:电能与机械能;电磁波与现代通信;能源与社会(含能量转化与守恒)

新教材的设计要求不拘泥于学科知识的逻辑线索,关注三个维度的整合,把“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交织成多维目标体系。能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关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整体设计的三条思路:

1.以物质、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构成不同层次又相互联系的逻辑结构体系,能量贯穿始终。

2.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在宽广的人文背景中展开。

3.展现自主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学习过程。

八年级物理教学详细分析请各位教师参阅《苏科版物理教学参考资料》

二、教学建议

1.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但要确立知识技能目标,还要确立相应的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各类目标的侧重与融合有轻有重。

2.两类目标的陈述方式不同。一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可结果的课程目标。如:“知道汽化两种方式”;二是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方式即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体验等。如:“体验水沸腾前后声音大小的变化”。

3.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4.注重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

5.注重科学探究。关键不在形式而在体现探究的本质特征,探究教学始于问题,以问题为基本导向。因此教学时要以创设问题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6、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的建议: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有一定依据的猜想与假设,避免盲目的探究;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的指导;方案力求使探究始于真实和接近学生所处的真实环境(自然、生活和社会的环境);情境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的机会。提倡小型的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

7、使用新教材时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改变仅以“双基”为目标的观念,树立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标观;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认识加强科学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改变封闭式的学科体系,关注提供开放式的科技与人文社会背景;改变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观念,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4】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教科书第37~47页的内容。

第一课时 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 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3、 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4、 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

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 角 )

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

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

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

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

⑥、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例:A、锐角比直角( ) B、比直角大的是( )

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1) 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

(2) 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3) 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

2、自由活动:找一找!

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瞧!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原因。

四、总结,深化阶段。

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

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五、课堂练习作业p39第1、2、3题,小组校对

第二课时 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具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1)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2)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3)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怎么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A:平移: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

B:旋转:大风车、摩一轮等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什么?

(2)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平移、旋转特征。

(3)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小结:通过观察,举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3、练习(出示P41页方格图)

二、综合练习

1、 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课本P43页第三题)

2、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问题?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知识。

[设计意图]鼓励多种形式的学习,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课后活动 应用平移和旋转做运动。

第三课时 剪一剪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4、让学生剪出漂亮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剪出各样图形。

教具准备:彩纸数张,剪刀一把、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二、 探索新知

1、猜一猜,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有折痕)折边画出半个小人。请大家猜一猜,沿着画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么?你给它取个名字吧。

2、出示投影,看一看,一眼功夫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那么它成了什么样了?请大家说一说,怎样才能很快剪出两个连续的小人。

(1)小组讨论,组员每人那一张纸,边思考边折,然后把自己的方法说给伙伴听让方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演示,集体汇报。

a) 方法1: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孩。

b) 方法2、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c) 方法3、: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3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d) 方法4、把纸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

(2)试一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动手试一试,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收集出现不同的作品。评一评,议一议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及时帮学生订正。[设计意图]这是一个 重要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两个连续的小人,加深对图形平移的认识。

(3)小结:看来要剪出两个完整的连续的小人,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请大家以后要注意这些问题。

3、巩固体验,请同学重新选择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再剪一次。

悟规律 1、学生再活动一次,再剪一次。想一想,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能剪出几个小孩?说理由

4、发挥想象,自主创意出示教师作品,让学生给予评价。同时把你的作品展示给你同桌看。

三、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掌握什么本领?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5】

立定跳远教学方法

立定跳远作为体育中考科目及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项目之一。他对发展学生的弹跳力,改善腰、腹肌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本人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谈谈立定跳远的教学方法。

一、立定跳远的动作由预备、起跳、腾空和落地四部分组成。

(一)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二)起跳: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两肩要充分上提),向前上方跳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背部用力及时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三)腾空:人体充分伸展,做到“三直”即髋,膝,踝三关节伸直,两臂前举。在收腹落地的时机因人而异,腰腹力量强的,可在人体达到最高点后下落时迅速收腹举腿,尽可能延长腾空时间达到可能远的落地点。而腰腹力量较弱的,在人体最高点时迅速收腹举腿,以便能够顺利完成收腹举腿动作。收腹举腿的同时两臂屈臂用力急振后摆,小腿尽可能地前伸,从而达到可能远的落地点。

(四)落地缓冲: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并屈膝使膝盖前伸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二、教学口诀:

一摆二蹲三跳起,快速蹲地展身体;收腹提膝伸小腿,后跟着地向前起。

三、教学要领:蹬、摆、收、举、伸、移

蹬——两腿蹬地;摆——两腿用力向前上摆动;收——膝空中收腿;举——空中举腿;伸——落地时两小腿前伸;移——两膝弯曲重心前移。

四、教学方法

1、原地练习蹬伸。按起跳要领准备,不向前跳,而是向上方蹬伸髋、膝、踝三关节,体会用力的顺序。

2、摆臂练习。原地摆臂由后下方至前上方的摆臂练习,主要体会臂部带动身体的作用。

3、落地前的抬大腿和小腿前伸练习。在练习场地的适当距离上,拉一条橡皮筋(有一定的高度)迫使练习者向上抬腿和前伸技术。

五、力量练习方法:

(1)蹲跳起这是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2)单脚交换跳这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跳时主要是用踝关节的力量,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原地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行进间跳时,可规定跳的距离(20~30米)。以上练习重复2~3组。

(3)纵跳摸高这是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力量而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方法。

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单手或双手摸高。每次练习10次左右,重复3~4组。

(4)蛙跳是发展大腿肌肉和髋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两脚分开成半蹲,上体稍前倾,两臂在体后成预备姿势。两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髋、膝、踝三个关节,同时两臂迅速前摆,身体向前上方跳起,然后用全脚掌落地屈膝缓冲,两臂摆成预备姿势。连续进行5~7次,重复3~4组。

(5)障碍跳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爆发力。

动作方法:地上放小海绵垫6~10块,每块距离1米左右。练习者站在垫后,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两臂自然后摆,用脚掌力量向前上方跳过障碍,两臂配合向前上方摆动,落地时屈膝缓冲,落地后迅速做下次跳跃。重复5~6组。

(6)跳台阶主要发展腿部力量和踝关节力量。动作方法:两手背在身后,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用前脚掌力量做连续跳台阶动作。一次可跳20~30个台阶,重复3~4组。

六、趣味性活动练习

1、包袱、剪子、捶

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学生一定程度地掌握了立定跳远的技术,如果再单调地重复练习,学生就会失去对立定跳远的兴。这是适当的引入比赛,对再次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运动成绩,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学中。我采用“包袱”“剪子”“捶”游戏比赛方法:两人一组,用“包袱”“剪子”“捶”决定输赢,谁赢了谁向前跳。谁先到达了目的地,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输者要把赢着背回起点。这样做,赢者有其“乐”,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输者有其“憾”,会发奋拼搏再接再厉,输赢都有一种运动后的快感。

注意事项:比赛者的水平要均衡,才能做到赢者有其“乐”,输者有其“憾”,输赢都有一种运动后的快感。

2、立定跳远接力

动作方法:3至4人为一组,两队进行比赛。两队第一人站在起跳线后,其他人站在两侧,第一人从起跳线跳出落地后,第二人在第一人的落地点接着向前跳,然后第三人在第二人的落地点处接着向前跳,依次类推。每人每次可跳1--3次,或按顺序间隔跳3次,以跳的远的'队为胜。

注意事项:接力时,跳者必须站在前者的准确落地点上,每一次跳都要用全力。

3、穿梭立定跳远

动作方法:将学生按高矮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横排站在一条分界线的两边,甲队站的一边为甲区,乙队站的一边为乙区,每人一个对手。假如游戏从乙队开始,则乙队第一个队员站在分界线边沿,用立定跳远的方法向甲区跳一次,,然后甲队队员找到对手落点,用同样的方法向乙区跳一次,依次往返跳跃,看最后一跳的落点在哪个区,如在甲区,乙队胜;落点在乙区,甲队胜。

注意事项:必须在起跳点起跳,不能向前移动,跳后应让裁判划定落点再离开。也可采取记团体总分的办法进行比赛,胜者得一分,全队累计起来,得分多队为胜。

4、双脚夹包比远

动作方法:两脚夹包(可用沙包或小实心球)站于线后,然后用收腹向前摆腿的力量用力将包夹掷出去。两人或几人进行比赛,根据夹掷的远近排定名次。

注意事项:夹包预备时,脚距离线适当留有空,约30至50厘米,将包掷出后,两脚应落在线后。

5、鲤鱼跳龙门

初学立定跳远的学生,往往急于跳“远”,忽视了起跳的“高”度,表现在:动作上,起跳后身体用力向前冲,由于没有高度作保证,结果还没有作出完整的动作,身体就已经落地了,难以形成腾空后的收腹举腿动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根据学习善于模仿、乐于表现的心理特征,将小垫子折叠成竖立的“人”字型,学生模仿“鲤鱼”从上方跃过,跃过时要注意“摆尾”,即收腹举腿。这样,不仅有效地延长了身体在空中的滞留时间,改善了腾空的动作,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模仿力和想象力,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注意事项: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设置不同得高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模仿力和想象力,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七、立定跳远易出现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⑴、蹬伸和摆臂不协调,有“后摆”现象。

产生原因:协调性差。

纠正方法:讲清动作要领,“蹬伸”与“摆臂”是同时的。多做预摆动作和进行一些其他能提高协调性的运动,也可以设计多种发展身体协调性的练习来培养这种上下肢动作协调能力。

⑵、屈膝,重心下降不准确,双臂后摆不到位。

产生原因:动作概念不清,预备姿势不准确。

纠正方法:讲清概念和要求,多练习预备姿势,注意屈膝程度,不能过高或过低,重心适度下降,拉开工作肌肉初长度,为蹬地做好充分准备。

⑶、起跳前的小跳步动作和垫一步动作产生原因:起跳技术的错误,动作概念不清纠正方法:进一步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讲清在起跳时,不要有“投机”思想,以为“小跳一步或垫一步助动”会跳更远。其实这是立定跳远的违例动作,算一次跳远失败,不计成绩。多练习双脚同时用力向上起跳动作,也可从跳近距离开始实行立定跳或小步的连续蛙跳;或双脚夹沙包跳,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双脚起双脚落地技术动作。

⑷、起跳方向不够正确。

产生原因:没有明确理解“前上方”的概念

纠正方法:讲清“前上方”概念的具体操作。一般“前上方”指45度方向,但在立定跳远中,人没有水平初速度,只有我们脚的蹬力,这个力在45度时,水平和垂直速度相等,要使这个蹬力让我们跳得远,势必不能太高和太低,应有一个合适的角度,实际练习中,建议在18度-24度,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范围的“前上方”。如果起跳角度过大,属“高跳型”,蹬力的水平速度过小,不利于我们跳的更远。如果起跳角度过小,属“平跳型”,蹬力的水平速度是变大了,但其腾空高度没有,会造成我们来不及做动作,甚至出现脚下“打滑”现象和身体前扑摔倒现象以及“分腿跳”现象。

⑸、蹬伸不充分,摆臂无力,身体不舒展。

产生原因:“蹬伸”概念不清楚,急于起跳,对摆臂作用没有正确认识。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清“蹬伸”的技术要求,体现“充分”蹬伸,要做到“快速蹬伸”,让学生明确起跳时的爆发性用力,充分、快速地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尤其是踝关节的充分蹬伸,对快速起跳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要加强“蹬摆配合”练习,良好的摆臂动作对起跳有着积极的作用。

⑹、收腹举腿不积极,产生“坐”着跳的现象。

产生原因:收腹举腿力量差。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解示范收腹举腿的动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立定跳远动作的要领和方法,多做各种模仿练习、分解动作,强调放松、自然积极发展腿后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注意蹬伸后的身体“一直线”效果,增加腾空时间,强调落地前收腹举腿的速度和时机,体会动作的“展”和“收”的协调配合。

可以多做仰卧起坐,悬垂举腿、原地收腹跳、踏板(跳箱)起跳等练习方法来培养学生空中收腹举腿的能力,掌握立定跳远的空中动作,以提高运动成绩。多做“蹬摆配合”动作的模仿练习,提高上下肢配合的协调性。

⑺、上体前磕,甚至前扑摔倒。

产生原因:急于做落地动作,脚前掌落地。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解示范,说明下落时须伸小腿,脚跟先着地的科学性,多做双腿并脚跳起越过橡皮筋练习,体会在收腹举腿的前摆下伸小腿动作。

⑻、上体后倒。

产生原因:小腿前伸过猛,或者没有正确处理力的惯性。

纠正方法:适当提高起跳角度,或稍伸一下小腿,还有要注意落地缓冲过程和力的惯性作用,注意即时屈膝,从脚跟过渡到脚前掌。

⑼、落地动作不准确。

产生原因:没有积极收腹举腿伸小腿的屈膝产生前脚掌着地和全脚掌着地,易导致“扑出去”摔倒现象和“无缓冲动作”而受运动伤害。

纠正方法:讲解示范,强调在积极收腹举腿的前提下伸小腿,脚跟先着地的科学性和健身价值。

⑽、身体偏转,空中姿势不平衡。

产生原因:左右脚力量不均,观看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起跳动作随意。

纠正方法:锻炼双脚的爆发性用力。明确目标,起跳动作认真、不马虎、同学间不开玩笑。

⑾、看脚跟向后走。

产生原因:学生过分注重是否跳过已定目标,想自己确定一下而使身体后倾无法维持平衡导致后倾或向后退,影响真实成绩。

纠正方法:明确告诉学生落地后向前走,不要在跳的过程中看成绩,应学会跳后向前走再返回看成绩的好习惯,可以在学生跳之前,先在其目标处把原有痕迹擦掉,让学生返回后再看自己的足迹来

⑿、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产生原因:双脚用力不匀或怕摔倒

纠正方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

八.练习注意事项

(1)尽量选平坦又不过于坚硬的地面进行练习,如土地、地板地、沙坑等。过滑的地面不宜练习。

(2)提高爆发力的练习,重复次数一般不超过10次。

提高力量耐力的练习,重复次数必须在10次以上,并尽可能增加重复次数。

总之,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因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远”上,容易忽视起跳动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而出现一些错误动作。教师要引导学生纠正这种现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技术上一步一步的纠正,小到学生两脚的站位和摆臂的高度。不管学生的运动能力是否能达到规定成绩,都应当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只有练习动作正确、规范,才能提高练习效果,取得最佳的运动成绩。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跳跃为重点,以自主学练为主要方式,以主体参与为策略,以身体练习为手段,授之以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通过情节、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中掌握技能。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立定跳远的正确姿势,建立屈膝缓冲的自我保护意识

技能目标:学会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发展学生的基本跳跃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跳跃活动的兴趣,逐步形成敢于竞争的意志品质。

三、学情分析

我校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属于流动人口子女,转出、转入率较高,学生学习基础、水平、体能参差不齐,同时水平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他们活泼、好动,模仿力、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认知能力不够完善,体能较弱,腿部力量不足,鉴于这样的学情以及知识接受能力,我把学生都喜爱的“游戏”活动融入到课堂中来,把学生应学的体育技能通过游戏的方式传授给他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情节中去体验各种学习内容,在学练和体验中掌握本单元的运动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教学内容

小学水平一、二年级

跳跃——立定跳远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顺序与方法。

教学难点:蹬地与摆臂的协调配合。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

情景教学法

讲解示范法

正误对比法

比赛法

评价鼓励法

学法:练习法

合作学习法

相互评价法

七、教学学时分配:

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初步学习双脚同时用力,迅速向前上方跃起的动作,建立轻巧落地、屈膝缓冲的动作意识。

第二课时:进一步学习摆臂和蹬地协调用力起跳的动作方法,发展跳跃能力。

第三课时:掌握立定跳远的完整动作,尝试简单的评价,树立自信心。

第四课时:巩固提高立定跳远的动作,提高和丰富楼顶跳远的运用。

八、场地与器材:

篮球场一块

录音机一台

小体操垫25块

沙包25个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7】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以下基本句型:How often do you brush your teeth? I brush my teeth twice a day.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的教学理念。

预想的效果是:学生感受到课堂45分钟大多数时间是在做一件有意义而且较为感兴趣的事,这种愉悦的心情促使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即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这种体验和感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合理运用本单元句型进行交际;

2. 熟练使用频率的表达方式。

Lead in: let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brushing teeth.

Lead in: let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brushing teeth.

Task 1: How often do you brush your teeth?

Task 2: How do you protect your teeth?

Task 3: Who is the best teeth protector?

Task 1: How often do you brush your teeth?

Task 2: How do you protect your teeth?

Task 3: Who is the best teeth protector?

Lead-in 由小实验导入我们应爱护我们的牙齿。

This experiment simulates the protection power of Fluoride.

What you’ll need:

1 bottle of Fluoride rinse solution (available from your dentist, local dental supply company and some pharmacies)

2 eggs

1 bottle of white vinegar

3 containers

What to do:

Pour four inches of Fluoride rinse solution into one of the containers and then place an egg in the solution. Let it sit for five minutes. Remove the egg. Pour four inches of vinegar into each of the remaining two containers. Put the egg that has been treated with the Fluoride into one container of vinegar and the untreated egg in the other container of vinegar.

What will happen:

One egg will start to bubble as the vinegar (an acid) starts to attack the minerals in the egg shell. Which egg do you think will start to bubble?

2. 学生仔细的.观察试验的结果。通过试验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3. 由学生brainstorm保护牙齿的正确的方法。并发给学生表格在小组内对小组的成员进行问卷调查。

1.How often do you brush your teeth?

2. How long do you brush your teeth?

3. What type of tooth-brush do you use?

4.Do you use toothpaste with fluorine?

5. How often do you eat sweets?

6.How often do you see your dentist for a preventive check-up?

4. 小组内调查并做完报告后,小组内讨论什么是正确保护牙齿的方法, 并选出最讲究牙齿卫生的标兵。

5. 扩展话题:

How often do you cut your hair?

How often do you cut your nails?

How often do you wash your hands?

How often do you wash your hair?

How often do you change your underwear?

How often do your have a body check?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所以任务的设计具有真实性。

首先由一个小的实验引入本课,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能帮助学生意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并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课上来。第二步,通过pair work让学生互相了解彼此的刷牙习惯并比较有什么不同。第三步,让学生小组讨论出什么是保护牙齿的正确方法。 并通过问卷的形式,在小组内评选出保护牙齿的小卫士。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8】

一、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包括“我上学了”、“第一个识字单元”。“我上学了”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活动。第一个识字单元,包括五篇识字课文,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第一篇课文直接展示出我们要认识的汉字;第二篇课文用一首儿歌教我们识字,《口耳目》通过图文结合和读诗歌的方法教我们认识人体各器官及4种姿势,《日月水火》用图文的方法介绍常见的自然事物,对韵歌则用对子歌告诉我们自然景物的对韵。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有五项内容。分别是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二、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初入学,既对小学学习感到新鲜,又可能因学习任务的繁重而存在紧张,畏惧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身心的特点,尽可能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此外,要引导学生注意汉字的读音,为下一部分的拼音教学做好前期准备。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和10个笔画。

2、学习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象形字识字、看图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初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3、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5、学会清晰表达,爱护自己,尊敬别人,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

6、学会用较慢的速度朗读、背诵课文。

7、了解课外阅读的途径,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四、重难点:

重点:

1、会写17个字和10个笔画,认识40个生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4、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咏鹅》。

难点:

了解课外阅读的途径,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五、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运用各种形式的比赛激发识字兴趣。

3.通过象形字的演变过程激发识字的兴趣。

六、课时安排:

我上学了4课时

天地人1课时

金木水火土2课时

口耳目1课时

日月水火2课时

对韵歌2课时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1课时

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2课时

合计15课时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9】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淡化枯燥的跳绳练习,能让学生主动式、探究式的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材选择

跳绳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内容,经常进行跳绳,通过游戏提高团结、协作、竞争以及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思路

整体思路是:课堂常规——教与学内容——组织与实施——学生评价。常规教学中安排队列队形练习,教与学内容中穿插游戏,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进入一个较好的体育锻炼状态,从而完成创编韵律绳操和花样跳绳的内容。

四、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重视体育学科在校本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2、民主性原则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要创造机会,鼓励师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3、趣味性原则

要尽可能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五、内容

一、二年级学生跳绳兴趣的培养,三、四年级学生花样跳绳技术、技能的培养,五六年级示范推广。

六、对象

学校全体学生(自愿原则)

七、带队教师及训练时间

带队教师:XXX 、XXX

训练时间为:每周五下午3:05——3:45

八、训练基本内容

(一)单摇、双摇

1、每次训练时间60分钟,早上学生自由练习

2、一分钟测试(两人一组)2到3次

3、连续跳两分钟2到3次

(二)“8”字跳绳

1、学生按老师指定的路线进行练习

2、教师对学生的过绳步法进行改进

3、三分钟测试(老师计时)

4、五分钟练习(发展学生的耐力、速度)

九、详细分周明确学习目标:

第一周:基本摇绳与单人花样练习

第二周:个人花样跳绳练习

第三周:一人一绳、两人一绳、两人两绳

第四周:跳长绳(正跳)

第五周:跳长绳(反跳)

第六周:交互绳花样跳

第七周:四长交互绳的花样,

(具体内容单人连续跳、附加动作跳(拍手跳、叉腰跳、触肩跳、摸地跳、高抬腿跳、前后踢腿跳、开合腿跳、传接球跳)正入反出式 21-30人/组 穿越长绳

十、学生评价

学生在教学的活动,参与意识,参与态度好,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较强,都能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愿望,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能遵守纪律和规则要求,捡拾器材,放还器材。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10】

学前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幼儿了解自我、认识周围环境,学会基本礼仪,初步掌握基本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自我介绍

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使幼儿学会自我介绍的基本礼仪和表达能力,能够简单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年龄、爱好等。

2. 我的家庭

通过亲子活动、家庭作品展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及家庭情况,培养幼儿的家庭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3. 我的校园

带领幼儿参观校园,介绍校园环境和部门及其职能,让幼儿初步了解校园生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4. 装扮自己

通过手工、剪贴等方式,让幼儿设计和制作属于自己的装扮,培养幼儿的美术和手工能力。

5. 生活自理

引导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洗手、梳头、刷牙等日常生活技能,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法:通过游戏、模拟等形式让幼儿体验学习,增强幼儿兴趣和体验能力。

2. 示范法:老师和家长在教学中,要做好榜样和引领作用,通过自身行为示范,来带动孩子们。

3. 亲子互动法:通过家庭亲子活动、家庭作品展示等方式,增强幼儿与家长互动,加强家庭教育。

4. 视觉法:通过图片、实物和视频等视觉形式,让幼儿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

四、教学步骤

1. 自我介绍

(1)导入:老师向幼儿介绍本节课内容和目标。

(2)教学:老师和幼儿一一介绍自己,并加强注意力培养。

(3)实践:让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并进行模拟演练。

2. 我的家庭

(1)导入:通过图片和故事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意识自己的家庭。

(2)教学:老师和家长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并进行开放性的问答。

(3)实践: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亲子活动或家庭创作。

3. 我的校园

(1)导入:老师和幼儿进行简单的问答,引导幼儿认识校园。

(2)教学:带领幼儿参观校园,介绍校园环境和部门及其职责。

(3)实践: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校园绘画和游戏,增强幼儿对环境的感知和记忆。

4. 装扮自己

(1)导入:通过插图和幼儿绘画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各种装扮。

(2)教学:介绍各种装扮的设计和制作方式。

(3)实践:幼儿进行自己的装扮设计和制作,展示自己的作品。

5. 生活自理

(1)导入:介绍各种日常生活技能,引导幼儿意识到生活自理的重要性。

(2)教学:详细讲解穿衣、洗手、梳头、刷牙等日常生活技能。

(3)实践:幼儿进行日常生活技能模拟演练,加强对生活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估

通过问答、小测验、互评等形式,考核幼儿对本单元教学内容掌握情况,列出教学评估表,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同时,要把幼儿家庭情况、学习动态等信息整合并反馈回家长,加强家校互通。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11】

《集体备课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是针对初中生物课程,通过学习《生活中的细胞》这一主题,让学生能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发展。

二、教学内容

1.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种类;

2.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3.细胞的生活活动和代谢过程;

4.细胞在组织器官中的作用;

5.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1.预习: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提前制定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既能够温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又能够为今天的学习打下基础。

2.引入:

通过图片展示生物细胞的形态,引导学生感受细胞的神秘之处,并探究细胞的基本组成结构。

3.设计活动:

(1)实验活动

让学生亲手制作临时染色体,观察染色体的变化过程,理解细胞分裂的原理和过程。

(2)课堂讨论

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就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加课程的交互性和学生的积极性。

(3)PPT课件

教师通过制作PPT课件,将细胞的形态、结构、代谢过程等关键内容重点呈现,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4.作业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作业题目,既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

(1)通过考试、测验、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考评,反复温习巩固,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2)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答辩、讲解,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

(3)课程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填写反馈表,及时反馈教学质量,并针对意见及时加以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效果

经过本节课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细胞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功能,加深对细胞在人体内的作用理解,完善细胞的相关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细胞学素养。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12】

集体备课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单位

本次单元教学计划为高一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能力:

1. 掌握有关表示感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学会描述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3. 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礼仪习惯;

4. 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一篇英文文章;

5. 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三、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共计12课时。

第一课:谈论朋友的外貌和性格 1学时

第二课:介绍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1学时

第三课:描述人物的衣着和品头谈足 1学时

第四课:了解并对比中、英、美的不同习俗 1学时

第五课:阅读理解:洛基说话(上)1学时

第六课:表示感叹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1学时

第七课:阅读理解:洛基说话(下)1学时

第八课:文化节目: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 1学时

第九课:听力练习 1学时

第十课:口语练习 1学时

第十一课:阅读练习 1学时

第十二课:总结复习 1学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谈论朋友的外貌和性格

1.1 热身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画了眼睛和嘴巴的卡通人物图片,让学生们猜测卡通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1.2 学习目标:说出朋友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1.3 提供素材: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朋友们的外表特征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介绍。

1.4 练习:分组讨论,围绕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展开谈论,增进团队之间合作与交流。

1.5 总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

第二课:介绍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2.1 热身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名人的图片,让学生们猜测这些名人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2.2 学习目标:学会用英文介绍某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2.3 提供素材:通过一些文本和图片介绍某位名人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并让学生模仿介绍。

2.4 练习:分组游戏,每组介绍并描述一个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点。让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加深对讲述和听懂介绍的印象。

2.5 总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

第三课:描述人物的衣着和品头谈足

3.1 热身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穿着花哨的衣服和鞋子的图片,让学生们猜测这些人的年龄、职业和性格。

3.2 学习目标:学会用英文描述人物的衣着和搭配。

3.3 提供素材:通过一些图片和文本介绍不同时尚风格和潮流趋势,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

3.4 练习:为一些名人或文学人物设计衣服和鞋子,并用英文描述他们的穿着品味。

3.5 总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

第四课:了解并对比中、英、美的不同习俗

4.1 热身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不同时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或猜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礼仪和习俗。

4.2 学习目标:了解并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礼仪、风俗和常规。

4.3 提供素材:通过图片、视频和文本介绍中国、英国和美国的常见习俗,例如婚礼、生日、圣诞节、春节和万圣节等。

4.4 练习: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所熟知的不同习俗,并在讨论中建立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4.5 总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

第五课:阅读理解:洛基说话(上)

5.1 热身导入:通过阅读或听取名人演讲中精彩的开场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

5.2 学习目标:阅读一篇英文文章,并找出其中的重点和涵义。

5.3 提供素材:通过一篇篇章分析洛基在电影中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5.4 练习:个人阅读理解和集体导师指导,让学生了解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基本技能。

5.5 总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

第六课:表示感叹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6.1 热身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新颖的餐桌食物和其他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感叹新事物带来的视觉和味觉的刺激。

6.2 学习目标:掌握表示感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6.3 提供素材:通过一些文字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表示感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6.4 练习:让学生制作海报或小短篇,用自己掌握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展现感叹的美好和美妙。

6.5 总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

第七课:阅读理解:洛基说话(下)

7.1 热身导入:通过阅读或听取名人演讲中精彩的结论性语句,让学生了解如何用“串-并-列”展现自己的表达思维。

7.2 学习目标:阅读一篇英文文章,并进一步理解其主题和情节。

7.3 提供素材:让学生听洛基在电影中讲述的精彩故事,并通过读懂英文字幕,理解文章的关键细节。

7.4 练习:阅读文章并进行讨论和分析,在导师指导下,普及阅读和理解文章和表达思维的基本技能。

7.5 总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

第八课:文化节目: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

8.1 热身导入:通过一些节日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复习中国的传统节日并提问答案。

8.2 学习目标:用英文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

8.3 提供素材:通过图片、视频和书面材料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8.4 练习:制作文化节目并进行展示,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和创造性思维。

8.5 总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

第九课:听力练习

9.1 热身导入:以英文歌曲或电影主题曲作为听力测试材料,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

9.2 学习目标:锻炼听力和体会听力技巧。

9.3 提供素材:提供一些英文情景对话和听力练习手册,帮助学生掌握听力技巧和方法。

9.4 练习:让学生对情景对话和听力练习逐一听、辨、记,力求听懂和答对。

9.5 总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

第十课:口语练习

10.1 热身导入:通过一些童话故事或英文小品让学生了解口语练习的好处和操作方法。

10.2 学习目标:锻炼口语和提高语音语调。

10.3 提供素材: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口语练习材料,包括儿童故事、英文小品、脱口秀和英文歌曲等。

10.4 练习: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平选取材料进行朗读或听写,让学生在模仿和实践中提高口语和语音语调。

10.5 总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

第十一课:阅读练习

11.1 热身导入:提供一些名人名言和经典语句作为阅读素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1.2 学习目标:阅读并提出问题,在阅读之后回答问题。

11.3 提供素材:提供1-2篇英文篇章,让学生先独立阅读,在阅读之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1.4 练习:让学生依据阅读内容专题进行讨论和答疑,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11.5 总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

第十二课:总结复习

12.1 热身导入:展示一些精彩的英文电影片段或纪录片,让学生了解电影拍摄技巧和语言能力。

12.2 学习目标:让学生进行语言综合测试,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

12.3 提供素材:提供一些模拟考试的试题和开放性问题,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等。

12.4 练习: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测试,并逐一指导如何解答和解决难题。

12.5 总结: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13】

一、 教材分析:

学生在度过一个假期后,英语知识较生疏,教师应当复习好以前的单词,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Let’s talk A部分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Good morning We have a……复习民第一册中的内容。“I’m from America”这一句为B Let’s taik“Where are you from?做了铺垫,教师应充分注意这一点

boy、girl 、teacher student 、meet等单词又是第一次出现,也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得简单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如:nice to meet you welcome back to school

2、能够听懂并回答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3、认识、会说字母A——E

4、掌握A、B Ler’s talk中的单词。

5、理解A、B Ler’s talk中的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能够听懂并回答 Where are you from?

掌握A、B Ler’s talk中的'单词。

理解A、B Ler’s talk中的内容。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A lLet’s talk Let’s learn B Let’s sing

第二课时 A Let’s practise Let’s play Let’s chant

第三课时 B lLet’s talk Let’s learn

第四课时 BLet’ssay Let’spractise

第 五课时B Let’s Let’s

第六课时 C story time

临沭 英

五单元教学计划【篇14】

趣味投掷单元教学计划

投掷运动是学校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单元,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气、毅力和自信心。如何让学生做到“玩耍中学习,学习中玩耍”呢?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趣味投掷单元教学计划,来帮助体育老师们更好地开展课程。

一、教学目标

本单元旨在通过投掷运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同时提高技术水平,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投掷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技巧。

2.能够正确站姿和投掷姿势并善于调整。

3.能够熟练掌握多种投掷器材的使用方法。

4.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5.激发学生对投掷运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掌握基本技术姿势、熟练掌握投掷器材、多样化的投掷方式、综合技能测试和个性化训练定制。

2.1掌握基本技术姿势

学习投掷运动首先要掌握其基本技术姿势。 老师应该具备专业技能,并能够精确地展示每个步骤和实战演示。通过不断地演示、练习和纠正,让学生能迅速掌握基本技术姿势,进而进入下一项教学。

2.2熟练掌握投掷器材

要在投掷活动中掌握多种器材的使用方法。常用投掷器材包括各种大小、重量、形状和材质的球、棒、铃铛、飞盘等。每种器材的投掷方式都是不同的,需要通过不同的练习方法来熟练掌握。

2.3多样化的投掷方式

在基础技术掌握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投掷方式,如远投、准确命中、障碍格斗等。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4综合技能测试

在掌握了基础技巧和掌握了多样化的投掷方式之后,可以进行综合技能测试来检测学生的水平。测试项目包括投掷距离、准确命中、时间限制、环境限制等多个方面,全面测试学生的技能和素质。

2.5个性化训练定制

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老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训练定制。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体格和技术能力,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教学方式

在本单元中,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口头讲述、示范、实战演练、小组合作、竞赛等多种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收获。

3.1口头讲述

老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让学生了解投掷运动中的基本姿势、器材选择和诀窍等方面的知识,讲解完后现场演示给学生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3.2示范

示范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老师应该将自己的技巧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正确的姿势要领和技术要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缩短学习时间。

3.3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是投掷运动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老师的带领和学生的操作演示,能够让学生熟悉不同器材的使用和调整姿势的重要性。

3.4小组合作

在投掷活动中,学生的互动应该是不可或缺的。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为小组,相互合作完成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心理。

3.5竞赛活动

为了增强学生的投掷技巧和竞争意识,在合适的时机可以组织投掷比赛或互相竞技。活动过程中,应该强调公平、公正的竞赛观念感受胜负的快乐。

四、教学方法

在投掷运动中,老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4.1演示法

演示法是投掷运动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老师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全面演示投掷动作及各项技能要领。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模仿和感性认识掌握。

4.2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学生之间的交流。 明显的好处是能够发现问题和思想冲突,从而开展合作。对于学生来说,讨论有助于学习的理解和范例的规划心理。

4.3比较法

通过比较法,让学生能够区分不同器材的使用、体型差异和技能水平的高低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同时,对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动力。

4.4错因法

错因法是通过揭示学生在投掷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和原因,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技能的规则和要点,从而找到规避错误的正确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日常中应用理论知识并加强技能训练。

五、教学评估

在本单元学习之后,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及时发现学生技能水平的差距,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方法。评估方式可以采用定期考试、心理测评、综合能力测试和技能演示等方式。大约可以在每个单元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评估,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教学反思

在投掷运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能需要其他前置实施以行动方案,这样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顺畅。同时,老师还应该认真利用教学反思形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趣味投掷单元教学计划进行投掷运动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详细规划、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评估和教学反思的完善。老师们可以根据本单元教学计划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开创新型教学方式并标志着学校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推荐阅读

上一篇:租用协议书系列四篇 下一篇:关于爱护环境的演讲稿6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