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精品十五篇)#】阅读是一种能够给我们带来无数快乐的活动。当我们读完一本作品时,必然会有许多想要表达的感受。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来记录我们在精神上的收获。希望这篇名为“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的读后感能够符合您的阅读口味,并让您感到满意。非常热烈地欢迎您来阅读我们的网站,希望您的浏览能够给您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
这是一本畅销书,也只是一本畅销书。当然不否认里面很多观点是值得借鉴参考的,但我觉得这本书畅销的对象应该是青春期与刚为人父母的人,我就是后者,但就我看过的心理学书籍来说,这确实是最没有价值的一本。
1.本书过分强调了父母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可以说这本书在当前的国内教育模式下,绝对有挑拨子女与父母关系的作用。或许作者本意是写给家长看的,但我觉得他的观点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
2.提出了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足。书中举了很多负面的案例,但是解决这些负面效果的对应措施却很空泛。
3.将孩子的一切问题归咎于父女。在文中甚至出现了“父女的矛盾与孩子绝对无关”、“孩子无法改变你的父亲,也无法改变你的母亲”这样的极端观念。我认为孩子在小学以前形成的心里阴影可以完全归咎于父女,然而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逐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特别是文中很多高中生和大学生甚至是留学生的心里问题都归咎于他们的父母,这是否能够说的通呢?
4.我是农村出生的,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爸跟我说:“我是小学文化,你现在应该比我懂得更多道理了”,对于中国当前处于的“后补教育”时代,应该很多家庭存在这种状态吧,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犯错后,被父母用他们的那套道理来训斥甚至是“教育”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都是相互的,作为学习更多知识和事理的子女是否应该去帮助父女,影响父母呢?这也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吧。更有不孝有三中排在首位的“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这样的警世名言。否则岂不是文化程度低,不能明白本书中教育理念的家庭注定给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而他们的罪过是因为他们没有吸收这样的理念呢还是时代留给他们的?甚至是孩子(高中生、大学生、留学生)自己的惰性的结果呢?
5.文中一在强调孩子的心里健康,批判父女用成绩好坏与事业成就高低作为考核孩子的手段,殊不知作者寥寥无几的正面案例最终也是以上名校和事业有成来激发。是否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宗旨完全相悖呢?
当然我不是说要批判这本书,书中也不乏有很多值得学习的观点。但我真的希望这些极有名望又能著书立说的知识分子能够真正的从为了孩子成长、家庭和睦等目地,从根本的方向为大家解惑,而不是为了畅销而畅销。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2
这本书可以让人反思一下自己的亲子关系,但我觉得武志红这个人本身的亲子关系就有点问题,在他的意识中,母亲要对子女的精神世界负起全部的责任,很少提及父亲对子女的影响。也许和他本人就是由丧偶式育儿的母亲抚养成人有关。没有父亲作为研究样本,自然体会不到父亲的作用。然而母亲只是人,又不是神,母亲也有自己的人生要走,不可能为了孩子就牺牲自己所有。感觉作者本人内心深处有一种仇视母亲的力量在作祟。
当我们作为父母时最应该做的是自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把自己的人生强加在子女身上,而当我们作为子女的时候,也要学会拒绝,学会坚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成为父母控制欲的牺牲品~这本书对于家庭关系的处理和如何对待婴幼儿都有一些启发,对原生家庭关系给人带来了哪些影响说的也比较清楚,但并没有提出解决方法。让人意识到某些问题根源所在但又没有提出解决方法其实是一个挺无力的事情,在读这本书的一个星期内,有几天我会产生一种我现在的很多问题都是父母造成的,他们都是controlfreaker的愤怒感,有一天我妈又在电梯里和我哔哔哔哔责怪我一些事情,我突然怒从心中起,一脚猛踹电梯把运行中的电梯踢停运了。
有些问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解决的,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的性格及心理受原生家庭的很多伤害,但愤怒是没有作用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了解这些伤害的来源以及影响,降低它对我们新的亲密关系的伤害。
不过,这本书太过于挑剔母亲的问题,整本书中父亲所需要负责的部分几乎没有提及,简直就是在鼓吹丧偶式育儿。书中提及,婴儿三岁之前需要母亲全身心且高质量的关注,超过两周的分离即会对婴儿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但是现代社会,想要打造这样一个完美的婴儿,就意味着母亲几乎需要放弃自己全部的职业生涯,也与此书最初提到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NO.1有些相悖,专注于婴儿长达三年很难不对夫妻关系造成间隙。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3
武志红老师最近出的《巨婴国》很火,看了一些评价,褒贬不一。有人推荐,还是20xx年出名的那本《为何家会伤人》最经典,于是将此书纳入到20xx年最后的读书单中。
殊不知,深刻体会了——阅读是极个人的体验。和之前不同,这一次,我会先讲讲阅读时的感受,然后再分享获得了什么重要观点。
在看此书大约1/3的时候,我有种奇怪的感觉,觉得自己越来越悲伤、愤怒。一方面估计是被满屏的“伤害”、“崩溃”、“死亡”给刺激了,另一方面估计深受武志红老师的埋伏在文字背后的形象感染。阅读此书,仿佛能看到一个对中国家庭痛心疾首、捶胸顿足、怒目呵斥的心理学专家(?),用记者采编的手法大段转述治疗师ABC的各种案例,然后使用客体关系的理论说明“一切都是3岁前惹的祸”,把血淋淋的伤疤撕开、窥探、放大,宣称这是“脓包”后,一走了之。我很慎重的反思了一下,一切都是“投射”,那么我的悲伤和愤怒也是一种投射吧。但是为何,当阅读《少有人走的路》时,同样谈及来自童年毫无条件的爱、同样谈到人的痛苦,只觉得斯科特·派克带来了深深的抚慰,仿佛一个心理治疗师在透过纸张隔着遥遥的岁月治愈读者的心。
我的个人阅读体验,与武志红老师采取客体关系理论来解释家庭关系不无关系。客体关系理论来自弗洛伊德,后续的客体关系研究大师重点关注0-3岁母婴关系如何影响(促进/阻碍)人的心理发展。武志红老师采取了决定论的方式编写此书,基本逻辑是通过大段文字、各种案例说明无数人3岁前没有得到完美的母爱,从而导致心理出现问题。但是,真的有完美母爱吗?完美母爱本身的立意是否就是一个伪命题?渴望完美母爱是否是否认人生的本质是痛苦?3岁前的决定论几乎否定了后天的所有努力,且本书并没有涉及多少救赎的方法。这也是为何,读到《少有人走的路》,不仅让人看到人生痛苦的实相,也用信仰的光芒照进了生命的痛苦。如果我给本书起一个副标题,大概可以是《中国式家庭病例大全》(中国式也是武志红老师喜欢的标签)。
本书我完全是硬着头皮读完,皆因不想产生一种半途而废的感觉。本书依然有些不错的观点值得我们理解自己、自省使用。
1. 恋爱关系是亲子关系的复制,恋爱中理想对象的选择往往来自每个人内心的理想父母原型。当出现冲突时,也是治愈自己童年阴影的良好时机。如果产生努力改变自己的意愿,恋爱能帮助人格成长。
2. 夫妻关系应放在家庭中第一重要位置。如果把亲子关系放在夫妻关系前面,会对子女带来无数负面影响,从而破坏了子女正常心理,甚至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
3. 亲子关系中,最重要是“看见”孩子。在3岁前分离2周以上带来孩子极大的伤害。但更多人是没有给予孩子高质量的关注和陪伴,从而使孩子缺乏“被看见”的感受,从而缺少爱的感受。爱的感受缺乏,会导致孩子缺乏自律、自尊的底层动力。
4. 亲子关系中,不尊重孩子,大多因为自己的焦虑没有管理好,可能的原因是自我成长不足、或缺乏主动管理。溺爱孩子,是每个人内心的理想童年的投射,但是管控太多让孩子窒息、逃离亲子关系。
5. 为了构建高质量的上述各种关系,需要认识自己,唤醒自己的内在,不断自我成长。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4
我承认我是一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人,曾经有人对我说“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我完全不同意他的这种观点。我认为:一个人的安全感就是自欺欺人,安全感和归属感息息相关,在给不了你安全感的人身上你找不到归属感。
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我所在的家庭矛盾重重,夫妻关系、父子关系一团糟……曾经我试图去改变这种糟糕的现状,可是最终以被武力镇压告终……最后的最后我学会了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事视而不见。很庆幸经历过这么多事的我没有被严重的心理问题击垮。
大学毕业后谈了一场很可笑的恋爱,让我一度失去了爱的勇气,还好我这人内心足够强大,经过一年多的自我调解及外在的帮助内心又重新筑起了一座坚实的堡垒,现在的我不会在深夜里一个人痛哭流涕,不会害怕和别人接触,不会封闭自己。
正如书中所说,我渴望爱,同时也怕被爱所伤。原生家庭幸福,延续幸福;原生家庭不幸,延续不幸?凡事不是绝对的,幸与不幸,在时间里寻找答案。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5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000字!
这本共分为了四个部分,一共32个真实案例,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这些案例,我们或多或少都可以从自己还有身边的朋友,同事中发现一些影子。原来在我们眼中看起来那么正常又习以为常的事情,在一步步的影响着夫妻关系,也影响亲子关系。让家失去最初所想的温馨。在这本书中,我比较喜欢其中两个板块。
第一个是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在夫妻关系中,让我印象最深一个内容是: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这本书中,把这个尺子形容成了一个坐标体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坐标体系,也就是自己的尺子,而我们非常习惯于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去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通俗的来说,就是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事,来思考,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知道,我自己有时候很容易会这样,但是现在我在学会控制我自己,不去用自己的坐标体系理解对方,那会进入一个什么状态呢,会觉得我已经很想去理解你了,你却不懂。这样双方会进入一个沟通死循环。这边念书中提到,如果你真的非常希望能理解对方,就必须忘掉自己的坐标体系,尝试这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唯一的途径,再一次通俗的说法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其实是不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难,所以才有这么多人处理不好这件事情。
第二个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任何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比较健康,那么我们长大后与别人相处也会比较健康,反之,就难以与别人健康相处。也就是目前在亲密关系中谈论比较多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一个人的现实际关系,是他内在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这句话中的客体关系指的是什么呢,是我们心中内在的:我个人与重要亲人的关系。我是关系中的主体,重要的亲人是客体。这个关系就形成了客体关系。重要的亲人,一般指父母。而这个客体关系,主要指内在的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一般在一个人五岁之前完成。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模式,形成一个人的童年,主要是六岁前,这个模式形成后,以后的人生里,我们将不断的将这么模式呈现在现实世界中,所以说,内在的客体关系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简而言之,即性格决定命运。
不管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一种关系模式一旦形成确实很难改变,改变的唯一途径就是自我本身发现这个问题,并且自我承认这是个问题,想要去改变,并且发现病症所在,其实这很难。因为它必须先否定自我,再重新建立,但是一旦成功,自我的进步是一定非常明显和持续有效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6
我用了足足两个月时间读完这本书,数次哽咽半途终止,不因别的,只因书中很多故事勾起了我内心深处不愿回想的记忆。孩子来到这个世上,本该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他的灵魂是自由的,他的肉身孕育在爱的光环下。但悲哀的是,很多时候,大人给孩子赋予了太多本不该存在的枷锁。
“养儿防老”“光宗耀祖”“继承家业”“实现我未完成的梦想”……孩子的肩膀太重,他的存在被寄予了太多他人的意志。在很长时间里,我无法接受一个事实就是,我的出生并非源于“爱”,而是源自无穷无尽的欲望与功利。
我的父母的结合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交易,母亲这边是为了钱,而父亲这边是为了有人照料他的后半生。所以,他们的婚姻短暂而冰冷,在我不到两岁时,母亲便拿着离婚赔偿金离开了家。
到现在,母亲依旧称呼父亲为“那个傻子”。而身患脑膜炎、癫痫的父亲,没办法一个人生存,也没办法给予我一个父亲应有的担当与爱。作文小时候,不管我到哪儿,身边的亲戚总在我耳边无时无刻提醒着,以后要照顾好你爸,那时的我自认为这是理所应当。成年后,我开始质疑这一切,质疑为何他们要生下这样的我,如果父母不能,没有能力给予孩子“爱”,那么为何要产下他,让他存在。
我见过太多父母,他们总喜欢预设一条自以为“正确”的道路,压迫着孩子必须按照这条路走,过程中不能偏离轨道。
有些父母,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寄希望于孩子来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有些父母,一直身居底层,生活不如意,于是幻想孩子能出人头地,让自己扬眉吐气;有些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甚少陪伴也甚少关爱,却总想着孩子要无微不至的照料他们晚年,要孝顺更要有爱;有些父母,觉得自己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感动了自己,却从没考虑过,他们给的是否是孩子真的想要的……
说白了,太多人并没有真正做好当父母的准备。他们总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孩子之上,当父母的前提应该是,你知道孩子是独立的存在,且尊重这种独立的存在,你带他来到这个世界,但也明白最终决定如何融入这个世界的是他自己。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7
订阅了武志红的心理课专栏后,平时生活中一直弄不明白的问题,让我茅塞顿开,特别是对原生家庭这一块,我们现在的想法,所做的决定,做事情的模式,大多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
武志红老师是非常有名的心理咨询师,当然有很多有名的老师,但我特别喜欢武志红老师,就像心理学里面有很多流派一样,可能我比较喜欢武老师的讲解方式,就算是一个小白,也能很好的理解,而不是讲那些专业术语,或者是晦涩难懂的认知
喜欢心理学的初衷是:并不是因为要当一个心理咨询师,而是因为,我希望通过它,可以更好的认识了解潜在的自己,促进和家人朋友之间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利几利他人,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很早以前,朋友就推荐过《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我想,很多人看它肯定是被书名所吸引,家是一个幸福温暖的港湾,为什么会伤害到自己呢,带着这样的困惑我走进了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剖析传统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以爱为名对孩子施行的压迫式教育、夹在婆媳大战中左右为难的三夹板丈夫、完成学业后仍然呆在家里啃老的半大孩子,这也反映了当下有很多人自以为是的态度以及不会处理亲密关系的无知。
整本书都贯穿着一个观点:一个人童年时跟父母的关系,决定了这个孩子的人格,“内在的父母”“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便是他与世界的关系模式,如果他跟父母是和谐健康的。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他在处理人生各种关系时便倾向于尊重,宽容,信任、乐观、也容易得到爱和幸福,相反,如果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关系扭曲,那么他的人生便会出现各种问题,并通过他的新家庭将不幸传递下去。
书中的有很多观点让我感触良多:
感受比事实更重要。没必要执着于自己眼中的事实,因为每个人看待事实的角度都不同,关注他人的感受更能理解他人。
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
顺父母意的孩子容易缺乏存在感,形成的价值感都来自于外部认可。
父母必须克制按照自己想法来塑造孩子人生的冲动和渴望,给予他们足够发展的空间。喜欢用奖罚手段的父母都渴望控制自己的孩子。
分离是亲子关系的最终发展方向,拒绝分离就是拒绝成长。
母亲在0-1.5岁间要给予孩子绝对的关注,在1.5-3岁期间,要鼓励孩子自我探索,同时让他知道需要帮助的时候有母亲的存在。3岁之前,不宜与孩子有两周以上的分离时间。
溺爱实际上是父母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是深层次对未得到的自我的过度满足,而这种满足与孩子本身的需要相距甚远。
孩子的叛逆和被动攻击都是对本身成长空间被压缩的反抗。
与任何人紧密地黏到一起都会阻碍我们成为我们自己。
当孩子将父母的问题、家庭的悲剧揽到自己头上,并作出自我牺牲的时候,这是一种坏的自恋,需要父母认真的沟通。
愚孝是孩子能亲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拒绝接受相信他们的父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而是愿意理解并接纳真实的对方。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8
婴儿会有情绪的反应,哭喊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妈妈如果对婴儿的哭喊有密切的关注度,随哭随到,婴儿就会觉得妈妈由他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妈妈看得见,就会慢慢形成一种安全感。如果妈妈觉得婴儿哭就让他哭去吧,反正等下就不哭了,这样长期以来下去,婴儿就会形成一种无助感,觉得这个世界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是没有力量的,于是就用无回应告诉妈妈我内心的绝望,长大以后就会自卑,不敢去控制,不敢去探索。
因此优秀的妈妈要有对情绪的敏感能力,并且对婴儿的情绪能够及时地捕捉,并且与婴儿形成积极乐观的互动,婴儿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识,就源自于自己的母亲,长大后他会把和母亲的这种关系投射到和其他人之间的互动,情绪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心灵上变会产生共鸣,愤怒的情绪是在表达自己的委屈,接纳情绪比提出办法更有效果。
这是三岁前妈妈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若今后其他年龄段对孩子依旧维持这样奉献式的爱,便会形成溺爱,溺爱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是自己的幼年,把自己童年没有得到的爱用自己的方式去满足孩子,溺爱其实是父母的自恋,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因此在溺爱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强,觉得父母什么都能给自己包办,如果有些事情自己搞定不了,父母也搞定不了就怪父母能力太弱,从而与父母产生冲突。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小到小时候主动想帮妈妈做家务,大到青春期的叛逆,这些信号是孩子在像父母宣战,我自己有力量,我不用你们的力量我也能做到,我是一个独立的人,如果父母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问题,就算失败了也无条件地包容接纳孩子,这种逆境就会提高孩子的挫商,孩子本身会明白事情是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好的结果也会被接纳,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去尝试,去试错,去体验,父母能给孩子提供的就是充分的爱与自由,人之初,性本善,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孩子不会做出很极端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出了极端的事情,父母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的教育方法用错了,让孩子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本无错,他们的错都是大人造就的。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身教效果大于言传,健康的家庭关系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都伴随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一段好的爱情是疗伤的妙药,否则爱情的模式就会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进入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9
终于看完了,一开始总是觉得书中的例子矛盾过于尖锐,有点不具有普遍性,不过还好坚持看完,比起巨婴国,这本确实温情的多,深深的感受到作者对于家庭悲剧的愤慨和痛心,作者先用大量的问题家庭,问题夫妻,问题孩子,问题家长的例子深刻的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各种原因导致本应该以夫妻关系为核心家庭却都是以父母或孩子为核心,关系的失衡让人们本该在婴幼儿时期得到的共生稳定分离等情感却没有得到,失去了情感的稳定性,生命动力不能流动,天性受到严重的抑制,家庭的轮回链条循环往复,书中的很多解释能够帮助认识和改善自己和家庭,看完还是有很大收获,会明白一些自己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为。
认识自己后,如何接纳自己也一样是个大问题,学会哀悼的方式放弃过去,才能更好的改善自己。看过加油爱人电视局里的男二号由于小时候家里穷,长大有钱后每次吃饭都会点一桌子菜,看着心里踏实,这应该是认识了自己却还没有学会接受自己的例子。
作者的另一本巨婴国,受到很大的争议,巨婴国中作者直接将自己总结的原生家庭的的原因当作理论,用这些还没有被大家接受的原生家庭的理论对当前主流的集体主义和孝道进行了批判,且文中一直强调的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读过会有深深的绝望和怨气。虽然作者在序中一再强调是自己的总结,但整个行文批判的坚决的多。虽然巨婴国有点极端,不够严谨,但是对当前落伍的家庭教育和需要进化爱的方式敲响了警钟。为何家会伤人这本能很好的诠释巨婴国里面作者的痛心和善意。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0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有生养之恩,但也不可避免对子女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总让人心痛难受,甚至恶劣的把子女的一辈子都毁掉,想起来怎不令人唏嘘。
我们和原生家庭的关系,谁不是一边顺从,一边反抗。
庆幸我们现在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到为何家会伤人的一些原因,每每看到里面的故事,总能或多或少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情到深处,更不免泪目。
回头想来我们无法摆脱原生家庭,这就需要我们变成物质和精神都强大的人,同时也要感谢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生而为人,我们都是第一次,记得对自己好一些,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生活实在是苦,我们要努力让它变甜。无论是读书、烹饪美食、刷剧……
如果我们为人父母,请记得少让肚子里的小生命感受到家会伤人,我们要一起扶持,我们相伴你长大,希望你陪我到老。你有梦想,你去追逐,我会在你背后做你最坚实的后盾,和我的爱人相守相伴一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越界,不指责,多倾听,多理解,多信任,你可以辅助我的生活,但别在我的生活里指手画脚。
人生只有一次,愿少些怨恨和遗憾,多些美好的回忆,毕竟下辈子我们不复再见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1
看完了这本书后我也找到了我自己想要的答案。我总是迷茫,总是无力,总是没有激情,找不到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每天像一具被抽去灵魂的躯壳得过且过,总是容易困,总是容易乏力。我之前认为我是睡不够的原因,但是休息的时候我一天就算睡12个小时,或者一整天躺在床上,也充电不够,百家笔记网总觉得身体中缺少了一种能力,像是被符咒封印了自己的活力,看完武志红老师的分析之后,我深切地明白了我的存在只是一个假自我,我的身体服务于别人,服务于别人的安排,服务于别人的评价,从别人的眼光和话语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我把自己内心原始的欲望和生命力压下去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什么该由自己去争取,看起来平静如水,实则没有活力没有欲望,为了他们的想法和心情而活,所以我反应迟钝,因为我的身体和灵魂是分家的,并将真自我割裂到一个与身体无关的空间。
假自我者,仍在寻求为真自我留一块纯净天地,常用的办法是,他的真自我与哲学、理论或纯粹精神结合在一起,完全不沾染卑俗的身体。但身体是真实的,身体才能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所以,这个纯精神性的真自我,得不到身体的滋养,沦为虚幻。所以我消沉,我爱睡觉,因为只有把自己封闭起来了,才能和这个真实的自我建立连接,我想,我建立真实自我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白真实的自我是什么样子的,并且成长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学会与家进行分离,尝试着自己独立去探索这个世界。
真实的自我告诉我不喜欢这种被掌控的生活,就连工作也是被掌控性非常强,身不由己地做很多自己不乐意的事情,思考很多事情的意义,却没有头绪,依旧按照这种畸形的体制运转下去,我必须花时间思考自己内心的婴儿是什么样子的,把真实的自我和身体建立链接,这样才能唤起我体内的能量,激发自己的活力,让生活不被绝望和抑郁所吞没。
了解我自己,成为我自己,学着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看得见自己的力量,不要再做一个好人了,让自己内心中邪恶的力量被看见,活着也就更真实。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2
最近读了武志红的著作《为何家会伤人》对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又有了一些认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包括武志红,海蓝,《灵魂摆渡》作者 ,教育行走理念的学者张文质,认为认识自我得从童年开始。
童年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背景,就像你脚下的土地,你一生都要从中汲取营养!土地的营养不断地导向你生命的所有的部分。这种导的过程从来不会中断。所以,我们总要不断地回到童年,重新从那里汲取营养,汲取力量,汲取理解。这就是人类的一种非常独特的生命态。
这是教育学者张文质在说《保卫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对话》中说过的一段话。童年为一个人的一生奠定了基调,许多心理疾患也是在童年就埋下了祸根。被爱包围的童年,快乐无忧的童年,将为一生的幸福打下基础。陪伴年幼的孩子,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和保护。
婚恋观也是可以回溯童年的,有些人的婚恋观就是修正童年的的错误。24岁的张丽在广州一家外贸公司工作,她爱上了大他三岁的同学王江,因为王江符合她理想中的男人形象。张丽在广州长大,她爸爸跟另外一个女人离家出走,直到她十六岁才回家重新和妈妈复合。因此,张丽恨爸爸,她发誓一定要找一个和爸爸完全不同的人,不能再让孩子重复我童年的灾难!而王江正是这样一个人。可见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每个人至少要经历两次诞生,第一次是从妈妈的子宫诞生,第二次是恋爱。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在热恋当中,我们会变成孩子,恋人也会变成孩子,我们一起退行到童年。这时,我们互为对方的理想父母,又互为对方的孩子,这是恋爱的关键期,这阶段决定了我们是重复童年,还是修复童年。恋爱不只是两个人的舞蹈,也是两个家庭过去的舞蹈,因为我们的舞步是在童年学会的。
回溯童年,童年的记忆总是有选择性的,在许多人的心目里,童年是用来装点记忆的纹饰,但在文质老师的心里,童年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其实说起来,还原到童年的时候,生活中有些处境是很苦涩的,有时候是很尴尬的,有的时候是很无奈的!我的父辈们,由于他们成长的、生活的、生存的极为艰难的处境,他们生育了我们,也养育了我们,但是他们没有好好地教育我们,更没有很好地爱我们!但这一切的经历,都可以对我们的生命构成滋养!这种滋养需要我们不断去回溯。只有在这样不断地回溯过程中,我们才能理解我们痛苦的缘由,才能从这个痛苦的缘由中继续扩张我们思考的视野,把它放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命运中不断地去反省它。
我们总是习惯记住那些伤害,那些不堪的悲伤的消极记忆,从而会学会了很好的伪装,从不肯真正认识自己并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作家毕淑敏在《我很重要》里更是高扬了生命的主体意识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分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但我要说,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所以,无论我是谁,我得成为我自己,我为自己重要地活着,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的生命。
正确认识自己,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开始,面对问题不逃避,不对抗,不完美,才美。为何家会伤人,为何你会有痛苦的记忆,那就是没摆正自己在家里的位置,在一个家庭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夫妻关系,而并非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理清了这些关系,你就会不再控制子女,不再把他们攥在手心不肯适时放手,不会再抱怨父母,有些人一生之中都处在怨恨父母的情绪之中,而社会,学校,国家主流意识又告诉我们对父母要孝顺,明明受了伤害,谁都不理解你,你自己也在埋怨与自责中纠缠,不分裂才怪呢?而这种分裂又是没有人理解的,认为你是咎由自取。这当然是极端的例子,更多的是为什么有些人会不相信爱情,会婚姻破裂,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会遭遇各种负面情绪困扰,好好回溯你的童年经历,回溯你的成长经历,一切的答案都藏在你的人生阅历中,特别是青春期以前。
愿每个人都健康快乐地生活,从认识自己开始,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出发。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3
中国人是不善于给予爱和表达爱的。
“缺爱”成了万恶之源。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
“三岁看老”,的确一个人五岁之前和父母的相处关系为ta以后的人生埋下伏笔。
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注,会朝着健康的各种关系发展,即使遇到各种变故,也较容易面对;缺乏爱和关注,长期和母亲分离,与社会各方面的链接就会就比较脆弱,较易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比如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等。
父母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人人之间,都要关注对方的“感受”。所谓感受,就是感同身受,就是共情,就是我体会到了你的体会,痛苦着你的痛苦。这样倾诉一方或是问题一方才会感觉到被理解,被支持,被爱。不要以你以为对的方式或是解释或是社会公认的对的方式去“强迫”对方接受你的爱和付出。这样就会像,一只兔子爱上一只猫,它天天给猫胡萝卜吃,但是猫却越来越疏远它,兔子还委屈的哭诉,“我把自己最爱吃的都给了它,我难道还不够爱它吗?”所以爱要用对方式方法,不要一方面的想当然。
方式不对,孩子会叛逆,夫妻会反目,朋友会疏离。
所以要给予爱,要让爱流通。要让母婴关系健康正常,要让中国家庭关系和谐美好。
读了本书会让人开始认识自己,探究生活问题根源,解析当下中国家庭很多方面的问题。
我们的童年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现在和未来却可以在我们有意识的关注下悄然改变。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4
与人相处,无论孩子夫妻老人,说到底都是爱和自由,因为是亲人,所以没有爱的相处就会冷漠,因为不是彼此,所以人与人的差异要自由。
为什么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就就简单,反观家人之间就那么难?说到底就是没有爱和自由!
亲子之间的爱,是溺爱是控制,不是爱,夫妻之间的爱,是匹配度是安全感,不是爱,至于老人之间,没有前一个作为基础,何谈爱。至于自由,亲子之间的自由,是看脸色,不是谈感受,夫妻之间的自由,是谈嫉妒,不是自我成长,老人之间,如果要自由,那就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吧。
爱和自由那本书像是受伤后的抚摸,让人温暖,这本书像是伤口上的酒精,虽然疼痛,但一定程度可以减少感染,至于是否治愈要靠自己。
有人说,现在只有两种态度,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还有如上面评论写到的,不计较。还没有那么豁达成熟,尽管前一种观念有点戾气,还是愿意选择前一种作为很多冲突的心理暗示。
亲子关系中,无论场合无论方式的展示爱,有智慧有技巧的给建议,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发觉孩子的亮点,最重要的是提升自我,才能减少焦虑,生气是一种对自己无能的表现,焦虑似乎也同理,减少无能,才能硬气的对外界说关你屁事!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5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父母分三种:第一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批评你;第二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忽视你;第三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当然,最好的父母就是最后一种。
只可惜在中国,大部分父母都是前两种。我非常赞同武志红在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记得小时候,我被寄养在姑妈家,因为寄人篱下经常郁郁寡欢,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也不爱说话。后来每次吃饭,大人们总喜欢责问我:“你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是阳光明媚的,而你总是死气沉沉,完全没有同龄孩子的朝气”,久而久之,年幼的我也开始觉得自己有毛病,性格变得愈加自卑敏感,直到现在长大成家,也没能完全从这种敏感自疑中解脱。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那时家人给予自己更多理解,少一点责备,多一些爱与安慰,结果一定截然不同。为人父母,应该给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备,要知道孩子都很脆弱,心理的伤要用一生来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