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最新第一书记观后感精华

2023-10-15 17:42:12 第一书记观后感

【#实用文# #最新第一书记观后感精华#】优秀的作品能够激发人们无尽的想象力。观后感是一种交流和分享的平台,撰写观后感能够对作品进行评价,从而提升我们的评价能力。最近您在寻找关于作品《第一书记观后感》的观后感吗?通过阅读本文,您将能够对它有更深刻的了解。感谢您的支持,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创作方式!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1

2009年11月6日,江水悲凉,小岗村搬迁。中国第一个农村改革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的房子里去世,享年46岁。沈浩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我从他身上可以看出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

正如影片结尾沈浩女儿所说:"你虽然走了,但小岗村还在,和你吃过饭、说过话的人还在,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也在……

沈浩短暂的人生找到了全情投入的事业和挥洒自我的舞台,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人心浮躁的时代,很多人向往的是一种以物质财富为目标的人生,而沈浩展示了另外一种简单的、纯粹的人生,以及这种人生可以有的高度和境界,沈浩的生命是有限的,留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无尽的。把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在工作中实现和体现人的价值,是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更高的精神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快乐的,他努力的结果使他心满意足。快乐而满足,人生还有比这更美好的吗?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2

集团组织**了电影《第一书记》,这是根据安徽凤阳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真实事迹拍摄的电影。看完电影,我感慨良多。

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为一名省财政厅的选派干部,沈浩同志能够深入农村基层,并且扎根于小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政务实,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践党的科学发展观,使得小岗村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列。其实无论我们身处何仲岗位,都应该学***同志的精神,一切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扎根于群众,勤勤恳恳干事的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小岗村带着包干到村第一村的光环,但20多年来的发展,与全国其他的地方相比,差距却很大,面对这种环境,沈浩同志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不畏艰难,敢闯敢试、勇于担当,依靠小岗村的历史优势,立足于小岗村的实际情况,修桥铺路,招商引资,引导小岗村民转变观念,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使小岗村成为全国十大名村之一,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村庄面貌有了极大改善。而这正是一个共产党员真正的价值所在。我们每个人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工作,积极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人民的评价是验证党员干部最好的标准之一,而人民的评价则是建立在党员干部的行动上。沈浩同志深入农村,与当地人民融为一体,患难与共,了解群众需求,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当地人民的爱戴。事实上,我们做自己的工作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深入工作,了解工作对象的需求,把更好地为工作对象服务作为做好工作的宗旨。

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把心思都放到促发展上,把工作都落到实处,着眼于大局,从小处做起,始终保持知难而进的昂扬斗志,振奋精神,争取为商务区的早日建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3

7月8日,党支部组织党员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影片主持人翁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志的新时期全体党员学习。

影片告诉我们,沈浩同志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非常感人。沈浩同志在小岗村任职6年来,访贫问苦、招商引资、建纪念馆、修自来水等事迹让在场的所有党员无不为之动容。在工作中,他始终怀着肩负重任的使命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舍弃家庭,关爱每一个人,尽职尽责,艰苦奋斗,生动地展显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充分展示了对人民群众的无私爱。

沈浩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令人敬仰。他始终视群众为亲人,把自己当公仆,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以模范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生命代价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真谛所在。

电影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时刻以沈浩同志的事迹为榜样,以沈浩同志的精神为动力,始终保持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始终保持一股敢为人先的锐气,始终保持一股干不上去誓不罢休的志气,不计利益得失,踏踏实实工作,诚心诚意为人们服务。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4

《第一书记》本月开始在首都各大影院放映。如果不是培训机构的话,恐怕我不会买电影票。正像对近年来的“典型报道”缺少信心外,我对模式化的“主旋律电影”也了无兴趣。

但是进了影院,未及看完,已然落泪两次。

在20日举行的《北京高校教师**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我提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两个镜头:一是沈浩在回家过年的路上,被村民吴奶奶拦截吃年夜饭。村里人知道了,纷纷搬着桌子一起来凑热闹。

席间,大家抢着给沈浩的妻子打**拜年;二是沈浩去世后,女儿汪汪在钢琴演奏现场对父亲的真情告慰。

电影的感人之处,绝非只有以上两个镜头。大家提到影院里身边的观众纷纷落泪,所谈到的感人镜头也各不相同。我认为,影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破:

1、 它体现了宣传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统一。“主旋律电影”的最大问题,就是说教性太强,观赏性较差,因此往往“叫好不叫座”。如果不是单位组织**,大多数电影肯定会成为“票房毒药”。

继《建国大业》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后,《第一书记》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尤其是力邀众多明星加盟(现在看来,实无必要),运用网络语言(“小岗牛x”等),明显借鉴了《建国大业》的策划。可以预料,这部电影的票房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二、较好地表现了沈浩的“七情六欲”,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以往塑造典型人物的主旋律电影,往往求助于“豪言壮语”与丰功伟绩。《第一书记》则侧重于写“情”。

这包括沈浩与母亲、妻子和女儿的家庭关系,与同学朋友的友谊,与村民的真挚感情。其实,在这些看得见的“情”之外,还有一个隐含的“情”字,就是沈浩多年来的工作原地踏步,小岗村的经济发展多年来没有起色,他对自己、对小岗的发展还有一种“一起突围”,实现人生价值的殷殷之情。

三、在展现矛盾中成功塑造了一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层干部形象。小岗虽然以“中国第一村”闻名,但多年来经济发展停滞,在新农村建设中明星村镇纷纷崛起的情况下,已是徒有其名。选择到小岗挂职,沈浩其实面临着几对矛盾:

一是原来省级机关的办公、居住条件与村里的生活、工作条件的矛盾;二是对基层工作“尽忠”与对九旬老母“尽孝”的矛盾;三是处理日益紧张的家庭关系与复杂工作环境的矛盾;四是处理挂职期满后等待升职与继续被挽留作村官的矛盾......影片在以上矛盾的处理中,真实地展现了沈浩的思考与抉择过程,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以上三点来看,《第一书记》在主旋律影片的探索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然而,经过反思,沈浩在小岗的成功似乎是不可复制的。由于小岗“中国第一村”的名片,以及xx的视察,都为小岗的发展增添了起飞的引擎,加上誓与小岗村“一起突围”沈浩的无私奉献,小岗起飞似乎非常符合逻辑。

但是,全国各地有那么多的贫困村,无论经济基础还是知名度,都不同与小岗。在跑项目、求批文等方面,都要比小岗村困难得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沈浩”们到这些地方挂职更显其价值。

希望《第一书记》的放映,也能引起有关部门的思考:贫困的中西部偏僻乡村,更需要沈浩这样的“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5

11月14日,我们在院党总支的组织下,认真观看学习了《第一书记》这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电影。影片的原型**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优秀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故事。沈浩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使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有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

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的光辉形象令人钦佩。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的三年任期届满,村民们强烈要求留下沈浩。20多年前集体按指纹的故事再小岗村再次发生。村民们派了10名代表到安徽组织部和财政部,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三年。

2009年11月6日,沈浩在小岗村一间临时出租屋中去世,享年46岁。

影片客观地记录了一位在小岗村工作6年的基层党委书记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沈浩同志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在小岗村任职6年来,他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舍小家、顾大家,尽职尽责,辛勤耕耘,生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充分彰显了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大爱。《第一书记》将模范人物形象还原到现实生活中,真实而深刻地塑造了沈浩同志扎根基层、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光辉形象,展示了当代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为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沈浩先进事迹、自觉投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展现了沈浩同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精神意志,讴歌了沈浩同志扎根基层、锐意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情怀。

在这部感人的影片背后,沈浩同志用自己的言行展示了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的形象,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宽广胸怀和崇高道德,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作为一个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年轻人,我应该在沈浩学习什么?学习他的勤奋精神和他对他任的无私奉献精神。

虽然我只是一名大学生,不能为群众谋福造利,但是我认为不管在什么岗位上,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是我们每个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从沈浩身上,让我更加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他得到什么,而是他付出什么。沈浩同志的精神,激励着我,引导着我。我要像沈浩同志那样,有理想、有抱负,乐于奉献,积极进取,敢于争先,踏实肯干,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而努力!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6

一个平凡的小村庄,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一个平凡的机关干部身后,都有辉煌的成就。这是沈浩同志的故事。这是沈浩在普通小岗村的非凡成就。

电影一开始,我们就带着悠扬的音乐走进凤阳古城。来到我们面前的是凤阳的真实和朴素。正是在这样一个简陋城市的小村庄里,沈浩同志以真诚和热情,带领小岗村走出困境,走向成功。整个电影并没有把故事以“催泪弹”的形式抛给我们,而是将令人感动的点点滴滴渗透到了每一个细节中,甚至还带点小小的幽默。

一台铲车,从最初的不理解,矛盾激化,到最后的理解和感激;一条大路,几经坎坷,四处受挫,却最终在一片激动的欢欣雀跃中连通;一个隆重的葬礼,弥补了老人心中几十年揪心的痛楚,也为小村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脚步;三个互不包容的老人,最后也在对小岗的深深的感情和对沈书记深深的感激中团结起来。第一书记的名字,就是在这样的一幕幕事迹中越发光辉起来。

这部电影只能零星地向我们展示沈浩书记的事迹。现实生活中,他在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小岗村住了6年,奉献了6年。2009年11月6日,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里去世,年仅46岁,他的事迹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令人感动,令人钦佩。六年来,第一书记的身影走遍了小岗村的每一个角落。村里的老人、年轻人和年轻人都在他关心的目光中。

六年来,美国glg集团、深圳普朗特集团等知名企业已先后落户小岗村,对小岗村的经济发展继续了巨大的动力;“大包干”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数万人次,将小岗村的发展历程和小岗精神带到了全国各地;新形势下的小岗村民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和热情拧成一股绳,热火朝天的辛勤耕耘……他的事迹已不是几篇文章,几段话语就能形容的,虽然沈浩书记已经离开了我们,带着他对小岗村的感情,带着他对新农村建设的理想,带着他的对党的热爱和忠诚,但是他的精神留给了我们,我们要在他的精神鼓舞下更加努力的工作和生活。

看完电影,我认为沈浩同志的精神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很有启发性。沈浩同志在面对日常琐碎的工作时认真、执着,用他的奉献精神为小岗村服务着,付出了他全部的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辉煌的成绩。事实上,我们平时的工作看似平凡,有些工作我们甚至认为微不足道,但我们必须更加认真地对待,确保把每件事做好。

我们医学工程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科室服务,确保他们能够

要正常顺利地开展医疗工作,就要向沈浩同志学习,以奉献、服务的精神做好保障工作。

在对待临床科室的设备维修申请时,我们务必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响应,无论故障大小都要以最认真的态度对待,尽量以最快的速度把设备修好,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在保障科室能够继续工作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在申请购买设备时,我们应尽快使设备到位,以便部门能尽快使用新设备。在处理其他部门向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时,要积极回应和处理,努力把工作做好。

作为共产党员,沈浩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把共产党的精神传播到我们工作的每一点上。我们将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影片《第一书记》的原型是小岗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沈浩,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2月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劳累突发心脏病而倒地工作。他才46岁。6年间,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任。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沈书记朴素非凡的生活总是深深地打动了我。通过看《第一书记》,我深深的明白,要当一个好公仆,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努力工作。沈浩书记对人生选择的崇高责任感和对目标的执着,将使他用心践行承诺。用心去做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需要很强的定力。用心做事先要用心选择,人生的道路本来就不平坦,自古人生多歧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选择本来就很难,选择后能够坚定地走下去就更难。

能够用心地去把自己的选择做到极致、做到一流就更难。沈浩在省财政厅机关工作了十八年,在面临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乡到坚苦的农村工作这一选择时,他也有过思想斗争,但当他看到"世界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给世界一个惊喜"的广告牌时,他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对于沈浩来说,“小岗给沈浩一个机会,沈浩给小岗惊喜”是他的选择。

决定在小岗村工作后,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第二,要敢于做第一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停步,永不僵化,敢于尝试,勇于担当。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积极研究新情况,敢于解决新问题,努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观,在更新观念中理清发展思路,激活发展势头。切实做好“结合”文章,把中央精神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所需与群众所求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寻求突

突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

三是要学习沈浩舍小家顾大家的胸怀。没有博爱的情怀,就不可能在小岗呆上一届,又一届。他割舍了老母和妻女的爱,他割舍了他升职的台阶,他割舍了安逸的生活,他最后将自己定格在小岗村了。

沈浩同志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还需要继续认识到这一点。我坚信,沈浩同志的事迹能够照亮我们不断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从目前来说,对于我们统计人而言,学习沈浩同志,就是要用沈浩的精神,去做好我们的统计事业,用心统计,诚实统计,用我们的数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为老百姓的生活服务。我们的岗位虽小,也许并不能像沈浩同志那样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修路建厂,但意义重大,因此,看完《第一书记》之后,我更加立志做一个优秀的统计人早在去年的学习活动中,沈浩的名字和他的优秀事迹已经耳熟能详,所以9月28日,当我踏进电影院的时候,对《第一书记》这部电影本没有太多期待,然而两个小时后我却被深深地打动了。

且不论电影的拍摄手法、配乐布景,也不论片中星光熠熠,我觉得影片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朴实。

沈浩下乡前,面对身边朋友的建议、领导的提醒、妻子的抱怨和在省级机关多年无所事事的中年公务员的自我价值困惑,他勇敢地做出了人生选择。杯中酒尽,五味杂陈,是对自我的挑战,更有壮士去兮的气概。

然而有志者事不成,苦心人天也负每时每刻在生活中真实上演着,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还挨了打,工作依然举步维艰。恰此时,苦熬多年的好友被提拔了。有不甘,有无奈,有遗憾,但面对妻子的发难,沈浩却选择了坚守。

修路、筑桥、盖卫生院、回收公有资产、重建大包干纪念馆、引进国际企业……沈浩踏踏实实地做着,像雷锋说过的“钉子”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他用自己的努力、真诚和实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打开了小岗进一步发展的新窗口,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最初的承诺。

沈浩不是没有私心,他心疼自己的老娘、妻子、女儿,他期望能在下乡的任期内有所作为,为未来的事业打开一个新局面,共产党员不是钢筋铁打,他们也有儿女情长和理想抱负。因此,换一位下乡的干部能守得住吗?换一位下乡干部,群众们会去挽留吗?

这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大爱,这是群众对共产党员最高的信赖和期待。

忽想起了入党时的誓词“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因为拥有了这个伟大的理想,一辈辈的共产党员在充满艰险的事业征程中披荆斩棘;因为拥有了这个坚

定的理想,一代代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人生中谱写了不平凡的旋律;因为拥有了这个崇高的理想,前赴后继的共产党员在不起眼的岗位上铸就了辉煌。这就是理想的力量!

沈浩离开了,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还在,在机关、在工厂、在企业,也在学校。我们的学校并非名牌,生源也很普通,身为教师共产党员我们能不能怀揣理想,执着追寻呢?我在思考,相信很多人也在思考。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7

我自认为是很会猜剧情的人,影片一开始,我就知道了导演想怎么叙事,而每个小事件发展的结果我也猜到了十之**,等等,都是一些老掉牙的电影俗套。因为一些“红***”要歌颂一个人,要讲述一个人的丰功伟绩,无非就是“为群众办事”,如何为了群众的利益“牺牲小我”,如何“对不起家人”,还有在恶劣天气中工作的情节。这些这部电影里都有。

电影里无论是主演还是一些配角,都是我们平时熟悉的著名演员,据说是人艺演员鼎力加盟。电影里有许多我们熟悉的演员。直到最后,我真的把杨建新当成了沈浩,但我还是最喜欢徐帆的表现。片中没有过多的词语和行为想博取人们的眼泪,更多的却是引得大家不时发出笑声。

渐渐地让我忘记了这是一部“红***”了。

影片最后以女儿的一段告白为结尾。这时,我静静地环顾四周,大多数人都有擦眼泪的动作,老天爷,伟大的导演。不,这或许就是真实的力量。

因为真实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当然,看完电影后,也会引起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这就是导演的魅力所在。我认为这部电影的教育目标已经实现了。

第一书记观后感(3):

“第一书记”,一个响亮的名字。怀着一颗期待的心,我走进了这个曾经熟悉却又感人的艺术创作。

也许是我一直在农村,一直在乡镇,那泥泞的路,那黄色的菊花,那纯朴的脸,那热情的期待,那真诚的心,那倔强的冲动,那愤怒的对抗,那一根根家族系脉,那一条条只有用心才能开启的民心绿色通道,沈浩真实面对了。

真诚让我一直在流着泪,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一声大爷、一声奶奶,一句我记住了;一只能产奶的小羔羊,一个说不清楚话的多孩残疾家庭,一个隆重的葬礼;一台铲车,一条通村路,一条开放路,一个新的纪念馆,一个高科技企业;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次的力量相拥,;一眼一眼的深情,一个一个发自心底的爱的信息,一双一双牵手的默契;一次特殊的年夜饭,一次一次的红手印;那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赢来的大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源于人民无限需求的动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是60年代的大学生,是一名普通的国家公务人员,是响应组织部门号召的一名机关干部。也许他和沈浩有着同样的工作背景,在他们心中有着同样的感情。总之,一切都是那么期待和亲切。

我从第一书记身上看到了一个好人和一个真正的基层干部的影子。

这是一部好电影,一部由好演员、好导演和好团队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第一书记观后感(4):

能够提前欣赏该片,是个荣幸。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看完《第一书记》竟是这种感觉,也许影片真正想表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邻家大哥般的沈浩,因为在老百姓的眼里,这个形象本就应该是如此这般的,如果真是这样,导演无疑是成功的,杨立新也是成功的。在影片中,沈浩的女儿弹了一首的钢琴曲,虽不像结尾主题歌那样旋律鲜明,但正是这首钢琴曲深深打动了我,它是那样的恬淡宁静、动听优美,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师1900在暴风雨中弹的那首曲子《magic waltz》一样,1900在暴风雨中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孩,在人生的坎坷与平凡中,于是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追求的真谛,不惜为之付出生命。

两种环境和两种心情,在沈浩的故事里,同样的道理,沈浩不是在改革开放的风暴中,在经验和勤奋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追求的目标吗?更可贵的是,他在这样一个艰苦困难的环境里,仍然能保持一份宁静致远的高尚境界。这就是这首钢琴曲带给我们的,但并不是全部,因为钢琴**中也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一种浓浓而持久的不舍。

老百姓不放弃这么好的干部,沈浩如果有精神在天上,绝不会放弃小岗村的每一个村民和每一寸土地。人,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把自己的位置当成自己的家,他就可以努力工作,持之以恒,就能造福社会。影片的最后,稍微感觉有点拖沓,其实沈浩的事迹大家都基本了解,个人感觉,在影片进行到春节大家聚餐的时候结束反而更好,后面的自白和日记摘录等环节,早先主旋律的痕迹比较明显,觉得多少有点画蛇添足,但总的来说《第一书记》是部很好的电影,应该看看。

第一书记观后感(5):

七月一日,北京下起了小雨。

在去参加电影《第一书记》首映式暨图书《沈浩日记》首发式的路上,我给自己准备了一包纸巾。根据八个月前在小岗村采访的经验,这是必要的。当时的情景,是**同行们集体潸然泪下,不能自已。

我早就听说,这部电影的主角和配角都是由著名演员担任的,首映礼确实星光熠熠。

影片开拍时,凤阳县古城墙出现了一个长长的写意素描镜头,被明星吸引的注意力跑了回来,观众也安静了下来。

沈浩故居、房东厨房、小岗村牌坊、大包岗纪念堂、红色手印这些符号迅速勾起记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然而也有全新的感受。相对于在采访过程中听人描述、查看资料而想象的场景,电影的画面、声音等等带来的,是更直观具象的冲击力。比如,影片中呈现的小岗村之前的道路建设和新房建设与我现在看到的小岗村有很大的不同,这让人们感受到了沈浩工作和努力的意义

准备要写这篇观后感的时候,脑海里不自觉的蹦出了这样的话:“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纯粹的人”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评语。

1939年12月21日,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在中国不幸以身殉职之后,毛泽东写下了文章《纪念白求恩》。在这篇文章里,毛主席写到:“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就像70年前的白求恩一样,二十一世纪的共产党员沈浩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信仰。

看完电影《第一书记》一个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我们文艺创作理念的进步,这部电影在创作上一改主旋律电影大而全的模式,不再空洞说教,而是用很细腻的手法,用很生动的细节塑造人物,以情感人,以事服人,使观者产生强大共鸣。如此优秀的创作也让我们更好地走进沈浩,去做一次精神净化之旅,去反思我们是否已经远离了一个纯洁的人的要求。

沈浩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并不平凡。他不甘于平庸,渴望荣誉和成功。他出生在农村,对土地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才真正改变了小岗村,使小岗村走出困境,从温饱走向繁荣。

三按红色指纹保存沈浩,这是农民最朴素的表达,也是沈浩最好的肯定。物质的东西迟早会消失,但精神的追求是永恒的。

当然,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能完全的抵制享受物质,但是我想说的是在你享受物质带来的愉悦的同时,还应该理智而清醒的认识到,需要超脱物质的享受,而追求心灵的净化....

“第一书记” 响亮的名字

“第一书记”,一个响亮的名字。怀着一颗期待的心,我走进了这个曾经熟悉却又感人的艺术创作。

影片中,那泥泞的路,那黄色的菊花,那纯朴的脸,那热情的期待,那真诚的心,那倔强的冲动,那愤怒的对抗,那一根根家族系脉,那一条条只有用心才能开启的民心绿色通道,沈浩真实面对了。

真诚让我一直在流着泪,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一声大爷、一声奶奶,一句我记住了;一只能产奶的小羔羊,一个说不清楚话的多孩残疾家庭,一个隆重的葬礼;一台铲车,一条通村路,一条开放路,一个新的纪念馆,一个高科技企业;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次的力量相拥,;一眼一眼的深情,一个一个发自心底的爱的信息,一双一双牵手的默契;一次特殊的年夜饭,一次一次的红手印;那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赢来的大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源于人民无限需求的动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是60年代的大学生,是一名普通的国家公务人员,是响应组织部门号召的一名机关干部。也许他和沈浩有着同样的工作背景,在他们心中有着同样的感情。总之,一切都是那么期待和亲切。

我从第一书记身上看到了一个好人和一个真正的基层干部的影子。

这是一部好电影,一部由好演员、好导演和好团队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一座巍峨的丰碑。

很早就听说过了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当我听说电影《第一书记》上映时,早早地就赶到影院观后这部触动每一个心灵的**。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迹,但是当片头的**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所有观影的人们都安静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这是一部好电影,一部由好演员、好导演和好团队的好电影。

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永远的深情,无尽的思念

热血铸就英雄魂,浩气长存天地间。这就是在**了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的第一感受。

沈浩出生于安徽省萧县圣泉乡孙秦庄行政村,为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他的事迹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走进了每个人的心中,令人感动,让人难忘。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第一书记电影观后感 | 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 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 第一书记工作总结
上一篇:移动客服工作总结十四篇 下一篇:职场精进之路读后感(分享十二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