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如何巧妙地书写作品的读后感,让读者既觉得有趣又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呢?这本书让人沉思良久,读后感给了我们许多思考。如果你对《喧哗与骚动读后感》感到好奇,不妨阅读以下精心准备的资料,其中包含了对作品以及文学史上的评论和评价。希望这些范例能够激发你内心的创造力!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1
读完《喧哗与骚动》,我不得不惊叹福克纳的文笔以及对生活与历史的高度的认识和概括的能力。
在《喧哗与骚动》中,作者让三兄弟,班吉、昆丁与杰生各自讲一遍自己的故事,随后又自己用“全能角度”,以迪尔西为主线,讲剩下的故事。文中四个叙述者的出现时序是错乱的,不是由应该最早出场的昆丁先讲,但是他们所讲的事倒是顺着正常的时序,而且衔接颇为紧密。错综复杂的结构衔接得天衣无缝,不愧是一部完整的创作技巧的教科书……此外,意识流在本书中被应用得颇为频繁,除了作者认为这样能直接向读者提供生活的片段能更加接近真实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服从刻画特殊人物的需要前三章的叙述者都是心智不全的人。
班吉是个白痴。如果他的思想是合乎逻辑和理性的,那就不是真的和不合逻辑的。当昆汀决定自杀时,他的想法和一个发烧病人的谚语很接近。杰森有点不正常。他是个偏执狂和虐待狂,更不用说头痛了。
虽然他的作品看似扑朔迷离,有时也像是一场梦,但是实上,通过一个旧家庭的解体和死亡,确实呈现了美国南部历史变迁的一面。我们可以看到,旧南部真的崩溃了,它的经济基础已经崩溃,剩下的上层建筑也在崩溃。凯蒂的堕落,意味着南方道德法规的破产。
班吉四肢发达,却没有思想能力,昆丁思想复杂却偏偏丧失了行动的能力。另一个哥哥,杰森,眼里只有钱。他只是放弃了旧的价值标准,代之以新的价值标准,即资产所有者的价值标准。
当然,透过《喧哗与骚动》我们可以看到福克纳的爱憎分明,看到他的善恶标准。在这部作品中,他鞭挞、嘲讽的是杰生、康普生太太、康普生先生、毛莱舅舅、赫伯特.海德、杰拉德太太和杰拉德等,他同情的是凯蒂、昆丁、小昆丁和班吉,他满怀激情歌颂的则是地位卑微的黑女佣迪尔西。
康普森先生整天喝得酩酊大醉,说了些愤世嫉俗的空话,把悲观和失望的情绪传给了他的长子昆廷。
康普森太太自私、冷酷、毫无病态地呻吟。她总觉得自己在生气。事实上,她在拖累和折磨整个家庭。她念念不忘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以致于仅仅成为了一种“身份”的化身,而完全不具有作为母亲与妻子应有的温情,家中没有一个人能从她那里得到温暖。
女儿凯蒂则以一个轻佻放荡的女子身份出现在这个大家庭中,虽然她轻佻放荡,但是她对弟弟班吉的关爱没有因此受到半点折扣。福克纳表面上把昆庭的死归咎于凯蒂的遭遇,但实际上是为了这个家庭的未来。
随着南方财权的崛起,贾森已经顺应历史潮流,成为一个功利主义者。仇恨和绝望有时使他成为一个非理性和不切实际的报复和虐待狂。他没有爱心,到处占人便宜,但他总是装成受害者。他耍了一系列花招,把姐姐多年来寄来的赡养费当成自己的,从中吸走了复仇的喜悦。
书中一个使人难忘的细节——凯蒂失魂丧魄地追赶载有小昆丁的马车。这让我们觉得,虽然凯蒂有各种不尽如人意的行为,但她本质上仍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对比之下,杰生的形象愈益令人憎恶。
班吉的出现让我感受到福克纳的另一个用意,那就是呼吁社会上的正常人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宽容、更多的关怀和尊重。与正常人相比,他们的心脏相对更脆弱。残疾不是他们的错,也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是不可避免的。
但人们对他们的冷漠、嘲笑和排斥,是人们完全可以避免的错误。
尽管在福克纳笔下的这个大家庭里让人感受到的几乎是负面的情感,但是世间万物皆是对立而统一的,有寒冷必少不了温暖。迪尔西即是这个家庭温暖的源泉。同情心永不枯竭似地从她身上涌流出来。
她不怕主人的敌意和世俗观念的歧视,勇于保护弱者。在整个阴暗的画面中,只有她是一个亮点;在整个阴冷的屋子里,只有她的厨房是温暖的;在整个摇摇欲坠的世界里,只有她是一根坚实的柱子。她的忠诚、耐心、毅力和仁慈与三位叙述者病态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她,作者歌颂了平凡人的精神美。
透过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我在感叹作者创作技巧的同时,也从文中各种人物各种心理活动中感受到各种精神。总之,《喧哗与骚动》真可谓称得上是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2
初读《喧哗与骚动》,感觉很陌生,甚至有些吃力,故事竟然可以这样组织的。
后来才知道这种写法叫做“意识流”。
总体感觉好混乱,好糊涂啊,完全没有章法,各种片断,好像都莫名其妙的交织在一起。
如果没有译者大量的注解,完全看地不知所云,但说实话,即使看了下面的注解,还是不太清楚福克纳到底在这本书中要表达什么思想。
我想,也许正如这题目的来源莎士比亚里的《麦克白》里说的那句话,“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没有任何意义。”
这本说,也是“痴人”福克纳的梦靥呓语,没有什么意义吧。
我人生没意义,你还得活下去;读完一本书,即使没什么想法,也还得写读后感。
同一部小说,有人对作者的艺术技法条分缕析;有人从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祖宗八代解构故事诞生的必然因素;有人像杜撰明星八卦一样猜测人物的原型及可能的含沙射影;还有人拿它与别的小说做一番可有可无的比较。
这几者,当属于职业评论家之流。
而我读小说,仅限于故事本身和语言文字。
如同欣赏美人,不宜用手持手术刀的医生的眼光;欣赏美景,不宜用科学家解释眼睛成像的方法。
那我就把自己从开始到结束,谈谈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方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描写了康普生家族的没落史。
这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望族,祖上出过一位州长、一位将军。
家中原来广有田地,黑奴成群。
如今只剩下一幢破败的宅子,黑佣人也只剩下老婆婆迪尔西和她的外孙勒斯特了。
一家之长康普生先生于1912年病逝。
他在世时算是一个律师,但从不见他接洽业务。
他整天醉醺醺,唠唠叨叨地发些愤世嫉俗的空论,把悲观失望的情绪传染给大儿子昆丁。
康普生太太自私冷酷,无病呻吟。
她总感到自己受气吃亏,实际上是她在拖累、折磨全家人。
她时时不忘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以致她仅仅成了一种“身份”的化身,而完全不具有作为母亲和妻子应有的温情,家中没有一个人能从她那里得到爱与温暖。
女儿凯蒂可以说是全书的中心。
家族的衰落和家庭中的颓败、冷漠气氛,使她从一个“南方淑女”变成了轻佻放荡的女人。
凯蒂的沦落给他家庭,给她的三兄弟造成里毁灭性的影响。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3
喧哗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若说读这本书的初衷,应该说是为了了解股史,展望未来。这是一个朴素的愿望,我想很多人亦是如此。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这初衷渐渐变成为破解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到底适合不适合的理论难题。虽然近几年已有不少基金、券商在切实捍卫价值投资的大旗,但我还是想亲自探索和论证,这样的体会来得愈加真切,投资便会有愈大的底气。就像一个人买入股票的时候,往往会寻找更多的买入理由来支撑他的决策,是同样的道理。作者用了460页的篇幅,叙述了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股份制改革至2005年前后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激荡人心的中国股市发展历史,上至决策管理层,下至街头巷尾的普通股民,他们的生活因为股市而联系在了一起。无论大事小事,这些历史场景在本书里都得到了真实还原。如果有人说在上世纪90年代那个股票严重供不应求的环境中,倡导价值投资,那这个人一定是疯了。严重的供求失衡扭曲了股票价格,更何况股市还承担着企业股份制改革这样一件历史任务,上市公司的业绩更是良莠不齐,在非理性主导的市场中,大户、庄家操盘之声不绝于耳。到了2000年前后,股市经过十年的发展,逐渐暴露出监管与法治严重缺位的问题。基金黑幕、高管违法违规,重组与借壳中的圈钱游戏,管理层对于上市公司退市问题的心慈手软,这些制度上的缺陷扰乱了市场前进的脚步,资源配置的功能难以发挥,股票市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无从发挥。在这样的市场中,如果有人说:“我坚持价值投资。”那一定会换来一片嘲笑。直至篇末的全流通与股权分置改革,这一让上市公司价值回归经营业绩的历史举措才奠定了价值投资、实现股票市场价值发现与资源配置功能的基础。尽管股改的方法有失合理,但方向是对的。尽管时至今日,大小非的余威尚在,新股发行与退市制度尚不完善,创业板搞得亦是不伦不类,上市公司治理更是永恒的话题,但这些都无法浇灭我对中国股市未来的希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价值投资的方向……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4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1】
初读《喧哗与骚动》,感觉很陌生,甚至有些吃力,故事竟然可以这样组织的。
后来才知道这种写法叫做“意识流”。
总体感觉好混乱,好糊涂啊,完全没有章法,各种片断,好像都莫名其妙的交织在一起。
如果没有译者大量的注解,完全看地不知所云,但说实话,即使看了下面的注解,还是不太清楚福克纳到底在这本书中要表达什么思想。
我想,也许正如这题目的**莎士比亚里的《麦克白》里说的那句话,“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没有任何意义。”
这本说,也是“痴人”福克纳的梦靥呓语,没有什么意义吧。
我的生命毫无意义,你还得活着;读完一本书,即使你不知道,你也要在读完后写作。
同一部**,有人对作者的艺术技法条分缕析;有人从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祖宗八代解构故事诞生的必然因素;有人像杜撰明星八卦一样猜测人物的原型及可能的含沙射影;还有人拿它与别的**做一番可有可无的比较。
这几者,当属于职业评论家之流。
而我读**,仅限于故事本身和语言文字。
至于美,不适合用拿着手术刀的医生的眼睛;至于美,不适合用科学家来解释眼睛成像的方法。
那我就把自己从开始到结束,谈谈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方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描写了康普生家族的没落史。
这是一个曾经显赫的家庭。有一位总督赫一位将军。
家中原来广有田地,黑奴成群。
如今只剩下一幢破败的宅子,黑佣人也只剩下老婆婆迪尔西和她的外孙勒斯特了。
一家之长康普生先生于1912年病逝。
他在世时是个律师,但从未接触过生意。
他整天醉醺醺,唠唠叨叨地发些愤世嫉俗的空论,把悲观失望的情绪传染给大儿子昆丁。
康普生太太自私冷酷,无病呻吟。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5
“一个人是他不幸的总和。有一天你会觉得不幸是会厌倦的,然而时间是你的不幸……”萨特认为这句话是《喧哗与骚动》这部小说真正的主题,但他的着眼点更多在于后半段中“时间”这个关键词,人的不幸在于他被框在时间里;而对我来说,不妨从前面一句话,即“一个人是他不幸的总和”作为切入点,来尝试解读福克纳所描绘的世界为何会是一个令人绝望的世界——至少单从这句话来看,呈现出的人是一个非常休谟式的内在决定论的个人。
关于休谟的对于人类理解的认知,简单来说就是外部世界是不可知的,而人的内部世界是通过自然的、可依赖的印象与感觉来决定的——休谟认为,感觉是被直接给予的,因而具有最根本的确定性,是可以依赖的,而观念、理性等因素都是来自于自然的印象——于是乎,通过将人充分地暴露在快乐与痛苦、幸福与不幸的印象中,就可以就可以促使其自身必然性本能做出行动,从而再导致了现代人的一种消极自由。
上面说的可能绕了些远路,还是让我们先回归文本,回归“感觉”这个关键词。完整读过《喧哗与骚动》的读者,或多或少都能察觉到,书中以班吉、昆丁、杰森为第一视角的三个章节中,除了那来回跳跃的现在与回忆的交织、没有标点的意识流混乱言辞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和其他小说比起来非常奇怪,仿佛缺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在第二遍读本书时,我找到了困惑我的疑问的答案,即人物的行动仅由过去的印象和现在的感觉所推动,而他们的动机没有任何因素是来自未来的:或许第一遍读的时候没能意识到,但回过头来仔细翻阅一番,甚至是一句话一句话的审视,都可以发现里面的人物以第一视角说话时,几乎全部都是“谁说”、“谁做了什么”、“闻到什么气味”、“什么发出了声音”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感官的感受,他们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碰到了什么,而除此之外,真的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任何在其他小说中会理所当然出现的“我想”、“我希望”、“可能会”等与不可知的未来相连接的词汇(这也正是休谟的感觉论中所丧失的)。可以很明显地,这部小说的世界中,感觉这个怪物所占的比例实在是过于庞大,以至于将想象原本的无限空间都给蚕食殆尽,我们来到了休谟所构建的只有感觉,人物的一切都由他过去的感觉与印象构成,并围绕着这些重大的感觉与印象引起的幸福与不幸行动:可令人叹惋的是,本书中的主要人物似乎只有不幸。
全书中核心的印象大概有三个:凯蒂的被诱怀孕,班吉的被阉与昆丁的自杀,它们全部都是不幸的印象,而在故事里几人视角中现实与回忆的切换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上述重大印象为契机与根基,于一个嗅到忍冬花芬芳般的不经意间,时间就在意识中被无限拉长的一瞬间中闪烁跳跃几轮——是的,就像休谟对笛卡尔完备性的理性世界的推翻一样,通过将感觉的作用无限放大,倘若幸福与不幸的印象才是唯一自然的、可依赖的,那么理性与完备性自然不会在这样的世界上留有任何余地,毫无逻辑与秩序的意识流的语言就是世界理性丧失的最好证明。在我看来,福克纳的确有在强调“感觉”对于这样一个家庭的重要性,而恰恰在本书中就真的存在一个甚至明面上将只有感觉的世界推至极限的白痴——班吉,这也我认为全书最“纯净”、最能将这番绝望的世界描绘得淋漓尽致的视角。《喧哗与骚动》这个标题来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中的台词,“人生如同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或许让我们换个更直接的说法吧:里面有过第一视角的人物,无论是班吉,还是昆丁或杰森,其实都是仅有感觉的白痴,只不过后两者表面上看起来更像人罢了。
这种休谟式的世界之所以令人绝望,是因为里面的人物只有着上面我所提到的消极自由,而完全不拥有自由意志。可能说一个虚构人物拥有自由意志听起来比较奇怪,但至少在阅读其他小说时,里面的人物是不会拥有产生如此强大的宿命感的:仅仅依靠那些感觉与印象,来自未来的想象被遮挡住,没有任何可以逃避的决定论世界,他们的未来早已被规划预定好,穿插于故事里、提示在注释中,甚至被定死于福克纳亲自所撰写的附录中——不仅是里面的人物没有想象的空间,连我们读者也没有了想象的自由,这样一个灰暗的、混乱的世界就仿佛理所当然地呈现在你眼前,而在一次次的喧哗与骚动中,最终走向的只有虚无与毁灭。
当然,我并不认为福克纳是在宣扬这样的世界是正确,或是认为我们的世界就真的完全是一个只有感觉的世界。在我看来,福克纳创造出此等荒谬性世界的原因,肯定也与当今我们的现实的世界有关,所以为了突破这样的世界,他描绘了这样的世界,并试图突破这样的世界,可能对于康普森家族来说最后完全失败了,但这也并不是未来的终结——无论是笛卡尔的理性世界,还是休谟的感觉世界,关于如何克服这两者的世界,本书中的其他人物,亦或是他的其他作品里主人公,那些“无法被征服的个体”,其实都给出了一个与未来相勾连的答案。如果你被本书中的世界压抑地喘不过气,可以尝试去读福克纳的另一本书《野棕榈》,愿你能找回他深深铭刻于美国南方社会的那股力量,那依靠重要感情、真正的爱所创造出的未来,即便虚无却依然执着与自然。
我也不会轻而易举地接受《喧哗与骚动》的世界,可如果你不喜欢这样认知世界的方式,不接受这样一个绝望的世界,也请以此为起点努力去克服这样的世界吧。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6
我认为意识流文学在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上可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成就,但在哲学上也存在一些误区。意识流文学创作的理论依据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各种非理性因素 , 同时夸大理性的局限和缺陷,它否认理性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同时指出存在本身就具有非理性和非逻辑的性质。它在某些方面类似于非理性主义。它否定世界在本体论上是一个理性和谐的整体,认为世界是一个无序、偶然甚至荒诞的世界。
它在认识论上片面强调内心体验、直觉洞察。如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独立于人的表象之外的自在世界 ,就是意志。
他断言意志高于志是,意志是第一个也是最原始的因素,志是志是后来才加上去的。
这种意志观同样是错误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功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形象。从其源上讲,意识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得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意志是人类活动的直接原因,而不是最终原因。意志是由人的目的所引导,由人的动机所驱动,但目的和动机是由人的需要所决定的,它本身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受自然规律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最后,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物质世界的因果制约。
所以,意识流文学的深层哲学含义是极端夸大了“意志自由”,把意志看成一种独立于客观现实的、纯粹的“精神力量”,看成一种超越物质之上并不受客观规律制约的“自我”的表现。我们应该认识到它的错误,认识到在相对的和有条件的意义上,意志是自由的;在绝对的和最终的意义上,意志是不自由的。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7
我是比较不喜欢欧美作家的作品的。因为对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历史不是很了解,读起来总觉得有隔阂。我对文学的流派也没什么系统性的认识,只记得老师在课上说福克纳是意识流作家。在我的印象里,意识流就是大段大段的独白,主角喃喃自语直到让我忘记了故事的情节。
这本书刷新了我对欧美作家以及意识流的认识。这本书的前两章应该是典型的意识流写作手法(我猜的),随着讲述者的记忆而进行随意的思想纪录。但它却不像其他意识流中的大段独白那样无味。作者看似在许多事件中随意地描述,时间线混乱交错,实则是用碎片化的方式把整个故事以及人物的精神状态呈现在读者面前。就像一场拼图游戏,看起来是东拼一块、西凑一块,最后却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我沉浸在这本书的意识流气氛里,不必在意注释,也不用太在意发生了什么,就这样随着叙述者的思绪前进就好。
最让我感动的是昆丁作为叙述者的一章。一个有点极端,充满悲情意味的哥哥。他根据《圣经》里“班杰明,我们被卖到埃及的最小的孩子”,给智力残疾的弟弟取名班杰明。他一边质问着:“你有妹妹吗?”一边挥起拳头,可是却总被打倒。他在自杀前,帮助迷路的小女孩找回家的路,这明明是一段没有什么剧情冲突的情节,却是整本书里最让我想哭的地方。
昆丁死后,再也没有人带他的妹妹回家。
大概因为译本年代太过久远,字里行间有种北京话的味道,特别是人物对话,太接地气反而有一点违和。译者的注释太详细了,反而少了在阅读里探索的乐趣。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8
一本小小的三百页的书,却让我读了两个月,若没有读到这本书,不会体会到一部故事,能写的这样酣畅淋漓。
所幸这本书作者是福克纳,如非这位享誉文坛的大师的作品,谁会耐下性子来,读这样一本“对读者充满恶意”的书呢,福克纳无所不在的意识流,随心所欲或是精心布置的场景切换,意识切换。就注定了这本书不是读一遍,读两遍,甚至是读三遍能读出味道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意识流,整篇整篇的没有标点,语句有时没有任何语法可言却在我读过之后对福克纳产生了真正的敬佩,这种敬佩,是对一个真正的作家的敬佩,如果真要我拿出某个人与他作比较的话,Strickland或许是最为贴切的了吧,毛姆笔下的Strickland仿佛就是为福克纳定身而作,为了艺术,为了创造而拼尽精力,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他们这类人就像是不断爬涉的香客,寻找着或许根本不存在的庙宇。而福克纳就是这样的一类人,而这庙宇或许就是文学的殿堂了吧。
现在的大部分小说,文章,都是为了迎合读者而作,取一些浮夸的名字,加入荒诞无聊的情节。诚然这种文章能满足某些人的精神需求,但是这个时代还是需要一些为了创造而创造的作家。
扯回小说吧,初读这本书,在班吉部分遇到了无比的困难,好像文章前言不搭后语,读的时候十分恼火,这个部分仅仅86页我就读了一个多星期超过7小时的时间,读了好几遍才明白到底在说什么,而当我花完两个月的时间彻底把这本书读完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每个部分,每个细节,每个意识流的切换,都是如此精致无暇。简直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在之前我所欣赏的作品,是心灵的传达的作品,不是所谓的作者意识形态的传达,而是作品中没一个人物,他们的思想,灵魂与作者的交流,而这本《喧哗与骚动》简直就是把这条路走到了前所未及的境界,福克纳带领读者走进一个40岁但是智力只有7岁的智障班吉的心灵,带领读者走进一个精神崩溃,行将自杀的哈弗学生昆丁的心灵,走进的一个更加典型的财鬼杰生的心灵。福克纳在这本书中将美国的困境,美国人心灵的弱点暴露的一览无余,仿佛撕开他们的心脏让读者来看看是什么麽样。而这种统领全局而精湛布局的作品,实在是精美至极。
谈谈这本书的译者,其实也是我十分佩服的一位大师--李文俊先生,这是我读福克纳的第一本书,但是当我读到那句“好的,您那”。我好像突然心里一颤,这风格绝对是我读过的,重新翻开封面看果然如此,是李文俊,我此前曾读过他翻译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一些短篇小说,对他标志性的“好的,您那”有着无比敏感的触觉,如果说此前我对李文俊先生仅仅是一位普通译者的形象的话,在读完这本《喧哗与骚动》之后,真的是深深的佩服他了,如果说《thesoundandthefury》是千里马,那么李文俊真的就是伯乐了。这本书的原著英文版我读了50多页,没有任何注释。福克纳的意识转换就是在没有任何提示下进行的,有的时候一行字母就有三个场景意识转换,读起来十分痛苦。相信这部作品译注难度是无比巨大的,在我读的李文俊先生译的版本中(应该也是唯一一个中文译本),基本所有场景变换都是标注,包括来自于圣经中的典故,我相信这本书译者加上的译注都超过一万字了。如果说福克纳让这本书对读者来说望而却步,那么李文俊先生就是最好的向导了吧。
这本小说的名字也是十分有渊源的,来自麦克白第五场中一句台词:
Thisisataletoldbyanidiotfullofsoundandfury.signifyingnothing.
或许是作者的自嘲,对于一个没落庄园家庭的衰落史,对于没过来所确实signifyingnothing而作者自嘲为idiot确实是略带讽刺意味。
但是确实
Itsignifyingeverything.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9
——选择下的人生
《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作品。**这是一部关于南方衰落的地主康普森家族的家庭悲剧。老康普生游手好闲、嗜酒贪杯。
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不放,因妹妹凯蒂风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爱恨交加,竟至溺水自杀。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能。
全通过这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则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做一补充。《喧哗与骚动》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有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凯蒂的一生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悲剧,但这个聪明聪明的女人曾经与命运抗争。她的遭遇如同堕落的天使,是一个真正值得同情的女子。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她美丽、热情、富有同情心,不是自上而下的慈善机构。
她的母亲康普森太太自私、冷漠,不肯付出任何爱,但她的性格中仍然闪烁着对弱者的爱、理解和关怀。她从不认为弟弟班吉是“可怜的宝贝儿”,她说“你不是可怜的宝儿,是不是啊,你有你的凯蒂呢。”爱憎分明、诚实善良、勇于向旧传统和不良行为说不的凯蒂毫无疑问是福克纳笔下最可爱的女性形象。
这样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女人,当然不会愿意接受任何约束。所以当她选择放弃沉重的责任时,也陷入了欲望的漩涡。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生活,但当她接受母亲的安排,嫁给一个不爱掩饰自己扭曲的男人时,她就再也无法追求自由了。
当她被丈夫抛弃,被母亲赶出家门时,她悄然离去,接受了这一命运。面对命令太重的不公平,她只能默默忍受。
但即使在她被逐出家门后,她仍在为这个家庭无私奉献。面对毫无人性的杰森一次次要钱,她总能保持温文尔雅的外表。必须说,这个可怜女人人性中的闪光是这个家庭的最后希望。
但她的女儿,小昆汀,离家出走,毁掉了她所有的希望。她走上了自毁的道路,成了一名妓女,后来成了纳粹军官。“凯蒂并不需要别人的拯救,她已经再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拯救了”,就连善良的迪尔西都已对她失去了希望。
但显然,作者不仅想展是一个女人的悲剧,而且想展是这个社会的悲剧。美国南方清教思想占统治地位,道观对女性严重压抑摧残以至于会造成她们人性的扭曲从而导致她们的堕落。要么不如这个社会丑陋的习俗,卑微的生活,要么反抗。
凯蒂的悲剧其实是反抗的悲剧。因为她自身力量的弱点,她注定是这个制度的牺牲品。
在古老的南方传统遗产中,家庭荣誉感无疑被视为生命的存在。最突出的家庭荣誉感是淑女观念,女孩的贞操是根本。因而,凯蒂的失贞便具有了更多的含义,是一个家族,一种制度的没落。
作者表现的,便是在这制度落幕时,作为南方旧传统家庭标本的康普生家庭一家的不同反应。
作为一哥哥哥,昆汀像玫瑰一样爱她美丽的妹妹。在他眼里,美丽善良的凯蒂是天使的化身,纯洁的象征,家庭的荣耀。因此,他所要做的就是保护妹妹的贞洁和家人的荣誉。
他从父亲手中接手的这个家庭,虽然没有祖宗的荣耀和威严,但仍然有旧的规矩。他对于传统有着近乎病态的执着,以至于偏执地讲它们紧密的系于妹妹凯蒂脆弱的贞操上。这是昆汀的悲剧。他是一个生活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人。传统与变革之间的裂痕最终使他**。
无动于衷的家人没有给他支持,他就这样一个人走着不归路。
如果不是凯蒂失去了贞操,也许昆汀不会这么快选择自杀。他会像骑士一样沉浸在捍卫家族荣耀的想象中,用凯蒂的贞操来维护家族声誉。但随着凯蒂失去童贞,这层自欺欺人被无情地揭露出来,他必须选择做些什么。
他拿出刀,想同时杀死凯蒂,但在愤怒和失望中,他只能哭。他和道尔顿约好了时间,命令他在日落前离开小镇,但道尔顿只是嘲笑他。国防战争中的这些失败暴露了他软弱无能的真实面目,他想象中的崇高形象彻底瓦解。
在他孤独的路上,他孤身一人,没有出路。他只能死里逃生。他只是一个心理巨人,没有相应的能力去捍卫他所珍视的一切。
昆丁从父亲那里继承的“表”记录了他全部的生活经历和精神状态,他曾经把这只象征着家族过去辉煌历史的“表”砸了,但很快他又想修复它。父亲告诉儿子人类所有的传统和经验都是虚无的,只有时间是永恒的,并且进一步告诫他“我把表给你,不是要你记住时间,而是让你偶尔忘掉时间,不要把心力全部用在征服时间上面”。他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自己对父亲话语的理解,年复一年地沉浸在虚幻的想象中,最终让自己的世界回到了无尽的时间。
没有看不见的未来,没有混乱的现在。他手里握着真实而清晰的过去,只剩下过去。昆丁的死,既是为妹妹凯蒂的贞洁殉葬,也是为父亲的虚无主义献祭。但是更多的,他亡于时间的齿轮下,滚滚洪流中,他所秉持的一切最终将化灰,而他作为一个无能的信念捍卫者,先用鲜血染红了这条变革之路。
与可怜可惜的凯蒂和可悲可叹的昆丁不同,次子杰生则是从头到尾的可厌可恶。杰生已经顺应南方发展潮流,成为一个实利主义者。他成天梦想发财,但却没有能力,失去了获得银行职员机会,因此变得仇恨而绝望。
他的堕落与凯蒂不同,是他自身性格使然。如果说这个家族是一个阴暗的死角,他就是以仇恨为养料生长起来的毒草。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仿佛浸透了腐蚀性的酸液,他的每一个行为都疯狂而**。
他也从未希求别人救赎或者是自我救赎,他沉浸在世人皆负我的仇恨感中,汲取复仇的力量生存。
但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在杰生让人咬牙切齿的种种语言行为背后,他也有着只能自己咽下的痛苦。与哥哥昆丁继承了家族的精神不同,他选择的是实利主义,并且由于家庭给予的爱的关怀太少了,母亲的冷漠感染了他,使得他更加逐利更加自私。他在感情上是个失败者,在他所重视的经济上也遭受了重大损失。
即将到手的职位因为姐姐凯蒂的失贞失去了,他没有昆丁和凯蒂之间那么深厚的感情,联系他们的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关系,利尽而散,因此他从此走上了向凯蒂报复的道路。
他是家里唯一一个清醒着承受家族悲剧的人。昆丁自尽逃避了现实,家族责任无人负担。凯蒂虽然飘泊在外,更多的确实在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母亲冷漠,幼弟无知,还有失贞妹妹的私生女。昆丁担负了家族、母亲、姐弟、侄女的重任,但这些其实并不是他理应承担却不得不背负的责任。
他说:“幸亏咱们祖上没出过国王与**,否则的话,咱们全家都要到杰克狲(精神病院)去扑蝴蝶了呢。”他清楚的看到了这个家族的弊病,也知道家族的未来如何,但他却没有也不能一抛走之,一年年的熬着。
他唯一的发泄方式大概就是从打骂弱小的小昆丁身上获得,这样**的方式却也让人觉得可怜。不论是昆丁、凯蒂还是班吉都曾感受到过真实的情感,但是杰生却只能看到利益,他的人生始终是冰冷而寂寞的。最后,小昆丁卷走了他的所以钱,他最终沦落得一无所有,这样的结局也让人感慨。
小昆丁跟班吉则是两个对立的形象,一个人小心大,一个却无知白痴。班吉的条件让他没有办法逃离他的人生,他跟这个家族绑在一起,不能逃避不能改变的接受他的命运。小昆丁却用继承自母亲的叛逆进行了更加彻底的反抗。
与昆丁、凯蒂和杰生在夹缝中挣扎求生不同,班吉混沌的接受了命运,小昆丁则无畏的反抗,他们的命运是两种选择不同的结果。小昆丁的成功逃离则更让人看到了其余人身在漩涡中被渐渐吞噬的悲剧。
福克纳用他精心架构仔细描摹的人物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家族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我们清晰看到这些在时代洪流岔路口的人做出不同的选择,然后走向不同的人生。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10
开始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下面是从别处寻得的能体现一点相似想法的观点。我会自己不断地完善,修改。
全书分四个部分,分别用四个不同的任务口吻来叙述:班吉,昆丁,杰生和作者自己。四个部分的叙事都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首先是是班的这一部分,班是个智障儿,虽然三十岁了,可智力还是停留在三岁的水平,他的思维可以说最适合用意识流的手法来写,时间跳跃非常大,但是从混乱的记忆中,可以窥见到他和凯蒂深厚情感。这一部分非常考验读者的参与度,需要细心的阅读和体会才能够体察到文字背后那深深的情感。同时也描述了凯蒂和昆丁和杰生之间的兄妹之情感。
第二部分是昆丁的自叙,时间跨度比较小,主要是在凯蒂失贞后、结婚前后与凯蒂的谈话和自己自杀前的心理之间跳动。他的意识流可以看为一个人自杀前高度集中、清晰却也混乱的思维。他过去的思绪都与凯蒂有关,特别是凯蒂的失贞和结婚。对昆丁来说,“未来是看不见的”。表面上他是为妹妹而死,实际小则是为家庭没有前途而亡。 第三部分是杰生的自述,相比较前两者,杰生意识流的跨度就更短了,过去的回忆里在他脑海中的只有自己工作机会的丢失、家族最后一块农场的变卖(为给昆丁凑哈佛的学费和凯蒂婚礼的费用),亲情的回忆站得很少。杰生与他的弟兄姊妹完全不同,他看中利益、金钱超过一切,其实他也爱母亲,但关注于自己超越了这一切。他养活班,只是碍于母亲还在世,母亲去世后他就将班送去了精神病院,甚至在母亲在世时瞒着母亲给班做了阉割手术;凯蒂的失真是他没有脸面,但他更关心是否能给自己带来一份工作;昆丁去读哈佛,理应为之骄傲,但父亲卖掉牧场却令他不满,家里没有给他任何物质上的供应,反过来,他却要养活一家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他是生活得最为凄惨的一个,他省吃俭用攒前,却被侄女抢走并只能吃哑巴亏,他的生命界限如此小,凯蒂可以在被抛弃后依然闯荡世界,昆丁有勇气去死亡,可他自己却仍旧生活在杰弗生,每日为赚钱绞尽脑汁。 第四部分则是作者的叙述,可以说是描述,也就是正常方式的写作。
凯蒂的女儿小昆丁可以说是这个家族最大的牺牲品,如野花般自身自灭,消失了。
女仆迪尔西有温柔、忍耐还有怜悯,评论说她是福克纳书中的亮光,福克纳也是受信仰影响很大的作家,可以说在美国宗教背景下每个人的思想都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希望女仆迪尔西所代表的爱与饶恕,还有忍耐可以成为这个悲惨世界中的希望,所以通过迪尔思体现着福克纳的积极思想。 班在这部分有着一种预知的能力的迹象,比如 小昆丁离开、在到墓地途中线路变更的悲创,但我更从文字中感觉他的衰嚎更预示着这个家族的末日即将到来的一种悲哀。
一本书,描绘了一个家族的衰败,最后结束。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11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范文一:
意识流过脑海,顺手抓一把上来。这句话,是我高中意识流系列周记的题记。那时候,***将每一次印象深刻的胡思乱想都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来,反复阅读,细细回味,并乐此不疲。
而今天翻看周记本,重读那所谓的“意识流”周记,不禁哑然失笑,有些不过是人物、场景和事件幻想得比较具体的故事,有些则是相对于彼时较为深邃的思想的沉淀。与此刻我手中的《喧哗与骚动》所不同的是,我刻意地记录思想起伏,刻意地细致描述思绪的片段,而在福克纳笔下,无论班吉还是杰生,他们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的任何碰撞都被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微黄的纸张之上,太精确太详尽,以至于我深感班吉部分杂乱无章,杰生部分拖沓冗长,最终没有读完便放下书,揉揉酸涩的眼睛,拍拍紧绷的双颊。
杰生是哈佛的高材生,却内心压抑,决定自杀。和班吉恰恰相反,他的思想敏感得像个女孩,而他又明显具有悲观主义倾向,于是,家族的衰落使他相信,自己的未来一片昏暗;原本天真善良的妹妹失去贞洁,也成为自己的错,自己要负上臆想中“**”的责任;父亲的思想明明腐朽不堪,他却被其深深影响,不可自拔。家里的奴仆是下等人,学校的同学不可一世,他都不愿也无法与之倾诉心声。
久久郁结于心中的负面情感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用我们现在人的话说就是,心里怎么也想不开,于是想到了死,想到了以死亡结束并代替苟活。可是他自杀之前要交代的事怎么会如此之多,去很多地方见各种人物,每个略过他眼前的事物都一一跃然纸上,让我在阅读过程中甚至产生这样的怀疑,他如此留恋人间,何必选择死亡。然而我转念一想,死前的人,眼睛格外清澈,思想格外清晰,世界在他的眼中,也格外透明和真实,的确是这样。
《喧哗与骚动》与一般**比,主人公穿越多个时间层进行连锁式回忆,引用很多神话传说还有《圣经》的故事,大段大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句子,这些都很特别。但格外引起我注意的,则是主人公在回想的过程里多次重复的某些小词小词组或是小句子。比如班吉无数次在某段描述中突然提到的“她身上有树上的香气”,杰生提到的“他说起来吧”这句话。
这样几个字可以将正在专注于阅读的读者猛然拉回一两分钟之前的段落里,逼着读者同主人公一起,思想轻飘飘地混沌起来,时而飘摇到十年前,时而回到当下。循规蹈矩的读者可能会到不解和不悦,这些无序的“小东西”打乱了他们的思路,而我则不怎么认为。我第一次读到班吉嗅到凯蒂身上树的香气时,我有感于班吉对他姐姐纯洁的喜爱,第二次读到时感到班吉心中充满着对凯蒂重重的依恋,第三次第四次,渐渐感到心惊。
一个人思念另一个人很正常,而在想别的事情的时候无意中就想到另一个人,这则超越了一般思念的概念。这是程度非常深的思念,而这程度,并不是通过细致的描写体现,而是通过这种“无意识”的重复出现而生动强烈的展现。何为文字的表现力度,如何在文字中渗透浓厚的感情,在我看来,这些小东西便足以回答这两个难度不小的问题。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 篇12
《喧哗与骚动》与一般小说比,主人公穿越多个时间层进行连锁式回忆,引用很多神话传说还有《圣经》的故事,大段大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句子,这些都很特别。但格外引起我注意的,则是主人公在回想的过程里多次重复的某些小词小词组或是小句子。比如班吉无数次在某段描述中突然提到的“她身上有树上的香气”,杰生提到的“他说起来吧”这句话。这样几个字可以将正在专注于阅读的读者猛然拉回一两分钟之前的段落里,逼着读者同主人公一起,思想轻飘飘地混沌起来,时而飘摇到十年前,时而回到当下。循规蹈矩的读者可能会到不解和不悦,这些无序的“小东西”打乱了他们的思路,而我则不怎么认为。我第一次读到班吉嗅到凯蒂身上树的香气时,我有感于班吉对他姐姐纯洁的喜爱,第二次读到时感到班吉心中充满着对凯蒂重重的依恋,第三次第四次,渐渐感到心惊。一个人思念另一个人很正常,而在想别的事情的时候无意中就想到另一个人,这则超越了一般思念的概念。这是程度非常深的思念,而这程度,并不是通过细致的描写体现,而是通过这种“无意识”的重复出现而生动强烈的展现。何为文字的表现力度,如何在文字中渗透浓厚的感情,在我看来,这些小东西便足以回答这两个难度不小的问题。
我一直认同小词小句子在长篇文字中的重要性,这种重复的写作手法(姑且称之为一种写作手法)我也在尝试使用。其实不仅福克纳,在这之前我已经在其他作品中领略到重复出现的小词小句子的魅力。美国硬派恐怖小说家,本特利?利特,他的多部小说中用到这种手法。在恐怖小说里,小词小句的重复出现无疑会加重恐怖的色彩。由于小词小句联系到前面的情节,在这里我仅仅列举一些例子,不作过于详细的分析。
本特利?利特的小说有一个特点,段落都特别短,有时候一个小词就单独成段。其实我觉得这样突出重复的小词小句的手段并不如福克纳那样将其夹杂在繁乱思绪中高明。但作为撩人心弦的恐怖小说,小词小句单独成段却更直接地达到“吓唬人”的目的。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偶尔使用重复出现的小词小句。下面这段摘自《天黑之后》。
这里,重复的偏正短语强调了小说中的人物薰的思想一直被这个男人的脸牵动着。同样,这么写也将读者的心拉回静止的屏幕上。
这些便是我读了一部分《喧哗与骚动》之后小小的感想。没有特意查找意识流小说的相关介绍,我担心这些介绍会影响到我的写作思路。我对意识流小说的认识也许还很浅显,但我有理由相信,它们一定真实并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