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2024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2024-10-03 08:40:35

【#实用文# #2024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做好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使教学更加有效。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由: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1。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理由:学生易于从自然常识角度认识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什么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一)地心说——日心说——星系说——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讲述)从古代以托勒密为代表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16世纪哥白尼提出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把宇宙看成是太阳系;再到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作为宇宙的代名词;再到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我们对宇宙认识不断深入。

二)现在人类认识的宇宙

1、宇宙是形态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

天体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建议)教师结合课本图1.1分别介绍星云、行星、流星、彗星等天体的定义以及蟹状星云、土星、狮子座流星雨、哈雷彗星的突出特征。对彗星在运行轨道上不同位置彗尾的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可作适当补充。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建议)教师画出天体系统层次表并结合按天体系统层次顺序分别介绍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

3、宇宙的演化过程

各种天体不是同时形成,各有其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而整体的宇宙则经历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过程。

二、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参阅教材第3页表1.1)

附表1九大行星的数据分析表

行星分类成员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自转周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附表2地球各项指标在类地行星及九大行星中排位

地球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自转周期

在类地行星中排

在九大行星中排

二)地球又是一个适于生物生成和繁衍的行星

1、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

从太阳系的诞生到地球上有生命的痕迹,中间经历了漫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2、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和共面性,这样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3、地球自身具备有生物生成所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平均温度15c:地球与太阳距离太近,温度就过高,则热扰动太强,原子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可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生命物质。地球与太阳距离太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结合在一起,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保存大气,形成大气层。经过漫长的过程,演变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成分。

大量的液态水: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使结晶水汽化;地表温度逐渐下降,在地面低洼处形成了原始的大洋。

2024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篇2

一、授课教师:

林志(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

二、指导教师:

王仙德(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教研室)

三、教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开始指导学生学习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形成和重塑的内容。地球上,地形地貌的形成和重塑有两个原因,一是地球内部的力量,另一个是地球外部的力量。内力是指由地球的内能所引起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外力是指地表受太阳能和重力而产生的各种作用,如风化、流水、冰川、海流、波浪、潮汐以及风力等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等。地球上巨大的地貌形态及变化都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内力创造了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即海陆的分异和大的地形起伏;外力则进行雕塑加工。内力作用造成高山盆地,使地面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则破坏高山、填平低地,使地面趋于平夷。二者在地形发展方向上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

本节课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火山和地震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也通过各种途径具备了一些相关的知识。然而对火山和地震怎样改变着地形,学生可能不很清楚。本课教学正是基于学生这样的认识基础进行的。

教科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火山和地震”;第二部分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本课的教学思路是通过现象寻找原因,从而认识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地貌的事实。教学方式主要是阅读、交流和讲解、模拟实验。学生所认识的地貌现象是本课教学的起点,仅仅依靠上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形地貌的种类、特征认识还是不够的,课前的资料搜集活动对本课的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设定明确的要搜集的资料任务,使得学生有的放矢。建立在学生对地形地貌的认识基础上,寻求现象形成的原因,利用火山和地震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探究,进一步引出地球内部运动对地形变化的影响的探讨。最后利用模拟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地壳板块的各种形式的运动形成的地貌。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2、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地貌的事实。

(四)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有关火山和地震的图片或资料、毛巾、报纸、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等。

教师演示:地震、火山对地形地貌影响的照片或多媒体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1、课前资料收集

收集不同的地貌照片以及相关的资料。例如喜马拉雅山的地貌以及是如何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怎么的,它是怎样形成的;火山爆发会形成怎样的地貌;地震对地貌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发生地震;连绵起伏的山川是怎么来的等等。

(资料收集活动既是上一节课的课后延伸,更是本节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有目的地收集本课相关的资料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认识本课的难点活动中,能先接触大量的事实,使得学生能将模拟实验和地貌改变的事实有深刻的印象。)

2、了解火山和地震

1)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

2) 借助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实例。(借助多媒体或挂图向学生展示)

(火山喷发的实例最好使用视频资料,视频资源与文本资源比较,视频更能刺激学生的感知,学生对火山喷发的过程认识得更深刻,对地貌变化的认识也更为直观。海原地震可以借助地震后地貌变化的图片。)

3) 说一说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学生尝试解析)

5) 教师讲解: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地壳是有若干个板块拼接成的。

2、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 交流汇报收集的其他地貌资料,教师有意识地筛选出由地球内部运动而形成的地貌,如:褶皱山、断层山、喜马拉雅山的隆起、东非大裂谷等。

(模拟实验的现象并不是真实的地貌,如何将实验现象和实际地貌在学生的头脑中“对号入座”是进行模拟实验达到教学效果的关键。对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使得学生头脑中的地貌特征更为丰富明显,为后面的模拟实验打下基础。)

2) 这些地貌也是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吗?它们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3) 学生尝试解析。

4) 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5) 大陆板块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会形成我们所熟悉的哪些地貌呢?

6) 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7) 教师小结: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它们也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而形成的。

8) 这些地貌的形成也和火山地震一样迅猛运动后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吗?

9) 介绍喜马拉雅山的资料:

有科学事实证明,喜马拉雅山从一片海洋横空出世以后,一直在不断地上升,然而成为今天的世界屋脊却是在最近一至二万年地壳运动的结果。科学家认为这里的上升速度是一亿年以来为0.04厘米/年,五十万年以来为0.2厘米/年,十万年以来为1-1、5厘米/年,7000年以来达到4-7厘米/年。有人根据印度板块的漂移速度计算出喜马拉雅山目前正在以每年1-2厘米的速度上升着。解放后,我国测量工作者在西藏高原东部进行过重复水准测量,测得那里的上升速度为每年0.5-1厘米。科学家们断定,只要印度板的向北漂移俯冲运动不停止,喜马拉雅山的这种上升运动亦不会止息。

2024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篇3

一、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这里的“地球运动”指的是地球运动是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包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及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即昼夜更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地球形状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季节更替等几个基本方面。

“分析”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隐含识图、读图、用图和建立空间观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

二、教情学情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

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本节开始将眼光由宇宙转移到地球,首先研究地球的运动。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特点与意义,就能懂得身边很多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为理解大气运动,水循环等其他地理要素知识奠定基础。教材把地球自转与公转放在一起,图文结合,概括性的介绍了两种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特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很多现象都非常熟悉。

学习了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基础知识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零散的知识储备。

本节内容相对抽象、逻辑性强,且要求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学生已具备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迁移的水平有限。

三、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情况,确立如下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绘图、说图活动中,发展自身读图、析图、图文转换以及用地理语言科学描述的能力;在观察、演示、操作活动中,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借助生活案例,养成发现生活、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以及合作探究、科学严谨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速度。

四、教法学法选择

根据目标要求,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选择如下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驱动探究式教学法、互动生成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地球仪、三球仪演示、多媒体演示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图表学习法、直观体验学习、发现探究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激趣,情境导入

【导入】生活与地理:前不久,有一个天文奇观——“天狗食月”。“天狗食月”是怎么回事?(“天狗”为虚,“天理”——天体运动,是实。)

设计意图:利用最近的天文现象,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有趣情景,自然导入。

(二)认知驱动,自主建构

【说一说】描述地球运动。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促进已有知识的再现和重组,进而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生发出新的知识,促进知识自主建构,促进认知迁移。

(三)活动体验,思维提升

【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视频。

【教具演示】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后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特点。

明确:方向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北极看

(3)顺时针——南极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在直观感受中学习。

【练习】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知识迁移。

【活动】一人充当极点,另一到两人按距极点不同距离站在同一直线上绕“极点”转动,体会不同纬度地点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速度差异。观察回答:经过相同时间,几人转过的角度相同吗?转过的弧长相同吗?不同纬度上,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一致吗?分别是多少?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明确:自转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均为15°/小时

(2)线速度——赤道处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3)南北两极点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调动积极性,培养兴趣,加深印象,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诗词与地理:毛泽东有诗云:“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伟人高歌,众人传诵。有人说诗中有地理,你以为如何?又有人说“坐地一日不一定能行八万里”,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从欣赏熟悉的诗词,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以致用、加深印象。

【多媒体展示】恒星日与太阳日动画和讲解图片。问:我们通常说的一日24小时就是地球自转周期吗?地球自转360°用了多长时间?称为什么周期?一个太阳日地球转了多少度?又称为什么周期?请比较恒星日和太阳日。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观察,理解自转周期。

【小结】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

【过渡】地球公转又是怎么一回事?

【活动】表演地球公转:一人站在中间充当太阳,另一人手持地球仪问绕其转动。其他同学观察。

【多媒体展示】公转视频动画。问:刚才表演与视频中有什么不同?表演有问题吗?(地轴空间指向、公转方向、速度等)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调动积极性,培养兴趣,加深印象,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多媒体展示】公转轨道示意图。问:轨道什么形状?什么公转方向?在哪里日地最近?最远?分别是什么时候?速度怎么变化?最近一个月来,地球公转在轨道什么位置速度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析图说图,培养从地理图示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病利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问题具有启发性,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促进知识的建构生成。

【阅读】了解地球的`公转周期。问:什么是恒星年?什么是回归年?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获得新知。问题启发,设置悬念,为下节课做准备。

(四)新知应用,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探究: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实验:让一个铅球从35米高的楼顶竖直下落,测量发现,相对于垂直落点,铅球实际落点偏移了11.5毫米。你认为,铅球落点是向什么方向偏移了?(图示)

1.楼顶线速度比地面()。

2.由于惯性,铅球下落保持原来的线速度,落点应在垂直落点的“前面”,即()。

3.此实验,在广州做比在北京做,铅球偏移距离更()若在南半球做实验,铅球落点向()偏。

总结竖直下落物体落点偏移规律:竖直下落物体会向()偏移,偏移距离从()向()增加。

设计意图: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发展多元智能;有利于激发创造潜力;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五)图文转换,深化总结

【多媒体展示】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比较表。请填表总结。

设计意图:图表总结,不住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加深记忆。

(六)布置作业,开放创新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1、有关甲地(150°E,40°S),乙地(150°W,30°N)

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不相等B.两地的自转线速度相等

C.甲地的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D.甲地的自转线度度小于乙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一月初,日地距离最大B、每年一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C、每年七月初,日地距离最小D、每年七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3、地球自转360度,所需时间是()

A、一个太阳日B、24小时C、23时56分4秒D、23时48分46秒

4、地球公转360度,所需时间是()

A、一个回归年B、356日C、366日D、365天6时9分10秒

作业:

1.我国正在建设海南文昌航天基地,建成后将一统我国卫星发射。与已有的发射基地相比,文昌有什么优势?

2.地表同纬度的地方,线速度一定相等吗?若绘制地表等自转线速度图,在青藏高原应该向南还是向北弯曲?

3.自制地球仪、公转演示模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加深记忆。实践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

六、几点设计说明

(一)时间分配

1.设疑激趣,情境导入:1分钟

2.认知驱动,自主建构:2分钟

3.活动体验,思维提升:22分钟

4.新知应用,合作探究:12分钟

5.图文转换,深化总结:2分钟

6.布置作业,开放创新:1分钟

(二)设计特色

自主建构、互动生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

强调“生活化地理课堂”“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注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发现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方式的培养

2024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篇4

一、课标解读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准中的“说出”属于了解水平,“概括”属于“理解水平”

(2)本条标准有两层含义: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地球的圈层结构》是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1章第4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2、识记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2、运用比较法学习各内部圈层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这是历年来的考点,同时也是要求同学掌握的基本知识,是地质学的基础。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地理学习的重中之重在于学会读图和用图,本节的示意图较多所以在本节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的基本能力。

教学难点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之所以把这部分知识确定为难点是因为地震波的传播情况与其物理特性相关,学习这部分知识要运用到物理学知识,要求的地理综合知识水平较高,对于推断内部各层的物质也要求较广博的知识与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与地震波在地壳内部的

变化情况紧密联系,要搞清楚内部的分层首先要读懂地震波在地壳内的传播图,而高一学生思维的深度还不够,对有效信息的提炼还不准确,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难于抓住两者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是比较难的一块。

(转承)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运用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提问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来解决,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会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读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在本节课中要求同学们运用图表来熟悉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历程。

2、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五、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导入新课,讲授及合作探究,课堂练习巩固新课等三个部分。

(二):教学简要过程:

导入新课

前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讲授及合作探究

一、知识讲解

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 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大圈层呢?不妨借鉴一下夏季我们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能够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把西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听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我们也可以在地球内部制造某种震动,通过分析这种震动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组成。我们知道,地震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地震波却带来了地球内部的信息。那么什么是地震波?

二、合作探究

读图训练,认识地震波的变化与地球的内部分层。

引导读图1—4—1“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并在黑板上或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我将提出如下问题:

纵坐标与横坐标分别表示的含义?如何区别纵波与横波?纵波、横波有几次明显的变化?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怎么变化?在两个不连续面上,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传播介质的变化——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差别很大)?推测古登堡界面两侧地球物质的状态可能是什么?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3、接着引导学生读图1—4—1要求学生从图中提取各层的深度数据并结合右侧的知识框尝试概括各层的特征。

三、课堂小结

在这一部分我将结合前面所讲内容和学生探讨的内容以表格

课堂练习、巩固新课

在这一部分我将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圈层的界面和深度、特点并请学生填出表中内容从而达到巩固的目的。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因此我采用图示式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思路。

(外)(内)

以上,我仅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2024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过程与方法:

在模拟实验中,观察并做出恰当描述。结合模拟实验进行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认识到科学家在获得证据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

课件,记录纸,两根木杆,一把直尺,一个红色圆纸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纸片(星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在第3课时我们学过地球在自转,那么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证明地球确实在自转的?

学生回答:傅科摆

师:法国有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学家,通过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那么傅科摆是怎样证明地球在自转的,谁来说说傅科摆的原理?

学生回答。

师:地球是怎么自转的呢?方向是怎样的?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师:地球会自转,地球是否同时在围绕太阳在公转呢?(板书:地球在公转吗)

学生回答。

师:什么是地球的公转?你还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

师:以人类现在的科学技术,只要到太空中观测一年,就知道了。那在以前,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地球运动,他们又是怎么知道地球在公转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在地球上经历一次科学探索之旅。

二、实验探究

1、恒星周年视差

师:我们要寻找的证据(板书:证据)就隐藏在满天繁星中,哪几位同学观察过星空?现在到外面能看清楚吗?(强调晚上观察更清楚,晚上也就是我们背对太阳的时候。)

师:我们在天空中看到的满天繁星大多数是恒星(板书:恒星),恒星是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由于恒星离我们非常遥远,所以肉眼看过去好像是不动的,由此古人称之为恒星。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课件出示)

师:如果地球真是围绕着太阳公转(在黑板上画地球公转轨道图,公转轨道外有两颗星星),当地球从轨道上的A点运动到B点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天空中远近不同的1号星和2号星,会看到怎样的现象?

学生回答。(例如: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

师:接下来,让我们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默读“P84”内容后,教师考问学生:

1、红色和蓝色纸片分别代表什么?

2、为什么在远处的星上要横着挂着一个木尺?

3、为什么要背对着红色圆点转动?

4、我们在圆圈上按什么方向运动?

5、记录表要做几次观测?

师:还有什么疑问?

课件内容:在模拟实验中,当我们从A点运动到B点时,仔细观察1号星和2号星,看看你有哪些发现?并做好记录。(出示课件后让学生实验)

学生汇报表格数据。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内容:1号星位置相对2号星发生了变化,看过去从2号星的左边,跑到了右边;视觉上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也发生了变化,当我们在A、B两点观察时,视觉中两颗星的位置相差最大 ;两颗星都会运动,而且与我们运动方向相反;由于我们观测距离不同,近时观测时,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大,远时观测时,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小等等。)

(课件出示)师:这个模拟实验说明了什么?(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轨道外的物体,会出现视差现象等等。)我们把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叫做——恒星周年视差(板书:周年视差)。

(课件出示)师:那么这个实验对证明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有什么启示?(只要能观测到恒星周年视差,就能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

师:现在让我们阅读一下书中第85页灰色框中的文字资料。从这段资料中你又能知道什么? 学生阅读后交流。

师:恒星离我们实在是太遥远了,所以搞科学研究需要十足的耐心,坚持不懈才能发现真理。

2、星座位置的变化

师:除了观测恒星周年视差,我们还能通过观察天空中的星座,证明地球在公转。(板书:星座)

教师出示不同夜晚同一时间北斗七星的图片。

师:你发现了什么?(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北斗七星在由东向西转动,如果我们把“由东向西”转动叫做顺时

针运动,这也说明地球在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

师:在现代社会,人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三、小结

师:现在有关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将保留哪一种?学生回答。

小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时倾斜不变的。(课件出示)

教师演示实验:模拟地球一边自转,一边绕太阳公转。

师:地球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那公转在地球上又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呢?我们将在下一次课中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恒星周年视差

2024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篇6

【课标及其解读】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结构及其特点;

隐性要求是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其特点。

3、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探究,明确地球内部圈层及其划分。

2、通过填图探究,概括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科学精神认识地球的圈层构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各层主要特点

难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各层主要特点

【学情分析】

1、高中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教师需要激发学生思维;

2、学生的学习方式存被动,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和探索体验的过程;

3、高一学生缺乏高中地理学习的足够体验和方法,教师需要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法和学法】

探究法、学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图、学案。

【教学实施过程】

〈导入新课〉——1864年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

〈读图探究〉——〈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设计思路

学生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原理),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变化,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填写学案,逐步建构知识体系。

实施步骤

1、提供图表资料(图1.26及地震波比较表)

2、设置问题引导

3、学(师)生读图探究、讨论

4、学生完成学案上的表格(产生的新问题)

5、教师板图总结、释疑、存疑

结论

1、人类对地震波的研究是获取地球内部信息的主要手段。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3、地球内部以2个不连续面为界,划分为3个圈层。

〈填图探究〉——〈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

设计思路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在立体空间中应用,在填、画图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再现,构建地球内部圈层的空间模型。

实施步骤

1、创设情境(图1.27及岩石圈结构图),引导学生获取地理信息

2、学生完成学案上的填、画图

3、利用板图实现师生互动,总结各圈层的特点

成果

构建地球内部圈层的空间结构模型。

〈拓展探究〉——地心之旅能否成行

材料

19世纪,法国儒勒凡尔纳写的《从地球到月球》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科幻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梦想。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已经超出了凡尔纳的想象,而对地球内部的探索情况进展相对缓慢。

圈层名称

特征

组成物质

密度、厚度、压力和温度

地壳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薄,大陆厚)

3、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坚硬的岩石(硅酸盐类)逐渐增大

地幔

1、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

2、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铁镁的硅酸盐类物质,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加地核温度、压力(地心的温度约为7000℃、压力约为360万个大气压)和密度很大以铁、镍为主

1、上表是人类利用科学手段获得的地球内部信息,结合表中的信息,你认为人类的地心之旅面临哪些困难?

2024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篇7

一、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包括两方面内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公转是地球自转的延伸,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地球的运动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围绕“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这一主线而展开,图文并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之一。

二、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

1、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和特点。

2、知道四季的形成和五带划分是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

3、了解地球上的五带的划分的依据。

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够通过事实说明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通过读图能说出五个热量带的名称范围。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

本节教材难点内容是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原因,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

一是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与地轴倾斜和地球位置有关,十分抽象,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

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对此不容易理解。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为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法。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

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二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动画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三大问题情景,两次合作讨论而完成。本节课在导入过程中,首先复习地球的.自转的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那地球公转是什么样的情况呢?这节课我们也从这四个方面来学习。我采用这种导入法的依据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教材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复习地球自转既巩固上一节课的内容,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本节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是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我将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通过观察动画,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地球绕着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如何的?(自西向东绕太阳转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同)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样自西向东运转,有哪些不同呢?(自转――以地轴为中心,公转――以太阳为中心,自转、公转同时进行。)

3、地球是正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围绕太阳转的?

4、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周期呢?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少呢?

这个问题让学生看课本回答。这样处理条理清晰,知识点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获取信息的能力。地球运动是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者同时进行,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那公转运动产生了什么地理意义呢?引出地球公转的意义,首先是四季的形成,学习四季的形成要先知道南北回归线,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观察图画以问题的形式解决。通过观察图画,引导学生找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移动的范围。进而得出结论: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之间来回移动,南北纬23.5度称为南北回归线。引出南北回归线的概念,为学习四季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四季的形成这一部分内容,我采用结合图片,讲解春季的形成,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形成,使学生不但学会还要会学。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长度相等,这一天称为春分日,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春季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适中,气温温和。

那什么时候是夏至日呢?夏季包括哪几个月呢?光热状况如何呢?让学生看课本并结合现实生活回答。

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这个难点解决后,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总结,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接下来是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这个知识点学生已经知道,要想学习五带还要先让学生知道南北极圈。这个问题我先让学生看图,我再结合图表进行讲解。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南北纬66.5度是出现极昼极夜的界限,所以称为极圈。北纬66.5度纬线称为北极圈。南纬66.5度纬线称为南极圈。这样也就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既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这样五个热量带的分界线知道了,解决五带的划分就容易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为南北温带,南北极圈和南北极点之间为南北寒带。

那五个自然带各有什么天文特征和气候特征呢?这个问题我同样是结合一个图形并以问答的形式解决。

首先在热带地区有太阳的照射状况和气候的特征是怎样的呢?这个难点我同样设计了一个表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理解记忆。为了巩固本部分内容我设计了一个练习题:结合现实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之中,李屯每天中午太阳都升得一样高吗?什么季节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2)一年之中,李屯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本节课,我设计了两类练习题:

一是填空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是综合题,考查学生读图、用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两类练习题,起到了巩固本节内容,考查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教学效果的功能。

这些练习题确定的原则是:遵守教学大纲,突出思想性、基础性和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量适中。

对于课后总结这一环节,我的理解是,他不应该仅仅为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学到了什么?

2、你的体验是什么?

3、你掌握了什么?其总的设计意图是回顾知识,强化记忆。

五、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看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温度带,这些温度带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上交一篇小短文。

设计意图:按照公转特点地理意义的一般顺序呈现知识,注意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难以掌握,我通过采用动画演示的形式变抽象理解为形象直观,使学生在愉悦的欣赏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便于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现象进行描述,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既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重难点内容迎刃而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的评议指导!

2024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篇8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球运动的了解往往更多的是停留在静止的表面化,对于如昼夜交替为什么产生,各地的地方时为什么不同等等还有很多疑问,特别是对各种光照图的判读还有困难。但他们对这些现象有很大兴趣而且和现实有着紧密地联系,因此这节课充分根据学生最想知道的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课标要求】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公转。

2、用事实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特征,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

2、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以及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4、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产生五带;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教学方法】

演示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地球在公转吗?

人们在生活中,发现:昼夜除了交替出现以外,还会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比如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古科学家提出:地球可能在公转你觉得地球在公转吗?说说你的看法、方法或依据。

任务1正确演示地球公转,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预留2分钟阅读教材,教师出示实验要求,分好小组,按照要求准备实验材料。

边演示边观察:结合课本,说出地球公转的特征。

进一步解释地球公转运动。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发现,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于是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教师播放动画,演示当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季节变化。学生初步理解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

提问:假设地球直立着自转和公转,这样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

任务2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观察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教师播放动画演示:二分二至日及季节的划分,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能够说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解释一下什么是太阳直射点,如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根据表格中总结的内容,教师进一步提问:

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2、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3、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4、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学生讨论作答,教师再次进行演示,修正学生的答案,总结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任务3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

教师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

观察:北半球某一点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情况。

观察:归纳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观察:归纳昼夜长短的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任务4演示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了解五带的.划分原则及范围。

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观察:说出五带的范围。并从天文特征、气候特征两方面归纳五带的范围和特点。

最后,展示不同温度带的机关图片,要求学生说出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课堂小结】

【课时检测】

读图“3月21日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完成以下3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A、40°N B、赤道C、北回归线D、南回归线

2、这一天的节气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3、此时,地球上昼夜情况是()

A、全部昼长夜短B、全部昼短夜长C、全部昼夜平分D、各地长短不一

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以下2题。

4、国庆节期间,地球位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5、直射点向北移时,地球可能位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④—①—②

6、读图“五带的划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北寒带B、乙地有太阳直射现象C、丙地四季分明D、丁地终年炎热

二、综合题

1、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1根、卷尺一把、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实践过程:

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

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观测结果:

(1)上图是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A是[__](冬、夏)季测绘的。

(2)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__]。

(3)拓展延伸:若图A、图B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__]。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4.22地球日祝福寄语 | 4.22地球日祝福寄语汇总 | 高二地理教学设计 | 火星表面
上一篇:2024人力招聘实习总结 下一篇:拔桩方案(精品9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