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钱学森观后感通用

2024-09-30 09:57:15 钱学森观后感

钱学森观后感 篇1

在现有的审查体制下,建国后历史事件能够在影视作品中得到正视并从容展现的不多,两弹研发算一个,因为此事更多地关乎国家利益而不是政党利益,而且当事人所受的非常时期的政治冲击也比较小,所以这一段历史得以再三演绎。与全景展现中国原子弹试制过程的《横空出世》不同,《钱学森》是以两弹元勋的生活工作履历为叙事线索的,从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政治色彩,更专注于人物命运的刻画。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钱学森》98分钟的时长显得有些仓促,从成片效果上看,这更像是一个人物履历表,而触及灵魂深处的思想汇报方面略为欠缺,所以看上去有点流水账的感觉。影片中原子弹研制成功后的下一场景就到了1980年,钱学森在自己简陋的办公室迎来了换防的战士,当他和战士们说他自己也算是个老兵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当年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老兵和同僚们在浩劫过后幸存下来的能有多少?他们又在哪里?他们的遭遇对钱本人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其实这些东西才应该是这部电影在情感上发力的地方,但这一切又只能存在于叙事边际的想象之中。另外,影片拍摄时,钱学森的夫人蒋英还健在,后人门生也一大堆,他们对影片选材和表述方式上的影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创作者有心拍一部《美丽心灵》那样能深入到科学家内心深处,触摸到他的惶恐和焦虑的人文传记片,也是有心无力的,这和陈凯歌拍《梅兰芳》所受到的束缚是一样的。所以《钱学森》最终拍成这个样子我觉得创作者已经尽力了,只是如果再商业一点会更好,尤其是前三分之一篇幅中钱学森历尽艰难归国的段落,在戏剧性和传奇性上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的。尽管如此,《钱学森》也是在我看过的主旋律人物传记片中人物处理比较熨帖自然的一部,事件的选取无论大小,都在人物性格完善上有所作为,而且人物至少说“人话”,有些台词也很经琢磨,如钱学森在劝服好友投身原子弹研究时所说的“手里有剑和有剑不用是两码事”。

陈坤在外形上其实和钱学森还是距离蛮大的,特别是跟老年钱学森的扮演者许还山比起来。但是陈坤能跟人物接近的是传主的优雅而执着的气质,也可以说是陈坤个人在表演上的一个突破。此外,林永健扮演的聂荣臻、吴樾扮演的张工农等人物也十分生动,让影片整体的凝重基调之下仍不失轻松诙谐,张建亚选择张铁林而不是唐国强扮演毛泽东,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政治脸谱化的伪崇高感。

如果抛开人物所处的政治和历史背景,《钱学森》更像了塑造了一个靠个人学识达到事业顶峰的励志故事,他的成功不在于投身于一个新兴政权,而在于将自身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从而扼住了某些人的喉咙。影片最感人的一幕是最后的纪录片资料,在钱学森追悼会上蒋英对丈夫的恋恋不舍,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积淀下来的永久眷恋。

钱学森观后感 篇2

钱老我国的“两弹一星”的元勋,生于1911逝于20__年,98年的人生旅途中他给予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该有的样子,虽然电影里只选取了几个画面,便勾勒出他的辉煌人生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

1935年赴美留学先后斩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在留学期间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以及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1943年至1945年分别加州理工任职以及开拓各种新领域和《工程控制论》英文版出版。

在回国期间同青梅竹马的蒋英在上海完婚,当时蒋英也是很有名气的的歌唱家,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她的歌唱生涯,随他赴美生活,也给他生了一对儿女,后来她说中国可以没有一个伟大的歌唱家但是不能没有像你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可见对钱老的支持。

赴美留学仅用了8年的时间完成了博士向一个教授的转变,在美任职期间,接到邀请和中华民主共和国的诞生,迫切的想要回到祖国,当得知陈叔通也就是他的父亲的老友担任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时,写信给他请求回国,然而回国之路充满了艰辛,此时美国对共产党实行全面追查并在全美国掀起了雇员效忠美国的热潮,钱老因被怀疑为共产党,被美军方吊销参加机密研究的安全证书,先是移民局通告他限时离开美国,后又因国家机密限制他的行动,并将其关进了监狱,直到加州理工送去1.5万美金的保释金才释放了他。此时美国当局幡然醒悟知道他的重要性,也是软硬兼施各种阻挠他回国,这就是5年。国内用了释放11名美军飞行员的代价和各方的压力作为交换回了钱老。

回国之后他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开始商定火箭导弹的研究计划,需要很多专业人才和试验场地,在当时的中国可谓是要啥没啥,可谓是举全国之力来做这件事。他常年呆在西部,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的发射了导弹,又在后七年里成功的发射了原子弹和氢弹。此时中国的这条东方巨龙慢慢的苏醒。

有一次钱老正在屋子里做研究,有一群从各个站点赶过来看望他的,当他走出来的时候带头的说我们就想看一下大科学家,钱老很和蔼的说我们都一样,所以我们是战友。

晚年的钱老很真诚的致歉蒋英是他耽误了一个伟大的歌唱家,他妻子发自内心的给他打个比喻,丘吉尔母亲即将仙逝的时候牧师问她今生还有什么后悔的吗,她说这辈子没有什么后悔的了,我为大英帝国生了一个丘吉尔。

病床上钱老还在思考我们国家的何去何从,望着领导说:中国不但要科学技术还需要文化艺术和音乐。也许这是对他妻子的亏欠和对中国的强大着想,一个强国本就要百花齐放吧,也是无数个钱老这样付出的人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安稳便利的生活。

钱学森观后感 篇3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物,本是可以作成史诗的。

加州理工,冯卡门,喷气式飞机,随便拎出一个,都是世界航空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勒令遣返,无端扣押审查,战俘交换,随便抽出一个头绪,就可见二战结束后冷战的漫天阴霾;国家领导人前的军令状,近乎白手起家建立航空工业,大漠深处的两弹一星工程,随便一个,都是这个国家成立之初如履薄冰的步伐。

激荡的历史风云慢慢远去,留下一个中国男子的内心坎坷挣扎。一个秀丽杭州的聪敏孩童,庚子赔款留学的青年才俊,加州理工,全美也就是全世界航空届的佼佼者。在追寻梦想的旅途上一路狂飙突进,知道突然而至审查迫害让一切戛然而止。

而后,现代都市里贵族西装换做大漠深处中灰暗中山装,连手插裤兜也换做以手撑腰。以前加州理工校园里那个上课不屑言语,一黑板一黑板书写公式的严厉冷酷钱教授换作了听不懂还会重新来一遍的钱院长。

面对竖立着的东风二号导弹,在心底里默念对美国同行的告白:这就是我种的苹果树。回国多年后面对美国受奖邀请时,以美国欠他一个道歉作为拒绝理由时,依然可见他那一身的傲气,正如年轻的他向夫人求婚时,只说跟我走这么一句话。

刻意压低的讲话音量,总显湿润的眼眶,是美国梦想破灭后的隐忍,还是家国情怀深沉的爱?

钱学森观后感 篇4

近日,我们在所党委的组织下观看了电影《钱学森》,一部感人至深、激人奋发的作品。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长大后当一名科学家的梦想,我也不例外。同时我还有一位科学家作为榜样,那就是伟大的科学家、控制论的开创者——钱学森。

这部电影真实生动地的讲述了钱学森同志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奋斗一生的感人事迹。从最初在国外留学、突破重重阻隔回到祖国,到为我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慨叹这位科学家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在这部影片中,有很多情节令我感受很深。他不畏美国政府的威胁与迫害,不为美国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科研环境所诱惑,立志归来建设祖国的精神自然可嘉。但最令我感动的是,当钱学森同志给我们国家的研究人员有的甚至可以说只是工农兵讲解有关火箭知识时,问大家听懂了么,当大家都一致表示没听懂时,他回想起了当时在美国讲学时对那些人的不理解置之不理,可是在这儿他却笑着说:“来,咱再讲一遍!”。那是何等的精神,之前都不屑给人讲这些自认为很简单的东西,而如今却耐心地给大家一遍遍重复讲解。这是因为他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人民,他把深深的爱倾注于这份伟大的事业,倾注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钱学森同志把他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在钱学森先生的耄耋之年,他对夫人所表现出的那种内疚,夫人蒋英所表现出的那种宽容和大度,他们生活上的互相扶持和心灵之间的默契令我泪流满面。

20__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我们敬爱的钱学森同志走了,他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我们祖国的科学事业,是我们每一位科院人的榜样。一代伟人走了,可是他的精神永存。

钱学森观后感 篇5

很早就已在课本中学习过钱学森归国的故事,那时就被他突破重重阻挠,一心回国,报效祖国的精神深深打动。这次公司组织全员观影活动,我通过影片《钱学森》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了当时的那种困境,同时也对钱学森的传奇一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50年代的中国刚刚建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激起了他强烈的归国愿望,虽然受到了重重阻挠和各种压迫,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坚毅、执着、永不放弃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热爱。1964年,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接着,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并且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奠定了基础。他用他一生对正义的追求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他用他的一生对科学的探索证明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科学理论的攀登永无止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超高纯铝、钛、钽、铜等靶材原材料都依赖进口,被日本、美国的公司所垄断。20xx年江丰电子正式启动了高纯铝铸造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江丰第一炉超高纯铝正式下线试验生产,当两根铸锭缓缓从铸井中升起的时候,我的内心十分激动,江丰终于在超高纯铝的生产研发领域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也许再过几个月,我们的靶材就能用上自己铸造的超高纯铝了,不用再依赖国外进口,受到国外企业的限制了。

作为新世纪的技术工人,我们更要学习钱学森的精神,更要继承钱学森的精神,爱国、坚毅、执着、勇于创新。虽然我们不能像钱老那样伟大,但我们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业。就像钱学森要离开美国的时候,杜布里奇校长很不解地问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可以种苹果。”也许,在钱老看来,只要为祖国做事,哪怕是种苹果,也是对祖国的报效。而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创造价值,就是对国家、对公司最大的报效。

钱学森观后感 篇6

在知道要看一部名为钱学森的电影时我激动难平,因为不久前我刚刚看完一本名为钱学森的书。这使我在看电影时能够多角度的更全面的看透影片中的每一个小细节,而且我并没有纯粹把它当作一个艺术品爱欣赏,更能是我感动的是影片传递出来的一种钱学森精神。

影片开头是运用了大量的珍贵历史现实影片与虚拟饰演钱学森的陈坤的活动交替上演的,这是我们体会到了故事的真实性与严肃性,而这样的概括也能很好的让观众们大概的了解钱学森是一个对我国有多大贡献的人,这种由粗到细的叙述方法倒是让我耳目一新,让我不得不正襟危坐的来期待故事的展开。

故事的前一半是在美国展开的,故事的后一半是在中国展开的。而这两个部分的设计却让观众深刻的体会到了影片团队的用心。在美国时,大家都说英语,不管是钱学森还是蒋英还是那些形形色色的美国佬在交流的时候都在用英语交流。而回国后,每个人运用的语言又有变化了,虽然大家都在说普通话,但每个人的普通话中都带有他们自身的独特的浓浓的乡音。或许有人觉得我大题小做,美国人不用英语谈话用什么?中国人不讲中国话说什么?但是问题是,这只是一部电影,现在大多数电影都只为了博票房而把电影规范化,通俗化,虽然这让更多的人能看懂听懂,却失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性。我觉得尤其是那种拍传体时,真实性是尤为重要的,历史是不容篡改的。

影片没有把钱学森完美化也是他的成功之一,影片中在钱学森教导大家关于导弹的问题时,钱学森的恶语伤人,也让钱学森更贴近我们,是这一幕又让我们感到真实。而且对照我看的文献资料,影片中展现出来的事与现实发生的相似度达到百分之九十,而没达到的那一部分却是在是电影这个平台的限制。

影片的细节拍摄也是我为之叫绝的一个。我从资料上了解到,钱学森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理科男,他的作业可以达到一气呵成且没有任何修改的地步。而在影片中我也确实感受到了,钱学森笔直熨烫平整的西装,秀丽工整的草稿,甚至一幕钱学森讲课的那一幕,黑板上粉笔字的设计也让人强烈的感觉到了钱学森的知识渊博和态度严谨。影片中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在美国研究所时,一个研究人员把一个程序中的小地方由于粗心算错了,这使钱学森大为不满,这也符合钱学森对自己苛刻要求以致对别人也要求严格的性格

钱学森观后感 篇7

今天是钱老诞辰100周年,作为一名中国航天人,下午提前看了这部片子。看开头陈坤和美女在一起恩爱以为要拍成偶像剧呢,心里各种晕啊,过了一会又觉得陈坤的扮相像冯远征,神啊,我心里是真怕这个片子拍得不好啊。

后来慢慢步入正轨,钱学森的形象也慢慢丰满起来。故事讲得不错,没有出现《飞天》那样的各种崩溃,情节虽然不太紧凑,但是音乐配的不错(虽然不是原创),弥补很多。里面几个美国人的形象挺有味道,尤其是他们的英语说得很好(恩恩)。

片子里洋溢着爱国主义者,革命者,科学家、爱人以及逝去的情怀。看到最后很多人流泪了。或许,一个航天人看到自己的祖辈,看到曾经的艰辛,看到恪守的坚定,看到执着、看到梦想、看到无数的失败还有相拥而泣的成功,总会有更多的感触吧。

我不想评论电影如何,但是作为一个航天人,我给她5星,因为我真的热爱着这份事业,热爱着我的国家。

向钱学森致敬!您的后人从未停止前行!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最新组织扩张时期工作总结汇编十二篇 下一篇:感恩父母故事演讲稿8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