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三年级教案PPT内容(集合十篇)

2024-09-05 15:40:45

【#实用文# #三年级教案PPT内容(集合十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课件,教案是描述如何进行一堂课的教学,通常都是教师书面上的文字,课前备课是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环节,那么写课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课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教案PPT内容 篇1

教学目标

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

3.积累反义词。

4.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美吗?但是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这段时间,你观察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2.交流:各调查小组派出代表,根据本组的调查情况,采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围绕以下方面再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调查的哪方面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在调查中有什么发现?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3.讨论:以“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为题,对改善家乡的环境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各调查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推选出代表在全般介绍,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共同出谋划策。

习作

1.同学们,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吗?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3.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

第二课时

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和学习伙伴的话。

2.发现了什么?第二句话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吗?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学生自渎,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抽生读、同桌互对、师声互对、齐读。

3.拓展: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反义词。

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句,读准字音。

2.采取多种形式读古诗句。

3.采取多种形式背古诗句。

展示台:

安排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保护环境的标语牌、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保护环境的手抄报等形式,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三年级教案PPT内容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笔算除法。

第一课时

口算除法(分成了两个课时上完)

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60个小木棍。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2)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1

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三、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24÷3=8 240÷3=80

四、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17页1、2

第二课时

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1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打开课本第3页,在里填上正确地数。 60÷3= 9÷3=

—— 69÷3= 80÷2= 6÷2=

—— 86÷2=

二、新授

1、出示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6、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年级教案PPT内容 篇3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三的第2、9、11、12、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乘加(或减),除减(或加)两步计算解问题。

2、借助习题中的事例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解答问题方法,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0×3 6×7 4×61 5×4 60×4

20÷4 36÷6 84÷4 600÷3 306÷3

2、计算

20×3+6 88-15×3 72×2-100 20-45÷3

60÷3+50 99÷3-25 4×8+3X6 2×9+5×4

要求:①观察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 ②计算结果,鼓励学生用口算。

二、探究新知

1、导人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今天,老师这里又有一个数学问题,你们可以帮助老师来解决吗?想想看吗?

2、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01页的第2题)

(1)出示题目:看图观察,把学生带人生活情境。

(2)提示问题。 可同时接待多少位客人?

(3)收集信息:①圆桌有7张,方桌有6张;②每张方桌可以坐4人,每张圆桌可以坐4人。

(4)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进行汇报。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① 4×7+4×6==52(人)

② 4×(7+6)或(7+6)×4=52(人)

每种方法,要求学生说明理由。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5)及时训练:课本第103页的第9题。

①说一说,题目描述的情景。②整理题目的信息,所求问题。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④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教师要进行简要总结。

3、除法和精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04页的第11题)

(l)出示题目:学生观察,结合题目情境对学生避行环保敏育,说明益鸟益虫的好处。

(2)提出问题:小鸟比青量导天多吃多少只害虫?

(3)收集信息数据,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让学生独立思考确定解诀问题脚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

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巩固训练

课本练习二十三第12题(这是一道解决购物时常遇到的实际问题)。

①先让学生收集题目的信息数据:两种规格的牙刷一种是8枝买32元。另一种是1枝买4元。

②提出问题:“买哪一种便宜”,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

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32÷8=4元 4元5角一4元=5角

第二种:4元5角×8=34元 34元一32元=2元

第三种:32÷8=4元 4元<4元5角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13题。

三年级教案PPT内容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三年级教案PPT内容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默读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

3、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

过程与理解:

抓住课文重点句子,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把话说得简洁明了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边默读边思考,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

突破方法:

抓住人物语言,引导分析、理解

教学难点:

明白小熊收购的废话有哪些毛病,应加何修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借题激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就让我们跟着小熊一起来《收购废话》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1)“收购”是什么意思?从各处买进

(2)“废话”可以收购吗?

(3)这篇课文会写些什么呢?

对于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生字,用括号括出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带生字词。

1、开火车认读

2、指导重点生字读音

“驶”:翘舌音,注意与平舌音“s”区分;“废”:声母是f,不是h;“录”:读“lù”,与“nù”区分;“斤”:前鼻音,注意不要读成“jīng”

3、跟着老师读

4、擦拼音读

5、同桌互相正音,练读

6、指名读生字词

(2)出示句子,了解“了”的两种读音。

“这个人罗罗嗦嗦说了一大堆废话”中的“了”怎么读?

“小熊帮助大家把话说的简洁明了”中的“了”又该怎么读?你还能给“了”组几个词吗?了解了断了结了得多音词“重、了”组词。

三、巩固识字,书写难字

1、观察生字特点,全班交流,汇报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难字或易写错的字。

要点:“购、酒、驶、郊、段”都是左右结构。其中,“酒”与“洒”要区分清“驶”与“使”要区分,不要多横“段”的笔顺要注意。

“废、疾”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区分“广字旁、病字旁”

“毕、录”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录”下不是“水”,最后一画是捺,不是点“斤”是独体字,在田字格里居中。

2、出示生字“毕、废、斤、录、段”,读一读,写笔顺。

3、练写难字,教师巡视,引导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写好及时评议,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四)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表格,讨论学习余下生字。

三年级教案PPT内容 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99页例1,练习二十三第1、3、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两步计算乘法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2.经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感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经验与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学会欣赏自己和同伴。

教学重点:

探索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难点:

收集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数学信息,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预习作业:

1.自学教材第99页,例1的主题图,想一想:

(1)画面上同学们在干什么?

(2)从图中你还获取了哪些信息?

(3)怎样解决每个方正有多少人?

(4)怎样解决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5)10×8表示什么?80×3又表示什么?

(6)你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并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尝试作业:P99做一做说一说: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

二.预习反馈:

1.出示画面:2个班同学做操,每班4排,每排8个同学。

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解答。指名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新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4.出示情境图: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一个方阵与例1相同,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5.请同学们自己观察画面,你看懂了什么?

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困难可以与同桌交流意见。(组织学生交流。)

(1)你收集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怎样列式计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善解答过程。你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对吗?

二.关键点拨:

1.自主解决问题。课本第99页“做一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解决问题。

2.组织交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1)5×6×8 (2)5×6×(5+3) (3)5×6×7+5×6

(4)5×6×7+30 (5)30×8 (6)30×5+30×3……

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3.看到这么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有什么感想?

(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师:以后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页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多样了。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练习二十三第1、3、4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三(1)班5个小队去植树,每小队8人,每人种3棵柳树和2棵桃树,他们一共种了多少棵桃树?(训练学生收集有用数学信息的能力。)5×8×2

四、反思,拓展升华

1.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注意观察、发现,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3.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第49页。

三年级教案PPT内容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准备】

1、读提示:

⑴ 无论……还是……

⑵ 提问: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⑶ 交流读后的感受,喜欢的句子多读。

2、介绍略读课文的'特点,自己读懂课文,怎么样读懂略读课文呢?

⑴ 默读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⑵ 边读边想:课文写槐乡的孩子一件什么事?他们快乐吗?是从课文的哪里描写中体会到的?在课文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⑶ 自己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准备和同学交流、讨论。

⑷ 小组交流讨论:收获和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初读讨论

分段读,汇报自己学会了什么?(字词句)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1、字词:槐树 槐米 花苞 米粒般大小 散发 藏 宝贝 染料 耷拉

钩刀 塞着 觅食 缕缕炊烟 满载而归 磨好 石磨……

2、讲什么事情: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

(八月──秋季)(入药、做染料)(用槐米换上学的钱)(黎明,用常常的钩刀削着槐米,捡槐米)(炊烟升起,满载而归)

板书:八月 黎明 换钱 削 捡 归

二、再读讨论

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你怎么体会到的?

1、和槐树结伴的快乐,离不开槐树。

2、用劳动挣学费的快乐。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

3、劳动中,男孩爬树,女孩捡着槐米,满载而归,飘荡着快乐的歌声。

4、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三、欣赏佳句

1、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

2、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

3、小槐米藏在……

4、槐乡的孩子不怕热……

5、女孩有的弯腰捡着……有的……快乐的歌声……

6、月落柳梢……

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的描写写得欢快,轻松活泼,虽然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三年级教案PPT内容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用连加、连减解决简单的问题。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连加、连减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果园丰收,小朋友们在果园帮助收南瓜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连加。

出示表格及问题:一共摘了多少个?

预设:28 + 34 + 22 =

提出问题:这是三个数连加的问题,要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提出问题:连加计算应该注意什么呢?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1 ”。

预设:连加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往右。

设计意图:利用尝试练习、合作交流、比较算法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同时体会灵活、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出示微课,对连加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和梳理,主要演示的是连加的`计算过程及其先关注意事项。

2.连减。

出示问题:共用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

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交流讨论计算方法好和计算过程。

预设:84-40-26 =

预设:84-40 = 44能口算,可以不写竖式。

提出问题,在计算连减算式时,你发现了什么?(可提示学生找运算顺序。)

预设:连减和连加的运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预设:还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84-(40 + 26)

提出问题:这该怎样计算呢?

预设:40 + 26 = 66 , 84-66 = 18

设计意图:通过连加的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知识迁移,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

出示微课,对连减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和梳理,主要演示的是连减的计算过程及其先关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

46 + 25 + 17 =

75-28-19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新知,同时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2.看谁算的`对。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3.算出红星小学参加3项体育活动的总人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新知,同时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计算连加、连减,在计算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能口算可以不写竖式计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减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减。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学会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教案PPT内容 篇9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生字和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留心、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等词语,认识“强”是多音字并能辨别不同读音。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三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和实际运用。

二、教学重点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词语,认识“强”是多音字并能辨别不同读音。

三、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三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和实际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生字词讲解

(二)进入新课

1、谈话导入,走近花钟.

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为什么喜欢鲜花?其实,鲜花的特点和作用还不止这些呢!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

2、板书课题《花钟》,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

3、带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撒红点,捡红点。

4、在课文中勾出词语,齐读词语。

5、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打“?”,学会了的词语画笑脸,有难度的不理解的提出来全班一起解决,最后师检测学习效果。齐读词语。

6、齐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为什么?最后师小结出三部分: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多样句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2、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细读课文,品味“花钟”

(一)讲解第一部分(归纳现象0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小节,要求:数清句数,想象每句讲了什么。

2、几句?(3句)

每句写了什么?(1句:鲜花迷人。)

(2句:不同的花开花时间不同。)

(3句:具体介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

3、第三句写到哪些植物开花了?圈出植物名称来,用着重号表示出植物开花的时间。品味“左右”等词。

4、抢答题,老师在画面上出示它的花名和样子,学生看到了迅速找出他的时间。

1)出示“午时花”

(中午十二点左右开的。)

左右(师板书:左右)。

提问:如果不写“左右”可以吗?

(不行,因为有可能午时花开放的.时间不一定正好在中午十二点,可能早一点可能迟一点,必须要加上“左右”。)

师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来体会“左右“的准确性——(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在这句话中,有一个词意思跟“左右”很近,是哪个词?——大致(师板书:大致)

花儿开放的时间并不是十分准确,但是放了“大致”、“左右”等词语就使语言表达更准确了,找出跟它们相近的词语?(大约、应该)继续来进行抢答。

2)出示“蔷薇”

3)牵牛花

用波浪线划出植物开花的样子。

5、感悟写法

师:孩子们,你看,随着一天中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这花呀陆续地开放了。这样,老师把它写成文章啦,你们跟我一起读好吗?来,预备起。

6、比较(齐读)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

五点左右,蔷薇开了;

七点,睡莲开了;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

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

七点左右,月光花开了;

师:读着读着,有什么感受吗?(枯燥、乏味)

师:可是课文中不是这么写的,它有不同的写法。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生动的语言来帮老师改一改吗?(生读句子,改句子,比较)

师:课文中用了七种写法来写开花。生再自由读句子,这样一改,现在有了什么新的感受?(比喻、拟人、优美、具体、形象、生动)

(二)讲解第二部分(揭示原因)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第二自然段解释了这一有

趣的现象。

自读课文,要求:

(1)有几句话?

(2)每句写了什么?重点理解“吻合”。

(3)想想这几句话合起来告诉了我们什么?

2、汇报板书:温度、湿度、光照、传粉

3、再读自然段,体会不同植物开花不同的原因。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

(三)讲解第三部分

1、根据花的特点,植物学家是怎么样建成花钟的?重点词语“有意”。(这是人们细心观察,从植物身上得到启示的结果。)

2、联系全文内容,填花钟。

剩下的地方怎么办呢?(自己去观察发现,完成花钟)

四、板书设计

花钟

归纳现象(不同花开放时间不同)

揭示原因(温度、湿度、光照、传粉)

实际运用(花钟)

三年级教案PPT内容 篇10

一、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作者在介绍翠鸟时,紧紧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征,表达方法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方式。比如,“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中的`“喜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中的“等待”,无不反映了作者为翠鸟赋予的人性化的色彩;“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作者在描写翠鸟机灵、敏捷的动作特点时,是把它和小鱼做了一番对比的。小鱼“悄悄”地吹了个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是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目标

1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3谐相处的意识。

4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条件,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2、11个,读音难点主要有“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音,最后一个为后鼻音)。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秆、绣、褐”,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翁”,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别的,要注意到具体笔画、笔形和结构上的特点,落实到位。

3、喜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本文语言浅显、生动,学生初读课文,大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怎样将其表达清楚的。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首先是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外形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以上外形上的特点都属于静态的描写。

第二,翠鸟动作上的特点。动作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鸣声清脆;飞的速度极快,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课文当中有一个学习伙伴的泡泡“翠鸟的动作真快啊”,目的是引导学生注意翠鸟的飞行速度和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再次是翠鸟机灵,它的反应特别迅速,“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作者在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时,除了将其特点分为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之外,还注意到了描写的顺序,比如,在介绍翠鸟的颜色时,先写头,后写背上,再写腹部。此外,作者没有单纯、枯燥地介绍翠鸟的动作上的特点,而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捕捉小鱼的例子对其灵敏、迅速的特点做了生动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翠鸟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关系密切,正是由于翠鸟在外形上具有上述的特点,它在抓鱼时才会如此的敏捷、迅速。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格外注意。作者之所以将翠鸟的特点写得如此细致,是与其日常的认真观察分不开的,进而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作者在仔细认真的观察基础之上,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描写翠鸟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如果缺少对翠鸟的浓厚的兴趣、没有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作者是不会那样认真地去观察、那样生动地去表现的。作者在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个想法尽管与保护动物的宗旨不相吻合(因为翠鸟是野生的,在大自然里成长才是它们最好的生活方式),但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孩子们是多么喜爱翠鸟;“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这反映了“我们”在老渔翁的开导之下,从内心深处懂得喜爱翠鸟不应该是将它们捉来饲养,而是应该和它们做朋友的道理之后,盼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留一会儿。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没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种想法对不对。

4、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表示颜色的“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等词语,均体现了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因此,朗读时声音应该略重。“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句子中的“小巧玲珑、透亮灵活、又尖又长”,从不同方面展示了翠鸟的外形特点,朗读时语气也应该略重。朗读老渔翁说的话,语速可以稍慢些,这样较符合人物说话特点。

5、具体、生动的句子。第一组,“鸣声清脆”比“叫声清脆”更合适,虽然“鸣声”和“叫声”都可以指鸟叫,但是前者更准确,同时还含有感情色彩。“爱贴着水面疾飞”比“爱在水面上飞”更能准确、生动地体现出翠鸟动作轻盈、迅捷的特点。第二组,“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与“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相比,“蹬开”比“离开”更具体,将翠鸟离开苇秆时的动作、神态、速度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像箭一样飞过去”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将翠鸟飞走的速度和神态进行了形象的表达。除了这个题目,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词句的积累,这属于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有条件的地方或者学校,可以针对本篇课文开展一次拓展性学习,以“我最喜欢的鸟”为题目,介绍自己所熟悉的鸟的外形、活动特点、生活习性等知识,也可以讲述自己和鸟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6、三年级上册,教师和同学已经接触到了“综合性学习”这一形式,在进行本次“综合性学习”时,可以适当回忆上学期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的。

本次“综合性学习”,紧密联系本单元专题“环境保护”展开。在提示的内容里面,教材引导学生去了解家乡的环境,调查空气和水是否受到了污染以及人们为环保所做出的努力。这些提示,仅仅是举例性质的引导,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应该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变通处理,比如,空气和水受到了怎样的污染,污染源在哪里,当地的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污染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污染情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等等问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或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专题内容学习的一个部分,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不能游离于“环境保护”这一专题。时间的安排上,要随着本组教学内容学习的结束而结束。特殊情况下,适当延长开展活动的时间。要加强“综合性学习”的中期检查、指导。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安排了提示的要求。对于浪费时间、可操作性差的调查内容和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更正。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要反映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借助于和语文密切相关的手段开展活动,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同时,开展环境调查活动,注意小组合作参与,通过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四、参考资料

翠鸟中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是欧亚翠鸟。这种鸟在我国东部、南部常见,也叫钓鱼郎。翠鸟体长约15厘米。头大,体小。翠鸟常常蹲在河溪、水塘、湖泊、海湾的水面上,或盘旋在上空,只要鱼鳞银光一闪,它便紧夹双翼,尾上头下,全身笔直插入水中,双喙像镊子一样张开,钳住小鱼,随即张开双翼,龟缩着脑袋,掉头振翅浮出水面,整个过程前后不过几秒钟。翠鸟把抓住的小鱼往自己爪上狠狠打几下,再将鱼抛向空中,张大嘴接住,美餐一顿。

翠鸟这种高超的捕鱼本领,来自它独特的身体构造。它的羽毛里,隐藏着许多气袋,尾部有分泌防水油的腺体,借此可在水中迅速潜游而不致弄湿羽毛。翠鸟在插入水中的瞬间,能够精确调节因光线的折射而造成的视差。进水之后,仍能保持极佳视力。

推荐阅读

上一篇:软件工程毕业实习周记10篇 下一篇:财务股工作总结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