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三年级数学小班教案

2024-09-02 09:04:52 三年级数学小班教案

【#实用文# #三年级数学小班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棋子若干、转盘、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一定、不可能、可能”

(师出示两盒棋子,1号盒有6个蓝棋子,2号盒有1个蓝棋子,5个红棋子。)

师: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蓝棋子?

生:1号盒一定能摸出蓝棋子。

师:哪个盒子不可能摸出红棋子?

生:1号盒不可能摸出红棋子。

师:哪个盒子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摸出蓝棋子?

生:2号盒子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摸出蓝棋子。

2、导入

师:现在老师如果从2号盒内摸一个棋子,同学们猜一下会是什么颜色?(生大部分猜红棋子)

师:为什么猜红棋子的多,猜蓝棋子的少呢?真是这样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二)(板书课题:可能性二)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复习了旧知,而且还生成了新的数学问题,从而自然的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3

(课件出示例3第一幅图)

师:下面请各小组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让我们通过摸棋子游戏来验证同学们的猜测吧。(盒里装着5红1蓝6个棋子)

(生跃跃欲试)

1、小组合作验证猜测结果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看一下活动要求

(1)出示活动要求:

A:组长分好工有摸棋子的,有记录的,组员按顺序轮流摸棋子。

B:每次摸棋子前先将棋子摇匀,摸棋子时不能偷看。

C: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好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D:在摸棋子的过程中想一想:你们组摸到棋子的情况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设计意图:将活动要求展示出来加以强调,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小组活动

A:学生摸棋子并记录结果。(师巡视,随机指导)

B:组内交流

师:现在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组内交流,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

(讨论中让学生明确:每次摸棋子的时候,每个棋子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到棋子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摸出蓝棋子。)

(3)集体汇报交流

A:小组汇报

师:你愿意把你们组交流的情况展示给大家吗?(生:愿意)

师:你是第一个上来的,真勇敢!

生1:我们摸到的棋子,有红色的也有蓝色的,因为盒内既有红棋子也有蓝棋子。

师:其他小组有补充吗?

生2:我发现我们组有时摸出红棋子有时摸出蓝棋子,但是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多,因为盒内的红棋子比蓝棋子多。

师:说得不错!谁还想说?

生3:我发现我们组摸出的棋子既有红色的也有蓝色的,红棋子多所以摸到红棋子的'机会大。

生……

师:说得真不错!其他小组也是这种结果吗?(生:是)

B: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师:通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思考)

生1:虽然各小组摸到红棋子与白棋子的次数不一定相同,但都是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多,摸出蓝棋子的次数少。

师:说得好!

生2: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棋子的次数比摸出蓝棋子的次数多,摸出蓝棋子的次数比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少。

师:说的很详细!还有要说的吗?

生3:各小组摸棋子的情况都说明,红棋子多所以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多。

师:嗯,简单明了。

生……

师强调:同学们说的“摸出红棋子次数多摸出蓝棋子次数少”,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可能性大小”(板书:可能性大小)

师小结:每一个棋子被摸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红棋子和蓝棋子的数量不一样,所以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与摸出蓝棋子的可能性大小就不一样。多次试验证明红棋子的数量多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大;相反,蓝棋子的数量少摸到蓝棋子的可能性就小。(随机板书)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设计意图: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2、根据结论推测

师:如果现在让你再摸一次,你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吗?

生:不一定。

师:下面请同学们实际摸摸看(生每人摸一次)

(可能既有摸到红棋子的,也有摸到蓝棋子的)

师:虽然我们知道了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大,但在单次试验中我们并不能确定会摸出红棋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摸一次,引起认知冲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特点,体会概率虽然能帮我们了解不确定现象的规律,但并不能提供准确无误的结论。)

3、应用

师:下面看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了?

A:(课件出示p106做一做左题)

师:你知道每种颜色占整个圆的几分之几吗?生答

师:那么指针停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大呢?生答

B:独立解决右题,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既让学生明确数量多少与可能性大小的联系,也为以后学习可能性的精确值作铺垫。)

(二)教学例4

(课件出示例4插图)

师:请同学们看例4,刚才我们解决了两种颜色的问题,现在是三种颜色的了,你敢挑战吗?(生:敢)

师:很好!如果让你只摸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生交流)

指名汇报:如果只摸一个棋子可能是红色的,可能是蓝色的,也可能是绿色的。

三年级数学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激疑诱趣.

1.出示【图片“参观农业展览”】

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

答:一共90人.

2.改变复习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后,出示例2.

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例题与复习题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导入:已知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还能用原来的方法解答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新知识.(板书:应用题)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1.学习两种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出示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自由提问,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简记: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②要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什么?

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

(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

①教师提问:谁能回答第①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

②教师提问: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

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第一种解法: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每队多少人?(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已知条件中告诉我们共有90人,平均分成2队,求每队多少人?就是把90人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知道每队45人,又知道每队分3组,就能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板书:

每队多少人? 综合算式:90÷2÷3

90÷2=45(人) =45÷3

每组有多少人? =15(人)

45÷3=15(人)

第二种解法:(借助线段图)要想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一共多少组?知道每队分3组,分成2队,就是求2个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6组对应90人,要求出每组多少人?就是把90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板书:

一共多少组? 综合算式: 90÷(2×3)

3×2=6(组) =90÷6

每组多少人? =15(人)

90÷6=15(人)

2.观察比较,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观察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是所求的问题一样.不同点是先求的不一样,第一种解法先求的是每组多少人,第二种解法先求一共多少组,所以第一步的解法也就不一样.

3.引发思考,掌握检验方法.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种解法可以互相检验,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怎么检验应用题?(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发现:把已经计算出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逆运算,如果最后算出的结果与题目的已知条件相同,说明解答正确.

15×3×2

=45×2

=90(人)

三年级数学小班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x0.30.7x0.50.21x0.81.8x0.5

1-0.821.3+0.741.25x80.25x0.4

0.4x0.40.89x10.11x0.680x0.05

2、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x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x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x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x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x0.32=3.29(保留两位小数)3.27x1.5=4.951.78x0.45asymp;0.80(保留两位小数)

10.2863.272.04

x0.32x1.5x28

2057216351632

30858327408

3.291524.9055712

三、运用

1、P.13页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3.5783.5743.5833.585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

P.8页1

三年级数学小班教案 篇4

设计说明

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的原因。因此,本节课教学时注重突出基本算理,不仅使学生掌握“隔位退位减”的算理,还加强学生对程序和步骤的理解。

1、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笔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教学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借助计数器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弄清楚“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10到十位上,再从十位的10中退1当10到个位,这时十位上是9”,从而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2、注重比较,突出专项训练。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退位减法的难点,学生计算的错误率相对较高,因此,本节课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和补充对比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退位减法的各种情况,在观察、对比中,进一步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计算下面两道题,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反馈,指名汇报算法。

2、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今天这节课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作铺垫。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课件,呈现信息:20xx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xx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xx年比20xx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403-158,并试着计算403-158。

(2)交流算法。(课件展示各种算法)

算法一

算法二

算法三

(3)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看来比较难,同学们计算出三种不同的结果,但是结果只能有一个是对的,哪一个对呢?大家想办法验证一下。

(学生组内讨论,通过加法验算,验证出第二种算法是对的)

三年级数学小班教案 篇5

设计说明

1.情境激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设计这节课时,注重让学生在“蚂蚁做操”的情境中抽象出点子图,借助这一直观模型来解释计算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完成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2.引而不替,突出主体。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适当地引导,然后放手让学生思考,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将点子图与竖式计算对应起来,清晰地呈现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表格、抽象竖式、直观点子图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点子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质疑引新

1.(课件出示教材52页蚂蚁做操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同桌间说一说在情境图中你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汇报)

师:根据找到的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尽量把问题表述完整:每行有12只小蚂蚁,有4行,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2.让学生独立列式,并尝试口算。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口算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要用竖式计算乘法。(板书课题:蚂蚁做操)

设计意图: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汇报口算方法的同时,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圈画点子图。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点子图,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在小组内圈算,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说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考过程,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要重点理解教材中呈现的第三种圈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圈的,又是怎样算的,将每一步口算过程与点子图中圈画的点子对应起来,借助点子图直观地理解这种口算方法:先算10×4=40,再算2×4=8,最后算40+8=48)

(3)总结: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的是笔算乘法,也就是乘法的竖式计算。(板书)

(4)尝试用竖式计算,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

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演完整的竖式过程。随机提问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5)说一说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在表格和点子图中分别表示的是哪个计算过程。

2.学习乘法竖式的简写形式。

师出示乘法竖式的简写形式。

引导学生想:8写在个位,表示什么?4写在十位,表示什么?

3.师小结竖式计算的过程。

(1)书写格式:先写第一个乘数12,再写第二个乘数4,相同数位对齐,乘号写在第二个乘数的左边,然后画一条横线。

(2)计算方法: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3)学生自由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4.课件出示:213×3。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计算的方法,再指名汇报。

(注意:对于口算的学生要说一说口算的过程;对于用竖式计算的学生,要说清楚每一步计算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圈画点子图、研究笔算算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年级数学小班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

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认识米尺。

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2教学例2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3、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有对准0刻度的。 (2)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刻0刻度线,怎么办?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先让个别学生说,然后教师再小结。

五、作业设计:

1、填空

(1)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 (2)图钉的长大约是( )厘米。

2、量一量

(1)你的铅笔长( )厘米。 (2)数学课本长( )厘米。 (3)你的笔盒长( )厘米。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小班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13页、第11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此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发展符号感。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规律,注意有一定的顺序,保证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一天,小猴、小狗、小松鼠到企鹅博士家做客,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7、3、9摆出所有的三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四个。)他们三个好朋友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帮帮他们吗?生:能。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景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师:这三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呢?密码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先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

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可以一个人思考,也可以和同桌合作。

学生开始动手操作,边摆数字边记数,有的一个人思考,有的则跟同桌合作,一个操作另一个记数,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刚才都在很认真的'思考,你们一共写出了多少个三位数,现在谁愿意说说你的探索结果?

汇报交流。

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体验,让学生初步感知排列的方法,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这一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

2、小组合作交流

(1)师: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那么开锁的密码也就不能确定,小猴、小鸭、小鸡可急坏了!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7、3、9组成的三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小组长记录下你们组讨论的结果,一会到上面来展示。

(2)小组内交流(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

(3)展示交流

师:你们一共摆了几个三位数?你是怎样摆的?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

生1:我们一共摆了6个三位数,我们的方法是首先确定左边的数字7,然后将后面两个交换位置,在确定中间的数字3,然后交换两边的数字,最后确定右边的数字9,将前面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分别记录下来。(展示小组的记录)

师:说的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我们也摆出了6个数,我们的方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大到小。当百位上是9时,可以写出973、937;当百位上是7时,可以写出793、739;当百位上是3时,可以写出379、397。我们画了一张表格,把数字分别记录在里面,这样更加清楚。(展示小组的记录)

师:说的很棒!哪个小组还有其他的方法?

生3:我们也摆出了6位数,我们的方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小到大。当百位上是3时,可以写出379、379;当百位上是7时,可以写出739、793;当百位上是9时,可以写出937、973。我们也制作了一张表格,把数字分别记录在里面。(展示小组记录)。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有序思考,是本节课的重要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讨论解觉这个关键性问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通过汇报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此类问题解决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突出排列的有序性,培养了学生推理的能力,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师:(出示课件)这是其中部分同学的摆数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摆的的,保证了结果的不重复,不遗漏。(师随机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现在我们继续帮助小动物们找开锁密码吧!(出示课件),这是同学们找出的六个数,现在你们知道开锁密码是什么了吗?

生: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数,是739。

师:你们真棒!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终于见到了企鹅博士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探究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广角的知识。(板书:数学广角)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他们三位好朋友在企鹅博士家做完客后,小猴提议说,在附近有个影视城,我们到那儿去游玩吧。在影视城他们不仅玩的非常愉快,而且还拍下了一些有趣的场景,同学们想看吗?(想)

2、课件出示场景1:

⑴请学生说说,图画里看到了什么?

(教师随即提出问题:"是啊,他们拍完了《西游记》打算拍照留念,像这样三个徒弟交换位置,共有几种交换方法呢?")

⑵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思考,可以用符号代替人物在纸上比划。

⑶汇报交流。

生1:先确定最左边的人,然后右边两个人交换;

生2:先确定最右边的人,然后左边的两个人交换;

生3:我认为也可以先确定最中间的人,然后左右两个人交换。

交流的过程中,把学生刚才用符号代替画下来的展示在黑板上,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课件出示场景2

⑴教师介绍:这几位小朋友正在影视城玩游戏,尝试当小演员的滋味呢!可是他们好像闹矛盾了,要交换角色了,看看明明说什么?(该让我演大灰狼了吧!)

⑵三人小组把自己当成小演员,也来做做这个游戏,要保证把所有情况都罗列出来。

①三人小组,开始讨论。

②上台演示,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拍照片和角色转换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排列问题。在解决场景1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用符号来代替,一方面是为了验证的方便,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另一方面也拓宽了知识面。提示学生:不但数字有排列问题,人物有排列问题,其实在变化万千的图形世界里也有排列问题。在解决场景2的问题时,采用三人小组身临其境排列法,不但巩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而且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检验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

(三)运用排列,制作奖品

1、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老师要奖励每个学生几朵特别的花儿。这些花儿都已经在你们手中。可是都没涂颜色,需要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出示:

(提示:每朵花都要不一样,涂出所有情况,看谁涂的方法好)

2、学生开始动手涂,教师巡回检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

3、个别学生汇报展示,下面学生评价,教师奖励。

(设计意图:学生往往对老师发的奖品很感兴趣,教师课堂上让他们来涂发给自己的奖品,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题目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看上去好像有8朵花要涂,其实所有方法罗列后,只有6朵花被上色了,以此进行思维拓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

请同学们在课下尝试用辣、不、怕三个字可以组成多少句有意思的话,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继续保持探究欲望,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推荐阅读

上一篇:恐怖日记(范例五篇) 下一篇:最新邮政正式辞职报告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