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观后感 篇1
劣币驱逐良币反而需要很大的监管能力才行。若完全无监管,必然产生动乱,且动乱是不断出现,不断叠加的。
自由货币的一大弊端在于大家会对于货币之间的比较和竞争感到疲于选择。每个人的精力将全部放在区分和警惕货币上,而不是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长处形成合作分工。
退一步说,若动乱过去形成了垄断寡头,那么如何保证垄断寡头的道德品质?当今社会垄断带给我们的痛已经够多的了。人是逐利的,人们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持续升值的货币以取得投机收益。读后感·这个过程中,想到了比特币、空气币。另一方面,在一个经济发展的社会中,货币是会升值的,这时候就需要增发货币来保持其稳定性,这可能反而扰乱了货币价格体系(因为人们会捂盘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越来越少)。
退一步说,我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面向全部人的最优解。所谓的“优”,往往是有指向性的,对政府的最优,未必是对人民的最优;对人民的最优,未必是对国家的最优。
记得复仇者联盟上映那会儿有个朋友跟我说“现在人就是太多了嘛,就应该让灭霸打个响指。”那是因为他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先假定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是不会被灭掉的那一半。
货币的观后感 篇2
上次我们看了货币的战争,我主要有三点感想:
第一、研究西方近现代史就必须要研究西方的金融史。以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为己任的资本主义,金融处于其工业文明的最顶端,其力量渗透在工业革命后西方世界每一个重大事件中,透过对金融的研究,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如法西斯德国何以如此仇恨犹太人,种族歧视固然是官方说法,但以罗斯菲尔德家族为首的犹太裔银行家挑起一战的,并在战后残酷地对德国剥削也是激起德国仇恨的原因之一。纵观西方的金融史,其积累过程充满着血腥与暴力,少数金融寡头为了一己私欲,就可以践踏全人类的财富、生命乃至未来。但是西方金融寡头蓄意制造通货膨胀,摧毁他国经济也有其致命弱点,那就是金融毕竟是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高级产品,失去了物质财富作为支撑,美元、英镑也只是废纸一张。世界经济的衰退,最终还将由这些寡头们买单。
第二、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及中美关系。由于美联储及美元并不为国家所有,因此实际上美国自己也被国际金融寡头所绑架控制,美国人民自身也处于无奈和被压迫之中,美国每年入不敷出,国民收入根本不足以偿还债务美元。因此其对中国政策体现出了两面性。一方面美国国内广大民众与中国素无仇恨,民间交往甚广,友好关系攀升。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寡头通过强迫其在美国政界的代理人不断向中国施压,妄图通过金融战彻底控制我国的经济命脉,最终使中国同97亚洲金融风暴中的其它国家一样,沦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沦为供金融寡头们恣意享用的盛筵。
第三、可以更好地给我们国家提个醒。一定要小心国际金融风险,国际金融寡头把持国际市场近300年,各种金融战手段谙熟于心,他们自恃以强大的财力作后盾,对付新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往往是政治、军事、金融三位一体,稍有纰漏便会国门打开,国家财富被掠夺殆尽。这就对我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同时,始终以发展国内生产力,扩大内需,增强民众财力为落脚点,在关键行业、关键领域要实行绝对国有化,防止改革开放的成果被通过金融杠杆被肆意掠夺。
货币的观后感 篇3
2。从中学历史课本上我们知道,林肯总统遇刺的原因是南方的奴隶主不愿失败,派人暗杀林肯,企图卷土重来。乍一看,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政治事件。但背后是国际银行家为控制美国的货币发行权而采取的暴力措施。
经济利益冲突往往是政治斗争的主导因素。国际银行家在内战前早就打好分而治之美国的如意算盘,准备利用战争导致的巨额债务大发横财。林肯政府进退两难:
如果不向银行进行融资,就会面临国家灭亡的危险,如果向银行家妥协,就要每年向银行缴纳高额利息,拖垮国家经济。最后,林肯政府决定发行自己的货币,而不是以黄金、白银和其他金属做为抵押。政府利用信用担保来克服货币短缺的困难,为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基础。南北战争的实质就是政府和国际金融势力两大集团为争夺货币政策的利益进行的殊死搏斗,结果我们看到,美国共有七名总统被杀,其中有的被枪杀,行凶者被法官一致认为有“精神疾病”而免于刑事处罚,有的总统死因蹊跷,至今仍是一个谜。
直到美联储成立,国家银行家们才取得了全面胜利。
在国际银行家与美国总统的战争中,美国的独立战争
1、 第二银行存废之争,关系到货币发行权是属于政府还是私人中央银行。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警告人们:“如果让私有银行控制美国的货币发行,这些银行将会先通过通货膨胀,然后是通货紧缩来剥夺人民的财产。”现在我们回想起他二百多年前说过的话,不禁惊叹他精准的预测,当今美国的经济情况完全符合他的担忧:
美国私人银行控制着97%的货币发行,美国人民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而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由政府直接发行货币的国家,美国历史的演进对于我国的启示是:中国政府必须牢牢控制货币的发行权,在这一点上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别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向外国学习,这个“先进经验”却不能借鉴。
为了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必须全面引导人民币的发行,只有这样才能节约巨额的利息支出。我们不能以国债抵押发行人民币,这只会重复发达国家人民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原来美联储是一个纯粹的私人中央银行!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一国政府控制着本国的货币发行,读完本章,真实的情况是美联储垄断美元发行,美元是美国政府把国债抵押给美联储,再由美联储发行出来的,所谓“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既不是“联邦”,也没有“储备”,更谈不上“银行”。
美联储由华尔街的七家工业巨头建立。这七个人背后的利益集团控制着美联储发行的股票,排除了政府的股票,并从一开始就为美联储的私有化定下了基调。在美联储的体制构架上,七巨头巧妙地提出,国会控制美联储,董事会成员虽然由总统任命,但是它的功能被银行家把持的联邦咨询委员会控制,另外,美联储又在全国成立分支机构,并把总部设在华盛顿,造成中央银行业务分散的假象。这一套类似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得无懈可击,最终建立了英格兰银行在美国的翻版。
银行家们剥夺人民财富的方式就是通过先放松银根,大量投放贷款,造成经济过热的现象,等待时机成熟,突然紧缩银根,迫使人民从股市、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抽离资金,偿还债务。一方面,提高了贷款利率,导致债务人的还款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它严重打击了股市的投机行为,使股市一路暴跌。银行家们在低位大举吃进廉价筹码,这真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完美计划。
银行寡头随心所欲地在私有中央银行制度的庇护下调节经济的增长与衰退,经济起伏完全取决于他们的个人利益需要,手段的运用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经济危机中,金融家排挤兼并竞争对手,以超低价吃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实现高垄断利润。
私有的美联储运用通货膨胀的方法,秘密地、难以察觉地掠夺入门的财富,它惟一的目的就是利用别人的金钱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接下来,国际银行家环顾世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又赚了一笔横财。
四。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热爱和平。然而,有一群人热衷于战争。他们是银行家。因为打仗需要花钱,战争规模越大,耗时越长,开支就越多,由于西方政府丧失货币发行权,战争使政府不惜成本地向银行家筹集战争经费,银行家挑起战争的目的就是两头通吃交战双方,坐收渔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仅仅是一件单纯的政治事件,但它却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背后的黑手可想而知是国际银行家,他们向战争各方提供信贷,不遗余力地促成双方从对峙到战争直至最终签署停战合约,这一过程自始至终由银行家全程操纵,最终使银行家财源广进的同时却让广大民众出钱、出力。
战争是烧钱的游戏。这场悲惨的战争是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急剧减少。这时,私人中央银行开始大量增发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在流通领域创造资金和投资。由于国债是用人民未来的税收作为抵押,最终的结果可以用一句成语来形容:“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银行家们另一个赚钱的手段是俗称的“剪羊毛”,即利用经济繁荣和萧条的波动过程,以正常价格的零头掠夺人民财富,鲸吞早已垂涎三尺的优质资产。华尔街对游离于美联储体系之外的中西部中小银行早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可以精确调控经济繁荣和危机发生的时间,借机好好修理这些不听命“中央”的银行。调控的方式就是放松或者收紧银根,“宏观调控”各类资产的价格。
1929年美国股市暴跌是最好的佐证,政府、银行家通过降低利率鼓动居民投资股市,造成一派欣欣向荣的假象,随后猛然抽紧银根,使得投机商的资金骤然趋紧,引发了排山倒海的恐慌抛盘,股市急转直下,数千亿美元的财富瞬间蒸发,美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衰退,长期萎靡不振。银行家们玩弄天下人民于股掌之中的手段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他们的下一个计划便是利用经济崩溃施行早已谋划好的“罗斯福新政”,继续修剪美国这只大肥羊的羊毛。
5分。”罗斯福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评价。罗斯福总统为治理美国经济采取了一系列铁腕措施,把美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赢得了人民的心。可是大家是否知道,在光环的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
罗斯福新政名义上打击了国际银行家们的嚣张气焰,背地里暗自窃喜的还是这帮银行大佬们。历史上哪位美国总统与华尔街无关?哪位美国总统上台与银行家的支持没有密切关系?
哪位美国总统与这些银行家没有共同利益?罗斯福新政全面整顿银行业后,中西部大量中小银行已无法开业,其巨大的市场份额再次被华尔街银行家控制。当摩根被一分为二时,业务变得更加繁荣,赢得了四分之一的债券承销业务。
罗斯福上台后立即禁止黄金兑换,美其名曰稳定经济,实则政府低价收购民众的黄金再把黄金高价转卖给伦敦,利润全部装进了政府的腰包。罗斯福新政实施一段时间后,经济根本没有好转,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一系列事实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政治和经济从来没有分离过。政客们自然知道如何偿还银行家们的财政治持。
美国总统与华尔街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是建立在以牺牲美国人民利益为代价的基础之上的。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黄金被看作财富的代名词,黄金是货币的最终支付方式,纸币与黄金的自由的兑换是人们的一项基本权力,其目的是规避经济波动的风险,罗斯福新政剥夺了人们最基本的自由同时,迈出了废除金本位的第一步。从此以后,银行家们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运用通货膨胀血洗人民财富而不必有任何的顾虑。
银行家们在运用此法剥削德国人民的同时,通过扶植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狠狠地发了第二笔战争财。
6.位于瑞士的国际清算银行是国际银行家们精心构建的世界级的中央银行家的银行,在二战期间它的职责是协调各国进行秘密资金调动,美国、英国等国银行家竟然通过这个平台筹集资金支援法西斯国家,他们把本国的黄金储备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轴心国,使战争尽可能拖延下去,以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正好印证了拿破仑的一句名言:
“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惟一目的就是获利。”难怪瑞士作为永久中立国远离二战战火洗礼,并不是因为法西斯对瑞士仁慈,而是瑞士作为国际清算银行总部所在地,这个金融机构的运作关乎交战双方的利益。国际清算银行向交战双方输血融资,是两大阵营维持战争进行的源动力,谁消灭了他等于自取灭亡。
,特别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些机构表面上打着扶助发展中国家的旗号,实际上它们通过一系列国际银行家“精心设计”的药方剥削受援国,掌控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控制国家的核心资产,进行所谓的“经济改革”。这可以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看出。由于这些金融机构被美国实际控制,因此会较多地向发达国家利益倾斜,甚至被少数国家用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约束和限制,他们的改革思路很大程度上宣传了西方民主价值观并通过对落后国家的渗透使他们最终变成发达国家的附庸。
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低价采购初级资源,高价倾销工业品,是造成这些国家越来越贫穷的稿源。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受援国如果想要得到援助,则必须实行发达国家推销的对经济具有极大破坏力的措施,包括私有化,开放资本市场,自由贸易以及产品市场定价。
一旦受援国采纳这些举措,等待他们的将是今后任人宰割。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早就识破了西方的阴谋,举全国之力全部偿还了贷款,并宣布与这两大机构断交,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收归国有,反观印度尼西亚,在被迫接受了援助后,经济长期一蹶不振。
从波兰和俄罗斯进行同样的经济改革却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必须自主制定经济政策而不能采纳这类金融机构别有用心开出的“药方”。结合我国实际来说,我们应该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保持合作的同时,遵循在关键问题上的底线,在保障我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对于国际银行家的伎俩要有清醒的认识,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在我国资本项目逐步对外开放的时候,我国更应该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切实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7.肯尼迪家族也许算得上是美国历史上命途最为多舛的家族了,两位总统接连被枪杀,其他人则死于各种各样的意外事故。虽然这里面有巧合的成分,但是前面说过,纵观历史,美国总统遇刺无一例外地与国际银行家和美国政府在货币发行权这一金融制高点上的殊死搏斗有关,肯尼迪政府意图通过发行以白银为支撑的白银券从美联储手中夺回货币发行权,这触动了国际银行家的利益,他们希望通过废除金本位、银本位切断纸币与贵金属的挂钩关系,如此就可以实现他们的宏伟蓝图,随心所欲地增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剥削人民的财富,这才是银行家们不可告人的秘密。
短短几年中,几十位关键证人离奇死亡,大量证据被销毁,更加让我们确信,肯尼迪遇刺案背后的确有着更大的阴谋。肯尼迪总统在任时期,两大阵营对于白银的货币地位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美国政府联合白银生产商期望通过加大白银供应量直接控制货币发行,避免以国债为抵押向美联储借钱发行货币,使政府和国民负担巨额利息支出,而国际银行家们绝不允许把好不容易到手的利益拱手相让,他们也不希望看到在废除金本位的大业尚未完成的同时,陷入与黄金白银的两线作战中。这时候,惟一的选择只能是除掉他们的眼中钉,巩固既得利益。
随着副总统继任美国总统,废除银本位的任务在这位被视为银行家心腹的副总统手中顺利完成,接下来,国际银行家们就可以集中精力打一次废除金本位的攻坚战了。
相对于废除银本位,废除金本位的战役打得异常艰难,因为黄金被视为货币的最终支付手段,财富的最高形式,想要废除金本位谈何容易,国际银行家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场战役从罗斯福禁止美国人民持有黄金开始,直到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兑换为止,时间跨度极大,不过,银行家们最终梦想成真。
但是随着黄金价格不断上扬,情形与当时废除银本位的战役中,银价上涨与美国财政部狂抛白银储备打压银价最终击溃银价极其类似。但由于黄金产量稀少以及黄金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等因素,黄金价格不是几个机构动用自身储备可以压制住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黄金价格目前已经达到每盎司940美元的天价。由此,我们可以预见,黄金资源的稀缺将支持金价在未来继续上涨。
恢复金本位,稳定货币购买力的愿望必将实现,到那时,政府就能够遏制借通货膨胀之机掠夺财富的阴谋继续得逞。
8.自从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发行量激增,美元急剧贬值,国际银行家不希望看到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形象受损,如果要使人们重新恢复对美元的信心,就必须找到一个避风港,那就是石油。由于石油价格以美元结算,油价大幅提高必将刺激石油消费国家对美元的需求,使美元重获支撑。
油价的高企,一方面提高了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人民的财富再次被洗劫;另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付出更多的钱进口石油支持本国工业化继续进行,但发展中国家毕竟国力有限,他们只能向世界银行这类机构融资,这正好落入了他们精心设计的圈套,国际银行家们轻而易举地控制这些国家的核心资产,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债务国被迫向国际银行家借高利贷,在惊人的利滚利基础上,这些国家沿着国际银行家设定好的路线走到了破产的尽头,最后只得贱**有资产清偿债务,一个国家就这样被解体了。
日本的迅速崛起被美国视为最大的威胁,国际银行家们策划了一场针对日本的金融绞杀战,他们采用逼迫日元升值,降低利率和股票指数认沽合约相结合等一系列手段营造日本楼市、股市一派欣欣向荣的假象,在不知不觉中制造经济泡沫,再利用股指认沽期权这一新式武器做空日经指数,导致股指暴跌,日本交易商为了归还借款,不惜代价地抛售股票,使股市雪上加霜。银行家在低价收购优质资产的大赚一笔的同时沉重打击了日本经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十几年衰退的怪圈。日本经济学家指出,日本在90年代金融战场上遭受的重创,结果不亚于二战的失败。
日本的教训值得我国反思,在人民币对美元长期升值的趋势下,人民币对于欧元、英镑等国货币可以适当贬值,以降低我国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在宏观调控方面必须把控制通货膨胀,遏制经济过热作为当前从紧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严控热钱流入股市、楼市等高风险领域,助推资产泡沫化的情形再度在我国上演。
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金融黑客们看准了这些国家脆弱的金融体系,首先向银行大量借贷本币,兑换美元,抽干这些新兴国家为数不多的外汇储备,使得本币迅速贬值,再从低位买回一文不值的本币归还银行,沉重打击了这些国家与美元挂钩的外汇体系。巨额的外债负担,再加上对金融风险薄弱的防范意识,是这些国家惨败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国必须严格管制货币交易行为,尽可能做到交易透明化。
保障我国的金融安全。
货币的观后感 篇4
心得体会:读周洛华的《货币起源》有感(最新)学以修身,欲不逾矩。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和意识,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偶然机会,让我对周洛华所著的《货币起源》引起兴趣,实属“意外”。因为本人是个从事新闻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从来“惧怕”财经。当我得知周洛华的《货币起源》出版后,便迫不急待地购买、如饥似渴地在省委党校这个神圣殿堂认真地学习、仔细地阅读起来。
感触至深的,始终是他的这一句话:“货币是道德的补丁,货币和道德一起构成了秩序。”当我们审慎地面对历史,总能深觉得“一个国家如果货币发行量巨大无比,这个国家的道德体系一定已经千疮百孔。
”这又似乎是个魔咒?我以为,我只不过是个学员、在阅读队伍中的一个过客,在这人世间因闻而动、为之而感。但它,让我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收获了一片色彩!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在党校,学习时间比较紧迫,完成学习任务时,花在阅读其他书籍上的时间很少。但是,“时间就象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硬是在高强度的课程之余,认真地通读了周洛华的《货币起源》,让我深深觉得:
“物价稳定的国家,人民道德水平普遍较高”的实际,也深刻领悟了必须“践行最高道德标准的国家,拥有最稳定的金融体系”才能让一个健康的国家金融体系行稳致远,步入复兴。当我们在阅读周洛华所著的《货币起源》一书过程中,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观点,比如类似的新颖的观点,在书中随处可见。它是一部他抛开学术局限,独具匠心写出的通俗易懂的有关货币起源的感悟之作。
这种感悟融合了金融、哲学、历史、社会等学科的精髓,把货币的起源,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令人耳目一新,而无丝毫晦涩和枯燥之感。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对一个学者来说,并不容易!何况对于我一个对财经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更是可想而知。
研究这本书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习过程中不难发现,在学术圈充满浮躁之气的时代,周洛华能够毫不犹豫地摈弃了这种文风,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他对货币起源的感悟一一道来。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他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责任和责任。
安心者能修得大艺,专心者能成就大事。尊重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学习追求,期待新时期民族的伟大复兴。让阅读深入生活,用学习成才,增强活力,强化技能。
货币的观后感 篇5
《货币的教训》在读过后我觉得,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上,最基本的概念上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我的看法是,从来没有政府不起作用的市场。没有那回事。
所有市场或多或少都包含着政府的作用和职能。我们走进一个市场,看到买卖双方在讨价还价,这不是很奇怪吗?他们争来争去,为什么只讲价钱、不比拳头?
为什么争利益不直接下手?因为都是君子吗?仔细观察,市场背后还有一大套东西跟着。
如果警察、法庭和监狱都撤走了,我们还能看到一个只有价格的市场吗?
当然,为集市提供服务的“政府”,不一定是现代意义上的政府,也许只是一个地方性的权威、一个当地的名门望族甚至一个什么老大。然而,总有一种机制可以行使强制力来限制其他竞争,保护商业竞争。例如,如果两个商人之间发生冲突,或者买卖双方发生纠纷,如何解决?
打起来怎么办呢?总要有一个规则的执行者,特别是一个所谓“第三方”的权威执行者。所以,即使在最简单的集市上,我们也看不到一个市场与一个政府有清清爽爽的区分。
从产权的概念来看,市场活动是人们在行使其转移资源的权利。这种转让权不仅要有一套初步的界定,而且要在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因为总不能把邻居家的菜拿出来卖呀?
不可以的。为什么不可以?有人非要卖怎么办?
这就需要社会有一套规范在后面跟着才行。任何人只能卖属于他的商品,权利得到清楚的界定,才能顺畅地转让。所以在产权经济学家阿尔钦那里,定义property rights,定义转让权、收益权、使用权等等,他一开始就用了一个词即 “socially enforced”,也就是产权要由社会强制执行,否则那一组行为的自由空间,那些构成我们称之为“市场活动”的行为,都无从发生。
这些权利要执行才有用,不是拿来说说的。因为涉及到利益,涉及到竞争和竞争的种类,没有社会强制性的规范,没有中间力量、仲裁力量、第三方监督,没有拥有有效强制力的,何来“市场”?从这点出发来看现代市场经济,没有政府的市场经济更无从想象,最多是黑板上的市场经济,是纯粹想象出来的幻影。
所以在概念上,如果把政府放在对面,把市场放在这里,动不动就说“政府如何、市场如何”,那在我看来是一个很奇怪的框架。
所有的市场,都内生地包含了政府和政府提供的服务。政府服务当然从不免费,所以政府要抽税。因此,税收当然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税收会影响生产和交易的一愿,影响市场和交易的行为。
例如,受近期危机的影响,上海市政府决定降低房地产交易税,鼓励房地产买卖。这是什么节目?说明政府从来就是市场的一部分。完全没税收的市场谁见过?
没有。想象一下都有困难。
政府凭借抽税权,还可以发债。所以政府债又是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市场里卖的不光是股票,还有更大的一部分是政府债。
国债是很大的市场,政府怎么会不在市场里头?再往下探查,政府有税收,有了以未来收税为基础的债,那政府当然就可以提供担保,以政府财力给市场活动、金融活动提供担保,比如刚才说到的美国“两房”。是政府,还是市场?
又是政府又是市场。
如上所述,产权、税收、发债和担保的法律界定和执行都是政府在市场上的活动。在今天的讲座中,我想集重讨论政府在市场中角色的另一个方面,即货币体系。
我们知道市场离不开交易,交易离不开交易的媒介。最早自发产生的交易媒介是贵金属货币。由于贵金属易于保存,不难分离,适合做为交易媒介;更重要的是,贵金属的分布、开采、勘探、挖掘和冶炼都受到自然、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出现大量贵金属,与人类多年经济活动的需要大致相当。
自发的贵金属充当货币,似乎看不到政府的直接作用,但如果民间起了纠纷,像是有商品交易起了纠纷一样,还是需要合法强制力的干预,否则,市场秩序就没有了。
贵金属货币携带不便,逐渐演变成以贵金属为基础的纸币。中国历史上的银票,就是把银子存入票号,然后票号开出一张字据就是银票,存银人可以凭银票到用钱的地方去兑换实银。这种货币基本上是以种以商品为基础的货币体系,由人民主导,不受政府直接控制。
但历史上也有记载,政府长期参与货币发行,如官方铸币、官方可兑换纸币,以及近代以来日益占主导地位的官方非现金纸币,即法定货币。现阶段,几乎所有货币都已成为政府直接控制、政府信用发行的纸币体系。在法定货币制度下,政府发行的纸币往往与政府储存的贵金属脱节,这也开启了现代通货膨胀的新时代。
货币的观后感 篇6
《货币战争》引发了国人对金融的深思和探讨,并且长期居在畅销书榜前列。时隔两年多,在激烈的争议声中,我带着好奇和渴望读完了这本“另类”的“类经济史”著作。
对于我这个非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幅四维立体图一样,不容易让人理解。并不是这本书的内容晦涩,而是它所揭示的玄机隐藏在芸芸众生的视野盲点之中.。从我们日常观察这个世界的角度来观察金融寡头们的逻辑;,往往会被他们所制造的种种假象所迷惑. 给我们勾勒出了寡头们所打造的”金融王国”的脉络,但能否看情那个王国的真象,就跟看立体图一样,看到的,会很震惊,看不到的,会很茫然.。
顾名思义,是以货币为手段来发动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书开篇就介绍了两场战争,一个是明面上的有硝烟的滑铁卢之战,另一个则是罗斯切尔德家族利用战争的`胜败消息而发动的英国公债收购战。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没有硝烟,也并不是货币不会引起硝烟。1812年爆发的美英战争,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73年的中东战争等真刀真枪,血肉横飞的战争,都与货币供应和货币危机有着直接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战争都是货币战争.美英战争是为了第二合众国银行的货币发行权.一战是为解决欧洲积重难返的财务问题.而一战和会强加给德国的庞大的战争赔款埋下了二战的祸根. 1920年代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寡头们对纳粹的扶持,为二战的爆发做足了准备. 70年代的中东战争更是寡头们为了给美元解套而精心策划出的石油危机.为了货币问题,而用货币来培育战争,挑起战争,这何尝不是寡头们发动的另一类货币战争!
不管是有硝烟的货币战争还是没硝烟的货币战争,那都是点,是一个个独立的事件.真正将这些点串接起来的,是黄金和美元之间的战争,或者说是诚实货币和债务货币之间的战争,这才是主线.
《货币战争》全书,一直在讲的是从十九世纪欧洲银行家一步步发展壮大到操控政治、经济的走向,为自身利益服务的故事。比如这些财团与美官员串通成立了私有的美联署,使得美国政府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当政府需要发行货币则必须将美国公民未来的税收抵押给美联署,向其贷款,而为此要支付庞大的利息。美联储要做的只是印钞票,再坐收利息。此外,几大财团还联合引爆两次世界大战,操控石油价格以获取石油美圆,操控各种国际组织如IMF、世界银行,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和财富,乃至引发多次经济危机……几大财团就是通过合伙抬高一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制造巨大的金融泡沫,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抽身出来打压价格,引发泡沫崩溃,导致此国公司和民众的大量破产,再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大量优质资产,从而控制一国的经济,获取巨大的利益的。
它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世界金融寡头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头的世界历次重大经济、政治、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以及给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证明了金融资本的逐利的本质,分析了金融资本利用货币发行权制造通货膨胀剥夺广大民众财富的种种手法。使人感到震撼,对世界金融发展历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经济历史书,也可以看成是一本科普读物,也可以看成是一部金融家奋斗史的小说。但是,我认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看到这本书的现实意义。
这样一本畅销书。所追求的现实意义是阐述中国如何打赢货币战争,避免重蹈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覆辙。作者宋鸿兵老师是个坚定的金本位支持者,他的结论是在中国建立金本位的货币体系。当信贷货币体系瓦解之日,就是金本位的中国占据世界金融中心之时。虽然我还是不太明白这些金融学的专业术语,但是我想,我国现行的政策,应该是可行的,而且是有益于人民的。毕竟,记得有一则新闻曾经说过,这本书的出世也引起过中央领导的关注。
这本值得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一读的教科书,披露了很多金融界我们难以想象的事实。但是我想,读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对我们国家的货币制度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充满了危机意识。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会在理财方面更加细心,以一颗成熟的心却看待金融界的风云变幻。希望,在将来,可以为保障我国货币安全,抵抗危机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货币的观后感 篇7
《货币战争》是一本在全世界领域内都及其畅销的书,作者在书中揭露了许多普通人所不知的金融黑幕。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看了《大国崛起》、《美国的历史》这两部纪录片,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发展,影响一国实力的命脉已由过去的军事转向经济,可以说,谁掌握了经济命脉,谁就能决定一国前途、命运。
本书通过描写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首的国际银行家一系列围绕货币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从而阐述了中国在全面对外开放下捍卫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的必要性,而且书中所描述的关于英国、美国的一系列金融事件都对中国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作者所描述的情况与我现有的认知完全不同,这给了我以下的收获:
第一,谁是世界首富?
读完这本书,我想每个人都会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名字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比尔盖茨是过去最富有的认,但根据这本书的描述,保守估计罗斯柴尔德家族拥有50亿美元的财富。
罗斯柴尔德家族史如何敛财的呢?通过滑铁卢战役可以窥见一斑。早在战前,罗斯柴尔德家族就非常具有远见地建立起自己的战略情报收集和快递系统,这些情报间谍广泛分布在各个大中城市、重要机构,他们永远可以早于市场获取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在著名的英国公债争夺战中,内森·罗斯柴尔德早一天得到了拿破仑战败的消息,于是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首先狂抛债券,让其他人误认为英国战败,不惜成本跟风抛售,接着又以超低**大举**这些一文不值的垃圾债券。在这场债权大战中,罗斯柴尔德家族赚了20倍的钱,成为英国**最大的债权人,控制了英格兰银行,垄断了发行英国货币的权利。
后来,罗斯柴尔德家族以类似的方式控制了法国、奥地利、意大利和德国的经济命脉,建立了一个巨大的金融帝国。正如梅耶·罗斯柴尔德的一句名言所说:“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第二,谁杀了林肯?
从中学课本的学习以及官方资料的阅览,我们都知道林肯**遇刺的原因是南方奴隶主不甘心失败,派人刺杀林肯,妄图卷土重来;而第九任**是因为伤寒、第十任**则是因为吃了一颗樱桃闹肚子而过世。乍听之下,林肯刺杀事件只不过是一起普通的政治事件,而第九任、第十任**都只是因为意外去世。但背后是国际银行家为控制美国的货币发行权而采取的暴力措施。
经济利益冲突往往是政治斗争的主导因素。国际银行家在内战前早就打好分而治之美国的如意算盘,准备利用战争导致的巨额债务大发横财。
从书中可以看出,哈里森和泰勒的离奇死亡都是由**银行和独立金融体系之间的斗争造成的,林肯遇刺更多的是关于钱的问题。首先,在内战中,林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不向银行进行融资,就会面临国家灭亡的危险,如果向银行家妥协,就要每年向银行缴纳高额利息,拖垮国家经济。
总而言之,lincoln最终决定发行自己的货币,它没有黄金、白银和其他金属的抵押,并以信用担保,从而克服了货币短缺的困难,为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南北战争的实质就是民选**和金钱权利在控制货币发行权这一国家战略制高点上的殊死较量。结果我们看到,美国共有七名**被杀,其中有的被枪杀,**者被法官一致认为有“精神疾病”而免于刑事处罚,有的**死因蹊跷,至今仍是一个谜。
直到美联储成立,国家银行家们才取得了全面胜利。
第三,谁拥有美联储?。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国家的货币问题应该由**来控制。读完本书,真实的情况是美联储垄断美元发行,美元其实是美国**拿人民的未来税收即国债抵押给美联储银行,再由美联储发行出来的,“所谓‘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既不是‘联邦’,也没有‘储备’,更谈不上‘银行’。”
华尔街的七大工业巨头使美联储成立的幕后**。他们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合作最终建立了一份英国央行(bankofederalreserve)在美国的副本。
这七大巨头从一开始就为美联储的私有化定下了基调。在美联储的体制构架上,七巨头巧妙地提出,国会控制美联储,董事会成员虽然由**任命,但是它的功能被银行家把持的联邦咨询委员会控制,另外,美联储又在全国成立分支机构,并把总部设在华盛顿,造成**银行业务分散的假象。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美国第三届**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警告人们:“如果让私有银行控制美国的货币发行,这些银行将会先通过通货膨胀,然后是通货紧缩来剥夺人民的财产。”现在我们回想起他二百多年前说过的话,不禁惊叹他精准的**,当今美国的经济情况完全符合他的担忧:
美国私人银行控制着97%的货币发行,美国人民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而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由**直接发行货币的国家,美国历史的演进对于我国的启示是:中国**必须牢牢控制货币的发行权,在这一点上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别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向外国学习,这个“先进经验”却不能借鉴。
为了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必须全面引导人民币的发行,只有这样才能节约巨额的利息支出。我们不能以国债抵押发行人民币,这只会重**达国家人民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四、谁杀了肯尼迪?
肯尼迪家族也许是美国历史上命运多舛的家族。先后有两人中枪,其他人死于各种事故。虽然这里面有巧合的成分,但是从哈里森到约翰·泰勒再到林肯到肯尼迪家族,美国**遇刺无一例外地与国际银行家和美国**在货币发行权这一金融制高点上的殊死搏斗有关,肯尼迪**意图通过发行以白银为支撑的白银券从美联储手中夺回货币发行权,这触动了国际银行家的利益,他们希望通过废除金本位、银本位切断纸币与***的挂钩关系,如此就可以实现他们的宏伟蓝图,随心所欲地增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剥削人民的财富,这才是银行家们不可告人的秘密。短短几年,数十名关键证人意外死亡,大量证据被销毁,这使我们更加确信肯尼迪遇刺案背后有更大的阴谋。
肯尼迪**在任时期,两大阵营对于白银的货币地位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美国**联合白银生产商期望通过加大白银**量直接控制货币发行,避免以国债为抵押向美联储借钱发行货币,使**和国民负担巨额利息支出,而国际银行家们绝不允许把好不容易到手的利益拱手相让,他们也不希望看到在废除金本位的大业尚未完成的同时,陷入与黄金白银的两线作战中。此时,惟一的选择就是扫除他们的眼皮,巩固他们的既得利益。
第五、谁废除了金本位?
黄金一直是世界货币,但由于技术限制,其产量一直很低。为了,可以无限制的实行“剪羊毛”手段,国际银行家一直在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废除金本位。
废除金本位制的斗争极为艰难,因为黄金被视为金钱的终极支付手段,是财富的最高形式。废除金本位制很难,国际银行家为此付出了巨打得代价。这场战争开始于罗斯福禁止美国人民持有黄金,结束于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和黄金的兑换。然而,银行家们的梦想实现了。
但是随着黄金**不断上扬,情形与当时废除银本位的战役中,银价**与美国财政部狂抛白银储备打压银价最终击溃银价极其类似。但由于黄金产量稀少以及黄金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等因素,黄金**不是几个机构动用自身储备可以压制住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黄金**目前已经达到每盎司940美元的天价。
对于以上五个问题有着统一个答案——国际银行家,有的是国际银行家直接促成,有的是间接影响,但不论怎样,在这场以货币发行权为战利品的战争中,国际银行家们都通过各种手段达到了目的,取得了胜利。对于刚刚起航的经济航母中国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复杂的世界金融形势,必然会引起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