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精品9篇)#】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我们读过作品后,明白了世间的真相。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我们特意搜集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篇1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1本来这篇文章很可能胎死腹中的,但为了养成读一本好书,写一段文字的习惯,将外化的作者的思想更好地内化成我的想法,不浪费作者的文字,亦不浪费对为了读这本书在时间、金钱等方面所做的消耗,我还是在草草翻完一篇关于建筑冷与热的文章后打开**,轻敲这篇文章起来。
《中国文化要义》这本书与我可说有缘,在寒假时就在图书城翻阅到,当时以没有心思在图书城中静静阅读作为理由放弃了;开学了,抱着一种不成熟的对社会学的极度渴求,在豆瓣上确认好这本书的层次后,从亚马逊买了这本书的电子版,可笑的是,当时却已忘记已经见到过这本书了。
梁漱溟在这本书中将中国与西方产生分歧的源头定在这么几个方面:理性与理智的启发;宗教与礼教的区别,他认定了西方人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是正确成熟的,将社会的发展定为三个层次,而中国却跳过了正确的步骤,理性早启而理智不足。因此,中国的封建制度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的科学研究受到了限制:
中国人多研究人事而少研究物事。在周、孔伦理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在社会四个层面(家庭、群体、国家和世界)更加关注家庭和世界。因此,中国人很少有国家的概念,中国人也很少团结。而重礼教而轻法律(书中说古代中国除了刑法而无他法,自己估摸着也是,看古装片也没见除了打板子、坐牢、砍头及凌迟等酷刑以外的内涵),也是人们只知义务,而缺少权利意识的重要原因。
这本书写于1949年之前,中共还未能够取得中国的执政地位,其间的说法均是基于古代中国而言,而成书的时间早于新中国的成立,其中的言论应该不像政治课本那样。像今天阅读到伊东丰雄与中泽新一合写的《反建筑》一书中就用了资本主义社会看来更加客观的英国土地改革一词,而笔者觉得那就是在历史课本上社会主义国家所看待的圈地运动,“圈地”两个字将文字能够表现的那种资本主义的剥削透彻地反映出来。因此,我对**学者所写的书更佳偏爱,对这本《中国文化要义》也更怀着尊重的心态去阅读。
也因为成书过早,书中的文字也更佳生涩,**年代所特有的混合着文言文的简练与白话文的直白的青涩的味道使本书对我来说不比文字的内容难以接受,用硬着头皮看书也很合适。因此,我只能稍微理解这本书的内涵。在最近一篇关于阅读的文章之后,我不禁为别人一丝不苟的阅读风格而脸红。
对书中内涵的理解暂且不谈,本书中有谈到文字的内容让我有所思。所有来自时代的东西都有价值吗?当今世界,网络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地球被压缩成一个小点。a国的人可以看b国的人的帖子笑,这是一种对人的同化。
单看国内,一个微博热点不出半天便可在中国这个庞然大物中做到人尽皆知,而人们也乐衷于消费这样的快餐,网红便是在这种环境下生成的新鲜职业。a站和b站流行的第二维度亚文化也以与他人划清界限为筹码。它一个接一个地划分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困难。而流行于贴吧、a站b站的将一句话缩略成一个伪成语的做法使得年轻人的交流越发简单;这也使得希望让自己符合年轻人口味的网络小编将自己的碎片化文字用这种简单的方式传达,而这亦推动了这种做法的传播。
而社交网络的发展更使得这种表达贴近群众,表情包的运用甚至使得文字的运用在一定的程度上程式化,图上的文字便已经表达了发图者的想法,发图者只需使用**便传达了自己的想法。
我并不是想将自己高高挂起,身为标准90后,我也会用“醉了”这类词表达我的情感;也对表情包的使用喜闻乐见;也认为,大多数年轻人使用这类文字只是为了运用新奇有趣的表达方式,将这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符号加以使用。
我担心的是,这样的使用方式会使汉字的内涵在几代人之间变的肤浅、空洞、僵化和功能化。诚然,文字的出现便是用来传达心中所想,功能化确实是一种文字所必需的;而中文却并不只是这样一种功能性的工具。相比起来,古文中蕴含的那种浓浓的味道是我最向往的,白话文的出现一方面方便了中文的传播与使用,但也使中文渐渐丧失了文言的味道;但由于文字传播的速度在过去不够快,人们获取文字的方式也很单一—便是读书,当时的作者不像现在,非得有足够的学识才著书,所以人们得到的文字亦富于内涵,充满营养,基于自己的思考,文字的力量不至流失。
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每个人都很容易成为一个声音。也因此,发出的声也品质偏低,而上述的传播链条也使得网络—这一本来可以蕴藏巨大思想的空间变得虚有其表,只见它日益膨胀而不见有停下来反思的过程。这样,碎片化这样的新词就出现在现代人面前。随着大量枯燥无味的词语的碎片化和强制性的搞笑词语的出现,“思想”一词在网络时代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一文不值。
在我看来,这只是中国这个社会在走向富裕过程中没有传统文化的支撑而盲目浮躁的表象之一,梁漱溟在书中述说了中国是如何在没有宗教的情形下绵延了千年,他认为周孔礼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类似西方宗教的地位,而21世纪的中国人连这种替代物也渐渐缺失了。照梁漱溟所说的中国古代,没有阶级之分,只有职业之分,而周孔礼教的存在让人们信守职业道德,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确实存在也没花时间去考察,但现代的中国确实在某种意义上确实了这些,道德的渐渐流失使得法律成了人们行为的准则,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家去让人们选择权利和法律,确实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去调节。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浮躁和贪婪只能被时间消化。只有真正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境界,他们的浮躁情绪才能逐渐消退,娱乐才不会成为年轻人追求的焦点。
寒假期间,我别无选择,只能在旅馆里看新闻。我看到一篇与英国脱欧有关的文章。记者采访了几位老百姓,询问他们的态度。他们能够从政治、经济和其他更高的层面进行分析。我认为,今后中国的群众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中国就会真正发展起来。
突然对中国文字的简短化,表层化有所感悟,想想等什么时候写写看吧。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2粱漱溟老先生在自序中说道:“我是感受中国问题之刺激,切志中国问题之解决,从而根追到其历史,其文化,不能不用番心,寻个明白。”循着粱先生的思考轨迹,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中国文化,读完《中国文化要义》第一章,我想写下我从中得到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浅显认识。
开篇诸论第一句,粱先生即给出了文化的定义:“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生活所依如同文化无所不包,中国文化亦特指中国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接着,旁征博引,给出了中国文化个性殊强的七个特征:独自创发、差异大、连续传承、包容吸收、绵延最久、文化成熟、影响远大。
独自创发是指自具特征,自成体系。如中国文字,慢慢形成,构造特殊,而不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发展。由于中国文化的自成体系,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印度和西方是世界三大文化体系。
五千年的传承,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在传承过程中,要吸收和保持外来文化不变。经过2000年的沉淀,它强化了自身内在的适宜性、和谐性和成熟性。中国文化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辐射着自身的影响力。其文化影响圈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南湖群岛,东至日本,西至葱岭以西,超出我的想象。
然后给出了我所知道的中国文化的14个特点,并逐一加以说明。在此,我以小节题目依次写出我的所识所得所想。
1.广土众民
在动荡时期,中国没有被**、国防、政治、经济、文化等力量强于我们的国家吞并或消灭。中国之所以站在西部的土地上,一个原因是它的土地面积很大。“国小,没有退路,没有后继,便完了。国大,尽你敌人战必胜攻必取,却无奈我一再退守以后,土地依然甚广,人口依然甚多,资源依然甚富。
”国大的优势便在这时显现了出来。国大了,人也就多了,两者是相互关联的,正如“广土众民”一词组和在一起,我们不会感觉到违和一样。
2.民族同化融合
不同地域的环境造就了不同样的人。中国种族复杂,其中以汉族为主要族种。汉族对其他名族的吸收同化是让人惊叹的。
满族建立清朝,学***文化。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印证了“征服者被被征服者所征服”的名言。
3.历史长久
五千年的大国文明,延续至今,便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悠久性。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历史是连续的,没有中断,这也造成了我们的文化具有连续性,相互联系。从远古文明、百家争鸣到明清的文化思潮,都是历史的延续。
4.力量伟大
“如吾人所知,知识实为人类文化力量之所在。”中国文化在过去能领先于世界,知识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存在。经济、军事、政治力量也是强大的存在,在中国近现代却不知怎么地指不出来,或许是古人和今人都没有发现吧。
5.社会历久不变,文化停滞不前
中国在近现代出现了倒退的趋势,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有福也有祸。在封建制度的控制下,社会发展缓慢,历届君王对思想的控制,导致了文化缺乏创新,停滞不前
6.人生几乎没有宗教
“中国文化内宗教之缺乏,中国人之远于宗教。”宗教信仰贵在专一,中国宗教众多,却能相安于一家之中,甚至一人之身,中国人信宗教只是为了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而不贵。如国固则需文化统一,证明了文化的重要性,而中国的宗教是不统一的,宗教在这里也不重要,中国人也缺乏对宗教的兴味。
7.家庭地位重要
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从你出生,家庭和你就捆在了一起,家庭倚赖着你成功,家庭也帮助你成功。你要去提高你家庭的地位,增加它的财富。
8.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
中国的学术注重实用性,日用而不究其根本,只停留在表面。在物质方面的发明很多,却没能保存和深入研究,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祖冲之的圆周率、天文等。
9号。民主、自由、平等没有提出,法制没有形成
严几道先生曾形容上个世纪的中国人,“闻西哲平等自由之说,常口呿舌矫,骇然不悟其义之所终。”长期处在封建统治下的中国人,当西洋近代潮流传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意识。这也注定了中国民主、自由、平等、法制的这条路是崎岖不平的。
10.重道德而轻法律、不属普通国家类型、三个文化:无兵的文化、孝文化、隐士文化。这些都是中国文化里根深蒂固,不可磨灭的。
无论是在欣赏一篇文章,还是一本书,我们都应该有点自己的感受,写点什么,记点什么。正如粱先生所希望别人说他一样,“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篇2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翻译1701 金安琪
关于中国人的书很多,特别是在思想文化碰撞激烈的时代。十九世纪初,国门初开,国人还来不及有所改变,民族性传统性依然,西洋人进来,也就有了比较的对象。应该说,在那个时候,正是认识中国传统民族最合适的时候。
也正是如此,不论东西,皆有大量研究中国人的文章、报告,从衣食住行到内在精神,应有尽有。而《中国人的精神》《吾国与吾民》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现在看来辜老的观念有些迂腐落后,带着一股面对洋人压迫不服输的傲气,但其中对国人精辟的分析还是让人受益颇多;林语堂先生则更不用说,作为一个接受着中西方文化混合的人,他既在浓烈的东方文化中浸润过,摸得着中国人的骨子;又充分地接受过西方文化,可以跳出圈子,看到真正的中国人。不仅如此,当时许多外国学者也纷纷对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国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中国文化要义》与其都不尽相同,“文化”二字下意识来看,似乎仅仅在说文学、思想之类狭义的东西,通读全书才知实则不然。梁漱溟先生对文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对文化做了一个广义的定义,他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正如梁漱溟先生在绪论中所言“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梁漱溟先生以“人生态度”作为文化的基本核心,从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中西方有着不同人生态度的具体原因。
一时一地之社会构造,实即其时其地全部文化之骨干,此外都不过是皮肉附丽于骨干的。若在社会构造上,彼此两方差不多,则其文化必定大致相近;反之,若社会构造彼此不同,则其他便也不能不两样了。此并非说,其他都是被决定的,不过指出这里是文化要领所在。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梁漱溟先生所认为中西方有着不同人生态度的核心原因是社会构造的不同,其决定了文化的发生和表征。
一般来说,社会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集体层次、家庭层次和个人层次。对于这三个层面的重要性,中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认识。在我国,家庭本位显然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这里的家庭不仅是指一个三到五口之家,而且是指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大家族。
相对的,在家庭本位强势的情况下,集体和个人的地位便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个人地位不用说,传统礼教自古便以压制个人本性维护总体稳定为主要目的。对于中国人缺乏集体生活,梁先生有一个精彩的描述:
“又如乡镇地方之事,由地方官以命令行之,大家听从没有话说;或由一二领袖做主,亦可行得通。一旦地方官好意召集众人,以问题付之公议解决,往往就议论歧出,商量不到一处,事情反而办不动。此时再下命令,他们亦不愿听了。
总之,或者受人支配作一个顺民;或者站他做主,众人都依他的。独于彼此商量大家合作,他却不会。”中国因家庭本位的强大即伦理道德站绝对优势而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与之情,义务关系。
经济上,中国人“皆彼此顾恤,互有责任”,无论是父子、夫妻又或是亲戚朋友,只要有着社会关系,你就需承担相应的责任,“有不然者,群指目以为不义”;政治上,中国“举国家政治而以家庭情谊化之”,讲究“人治”,没有公法和私法、刑法与民法之分;社会生活上,中国人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或情谊关系社会化,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纽带;
相反,在西方,个人和群体的重要性大大提高,而家庭的地位却大大下降。可以说,西方具有集体生活和个人本位的社会结构形成。在西方社会,个人和集体并不是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只有有了集体生活,才能更好地体现个人价值。
一般来说,西方社会的冲突是强烈的,所以更容易形成一个集体。长期生活在集体中的西方人,自然培养了集体意识,即组织纪律、公德等。但这里的公德又与中国的道德不同,公德往往注重于有利于社会秩序,组织纪律方面,而道德则在社会伦理上管教人民。西方社会的个人本位往往形成相对与权利的关系。
经济上,在西方,即使是父子、夫妻,皆“异财”,“偶尔通融,仍出以借贷”,彼此之间,划分十分明确;政治上,西方社会崇尚权利和自由,注重法治,公法、私法严格分离;社会生活上,西方人则会自觉地用法律来维护自己权益,整个社会的运行全凭法律。
正是由于中西方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巨大差异,才不难理解中西方之间巨大的文化差距。因此,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提出了“理性”与“理智”的概念,并得出中国人重“理性”,西方人则重“理智”的结论。中国人重“理性”的结论听起来似乎与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国人的看法迥乎不同,但要真正理解梁先生的理论,我们首先要知道,在梁先生的定义中,何为“理性”,又何为“理智”,二者又有什么区别。
梁先生认为,“假如中国文化和西洋文化有区别的话,我以为就在中国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西洋则长于理智而短于理性。” 那么理智、理性究竟有何不同呢?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具有心思作用,理智就是这心思作用中“知”的一面;心思作用中还有另一面为理性,便是心思作用中的“情”。
理智相对于理性来说是低一层次的认知水平,还仅仅局限在营求生活的方法和手段上;而理性则已经“不落于方法和手段”,“豁然开朗达于无所为之境地”,从而“开出无私的感情”,这便是理性。
把理性和理智视为中西文化观念的主要大差异,是梁漱溟先生提出的一个具有突破性的见解,他在人类的理智特征之外又增加了理性特征,并将二者的存在视为人类发展的两个相异的阶段,且又赋予二者不同的内涵,如理智产生知识科技而理性则产生道德情谊。它一方面为西方文化的强大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也赋予了中国文化宝贵的普世价值。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可以说,与经济、文化、军事实力薄弱的中国相比,今天的中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甚至飞跃。我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大革命时期,反动军被长矛和大刀打败,日本侵略者在抗日战争中被小米和步枪打败。解放战争中大多是用“运输大队长”送来的**消灭了八百万装备齐全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连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都被小米和步枪打败了。
当时,我们用落后的共产党人打败先进的敌机,是依靠我们坚持不懈的文化精神。当然,现代战争将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但最根本的是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有了这个根本就能不怕流血牺牲,就能刻苦钻研,就能有克敌制胜的方法。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篇3
王倩材料化学13级1班
学号:2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过近代史老师的推荐,我阅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感触颇深。
东西方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集体生活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西方人有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感,有公德意识;相反,中国人松散、无组织、无纪律,自私,不讲公德。自19世纪开国以来,这是包括中国人在内的许多西方人对中国人民的共识。
国门始开,国人还来不及有所改变,与进来的西方人有了鲜明的对比。此时,是认识传统中国人最合宜的时机,这也促使梁先生写成此书,旨在“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
关于中国人缺乏集体生活,梁先生有一段精彩描述:“又如乡镇地方之事,由地方官以命令行之,大家听从没有话说;或由一二领袖做主,亦可行得通。一旦地方官好意召集众人,以问题付之公议解决,往往就议论歧出,商量不到一处,事情反而办不动。
此时再下命令,他们亦不愿听了。总之,或者受人支配作一个顺民;或者站他做主,众人都依他的。独于彼此商量大家合作,他却不会。
”同时,中国人又是矛盾的,他们原来个个都是顺民,同时亦个个都是皇帝。当他在家里关起门来,对于老婆孩子,他便是皇帝。出得门来,秉其“吃亏哲学”,他便是一顺民。
中国人何以至此?
梁先生引用孟德斯鸠《法意》上的一句话说:“争之与群,乃同时并见之二物。”两者相争,要取得胜利,就必然要有压倒对方的实力——而这个实力得来最简单、也最为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借他人之力,即为联合。
斗争的冲突性加强与持久化,就会导致联合的巩固与系统化,于是集团就产生了。而所谓的群体,无非是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的人通过合作而形成的群体。
西方社会冲突性强,而易于结成集团。长期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西方人,逐渐培养了集体意识,即组织纪律、公德等。诚如作者所说:
“公德所由养成,端在公私利害之一致;为公即所以为私,为私亦势须为公。”相反,向来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口头禅的中国人,不喜争斗,更是反感党派之争。个人从不生活在集团中,不***体生活,没有集体观念,以至被认为自私而无公德,这也是“情有可原”。
中国人之自私与西方人的公德心,并不是天生的,实乃形势使然。
对我们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因此,我们要向梁先生学习,不懈努力,挺起中国的脊梁!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篇4
乔军玲***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深刻解析了中国的文化中所包含各种要义,梁先生自言“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先生穷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思考两个问题 :自己人生的问题和中国的问题。
梁先生出生在中国义革多事之秋。当然,在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过程中,他也受到了中国问题的困扰。对于民族文化的分析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少年时,在感受中国问题剌激稍后,又曾于人生问题深有感触,反复穷究,不能自己。
引言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它解释了什么是中国文化和民族政治法律制度的道德习惯。接下来总括出中国文化之个性殊强之七大特点:自主性,差异性,传承性,包容性,历史悠久范围广,成熟,影响大。
然后讲出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其一广土众民;其二多民族同化融合;其三历史长久其四力量伟大;其五社会经久不变,文化停滞不前;其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其七家庭地位十分重要;中国有经验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而且中国的学术也不是向着科学发展的,这是第八大特征。第九,学术上没有科学,政治上没有自由、民主、平等,没有法制。
其十古代中国重道德而不重法律。中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类型,而是具有中国文化第十一个特点的特殊事物。其十二中国古代自东汉以后为无兵的文化。
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为第十三个特征。隐士文化是第十四个特征。这十四个特征概括了中国的文化的要义之所在。
第二章即从第七大特点家庭说起,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生产家庭化,未经历社会化大生产,未经历产业革命,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文化以家庭为中心特点。然而冯友兰的观点之说到了一部分,还有未尽之言。家庭在中国人的生活里特别持重,不是只是一个“生产家庭化”所能解释的。
文化的形成并非一元的也非机械的,而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也有可能是中国的家族制度决定了中国没有产业革命。中国非是迟慢落后,只是与西方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在这个道路上有走不出,于是就陷于盘旋不进的状态中,可是作为人类文化中的早熟一支,中国文化在早熟这一点上较之西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在第三章中,笔者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笔者的见解如下:
首先,它指出中国缺乏的是西方人擅长的集体生活。西方过的是一种集体化的生活,而中国仍然是每个家庭的生活。其二作者研究过佛学,敏锐指出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西方从以**教做中心,而中国信奉的是非宗教的周孔教化,极高明而道中庸。
在第四章中,我们很容易从上一章得出中国人缺乏群体生活的结论,从而引出西方导演的四个短处:公众观念、纪律习惯、组织能力和法治精神。凡在超越家庭的集团中便多少有些拘束,团体和家庭也素来不相融。
群体生活需要法律关系的维系,家庭生活需要伦理和亲情的维系。
第五章梁先生此书前后章节衔接自然,很容易由第四章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一种家庭家族关系理解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这一点。伦理之于政治经济宗教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引出中国这样一个重伦理重情谊的人情社会,恰与西方社会之人人相对立法制观念相悖之势。
伦理很多时候讲的是情,法制则是讲理。因此,中国到处只看到义务,而西方到处都是权利理论和民主思想。
在第一章中,笔者提出宗教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如上所述,中国人几乎没有宗教,缺失的宗教以伦理为补充,家庭伦理取代了宗教。家庭伦理的理论基础是儒家思想的启蒙。每一种外来宗教都被中国文化改造所同化,使之符合中国家庭伦理规范体系。
也就是说道德代替了宗教。伦理道的一成为组织社会的有力工具。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不像西方那种追求利益的群体生活和个人主义,社会更加宽松和和谐。
第七章介绍理性这一特征。中国的理性形成过早而有所不足。经周孔教化提前进至理性之境,无需退回或反绕宗教的圈子。
在理性这一点上,西洋偏长与理智而短于理性,中国偏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但是中国民族和谐之点在于清明安和之心即理性。
第**章分述阶级与国家。讨论课堂,首先要讨论土地分配问题。中国的政治力量必然导致农民无法拥有土地,而地主垄断土地,政治力量影响土地分配。在中国,没有统治阶级,只有一个统治者,即君主。两千年来,一直是消极和平的局面。中国的国家类型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
中国不属于一般国家类型,一般国家是阶级统治,而中国则倾向于职业分化。中国自古以来,都是追求国泰民安,官府与百姓各不干扰,求一个太平盛世就好。因此一向属于国防重文轻武。
在一些西欧国家,社会**与发达的经济手段,而国家**与政治手段,消解了利己因素,最终取得了胜利。
第十章与十一章分述治道与乱世和周期性的治乱。就西洋而言,阶级形成与权力之下 ,而权力生于集团之中。中国的社会组织则诞生于伦理本位,落于职业分途而不适合资本主义的滋生成长。
中国的土地资本等因素不能被一些人集中和垄断。因此,政治上没有阶级,也没有垄断,也不能只靠经济上的垄断创造阶级。政治伦理的发展、社会职业化和职业化促进了伦理道德的发展,使伦理道德的政治经济循环得以结合和扭转。
中国的社会一直处于治道和乱世的周期循环往复中,人心的自反导致周期性的乱,人心放肆则天下将乱,但是自秦汉后,即入于一治一乱之循环而不见有革命,中国一直没有发生过是社会发射改造的革命,无论大的小的,都是换汤不换药,中国人民似乎自古以来就终于解决安的问题就罢了。
第十二十三章讲述文化早熟的问题与中国文化之早熟。中国文化的第九个特点是没有民主和民主。默克莱西这次是进口货。中国人擅长道德,而不是民主,人权和自由更不显眼。前面也提到中国文化之早熟且与西方不同之处在于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由此遂无科学,中国讲究人事人情,重文轻理,由此理智被抑制而不得申长。
而且由于一治一乱而未变革的是社会形态使得中国陷入一个盘旋不进的怪圈,导致许多年经济政治社会几无发展。
最后一章,梁先生重申中国文化之十四特点,几乎每条都与西方对比,探讨出其中细微差别,由此凸显中国文化之独特不殊。大概为寻求其一生所执着追问的问题,中国自己的问题,发现民族的历史,以及与西方比较得来的差异,由此发现我们民族的优良性和不足之处,虽说梁漱溟先生是一个重思想而少行动的人,但其所作也可以为后来的实践者和革命者们提供改革参考的方向。更是让无数人了解到自己是在怎样一个文化传统下生长起来的人,又带着怎样的民族烙印。
大处于民族改革有所贡献,小处于个人思想大有裨益,梁先生究其一生所探讨的问题对于后来的人寻找答案还是很有启发的,先生若泉下有知,该含笑抚须呵。
读罢此书,真的受益匪浅。感谢梁漱溟老先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篇5
《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得代表作,原书于1949年出版,影响甚大,被一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得经典作品。本书首先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此外,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批判了对中国文化的批判,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精髓。
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与此同时,人们普遍感到困惑。许多原本被认为是颓废的生活方式不仅被复兴,甚至被人们模仿。
原本被人推崇的英雄形象现在却被“恶搞”而变得面目全非。变革中的中国究竟会走向何方?什么才是人们真正追逐的目标呢?
这些问题不仅折磨着仍在追寻梦想的普通人,也纠缠在许多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心中。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所谓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申漳,1982)“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行为的一套持久的信念,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的,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郭莲,2002),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对中国文化的特征,张岱年归纳为四点:即是(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和为贵。(张岱年,2000)这四点总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国文化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是讲究和谐和睦的。
这样的总结让国人感觉很好,但不能说明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种种现象,比如说环境污染问题,医疗教育费用逐年**问题等等。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对中国文化特点的总结为:“(一)自私自利,此指身家念重、不讲公德、一盘散沙、不能合作、缺乏组织能力,对国家及公共团体缺乏责任感,徇私废公及贪私等。(二)勤俭,此指习性勤俭、刻苦耐劳、孜孜不倦、好节省以至于吝啬、极有实利主义实用主义之精神等。
(3) 爱讲礼貌,一方面,它意味着繁文缛节、虚假情感和礼貌,强调形式、面子甚至欺骗;一面亦指宁牺牲实利而要面子,为争一口气而倾家荡产等。(四)和平文弱,此指温顺和平、耻于用暴、重文轻武、文雅而不免纤弱、特喜调和妥协;中庸及均衡、不为己甚、适可而止等。(五)知足自得,此指知足安命,有自得之趣,贫而乐、乐而无怨、安分守己、尽人事听天命、恬然而爱好自然风景、少以人力胜天之想等。
(六)守旧,此指好古薄今、因袭苟安、极少进去冒险精神、安土重迁、一动不如一静等。(七)马虎(模糊),此指马虎笼统、不求精确、不重视时间、不讲数字、敷衍因循、不彻底、不大分彼此、没有一定规律等。(八)坚忍及残忍,残忍指对人或动物缺乏同情;坚忍则谓自己能忍耐至至高程度。
克己、自勉、忍辱、吃亏等都属于此。对内对外两面,实亦相连之事。(9) 韧性和弹性。韧性仅限于硬度,而弹性具有弹性。
此不独于其个人生命见之,全民族全历史恰亦证明如此。此不独其心理精神方面为然,于其体质及生理现象亦证明如此。(十)圆熟老到,此盖为中国民族之总括的特征,…其含义有:
悠悠然不慌不忙、稳健、老成持重、心眼多、有分寸、近情近理、不偏不倚、不露圭角而具有最大之适应性及潜力。”
此总结虽为大半个世纪前所做,但读罢,想必仍要震慑于老先生的洞察力,这中间的绝大多数仍然直指现时的中国文化,而此时的文化已然经历了近百年的传统文化批判、文化重塑,不想,却是新瓶装旧酒了。
也许我们真的想感叹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哪怕只要有点星火,就可能要燎原。
然而,梁老先生总结的中国文化特点,却绝不是什么堂而皇之的殿堂文化,甚至有些委琐,与先进那是相去何止万里。如此文化为何又有如此的生命力呢?
倒是张岱年老先生的“以人为本”道出了缘由。
梁先生的总结和张先生的总结之间的本质区别,似乎要归因于一个仍有争议的话题:人、善、恶?本文亦不想趟此浑水,倒是把西方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拿来做个分析可能更加稳妥和贴切些。
马斯洛将人们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既为层次,则这五类需求有高又低,即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的高层次需求就会出现。至于谁最终会引导人们采取行动,正是所谓的主导需求发挥了作用。
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两位先生的差异,那么, 张先生所言的就是人们在追求高层次需求时的文化特征,而梁先生所言就直指人们在满足低层次需求时的文化特征了。
那么,是什么让人们有不同的主导需求呢?
一个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的低级需求。在中国遭受了列强欺辱后的一段时间里,也是梁先生著《中国文化要义》的时候,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很低, 梁先生耳闻目睹,对中国文化做此总结就很正常了。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高水平的需求被掩盖了。现时的中国百姓,虽然号称“当家做了主人”,但实际上仍是被官所压,反倒是“公仆”站在了主人之上,心情郁闷就可想而知了。大家通过生理需求的满足来释放过多的追求,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呀,中国的色情业也因此而繁荣“娼”盛了。
这样的分析,就得出了本文的结论:中国现时的核心价值观仍然是图利,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去,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不好听,但很中肯。
要想改变,就只有寄希望于社会里的先进分子为这个社会做出表率,就像红军长征所表现出来的“为人民舍生取义”的精神一样。只是,还能吗?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篇6
近日拜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两部著作,自觉小有收获,对老师课堂所讲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遂笔记于此,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因两部书中后者成书较晚,作者在其中对旧著的观点作了修正,而本文脉络亦以其体系展开,虽不守篇章之序,却以其体系为本,仅於个别处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填补,故撰此陋文题目为“《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因两部书中后者成书较晚,作者在其中对旧着的观点作了修正,而本文脉络亦以其体系展开,虽不守篇章之序,却以其体系为本,仅于个别处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填补,故撰此陋文题目为“《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公思路是:首先将中国文化常被人指说的特异之处一一罗列,而后归并为十四特徵,继而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解释其来由,“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更进而解释及於其他特点。(中略)总之,最后我们若能发现这许多特点,实不外打从一处而来;许多特徵贯穿起来,原都本於惟一之总特徵;那就是寻到了家。
中国文化便通体洞然明白,而其要义可以在握。” 篇首所绘图示,乃根据书中所陈各特徵之关系整理而成,反印证於各章节以求畅达。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公思路是:
首先将中国文化常被人指说的特异之处一一罗列,而后归并为十四特征,继而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解释其来由,“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更进而解释及于其他特点。(中略)总之,最后我们若能发现这许多特点,实不外打从一处而来;许多特征贯穿起来,原都本于惟一之总特征;那就是寻到了家。中国文化便通体洞然明白,而其要义可以在握。
”篇首所绘图示,乃根据书中所陈各特征之关系整理而成,反印证于各章节以求畅达。
一、理性早启
一、理性早启
于梁公看来,中国问题一切根源尽在篇首所谓第四特徵者,只不过一开始仅说第四特徵乃一神秘力量,直到篇末方将其阐发为“理性早启” 。于梁公看来,中国问题一切根源尽在篇首所谓第四特征者,只不过一开始仅说第四特征乃一神秘力量,直到篇末方将其阐发为“理性早启” 。 既言“理性早启”,则必先明确“本能”、“理性”与“理智”之别。
既言“理性早启”,则必先明确“本能”、“理性”与“理智”之别。 所谓本能,即动物生而所能,而止於其所能,是有限的。所谓本能,即动物生而所能,而止于其所能,是有限的。
而如脊椎动物之先天本能安排不足,要靠后天学***生存的,乃是心思作用中的理智。而如脊椎动物之先天本能安排不足,要靠后天学***生存的,乃是心思作用中的理智。 其摆脱本能愈多,则其理智作用愈强,沿理智之途走得最远者,便是人类。
其摆脱本能愈多,则其理智作用愈强,沿理智之途走得最远者,便是人类。 当理智造乎最终“无所为”的冷静地步,而后得尽其用,就不期产生了无所私的感情——这便是理性。当理智造乎最终“无所为”的冷静地步,而后得尽其用,就不期产生了无所私的感情——这便是理性。
理性与理智原为心思作用之两面,“理智之用无穷,而独不作主张;作主张的是理性。” 理智乃静态的、客观的知识与方法,而理性更有向上一念,求生活之更合理也。理性与理智原为心思作用之两面,“理智之用无穷,而独不作主张;作主张的是理性。
”理智乃静态的、客观的知识与方法,而理性更有向上一念,求生活之更合理也。在行为上,节肢动物以本能引导行为,脊椎动物逐渐以理性取代它,而人们则依靠心灵的作用摆脱最本能的控制,以理性释放本能的机械枷锁,不仅以理性取**性,而且产生独特的理性。在行为上,节肢动物以本能引导行为,脊椎动物逐渐以理性取代它,而人们则依靠心灵的作用摆脱最本能的控制,以理性释放本能的机械枷锁,不仅以理性取**性,而且产生独特的理性。
以上种种,都在以下图示中体现。以上种种,都在以下图示中体现。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篇7
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以伦理为基础,西方社会以个人为基础。社会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团体、 家庭和个人, 三者在社会中位置轻重不同就形成不同的社会构造, 在这一点上, 中西社会俨然不同。在中国, 家庭处显然的位置,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则轻松若无物;而在西方, 团体和个人是两个实体,家庭几乎为虚位。
中国因重视家庭而发展成为伦理社会,而西方则因群体生活而发展成为个人本位的社会。在中国,人与人之间因伦理而存在着相互的情感和义务;在西方社会,个人本位形成了相对与权利的关系。社会生活上, 中国人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或情谊关系社会化,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纽带;西方人会自觉地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整个社会的运行全凭法律。
中西文化差异的出发点在于宗教的存在与否。在梁漱溟看来,“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中国古代社会与古希腊罗马社会相距不远。
但西洋继此而有之文化发展,则以宗教若**教者作中心;中国却以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作中心。后此两方社会构造演化不同,悉决于此”。梁漱溟认为,虽然在人类文化的早期,东西方都是从宗教开始的,但此后就有了很大的差异
西方由**教开出集团生活;中国由周孔教化开出家庭生活。在西方社会,人们的组织纪律意识和国家观念非常强烈。而中国从周孔以后,文化的中心便转到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上,以前祭天祭祖等等宗教形式只构成周孔教化的一个条件。
他由此得出:西方的集团生活,是由**教开之;中国的家庭生活,是从周孔教化而来,从而形成了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的文化。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早熟”的表现是“理性开发过早”。“而中国缺乏宗教,又由于理性开发之早;则理性是什么,自非究问明白不可。以我所见,理性实为人类的特征,同时亦为中国文化特征之所寄”。
中西人际关系之差异表现在于“不调谐”与“和谐”。儒家伦理对调节人际关系的“和谐”起有调节作用。
梁漱溟从中西社会的异质结构出发,**中西文化的价值差异,这一文化研究的方**原则是值得肯定的。他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观察, 视角独特, 富有创见, 特别是理性与理智的区别, 发前人之未发。他提出要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出发, 探索中国文化的出路及中西文化融合的途径, 等等,均闪烁着一个杰出的文化思想家的智慧之光。
他的思想对于我们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弘扬民族精神,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篇8
世界的未来是中华文化的复兴。我相信,人类的历史,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不应该还是以物为先,而应该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先,以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安共处友好地共同生活为先。”
《中国文化要义》在东西文化观上,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称“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国其根本精神的”,与向前看和向后看的西方和印度文化有别。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复兴”,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们尝到“人生的真味”。断定中国是一个“职业分途”、“伦理本位”的社会,缺乏“阶级的分野”。
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不仅仅是因为它对民族生存和国家重建的工具性价值。梁自己也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
保护文化是正确的。哪个国家能决定自己的文化?
但如果确实要把梁漱溟当作“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甚至如他期望的把他当作“一个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个社会改造运动者”。那么1942年着手撰写、1949年6月完稿的《中国文化要义》,无疑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用时下流行的一个说法,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与他的其他著述一样,充满着“问题意识”。从大的方面来说,梁漱溟毕生思考的两大问题是“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中国文化。
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不仅是这两个问题的根源,也是解决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这种文化。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篇9
作者:马广兴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10期
摘要:西方人有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感和公德感,而中国人则松散、无组织、无纪律,自私而不公德。这是梁漱ming先生关于中国人民缺乏集体生活的基本总结。
然而中国人何以至此呢?梁先生从西方社会冲突强,政教一体同中国以道德代宗、中国文化的理性早启这一特征进行对比,得出中国传统文化之要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群体;宗教;儒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016-01
西方人有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感和公德感,而中国人则松懈、无组织、无纪律,自私却没有公德。在19世纪国门洞开之后,这是很多西方人,包括中国人,对中国人的几乎一致看法。国门始开,国人还来不及有所改变,民族性传统依然;西方人一进来,也有了对比的对象。
应该说,这个时候是认识中国传统民族最合适的时候,所以这个观点也应该很中肯。
关于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梁先生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又如乡镇地方之事,由地方官以命令行之,大家听从没有话说;或由一二领袖做主,亦可行得通。一旦地方官好意召集众人,以问题付之公议解决,往往就议论歧出,商量不到一处,事情反而办不动。
此时再下命令,他们亦不愿听了。总之,或者受人支配作一个顺民;或者站他做主,众人都依他的。独于彼此商量大家合作,他却不会。
”然而,中国人何以至此?
梁先生引用孟德斯鸠《法意》上的一句话说:“争之与群,乃同时并见之二物。”两者相争,要取得胜利,就必然要有压倒对方的实力——而这个实力得来最简单、也最为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借他人之力,即为联合。
斗争的冲突性加强与持久化,就会导致联合的巩固与系统化,于是集团就产生了。
西方社会冲突强烈,容易形成群体。长期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西方人,逐渐培养了集体意识,即组织纪律、公德等。诚如作者所说:
“公德所由养成,端在公私利害之一致;为公即所以为私,为私亦势须为公。”相反,向来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口头禅的中国人,不喜争斗,更是反感党派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