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绍兴名人事迹素材(系列3篇)#】在现代社会知道如何正确地处理文档是一种必要的技能,范文在写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指导角色。整体构思也需要我们分析,优秀的人是怎么写范文的呢?我们为您介绍的这篇文章将带给您更多对“绍兴名人事迹素材”的认识。
绍兴名人事迹素材 篇1
2009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感动中国的绍兴名人》里,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散文大家朱自清赫然在列。此书由绍兴市委党史研究室主编,因此书中入选的人物名单,无疑带有官方性质。此前3年,绍兴名贤馆建成开放,展出的97位绍兴历代名贤中,同样包括朱自清。
大量的资料也显示,朱自清祖籍绍兴,朱自清是绍兴人。
《感动中国的绍兴名人》是纪念新中国建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里面收集了67位感动中国的绍兴名人。其中一篇《文学优美、人格完美的大学者朱自清》,对现代著名学者、散文大家朱自清的一生作了介绍,着重突出了他的文学成就和崇高气节,体现了绍兴人的骨气。
“这篇东西不是我写的,但我看过有关资料,确实说到朱自清的祖籍是绍兴,他是绍兴人。”绍兴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朱立元日前向记者表示,具体是哪篇资料,他已记不清楚,“但应该不会错”。
在各种历史资料中,对朱自清籍贯最有力的证明,就是《文学优美》一文开头提到的那篇《我是扬州人》。在这篇作者晚年的回忆文章里,他写道:“浙江绍兴是我的祖籍或原籍,我从进小学就填的这个籍贯;直到现在,在学校里(指清华大学——记者)服务快三十年了,还是报的这个籍贯。”现在可以查到的诸多关于朱自清祖籍的资料,都来源于此。
现代文学博士、绍兴文理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朱文斌告诉记者,朱家本姓余,且从朱自清的高祖起,他家就搬到了扬州。“高祖余月笙在扬州做官,因酒后坠楼身亡,夫人跟着跳楼殉夫,留下遗孤余子擎,由山阴同乡朱氏收养,遂改姓朱。娶当地首富乔氏之女,生个儿子取名‘则余’,字菊坡,这就是朱自清的祖父。”朱文斌说,“则”是“即”、“乃”的意思,“则余”即表示不忘本姓。朱则余后来做了海州府承审官,朱自清就出生在海州,即现在的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时间是在1898年11月22日。
“四岁的时候,先父到邵伯镇(扬州高邮——记者)做小官,将我们接到那里。”
“六岁那一年,父亲将全家搬到扬州。后来又迎养先祖父和先祖母。”朱自清在《我是扬州人》一文中自叙。此后朱自清除了跟随父亲去过江西一年,所有时间都住在扬州,直到1916年考上北大预科,赴京求学。
1916年冬天,朱自清回扬州完婚,原配夫人名叫武钟谦。那一年,朱自清刚好18岁。
绍兴名人事迹素材 篇2
绍兴是我的家乡,这是一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巍巍会稽山,泱泱鉴湖水,注定了这里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五千年来,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历史名人,这些名人不仅是我们绍兴的光荣和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需要了解名人,向这些名人学习。《绍兴名人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这本书记载了83位绍兴名人,共88个故事。其中有美女西施白花藏秘的故事;有鉴湖太守马臻为民治水的佳话;有近代文学家蔡元培坛子避蚊刻苦求学的趣事。翻开它,我们就像走进了先贤们的内心世界;拜读它,就像面对面地聆听先贤们的对话。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西施的白花藏秘故事。西施是春秋末越国苎萝村人,她天生丽质,秀美出众,被后人誉为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春秋时越败于吴,越王将西施献给吴国。有一次,越国准备要讨伐吴国,急需一张吴国的山川地形图,西施知道后,在一方白手绢上用不同的颜色细细地描绘好了地图,为了避免吴国大臣伍子胥的怀疑,她假装去给父亲送冥衣。冥衣送到之后,她把头上的小白花放进了衣箱里,其实那朵白花就是西施精心描绘的地图。越国的范大夫在收到这幅地图时,惊叹道:“一个女子,如此勇敢,越国有望了!”事实确实如此。经过十年生聚,十年养息,越一举打败了吴国,一洗国耻。灭吴以后,越国在西施的家乡建了一座西施殿,纪念西施。
西施不仅美丽、聪明,而且还这么爱国,让人惊叹,不愧为四大美女之首!
《绍兴名人故事》这书本给我带来了很多家乡先贤的故事,故事虽然小,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真可谓是“小故事,大道理!”
绍兴名人事迹素材 篇3
我的家乡绍兴是个钟毓灵秀的好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若把她比作一位母亲,那鉴湖便是她水灵的眼;若耶溪是她修长的眉;会稽山是她翠绿的衣,而吴越文化则是她的魂。在母亲的培养下,一批又一批的名人从绍兴脱颖而出,从治水的大禹到卧薪尝胆的句践,从大书法家王羲之到大画家徐渭、大哲学家王阳明,从近代革命先驱秋瑾、徐锡麟到大文豪鲁迅、大教育家蔡元培,绍兴像是一个群星璀灿的名仕博物馆,先贤们的名仕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绍兴人的精神脊梁,成为绍兴人奋发图强的胆剑精神的集中体现。
我从上幼儿园起,老师就给我们讲绍兴名人的故事。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我听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每听一遍都有新的启迪。现在读了《绍兴名人故事》后,我了解了更多的绍兴名人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像王献之学书练尽十八缸,周恩来狱中斗敌,王冕牧牛学画等等。这些故事教给了我不少做人的道理。其中印象最深的故事之一就是越王句践复兴越国的事。
公元前494年,越国战败,越王带着妻子在吴国当仆役。他们受尽凌辱,给夫差当牛作马,忍辱负重,尽表对吴国的一片忠心。一次,夫差病了,句践还亲自尝了他的粪便以辩别病情。这件事让夫差信以为句践是真的对他衷心不二,甚至胜于吴国的臣子。就这样,句践夫妇在吴国被拘三年后,总算被放回了越国。回国后,句践外松内紧,表面上更加忠心耿耿于吴国,背地里他对复国一事一刻也不敢怠慢。他一方面发展国内生产,整顿兵马,时刻作好做战的准备;一方面挑美女,在吼山养狗,然后进献给吴王,让夫差终日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为了不让自己松懈意志,他放弃在宫殿生活,面对吴国建造了一座“箭楼”,在那里他卧薪尝胆,牢记国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在文种、范蠡等大臣的扶助下,句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报仇雪恨的夙愿。
这个故事流传了二千五百年,至令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我想,作为绍兴的后人,句践的精神品质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发扬,一是承认失败,勇敢面对现实;二是正视艰难,为图大志不惜忍辱负重;三是奋发图强,时刻牢记过去。这些精神正是我们后人很需要的,是我们绍兴名仕文化的思想内涵,更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胆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