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书法观后感(优选十三篇)#】在闲暇时间,我们通常会欣赏一些影视剧,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所以对于同一部影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影感受。看完一部影片后,它常常让我们深入思考并感受到人生的真谛。撰写一篇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今天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书法观后感”的文章,如果您喜欢这篇网页的话,不妨将它收藏起来!
书法观后感 篇1
中国书法读后感优秀范文
近年来,中国书法逐渐在国内外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中国书法读后感》一书再次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和思维,深入探讨了中国书法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激发了读者对中国书法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这本书不仅从书法的技法和形态艺术角度论述了中国书法的独特之处,更重要的是从哲学、文化和思想层面切入,揭示了中国书法背后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历代名家作品的剖析,读者深刻感受到中国书法中所蕴含的文化智慧和审美观念。而这些思想观念又反过来对书法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中国书法具有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在书中,作者特别强调了中国书法的“以意驭笔”的特点。中国书法强调心境和氛围的表达,注重书法作品的内涵和意境。通过运用不同的字体、笔画和结构,中国书法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义,使书法作品具有灵动和生动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体现了中国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使得中国书法成为一种有分寸的艺术形式。
此外,《中国书法读后感》一书还着重强调了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和传统特色。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现代书法家们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不仅独辟蹊径,开拓创新,还积极吸收了来自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赋予了书法更多的时代特色。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使得中国书法在当代文化艺术领域中独具一席之地,成为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研究的焦点。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我明白了中国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思想观念和文化传承的体现。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笔法和构图,表达了导师家国情怀和对美的追求。它通过自身的独特形式和内涵,传递出了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平衡和人文关怀的追求。
这本书不仅给我带来了审美的享受,也给我启迪和思考。中国书法背后深邃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引发了我的思考,使我明白了艺术对于社会和个人情感的重要作用。书中的名家作品无不彰显了书法的力量和魅力,使我深深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影响。
《中国书法读后感》一书为我打开了艺术的大门,并引导我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更深的兴趣。通过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我愈发热爱和向往这一艺术形式。从此,我开始向中国书法大师们学习,努力将其精髓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去。
总之,这本《中国书法读后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向我展示了中国书法的独特之处,也启发了我对艺术和文化的思考。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同时也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一份艺术的美好。我相信,只有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国书法这门艺术,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法观后感 篇2
近几年一些教人阅读的书不断出现在视线内,开始的时候心里是非常排斥的,“从小到大读了几十年的书,难道我自己不会读书吗?!”直到有一天跟朋友讨论一本书,她觉得自己读的慢,说,“一个小时才看到了XX页,”然后又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而我的情况是:读同样的内容用了近两个小时,而且读完一点头绪都没有,更别说理出个一二三来!
面对现实我深受打击,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原来我真的不会读书!
后来看到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时候,被“有效”二字吸引,想当然的认为是提高阅读速度的。然而,打开书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儿:这本书说的并不是“快”读书,相反的,是用非常传统的、手写的“慢”方法来写读书笔记,从而能够在“读完每一本书之后,都能有收获”。其实读书“快”“慢”不是关键,“坚持”才是这本书的核心所在。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作者是奥野宣之,网上的介绍是这么写的:
『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在利用新闻出版经验进行网络与杂志专栏撰稿人的工作以外,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NHK和TBS电视台的节目中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
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等。』
简言之,奥野宣之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笔记整理达人,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把读书结构化,把读书分解成“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个步骤,手把手地把他的读书笔记经验分享给我们。当然,我们不可能照搬他所有的经验,但是“一元化”和“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是行之有效的读书笔记方法。
“一元化”,就是把所有的读书笔记、随想等内容不分类地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中。
那么“一元化”和“坚持”有什么关系?
“一元化”把所有内容都放在一个笔记本里面,看似杂乱,但其优点是简单,只需要一个笔记本和几支笔,非常容易开始。简单的开始和没有难度的操作,也会比较容易坚持。用作者的话说就是『简单易懂,人人都能做到;更容易坚持
』而且贯穿全书的内容,你会发现,除了“读书”、“笔记”这两个词,出现最多的词大概就是“坚持”。“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是在“一元化”的基础上所做的读书笔记,其特点是书内容的摘抄和自己写的评论并存,并用不同的符号标识出来。“葱鲔火锅”是一道日本料理,上述方法读书笔记里摘抄和评论就像这道菜中的鱼肉和大葱的关系,也因此奥野宣之称之为“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并不是所有的书所有的内容都要做摘抄,可以根据书的不同类别和需求来摘抄重要的且有共鸣的内容。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贪多,一旦读书笔记成为负担,就会背离初衷,不容易坚持。因为,长久的坚持才能真正有收获。
那么读完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之后,我有什么收获呢?
作者曾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前言中提出4个问题,是我以前读书从来不会去思考的。现在,我来回答一下: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这本书讲的是通过“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这样的方法,使读书结构化。重点介绍了如何在读书过程中配合读书笔记的使用,真正消化吸收书中的内容,并能应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你最喜欢这本书的哪一部分?
引号内絮絮叨叨的部分,比如“有本书刚才还在想要不要买的,是什么来着?去看了一眼别的书就忘了”。书中很多这样的内心独白,却一点不觉得啰嗦,反而非常有场景感和代入感,好像是自己就是作者本人,不自觉就去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开始写我自己的读书笔记。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在第一次读完这本书、还没开始写读书笔记的时候,自己在工作和日常记录时就使用了书中“一元化”的方法:想到的事情随时记下来,没有头绪的时候翻一翻就能找到需要的内容。
它的优点在哪里?
优点在于非常简单,一个笔记本和几支笔就可以开始。简单的开始,没有难度,也就更容易坚持下去。毕竟,长期坚持,才是真正的有效。
这是我读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到目前的收获。
书法观后感 篇3
从小开始,练字对某而言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小学上书法课时,老师总会把大家写的字贴墙上,然后把亮点圈出来。那时候,某是惟一一个作业上没有圈的孩子。初中时某很羡慕班长的一手好字,到了高三闲着没事就天天练硬笔。下了早读第一节课前的十五分钟全用来描塑料模板上的正楷了。一年后生生刻出一幅钢板字体。后来某花了很久去改变自己,有人说某现在写字没高中时漂亮了,但某倒不这么认为。因为那是有活力的,比当初的一团死板多出了几分生气。而看蒋勋的书就有这样的感觉。
他说书法,总是先从人说起。在中国传统的书法观中,写字是件很庄重的事情。而且,写字的头一件事是做人。讲究的是“心正则笔正”,中国人喜欢讲品格,书法更是人品的体现。若是练得一手好字,便在人才济济的科举考试中也是有加分的——由此可见书写之重。
事实上,赏析任何书法作品,离了那个执笔者,就会陷入云雾之中。比如天下行书第三的《寒食帖》,某一直无法真正的喜欢它,直到看了蒋勋的《苍凉的独白书写》才明白,那是怎样的一种复杂心境才造就出来的名帖啊。而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竹简,总会让人联想到恪尽职守的城吏们。至于颜真卿的稳重笔锋更是令人印象强烈的想起那段大唐盛世——任何字体都是和那个时代无法割裂的,书写本身就是在一段历史。而那沉淀下来的墨迹既是本人的私有历史也是公共的书写历史。
所以不能不认真的去书写罢。只有练好了规矩才能“随心所欲而不愈矩”。
可是在那整体的历史中,更无法忽略的是个人的笔意——那生动的变化又重何而来?
那些生动的笔触,在蒋勋的笔下是那么美好。在点化它们之前,仅仅是纸上死板的一团油墨。书法是形象的艺术,蒋勋的书上会在一开始就介绍这种字体的来龙去脉,附上相应的帖,让人明白它们之中蕴藏的历史,同时又辅以个人性质介绍,一点点的点拔读者如何从那些细节中体会它们的历史、它们的情绪、它们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大凡讲述艺术史的书,不是流于琐碎就是自我陶醉。而蒋勋的书法史里。没有传统的审美书惯用的四个字四个字那样空洞乏味的不知所云,也没有四平八稳的照本宣科,有的是触及读者灵魂深处的悖动。
那,正是因为蒋勋从书法的美感中把人类最基本的感情萃取出来了罢。美学是抽象的,然而美的载体和审美本身并不是抽象的——尤其是书法,那是缘于人与社会的共鸣所产生的丰富意蕴的艺术啊。
书法观后感 篇4
很感谢知乎为我们整理这样一本写字入门指南,在我蹉跎了二十几年光阴臆想了无数次终于拿起笔想学写字的时候,恰好遇见了它,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记得书里提到一个关于欧阳询很有意思的故事,写的是他在路上看到一个写的很好的石碑,一开始只是驻马观之,走了几步就回来下马观之,越看越过瘾,干脆睡在那里看了三天三夜才离去。印刷业真伟大,现在的我们只要在家就能收快递买字帖临摹了。
我以很慢很慢的速度读完了它,每当看到觉得特别有道理的地方就会起身去练字实践看看,颇有感觉。
在此分享我这一个半月的入门体验吧。
就在二月份我收到了这辈子最喜欢的情人节礼物——两支英雄牌练习软笔。虽然它不贵,但对我特别有意义,对于我这种拖延症晚期的人来说直接推了我一把,否则我极有可能再蹉跎上几十年。
在几位早已跳坑的好朋友的建议下,我购买了本书中推荐的黄自元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不得不说这是一本超级棒的字帖,嗯对新手来说。
然后他们推荐了一些微博上写字大V给我,我挑了一些我比较喜欢的字体,有空就去刷她们的微博,碰到特别喜欢的就会保存在手机和电脑里,有空就对着那些字反复临摹,一个字一首诗,反复地写上一天也是没有关系的。
接着我有在某宝上买了两张字帖,一张是心经,一张是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我特别喜欢的小楷,在这里推荐长书家的字帖,出自刘小晴,他的小楷我真的特别特别喜欢,临摹一百遍都不够。噢,他们家的新毛笔也不错,灌墨方便,价格也很美丽。
和朋友组队练字打卡,坚持每天写一张,一个半月下来发现自己的字真的很丑,很多字我写不好,很多笔画比如走之底、竹字头我怎么写就是很别扭。写字啊,也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改正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路漫漫,一起跳坑做个伴吧?
书法观后感 篇5
想起自己对于书法的喜爱,是后来才出来的,小时候一直字都写的很丑,家里老妈经常催促着我练字,但是自己都很不上心。后来高中时有一次,一体育老师,让我帮他写一下某某内容,我就认真写了,**想到,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你一个美术本科生(当时已经通过美术类考试了)字写成这样,实在是不好看,一定要多练习呀,就是这样的打击,倒真是促成了自己和书法的最深厚的缘分了。不过当时对于书法的喜欢都是盲然的,什么是书法,书法到底学什么,书法史有哪些,一概不知道,大学时只是胡乱买了一本自己觉得喜欢的硬笔字帖就一通乱写和乱练,毛笔书法就是只知道上书法课时老师推荐的米芾,楷书就是只知道唐楷,对于书法史知识,都很少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当然后来也陆陆续续看一些书法史的**,或者在网上搜一些书法史的内容,断断续续的将书法的知识丰富起来了,但是经常想找一本书,对于书法史的介绍可以更全面点的,但是难度上讲解上又要浅显易懂的,可以介绍给学生看的。某天无意中翻到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书法史话》这本书,倒是真的合乎了上面的要求,书里比较详尽的介绍了:中国书法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最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
它以汉字特有的线条和书写规则,表现出多种笔法、规则和手势,反映了人们的性情、情趣和审美思想。它是中国古代先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美化书写过程、进行艺术创造的成果,在传统文化中居于极为尊崇的地位,受到中国人民的普遍喜爱,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还对书法的发展有一定的介绍。
觉得推荐给学生应该是不错的。
然后细细评读《书法史话》这本书,感觉优点是:
这本书不是很厚,便于随身携带,小小的一本书,拿着翻阅也不吃力。**不是很贵。学生们能买的起一本十元的书。
书里的很多内容,设计的也很用心。首先我不得不提一下里面的标题,对于很多重要的书法家和重要的书法名词,这本书里都会给出一个相应的小标题,不仅吸引眼球,还便于识别和记忆,比如讲到汉代书法,会给出这样的小标题:博大恢弘的隶书大观,讲到张芝,会给出一个这样的小标题:
东汉草书第一家;当讲到董其昌时,又给出了这样一个的标题: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当然,书我们还没来得及细看时,但是翻到这样的标题处,就已经激起了我无尽的阅读兴趣了,这个到底什么叫做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呢?
很快看到后,我就知道董其昌的书法作品非常清晰、洒脱、轻盈,体现了这样一种意境。
整本书的脉络又很清晰,从先秦书法介绍到秦汉书法一路到清代书法,又可以按照这样的整个书法史的发展流程一路观下来,如果对于某一章节有特殊的喜好,又可以从那一章的一个片段入手,静静观赏、细细品读。对这些或居庙堂,或隐于市,或遁山林的古代书家及其书艺的圈点,其实也是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一种剔爬梳理。这些书法家的命运与命运,人生的忧愁与欢乐,与一段历史的多彩与挽歌的水**融合。
中国书画重人格,道德与学问修养,认为***人格高迈,识见宏远方能霞想云思,兴会标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具上下千古之虑,方能腕下呈纵横万里之势。清人松年曾云:"宋之蔡京,秦桧,明之严嵩,爵位尊崇,书法文学皆臻高品,何以后人吐弃之,湮没不传实因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技更一钱不值矣。
“中国古代书法家过多地集中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使得系统辨识成为一种艰难的行动。这是对审美能力和历史洞察力的严格考验。
在每一件重要的事情或人物旁边,都会有一幅相应的图画:对中国古代书法家的全面考察。而这种意识,在本文中得到了充分的论证。
读者既可看到商周时期金文的庄严肃穆,庙堂气象,又能看到王羲之,王献之,张旭,颜真卿,僧怀素,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等书法大家的作品,从中进行解读,容纳了更为广阔的历史与文化意蕴,这一串长长的名单后面所配的一幅幅书法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读为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
《书法史话》所书写的那些人物已离我们远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土民族文化的珍贵价值更为彰显。他写的那些人物"就凝结于这些笔墨之中,凝结于这些线条的时空之间",从中寻找他们,辨认他们,就可以留住文化,记住历史。多年前,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曾有论诗名句"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以此形容《书法史话》,我以为亦颇切近。
书法观后感 篇6
买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碰到了好久没有看到的同学,他是语文专业的博士生,现在也很我一样做初中语文教师,一有机会,我就向他咨询又读了什么书,他向我推荐了《汉字书法之美》。
我马上在当当网下了订单,并且给他回复说:“向我这样臭字,很需要看这样的书。”我的同学发过一句话:“距离生活还是很远,不过你读后一定会爱上汉字的。”
真的是这样,一边读完说实在的我还不能一一细数在动物骨骸、金属、石头、竹简、纸帛上被记录下来,在各个朝代以或沉重朴厚,或飞扬婉转,或森严宏大,或肆意狂放的书写线条。
不过仅看那些图片,都让人流连忘返,仅是抚摸那书的质感,都让人回味。
在这一个月的零散阅读里它给我触动人心的美丽与惊喜。
蒋勋说:书法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是生活现实里的记忆,是还原到初写自己名字时的认真……
作者以他独特的美学情怀,述说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文字编织成画面,我们走进了那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间光廊,东方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就在你我的指间心中!
书法观后感 篇7
今天我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店小二的书法》。故事讲明朝年间,工匠们在修理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时,遇到困难,“天下第一关”匾额题字中的“一”字,早已经脱落多时,难以修复。皇上出重金悬赏,希望有高手可以挥毫补上。可是书法家们都无能为力。一个店小二却想尝试。人们都说他不知天高地厚。而店小二却拿起一块抹布,蘸上墨水,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地写了一个“一”,和原来丝毫不差,人们都惊叹不已。
我十分佩服店小二的勇气。他凭着自己的勇气和专注的精神完成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没有经过书法的训练,却能把“一”写得那么好。其中的奥秘就是专注。我想如果我们在学习上能够那样的专注,我们的学习成绩一定能不断进步。我们专注去写字,我们的字也一定非常地漂亮。只要专注,再困难地事情我们也可以解决。
书法观后感 篇8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书法史的发展历程。整本书由前言,十一章介绍书法史发展历程的内容和赘语、跋、修订后记以及书法名碑的附图组成。前言就已经向我们阐述了中国书法史“世界唯一”的艺术,是中华文化审美的独特辉煌,向我们述说了整本书的大概轮廓。
在这本书的背后还有赘语、王春南先生所写的跋以及作者本人的修订后记,并且,还有众多的书法附图。
从小到大,在亲人的耳濡目染下,就对中国的书法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读书时代中,老师们更是满怀自豪地向我们介绍着颜真卿、苏轼等书法名家在书法当中的伟大成就,让我更是对中国古代名家们顶礼膜拜。近日抽空读了《中国书法简史》后,对中国的书法发展的历史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更是产生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前言中就已说明中国书法是世界“唯一的”艺术,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汉字在世界文化上的特殊地位。从原始图画中的象形文字开始,就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第一章叙述了美学家宗白华的一句话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对于宗白华先生所说的原因,我是比较赞同的。
正是因为象形文字独特的图形,才赋予了他独特的意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性格,吸引了人们。不过我认为,中国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不仅仅是因为起始于象形,还应该包括它本身所具有以后继续发展的独特的其他五种造字方法,即形声、指示、会意、假借、转注。多种因素的结合构成了他的独特魅力。
第二,关于他所说的中国人的笔,我认为这是无可争辩的,受到外国朋友的赞赏,为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因为中国人用来练习书法的笔是用柔软的动物毛制成的,但他们非常注重手腕的力量和毛笔的力量。外国人曾评论柳公权的字:
“中国人造出了世界上最柔软的笔,却写出了世界上最硬的字。”这也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通读全书,了解了中国书法在历史上不同阶段的辉煌及遭遇,但它却延绵不断地发展起来了,而且还生生不息,在书法史上显示了它的灿烂辉煌。从甲骨文到篆书,再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世界奇迹。从汉代的碑刻到魏晋南北朝的禁碑,中国人都发展了墓志铭,这是中国人保护书法得以大贡献。
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古代书法家的书法精神。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与张旭合称“颠张醉素”的怀素和尚,怀素家里很穷,他便在庭前屋后种了很多芭蕉树,用芭蕉树的叶子来练***,用坏的笔堆成了小山,他便称之为“笔冢”。为了更好地学习,他一路从长沙到长安,问张旭的张旭和邬彤。
在古代,贫苦的人连衣食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他却能坚持追逐自己的梦,在交通异常不便的情况下他却能排除一切艰难万险,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应是当代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美德,在追逐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永不言弃。
最后,这附图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期的一些丰富多彩的书法作品。虽然不比看到真正的作品好,但我们也可以大致感受到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
中国书法读后感(二)
从去年第一次在图书馆看到中国书法史到今天,我终于读了一次,感慨万千地想了一想。
这次看的是《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从先秦的甲骨文金文起到清代帖学碑学发展而结束,沿着漫漫历史长河,重新审视了历代的书法作品和历代书家,收获匪浅。从中学习更多闻所未闻的知识,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记得以前练字选字帖,还会纠结于某一帖、某一书家写的是不是好,自己学哪家不学哪家。
现在看完了书,已经完合没有这样的纠结了。不会再囿于某一书家或某一帖子,不用再去关注和在乎什么一二三四的排名。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岗位和书法家。
从篆隶古法,到晋韵、唐法、宋意,再到元明的复古,到清代碑学兴盛,从中感悟体味中国书法的大善大美。
这种学习有两个好处。一是在欣赏书法作品时,心中有一个标准,可以了解作品的优劣,了解书法的传承关系,对书法之美有更深的认识。第二,在下一步的实践中,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练字选帖这事情,真的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路子选好了,进步的可以快些。
读《中国书法史》实在是一件快事,很久没有这样的看书感受了,一套本应枯燥无味的书籍看得欲罢不能。本书妙在这么大的部头,跨跃了这么长的年代,涉及这么多的人物和法帖,但在语言方面几乎没有废话,包涵的信息量无比巨大。每一位作者都是业界真正的专家,从他们的写作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信手拈来,字字玑珠。
即便如此,这本书所展示的只是他们所掌握的只是的冰山一角。从后面各部分列出的参考资料来看,要真正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还需要进一部了解。这样的书如何能让人释手,看这样的书,所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书法的知识,而更多的还有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深入理解。
目前只是读了一遍,要消化这些内容,也已经就需要下一步在读帖和练字中去慢慢体会了。我相信这只是个开始。今后,我会继续重读内容和段落,加深自己的体会。
读好书不亦快哉!!
中国书法读后感(三)
我以为书法入门与否,首先看学***否精通笔法。精通笔法,用功深造,始有门径可言。书法的用笔方法不外两种:
一种是篆隶运笔法,一种是行草运笔法。楷书笔法介乎于两者之间,可以意会。前一种运肘,不需运腕,遇转折波挑处,用捻管转笔之法;后一种全赖运腕。
运腕之法,是靠腕下两个骨节一起一倒交替运行。篆隶用笔,因笔画以中锋直而圆润为主,笔画中段满实,有丰富变化,且笔笔断,不连,故无太大的提按起伏变化;而行草笔法,笔画中侧锋并用,笔势求连绵不断,顺势承接,故多讲求笔画之两端提按起伏变化,因此,非腕力灵活不能随意自如。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全世界的统治。自从草书兴起,尺牍流行,运腕法应运而生。从东汉末至晋唐、宋、元、明、清代前期,基本上是运腕法一统天下,即使晋唐人、宋人、明人作篆书、隶书,也用运腕法。
故这很长一个阶段的篆、隶,不为近代书家所重,以为不及秦汉。至清代中叶,金石学盛,中断千余年的篆隶笔法被邓石如、包世臣、何绍基等人摸索出来,遂大行于世,以至一百年间,行草尺牍的运腕法及乎成了绝响。
故清代中叶以降,很少有人能在行草书上与前人抗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笔法中绝。用篆隶笔法写尺牍,曾熙曾言:“如带磨盘而舞”,吃力不讨好。
当比之际,沈尹默潜心于二王传统,首先从挖掘运笔法入手,遂使中绝百余年的行草运腕法兴起于末世。沈氏的成果在《执笔五字法》一文中。沈氏的字,或有不同的评价 ,而**笔法一项成果,亦足以在书法史上垂名不朽。
张岩潜心于书法,取法米芾行草,奠定了基础,又加之多年来于明清题跋、尺牍、文稿真迹颇为留意,揣摩有年,多有心得,故其作品,结体用笔可以看出是消化了米芾而又能参以明清人尺牍、题跋结体笔意。因此上可以说,张岩的字,不受时俗流行风气的影响,笔法是较为纯正的行草尺牍的路数,姑看他的字,于每笔提按转折处,都有交代。点画干净利索,且运笔较为自如,结构章法也能稳妥,自然看得出,他是在追求古雅、优美和书卷气。
在今天书法普遍庸俗化、丑陋化、浅薄化,学术规范沦丧的时流下,张岩的追求无疑是有意义的。他所选择的师法传统,与古人血战的道路是被历代书法家所印证了的正道、大道。林散之云:
“入的深,才能出得显”。可见这条道路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路,非急功近利、浅薄之子所愿为,所能为的。愿张岩努力。
书法观后感 篇9
只与古人争风流
——《林散之笔谈书法》>读后感
也许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将自己的性格升华到艺术的高度。
中国文字自秦汉以来,在书写过程中,文人的情怀不断注入,书法已不仅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而渐成一门千年不衰的艺术种类。在晋唐,书法更达至艺术成就巅峰。唐太宗对书法艺术痴迷,以至死后还将王羲之《兰亭序》原迹带入墓葬。
清朝皇帝乾隆将王羲之、王献之、王珣三位书法珍品制作得最为珍贵,并将它们陈列在“三希堂”中,不时**。
如今,由于书写工具的变化等因素,书法逐渐成为书法家的艺项专业技能,但要达到与古人相媲美的艺术高度,难度更大。
林散之(1898-1989)想与古人竞争。他的艺术成就被公认为对中国书法发展的“伟大贡献”,“当代草圣”享誉海内外。
林散之'左耳幼聋,高年失听,与人接谈,必赖纸笔达情。'陆衡先生'有幸亲承谈笑,侍睹先生挥毫。高山景行,私所敬仰。
'因担心林散之'吉光片羽'般的笔谈手迹散失,乃'历时年余,终于辑成'本书。其间'为得先生片言,亦不惮千里,夙兴夜寐,甚或蹈险犯难,在所不辞。'书中同时还附录了林散之《论书诗选》和《序跋选》两篇,读者除了获益于林散之学问造诣外,还能进一步了解了林求艺学艺的艰辛过程。
因本书辑录的都是林散之与故交**私下交谈,又限于笔谈方式,故而其内容虽漫散却又精要,谈艺谈人生率直诚恳,可谓将自己数十年的人生与求艺经验、感悟毫无保留,和盘托出,对后进者不无启发,对误入迷途者更有拨云见日甚或棒喝之神效。同时,本书还备有历代名家碑刻和名作,以及林散之的几部不同风格的作品。读者对照其文字评点,细心揣摩,当更有直观的参悟与体会。
大器晚成
林散之走的是传统文人走的道路。一步一脚印,'数十年寒灯苦学',又迭次得到名师指导,遂有今日之成就。林自承'余初学书,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
'每感'学然后知不足。'其间,16岁时,从乡亲廪生范培开学书,开始步入正途,从唐碑入手,往溯汉魏,并***之法,功力大进。18岁时,进士人张栗庵学习诗歌和古文,并继续学习历代碑文书法。
32岁时,张先生给上海著名专家黄宾虹写信。黄慎教古人用笔墨,并阐释了所谓“知白而不黑,计白而不黑”的精髓。'余闻言,悚然大骇'.
两年后,遵师嘱咐,'行越七省,跋涉一万八千余里,道路梗塞,风雨艰难,亦云苦矣'.
虽然求艺学艺如此辛苦,林散之却也长期只在地方闻名,直至古稀之年,即年75岁时,他的草书条幅《毛主席词·清平乐会昌》因编入《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拟编发的'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选'特辑中,才为郭沫若、赵朴初、启功等权威人士所识,'书名初震'.
据说当时启功先生病在床上。看到林散之的作品,他突然从床上跳起来,后退三步,摘下帽子,鞠了三躬。赵朴初先生也曾有一首诗赞颂道:“散翁在近代被称为“三绝”,他的书法特别是专为屋漏而作。
老笔淋漓臻至善,每从实处见虚灵'.
日本书道界更对其推崇备至,'日本人来画店,偏找我的字要。'1984年5月15日,日本书道访华团团长、日本书坛巨孹青山杉雨拜访林散之,敬题'草圣遗法在此翁'为赠。林散之'当代草圣'之名由此传颂四方。
立足古人
林散之的名声似乎有点偶然,但却是不可避免的。这首先与其立下的'总要立足千古,不同一切凡人'的心志有关。林散之言:
'不要学名于一时。要能站得住,要站几百年不朽才行。''一切不与人争,只与古人争一地位。
正因为有了这个与古人抗衡的誓言,林散之才能将自己沉浸在知识的深渊中,保持恒温。泰山在他面前塌陷,没有变色,在他身旁咆哮,没有变声。有创意,不可动摇,不新潮,不追求艺术艺外的东西。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其苦练程度,非一般人所能比。略摘其所言,'我临的魏碑,《张猛龙》最多,有两部厨高';'我学汉碑已有三十几年';'1965年,我苦练一年(《礼器碑》)'.
学艺途中,幸遇名师指导是林散之书艺大进的又一个关键因素。林散之深感'无人领路,天才也易入歧途。“我取得了一点成绩,因为我遇到了两位好老师,路领政:
首先,含山的张栗庵。。。后来,他要求向黄宾虹学习。'正是有感于此,林散之在与后辈交流中,毫不吝于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教。例如'临字要在似与不似之间······专求形似,所以不能成功。
''学碑必从汉开始。''两碑(指《张迁碑》《礼器碑》)虽同为方碑,但个性有别,同时临写,两败俱伤,不能逆规律行事。'诸如此类的经验之谈,对学书者不啻于醍醐灌顶。
林散之以草书闻名。书法家可以通过草书的精辟书写,充分发挥书法的美和质。但草书因为具有'纵任奔逸,赴速急就'等的特点,功力不到写出来则易让人觉得'太怪,太狂'.因此,要写好草书,对书家既有很高的素养要求,同时,方法正确也很重要。
林散之评价其入门老师'范(培开)先生······学唐碑之后就攻草书。······一步之差,终身不返,可惜!可惜!
'他自称:'我的主要精力在写楷书上,草书没怎么写。学草写草是写不出来的,留不住。
用楷书笔法写草书才行。''未有善行草而不工楷书的。“我16岁开始学唐碑和魏碑。我30岁以后学会了草书,直到60岁才开始写草书。
'惟此,终使林散之达到书家的极高境界。
医俗最难
林散之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最难的是“治百病”。然而,草书由于书写速度快,更容易“俗”
'古人说不俗,仙骨,真是难如登天,可叹。'那么何谓'俗'?林却又难以对此加以明确定义,'俗字讲不出来,只有你自己理会才行。
'要医俗,在林看来,要有三条途径齐头并进。首先,在练书法时要'法乎上':'宜学六朝碑板,继学二王,再进而入汉魏,其气自古不俗。
'在被问到为什么日本人写的这么好时,林认为,他们'学的(起步)高,非晋唐法帖不写,所以不俗,法乎上也。'其次,要多读书:'字有百病,唯俗病难医,多读书方能医俗。
“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总要多读书才有味道。不然,徒事弄笔弄墨,总归有俗气。' '读书······还要读社会与大自然这两卷活书。
'读书是为了'变换气质才能不俗。'第三,要游历广:'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广,俗病可除也。
'但游历广是要在读书基础上才会有所收获,不然'书读不好,游历也是枉然。古人说入宝山空回,一无所得。'
治俗说到底就是要学会做人。林散之认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
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人品即书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
' '做学人还是为了做真人。'魏晋时期文人雅士多为真性情的人,书法史上的精品在这一时期集中出现并非偶然。如王羲之《丧乱帖》、《兰亭序》等都是真情至性时的'偶得'.
颜真卿的'《争座位》极为自然,系别人在字纸篓中获得······《祭侄文稿》亦是至情挥洒,无拘无束,出神入化。'颜真卿是如欧阳修所言的'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因此可谓是书品与人品俱佳的典范。南宋宰相秦桧书法功力同样了得,但作为一代奸臣,大德有亏,其书法作品终难登大雅之堂。
突变则败
在当下当代艺术泛滥,'人人可以当艺术家',艺术被认为是不可定义的语境下,传统的艺术传承体系遭到极大冲击,追新逐异成为风尚。同样的,在书法领域,也是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如有书家追求古人书学时的状态,赤膊上阵,狂呼乱叫,挥就丑书无数。
还有幼童,在大人们的鼓噪下,在大纸上龙飞凤舞,被人捧为书法神童。更有书家以高难动作来进行书法表演,生生的将书法艺术化为一种杂耍技艺。甚至商人也来凑热闹,写下不知所云的文字,并拍出**,则更让人瞠目结舌。
时下的急功近利,资本侵蚀带来的浮躁,资讯流动造就外界的各种巨大**,正如林散之所感叹的那样,学书人现在要安下心来'做书奴都不容易。'
林散之并不反对艺术创新,'哪一代没有创新?唐宋大家都是从古人学出来独开生面。'他本人的艺术风格也多次发生变化:
'余学书,初从范先生,一变;继从张先生,一变;后从黄先生及远游,一变;古稀之后,又一变矣。''变者生之机,不变者死之途。'但书法之变'如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
''突变则败矣。'林散之感言:'全中国莫有深通书画的人,也就是莫有能读破万卷书之人,所以下笔粗俗难堪。
''现代人连书奴都不如,只学皮毛。''现在好多人下笔便草,写得一塌糊涂,真是谬种流传,我看了很痛心。'
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大家。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战乱频仍,却也是百家争鸣,名家迭出的时代。魏晋时期,八王之乱,士族大迁移,伴之以佛、道兴盛,玄学流行,因而出现了一批崇尚个性的名流雅士,造就了南方文化的大繁荣,'书圣'王羲之等人因运而生······
而今时代,传统与现代思想交织,东西方文化相互渗透与影响,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大**和大流通,凡此,都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对一些人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对另一些人而言,则又是最好的时代。林散之说,要'向唐宋人学,一代有一代的面目。
'当前我们文艺界的多元混沌或许正是孕育时代大家的最好养料。
(此文获得上海宣传系统第二届职工读书节'优秀读书达人'奖)
书法观后感 篇10
这不是一本论述汉字之美的学术集,也不是毛笔书法教科书。随意翻书页,心中有喜悦,普蓝色的字偏安于一侧,另一边配图、配帖,大多时候只是空着,这样的“留白”显得妥妥当当,让人有“随心不逾规”的安宁。
我第一次读蒋勋的书,封底上印着一段话:“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里抄写经文的人,把一部《法华经》一字一字写好,像最初写自己的名字一样慎重端正。我不断回响起父亲握着我的手书写的岁月,那些简单的“上”、“大”、“人”,也是我的手被父亲的手握着,一起完成的最美丽的书法。”这大概是练字儿童的共同记忆——小时候家中的缝纫机铺上毛毯就是书桌,母亲为我叠好黄色毛边纸,我则拖拖拉拉地调墨水,翻开字帖,端坐练字。
最怕“悬针竖”,收笔时总是太粗,这时母亲便起身握着我拿笔的手,轻轻抬起,要我记得运笔时的力度,对于拿笔不稳的小朋友,又有什么“力度”可言呢?但是小朋友觉得那些字“美”,繁体字比简体字“美”,毛笔字比印刷字“美”,洗笔时墨汁在水中如丝般徐徐散开“好美”。
“汉字基本功能在传达和沟通,实用在先,审美在后”,不过蒋勋从汉隶的蚕头燕尾说起到走向民间的清代书法,每一章每一页告诉读者在实用之外,如何审美;审美之时,又不可不体会书法家的性情。我自幼习颜体,却从来没有认真读过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蒋勋对此的评价是“楷、行、草交互错杂,变化万千、虚如青烟、实如巨山、动静之间、神奇莫测、如同一首完美的交响曲”,他认为“面对第一手书法家书写的墨迹真本,才可能领略书法随情绪流转的绝美经验。”此话不虚,《祭侄文稿》整篇用力用墨跌宕起伏、变化多端,将情绪时而平复时而忧伤,时而感慨时而压抑表达得淋漓尽致。
读完《祭侄文稿》的赏析,一时间悲喜交欣,喜的是有缘读到书家真迹所蕴含的蓬勃情感,悲的是笔墨所呈现的故事着实让人伤感。可见,内容固然重要,形式亦“兹事体大”,倘若干笔飞白、灰烟轻飞般的“呜呼哀哉”成了A4白纸上打印的华文行楷,我们还能体会年轻生命魂魄逝去的哀恸么?
所以,我一直留恋用笔书写的感觉。给心爱的人写一封情书,字浅情深,不需要华丽语言和美丽词藻,一笔一划记录着书写时的忐忑与期待,甜蜜与忧伤。儿时羡慕可以习《曹全碑》的女孩,而我却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临摹《颜勤礼碑》、《自身告书》、《麻姑仙坛记》。如今,明白了“写字与做人处事连在一起”,不安分的孩童应该多习厚重博大的颜体,含蓄腼腆的孩子需要“锋芒毕露”的“瘦金体”。在书法练习中,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书法的美,一直是与生命相同的。通过书法,完成了感知世界的一切现象的能力,这才是书法美学的意义。”“撇”好似风中竹叶,“走之”如海浪涌来,“点”是悬崖落石,“横”像远方的地平线……“审美必须是跟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活动,失去了回归自身的感受,艺术和美都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家中还挂着十几岁时的习作——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我们执毛笔蘸墨汁写古诗装裱,古人呢?魏晋文人的“帖”,是日常的书信,是简单的问候——“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这是王羲之的《奉橘帖》,赠送三百个橘子时附带的便条。蒋勋说:“成为名帖,是因为书法。小小纸片上盖满大大小小帝王收藏印记,容易让人忽略了文字简单到一清如水,叙述的事情也简单到一清如水,似乎偷偷暗笑,不知道为什么知识分子都有那么多悲愤抱怨痛苦,浓眉深锁,嘴角向下。
帖把天下兴亡的重责大任,四两拨千斤地轻轻转回到生活现实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帖有一点调皮,有一点小小得意,有一点百无聊赖的茫然或虚无,不想长篇大论议论是非,只是想回来做真实的自己。帖要逃逸,要飞扬,要从虚假概念的世俗礼教里解放自己。”我读到这段话,则想起母亲清晨在笔记本电脑上的一张留言:“女儿:妈妈去山上锻炼,早饭已买,面包在饭桌上。”最美的字,最熟悉的字,最温暖的关爱——书写,果然与生活相通,因此,也最值得敬重。
如今,很少提笔练字,偶尔在奶奶所念的经文上写祈福的话,诸如“供奉三官大帝保佑……”之类。民间敬重汉字,写过字的纸都要在“惜字亭”中焚烧——听上去,像个古老的传说。我常常想“见字如面”这么美好的词在往后的岁月里会不会消逝?互联网时代,快捷的电脑打字取代书写,“无纸化”浪潮之后,再有灵性的水墨汉字也要叹息。
书法观后感 篇11
再说一个“急”字。很多初学者学习书法,比如楷书,一入笔便是整字、整段、甚至整篇,乍看像是一个不错的字,一幅不错的作品,但细看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确实漏洞百出,没有章法。因此,初学者应该从一笔开始,练习楷书,尤其重要。
挂针、挂露水、长横、短横、撇、压、点等都需要逐一练习,然后运用到具体的人物身上。逐一笔画位置的安排,文字会显得有条理。另一方面,初学者在学习时因为急于求成,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写字上,却很少花时间去想,许多错的地方就无法纠正过来,只是一遍一遍进行无用的重复,得不偿失。因此,在学习书法的时候,不仅要写字,还要考虑及时改正错误,提高水平。
所以,书法学习一定不能“急”。那么,毕竟,学习字体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我认为有一种屡试不爽不爽的方法,那就是临帖。
会写字不是掌握书法艺术。只有掌握书法的技能和知识,才能从一般的实用写作提高到以鉴赏为基础的书法艺术创作。我学习书法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书法首先是从临帖开始。
既要临古人的帖,拜古人为师,也要临现代人的帖,所谓“纵向取古,横向取今”。启功大师再给书法爱好者的信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
大学阶段,是最缺少的韧劲与耐力,也恰好可通过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来获得,纠正草草了事、粗枝大叶、马虎的毛病,从而养成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好习惯。实践证明,接受书法教育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协调和自我控制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其他技能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书法观后感 篇12
我在现代教师读本中看到一篇《中国书法》的文章使我感到受益匪浅。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书法是"书写的艺术"。"书写"之所以在中国能成为真正的艺术,乃植根于中国传统之思维方式。
在文学史上,题材决定论曾盛行一时,其偏颇乖谬终致遭到今人贬斥唾弃。然而,题材在创作中的重要性仍然坚硬地存在。它是作者观察历史与现实所选取的一种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作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素养和艺术眼光,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中国书法》对中国古代书法家的整体考察。而这样的自觉意识,在这篇文章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读者既可看到周代是"篆书",对王羲之,王献之,张旭,颜真卿,僧怀素,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等书法大家的解读,也可看到对苏轼等诗人的阐释,容纳了更为广阔的历史与文化意蕴。这一串长长的名单,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解读为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中唐的颜真卿颜体端庄雄伟,大家大概都很喜欢吧颜体就是颜真卿经过老师指点长期揣摩,临摹,并大胆修改创造出来的。
颜真卿学书法时,刻苦,认真,虽然他也恳求过老师教他诀窍,但是张旭教师的一席话却令他明白只有苦学才有成就。这是张旭老师对颜真卿的启示,也是张旭老师对我们大家的启示。可以说,颜真卿的成就离不开张旭老师。如果没有张旭老师的"诀窍",那颜真卿可能就不会认认真真地学书法了,也许到现在也没有颜体呢!
对这些或居庙堂,或隐于市,或遁山林的古代书家及其书艺的圈点,其实也是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一种剔爬梳理。这些书家的命运际遇,人生忧欢,与一段段历史的华彩与悲歌交融。中国书画重人格,道德与学问修养,认为习艺者人格高迈,识见宏远方能霞想云思,兴会标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具上下千古之虑,方能腕下呈纵横万里之势。清人松年曾云:"宋之蔡京,秦桧,明之严嵩,爵位尊崇,书法文学皆臻高品,何以后人吐弃之,湮没不传实因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技更一钱不值矣。"中国古代书家身上太多地浓缩了民族传统文化与价值精神取向,因而使得系统的鉴识成为一种高难动作,对鉴识者的审美能力与历史洞察力均是一种严格的考验。
《中国书法》的作者不仅深研书法作品,而且参究百科群书。《平复帖》:"从文字处理到书写,都是极其随意而且质朴无华的。字形的大小倾侧,笔画的粗放,流露着他未经雕琢的急切情绪,与《文赋》的精心和华丽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或者说,随心而出与深思熟虑是完全不同的。生命中,存在着类似这样的无数的可能性。"他解说黄道周之书法精神:"书法是处于诞生状态的语言,自由的语言——所谓以笔墨悟道,它是以一个人的生命内动力为根本的。它不为金钱而诞生,也不为谋取一官半职而诞生,只为自由的语言而诞生。"……一篇篇美文,亦一篇篇论文,那些评述里,有艺术的鉴赏,有道德的扬抑,有历史的反思,美学的,道德的与历史的'批判统一于作者的笔下。
《中国书法》所书写的那些人物已离我们远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土民族文化的珍贵价值更为彰显。他写的那些人物"就凝结于这些笔墨之中,凝结于这些线条的时空之间",从中寻找他们,辨认他们,就可以留住文化,记住历史。多年前,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曾有论诗名句"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以此形容刘长春的书法散文写作,我以为亦颇切近。
书法观后感 篇13
现在的社会进步如此之快,网络交流如此发达,还需要练习写字、练习书法吗?大家日常交流也不靠书信往来,都是用手机、iPad或者电脑,通过微信、微博什么的来进行,很少动笔。甚至,大部分人连读书也比较少,更多的是听书,或者看微信短文,时间这么宝贵,怎么可能还有大段的时间来练习书法?现在学书法还有意义吗!
看了蒋勋老师的《汉字书法之美》,以上的疑问或许还没有完全消除,但是我却像掀起大戏台上幕帘的孩子,不经意间看到了后台里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精深博大!
个人觉得中国书法,即使在现代社会还是非常有用的。
第一,书法能提高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审美能力。从元朝开始,延续到明清,中国的诗书画,就基本上合三为一。书法由原来的交流工具,变成了艺术表达。比如颜真卿写的《祭侄子文》,是对自己年轻的侄子在战乱中被杀的哀悼,这篇悼文是其在最悲痛时的情绪表达,甚至还保留了涂改的墨迹。这样的书法看上去混乱,实则因为寄托了作者浓烈的情绪,因而显得更加能够打动人心。当相隔千年时光的人们被书法中蕴含的感情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美。
还有,中国的建筑和书法是互相融合的。西方的建筑,不会在门头挂个“卢浮宫”几个大字。但中国的有名的建筑,会先写上“故宫”、“天下雄关”,然后还有无数牌匾对联等你去欣赏。再有,西方的建筑,追求向上帝的无限接近,追求垂直线的上升,比如欧洲的哥特式建筑。而中国的农耕社会,重视土地,追求对土地的无尽占有,于是建筑倾向于水平方向的拉伸。这样的建筑美学,对应于书法是汉代隶书的波磔,左撇曰波,右捺曰磔,正像是屋檐飞张翘起。
中国绘画经常化竹子,画中的叶子,其实就是抽象化的书法笔法,如撇似捺。画上提首诗,书法边上配点画,甚至在画面上印章成堆,收藏者于空白处签名,一幅字最后变成书法、绘画、诗词、印章等中国传统美学的综合体。
第二,书法与生命相通,书法是修行。
高明的书法家能通过书法,来获得对世界的感知。比如卫夫人在教王羲之《笔阵图》时,她用把“点”字注解为“高峰坠石”。高山上石头的坠落,有形状、有重量、有速度、有气势,一个点可以体验到牛顿的万有引力,一个字能体悟一段人生也就绝非虚言了。《笔阵图》里,把横叫“千里阵云”,从中学习开阔的胸怀,把竖叫“万岁枯藤”,让我们知道强韧的坚持……
我们训练自己正襟危坐,训练自己握笔的姿势,训练自己屏蔽写字时心里的慌乱。这种对肌肉的控制,训练出一个人精神的专注,这其实就是修行。
第三,书法之美,蕴含人生哲理。
练字的字帖上,方块汉字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个九宫格,我们写字总是隐隐被这个格子所限制。在学习写字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学习,如何在人与人相拥挤的社会里遵守规矩。
写字时我们缓缓呼吸,仔细地一笔一划,就宛如我们认真地做人。从一点开始起步,于横中把握平衡,于竖中坚定初心,于转折处停顿,于撇捺处左右逢源、披荆斩棘。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慢慢而仔细地完成一生。
汉字是人类文明唯一的,传承超过五千年的,非拼音的文字,它还可以在现代网络时代方便使用。它不同于拼音文字,不同于听觉思维,它是一种视觉思维。书读此处,终于能够体会到蒋勋老师所说“书法不是技巧,书法是审美”,于是心生喜悦,美绕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