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村干部民情日记经典#】有人跟你推荐过优秀的范文吗?积累优秀范文,才能学以致用。我们可以在范文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想法,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村干部民情日记”的各种方面,感谢您来参考并认真阅读我们的文章!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1)
今天天气不错,吃过中午饭,我挎起肩包走出村委办公楼。我的目的地就是村高沟水组,要到那里走访群众,查看通组路施工进展情况。
高沟水村民组通组路全长1.5公里,全组有35户165人,良田约60亩、土78亩。长期以来通组路是一条崎岖的小山路,其中一段特别陡峭。群众出行困难,渴望修路的愿望非常强烈。在村第一批驻村干部的努力和组织部的协调下,为该组送来120吨水泥,群众投工投劳打通扩宽通组路,并积极协调这条路纳入乡20xx年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结合实施硬化。“周组长,你好,我是村驻村干部宋彪,现在在组里,你在家里没有?”接到我的电话,村组长周鸣找到了我。在周组长的带领下,我走访了在家的村民,发放了驻村便民服务卡。查看了已经硬化了一小段的路面情况,听取了村民群众对硬化路的意见和建议。“感谢党的好政策,县委组织部给我们送来水泥,帮助我们修路,还有你们这样的干部下来监督,我们放心。”听到村民们真诚的话语,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做好驻村工作的决心。“这是应该的,我还会再来的。”告别了村民,我的脚步也更加轻快了许多。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2)
今天在乡党委政府组织下开展半年驻村工作述职,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紧紧围绕“一宣四帮”的工作任务,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确保了驻村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虽然在工作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在这近半年来的每一次锻炼,让我在思想上更加成熟,同时也使我对农村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转眼间到洪关乡洪关村工作半年多了,在县委组织部及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支两委的关心帮助和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半年多的基层工作与锻炼实践,使我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工作的经验也由零开始,得到了一定的积累。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3)
昨夜又住在村里了。
早上起来,嗅着大山里纯净的空气,整个人清爽了许多,就干脆沿着村委门口的进村公路到山上走走。
早晨的清凉村很是秀丽,灵秀的石山和绿毯般的稻田都浸润在凉湿的空气里,露珠在路边灌木叶儿上自由地滚动,小花儿在试探着伸开双臂,庄户人家院里的狗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叫上几嗓子,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有汽车肆无忌惮的吼叫和走在斑马线上的小心翼翼,没有面对一大桌地沟油、苏丹红、注胶肉而引起的对癌症的恐惧与紧张,更没有生活的紧张与无奈……所有这一切城市应有的喧嚣和燥动都不属于这里,这是一个如桃花源般的世外境地……
走了一会儿,就见到一位大婶儿背着一篓菜迎面走来。村里人很是勤劳,最珍惜这早晨的光阴。见到我,大婶儿大老远就笑问:“小林,这么早起来了?到我家坐坐去?”大婶儿的热情让我很是感动,赶紧快步走上去接过她手里的锄头,和她边说话边往回走。大婶儿家里有六口人,公婆都年愈花甲,体弱多病,丈夫在村里帮人干点泥水活儿,两个孩子都在镇上的中学念书。全家人的生活就靠着他们夫妇俩帮人干活和到附近的安大厂卖点蔬菜维持着。随着孩子们渐渐大了,公婆又常期看病吃药,家里的经济是越来越难了……听着大婶儿的诉说,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由于地处偏僻大山和诸多历史原因,清凉村曾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村民日夜辛苦劳作中失去了其璀璨的光芒,纯朴的村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守着“金饭碗”还倒处找饭吃呢!作为文联驻村干部,我们有这个义务帮助清凉村乡亲们去发现这颗明珠,让它发挥出的作用,帮助清凉村乡亲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4)
人物档案:
胡雍辉,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79年9月,1999年毕业于毕节地区师范学校,1999~2003年在威宁县兔街、中水中学任教,2006年毕业于贵州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专业,2009年在威宁县白马中学任教,2010年于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班法学专业在职学习,2011年调威宁县教育局校安办工作,2012年调威宁日报社工作,2013年调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野鸡河村当驻村干部。
1.真帮实驻受欢迎
在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广大农村,由省、市、县1000余名干部组成202个驻村工作组,进驻威宁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今年年初以来,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全面启动后,驻村干部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工作重点,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铺筑群众致富路,在威宁这片发展的土地上谱写着同步小康“中国梦”的华彩乐章,深受群众好评。
在贵州省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野鸡河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胡雍辉为村民奔走办实事的先进事例沿着弯弯流淌的野鸡河,迅速在全县上下传为佳话,传为美谈。一时间“胡雍辉”这个名字在威宁,成了优秀驻村干部的代名词。胡雍辉本人,成了全县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群众心中的“活雷锋”,被该县社会各界所深深赞誉。
2. 威宁县“活雷锋”
3月27日,威宁的天空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观风海镇野鸡河村梁山组残疾村民张宗成的心情像晴朗的天空一样快乐无比,威宁报社下派驻村干部胡雍辉不但为他送去了代他办理好的一级残疾证,还为他背去了“爱心轮椅”。
今年42岁的张宗成两条腿都是残废,无法行走,只能靠手慢慢移动,家里有一个年近80岁的老父亲和一个70多岁有一只手残废的老母亲,他们还要照顾残疾的儿子张宗成。张宗成多年来一直想办理一个残疾证,但无法外出,办证的事只能是想,无法实现。驻村干部胡雍辉挨家挨户走访野鸡河村,知道张宗成家的情况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百忙之中抽空到县残联为张宗成办理一级残疾证。
残疾证办好后,胡雍辉内心矛盾交加,这只能是满足了张宗成多年来的一个心愿,怎样才能让他生活更为方便呢?如何才能减轻张宗成年老的父母亲的负担呢?
胡雍辉思前想后,跑了很多商铺,终于看到了可以自动行走的轮椅,驻村干部胡雍辉手里又没有国家的帮扶资金,于是他想都没有想就自己掏钱为张宗成买了一辆可以自动行走的轮椅。
3月27日一早,轮椅刚运到观风海镇,驻村干部胡雍辉就迫不及待地出发,他不顾野鸡河村梁山组山高路陡骄阳似火,背着轮椅急急忙忙往张宗成家赶路,走了几个小时后,下午两点过终于到了张宗成家,放下轮椅,不顾劳累,便连忙抱着张宗成坐到轮椅上试试,看适合不适合,张宗成坐在轮椅上非常适合,胡雍辉、张宗成和他的老母亲高兴地笑了,笑得非常的开心非常的灿烂。
正当张宗成笑得开心的时候,另一件喜事又来了,驻村干部胡雍辉把为张宗成办理好的一级残疾证交到了他的手里,便弯下腰教他怎样使用自动行走轮椅。
接下来,驻村干部胡雍辉向前来观看的群众发放党和政府政策宣传单,并不断嘱咐群众,驻村干部是党和政府派来帮助群众的,来了我们大家就是一家人,有什么困难就向驻村干部反应,能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向党和政府反应,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解决,我们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围观的群众感动万千,自言自语地说:党和政府真的好,派个“活雷锋”来帮咱们解决困难,带领群众奔小康,驻村干部为人民服务!真好真好!
3.驻村干部的
驻村干部:胡雍辉(威宁日报社职工);
现场: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野鸡河村;
时间:3月28日 星期四 晴;
内容:驱车数十公里送白内障患者就诊。
我们从观风海镇野鸡河村凉山组出发时,大约是早上七点半,从这里到县城大约有七十多公里路,我今天送村民吕小秀和赵毛二两位老人到县人民医院治疗眼睛。
我在进村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吕小秀的丈夫去逝多年,她在20多岁时右眼不知怎么就看不见亮,后来独自一人把儿子张支相抚养长大。
儿子张支相先天性舌头残疾,说话做事反应很慢,又是一个残疾人。今年他们家里的粮食很少,房屋成了危房,所幸村里给了她家一个危房改造的指标。
对比吕小秀,年近六旬的赵毛二老人的家庭就要好得多,但她的眼睛也看不清东西,我
了解到县人民医院免费治疗白内障,所以我决定开车送两位老人治疗眼睛。
一路上,我小心翼翼地开着车,担心车速过快会使两位老人晕车。来到县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检查后,眼科主治医师张梅告诉两位老人,两只眼睛中的其中一只已经失明几十年,眼球已经坏死无法恢复,她俩的情况基本上一样,另一只眼睛正常。不过,可以开一些保护眼睛的药物来治疗,由于两位老人的家庭经济都比较困难,于是我就到柜台把药钱付了。 从医院出来,我想到两位老人很少到县城来,决定带她们到草海边的农家乐吃顿便饭,同时也可以观赏草海旖旎的风光,两位老人都说从来没有到过草海,说草海真美真漂亮,吃饭时又责怪我点了那么多菜。
4.指导村民发展产业
驻村干部要干些什么事情,在村里的工作和生活要怎么安排,将来要为村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发展和变化,要让老百姓们得到哪些实惠,在胡雍辉的心中早有打算,他说:“我是在向农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勤劳务实的精神,学习他们朴实善良的精神,因为农民有实践经验。”
“驻村干部胡雍辉来到我们野鸡河村以后,帮助和指导我们村民种植中药材,有一次下着很大的雨,他不顾路滑雨大,打着伞察看我种植的中药材,因为在胡雍辉的帮助下,他到工商部门帮我注册,并给我了解了很多创办合作社的信息,在今年三月份还帮助我们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目前我的300多亩党参、魔芋、百合等,长势都比较好。”中药材老板刘永占高兴地说。
村民刘永刚向笔者介绍,感谢驻村干部胡雍辉,自从他来到我们野鸡河,经常指导大家种高产玉米、种马铃薯、种中药材,我们都很感谢驻村干部胡雍辉的到来,我们种植中药材,对工人们来说就多了一份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每天还可以收入50多元的工钱,从目前种中药材来看,种党参比种苞谷洋芋好得多,可以为农民提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收入。
村民张学凉家五口人居住在35平方米的土墙房里,今年政府帮他家改造了危房,并把他家纳入低保户范围。走访中,胡雍辉来到张学凉家的危房建筑工地,鼓励工人加快进度,详细了解张学凉家还有什么困难。“像胡雍辉这样关心我们老百姓的驻村干部,我还是头一回见到。”张学凉激动地说。
在走访过程中,胡雍辉与村民刘松成一起移栽核桃树秧苗,刘松成说,野鸡河村水源很好,可是,这条小河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每到雨水季节河水就上涨,把两岸的庄稼都淹没掉,河边的土地常年无人耕种,如果能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在河两岸种上核桃树,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胡雍辉把刘松成说的话认认真真作了记录,并告诉他希望这个愿望最终能变成现实。
“来到野鸡河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群众想办法,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上的一些难题,作为驻村干部,最重要的是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使农民早日摆脱贫困,靠产业发展来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胡雍辉说。
5.点滴行动汇聚大民生
自己掏钱为残疾村民买轮椅;驱车数十公里送白内障患者就诊;指导刚购买微耕机的村民使用微耕机;指导村民栽种优质核桃树苗;精心印制3000多份10000多张惠民政策宣传单亲自送到每一户农民手中
驻村干部胡雍辉平凡但不平庸,作为今年年初威宁自治县统一选派到全县200多个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1000余(来自: 小 龙 文档网:驻村干部民情模板)名驻村干部中的一员,来自威宁日报社的胡雍辉是其中的一名普通干部,驻村伊始,胡雍辉便立足平凡岗位,用真心帮助村民,用行动感动群众。
然而,理想跟现实差距很大,当行走在野鸡河村一条条坑洼的道路上,走访一户户贫困的农户,亲眼目睹村公所简陋的办公场地时,胡雍辉不禁感叹:“要做好驻村工作,远比想象中的困难”。面对困难,胡雍辉反复在实践中思索,在思索中实践。最终,他总结出驻村工作的两大“法宝”:感情+行动=成功。即对待群众有感情,面对困难有行动,最终取得成功。
就这样,在野鸡河驻村的每一天,胡雍辉总是带着感情去做事,做一个普通干部力所能及的事。“我自小就生长在偏远农村,最能体会农村人的心情,为村民做点实事,自己高兴村民更开心。”胡雍辉说。如今在野鸡河村,村民对胡雍辉倍感亲切。“这次派来的驻村干部小胡,真的就像亲人一样”,提起驻村干部胡雍辉,村主任刘永兰大大赞赏。
确有困难,就多当“跑腿”,协调解决困难。驻村期间,胡雍辉总是积极联系镇政府,认真了解政策,主动对接县直相关部门。“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还应该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即宣传党的政策,又如实反映真实情况。”胡雍辉说。
胡雍辉说,眼下,他手头有三件要紧的事一定要做:第一件,强化野鸡河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比如发展党员和后备干部,实施党员带富工程;第二件,加快野鸡河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通组串户路的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第三件,大力发展野鸡河村的农业产业,比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面积种植中药材党参,鼓励村民养殖牛和羊,进一步扩大种养殖规模。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5)
原本安排在元旦节前跑完各组,因参加市政协会而延误,今天总算走完了。
安河是平梁镇一个较大的村子,面积2.5平方公里,10个村民小组,人口1978人,耕地面积1135亩,其中水田867亩。全村59名党员中,外出务工9人,除4名党员因年老体弱不能正常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外,其余在家党员都能积极开展
活动,思想认识端正。村党支部班子是去年刚组建的,思想解放,项目意识强,积极性高,有一定的威信,这真是一个好的基础呀。
上午,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农办主任和镇长来检查时,对村里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肯定,也指出了不足,这对下一步搞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尽管我们针对村民反映的道路泥泞、水渠渗漏、电力不足、桥梁不通、信息不畅等突出问题做了许多的工作,但从今天群众的发言上看,离他们的需求还相差甚远,这让我这个驻村干部更多的感受到了压力和时间的紧迫。细细想来,我们在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通过活动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拉着农民兄弟的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迈进小康社会。万丈高楼平地起,能以驻村干部的身份投入到这项伟大工程的基础工作,是机遇,也是使命!通过二十多天工作,刚进村时的茫然和无处作为的担忧消失了,替而代之的是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向工作目标迈进的激动。半个月来萦绕在头脑的许多想法更加清晰了,下一步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帮助村里制定出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
二、协调相关方面,实施进村道路的路面硬化,提高道路等级;
三、争取灌溉主渠道防渗工程尽早立项,确保867亩稻田稳产、丰产;
四、积极和农电部门联系,争取搭上农村电网改造末班车;
五、协调计划部门落实八组18中高山户村民工赈搬迁项目,让他们搬得起家、脱得了贫;
六、进一步营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氛围,促进活动深入开展。
山村的夜寂静而安详,门前的小溪伴随着满天繁星欢快的跳跃着,春的讯息正在蕴育萌生,这是一个温暖的冬天。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6)
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一行5人今天又往常一样到了下午五点,先去了拉日铁路卡如点(卡如六班),检查此区域铁路敏感部位有无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同时,了解此区域有无村民违规铁路条例的现象。据实地了解,没存在任何安全隐患问题,也没有村民违规条例的现象。然后又去了卡如村一组检查安全隐患问题,没有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大多道路由于前年的泥石流冲刷而存在路难做的问题。
这样简简单单的巡逻工作,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在三月份敏感期间不可不做的工作。即使现在没存在安全隐患,并不代表一直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问题,为此我们要克服厌战、麻痹的思想,认认真真落实好上级对维稳工作的要求部署。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7)
早上9点,带领各帮村干部从农委机关大院出发到普定猫洞乡各帮促点。10时5分达到柯托村后安排其余人员就位,进入各自的挂帮村。我联系的是柯托村,到村后我与乡包村干部郭祖福和村专职计生干部欧国荣、村支书进行座谈。然后一同下村组调查了解情况。今天共走访3个自然村寨,其中有2户养殖户大户、1户返乡农民工创业户。主要是了解群众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现状及需求,在了解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郭威户中,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识颇有感触,说明群众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得到开发,自主性越来越强。我表示了赞扬和祝愿,并表示如有商标注册等经营问题,我们帮促干部可帮助协调咨询。当走到田间地头,看见在地头劳作的陈荣刚户,我们停了下来和她聊天,得知她家因养殖有近30头猪想建沼气池时,我说我们将协调沼气池建设项目,帮助解决。在陈红星户,了解到其母亲年老多病情况,我和村干部与他进行了沟通,希望他作儿子要尽到孝心,关心老人。
今天与柯拖村主任穆平进行联系(该主任常住安顺市区),与他在村委办公室进行了交谈,一是对村班子的情况进一步进行了解,并做了一些说服工作,但还是各说各的理。同时对在场的其它村民就当前春耕生产进行了解,当了解到柯拖村在公路沿线种植的经果林,根据种植要求,不能种高杆作物,为确保土地的综合利用,希望能种一些矮杆作物(花生或黄豆),望得到农委的支持。回来后我立即向委党委书记汪德芳同志进委汇报,汪德芳同志也非常用支持和关心,立即表态让我联系,为抓好春播时机,同时又要确保种子质量,通过市农科所向铜仁油科所进行了联系,购买1000公斤花生种帮助柯拖村做好春播生产。
为争取春播时间,当我委为柯拖村购买的花生种运到安顺时,为抓好春播时间,星期六早上将种子送到柯拖村。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难点村的工作,农委党组书记、主任汪德芳同志带队,带领我及帮村干部郭莲红、黄兴福先到猫洞乡与乡党委、政府的领导进行了座谈,并详细的听取了关于普祥村的基本情况及上访户的现状,随后到普祥村与村支两委进行了座谈,进行现场办公。在座谈中讲到村办公室的维修问题及因地质灾害上访户的搬迁涉及用水急需解决的用水工程建设经费问题(6万元),因该工程涉及上访人员的稳定,汪德芳主任当即表示对村办公室规范管理及用水工程建设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当前该村的上访户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努力工作下,暂时稳定。
带领本委的帮村队员,按普定县委的要求参加了普定县召开的“省市干部帮县联乡驻村”工作会议。按议程安排,一是参观了普定县的工业园区,对县的工业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二是进行会议座谈,县领导就县情作了介绍,会上我代表市农委作了发言,就我们的帮村情况作了简人介绍,同时听取了省联乡干部的发言。通过会议交流,我也学到了一些帮村知识,对下步在帮村工作中的思路进一步得到提高。
今天走到柯拖村,村支书兰华在帮亲戚建房屋,村主任在紫云,与村支书交谈一会后,我打算到该村的锅圈岩组走一走,因村支书有事,他用自家车将我送到去锅圈岩组的公路口。因锅圈岩村组不通公路,进村组要走1.5公理的山路,我自己朝着崎岖的山路漫漫往山中走去。因太阳大,打着伞边走边看,途中没有看见人,只见坡地中种植有油菜、花生等作物,土块小,土层薄,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走到途中,住锅圈岩村组的村支委周胜及其表哥来途中接到我,便边走边谈来到村组中。进入村组,走入我视线的村子好象是一个事外桃园,面积不大,是一块洼地,没有喧闹声,生长着比较多的大树,树高、较直,开着粉红色的小花,很是漂亮,我问是什么树,周胜讲是秋树。
午餐是在周胜家吃的,4个菜中有三个是用腊肉做的菜,味道不错,是真正的农家菜,他们家人很热情,一家4口,有2个小孩,大女孩在上小学二年级,小儿子3岁。在与他们摆谈中,话题最多的是讲通组公路,因无公路,村民建房购材料,购买肥料都要人挑马驼,成本太高,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将公路修通。该村组约280多人,壮年劳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家中的劳力约30人,其余的基本是老人和儿童,整个寨子静悄悄。该村的用水极其困难,没有水源,靠的是望天水,主要靠水池集水。周胜及其表哥,陪我在寨子走了一转,并到寨外的人畜饮水池看了一看,所见的五个集水池,基本见底,有的水池也没有水,有的水池虽有水,但水很脏,遇上天旱,村寨的人要到西秀区轿子山的地方挑水,一上午才能挑两挑水。
在返回公路途中,周胜反复的讲到,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解决1.5公理的通组公路,修路经费约需20万元。从我的内心是多希望该村组尽快通路,但讲到20万元,我不知怎样回答才好,因我怕他们失望,当然我也要尽力向相关部门反映。
今天走访了几家农户,因是农忙时间,凡是可以下地的都下地了,家中只有老人,其中走访到两位快进90岁的老太。两老太给我印象截然不同,相同地方是两位老人都座在有台价的大门口。一位是身着整洁,座在门外,抽着香烟,带着手表,我与她打招呼,她很热情,她一个人独居,守着老宅,子女自己都有自己的房屋,其中有一个儿子在外工作,她觉得独居要自由些。从摆谈中,她比较满意自己的生活,精神好,眼不花,耳不聋,生活能自理。另一位老太比前一位的年纪要大一些,仍是独座大门口,从精神状态没有前一位的好。经过摆谈,她是在自己的子女中轮流生活,从表面上看,生活还可以。因年纪大,也做不到什么家务,但身体还比较不错。
我们市农委在猫洞乡帮促有6个村,我所挂帮的村是柯拖村,同时也是这6个挂帮村的带队干部,因普祥村(安排有2名驻村干部)是我委挂帮的重点难点村,所以我也经常到该村开展挂帮工作。今天走到普祥村,先到村支两委办公室看村办公室的建设情况。因我们市农委给村委维修办公室10000元,村也准备进行维修。现场,与村支两委进行了交谈,就该村的上访户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同时对村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也进行交谈。他们讲到了发展经果林,搞休闲农业,希望能外出学习。我也想找机会能否让他们出去看学习一下,尽力找机会吧。
今天市政府副秘书长马秘到猫洞乡调研,因市农委的帮村点也在猫油乡,所以我也随同前往。在乡政府与乡党委书记及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在座谈会上,乡党委书记全面了介绍乡情。该乡交通方便,通村公路基本是柏油路,但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该村最大困绕是地质灾害问题,所以也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当地政府把稳定也作为头等任务来抓。为增加农民收入,当前乡政府将要打造三个产业带,一是生猪养殖;二是种植茶叶和中药材;三是打造十公里的经果林种植。随后我们到两个茶叶种植地的合作社进行了走访,这两个合作社的茶园部份是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经营,走到龙场村,该合作社的茶园因资金问题管理得不太好,茶叶加工车间也很简陋,因采摘工问题,现在也未生产了。当走到新民村,其景象就不一样,茶园比较成形、整齐;茶叶加工车间机器在运转,有几位工人在对采摘的鲜叶进行杀青,因季节问题,现在加工是大众茶,销售价格不很高。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8)
3月22日
我们来到袁伏二村袁子陵老人家时,老人正用手机与外面的朋友谈笑风生地聊天,硬朗的身板,健谈的个性,让我们很难相信老人家已有88岁高龄。我们简短地与老人介绍了来意,尤其是当我们问到对党的惠民政策的感受时,他热情地树起大拇指连说:好!好!好!
老人生于1923年,1950年参加工作。一生从事农村教育事业,一直居住在农村,对农村农业非常了解,对农民的疾苦感同身受,对党在农村政策的变化更是有切身体会。他动情地说:历朝历代,上交皇粮国税,天经地义。现在党的政策好,不光不上交,还有种粮补贴、家电补贴、种子补贴等等好多补贴,老了有社保,病了有医疗。老人在总结几十年的切身感受特别是近几年农村政策的变化后,特在今年春节撰写了一副春联:“过去总是贫民百姓供皇帝,无奈无奈;而今居然国库资金养老人,善哉善哉”。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两句话,朴素地表达了一个年近九旬高龄老人对党、对政府的诚挚感激之情。
3月23日
袁伏二村最高寿的老人叫纪美容,今年已有91岁高龄了。老人有三个儿子,五个孙子,大儿、二儿已先后去世,现还有一子。由于家庭困难等原因,多年来儿子几乎就没有管过她老人家,每月顶多供给数量极为有限的大米,柴、油、盐都靠自己去找,生活缺少基本保证。
当我们了解到老人家的现实窘境后,立即与村干部商量采取帮扶措施。一是村干部专程上门做其子女工作,明确指出赡养老人既是法律规定的责任,又是道德要求的义务,否则人伦何在?二是实行一对一帮扶,明确一名村干部长期结对帮助,及时掌握老人家的生存状况,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三是制定帮扶措施,将老人纳入民政救助对象,从衣、食、住三个方面解决生存的基本之需,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诗经》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纪老人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3月24日
穿过袁伏二村宽阔的街道,越过大畈上肥沃的田畴,跨过铁金港大桥,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场就出现在我们眼前。猪在栏中欢叫,鱼在池中跳跃,这就是湖北省科技示范户大冶市袁伏二村袁致强的养殖场了。
主人今年48岁,壮实的身材充满了干劲,细小的眼睛中流露出不易觉察的精明。该场始建于2007年,现有标准猪舍5栋,3000平方米,精养渔池200多亩,累计投资近200万元,年出栏牲猪1200头,产鱼10吨,年产值150万元,年利润20万元。追溯发展史,该场完全是在国家20万元帮扶资金的基础上,靠勤劳起家发展壮大起来的。当说到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时,他连声说好;当我们问及还有什么困难时,他稍微沉思以后说:最怕的是风险,最缺的是资金。
据主人介绍,去年一场大水淹没了整个养殖场,猪死了,鱼跑了,损失20多万元,年终一算账亏了十几万元,他深深地叹息地说:“政策好,人努力,就是年成不顺啊。”
当谈到以后的打算时,袁致强的眼中尽是期待和希望。他说:养殖场的整个基础设施都已配套完善,技术经验也基本过关,生产经营渠道也已打开,现在缺乏的是上规模、上档次,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钱字。他充满希望地说:我只要再有50万元的投资,我的养殖场完全可以变个模样!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9)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难点村的工作,农委党组书记、主任汪德芳同志带队,带领我及帮村干部郭莲红、黄兴福先到猫洞乡与乡党委、政府的领导进行了座谈,并详细的听取了关于普祥村的基本情况及上访户的现状,随后到普祥村与村支两委进行了座谈,进行现场办公。在座谈中讲到村办公室的维修问题及因地质灾害上访户的搬迁涉及用水急需解决的用水工程建设经费问题(6万元),因该工程涉及上访人员的稳定,汪德芳主任当即表示对村办公室规范管理及用水工程建设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当前该村的上访户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努力工作下,暂时稳定。
带领本委的帮村队员,按普定县委的要求参加了普定县召开的“省市干部帮县联乡驻村”工作会议。按议程安排,一是参观了普定县的工业园区,对县的工业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二是进行会议座谈,县领导就县情作了介绍,会上我代表市农委作了发言,就我们的帮村情况作了简人介绍,同时听取了省联乡干部的发言。通过会议交流,我也学到了一些帮村知识,对下步在帮村工作中的思路进一步得到提高。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10)
徐市溪尾村位于徐市镇东南部,村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有7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主要以毛竹、锥栗以及药材作为农民增收的产业。
时间:20xx年10月28日 地点:村民李接友家
村民李接友的新房盖在离村部不远的地方,占地60多平方米,三层楼。今天,我看到他三楼的模板已经完工了,他夫妻俩和几个工人正在忙活着。看到我来了,他很热情,放下手里的活就出来了,一定要我在他家吃晚饭。他带着我和村支书老郑来到他租住的房子,房子很简陋,是很早以前的木头房子,房内的电线也老化了,有些地方还漏风。晚饭安排在厨房内,风吹来有些冷。在吃饭交谈过程中,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他生活贫困,从小与哥哥姐姐相依为命,现在全家四口人,一儿一女,女儿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建阳一中的女孩,也是他的骄傲,儿子还小,在徐市中心幼儿园上学。这些年,家里的经济一直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主要以水稻生产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直到今年,通过村里帮助贷款,村支书老郑个人借款以及村主任帮助购买化肥等等帮扶下种了一烤烟,就此一项,今年收入净增近四万元。也是因为今年的增收,才想到了盖新房。从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看到他满脸的幸福,我觉得很欣慰,希望他的生活能像他的新房一样有个全新的改变,越来越好。
回到村部休息,我也在思考,老李的生活能得到改善是好事,不过这个改变是不是来得太迟了。我了解过,村里也曾经动员过他种烟,但是他因为听信别人,害怕亏本而一直犹豫。这其间,我们的工作是不是还有需用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如果以前能有人对他反复耐心的做工作,能够积极提供帮扶措施,解除他的后顾之忧,他的`生活应该会有一个更大的改变。这也提醒我自己今后做工作要更耐心细致,要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所忧,争取“对症下药”。
时间:20xx年11月7日 地点:村民陈留备家
忙忙碌碌的一年又将过去了,根据镇党委的工作安排,近期走访的重点是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为年底的慰问活动做好调查摸底工作。
根据村里上报的困难人员名单,今天走访的是村民陈留备家。据了解,陈留备在1974年至1980年曾经是村里的支部书记,为人比较公道,曾经有机会到镇里企业站工作,但是他觉得文化程度低,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走进老陈的家,房子很大,但是很简陋,是很早以前的木头房子。房内的摆设很简单,没有一张比较好的桌椅,更别说像样的电器了。老伴早已不在了,虽然有四个儿女,但由于长期在外务工,家里只有老陈一个人住,显得有些孤苦。老陈平时靠锄山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即使已是近八十的高龄。但是近六年来,因为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能靠吃药来缓解病情,每年要花费上万元的医药费,又无法报销,导致生活愈加困难。和老陈交谈过程中发现,他的眼睛也不太好了,眼里布满了血丝,也因天冷风吹的缘故,眼泪一直流。不过老陈的心态很乐观,平时非常支持村里的工作,经常帮助做群众工作。
听着老陈的遭遇,再看看他的住所,心里有些难过。由于老陈担任村主干的时限不够,不能享受村干部的退休工资等待遇,但是我已把他列为今年年底的慰问人员范围,希望能在冬天里给他送去一点温暖。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11)
今天风和日丽,车窗外几树盛开的桃花从眼帘掠过,偶尔传来几声使牛拉犁的吆喝,感觉淳朴的乡村人勤春更早。
昨晚接到建军村支书电话,邀请我和管区的干部参加村里上午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我把车停在龙潭村,走路到建军村去,曾经列入娄底市“最美乡村”评选的龙潭村,那坝那水那桥,在暖春的阳光下色彩格外靓丽,我却无心欣赏。
今年被镇党委安排挂点田坪管区,管区又安排我驻点建军村。在我当村支书时的记忆里,建军村民风彪悍,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村情相当复杂,那时候很多干部谈“村”色变。前年换届选举,村委会班子至今都没有选出来,党支部在开展工作。听说村里今年要修公路,矛盾重重,管区特意安排我和另外一个支书出身的管区干部去驻点这样的村子,服从之余,心情总有些不顺。
从龙潭村公路末端,沿着田间小道来到建军村才九点多。建军村居民集中,几乎就是一个大院落,从院子中走过,好多村民就知道我们的到来是为了矛盾重重的公路问题。到支书家落座喝了杯开水,初步了解今天会议的议程后,我要求大家去村部,到那里去等参会人员。
说实话,村里开会争论吵闹不欢而散的事情非常多,我对今天的会议过程中会发生什么,能否顺利进行,心中没底,毕竟这是一个曾经名声在外的“麻烦村”。与会人员陆陆续续到来,我都主动招呼,用诚恳的态度营造会议的和谐气氛。德高望重的老支书康厚普握着我的手,问候语让我震惊:“小康,你敢来建军说明你胆子不小,吃得半升生米进,建军就靠你们多关照啊……”
闲谈了约半小时,人员来了24人,基本到齐,会议在支书的主持下开始了。支书过于直爽,开场白做了与会人员的介绍后,把今天会议要讨论的事情以结论的口气表达出来,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感。我和老支书做了及时的解围,解释了一个女支部书记在村里工作的难处,总算缓和了一些不满情绪。接着大家开始围绕修公路事宜就如何统一思想、矛盾处理,资金来源等问题各抒己见,气氛尤为热烈。我认真听着大家的发言,并主动提出为村里做会议记录。等与会人员一轮发言完毕,我抓住机会装了一圈烟,做了发言,梳理成四点意见,进行了举手表决。一是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致同意修通建军至龙潭的公路;二是本村公路占地矛盾由各组组长牵头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等修通公路后再协商解决;三是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移民扶持资金、合法拍卖集体林木资金和社会赞助资金来解决公路修建的资金问题;四是成立了以支书为组长的五人公路修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我尽快完成了会议纪要,宣读后,与会成员都很高兴签字认可了,形成“一事一议”决议,会议圆满完成。中饭后,我趁热打铁,约上建军村干部一起上龙潭,找龙潭村干部交流了意见。
从龙潭村出来已是下午五点了,但我没有半点倦意,心情很舒畅。通过今天会议和村民的近距离接触,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建军村的看法。只要我们用心真诚交流,其实建军村的老百姓一样的淳朴,一样的可敬。傍晚的太阳依然那么温暖,我回头遥望建军村大院子,感受非常亲切。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条致富路会从那里链接外面的世界,让老百姓走向幸福,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