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甲骨文课件(精选九篇)#】要了解「甲骨文课件」的相关知识,不妨看看这篇文章。教案和课件是老师工作中常见的一部分,每位老师都会写教案和课件。教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篇文章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希望您会喜欢它!
甲骨文课件(篇1)
一、课标内容
①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从点到线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
②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甲骨文、金文的字体,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从点到线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
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具是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教学情境激趣的方法,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享受成功获取知识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育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
2、教学难点:理解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的这一论断。
四、教育方法
(1)教法
1、图片欣赏法
2、问题探究法
3、情境体验法
(2)学法
1、观察分析法
2、自主探究法
3、合作交流法
五、课时安排:
六、教学过程
七、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甲骨文,金文和青铜器。了解了商周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知道了甲骨文以及金文的含义,内容,特点及作用;
知道了青铜器及其铸造业的特点,了解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名器。
甲骨文课件(篇2)
1.刻在或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2.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的活动和的政治、经济情况。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开始的。
4.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
5.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气势浑厚的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的文明。
6.请将相对应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是商代重要的青铜器之一。
()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8.有一天,小华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着他。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11.《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13.是农历的羊年,我国有崇拜羊的习俗,古人的艺术作品中常有反映。右图是名闻中外的青铜器,它的名字是()
20.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③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形式④只是一种符号,还不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23.读下图,请完成:
(1)我国十二生肖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上述文字是甲骨文十二生肖,你能将它们一一对应吗?
(2)从上图中,你能发现这些文字有哪些特点?
24.读下图,完成问题:
(1)下图是什么朝代的青铜器?叫什么?
(2)此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3)从考古的角度来看,它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至辽宁,南至湖南.都发现过西周的青铜器。那时的青铜器,比前代轻巧,花纹由繁复变为简易。
材料二(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请完成:
(1)据材料一,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的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的新特点。
(3)西周青铜器制造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甲骨文课件(篇3)
①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从点到线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
②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
知道甲骨文、金文的字体,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从点到线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
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
本课教具是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教学情境激趣的方法,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享受成功获取知识的乐趣。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育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
2、教学难点:理解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的这一论断。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甲骨文,金文和青铜器。了解了商周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知道了甲骨文以及金文的含义,内容,特点及作用;
知道了青铜器及其铸造业的特点,了解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名器。
甲骨文课件(篇4)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点到线寻找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象,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
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象,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通过对司母戊鼎铸造过程的资料阅读及想象,能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真实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高度智慧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
批注:
教学难点: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为什么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教学方法:
同学们,还记得商朝是谁建立的吗?甲骨文和青铜器是商代文明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代表,今天我们就走进甲骨文和青铜器,来了解它们。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找出本目的主要知识点。经过学生发言,最后确定本目有关甲骨文的主要知识点如下:①殷墟出土。②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③和今天的汉字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④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多媒体打出《商朝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让学生找出殷墟的位置。
补充材料介绍甲骨文出土的情况。提问:王懿荣为什么能发现甲骨文呢?学生经过讨论发言,教师可概括为:①王懿荣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是他平常刻苦学习、积累的结果。②王懿荣注意观察和思考,因而能够在很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做出重大的科学发现。
多媒体打出商代“全形卜甲”和“牛骨刻辞”的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问:同学们在这些图片上看到了些什么?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个代表发言。
综合后,得出如下结论:①形状不同,有的像龟甲,有的像兽骨。②上面有文字,而且不是写的,是刻在上面的。③上面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④上面的文字有的多,有的少。
教师根据前两点得出“甲骨文”的概念,并强调文字是刻上去的。
用多媒体在商代“全形卜甲”和“牛骨刻辞”的图片中选出几个甲骨文字,放大后要求学生辨认;用多媒体打出它们相对应的今天的汉字后,请学生谈谈它们的造字方法。
多媒体显示一个刻有文字的甲骨,并打出其已被认出的文字,介绍甲骨文字的内容。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要求学生阅读第二目“青铜工艺”。教师帮助学生落实青铜技术产生、发展和走向鼎盛的时间。
多媒体从多角度展示司母戊鼎,同时选择局部展示它的纹饰。观看后,要求学生谈谈对它的感受。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注意落实两点:①造型雄伟。②纹饰古朴。
多媒体展示四羊方尊、铜象尊、大盂鼎图片,并适当补充材料,指导学生欣赏,说明青铜器的造型除了雄伟外,还有精美的一类。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归纳前面所见的鼎有司母戊鼎和大盂鼎,四羊方尊、象尊。在此,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归纳青铜器的种类,从而说明青铜器种类繁多。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刚才看到的各种青铜器中,是不是见到了生产工具呀?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在商代青铜器为什么没有广泛地用于生产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强调:这主要是由于青铜在当时还是稀少的,它比较贵重。
多媒体再次展示司母戊鼎,并提问:青铜如此贵重,为什么要拿这样多的青铜铸这么大的一个鼎呢?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从这个鼎是用于祭祀的,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认识到商周时期权力的继承主要是通过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的。因而对祖宗的祭祀过程,也就是权力的认同过程。雄大的鼎也就是预示着权力的强大、稳固。教师解释“司母戊”三字的含义。
多媒体再次展示司母戊鼎,要求学生归纳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学生讨论后,教师注意从三个方面进行提示:①在青铜工艺方面;②在社会政治方面: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③在文字方面:它是甲骨文字的发展。 教师总结: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本课第三目“金文”,了解金文的概念和价值。
教师利用多媒体就“夏”与“学”两个字,结合课本的小字部分,来介绍甲骨文、金文与今天汉字的联系。
本课我们学习了商代文明的两项重要标志:甲骨文和青铜器,了解了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就已有成熟的文字,而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充分体现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水平,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教学(后记)反思:
甲骨文课件(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甲骨文,知道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是象形文字。
2、感受十二生肖字体的的演变过程,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在幼儿了解殷商文化时,注意激发幼儿对甲骨文的兴趣。使幼儿知道,安阳是甲骨文之乡,激发幼儿热爱文物,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我是安阳人的本土自豪感。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查找有关殷墟的资料,殷墟、甲骨文、青铜器的各种图片,
2、设置殷商文化区十二生肖图片以及相对应的象形字,让幼儿观看、交流,进一步了解殷商文化。
3、十二生肖字体演变课件。
活动过程
1、了解十二肖中的12种动物,知道其顺序,理解其含义。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喜爱的生肖动物及自己或家长的属相
2、向幼儿讲解属相是我国古代用代推算年龄的一种方法,以及人们是如何发明这些汉字的。
3、探究甲骨文:
(1)、什么叫甲骨文:让幼儿自己选择所喜欢的十二生肖动物,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互相探讨所选择的十二生肖动物名称。
(2)、让幼儿具体感知一下甲骨文的特点,然后教师演示十二生肖甲骨文演变为简化字的例子,如,马让幼儿感受字体的演变过程,
(3)、介绍甲骨文的常识,如制作方法,文化背景(当时还没有纸和笔,最初是一种占卜用途)
(4)、教师小结:在遥远的过去,安阳是一个繁荣的都城,甲骨文经过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至今仍被世界上的人使用,成为唯一流传到今天的文字,真的让我们从内心感到骄傲,我们的祖先直是太了不起了。
4、幼儿操作,人手一份十二生肖的象形字,让幼儿按顺序摆出。
甲骨文课件(篇6)
按传统的方法上这节课用时不超过15分钟。《甲骨文与青铜器》一课专题性很强,就两个子目,针对此情况设计了质疑——解疑环节,第一子目的学习完全通过学生的自学来完成,教师只是适当加以点拨,让学生的课下自学有反馈,实践证明,生生互动有时比老师牵着学生动要好得多。
在甲骨文的学习里,教师用生动的小故事,引入甲骨文的'发现,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然后通过视频深入导入问题,拓宽认知。
本堂课教法有三个亮点,一是在甲骨文的学习里,教师用生动的小故事,引入甲骨文的发现,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有效地创设了情境。二是在教学中注重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注意“启”的适度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以此进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是通过三个系列的计算题目的方式,让学生生动形象地体会到了司母戊鼎的独特之处,以及商朝青铜器工艺的精湛,更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有趣味性更有实效性。
不足之处是在教学中,出现了时间过长的现象,造成了拖堂的现象,主要是青铜器部分的切入拖沓,早成了时间的占用过多。
甲骨文课件(篇7)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磨制石器
(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2)商周时期:
①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②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3)代表:○
2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3利簋○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的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2.发现情况:18,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发现意义:
(1)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历史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闲暇之余,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历史,应该马上回忆教材上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追本溯源,思考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知识的联系,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当然,在整合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试题调研,把上面的精彩总结内容摘抄或剪下来,反复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把握住历史学问的纵横联络,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甲骨文课件(篇8)
一、预习导学
1、刻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文字叫甲骨文;铸刻在___________上的
文字,称为铭文,也叫_____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____开始的。___________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2、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____________。司母戊鼎折射出
____________,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甲骨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字体,知道汉
字的演变,了解汉字与甲骨文渊源。
2、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3、使学生知道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今天的汉字是从它发展
而来。
三、重难点:
重点:甲骨文和青铜工艺
难点:关于甲骨文的简况介绍及其文字的演变。
四、精讲释疑:
(一)青铜工艺
1.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 、 时期,晚商至西周时期逐步走向鼎盛。商、周的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工艺 ,种类繁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既有 价值又有 价值。殷墟出土的 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3.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 xx 时期为青铜时代。
(二)甲骨文
1.甲骨文是 出土的刻在 和 上的文字,今天的文字与它有着 的关系。
2.甲骨文记录了 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五、引导点拨:
1、为什么把最初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2、甲骨文的出土和解读有什么重要意义?
3、商朝青铜器有哪些特点?
六、反馈矫正:
频道小编推荐: |
甲骨文课件(篇9)
活动目标:
1、让儿童了解甲骨文,知道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它是象形文字。
2、感受十二生肖字体的的演变过程,培养儿童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在儿童了解殷商文化时,注意激发儿童对甲骨文的兴趣。使儿童知道,安阳是甲骨文之乡,激发儿童热爱文物,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我是安阳人的本土自豪感。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儿童在家长的帮助下查找有关殷墟的资料,殷墟、甲骨文、青铜器的各种图片,
2、设置“殷商文化区十二生肖图片以及相对应的象形字,让儿童观看、交流,进一步了解殷商文化。
3、十二生肖字体演变课件。
活动过程:
1、了解十二肖中的12种动物,知道其顺序,理解其含义。鼓励儿童说己喜爱的生肖动物及自己或家长的属相
2、向儿童讲解属相是我国古代用代推算年龄的一种方法,以及人们是如何发明这些汉字的。
3、探究甲骨文:
(1)、什么叫甲骨文:让儿童自己选择所喜欢的十二生肖动物,引导儿童看一看,想一想,互相探讨所选择的十二生肖动物名称。
(2)、让儿童具体感知一下甲骨文的特点,然后教师演示十二生肖甲骨文演变为简化字的例子,如,“马”让儿童感受字体的演变过程,
(3)、介绍甲骨文的常识,如制作方法,文化背景(当时还没有纸和笔,最初是一种占卜用途)
(4)、教师:在遥远的过去,安阳是一个繁荣的都城,甲骨文经过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至今仍被世界上的人使用,成为唯一流传到今天的文字,真的让我们从内心感到骄傲,我们的祖先直是太了不起了。
4、儿童操作,人手一份十二生肖的象形字,让儿童按顺序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