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践读后感 篇1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管理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知识。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如何管理团队是每个领导者都面临的问题。sagw质保的领导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学***打造一个不断进取、主动、协同、创新、高效的质保团队,为使公司发展成为行业领先,提供驱动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创新型科技公司保驾护航。
今天,宣广顺科与大家分享他在读到《管理的实践》关于“责任”时的感悟。后续还将继续分享其他人的研读心得,请大家持续关注。
《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德鲁克先生将管理诠释为“管理使命、承担责任、勇于实践”。贯穿全书德鲁克先生都在谈“责任”这一德鲁克管理学的核心,包括企业的责任、管理者的责任以及员工的责任,德鲁克先生认为,管理者只有清楚并履行自己的责任,我们的管理才是有效的;德鲁克先生同时认为,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的唯一有效方法是加强员工的责任感,而非提升满意度。
想想我们的质量管理,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的质量、工程、制造、采购等各个部门都清楚并主动履行自己的质量职责,读后感.如果我们的各级员工都清楚岗位职责并积极主动参与到质量管理与质量改进工作中来,那我们的产品质量不愁上不去。
但我们做到了吗?我看不尽然,而且差距明显。
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于质量责任和质量责任感。希望我们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能主动承担起质量工作的责任!作者:宣广顺
管理实践读后感 篇2
更具创新意义的是,德鲁克视社会和企业为有机体。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
”管理作为企业的具体器官,具有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员工和工作三个功能。该书具有思想一脉相承、高度洞察性、前瞻性和启发性的优点。最流行的现代管理思想和实践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
无论是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型员工管理、客户导向营销、绩效考核、职业生涯管理、部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还是最近非常流行的平衡记分卡,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源头。
更重要的是,《管理的实践》这本书更突出了“人”,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的光辉。企业是什么?是盈利能力?
还是利润最大化?利润不是企业和经营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的制约因素。利润是对企业活动的检验。
企业的主要职能一是营销,创造顾客;二是创新。企业生存的目的不是从企业自身出发,而是从外部出发,从对社会的贡献出发,从顾客出发。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简单的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就不能创造价值,只能依靠企业的创新。
如何实现创新,只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和员工的主动性。
德鲁克认为,管理不是许多体力劳动者做的工作,而是一项需要富有想象力和受过教育的人进行理性分析和概念思考的工作。我们习惯于把管理者和员工看成是按章办事、不负责任、不作决策的人,这只能消除企业的精神和创新。如何检验管理和创新的成果?
不是知识,而只能是业绩和成就。那种企图给管理人员颁发许可证的行为,对未受过特殊教育的人员不能从事管理工作,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和专业。任何使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的努力,都是为了消除一切波动、风险和未知,即消除自由、创新和增长。管理本质上是依据目标、业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
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管理者的授权,而是来自他们的责任。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唯一纬度在于时间。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管理者需要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因为管理能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越是高层管理者,就越应该关注自己的长期目标。
管理者必须在多种目标、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一种多目标的机制,即管理企业、拥有管理者、管理工人和目标。
同时,《管理的实践》也强调了责任。责任,是一个很简单的词汇。但要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实践,结果会怎样呢?
当然,答案是肯定的。一旦经理清楚地认识到他所承担的责任,他将在许多工作中更加谨慎,做的更好。但如何管理好一批员工的责任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这时,德鲁克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在完成任务后提高自己的待遇,然后借机管理自己的责任感。
在《管理的实践》的结语中,德鲁克给我们带来了一缕思想的清风,他说:“公司不能自称(绝对不可自称)是员工的家、归宿、信仰、生命或命运。公司不得干涉员工的个人生活和公民权利。
把员工和公司联系在一起的,只是一份可以随时解除的自愿劳动合同,并不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撤销的环节。”
因此,正确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可以减少组织与个人不必要的麻烦。那么,个人与组织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
”德鲁克用清晰和简单的语言帮助我们理清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
说了许多,发现德鲁克一个重要的观点:从开始就要把事情做对,尽量做正确的事情,而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正确地做事情上,否则,很容易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善始方可以善终。否则,走了很长一段路,努力工作,才发现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我要重新审视曼德维尔的那句“私利**成了公共利益”的格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将社会利益转化为自身利益。管理者必须将这一基本信念融入到每一个决策和行为中。
这是管理者最最重要的终极责任。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他人的生活,这也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
它的道路漫长、艰辛、坎坷,但只要你以一颗自信的心勇敢、顽强地迎接挑战,你就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赢家。
以前,我做什么事只要有一点不顺利,就会退缩,有时还会说上几句垂头丧气的话。在我的学习中,只要我有一些不太理想的考试,我就没有信心不能得到好成绩。而德鲁克的这种充满信心、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正是我所缺少的吗?
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满怀信心地面对,坚持到底,永不退缩。
管理实践读后感 篇3
你好,吴佳。我叫吴佳。我来自河南省西平。我在阳光下工作已经四年多了。我是一个热爱生活,喜欢尝试一切新事物的人。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个器官,一个赋予机构生命、活力和活力的器官。”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既要眼睛向外,关心它的使命及组织成果;又要眼睛朝内,注视那些能使个人取得成就的结构、价值观及人际关系"
管理是一门艺术,是需要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的艺术,更是一种智慧,是关系到人类福祉和世界未来的智慧,彼得·德鲁克作为管理学学科的创始人,著有多本管理学方面的书籍,最近有幸拜读了其著作的《管理的实践》,受益匪浅。
这本书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管理作为企业机官的作用
一、管理企业
首先,我们必须回答德鲁克的三个经典问题: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是什么?
我们的业务不是由生产者决定的,而是由消费者决定的;它不是由公司名称、地位或规章制度决定的,而是由顾客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需要决定的。
就像我们公司经营训诫中提到的,客户是公司之本,一切为了客户是阳光人的核心价值追求。
我们抓住了这一根本,从服务客户的角度出发,明确回答了“我们的业务是什么?“但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并不是盲目的。要用创新思维,辩证看待问题,履行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社会价值"也是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率先提出的概念,社会便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器官不能脱离其单独存活,管理好企业,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
二、管理管理者
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
“第二个石匠敲了敲门,回答说:”我正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工。
第三个石匠抬头看着天空说:“我在建一座大教堂。”。
当然,第三个石匠才是真正的“经理”。第一个石匠知道他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并努力实现他的目标。
他也许可以“用一天的工作换取合理的报酬”,但他不是经理,永远也不会成为经理。
第二个工匠拥有工作技艺,工作技艺很重要,没有技艺,任何工作都不可能获得生机,而如果组织不要求成员展现他们最大的本领,员工必定士气低落,但是太强调个人技艺,便会常常自以为有成就,偏离企业整体的需求。
德鲁克在管理管理者这部分中创造性的指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他把这项管理原则视做"管理哲学"
三、管理员工和工作
德鲁克认为,员工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必须了解这种资源的特点。
阳光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本,人才战略是阳光产业的第一战略。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人心",人性的理解和把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阳光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始终坚持重视员工心理分析,注重员工人性把握,很好的契合了德鲁克管理员工和工作的思想。
如何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有成就感,是企业管理者永恒的挑战。
通过上述管理的三项职能,我们可以发现德鲁克先生这本《管理的实践》的核心是"责任",而责任的主体是"人"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是人及其互动的集合体,而为了建成一个优秀的企业,对人及其活动的管理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读了这本书,对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更多的人能读懂它,了解它。
管理实践读后感 篇4
管理企业的过程就是将社会利益变成企业的自身利益。而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变他人的生活。德鲁克帮助我们充分的认识到个人和组织的关系。
也就是说,组织要求员工积极主动,以企业目标为努力方向,同时要求员工主动接受变化。但员工对组织的要求一般较为弱势,德鲁克却有着非常精辟的总结,首先,员工是一个人,通过职位建立地位,希望公平,正义,做事有意义,其次,员工要求企业建立标准,对员工良好业绩的关注。在关注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公司各部门能否努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要求?
两者在辩证中发展,缺失了其中的一个部分。企业如何留住员工,使员工更加积极主动,依我之见,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优秀文化,建立与员工自身价值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体系,让员工认识到他们是企业大家庭的一份子,而不仅仅是一个打工者。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就是文化的力量。
企业也应该对员工保持负责任的态度。企业和员工也是双向互动的。就市场营销理论而言,它也是一种价值交换。员工利用劳动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用来与员工交流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稳定的工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氛围等,可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促进员工与组织的双向互动。
这让我想起了今年上半年去海尔时,海尔强大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的激情与活力。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真阅读了德鲁克的著作,将德鲁克的理论与中国国情和海尔的实际相结合,推动海尔的发展。这也说明了能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可以为人类造福的伟大思想,就叫经典。可以创造这种经典的人就叫大师中的大师!
管理是一种实践。它的本质不是知识而是行动。它的验证不是逻辑,而是结果。它唯一的权威是成就。可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无知如何行?没有逻辑何来结果?
德鲁克的作品是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的最佳途径。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市场营销没有标准答案。是的,虽然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但它显然不同于传统科学——管理学没有标准答案。
**给我们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我们向**学习的东西也需要我们自己的思考,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坦白地说,这本书我并没有读完,其中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我慢慢的研读,品味其中的奥妙,吸取里面的精华。经典能给我们多少,不在经典本身,而在读经典的人身上。德鲁克不会给我们任何东西。我们需要为我们想要的而战。
管理实践读后感 篇5
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在这期间,对于中国的企业管理和变革,引进了大量的管理思想。本书《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学科的代表著作,本书的主轴和精髓主要是从三项管理任务出发,即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
对于管理而言,它是一个具有多重目的的组织,其中企业的管理是主要职能,
1、 企业管理,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简单的了解一下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人创造和管理的。它们不仅是从利润的角度来定义和解释的。它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获得最大的利润,而是如何获得充分的利润来应对未来经济活动的风险,避免损失。
企业具有营销和创新两大功能,企业生存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企业需要有市场地位、创新生产力、实物和财力资源、获利能力、管理者绩效和培养管理者、员工绩效和工作态度、社会责任等八个领域的绩效和成果目标。通过对企业存在的认识,衍生出管理者和管理者的需要。
曾有一位记者采访了中国商业经济最兴旺,最发达的温州,他听到了温州老板说的是温州人有“金钱没知识,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化没审美,有审美没信仰”。这是第一代温州企业家的通病,没有完整的管理是理念,当企业快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由于管理的缺乏阻碍了企业再次发展,使企业后发之力弱,大部份企业停留在中小规模。如今,第
2、 三代温州企业家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他们拥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能够很好地管理企业。
2、 管理者是管理团队的建设者
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有一支强大的管理团队支持,因为管理者是最为昂贵的资源,也是折旧最快,需要不断更新补充的资源。每个企业要建立强大而有效的管理团队,都将花费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有时会因管理不当而遭到破坏。
首先,管理者要有一个真正的管理团队,同时要制定一系列的基本制度;其次要对管理者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设法让每位管理者都能获得工作上所需的信息,以至于朝着经营目标所奋斗。
管理者要从六个领域去综合考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为管理者的职务、建立适当的结构、正确的组织精神,、具备治理机构、需要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为管理组织建立健全的结构性原则。
本书中列举了福特公司第一代总裁因为缺乏管理者是导致它衰败的主要原因,他把公司当成他的私人财产来经营,他采取了警察式的管理和唯我独尊的**统治,公司的其他主管对于公司经营状况是一无所知。他个人独断专行地掌握公司的一切权利,并实行严格的集中管理。他设定了所有的数字,只使用了一组数字来反映公司整体复杂的经营状况。
等等,以上对管理的误解导致了福特公司的衰落,即缺乏六个方面的综合管理者。福特公司第二代管理层恢复的关键第一步是管理层的组织和建设。
3、 管理员工和工作,即人力资源开发和开发
所有经济资源中使用效率最低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企业能否高效经营和发展,完全看能否促进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一位老师曾经提到过提高员工管理温度的五个步骤,让员工服从你、钦佩你、欣赏你、认同你、跟随你。
1服从你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授权制度来规范员工,让员工对你的权力不满意。当然制度只能对君子有效,对于小人,任何优良的制度的威力都将大打折扣,或者无效。员工不仅要被动接受工作,更要承担起实现经营业绩的责任。
2.我佩服你。 经理希望听到对经理的意见,或更明智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对产生你做派示范能力吸引
三。谢谢你,做些临时的福利,让员工享受到温暖和存在感。让员工对你有报答相助,感恩相知之心
4认同你,与员工沟通互动,从员工的同理心出发,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顺应员工的发展趋势。
5要跟随你,一个企业必须有足够的利润,相关的愿景和共同的价值观。当管理者把经营目标放在创造巅峰绩效,而不是追求快乐,很满足时,就等于宣称要超越一人系为重的重新做法,那么必然会有员工全力以赴地追随你。
4,未来经理,即需要占领未来市场的经理
现在是新技术变革的时代,各种机遇和市场变化日新月异,企业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广阔的机遇。管理者面临着新的压力和社会对管理者的新要求。管理者必须了解整个企业,按照集成过程进行管理。
管理者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工具,并需要开发出许多最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工具。
对未来的管理者提出了七个新的要求和任务
一、实施和开展有目标的管理;
2、 制定和提供战略决策的能力;
3、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承担更多的风险;
四、有建立一支完整的管理团队的能力,每位成员都具备强大的管理能力,能根据企业共同目标衡量自己的业绩与成果;
五、能视企业为整体,并将自己负责的领域融合到整个企业的整体中;
6、 具有快速、清晰地分析和沟通信息的能力,懂得如何激励员工;
七、有强烈发展自己的愿景,关注其他市场及其他国家的发展,了解全球多变的发展趋势,同时将世界区属融入决策中考虑。
未来的管理者不仅具有上述任务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诚实正直的性格。就像《德胜员工守则》中所说的,在德胜公司永远不实行打卡制,员工自觉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员工可以随心所欲的调休,但上班的时间是必须满负荷工作。这一点说明了得胜员工自主、自觉、自律、自控,也说明德胜公司管理者的正直诚实品格的表现。
此外,德胜公司员工从不把自己的成就归于自己,不把责任推给别人,也不把阴谋当智慧。当然,desheng公司的这些管理理念需要一个长期的管理基础。
管理是概念而不是技术,是自由而不是控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始终是管理者在管理的道路上的宗旨。
管理实践读后感 篇6
《管理的实践》是德鲁克先生在1954年写成的一本具有经典意义的管理学著作,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整体的管理书籍,今天读来,虽然语言有些艰涩,但依然开展了自己的实践,深受启发,使自己脑中的的知识有了一定得结构化。该书自问世50余年来,据说一直颇受众多读者的追捧,影响了全世界无数经理人和管理学者,不愧为被称为一部“管理的圣经”,难怪有人说“如果只读一个管理作者,那就读德鲁克;如果只读一本管理著作,那就读《管理的实践》”。
内容简介
《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视管理为整体、率先说明管理是企业的特殊功能、管理者肩负了明确责任的管理书籍。本书以实践为基础,以“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项管理任务为主轴,掀开了管理的奥秘与实务,揭示了管理的本质。指出管理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和专业。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将员工的目标导向组织的目标,并将管理者的个人影响降到最低。
本书的内容可以分为概论和主体内容两大部分。从管理的本质出发,阐述了管理者的角色、责任和未来的挑战。而主体内容又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西尔斯公司的故事为例,以企业管理为重点,指出: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以及企业的目标、成果与生产的原则。
第二部分以福特汽车的故事为例,管理管理者为重点,阐述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时也较完整呈现了企业文化的属性。以及企业的执行力和未来管理者的培养 。
第三部分从活动分析、决策分析和关系分析入手,重点分析了管理的结构。阐述了建立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和选择原则,分析了几种不同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第四部分以其“绩效为核心的整体观”,管理员工和工作为重点。以ibm的故事为例,它描述了创新的实用价值,让员工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然后创建了一个绩效最高的组织。
第五部分介绍了管理者及其工作、决策和未来的管理者,重点阐述了管理者的职责。尤其一再主张“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后有一个结语,着重强调了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初步理解。让我谈谈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启发性知识:
因为一个企业的宗旨是创造客户,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所以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两个基本职能,只有这两个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市场营销是企业的独特功能。企业之所以有其他组织,是因为它应该为企业推销产品和服务。
所谓市场营销,就是根据市场的需要组织产品的生产,通过销售的方式把产品提供给需要的顾客。事实上,根据这本书,自20世纪以来,美国的经济革命主要是一场市场革命。1900年,美国工商业人士对营销的普遍认识都是:
工厂生产什么,销售部门就卖什么。但是,现在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职责是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
企业的第二个功能是创新,即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对企业而言,单靠营销无法构成企业,只提供产品和服务是不够的,必须提够更好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才行企业不一定需要成长壮大,但是企业必须不断进步,创新不仅表现在技术层面上,还可能表现在经济面上,比如,卖冰箱给爱斯基摩人,用来防止食物结冻,等于发现了一个新市场,从技术层面上看,当然还是旧产品,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却是一种创新。一般来说,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由此可见,创新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因此,企业专门设立一两个部门负责创新。例如,一家物流公司建立了两个创新中心,一个负责与运输相关的创新,另一个负责与货运和客户服务相关的创新。
企业的目标是决定今天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以便明天能够取得成果。但这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采取行动塑造未来,权衡当今的方法和未来的成果,平衡近期和远期。但是要做好这些事,远超出凡人的能力,即使有一些改进的方法,关于未来的决策仍然只是预期而已,很有可能出现出错的情况,因此任何经营决策都必须预先做出改变,调整或补救的准备针对每一个经营决策,管理者都必须预先作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将未来打造成预期的模样。否则,即使未来的技术有望更加辉煌,企业的决策也只是一厢情愿,这意味着今天的管理者必须为明天的管理者做好系统的准备。
只有明天的管理者才能调整今天的决策,以适应明天的环境,把理性的投机转化为现实的成就,使明天的环境更适合今天指定的决策。因此,在培训管理者时,我们重视帮助有能力做出未来决策的管理者做好准备,为管理者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使企业在未知的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企业文化的优秀,表示企业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于个人投入努力的总和,为了在管理层中塑造优秀的文化,必须依赖道德力量,强调优点,重视诚信,追求正义,在行动上树立最高标准,但是道德不等于说教,道德必须建立行为准则,道德也不是告诫,说教或良好的愿望,而是重在实践。管理需要具体、具体和明确的做法。在实践中,它强调优势,激励优秀业绩,显示出企业文化根植于道德。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五个方面的实践,确保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整个管理组织中得到贯彻落实:
必须建立高绩效标准,不能容忍平庸的绩效,必须根据绩效给予奖励。
2每个管理职位本身必须有其价值,而不只是升迁的踏板。
3必须建立公平而合理的升迁制度
四。《管理规定》必须明确谁有权对试管管理的命运作出重要决定,管理者必须有办法向高层申诉。
5在任命管理者的时候,必须很清楚诚实正直的品格是对管理者的绝对要求,而且是管理者本身原有的,而不是临时。
员工需要什么样的动机才能取得最佳绩效?美国工商界的回答往往是:员工满意度,但这一概念可以说毫无意义。即使有一定的意义,也不足以激励员工充分满足企业的需要。但是企业之所以关心满意度的问题,是应为认识到在工业社会中,恐惧不再是员工的工作动机,所以企业不得不直接面对当恐惧不再是工作动机后所造成的问题,于是就将焦点转移到员工的满意度,于是我们采取的做法是以追求绩效的内在自我动机,取代由外部施加的恐惧。
所以现在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我们用金钱买不到责任感。财务奖励和**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有员工愿意追求更高的绩效,他们才能创造更高的产出。但是如何才能激励员工:
1.慎重安排员工职务
慎重的安排员工职务,这一点向来就是激发员工干劲的先决条件,最能有效刺激员工改善工作绩效,带给他工作上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一般员工的产出标准通常都是最低标准,因此不可避免会误导员工这个是常态,它们是不该公布这个最低标标准的,其中,ibm就决定取消通行标准,让员工决定自己的工作标准,针对每一个职务,都应该想办法说明这个职务对于达成部门,工厂,公司的目标应该有什么贡献,以这个目标来取代最低生产标准,把生产目标的完成作为员工工作的标准。
2.培养员工的管理者角度
工作安排、绩效标准和信息是激发员工责任感的条件,但他们并不能提供获得最佳绩效的动机。只有当员工有了管理者的视角,他们才会认为自己的业绩会影响到企业的兴衰,进而承担起实现最高业己的责任。只有员工确实做了值得骄傲的事情时,他们才会感到骄傲,只有当员工确实有所成就是,他们才会有成就感,也只有当他们承担重要的任务时,他们才会觉得自己重要,真正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受重视感是奠基于积极,负责的参与有关自己工作和工厂社区管理的决策。但是仅仅是培养是不够的,员工还必须有机会在企业活动中担当领导,在每个企业中,员工都有机会在管理员工的同时获得管理者的愿望,在每个企业中,也都有许多活动不是属于企业经营的范围,例如,十字会的献血活动,圣诞晚会,排轮班表等。
员工可以暂时负责这些事情,以实现成为管理者的愿望,更好地从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最后说一下我在读书时的心灵感触,其实在刚拿到这本书时心中确实有点忐忑,因为我很少完完全全的去读一本书,而且我觉得半个世纪以前写的管理书籍不可能还有多少新意和深奥的地方。然而,当我仔细阅读时,我发现我真的想要更多。虽然它的内容在今天看来并不深刻,但50多年前对管理学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还是令人惊叹的。
而且一般的管理“大师”,大多专注于管理的某一领域,比如战略、营销、人力资源等,但德鲁克大师却视社会和企业为一个有机整体,企业不仅盈利而且与公益挂钩,从而系统、全面的来看待管理,可以说字里行间闪烁着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真不愧被誉为“管理的教父”、“大师中的大师”。正是《管理的实践》一书的出版,使管理真正成为了一门学科。当代仍在流行的许多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比如:
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等等,由于我的有关管理的知识尚浅,可能不能完全的理解德鲁克大师的想法,但我想我会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领会的。
管理实践读后感 篇7
100亿吨磷的完成,极大地鼓舞了人民进一步加强和扩大磷发展的士气和信心。回顾昨天,半个多世纪来磷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几代开佛士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建成了一个100亿的企业。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这十多年间,是开磷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效果最好、企业影响力不断扩大、综合实力得到极大增强的时期。要想全面、深入地了解开磷这一个阶段的情况,《管理实践》丛书便是最好的参考资料和阅读教材。
作为物管部门的一位普通职工,为了理解此书的真正内涵,我不止一遍的读完了全部文章,在每一次的反复诵读中,我都能深深地体会到开磷历经艰辛而又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丛书散发着浓浓的墨香,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是开磷管理经验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集开磷企业文化和管理实践之大成,以我之见,这样的好书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反复诵读,经常做笔记,并将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当中。全书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和客观平实的视角,全面阐述了开磷的管理思想和企业理念,对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做强做大开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集团公司要求班组长以上人员认真学习《管理实践》丛书,从中汲取丰富滋养,鼓舞职工斗志,认同开磷文化,深化对开磷的认识,为早日实现千亿目标凝聚起强大合力,作用非同寻常,对自身和集团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屈庆麟早在担任重钙厂厂长期间,就强调要“多喝墨水,少喝酒水”。2000年底担任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后,又在多种场合重申学习的重要性,并把“多喝墨水,少喝酒水”作为开磷的学习文化来提倡。他说,“酒水喝多了不好,昏昏沉沉的,贻误工作,影响家庭的团结,同时影响个人的健康。
”他批评少数干部,“一看书就头昏眼花,一写东西更是苦不堪言。”“有的干部自感能力不足,因为不爱学习,肯定适应不了新的形势。”还有,“我们有的人就开始懈怠,开始懒惰,开始看书头疼,精气神不够……”,等等。
董事长不仅要求干部多学习、少交际,更是善于学习、爱读书的典范。作为当家人,他除了阅读经营管理类书籍外,哲学、历史、科技、金融**、文学艺术以及英文类书籍,还有各类报刊,可谓无所不包。即便工作再忙、压力再大,书始终陪伴着他,哪怕出差在外,书籍总是他的必备之物。
正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事长的讲话总是联系实际,针对性强,言之有物,信手拈来,语言精炼,逻辑性强,广大干部职工特别喜欢听。他给高管人员讲课,古今中外,引经据典,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管理,从行业态势到企业现状,从生产经营到精神文明,从党的宗旨到企业文化,真是汪洋恣肆,纵横捭阖,酣畅淋漓,恰到好处,听起来实在过瘾,令人佩服。我认为,这是领导充分阅读诗书,注重实践,不断向书本、实践和群众学习的结果。
高尔基说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只有多读书,才能与时俱进,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和能力。
《管理实践》丛书洋洋数万言,涵盖内容博大精深,要完全领略全书的精神实质实属不易。所以我决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地去学习这套丛书,深刻地去理解其中的含义,以期以此书的精髓作为指导我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歌德说过:“读一些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对于开磷人来说,阅读《管理实践》丛书,就是品尝一顿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特别是在企业转型升级、迈步千亿开磷新征程的今天,我们更不能缺乏精神的滋养和信念的支撑。
工作之后静下心来读书很难。读书重在静心,如果心气浮躁,眼睛看着书本,心里却在想着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即使是身处再清净的地方也会读不进去的。但是在这样一本好书面前,我会不由自主的想去涉猎其中每两秒的文字,因为和这样一位“高尚的人”“说话”会让我的心灵受到洗涤和感染,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益处。
物管部:秦萍
2014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