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祥林嫂读后感悟1500字

2024-01-26 16:50:17 祥林嫂读后感悟

【#实用文# #祥林嫂读后感悟1500字#】感言是我们用来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 感言是我们用来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有没有比较好的感言给我们参考呢?编辑为大家带来了“祥林嫂读后感悟”的相关内容,请您仔细了解所述内容!

祥林嫂读后感悟(篇1)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题记

第一次读《祝福》是在初一的时候,记得读完后印象最深的当然是祥林嫂,那个时候总觉的她是那么的不幸,总觉的是老天在和她开玩笑,亦或是她上辈子做了太多的坏事,这辈子要用一生的时间来补偿。

而今,学完之后,当初的想法一下子消失了,在同情祥林嫂的同时也认识到祥林嫂的命运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更不是老天在和她开玩笑,而是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影响不允许她过上好日子。

我真想对祥林嫂说一句:“祥林嫂,你真傻,你不该去反抗,纵使你有千万种委屈。”祥林嫂的命运,怪不了别人,怪不了四爷的顽固,怪不了婆婆的自私,怪不了柳妈的无知,要怪就怪她不懂得男尊女卑,不懂得逆来顺受,不懂得听天由命。祥林嫂一定知道她自己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可她就是要反抗,殊不知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子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已经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企容她这区区的一个弱女子就能改变得了?它们是如此的伟大,伟大到连庙祝都厌弃她去捐门槛。贞德她不该顶撞封建制度,她错就错在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没有认识到命运不是自己说怎样就是怎样……

祥林嫂读后感悟(篇2)

一、启蒙者与被启蒙者

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开裂或许是祥林嫂走向逝世的一个推动力。鲁迅在《祝愿》中组织了作为我国现代知识分子也是启蒙者的“我”与祥林嫂的一次直接对话,颇具深意。

“一个人死了之后,终究有没有魂灵的”

“那么,也就有阴间了?”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面队祥林嫂的一次次的拷问,“我”惊讶的站着,“立刻害怕起来了”,“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仓促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并且“明日决计要走了”。

毛泽东说过,民族资产阶级自打娘胎里带出来的便是软弱性。他们能否担当起启蒙者的重担,对此鲁迅深表质疑。在《故土》中,相同组织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对话者是“我”与杨二嫂。

杨:“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

-----“我惊诧了”、“我惊慌着”、我知道无话可说,便闭了口,静静的站着。

他们之间似乎有一道厚厚的墙,一道厚的隔阂,阻断了启蒙的进行,让人窒息。难怪鲁迅在《求乞者》中写道:“我顺着脱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别的有几个人各自走路。”乃至在结尾处仰天呼吁:“灰土,灰土……灰土……”。

启蒙者自私地、灰溜溜地逃走了,祥林嫂失掉了救命稻草,也失掉了重生的或许,走向了通向逝世的不归路。

二、生与死的两难挑选

祥林嫂面对的人生窘境是无法挑选的困惑。

活着,生不如死,贺老六和阿毛都离她而去,连自己的苦楚也被咀嚼成残余而丢掉,更是被鲁四老爷视为“谬种”、不干净之物而失掉了参与祭祀的权力,乃至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若挑选“死”,又怕有阴间,并且柳妈诡秘地对她说:“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死也不是她的最佳挑选。

三、敞开的文本

但是祥林嫂总算死了。

“什么时分?-----昨天夜里,或许便是今日罢。----我说不清。”没人知道她什么时分死的。

“怎样死的?-----还不是穷死的?”更没人去关怀她是怎样死的。画家裘沙先生曾著文称她是“自杀”的,这或可成为一家之言,可在鲁迅身上是找不到切当答案的。

在《孔乙己》中,鲁迅相同有一段相似的文字:“我到现在总算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现已死了。”孔乙己死得和祥林嫂何其相似:“说不清”、“大约”。

这便是鲁迅式的敞开文本,也是鲁迅值得毕生阅览的原因,他的著作是说不尽的。你能够说祥林嫂是自杀的、病死的、饿死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能够从不同视点予以阐释。

总归,祥林嫂的死,与其说是:儒、释、道“三重压榨的成果,不如说是被启蒙者扔掉的成果。

祥林嫂读后感悟(篇3)

在夜幕降临的时刻,在别人欢笑的时刻,天空突然划落一颗星,它是那么暗淡无光,谁都没在意。天空再一次为她哭泣,再一次怜悯她。她永远告别了,告别了这吃人的地方。

“祥林嫂死了”突然有人说道,其他人都围了起来议论纷纷,这时管家来了他看了一眼尸体,命人把尸体扔了,一具尸体慢慢的和黄土混为一体,善良和纯真也随之埋没。

之前祥林嫂也有过一段美丽而又幸福的童话,可好景不长丈夫去世了,丈夫的死给她沉重的打击,一个柔弱的女子担负起一个家的责任,美丽的容颜也随之抹上厚厚的一层尘土,在家里她挑水劈菜,而婆婆只把它当作一个干活的机器,但她没有丝毫的怨言。而婆婆也更想把她卖了。她跑去外面找工作。但最后,我还是没有摆脱厄运。一下子,我尝到了黄连的苦味。

很快她投入到了另一段美好生活,也有了一个小孩,她丈夫每天很努力干活,孩子也很听话,几年以后她的历史又发生改变,孩子被狼吃了,丈夫气死了,她再一次生生的被苦难给袭击,她现在完全的失去了精神的支柱,使她的年龄提前了20岁,但是为生活,她再次走进鲁镇,可人们态度几乎发生180度大转变。他不能留下来,所以他离开了,成了一个真正的乞丐。最后,一场悲剧结束了一个人,一个一生受苦受难的女人。

残酷的社会没有给他生存的机会。谁是罪人?我的笔迹不会在这里继续,我想大家都知道。

祥林嫂之死读后感(二)

刚看了孔庆东的《祥林嫂之死》,分析杀害祥林嫂的真正**。边看边有很多感触。

其一,通过大家听祥林嫂讲述阿毛之死的态度转变和对祥林嫂头上伤疤的态度,“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关系。好像互相关心,……,好像挺亲密,在内心深处有这样可怕的意识,是把别人的命运当节目看,赏玩别人的苦痛”。即使是当前的社会环境,也依然如此。

据说农村的民俗很简单,但我父亲经常告诉我邻里之间的真实关系。明火暗刀。当面夸奖你家日子过的好,心理却是深深的妒忌,巴不得看了你的笑话;明里赞你家儿子有出息,考上了大学,暗里又是一阵不忿:这样的主儿也能出大学生,真是老天爷瞎眼了……

其次,祥林嫂子是怎么死的?孔庆东认为,这是整个社会文化造成的悲剧。这是真的,但祥林的自我认同也存在根本问题。为什么把自我价值期待于别人的眼光呢?

如果能坚持自我,认定自己的存在价值,我行我素,就像李白那样“天生我才必有用”,又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悲剧呢。当然,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封建礼教下要求女性有这样的思想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好好反省自己。

祥林嫂之死读后感(三)

在古代,妇女地位低下,遭受三纲五常的**,无人幸免。在教材中,我与在人们“祝福”时死去的祥林嫂结识,她的命运让我为之叹息。今天,我要为祥林嫂讨回公道!

初遇祥林嫂

当四婶家缺女工时,卫老婆子举荐祥林嫂,四婶看她安分耐劳,就收留了她。当看到这里时,我还觉得四婶为人善良,可后来我才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赶走祥林嫂

卫老太派人抢劫祥林姐姐后,岳母及时赶到。真是一本书!定是那卫老婆子从中作梗,收了她婆婆的好处,这还不够,吃着碗里的,还惦记着锅里的,将府中闹得沸反盈天,还死乞白赖的又举荐祥林嫂,一派阿谀奉承,坐收渔翁之利,典型的两面派,好一个一箭双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将祥林嫂视为自己手中一颗棋子,把她当作赚钱的工具。

祥林夫人的死与她有关。她就是其中之一!

丧夫丧子之痛

婆婆为了钱财,将祥林嫂嫁到山里,可好景不长,天不遂人愿,她的丈夫去世了。后来,儿子阿毛又被狼叼走,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走向人生的低谷!试想:

若她的婆婆不将她嫁到山里,那么,她也可以在四婶家长久地待下去,也不至于最后落得个无家可归的下场!她的婆婆就是罪魁祸首,她就是**之二!

再来四爷府

这次,四婶又一次收留了祥林嫂。本以为祥林嫂从此可以无灾无难,可就在祭祀之时,四婶对祥林嫂百般嫌弃,嫌弃她手脚不灵活,这与之前看到的“初遇祥林嫂”可真是天壤之别啊!当祥林嫂提到儿子阿毛的死时,四婶又百般嘲讽,没有安慰她,使她的心灵坠入无比的深渊,不能从“丧夫丧子之痛”中走出来,这真是典型的“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若不是四婶三番五次提及祥林嫂的伤痛,一次又一次的揭开她的伤疤,她又怎会内心彻底崩溃?所以,她就是**之二。

你们在祝福,可她呢?

柳妈让祥林嫂去拜门槛,四爷百般嘲讽,把她当做外人,不让她说是自家人,柳妈还跟祥林嫂提及鬼魂的事情,这就是祥林嫂死时心中所想。祥林嫂子拜门后,四爷看不弃她,因为她是家里的老大,没有儿子。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四爷又把她赶走了。她走在街上,回想起柳妈的话,心想:我的阿毛,你是**?

……她的死之后的归宿就是找她的阿毛,正是因为柳妈的一句闲话把祥林嫂彻底推向了死亡的深渊,她就是**之三。

一个女人,就这样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是封建社会的伴奏。在她人生坠入低谷时,没有人帮助她走出来,导致她深陷泥潭,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她是卫老婆子的一颗棋子,她是四婶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劳动工具”,她是柳妈无聊时的消遣的玩笑,她更是封建社会的陪葬品。

与今天相比,人人平等,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可或缺。我们今天不容易平等。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我们应该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帮助他们走出人生的低谷!

愿祥林嫂在天之灵可以安息!

祥林嫂读后感悟(篇4)

这周,老师带我们学习了课文《祥林嫂》。一开始,我只是抱着“终于可以放松一下读一读小说”的心态读完了课文。但通过深入分析,我越发改变了自己对待课文的态度。

课文中祥林嫂是个命运多舛的人物。她先嫁给了一位丈夫,但不幸死去。她婆婆逼迫她再嫁,但他愿意做一个节妇所以出逃到鲁镇四叔家做工。后被抓回去,嫁给了另一个男子。但不幸这个人也死去,所剩下的孩子也被狼叼走。因为族权的缘故,大伯将她赶走。她无奈只好回到鲁镇做工,但受尽嘲笑,最终悲惨的死去。

也许读完课文,大家对祥林嫂的遭遇感到不幸与同情,但文章想让我们深入了解的是当时社会风俗对待女人的不公与黑暗。诚然祥林嫂是个寡妇,她嫁的两个男人也都死去,但我认为这并不能成为他受到嘲笑的理由,毕竟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的丈夫死去。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认为祥林嫂应该在家守寡,做工是根本不行的,何况再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祥林嫂出来做工和再嫁都不是她本人的意愿,而是她婆婆的。

这个充满不幸的女人戴着“夫权”的枷锁嫁到了贺家墺的时候就已经背上了骂名。之后的两年,她的生活很幸福,但遭遇了失去丈夫与孩子的打击后她只能在此回到鲁镇做工因为“族权”不允许她继续留住在那里。仿佛还不够似的,回到了鲁镇的祥林嫂受尽了关于丈夫与孩子的嘲笑。虽然柳妈给她出了个捐门槛的主意,她也确实做了,但她受到的却仍然是他人的不信任。最终,在“神权”的压迫下,她离开了四叔家里,最终悲惨的死去。

祥林嫂读后感悟(篇5)

又下雪了。

墙脚好冷啊。周围好热闹啊。新年又到了呢。

我第一次来鲁镇时也下着雪呢。

那天,我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心里忐忑不安。冬天到了,春天也就近了。春天一到,当家的忌日也就要到了。但我还是决定逃出来逃出那个贫穷没有温情的家。远离那个严厉的婆婆,远离那里的一切。我找到了卫老婆子,她答应我帮我在鲁镇找活做,我有的是力气,我能养活自己。

卫老婆子果真在一间大宅子里帮我找到了活干,真的感谢上天,为了保住这份工作我每天夜以继日的忙碌,因为我知道从我决定逃出来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了要用自己的双手拼命。

那年的新年到了,鲁镇上下都十分喜庆,我也找到了阔别好久的温暖,于是我更加拼命的干活,我想用我的劳动来感谢给了我一条活路一口饭吃的鲁四老爷。我以为我可以就这样在鲁镇里过着,虽然疲惫却充实而满足的生活。谁知婆婆竟找到了我。我本想去河边淘米的,竟有两个五大三粗的男人从河边的船上突然跳出来,把我抱到了船上。还堵住了我的嘴,把我捆了放到船板上,我看到了我的婆婆,那个本应被我好好侍奉好好孝顺的女人。然而,我却逃了出来,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顾一切的逃了出来,丢下她。似乎一切皆有因果,我不孝,这就是报应。

她冷漠的从我身边走过去,她从来是这样,冷淡而且从容,我曾经一度讨厌她这样的脾气态度,现在好像一样。我却没料到婆婆竟早已将我许配给别人。我求婆婆,保证以后好好的孝顺她,不再逃跑。在鲁镇挣到的钱,一分也没有跟婆婆要,我眼泪哭干了,膝盖跪破了,却还是挡不住花轿临门。他们说婆婆他们的彩礼,我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我在花轿上大嚎大叫,把我能想到的肮脏的话全骂了出来,从卫家山一直嚎到贺家坳,一直嚎到喉咙全哑了,却还是挡不住拜堂成亲。我不嫁、不嫁,我死也不嫁!我说了我有的是力气,我终于挣脱了那几个男人的手,顺势一头撞在香案脚上,我感到血肉绽开的疼痛,感到鲜血一点一点的流下来,快乐极了。我说了,我不嫁,死也不嫁。

可惜我没死,他们把我和那个男人反锁在房间里,我已经没有力气抵抗了,只是骂,一直骂一直骂,嗓子已经哑的不像话,但就是一直骂,我也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徒劳。在别人的眼里是多么的可笑,我只是要骂,骂光这世界的一切,我讨厌这个世界。

我渐渐的恢复了力气,那个男人,别人都叫他贺老六,很能干,对我也不错,这个家里没有让我头疼让我畏惧的婆婆,日子过的轻松了许多,也平淡了许多。平淡到,我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想念鲁镇的生活,不记得什么时候不再抱怨上苍不公,我忘记什么时候开始与贺老六生活。平淡到,我甚至忘了上一次笑是在什么时候。到年底,我生了孩子,我们都很欢迎那个孩子的到来,两口之家忽然就变成了三口之家,我也就渐渐的有了信念有了希望。那个孩子给予了我巨大的力量,我本以为我的生活就会这样平淡的过下去,谁知道一场伤寒竟要了贺老六的命,那个给予了我两年的平静而清闲的生活的男人,竟就这样撒手,离我而去,我抱着我的阿毛,哭到颤抖,亲爱的孩子,以后你就是妈妈的一切,为了你,妈妈一定会变的更加坚强,我开始每天挑水打柴,摘茶养蚕,男人女人的活都做得来。我要我的阿毛健康快乐的成长,他是一个好孩子,他有权利得到幸福。

春天快过了,我要我的阿毛在门槛上剥豆,我在屋后劈柴淘米,狼来了调走了我的阿毛,天知道我是多么后悔我宁愿自己被叼走千次万次,也不希望被叼走的是我阿毛,我是多么的该死啊,阿毛是那么听话的好孩子,阿毛还只是个孩子啊。我在山洞里看着他血肉模糊的尸体,看着他已经空空如也的五脏,眼泪不停不停的流。我好恨啊,好恨老天带走了我的丈夫,又带走了我的儿子,却为什么不带走我!?

是谁说,寻死,是一种逃避。我只知道,寻死,却死不了,是一种悲哀。说那些话的人,只是没有尝过生活的苦,如果有一天,他只是因为活着而活着,失去了所有的信仰,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欢喜,总之,一切美好的词汇,在他的生活中,都已摸索不到时,他也会明白,死,才是解脱。

大伯来收屋了,赶我走。我一路茫然,不知是该去往何处,还是该一死了之。竟走到了卫家山,遇到了卫老婆子。她见我的样子,听了我的遭遇,几声宽慰,然后便建议我重回鲁镇,到鲁四老爷家里继续做女工。我于是回忆起在鲁镇充实的生活,哪里洋溢着人间的温情。我便下了决心,跟着卫老婆子又回到了鲁镇。

鲁镇还是我初来似的面貌,只不过那年的鲁镇,满眼都是耀眼的白色,如今,却是凋零的黄色。

卫老婆子道出了我的遭遇,我立在一旁听着,马上又想到了我惨痛的人生,那个问题仍在深深地困扰着我。为什么,我却活着?

我真傻,真的。我说。我流着眼泪叙述者阿毛是怎样惨死在我的大意与狼的尖牙利爪之下,到最后,哽咽着说不出话。

我看到夫人的眼圈红了,然后便叫我拿圆蓝和铺盖到下房去,我的心里顿时升腾起一股暖意。并且,我十分贪恋这股暖意。

于是,我开始频繁的跟人们叙述那件刻在我心里,让我懊悔不已的事。我真傻我说。她们围在我的身边,陪我掉眼泪。我也不明白,我怎么那么可悲。居然那么廉价的,渴望别人的同情与可怜。

其实我并不是没有发现,主人们对现在的我感到十分的不满;其实我并不是没有发现主人们嫌弃我,祭祀时甚至不敢让我动手;其实我不是没发现,别人早也厌倦了我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我可悲的命运。我都发现了,只是不知道怎样改变。便选择了沉默。那个唯一让我感受到过温暖的地方如今也只剩下冷漠得人心。

只是我越发现人们的冷漠便越怀念我的阿毛。又要到新年了,老爷家忙得不得了,我却闲了下来。我望着天空,为自己觉得悲哀。又忍不住说我真傻柳妈看着我,我没有看她,却也感到了她不耐烦的神气,她问起我头上的伤疤,她说我当时真不如索性撞个死,我想说我倒想死呢,一了百了,却没说出口,因为我真的怕了,怕柳妈说的话做了真,我死后还要受苦。

我不要,我不要。我已经受了一世的煎熬,我过够了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换一个清白之身。

我按照柳妈的说法,去庙里捐门槛,价目是大钱十二千。快够一年,我才积攒够了这些钱。去庙里捐了门槛。我忽然就心安了。旁人的嘲笑、主人的不满,都已经过去了。我是清白的人了。我死后不会再受苦了,我知足了。

我格外的满足,人也开心极了,似乎我悲惨的生活已经过去了,祭祀的时节到了,我似乎找回了以前的力气,抬桌子、取酒杯,却听得夫人大叫了一声你放着吧,祥林嫂。似乎我正做着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刚刚有了点温度的心,又骤然结了冰,有一点点领悟,自己存在,是多么的令人厌恶与鄙夷。我不可能变成清白的人了。我便开始害怕,怕一切与黑暗有关的东西。他们开始吞噬我,或者,早已吞噬了我。

夫人开始明白的嫌弃我,接着,把我赶了出来。我终于有沦落的无依无靠,这一次,却彻底成了乞丐,靠别人的怜悯维生,我越来越不明白,我为什么还活在世上。

今天,我终于遇到了能解答我问题的人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我问他,他却支支吾吾的,推说自己也说不清,逃似的离开了。原来这样的问题竟是识字的人也看不清、摸不透、弄不懂。

我也就释然了,竟是这迷糊之事,我也并不想弄懂了。就算是有地狱,我捐了门槛,也不该再受罪。

不远处,鞭炮声又响了起来。震耳欲聋。我看到白茫茫的世界尽头,我的阿毛在冲我挥手,微笑。

我忽然感到无比的幸福,满足的闭上了眼睛。

这悲哀的一世终已过去。我解脱了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掌声》读后感悟 | 边城读后感悟 | 名著读后感悟 | 活着读后感悟
上一篇:个人特长及自我介绍(合集10篇) 下一篇: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工作简报精选7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