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学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七年级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诵读国学经典,浅悟教育心得》。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留下了中华民族的烙印。
先人圣贤推崇说 “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再次诵读论语后,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孔夫子的伟大,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循循善诱思想的老师,是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一面镜子,让我们在现代生活匆匆的路途上,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凉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特别是809一代,我们应该经常阅读《论语》,用理论指导我们的行动。
首先,做事要先做人,要充满爱心和智慧。在生活中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脚踏实地做好身边的每件事情,以积极地态度去拓展世界,从内心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样对待学生的时候才能向孔子一样循循善诱,让学生倍感亲和。
其次,在学习中成长,边学边用,学习为己用,学习应用。作为一名学习型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口中又让我一次次获益。
“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
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的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的宽是因为它汇集了成千上万条小溪。
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在我们学校这个大集体里,就有许多我的良师益友:
他们的才智值得学习。这样我就可以在这万顷绿田中给自己增添更多知识的养分,这正是《论语》传与我的做人学问的道理呀!
最后,教学有法学无定法,孔子深信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教学手法单一化,就无法适应个性迥异的学生。在教学中去了解学生个性,又通过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反作用于教学,如此,教学工作必将在良性循环下处于“彬彬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诵读千古美文是树人之根本。书声琅琅,开卷有益。
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胸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准则;“见利思义,见危授命”的精神;“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高洁……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们尤其孩子们道德的根基。
《论语》在今天最重要的的是给了我们现代人一双眼睛,一双看心灵的眼睛,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在我们的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我们的幸福其实来自于没有被开垦的土地。作为现代人的教师,我们应该超前教育,爱读书,读好书。
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有诗意的人,一个为祖国服务的人。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让我们把目光由只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完满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心胸开阔,心境敞亮,心态坦然的人。
学国学演讲稿【篇2】
品读国学经典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品读国学经典》。中国国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对于我们了解自己的根源、提升自身修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用心去品读国学经典。
首先,让我们从《论语》中寻找到品读国学经典的启示。《论语》作为我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一,是讲述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经典之作。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人们的道德伦理要求。例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话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作为年轻人,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做到谦和有礼,互相尊重。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论语》中学习到思索人生意义的智慧。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孰谓之不盛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人生中获得真正的成功。因此,我们要像孔子一样,努力学习,不断探索自己的人生。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另一个经典《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代表了道家学派的思想。其中,讲述了道、德、无为等重要概念。其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变化而生,世界万物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我们要将自己融入到大千世界中去,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内心,还要学会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同时,“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是通过口头的夸夸其谈来表现,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因此,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的信念。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红楼梦》这部文学经典。《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故事曲折、人物众多,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作为读者,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人生的真谛。例如,贾宝玉的反叛与桑梓情怀,黛玉的感性与坚强等等。这些人物的形象都给了我们巨大的触动。同时,《红楼梦》这部巨著还包含了许多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使我们对中国古代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品读国学经典,不仅是了解传统文化,更是提升个人修养的一种方式。正如井底之蛙只能看到狭窄的天空一样,只了解当下的所见所闻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品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放眼于千年历史长河,领略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同时,国学经典中蕴含的智慧和道德观念,也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更深刻的影响。
中国国学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通过品读国学经典,我们能够汲取那些历代智者的智慧成果,拓宽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综合素养。尊重传统,也是尊重我们自己的文化根基。我们要有一颗善于思考、虚心向学的求知之心,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用智慧开启成功的大门。
让我们举目四望,品读国学经典,相信我们将懂得更多智慧,感受到更多的人生价值。愿我们用心去品味、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人生!
谢谢大家!
学国学演讲稿【篇3】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你们好,今天很高兴站在这里,做一下这半年来,学习国学后,我个人对国学中“孝”的见解。
还记得《背影》中那段话吗?“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要到那个月台,你必须穿过铁路,跳下去爬上去。
父亲是个胖子,走路要费很多功夫。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但对他来说,穿过铁路爬上那边的月台并不容易。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体微微向左倾,显示出努力。然后我看到他的背,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当我再次向外看时,他已经把红橘子拿回来了。过铁路时,他先把橘子撒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来,然后拿起橘子走路。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前,把橘子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四十多岁的朱自清再次落泪了。
是的,不管我们多大了,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
父母从我们呱呱坠地到我们长大**,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
我们从小就在父母的双臂中怀抱,我们从小就在父母的心血中生长。当我们长大时,父母又操心我们的学业,操心考取大学,考上大学又千方百计保证我们的生活花销,毕业了又担忧孩子的就业,然后就开始一直关心我们的成家,等有了下一代更是年老体衰也全心照顾。只要孩子能吃饱,父母宁愿挨饿受冻。只要他们的孩子快乐,他们的父母就会得到安慰。
刮风时,父母会本能地用身体和手臂保护孩子。就在5.12那次汶川大**中,当我们的救援队到达北川时,大家惊讶的发现,震得的最严重的不是汶川而是北川。
士兵们正在那里旅行。突然,他们听到废墟下一个虚弱的小女孩的声音。帮助我。谁来帮我。他们搬走了废墟,用千斤顶支撑着预制板,发现里面有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女孩。他们承受了一天一夜的压力。天就要亮了,战士们辛苦的把那孩子拉出来,小女孩奄奄一息,叔叔,快点救我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解放军叔叔来了。
战士们听到以后,把预制板撬起来才发现,下面躺着的就是孩子的父亲母亲,而那一幕让所有的战士流泪了。孩子的父母已经离开人世了。妈妈面朝上,两只手支撑起一块预制板,父亲背朝下,像卧撑一样,背上压着一块预制板,就在父母二人手臂交叉的中间那个小小的空隙里,这位小姑年娘幸存了,亲爱的朋友们,就在那一瞬间,孩子活了下来,母亲离开了人世。
父母有时会为我们付出宝贵的生命。然而父母从来不向我们所求什么和要求报答。
而我们又做了什么呢?
就在前年的苏州,一个小姑娘跟自己的母亲吵架了,妈妈告诉她,孩子呀,你都上高中了,妈妈每天打扫卫生,妈妈下岗了,给人家当清洁工,一个月才800块钱呀,你考试,考了这么少的成绩,妈妈多难过呀。我女儿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我粗心吗?孩子呀,如有妈妈马虎了,人家一分钱都不给呀。
可恨的女儿一出门就离家出走了。多么小的一件事,十几年的修炼,你只要轻轻一弹就可以放弃。我妈妈让家里所有的人都去找他。我找不到他。
晚上**点钟了,小姑娘独自一人走在街头,她又冷又饿,流着眼泪,恨着自己的妈妈。走到一个大排档那里,看着人家吃东西,眼泪汪汪的站在那里,酒店的老板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孩子呀,是不是和家里吵架了,把这个吃了,是不是饿了,赶快吃掉回家吧。小姑娘接过面条,狼吞虎咽的吃着。
巴普,为老板跪下,老板,你是我的恩人,我要谢谢你,你比我妈妈好多了。老板听过之后,孩子呀,就凭你这句话,这碗面,我就不该给你吃,我们俩素不相识,你连我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我就给了你一碗面,你就这样感谢我,你妈妈把你从小养到大,你怎么不感谢她呀。小女孩恍然大悟,跑回家里,看到母亲晕倒在屋里。
我们不知孝敬父母,我们却在借口代沟顶撞父母傲慢无礼,我们不珍惜时光不勤奋学习,我们擅作主张使父母担忧。我们或敌视父母,或结交恶友,或荒废学业,或远离父母,或流落他乡,或岁月蹉跎,或自己逍遥,或胡作非为。我们忘记了谁给了我们生命,谁给了我们身体,谁养育了我们。
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我们有多少人为自己的父母端过饭,有多少人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又有多少人会想起在自己生日时,给自己的母亲打过**,道声谢谢。
父母为我们付出太多,但他们对我们的要求不高。一首平凡的《常回家看看》唱出了亿万老人的心声。他们只是希望我们在周末的时候能够给他们打个**,报个平安,在逢年过节领着孩子带着爱人,陪老人家吃顿团圆饭,生活的烦恼给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有多大本事,多高的地位,一辈总操心只图儿女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中国古代有句这样的话:百善孝为先。甚至把孝道做为一个人是否有资格当官的标准。不可否认,无论是在**的旧社会,还是在当今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孝道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不相信,你对父母都不负责任的人,你会对你的爱人负责人吗,对你的公司负责任吗,对客户负责任吗,对祖国负责人吗。中国文化的传承:第一孝道,第二知识。
非常的科学。把这种孝道文化扩大到兄弟姐妹,扩大到团队,扩大到人,扩大到家庭,扩大到国家,然后扩大到世界。
作为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我们有多少人想过如何孝顺父母。我们依赖于他们,认为上大学考研用家里人的钱天经地义;结婚买房向父母借钱,当然最后所谓的借钱也成了一种寄托;孩子留给父母,他们在外面很快乐。我们成了不折不扣地“啃老族”。
用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我们的父母——保姆,在形象点上,应该是没有报酬的保姆。这种用灯笼找不到的好东西,只有在父母家才能找到。那么他们就不后悔我们付出这么多,而换来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关爱,这种爱是独特的、是不一样的、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是力量的源泉,只有真正拥有这爱的人,才能体会得到母爱的伟大,才能的的确确领会到生活中有母亲的关爱是多么的幸福。我们就像土地上的草。 母亲照着我们温暖的阳光。 我们多么渴望长大并偿还阳光对我们的友善。但我们对母亲的爱总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无法报答母亲对我们的爱。
我们对母亲的爱多么多么像一滴小水珠,母亲对我们的爱就像一片大海,我们的爱永永远远都是渺小的,母亲对我们的爱永永远远都是像大海一样宽广的、无边无际的。我们对母亲的爱有多深就像一粒小沙粒,母亲对我们的爱有多深就像沙漠。与母亲对我们的爱相比,我们的爱总是微不足道的。
母爱是多么伟大无私!它比天空还高,比海还深!
我们永远是妈妈手里的风筝。 不管您飞多高或飞多远,都要记住,风筝的另一端扎在母亲的心中。还记得初次离家的情景: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间小屋里正闪烁着点点灯光,只见屋里灯前正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拿着针线她凑着微弱的烛光在为将要外出求学的儿女赶制衣服。她眼已有些花,但她还是细致认真地缝着。肌肉发达的手一只手捏针,另一只手缝线。 她缝的多么认真。
临行前还要细细密密地缝着,生怕衣服缝的不结实,儿女在外时间长了衣服就破了。虽然母亲缝的比不上绫罗绸缎 、锦布锦衣,只是些粗布衣服,但这是老母亲一针一线、细细密密所缝制而成的,每一个针角都缝的是那么细致认真那一针一线来回穿梭着,每一个针角都饱含了母亲对游子的深切的关爱。希望儿子尽快回家,注意身体健康,不情愿地出门安全回家。
这些衣服是妈妈缝制的,有着不同的味道,充满了妈妈对孩子的浓浓情谊。这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万里儿不愁呀。我们大多数人来自农村。为了让我们吃穿好,安心学习,我们的父母伤心了。
在烈日下,我父亲的背弯着腰在田里除草。寒风中,有妈妈的声音在和别人讨价还价,为我们省下一块钱。父亲头上的白发在一天天的增多,你看到了吗,母亲脸上的皱纹在增加,你发现了吗,从小趴在地上让我们当战马骑得那个脊梁,从小背我们上学让我们骄傲的脊梁早就弯曲的不成样子了,你知道吗,老妈的双手已经青筋裸露,再也不是领着上学的那双柔软的手了,你知道吗?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
此外,这段时间的每一分钟都很痛苦。 需要母亲的血来灌溉!你能指望一个连母亲都不爱的人是谁?一个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的人怎么能成为人类的主人呢?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会像它离开时一样转动,不会把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间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的深切关怀,让我们没有了回报的感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些事情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无法理解的。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可以弥补的东西,也有永远无法弥补的东西。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豪宅,也许是砖头。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鹅,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条信息。
也许是黑医生的帽子,也许是作业里的红五。也许是一桌美食,也许是野果和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价。
在最后几分钟,我想请你认真回答几个问题:
孔子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你为父母尽力了吗,你是否尽心竭力孝敬父母了?
你给你父母买他们需要的礼物吗?你是应付着买点年货?或者你真的把钱花在你父母需要和喜欢的东西上?
你经常向父母报告你的生活和工作吗?如果你不在家,你经常给父母打**吗?如果你不在家,你一年至少回家一次吗?
还是找借口不回家?你愿意主动请假去看望你的父母吗?你是不是在妻子(丈夫)和孩子身上投入更多而忘记了父母?
在你生日的时候,你会拿起听筒对你妈妈说声谢谢吗?
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对父母孝顺吗?
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事实上,父母真的不太想要。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孝心和爱。我希望我们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们。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学国学演讲稿【篇4】
三一文库(演讲稿/演讲稿范文
*目录1. 2019国学演讲稿
2. 国学伴我成长演讲稿
3. 国学学习体会演讲稿
各位朋友,大家好!
应咱们商会领导的邀请,今天有幸与众位社会精英相聚在这里,共同学习先贤圣哲的教诲,**人生哲学,去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打造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让我们难以摆脱的“义”和“利”的两种生活态度。关于“义”和“利”这两个的具体含义,我就不多解释了,想必大家都非常的清楚。今天我们就是要特别**一下“义”和“利”在我们的生活理念中的影响结果。
朋友们,为使“国富民强”,不断发展经济、创造财富,人人生活得幸福安康,固然是民众生存的“夙愿”,也是人们的生活追求。同时,“改革开放”的主导思想也是:“让民众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与享受财富而活着”。
而“开放”几十年来的社会发展模式已出现了“人人为财富而活着,你追我赶、你争我夺”。同时,逐渐拉大了的社会贫富差距,导致了大部分人为追求富足的财富而劳累,生活压力过大,怨天尤人,却又享受不到生活“幸福快乐”的感觉。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孟子讲:“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今天,国民教育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公众的道德修养却在下降。有多少“已经富足”的富商大贾,仍在疯狂地掠夺社会财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多少已“享受国富”的达官权贵,仍在无止境地贪婪奢侈享受,“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有多少为“实现梦想”的投机分子,仍在处心积虑地坑骗大众;有多少为“维持生活”的劳役民众,仍在为最基本的生活“吃住行”而起早贪黑。人人为利而生存,就要不择手段,悖离公理、丧失道德。
“政之不行焉,教之不成也。” “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经济发展了,税收增多了,国库富足了,而人们的道德精神修养却日趋贫乏,诸多社会矛盾也在逐渐加剧。
这着实让我们不得不“为将来的社会稳定”而担忧。“居安思危”啊!“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学国学演讲稿【篇5】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于是,千年傲立东方,历史上的金鲤化龙,浩瀚宇宙的星空尽收眼底,炎黄子孙登上了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稼轩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
在神州大地上,中国文化传承了几千年。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
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
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举了**在国内、国外、待人接物、学习等方面应遵守的规章制度。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经曰: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如果在孩子在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经》。“**”是指一切圣贤人的**,“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
所以每个人,每个学习圣贤经典并模仿圣贤经典的人,都应该学习圣贤经典。《**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规》共360句(),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承民族脉搏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民奋斗富国、强军强军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民族气概!
还记得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酾酒临江,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怀好歌!
还记得乱世漂泊的李清照,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哀愁,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项羽一直在想江东的豪言壮语!
那或铿锵或柔和的话语,泼洒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深远的影响!
国学经典和中国辉煌成就了伟人不朽,创造了民族繁荣。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读中国经典,继承中华文化,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让这条龙在世界东方翱翔!
国学伴我成长演讲稿
国学演讲稿范文(2)
随着美丽的铃声,教室里的读书声再次响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就是我们三堤小学全体学生每天中午必修的国学内容。
通过诵读和老师的讲解,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大的收获是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他九岁时就知道如何给他父亲取暖。作为同龄人,我感到很惭愧。我总是先想到自己,从不关心父母和长辈。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跑前跑后地为我治病,都累瘦了,可我却因为一点小事不如意就冲着妈妈发小脾气,想想黄香,想想自己,唉!
真是不应该呀。
自从学了国学后,我还了解到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灿烂的文化,身为一名人,我们应该为此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作为一个小学生,我必须努力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国学使我懂得要有礼貌、要孝敬父母长辈、要乐于助人、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等等,我一定要把这些道理用到我的行动上。让我们走近国学,领略经典,增长阅读知识,开启阅读智慧,净化阅读心灵,丰富阅读生活!让我们一起享受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交朋友的快乐与自豪。我们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明天更加美好!
还有一次,用“可爱”造句。这个学生接着说了两句话:1。我是个可爱的孩子。
2、妈妈说:“你真是个可爱的孩子!”我们看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为什么?因为他可以说是典型的“三不产品”:上课几乎不听、作业几乎不做、错误几乎不断。
这样的学生到哪儿都是“两头丢脸”:丢家长的脸,丢老师的脸。当这样的学生认为他们很可爱时,我们怎能不笑呢?
然而笑过之后,更多的是震动。“语气温和些。”“我是个可爱的孩子。
”这是什么?这不正是孩子心中的呐喊吗?教室是舞台,但他们不想永远扮演配角!
教室是一个花园,但他们不想被遗忘草和野花!他们也渴望学习的快乐,他们也渴望成为课堂的主人!
是的,也许他们是临时学生,但只要您认为他们也不幸被昆虫咬伤,您又怎能忍受伤害呢?也许你是恨铁不成钢。可这也不对,一旦“恨”当头,就很容易做出违反教育规律的事,从而导致悲剧的酿成!
也许他是一犯再犯。可我想,这也很正常,好比人伤风感冒。人都会感冒,感冒了怎么办?
很简单,治。治好了还会得,得了可以再治。反复感冒,说明身体抵抗力弱。
一个孩子反复犯的错误只表明他们缺乏自制力。需要什么?需要的是更多的关心和耐心,而不是粗暴的打骂!
我国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阶段,心理非常简单,最容易受到各种伤害。但是,生命总是眷顾有安全意识的人,而安全意识是从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比如:
遵纪守法,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抵制暴力、黄色信息和毒品,遇事要冷静,做事多想想后果,做到三思而行,同学间有了矛盾要冷静解决,不要以非对非。学会求助他人,学会躲避风险,如:遇到火灾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拨打119报警**,不能贸然只身去救火,因为我们小学生人小无能力;遭遇暴力(以大欺小)一定要想办法及时脱身,报告老师或拨打110**报案,要学会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或不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知识很简单,但如果做不到,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就可能收到威胁,同时我还希望同学们做到“四防”,即:
防火——严禁玩火,禁止把火源带入学校,杜绝火灾事故发生,一旦遭遇火灾,要学会正确的逃生方法(班主任按要求指导学生);防水——严禁私自下河堰洗澡,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同伴溺水的危急事情,要马上就近找到大人求救,千万不能因为害怕而逃离现场;防盗:关好门窗,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防自身安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和学校安全常规,严禁课间或户外活动时不听从老师教导、追逐吵闹伤害事故的发生。
建设幸福学生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初二一班的董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建立幸福,危险威胁生命,母性的平衡不能一瞬间动摇。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不比我们高,但那一刻,她让我们抬起头来。
”大家听过这句颁奖词吗?它的主人是十大最感动的人之一:吴菊萍。
xx年7月3日下午,杭州一小区内,两岁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台,随即被窗檐挂住,随时都有坠落的可能。坚持了10分钟左右,妞妞还是摔倒了。说时迟那时快,刚好路过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接住了妞妞,当她的双手接住妞妞时,她感受到了一阵刺骨般的疼痛,随即失去了知觉。
在被送往医院后,她被诊断为左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尺骨被烧成三块,预计6个月后**。当这一幕感人的情形拂过眼前时,我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人间的真情,心所向往的幸福。人是麻木的?
最美妈妈吴菊萍用她那柔弱却有力的臂膀向世人做出了最好的证明。
幸福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幸福是心中最美好的感觉。它短暂却又瞬息万变,平淡却又不庸俗,它寻找不到,却又随处可见。
幸福的建设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行动,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为他人和社会的幸福做出贡献。在追求和建设国家幸福的过程中,我的国家需要谋划,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自己的“财富和幸福”。
从站起来到发财,从而达到幸福的目的。
我们青少年是幸福的建设者和开拓者。文化知识,自身修养,创新思维,社会实践,全面而个性的发展,都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必须面对的课题,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才能成为栋梁之才,才能肩负起建设幸福的重任,创造美好的未来!
今日莘莘学子,明日国家栋梁。历史赋予我们庄严而神圣的使命。让我们用青春的智慧和饱满的鲜血,创造一个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让我们志存高远,勇于拼搏,为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让我们坚守信念和追求,为振兴中华、建设幸福而努力学习!
**国学生演讲稿
“祖国”是个神圣崇高的眼,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做人的尊严和起码的人格,古往今来,爱国志士名垂青史者数不胜数。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清楚地看到,多少古代爱国仁人为了自己的国家曾热血沸腾,曾奋斗不息,甚至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如果不是爱国主义,屈原怎么会伤心沉沦到罗江?若不是因为爱国,陆游怎会几度“铁马冰河入梦来”?
若不是因为爱国,文天祥怎会写出:“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若不是因为爱国,霍去病怎会气概豪迈地呼出: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若不是因为爱国,怎会有岳飞那“精忠报国”“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心?他们给我们写了一首伟大的抱负,一首歌,一腔骄傲。
回顾现代历史的卷轴,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先驱者为我们树立了纪念碑。
我们不会忘记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为了**帝国主义者对人的歧视,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在美国考察时,毅然在胸前挂着木牌告诉每一个外国人,“我是人”。
我们不会忘记面对日本鬼子高举的屠刀,无数的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向敌人讨还那一笔笔的血债,他们很多人都没有豪言壮语,甚至没有留下姓名,只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了养育他们的祖国母亲。他们赢了,天安门前的五星红旗就是明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亦不缺乏此类英雄,在太空航行五天五夜,再次鉴证航天飞行实力的费俊龙、聂海胜,他们出征苍穹,划出龙的轨迹;他们升空日行,巡天遥看;他们用热情诠释爱国主义,告诉世界,这是一条腾飞的巨龙。
历史的年轮已经驶到了21世纪,我们是新世纪的主人,作为龙的传人,下一代的建设者,不更应该怀着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为民族复兴而读书吗?
以铜为镜,可以正理衣服;以人为镜,可以看到得失。那么,当一个人以八荣八耻为镜时,他就可以和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一样高了。
也许我没有说我有多爱国,但我在心里刻了一首爱国诗;又或许,我并没有说我怎样爱国,但我却以满腔的热忱告诉祖国母亲:我会让生命的河流激荡,让梦想飞舞过无尽的山冈,心中的理想会扬着风帆一路飞扬!
学国学演讲稿【篇6】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作为一个学生代表演讲,我想我站在这里,就算是不说话,各位还不至于认为这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如果我现在告诉您,我正在以国学班的名义给大家说话,恐怕你现在会认为可能台上这个家伙有点文化,但事实是,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它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形象。一提到国学,大家马上就会想到的一些人物和他们的学说,接来下我想请问几位现场的朋友,一提到国学你最先想到的是谁。(有人提到孔子)是的,提到国学,就不得不说起孔子,孔夫子十五有志于学,那么我再想想自己,已经白活了五六年了,不过纵然是多吃了几年的饭,我想我和在坐的各位一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像毛泽东一样,敢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如果真是这样,我想我们的国家才真正如梁启超说的那样是一个少年中国,那么中国的少年们,你们可愿意喊起我们国学班这样的口号:捧起昔人书,复为中华魂?
国学,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之本;学习国学,则是一个学生的生存之本。语文学习班作为一个特色班,一直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在过去的一年的时间里,国学班安排了很多关于国学的课程和讲座,从书法到佛学再到《诗经》,每一节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述,而这其中,有些老师甚至是学校不惜重金从外面请来的教授,其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些研究中,汉语学习班的成员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国学班的学习中,说是学到了知识,不如说是受到了熏陶,一种文学的熏陶,使国学班的同学具有了一种书生的气质。
如果你认为在国学班里只学习理论只是岂不是太过无聊?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但事实是,国学班并不是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有了那么些许的时间,我们还参加校内活动,组织校外活动。就以我为例吧,去年我就参加过国学班的开班仪式和拜师仪式,代表国学班参加人文学院举办的人文歌诗会,在人文学院的夏柯老师申请的浙东文化研究所里,我很荣幸的成为了他的助手,大家试着去想一下,一个普通的国学班成员都可以参加这么多活动,那么对于整个国学班的成员来说,他们会参加多少活动呢?
当然,我无法提供完整的统计数据。
之于中国学校班级组织的校外活动,那是一个很大的故事。在这里我想问在场的同学,如果你们在宁波打球,你们会选择**?天一文化是宁波的窗口,文化、地域、时尚是天一文化最鲜明的特征。
(刚才有朋友提到天一广场。为什么叫天一广场?因为天一生水,水生万物,既然有了万物,那么钱不就是自然而然的源源不断了么?不知道我这样的回答这位同学是否满意)在来宁波之前,我从不知道何为天一文化,在国学班到天一阁实地调研参观后,再加上我们班主任的讲解,方才明白天一无疑是宁波文明的象征。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代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天一阁是亚洲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是一座特殊的建筑。它不是银行也不是商业港口。它的存在不能给主人带来任何财富。相反,这对业主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它是文化重担,是历史责任。
中国幸运的是,范钦填补了这一空白:对文学史充满热情,却能异不寻常的理由将其养成习惯;藏书楼注定是一项沉重地负担;从来就是某些人觊觎的对象。时至今日,我们该怎么去赞叹这位**远瞩范钦,当今天的宁波再次喊出“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口号时,我们应该首先感谢这样一位先驱给我们留下了天一阁这样一个精神殿堂。
中国文化的本质本就是平淡简约,朴实无华,传承国学需要给它注入新鲜血液,不知道在各位看了我们在人文歌诗会上的装扮后会作何感想?
当一年的精彩都过去了的时候,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的想想,一年的学习是不是让我们增加了许多内涵,一年后的我们是不是还有一年前的梦想,“到中流击水,曾记否?”各位亲爱的同学,我们都是文化的拥有者,就没有理由不为自己喝彩,没有理由不活得精彩!可是文化究竟有多大,有多少?
没有人知道。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只接触到一滴水。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够直观,那就请中国学生代表再为你带来一滴水茶艺吧。
有图有真相,这样才叫过瘾。
学国学演讲稿【篇7】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很荣幸能在此为大家呈现我的国学发言稿。经典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也是我们传承发扬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孔子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知识虽然重要,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同样,国学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地吸取其中的营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悠久,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国学更是源远流长。比如《论语》、《大学》、《中庸》等,都是我们可敬的先贤为中华文化奠定基础的杰作。这些书籍所体现的思想和价值观不仅在古代深受人民推崇,而且如今仍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推崇。
经典国学之所以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首先,经典国学的思想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演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的根基和民族文化的脉络。其次,经典国学所反映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较为高尚,强调儒雅、和谐、中庸的人本主义,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光辉的精华。第三,经典国学在传承中凝聚了人类自我解放和发展的智慧,它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瑰宝。
学习经典国学,不仅要了解其中的思想和价值观,更要在实践中应用、传承,以此体现出其生动活泼的特点。我们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有关经典国学的学习和活动中,深化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其中的智慧,为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总之,经典国学是我们优秀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弘扬经典国学,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知中国传统文化,更有助于我们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发扬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和智慧,成为时代的风向标。让我们一起珍视经典国学,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谢谢大家!
学国学演讲稿【篇8】
是的,也许他们是暂差生,可只要想到他们也是不幸被虫害咬伤的花草,你怎么忍心再来伤害?也许你是恨铁不成钢。可这也不对,一旦“恨”字当头,就很容易做出违反教育规律的事,从而导致悲剧的酿成!
也许他是一犯再犯。可我想,这也很正常,好比人伤风感冒。人都会感冒,感冒了怎么办?
很简单,治。治好了还会得,得了可以再治。反复感冒,说明身体抵抗力弱。
一个孩子反复犯的错误只表明他们缺乏自制力。需要什么?需要的是更多的关心和耐心,而不是粗暴的打骂!
我国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阶段,心理非常简单,最容易受到各种伤害。但是,生命总是眷顾有安全意识的人,而安全意识是从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比如:
遵纪守法,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抵制暴力、黄色信息和毒品,遇事要冷静,做事多想想后果,做到三思而行,同学间有了矛盾要冷静解决,不要以非对非。学会求助他人,学会躲避风险,如:遇到火灾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拨打119报警**,不能贸然只身去救火,因为我们小学生人小无能力;遭遇暴力(以大欺小)一定要想办法及时脱身,报告老师或拨打110**报案,要学会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或不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知识很简单,但如果做不到,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就可能收到威胁,同时我还希望同学们做到“四防”,即:
防火——严禁玩火,禁止把火源带入学校,杜绝火灾事故发生,一旦遭遇火灾,要学会正确的逃生方法(班主任按要求指导学生);防水——严禁私自下河堰洗澡,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同伴溺水的危急事情,要马上就近找到大人求救,千万不能因为害怕而逃离现场;防盗:关好门窗,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防自身安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和学校安全常规,严禁课间或户外活动时不听从老师教导、追逐吵闹伤害事故的发生。
学国学演讲稿【篇9】
品读国学经典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品读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尽管我们有了更多的便利和机会,但也难以避免地迷失在琳琅满目的知识丛林之中。而国学经典,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藏,它们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被喻为“千古文化的承载者”,品读国学经典,不仅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更是我们锤炼品格、提高修养的重要途径。
首先,品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操。
国学经典包含了诸多经典著作,如《论语》、《道德经》、《孟子》等等。这些经典不仅蕴含了古人的智慧思想,更是为人处世、为国家立身立命提供了宝贵的道德准则。在我们品读这些经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那种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的情怀。例如在《论语》中,孔子教育学生要“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些古人的智慧言论都激发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明白做人做事的原则,引领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其次,品读国学经典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国学经典是几千年来中国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想。例如《道德经》中提到的“道可道,非常道”,这句简短的话语背后蕴含着无穷的哲理。品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我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使我们具备更为深刻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思维更加开阔,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品读国学经典可以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品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学习到古人的智慧和思想,还能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通过研读《史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演变,了解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通过品读《红楼梦》,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和创作才华。通过实实在在地了解和品读传统文化,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将会被激发出更为强大的力量。
最后,品读国学经典可以启迪我们的人生智慧。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品读国学经典可以帮助我们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只有在不断奋斗和追求进步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还有《大学》中提到的“止于至善”,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应该不断追求进步,追求道德上的至善。
在当代社会,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验,品读国学经典能够让我们从传统智慧中寻找到应对问题的方法和道路,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成熟、自信地面对困难。
品读国学经典是一场与智慧的对话,也是一次与历史的重逢。通过品读,我们能够与古人心灵交汇,聆听他们的智慧,从中寻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希望大家能够拿起国学经典,用心去读,用智慧去思考,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传承下去,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更加璀璨夺目。
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学国学演讲稿【篇10】
品读国学经典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今天的主讲人,我将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品读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宝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集中了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哲学、文学等多方面的精华,具有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今天,我想与大家一起深入品读国学经典,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
首先,品读国学经典是了解中华文明的途径。在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有夏商周三代的传统经典《尚书》、《礼记》、《周礼》等;有孔子集百家之言而著《论语》;有老子道家思想的典籍《道德经》;有佛家经典《心经》等等。这些经典无论在思想、文化还是文学艺术方面都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气质,通过细细品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源流,感受中华民族发展的脉搏。品读国学经典,就是从文字中解读历史,在古籍中感悟中华文明的血脉和灵魂。
其次,品读国学经典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基和骨髓,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博大的胸怀。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浮躁氛围,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时会被忽视或遗忘。通过品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重新唤起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等,都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它们以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着智慧和道义,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通过读书会、国学讲坛等形式,我们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国学经典的智慧和精神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
第三,品读国学经典是提升个人修养和人文素养的途径。国学经典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贤者智者的结晶,它们蕴含的智慧和精神可以让我们受益终身。通过细细品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汲取其中的养分,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艺术欣赏力、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能力。国学经典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是历久弥新的,它们可以给我们以启迪和鼓励,在灵魂深处点燃对人生的理想和追求。通过品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以高尚的道德标准约束自我,提升自己的修养素质,更好地理解人生、面对困难,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最后,品读国学经典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方式。我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和建设者,作为传承者和发扬者,我们有责任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下去。通过品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将其中的精华和价值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继承并进一步发展。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我们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伦理和品德,培养青年一代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我们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温馨和人文精神带入到现代社会中,让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根本保障。
亲爱的朋友们,品读国学经典是一次愉快的旅程,是一种心灵的享受。通过细细品味,我们能够从国学经典中得到无穷的启发和思考。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悠久璀璨,中华民族拥有众多卓越的智者和贤者,他们留给我们的国学经典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经典的世界,感受其中的智慧与力量,让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芒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闪耀!
谢谢大家!
学国学演讲稿【篇11】
品读国学经典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品读国学经典,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度,中国的文化深厚而博大,而国学则是这片文化土地上的一朵奇葩。
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国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尚书》《诗经》等经典著作,它包含着独特的哲学思想、审美理念、伦理道德和人生智慧。从《论语》《孟子》到《大学》《中庸》,再到《四书五经》,这些典籍都是中国古代智者对智慧、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总结,是智慧的结晶,是对人生、社会和宇宙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先,品读国学经典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中国文明是一个绵延五千年的文化长河,它孕育出了众多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瑰宝。国学经典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是我们了解中华文明的一扇窗口。通过品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中华民族所积累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其次,品读国学经典可以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然而,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和价值观对于我们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们教导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例如,在《论语》中,孔子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宽容、尊重和关心他人的价值观。在《大学》中,我们可以学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古代智者对于完善自己、处理家庭、治理国家的智慧总结。这些经典中的人文思想和价值观可以引导我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最后,品读国学经典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创造力。国学经典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还有许多充满智慧和情感的诗词歌赋。这些经典作品可以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激发我们对于人生、艺术和社会的思考。同时,国学经典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可以成为我们创作的灵感源泉。通过品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更加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境界和创作方法,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为我们今天的创作积累宝贵的资源和灵感。
品读国学经典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我们思想和灵魂的滋养。尊重传统、热爱国学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积极学习国学经典,通过品读经典,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经典的宝库,细细品读其中的智慧和情感,让我们的心灵在这片文化的沃土上得到滋养,在品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和鼓舞。让我们用国学经典的智慧和力量,助力我们的成长和未来!
谢谢大家!
学国学演讲稿【篇12】
六年级三班 **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三班的**。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的国学是《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编写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我之所以推荐它,是因为它让我明白了很多学习和终身的好处!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三句著名的格言。
第一句:“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意思是: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所累而不得其解。如果我们只专注于刻苦思考而不关注学习,那只是一个幻想,它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学习中要边思考,注意知识的消化吸收,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另一方面不能什么都不学,而一味地去空想,这样也是学不到知识的。
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第二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
几个人走在一起,就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能者为师。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应该善于从每个人的身上学习他们的长处,不断弥补自己的短处,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世界有新的的认识和新的发现。
第三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意思是:父母健康长寿,对子女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但生命毕竟有限,父母高寿也意味着时日无多,子女同父母能够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又是令人遗憾和紧张的。我们应该及时孝顺父母,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时刻想着父母的恩典,时刻心存感激。
同学们!《论语》里有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怎样处事。让我们在《论语》智慧的照耀下,树立起君子仁爱情怀,追求更高人生境界。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民强国的力量源泉!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让中国巨龙永远腾飞在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