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必备十三篇)#】教案是教师在上课前要准备好的教学材料,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规划教案。教案是管理课堂的重要工具。这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文章是编辑经过精心选择的,只有不断改进才能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1
【课时目标】: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我们的汉字最有趣,有的字就像孙悟空一样,会变化意思。读一读下面的巨资,你能够理解带点的字的意思吗?
2、指导学生读句子。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明亮的月光,照在静静的原野上。
弟弟把我的零用钱都花光了。
3、组织小学生讨论,练习句子理解字的意思。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在第一个句子里,光是只、单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光线的意思;第三个句子里,是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的意思。】
4、拓展练习:此外,光还有多个意思,(出示小黑板)(1)景物:如,风光;(2)光彩;荣誉:为国增光;(3)比喻好处:沾光;(4)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5)明亮;光明;(6)光滑;光溜:这种纸很光;(7)身体露着:光着头。谁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意思来说一句话呢?比一比谁聪明。
5、下面我们理解第二组句子。
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
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赶车人把鞭子一抽,马儿就飞跑起来。
6、组织小学生讨论,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在第一个句子里,抽是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来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植物)长出的意思;在第三个句子里,是打的意思。
7、拓展练习:关于抽字,还有有一些其他的意思。如抽还有:(1)从中取出一部分:抽查;(2)吸:抽烟;(3)收缩:这件衣服刚洗了一次,就抽了不少。【出示小黑板】谁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意思来说一句话呢?比一比谁聪明。
8、我们再来读一读上面的句子,看自己能否发现这些特点。你能否可以仿照例子说一些类似的句子呢?(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预设:如第一组: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服,还教我读书。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我很快就把饭吃光了。第二组:爸爸从书架上抽出了那本他最珍爱的书。小麦抽穗了。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联系句子,进行讨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解字的意思,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恰当地进行拓展练习,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使学用学会应用的方法。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谁能正确地读一读下面的短文中的字。
①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字音。
②同桌互相检查。
③然后教师抽查本班学生认读情况。
【指明学生读,开火车读等】
2、比一比谁聪明,谁能说说认识的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认识的字基本上是带木字的形声字。
3、看一看谁细心,谁能说说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
【桐、桑、棕、橡是后鼻音,桑、棕是平舌音】
4、赛一赛,谁读的准。
5、自由读韵文。比一比谁先背诵会。
6、说一说你在读韵文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关于树木的常识。
[设计意图]
采用比赛、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2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1)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板书:拼命
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板书:10风筝
做风筝高兴
放风筝高兴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
找风筝难受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3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4
目的:
1.指导看图,初知图意。
2.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除了汉族以外,其他民族都称为少数民族。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有的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独立的语言和文字。虽然我们是多民族国家,但各民族人民团结友爱,亲如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不同民族的人民是怎样一起生活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2.理解课题:
齐读课题,说说什么叫亲人,谁是你的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3.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她们各是哪个民族的,各有多大年纪,她们在干什么,联系图上的景物,想想她们会说什么?她们为什么那么亲热?
4.同桌交流观察的情况,说明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5.班上交流,请25人发言。
6.总结观察方法:
(先看图上有谁,在干什么;看旁边有哪些景物,说明了什么,也就是按从人到物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
7.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8.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1)
硬:最后一笔捺与撇相交。
朗:在硬朗中读轻声。
县:上边不是目。
毕:上面比的右边是匕,不是七。
灵:第二笔不出头。
便:多音字组词来区别。
及查丿,因为第一笔先写撇。第二笔是横折折折撇。
盐:左上土的末笔横改提,右上卜的两笔相接不相交。
换:右下不是央。
净:注意部首。
眯:左面是目,不是月。
(2)组词
族()汉()济()竟()
旅()汗()挤()竞()
换()净()眯()
唤()静()咪()
通过查字典,理解以下词义:
经济:本课指生活上所需要的费用。
及时:指需要的时候就立刻去做。本课指不拖延,准时。
毕竟:到底,究竟,终于。
灵便:灵活。本课指四肢灵活、敏捷。
硬朗:指老人的身体健康。
9.读文,巩固字词。质疑。
汉族、硬朗、县城、经济、毕竟、灵便、及时、替换、干净、笑眯眯、出来进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看懂图意,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敬老助老是人的美好品德。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人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与想象相结合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5、6自然段
1、快速读文,思考: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5、6自然段)
2、请1人读5、6自然段,大家用画出老奶奶发现了我悄悄地帮她洗、晾衣服后,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然后看投影填空:
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捧着我的头,把()脸紧贴着我的脸,()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3、指名说说,括号里应该填哪些词语,老师把词语填在括号里。4、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出几点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一是老奶奶对我的行为表示感激;二是表达了老奶奶对我的喜爱之情;三是老奶奶把我当成了亲人。)
(从老奶奶的语言中体会出:自己的女儿都没能这样照顾她,而我们母女俩却主动、热心地照顾她,超过了自己的女儿。)
5、有语气地练读,请1或2人汇报。
二、学习第13自然段
1、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分小组围绕课文13自然段讨论,希望同学们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汇报,归纳如下:
(1)老奶奶年纪大了,手脚不灵便,女儿又在县城工作,需要有人照顾;
(2)尊重老人,照顾老人是一种美德,人人都应该做到;
(3)各民族之间应团结,相互帮助,友好相处;
(4)邻居之间也应互相照顾,互相关心。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请1人读,大家思考:我们帮老奶奶做了哪些事?而这些内容画面上没有,那么作者根据什么写出来的?
2、小结:我们看图不仅要会看画面上的内容,还要会联想,推想,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画面,变静为动。
四、理解课题
1、老奶奶为什么说你们真比我女儿还亲?从这里体会出什么?
(1)母女俩长期主动、热情、周到帮助,使老人深爱感动;
(2)就连亲生女儿也难以做到;体现了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
2、小结:她们并不是一家人,但胜似亲人,因此课题为《亲人》。
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而小姑娘决心坚持把好事做下去。精神多么可嘉呀!)
六、有语气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同学们,你能通过上网了解一下苗族分布情况,占地面积,居住人口、风俗习惯、旅游景点、物产资源等
等,然后像导游员一样,向大家介绍一下吗?请小导游们分别给自己的旅行社起个响亮的名字,最后比一比,
看哪个旅行社招来的游客最多,说明哪个导游最成功,好啦,开始行动吧!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5
教材分析:
语文乐园(三)共有“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和“口语交际”三大板块。
其中“我来试试”包括:认一认,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读一篇短文《有志者,事竟成》。
“探究与发现”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学习积累词语。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大海”。让学生加深对大海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的情感,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和评议。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由意思相近、相反的字组成的词语。
2、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3、学习名人名言,使学生懂得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在苦难和磨难中锻炼自己。
4、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学习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
理解短文,学习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来试试。
(一)认一认,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词语卡片,请同学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读一读,想想词语的意思,看看从上下两组词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
4、全班反馈,指导理解词义。
5、有感情朗读词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美妙。
6、拓展学习:试着说说类似词语。
(二)读一读。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请同学结合课文内容,朗读词语,体会词语所表达的感情。
3、默读词语,想象画面。
4、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5、全班反馈。
6、拓展学习:试着说说类似词语。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请同学自读句子,感受句子内容。
2、交流:读句子的感受。
3、用多种形式朗读。
4、学生背诵名言警句。
5、指导抄写名言。
(四)读一读。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自由朗读短文,读准字音,读通短文。
3、回顾全文,畅谈体会。
4、全班反馈,指导朗读。
5、拓展:读了这篇短文,我懂了做人要有志气。结合自己实际,说说怎样才能做倒有志气。
第二课时
一、探究与发现。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自由读词语。
2、学习交流自己的发现。
3、根据自己的发现,想想自己还能说出几个不同的带“海”字的词语。
4、全班反馈交流。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玩具,做到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2、学会和玩具交朋友,学习利用玩具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发展想象力。
教学准备:学生带一件自己喜爱的玩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小乌龟”的玩具,并用“小乌龟”的语气说:“同学们,我就是那只敢和兔子比赛跑步的乌龟,我今天来到三(4)班做客,你们欢迎我吗?喜欢我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激发了学生编写故事的兴趣。)
二、展示玩具揭示课题
师(用热情的语调)说:“同学们,你们带来什么玩具?把它们请出来,在全体同学面前亮一亮相吧!”“来,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指名展示玩具,并说出玩具的名字。)
师(鼓励的语气):同学们,这么多可爱的玩具,它们的身上一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快介绍给大家吧!
板书课题《玩具宝贝》
三、放飞想象自由练说
1、自主学习。
学生独自根据所选择的玩具准备介绍(外形、颜色、功能、玩法等)。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给予指导,发现有创新的想象给予表扬和鼓励。
2、小组内交流。
以四人为一小组,每人轮流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玩具。其他同学对所介绍的情况若有疑问,可以提出问题,组内的同学互相补充,共同改进。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去发现,去感受学生思维的火花,对学生交流时出现的思维受阻不能深入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地点拨。
3、组际交流。
每一组选一名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在班内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质疑、评议,然后师生共同修改、补充,达到较好的水平。
四、生独自习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根据刚才说的内容,独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文讲评
1、改正共同的缺点
2、欣赏佳作,选择几篇写得好作文,请小作者大声朗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6
学习目标
1、学会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2、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3、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感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课前准备
收集形近字、歇后语、成语、成语故事等。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几组形近字,以幽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形近字的兴趣
同学们,这里有几对文字兄弟在说话呢,你想听一听他们说什么吗?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房两厅。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春对蠢说:你怎么这么笨,不会买瓶杀虫剂呀!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2、同学们,我们的汉字多么有趣呀,在汉字中有许多字的字形相似,它们就像一个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样,你能区分出他们的细微之处吗?(出示词语投影片)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形近字学习是一件相当枯燥的事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幽默的导入方式,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自主读词语,观察发现
1、自由读词语――指读词语,正音。
2、仔细观察带点的字,你能发现什么?
3、交流发现成果。
A、小组内交流
B、集体交流
(认读、熟悉教材中的形近字,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形近字进行辨别。)
三、创编一句话,趣味辨别
你能像前面的文字兄弟一样,给这些形近字创编一句话吗?
(教学活动是学生全情投入的认知活动,富于趣味性的创编一句话认字,不仅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是从形的角度区别形近字的方法,无论编的句子如何,过程必然是深刻的,效果也将是明显的。如:料对科说:戴上博士帽身份果然不同,狼对狠说:什么时候剪了发呀?)
四、复习形声字,据义辨别
同学们,在上学期我们已经接触过形声字,我们知道,有些形近字偏旁部首不同,意思也不同,你们能根据字的意思区别形近字吗?
(从义的角度区别形近字,是汉字学习中的另一重要方法。)
五、发挥主动性,自主辨字
你们还有更好的辨字方法吗?请说一说。
(任何学习都具有个别化与差异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肯定其独特的学习方法,是学习交流的需要,也是突显主体精神的需要。)
六、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字形相近的字?请写在黑板上,并告诉大家你怎样区别。
2、课后遇到形近字时,请你记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区别和记忆。
(教材是学习的载体,是一道桥梁,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在这里跳出教材,沟通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切实实践促进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
成语故事
一、自学成语故事,读通故事
1、自查工具书读通故事
2、同位互读故事检查自学情况:正字音,读通顺
3、指名说说画龙点睛的故事。
(本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查阅工具书以及生生之间交流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读通故事,读懂故事,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
二、理解喻意,结合生活实例说体会
1、交流读后收获:(1)小组交流:点睛之前的龙是怎样的,点睛之后有了什么变化,说说你对点睛的感受(教师在学生交流时给予适当点拨);(2)全班汇报(以欣赏者的角度去说说对点睛的感受)
(让学生以欣赏者的角度谈谈对点睛的感受。画龙点睛的故事寓意较深,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而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意。三年级学生对事理的理解和他们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脱离个人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去抽象地理解课文的内涵的话就会造成他们在理解上困难。因此在这里让学生以欣赏者的角度去谈对点睛的感受等于是创设了一个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游客,面对墙壁上的龙自然地说出一番感受之语,籍此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2、过渡语:画龙点睛中点睛一笔是最传神的,有了这一笔,龙就更加栩栩如生。那么大家平时在说话或写作时有没有点睛的经历?学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如说话或者写作说说画龙点睛的经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获得深刻的体验,培养和提高理解能力,实现课内外的联系。)
3、总结:画龙点睛告诉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如在关键的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就会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三、拓展练习:说说你知道的成语故事和你的收获。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读读记记
(设计了三组具有竞争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以发现规律、巩固规律、运用规律,层层深入的主体学习方法实现本专题的教学目的。)
1.我的眼睛最亮
A、自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正音。
B、仔细观察和思考,说一说每一行词语有什么特点。
a.第一行词语中有数字;
b.第二行词语的结构是ABAC式;
c.第三行词语的结构是AABB式;
d.第四行词语中有两个词意思相反。
(以主体活动的形式,发扬自主探究的精神,发现每组成语的结构特点。)
2.我的积累最多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轮流说出一个成语,并说出你这个成语是属于上面四个特点中的哪一个。说得最多者为赢。
同学们在课间和平时也可以做这样的游戏。
(以学生喜欢的比赛方式展开学习活动,一方面是对上述成语结构的进一步熟悉,另一方面提示了学生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3.我的方法最巧
A、对词语进行分类,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进行归类?
B、请同学们课后收集词语,分类记忆。
(指导学生总结词汇积累的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指引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读读背背
一、读你千遍也不厌
(学习语言需要感悟,这里安排正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来初步认识歇后语,感受歇后语整齐的形式美,琅琅上口的韵律美,在这里安排如下环节:)
1、谈话激趣导入:同学们,当你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看着老师深情脉脉望着你的眼睛,你是什么感觉?今天7:35分我正在做着美梦的时候,突然想起7:50刚好轮到我站校门岗,你说那时我是什么感觉,那可真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回到学校,校长正在校门口深情脉脉的看着我呢!老师的这话里面包含了一句有趣的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歇后语。
2、学生自读歇后语,要求读准音。(师相机正音)
3、同桌两人以对口令的形式读歇后语。
4、小组内轮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5、推选组内读得好的同学全班展示读。
6、全班齐读。
(面向全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读熟、读好、会背,这便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自由读,可以很好感受文本,品味语言,给有不同阅读特点的同学提供独立的空间,小组朗读具有相互暗示提醒和激励的作用于对提高记忆有一定的好处;而展示性读则准确地表现个别同学朗读的质量和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激励学生的的竞争意识,培养自信心,真正把课上成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三实,即扎实、真实、朴实。)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
(这是让学生充分朗读了这几条歇后语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到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是由两部分组成,前后两部分在内容上有着关联性。为此作出这样安排:)
1、观察歇后语的形式,汇报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2、谁能又快又准地背下这些歇后语。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当学生在熟练地朗读了了文本之后,再观察歇后语的形式特点,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背诵也就水到渠成。)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是发展,教材只是个例子,学生通进学习由此及彼,由课内幅射向课外的创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试着运用歇后语)
1、我能用这些歇后语说一句话。(指名试说)
师举例说明歇后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如:学校才艺展示大赛上,各班的同学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理解的基础上,师举学生身边的例子运用歇后语,再由扶到放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歇后语说话,在一定程度上既检验了学生对这几个歇后语的理解情况,激发创新火花,又促使他们在创新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2、课后收集其他的歇后语举办歇后语展。
(这一环节指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的思想,是大语文的教学观的体现。)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词语轰隆隆,塌下,燃烧,熊熊大火,挣扎,冶炼,金光四射,五彩云霞。
2.过程与方法:了解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过程。能够复述故事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瞧,大家多精神,老师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表现的很出色,一定会给在座的的各位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有信心吗?
生:有。
师:好,上课。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最近看电视了吗?你们知道最近哪个地方发生灾难了吗?谁愿意给大家讲讲?
生:讲述自己了解的信息。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这些连老师都不知道。不过老师也看到了一个悲惨的状况,那是在20xx年5月27日那天,印尼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有近5800人在地震中丧生,34万人无家可归,地震还使33000人受伤,3倒塌不计其数,灾区的状况真是惨不忍睹啊!各国人民纷纷伸出了援助这手,给灾区人民送来温暖,并全力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远古时候也曾发生过这样另人震撼的灾难!那又是谁伸出了援助之手呢?
生:女娲。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31.《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三、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故事的神奇。
1、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30页,老师非常想把这个故事再一次读给大家,你们欢迎吗?
生:欢迎。
师:在老师读的时候,大家要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认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教师配乐朗读)
师:课文读完了,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师:那你觉得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板书:女娲)
生:女娲是一个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女娲是一个甘于奉献的人,女娲很神奇,女娲很了不起。
师:说的真好,女娲的确很神奇,也很了不起。(板书:真了不起)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最能体现女娲的神奇和了不起?
生:3、4自然段最能体现女娲的神奇和了不起。
2、学习3、4自然段,体会女娲补天过程的艰难、危险能及女娲的神奇力量。
师:那好,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来写女娲的神奇和了不起的。请大家自读课文3、4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再找一找哪些词或句子能看出女娲的神奇和了不起。拿出笔来画一画,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给大家。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女娲神奇和了不起?
生:我读懂了女娲找五彩石很艰难。
师:从哪能看出找五彩石很艰难呢?
生:A、我从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这一句看出的,冒着生命危险一定很艰难。B、我从零零星星这个词体会到寻找五彩石很艰难。C、我从她忙了几天几夜看出找五彩石很艰难。
师:几天几夜这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是从时间的角度凸显女娲的神力。
生:我从找啊找啊这个词看出寻找五彩石很艰难。
师:那怎样才能把寻找五彩石这一过程的艰难与危险读出来呢?自己练练,谁愿意给大家读读,(指名读)
师:女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五彩石,大家看图,看图上描绘的是怎样的情景。
生:看图后回答,女娲找齐了五彩石非常高兴,喜悦。
师:你能带着这各喜悦的心情把描写找齐五彩石的句子读读吗?
生:(个人读,齐读)
师:女娲终于找齐了五彩石,那她又是怎样补天的呢?
生:女娲找齐了五彩石后在地上挖了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天就补好了。
师:从女娲补天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或句子体会出来的?
生:我从找挖放炼化装端泼这几个词体会出女娲很了不起,这看似轻松的动作却是常人不能做到的,这就体现了女娲具有神力。
生:我从炼了五天五夜体会出来的。
师:五天五夜这又是从啊个角度杰说明的?
生:是从时间的角度体现女娲的神力的。
生:我从泼这个词看出女娲的了不起。她一泼能泼到天上,那肯定是具有神力。
生:我从冶炼一词体会出女娲了不起。冶炼是用高温等方式把矿物中的金属提炼出来,这需要很高的温度,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这说明炼石很艰难。
生:女娲具有神力。
师:谁能把描写女娲神力的语句再读读,看谁能读出她的神力。(指名读)
师:女娲往上一泼天空出现了什么变化?
生:金光四射。
师:大家想象一直金光四射是什么样?你见过什么东西金光四射?
生:金光四射是指光线很强烈向四面照射,很耀眼,就像太阳。
师:原来黑黑的大窟窿突然金光四射,这样的场面一定是很壮观的,谁来试一试日产金光四射的壮观场面读出赤?
师:(起头)
生:接读
师:读的太好了,女娲的了不起让你们表现的淋漓尽致,你们真了不起,在你们身边有没有什么人或什么事也让你觉得了不起?
(学生结合实际说)
师:说得真好,这节课你们的表现也让老师觉得你们真了不起。那女娲补天后天空又变成什么样了呢?我们来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再看图,你看到五彩云霞了吗?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你脑中的五彩云霞是什么样的
生:结合图画和生活说
师:为什么天空会出现五彩云霞?
生:因为是用五彩石补好的
师:通过大家的介绍老师也感觉五彩云霞太美了,谁能美美的读一读这一段?
(指名读)
3、教学1、2自然段,体会补天前的悲惨。
师:读的太美了,可女娲补天前人间又是什么样呢?我们来年第一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生:大地上到处是洪水,天塌了,地上裂出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
师: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从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烈火感觉到太可怕了,太悲惨了。
师:熊熊大火是什么意思?
生:火特别大。
师:你能读一读这个词吗?
师:除了这些还有哪能看出人间的悲惨?
生:人们被围困在同顶,人们在水里挣扎。
师:你怎么理解挣扎这个词,人在什么时候挣扎?
师:你能表演一下吗?
师:看来当时的状况真是太悲惨,太吓人了,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多种方式朗读)
师:大地上原来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大地上原来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师:你能读出这种快乐的感觉吗?
(指各读)
师:大地上原来充满了欢歌笑语,突然间出现了一场灾难,这时是女娲伸出了援助之手,那女娲是怎样做的?
生:女娲找雨神熄灭了天火,又造船救出挣扎的人们。
师:从这你能看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女娲很善良,无私(板书:善良)
4、复述故事
5、教师小结:神奇的故事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女娲,我们了解了女娲补天的过程,这个故事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会终生不忘她的善良、勇敢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一定会在人间永远流传。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8
学习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察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4、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一对应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如此一一对应。
中国的生肖邮票:1980年,我国发行了申猴邮票,这是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枚。1981年发行的酉鸡邮票,1982年发行的戌狗邮票,1983年发行的亥猪邮票,1984年发行的子鼠邮票。我国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
二、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课后反思: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已经布置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学生纷纷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由于一些学生的资料是同一类的,就安排了自由组合,相互补充,效果很好。紧接着又进行了习作的指导,学生还在兴头上,都能按要求写出自己想说的。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9
一、复习
1、交流。
春天,石榴树有什么变化?夏天呢?
2、齐读1、2自然段。
3、过渡:秋天,石榴果是怎样长大成熟的呢?继续学第三节。
二、细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交流。
出示卡片:热闹。
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说明热闹?
3、展示课件,细致观察,石榴是怎样长大、成熟的?主要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外皮)
①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用了哪些词说明外皮的变化?
②展示文字灯片,交流。相机圈划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指导读,体会石榴在逐渐长大、成熟,外皮发生变化的状态。
③师:如果把这些表色彩的词颠倒次序,行不行?再次体会到石榴是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
④圈划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讨论:应怎样读?读出怎样的语气?(用较慢的语速读,特别读好一天天三个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齐读1――3句。
5、过渡: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的呢?
①展示课件:观察、交流。(有的裂开了嘴,有的笑破了肚皮)
②裂开了嘴,笑破了肚皮哪个程度更深呢?书中用了哪个词说明?学词:甚至(shenzhi)
③书中是怎么说的?交流:展示文字灯片,指导读。(你觉得这些石榴可爱吗?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④师:不光是这两只石榴,熟透了的石榴都急切地想处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呢?让我们看最后一句话。
⑤映示文字灯片,轻声读。找找哪些词说明了石榴急切地心情。交流。(急切地扒开、向外张望、报告)
⑥师:这些石榴可爱吗?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6、总结谈话,果实的成熟都是有一定过程的,在成熟过程中,或者外皮发生变化,或者壳发生变化,这都是有一定顺序的。本文的作者之所以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他观察仔细的缘故。我们小朋友平时也要做到细致观察,有顺序地写下来。
7、齐读第三自然段。
8、过渡:石榴子儿又是怎样的?味道怎样呢?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半只割开外皮的石榴,观察:石榴子儿是什么样的?
再出示玛瑙,比较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请先尝一尝,谈谈味道?
2、书中是怎么告诉我们的?指名读。
3、学习生词:玛(ma)瑙(nao)紧偎(wei)嚼(jiao)甜津津(jin)
4、读词:红白相间、晶莹透亮、清爽无比
由这些词体会作者对石榴有一种怎样的感情?(无比喜爱)
5、再次指导读,读出喜爱之情。
四、总结全文
1、总结。
2、齐读全文。
五、巩固练习
1、读读本课时所学生字词。
2、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3、指导书写。
甚:上紧下松。
露:上窄下宽。
扒、嚼、津:左窄右宽。
4、生描红,仿影,练写。
板书:石榴
春天叶
夏天花
秋天果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10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女娲补天、洪水、围困、云霞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受到课文中思想感情的熏陶。
3.知道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能复述补天的过程。
4.能体会女娲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的精神,并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教学挂图或《女娲补天》动画片片断;搜集有关地震、暴雨、洪水、狂风等灾害性气候的录像资料。
学生准备:读通课文,读准、读熟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准备新课
课前先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自己先练读,再同桌互相指认教师用生字卡片进行检查和强化某些字的字形辨认和正音。如塌(踏)、冈(岗)、纯(不读qon)、冶(治)等等。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女娲补天》(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看到这个字一一女娲的娲,你们联想到哪些与它字形相近的字呢(反馈,教师把学生说出的形近字有选择地写到黑板上,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字形和读音,并组词读一读。)
同学们预习课文后知道,这是我国古代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板书:古代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吗神话故事是不是生活中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呢一一对,神话故事是人们想象出来的。那么人们又为什么会有这些想象呢我们学习课文时可以进一步来思考。
三、引导自读课文和质疑。
1.当你们看到课题、阅读课文时,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大家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学生质疑,教师适当归纳、有选择地板书。设计质疑:(1)女娲是谁呢(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3)有浅有女娲这个人呢(4)女娲怎么补天呢)
2.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像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怎样补天等问题,我们在阅读中都会弄懂的。
四、学生探究阅读。
1.提出阅读要求。可用投影或小黑板提出以下要求:(1)在课文中找到写女娲补天原因的句子,请用横线画出来,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上补天的原因;(2)课题叫女娲补天,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补天过程的请用l|标明起止。)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轻声读,动笔画、写。所给时间要比较充分。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后进生。在适当时机组织交流和讨论。)
2.学生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
3.反馈。
(1)教师提出问题: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学生发言。)
(2)教师小结:女娲看到天塌下来,许多人在水深火热之中受苦受难,心里难过极了,所以她决心要补天。我们再来看看,女娲看到人们受灾受难,她的心里特别难过。写这些灾难景象的是课文第几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我们来读一读这部分课文。哪些同学愿意读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把课文描写的那些景象在头脑中展开想象同学们刚才在读、昕课文时,头脑中浮现了什么景象,那些景象你在生活中、电视上见到过没有同学们可以在小组里议论一下。(议论后,组织学生发言。)
(3)女娲见到别人受苦心里就难过,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一个人总能为别人着想,总想着帮助别人克服困难,是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救民于水火的一种献身精神。课文哪一段写到女娲的这一心理(第二自然段。)我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要读出女娲对人们受灾受难同情的语调。学生练习读,齐读,教师适当指导。想想在生活中或电视里有没有听说或看到过像女娲这样的人一一看到别人受苦受难就积极地去帮助别人呢(比如,解放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可以放1998年发洪水时解放军解救群众的镜头。)(学生发言。)再分层次、分小组读第一、二自然段课文。引导想象,引导体验女娲的思想感情。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已经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女娲是这样一个善良的、能为大家着想的英雄。
神话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塑造女娲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物(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议一议。)
教师小结:古人想象出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说明古人希望有-天人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还希望人们都能像女娲这样心地善良,关心别人。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12、女娲补天
原因经过结果
天塌地裂求雨灭火人民又安居乐业
起火发洪水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吃苦勇敢
第二课时
一、写字练习。
本课生字较多,在阅读理解课文前,先安排部分易错生字的学生书写练习。挂出小黑板,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和发现书写中易错的部分,可以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再启发他们说。主要有一一隆:不要少了一小横;窟窿:从字义联想部首,:从隆想到窿;缺:注意左下方的写法;纯:注意右边部分的笔顺;冶:冶与治区别,炼与练区别,炼的右边的横折钩易误写成竖钩。启发学生发现后,每个字词练写几遍。
二、导入阅读过程。
与学生的谈话要点: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神话中的女娲,看到天塌下来,许多人在水深火热之中受苦受难,心里难过极了,所以她决心要补天。同学们还联系实际说了我们现在许多具有女娲这种精神的人这则古代神话故事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盼望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希望能有更多的具有女娲这样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精神的人,所以古人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女娲补天这样美丽的神话故事。
三、阅读理解与练习复述。
1、找出相关自然段。启发阅读理解: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
2、女娲补天的过程请迅速找一找,(稍作交流后,反馈。)请学生试读课文。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同学们刚才试读了这一部分课文,得到了什么印象(女娲补天克服了很多困难。)同学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课文,朗读这一部分,我们的语气语调要突出女娲了救民于水火、克服困难的精神。(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请某小组的几位同学分别读这几个自然段,教师适当指导。全班再行练习。)
4、概括女娲补天的要点。
老师在读课文时发现,女娲补天的过程,实际上可以分别用三个词语概括。同学们迅速地默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发现。(先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讨论一下。再反馈。)根据反馈,女娲补天的经过可以概括为这三个词语:找石头一一炼石头一一补天。再概括成三个字,就是找一一炼一一补。(从中提示理解冶炼一词。)
5、指导复述。'
我们不看课文来说说女娲补天的经过。我们可以从女娲看到什么、这么开始讲起。复述并不是要求我们按课文中写的一句不差地去讲,那不是复述,而是背诵课文了。复述就是围绕课文的主要意思去讲,可以加进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它当故事来讲0
6、同桌互相练习复述女娲补天的经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
(学生练习复述,教师巡视,适当启发和引导有困难的学生练习复述。)
四、课后拓展。
课外阅读古代神话故事,开个故事会。
板书设计:12、女娲补天
原因经过结果
天塌地裂求雨灭火人民又安居乐业
起火发洪水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吃苦勇敢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持久、经久不息、忧郁、困境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掌声的含义,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更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
教学重点:
领悟掌声的含义,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更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其中,领悟掌声的含义是教学难点所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揭题,读题(注意读准后鼻韵)
二、初读课文:
1、激发兴趣,布置初读:放开声音各自读一遍。
2、反馈初读情况(重点读第一、四、五、六段)
三、品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是一阵怎样的掌声?
板书:热烈、持久、经久不息,随机理解词语意思。
2、板书神奇,引发讨论:神奇的掌声在对小英说什么?
3、轻声读课文第14段:
找出写小英表现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自己当作小英的一位同学,说说你的掌声在对小英说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说?
4、交流感悟,体会小英的孤独、自卑、忧郁,懂得掌声中有同学们对她的的关心、鼓励、赞扬、钦佩。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品读句子:
⑴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为小时侯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⑵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5、出示句子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讨论:你认为大家注视的目光仿佛在说什么?
6、小结掌声的含义。
四、教学生字:
学习生字表中上面一排的五个生字。
第二课时
一、研读变化,感受神奇:
1、认真读第46段:小英听懂同学们的掌声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交流感受:
⑴感动:小英心里怎么想?
⑵微笑:如果你是小英,这时你最想说什么?
⑶说也奇怪:特别令你奇怪的是什么?相机练习朗读课文。
⑷永远:朗读体会小英内心的感激、感谢之情。
板书:改变人生
二、畅谈掌声故事,领悟文旨:
1、讲述自己的掌声故事,体验掌声的含义。
2、相机理解困境的意思。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背诵并默写。
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完成板书。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表中的第二排生字组成的。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12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会认文中二个生字,能正确读文中的一些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让学生领悟到世界需要和平,各国儿童要团结友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并领悟到世界需要和平及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朗读、领悟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复习导入
1、师说谜语学生猜。“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它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
2、课件出示太阳的笑脸。
3、出示《太阳》的最后一段话生读,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生带着要求自由朗读诗歌。
2、检查朗读情况,抽读文中生字、词,强调“彤”和“红彤彤”中“彤”读音的不同。
3、生读诗歌。(抽生读自己愿意读的小节,然后全班齐读)
三、指导精读,领悟情感
(一)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1、师配乐朗读第一小节,生轻轻闭上眼睛听,思考老师读得怎样。
2、生评议老师朗读。
3、生说说自己在听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4、出示课件欣赏“朵朵白云”和“红彤彤的晚霞”,引导学生理解“红彤彤”一词。
5、引导学生把这一段的美读出来。
(二)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思考太阳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2、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洒”、“拔”,并边做动作边朗读二、三行。
3、引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读最后两行,并有高兴的表情。
4、生读第二小节。
5、课件显示省略号,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模仿课文诗句说太阳做的好事。
(三)引导朗读三、四小节
1、生小声读三、四小节,思考:太阳还要去哪儿?她去干什么?
2、课件闪烁问号和感叹号,引导学生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3、引导学生轻轻朗读第四小节。
4、课件出示几位外国小朋友,生说说自己想对其他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什么。
5、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愿望是什么,升华主题,让学生认识到“太阳是大家的”,世界人民要和睦相处,各国儿童要团结友爱。
四、朗读背诵,升华情感
学生全体起立,配乐朗诵《太阳是大家的》
板书设计
25、太阳是大家的
鲜花 小树 小朋友······
幸福 和平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篇1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狼和鹿》。
2、指名四生分读课文。
二、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
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
交流
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填空: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敌,于是人们狼,了鹿,使得鹿群,造成了森林的和鹿群自身的。
7、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老师这儿现在有三顶“帽子”要你戴“功臣”、“大坏蛋”、“自由王国”。
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一下这些“帽子”该戴在哪儿?为什么?
三、延伸明理。
1、课上到这儿,老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编者叔叔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到课本中来,目的是什么呢?
2、现在有人想在凯巴伯森林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该在上面写些什么?
3、质疑。
读出个性 读出理性 读出人性——《狼和鹿》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论文百分百
教材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六册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设计特色:自由地读,尽情地读,读有所思,读有所得。
教学流程:
一、细读,感知文本
1、读课文,识生字。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再用钢笔在生字栏里描红。(重点指导“凯”、“殖”、“染”、“胁”等)
2、读课文,读通顺。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要争取读得通顺、流利。遇到自己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读课文,明文意。
读了几遍课文,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可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①凯巴伯森林以前的面貌和现在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②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凯巴伯森林里的这些鹿群最后怎么样了?
二、精读,感悟文本
1、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这里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凯巴伯森林曾经的美丽以及文中一些描写生动、形象的语句。
如:“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等
对于学生喜欢的语句也可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看法。
2、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句子。
请同学们分小组读读课文,在组内讨论并画出文中有价值的语句。
教师需要进行归类、指引,重点突出以下几句话:
①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国”。
②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③人们要特意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教师可组织同学们讨论、交流“人们大量捕杀狼带来的后果”,及“鹿的大量繁殖造成的影响”等等。
3、读课文,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请同学们边读书边画出自己的疑问之处,再由全班讨论或是教师指导回答。
三、品读,内化文本
1、组织学习第一小节,品味凯巴伯森林当时的美丽。(重点突出“生机勃勃”、“美丽而活泼”等词句)
2、组织学习第二小节,品味森林里狼群的悲哀。(重点突出“哀嚎”、“响了25年”、“杀掉6千多只”等词句)
3、组织学习第三小节,品味森林里鹿群的盛衰。(重点突出“自由王国”、“超过了10万只”、“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死去了6万只”等词句)
4、组织学习第四小节,品味当时人们的无知。(重点抓住“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鹿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等句深入体悟)
四、展示读,呈现文本
下面请同学们来展示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可以是读得好的语句,可以是理解深刻的语句,也可以是给你启迪的语句。
1、展示自我的读书才能。
2、展示自我的读书收获。
这里应突出教师对学生读书的评价,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赏识。
五、对比读,升华文本
1、回读课文,全面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狼和鹿》这篇文章,我们目睹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幕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请让我们将此牢记心中。
2、阅读小资料,交流想法。(随意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
[文章大意:在英国有个小岛,岛上的田鼠比较多,人们为了除去田鼠,就在岛上放养了一批蛇。短短两年时间,岛上的田鼠全部让蛇吃光了。而这时岛上的蛇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威胁到人们的生活……]
请同学们读小资料,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3、阅读小资料,交流想法。(自然状态下的生态平衡)
教师可选择一些纯自然状态中的人文景观。如课文《神奇的九寨沟》、《索溪峪的“野”》等。
这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对比的阅读实践中升华文本的内涵,即任何生物体都有生存于自然界的道理,我们千万不能随意性地加以破坏,从而使生态失去平衡,这样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六、诵读,超越文本
1、实践活动。
将《狼和鹿》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告诉他们一旦生态遭到破坏,我们的家园将受到重创。
将《狼和鹿》的故事改编成小小课本剧,组织有兴趣的同学来演一演。
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我们的孩子永远记住这个历史教训。
2、诵读交流。
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围绕“怎样保护地区的生态平衡?”这一话题展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