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三年级课件

三年级课件

发布时间:2023-11-15
1 三年级数学课件必备九篇
三年级数学课件
三年级课件

三年级数学课件 篇1

本单元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这是学习本单元乘法的重要基础。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相比,学生在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时会遇到下列一些新情况:

三位数乘一位数时,一位数除了依次与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相乘外,还要继续与百位上的数乘,即还要进行几百乘一位数的运算。这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识。

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往往会个位向十位、十位向百位连续进位。这里虽然没有新的内容,但却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三位数的十位上可能是0,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会碰到三位数中间的0乘一位数,这是学生尚未学习的知识。

鉴于以上分析,本单元把乘法的教学编写成四段:第70~75页着重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方法;第76~79页着重教学三位数的中间或末尾是0时的乘法计算;第80~83页着重教学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最后是单元复习。为了有利于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全单元还编排了两个练习。

1、 第70~75页教材的编写特点。

(1) 先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向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扩展创造条件。

第70页例题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就能自己完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应该口算,思路是灵活、开放的,教材中呈现了学生热烈交流自己算法的场景。在鼓励算法多样的前提下,教材希望学生从表内乘法类推出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积,想想做做第1题作了这种引导。如从23=6想到2003=600,口算250和2500都可以想25。

教材十分注意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因为这是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想想做做第2题的练习容量很大,能帮助学生达到比较熟练地口算的程度。第3题把整百数乘一位数与整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需要进位的)结合起来练习。第4、5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整百数乘一位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其中第4题还能让学生体会数量关系:每包纸的张数包数=一共有纸的张数。第5题复习了正方形周长的算法。第6题的解题策略是多样的,可以通过口算232=64或602=30知道60个车轮不够装32辆车。这些策略与口算,学生都已经掌握,教学的作用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并积极参加交流。

(2) 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第72页例题教学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材让学生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自己探索。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依次乘一位数后还要继续算什么?积的百位上是几,为什么?学生充分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就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试一试仍然让学生独立计算,体会乘的过程中的连续进位。例题里乘得的积是三位数,试一试乘法的积仍是三位数,想想做做第1、2题里的积大多是四位数。这样,学生就比较完整地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第3题让学生算一算,看看积是几位数,引导学生注意三位数乘一位...

查看更多
2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
小学三年级课件

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经验分享。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教案编写是以科学方法掩盖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感谢您的关注希望您能收藏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 篇1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教案主题: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材:《小学生科学教材》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


2. 掌握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和因素。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教师:投影仪、黑板、墨水笔,教学ppt,种子、花盆、泥土。


2. 学生:教材、学习笔记。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15分钟)


1. 教师采用问题引入的方式,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种子是怎么变成大树的吗?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呢?”


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第二步:植物的生长过程(30分钟)


1. 教师利用教学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


2.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教师向学生详细解释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


3. 教师重点强调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步:植物的生长需要(2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提问:“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水分、温度、阳光等因素。


2. 教师继续向学生解释每个因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第四步:实验探究(30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前准备好种子、花盆和泥土。


2.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将种子种植到花盆里,观察并记录每天的变化。


3. 教师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20分钟)


1. 学生回到教室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感受。


2.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教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布置相关作业和复习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学,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学生培养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增加了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件 篇2

科学概念:

树是活植物,生长在一定环境里,是有生命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观察应该是有目,制订观察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词语记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信息是有限,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生机勃勃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习惯。

【教学...






























查看更多
3 三年级上课件推荐6篇
三年级课件

期待这份"三年级上课件"能够为您解决当前的问题。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教案课件写好了,老师教学质量肯定也差不了。建议将这个链接添加到你的书签夹中方便随时查看!

三年级上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第二课《降落伞》。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探究降落伞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降落伞下落速度与降落伞的哪些因素有关系。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合理地选择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2、开展学生独立的探究活动,并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3、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降落伞的下落速度与伞面大小、伞绳长短、重物的轻重等诸多因素有关系。

教学准备:

伞面,绳子,重量不同的重物,透明胶、剪刀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如果一个鸡蛋直接从三楼掉下来,鸡蛋会怎样?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鸡蛋从三楼掉下去不坏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

3、观察降落伞看看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初步感知、动手实践。

1、学生自读“做个降落伞”,了解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及过程。

2、小组合作制作降落伞,教师巡视指导。

3、制作好降落伞的同学可以试着玩一玩降落伞,比一比,从同样的高度下降,谁的降落伞下降得最慢?

三、观察与实验

1、猜想:根据自转旋翼的知识,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降落伞的下降的速度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2:谈话:同学们的每一个猜想都值得去研究,那么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实验)在实验之前还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3、引导学生对以上猜想进行验证,教师做适当的指导。

四、表达与交流。

1、学生交流:请学生交流研究的问题,过程和自己的发现。

2、师生小结:影响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快慢的因素有那些?

3、想一想:除了降落伞以外,还有什么物体也在空中飘?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五、拓展延伸。

学生自读“科学自助餐”,了解关于降落伞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降落伞

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伞面的大小

伞绳的长短

重物的轻重

反思:在本节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制作参差不齐,极大影响了实验探究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增加教师演示的环节以帮助学生制作和分析。

三年级上课件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人教版第五册第十四 课《会响的玩具》是一堂很有趣的美术制作课,重温陪我们走过了童年的玩具,回忆一下玩过的那些会响的玩具,学习制作一件会响的玩具,还要比一比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好听。这些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将想象变成现实。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学情分析与教学思路

我认为三年级学生对于可塑性差的材料,使用工具、动手能力方面并...

查看更多
4 小学英语三年级课件(实用10篇)
小学英语三年级课件
小学英语课件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必备的材料,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地编写教案课件。教案在学校质量提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案呢?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小学英语三年级课件”的文章,相信以下内容能够帮助您解决疑惑!

小学英语三年级课件 篇1

【内容来源】人教版pep(2012年版)三下recycle 1

课题 recycle 1 课时安排 共 3 课时,第 1 课时 教材简析

本部分通过各种练习形式,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单词及本单元主要句型。主要采取师生、生生互相合作,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习得和学得。

学情分析 用各种形式让孩子们在愉快,轻松的过程中,复习掌握所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将1-3单元的中心语言融为一体,在具体情景中自然运用。难点: 新出现的句子:i like sports.教学法 跟读法、情境法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 师生一起唱第一册所学歌曲 “hello”。

2. 播放本册unit 1b部分let’s sing歌曲 “boy and girl”,把歌词改为:i’m„you are„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s?(人名可更换)

3. 师生进行对话练习。

4. 鼓励学生两人或三人一组模仿做对话。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 教师出示一个盒子说:look!i have a box.(教读box)教师把盒子打开对学生说:look, it’s empty.who want to put something in it?

2.引导学生去问:what’s in your box? 再引导那名学生说:guess.学生每猜一次,教师便和拿着盒子的学生说:let’s open it and see.学生猜对了,要及时给与表扬。

3. 教师可再找2-3名学生继续往盒子里放东西,重复上面的语言和动作。

4. 教师又拿出一个一模一样的盒子,对学生说:here is a box, too.but it isn’t empty.there is something in it.guess.what’s in my box? 5. 播放动画课件let’s act 的内容,模仿跟读课文对话。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 let’s act.2.人一组进行课文对话表演。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男、女演员奖。

3.play a game.4. 传话。

目标检测 把故事讲给家长听。目标达成情况

作业布置 听读故事内容。

课题 recycle 1 课时安排 共 3 课时,第 2 课时 教材简析

本部分通过大各种练习形式,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单词及本单元主要句型。主要采取师生、生生互相合作,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习得和学得。

学情分析 用各种形式让孩子们在愉快,轻松的过程中,复...

查看更多
5 三年级英语课件7篇
三年级英语课件
三年级课件

关於「三年级英语课件」,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特别准备了一份详尽介绍,请您细心阅读,希望您会喜欢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都会提早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撰写每个教案和制作每个课件。教案是指导教学的必要规范。

三年级英语课件【篇1】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pep小学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let’s eat a 部分的会话教学。本课时是pep教材的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和为别人提供食物或请别人吃东西的表达语。其中,教学重点是能听懂、会说:i like hamburgers/hot dogs, etc. have some french fries/ juice, etc. ok! thank you. hot dogs and hamburgers.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合理的运用这些句子。因为在学习中要用到有关食物的新单词,因此在课时的安排上,我将单词教学部分提前,将会话课安排为本单元的第二课时,这样,在会话学习中,才能让孩子们有词可说。本教材的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语言任务,在轻松愉快的行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表演中学。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不怕羞,能大胆发言,勇于表现自己。这些年龄特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大胆表达英语,而三年级的以口语为主的英语教材,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由于初步接触英语口语,贴近生活的情境,新鲜而富有情趣的活动和任务更能激起学生乐学好学的愿望和行动。

在本课前,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过类似的句型:i like it. i have a…… 因此,对于即将要学的新句型有一定的熟悉度。

三、说教学目标

在第一课时中,孩子们已经能听懂、会说hamburger等5个有关食物的单词,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用i like……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用here you are.hot dogs and hamburgers. ok!have some french fries!来为别人提供食物或请别人吃东西。其中,here you are.在第四单元中已经学习过。have这个词,也在第四单元i have句型中接触过。根据学生整体认知水平,从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等方面考虑,我确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i like hamburgers/hot dogs, etc. here you are.

have some french fries,etc. ok! thank you.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

2)、教给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会话中,如何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如何运用为别人提供食物或请别人吃东西时的表达语。

2、技能目标:

1)精心设计合作小组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彼此认可和信...

查看更多
6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件汇总七篇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件
小学三年级课件

今天好工具范文网编辑推荐一篇关于“小学三年级美术课件”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教案是完整课堂教学的灵魂。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值得分享请不要吝惜将它分享给所有人!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件 篇1

教学目的:

通过笔筒造型的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及精工制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方形或圆形的废包装盒,并折开研究其展开的图形,领悟盒子设计成型的过程。

2、备好白板纸、胶水、颜色、尺、剪刀、小刀等用品。

3、教师备演示用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让学生观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笔筒”,并说说笔筒的形状和功能。

二、教师对课本上的作品作简要的分析:形状、组合特点、色彩图案的美化组合。

三、教师讲解设计制作方法:

制作前首先考虑要制作的整体形状及辅助部分的功能等。

可先画出整体造型设计草图,主体设计后,还须要设计好小的附件。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各部件。

四、学生作业:

根据整体设计,画出各部件的展开图,按图剪折并粘合成笔简“零件”,待第二节组装。

第二节

一、在第一节课粘合好的“零件”上,画上装饰纹样。

二、设色涂色。

设色方法有两种:

1、以两种复色色彩配置,要讲究明度的差别,形成淡雅的色彩美;

2、涂上对比强烈的原色、间色。形成鲜艳活泼的美。如以线条装饰,则要注意线的疏密粗细排列的形式美,不宜变化太多。

三、组装粘合完成。

四、讲评。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能恰当地利用废旧物品的造型、颜色完成一件立体的小艺术品。

2、欣赏他人作品,启发、开阔学生创造思路;注重合作完成作品,培养集体协调能力。

3、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练就一双变废为宝、变废为宝的双眼和双手,体验其中乐趣。

难点:合理地运用废旧物品的外形、颜色进行造型组合。

出示利用废品制作的环保小发明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程。

(1)分类游戏:

按点材、线材、面材进行分类;按不同质感进行分类;按不同色彩进行分类。

(2)想一想,说一说:

选一个你喜欢的废弃物,说说它美在哪里?

有哪些独特的地方,让你想到了什么?

(1)你准备创作一个什么小发明?

(2)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取得灵感?

(3)你准备用什么形式完成环保小发明?

(1)把握废弃物的特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

(2)从应用方面选材或根据材料进行联想创作。

评价点:①造型组合、装饰、审美;②科学性;③变废为宝。

(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临摹、变化创作。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2)引导学生从图案的造型、颜色、创意等各方面进行评述。

(3)通过学习制作环保小发明,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环境,能用自己学到的美术知识变废为宝,创造漂亮的艺术品。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件 篇3

①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②重点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并认识中国画、油画、木雕、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③难点...

查看更多
7 小学三年级英语课件热门
小学三年级英语课件
小学三年级课件

在编写教案课件之前,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 教学目标:明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2. 学生特点:考虑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已有的基础知识。 3. 教学内容和顺序: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确保逻辑性和连贯性。 4. 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5.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教学素材、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6. 评价与反馈:设定评价标准,设计适当的评价方式,并考虑如何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 7. 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进度顺利。 8. 教学环境:考虑学生的课堂环境和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9. 差异化教学: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10. 教师角色和语言运用: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语言运用,使教学更有效果。

小学三年级英语课件 篇1

能熟练运用did you …?句型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测。

ⅰ.warm-up

1.came: ①教师快速出示动词或动词词组,让学生快速做出该动作。

②让学生从另一组动词过去式中找出与图片配对的单词,学习和巩固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如:go-went, meet-met, run-ran, buy-bought, eat-ate, see-saw.

2.free talk用“旅游日记”或“假期影集”与组员谈论假日生活。

如: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what did you do?

did you……?

when did you come back?

ⅱ.pre-task【任务呈现——最快乐的一天】

1、教师出示提前收集的名胜风景区明信片,提问:“did you go to ……?” did you see……? did you buy……?

2、教师出示英国伦敦的名胜风景区明信片,提问:“where did lingling go?”学生回答:“london”.教师问:“where did she go?what did she see/meet/buy?”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文活动5的歌曲:“listen to a song from amy”,学唱歌曲。

3、[任务呈现]——寄一张风景明信片给你的朋友

教师展示伦敦明信片,并介绍:“this is from amy to daming.what did she say? let’s go and see.then please write about your yesterday to amy or your friends.”让我们一起瞧一瞧怎样写明信片呢?

ⅲ.while-task【任务实施】

1、播放课文录音,并让学生回答课文活动的问题。

2、让学生再听一遍录音,并勾出dear, love, went to the par...

查看更多
8 最新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必备13篇)
三年级认识课件
三年级课件

刚刚加入工作的教师必须准备好上课需要使用的教案和课件,每位教师都需要仔细设计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案和课件是建立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欢迎大家一起分享,并让更多人了解相关信息!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33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1克有多重。

2、让学生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体会1克有多重。

教具准备:2分硬币、各类标有克作单位的包装袋、直尺、羽毛、黄豆、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千克和克这方面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克作单位?

二、新课学习:

1.你知道怎样的物品重大约是1克?请举例。

2.一根羽毛的重量比1克轻还是重?

3.一把直尺呢?

4.用手去掂一掂2分硬币,看它有多重?

5.看图说出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克?

橙子:150克哈密瓜:1250克

6.拿出带来的包装袋,看一看包装袋上,分别标有多少克?

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包装袋,分辨每个包装袋分别装有多少克?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称一称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再称称铅笔盒大约重多少克?

2、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

3、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手掂一掂,估计下面的物品比1克轻还是比1克重?

一根橡皮筋、一包餐巾纸、一些铅笔屑。

4.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

2千克=()克3000克=()千克

9000克=()千克7千克=()克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在组织交流。

5.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观察杯子里的水与空杯的变化,想一想:(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2)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后记:

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2.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3..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材分析〗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的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是本节课学习面积单位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教材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使学生认识到测量工具不同则测量结果不同,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于是引入面积单位。因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所以要根据需要认识不同的面积单位,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与面积单位有关的常识,如:我家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房价是5000元等,但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面积单位的概念,在学生看来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更抽象、更不易理解。因此,在认识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或者生活中找到与面积单位大小相近的面,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和记忆面...

查看更多
9 小学英语三年级课件八篇
小学英语三年级课件
小学英语课件

教案课件是教学工作的开端,也是成功上好课的必要前提,每位教师都应细心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制定完善的教案有助于提升课堂效果和教学满意度。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小学英语三年级课件”,千万不要错过好工具范文网编辑推荐的这篇文章,保存本文方便日后参考!

小学英语三年级课件 篇1

第1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香港之夜》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香港之夜》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感悟香港之夜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目标2、3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同学们,你们知道东方之珠指的是哪里吗?(板书:香港)指导“港”字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随同语言大师巴金先生去领略那迷人的香港之夜吧(补充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哪句话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把它画下来。

2、自由读文后,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从朋友的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香港之夜的特点,那就是“美”(板书)。那么,香港之夜到底美在哪里,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画下来。

三、品读感悟,以读悟情。

1、同桌之间互相朗读自己画的句子,互相欣赏。

2、指名读(学生可能读到下面的语句)。

(1)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2)但是,当我注意到那座光芒万丈的“星山”的时候,我仿佛又听到了无数的灯光的私语。

(3)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

(4)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车色的交响乐曲。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香港之夜的美丽。

欣赏香港的风光图片,激发再次阅读的兴趣。

3、看着这美丽的风光片,你能像作者一样来赞美一下香港之夜吗?下面就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来读一读第五、六自然段,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香港之夜的美。

第2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香港之夜》

这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香港之夜》范文很有代表性,送给你。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感悟香港之夜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目标

2、

3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同学们,你们知道东方之珠指的是哪里吗?(板书:香港)指导“港”字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随同语言大师巴金先生去领略那迷人的香港之夜吧(补充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哪句话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把它画下来。

2、自由读文后,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从朋友的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香港之夜的特点,那就是“美”(板书)。那么,香港之夜到底美在哪里,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

查看更多
10 小学三年级课件系列8篇
小学三年级课件

为了让教学更加顺利,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和课件,以确保每一份课件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教案是促进课堂群体合作的有效方式。现在好工具范文网编辑为你整理了关于“小学三年级课件”的最新范文,希望这些知识能够给你一些启示!

小学三年级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运用成语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要戒骄戒躁,刻苦磨练。只有谦虚谨慎、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学无止境,刻苦磨练的道理。只有谦虚谨慎、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进步。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孟轲,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孟母教子

(1)领读课题(子,读zǐ)。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课题中的子是谁?(回答后板书:孟轲)

(2)谁能把这一课题解释一下?

(孟轲的母亲教育儿子)

2、简要介绍孟轲:我国古代,有一位与孔子齐名(人称孔孟)的思想家,名叫孟轲。母亲为了教育孟轲,曾经搬家三次。开始,他家离墓地不远,年幼的孟轲常常学做扫墓、筑坟的游戏。母亲见了,说:这里不是我们应该居住的地方。就把家搬到了街市的附近。小孟轲又学商贩叫卖起东西来。母亲见了,说:这里也不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再搬家,这次她把家搬到了学宫附近,孟轲游戏的内容变成了学习人们文明的言行举止。母亲见了,说:我们家孟轲住在这里才对啊!于是,就在学宫旁住了下来。后来,孟轲终于成了大儒家。

二、初读指导

1、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练习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孟母教子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写的是什么?

(1)这篇课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孟轲的母亲教育儿子的原因;

②孟母教育儿子的具体做法;

③孟母教育儿子的效果。

(2)重点写孟母教育儿子的具体做法。

3、课文可以分为哪三段?

(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到六自然段为一段)

4、分步理解生字词。

(1)第一自然段。

①朗读,提出生字词:

孟轲kē天资zī聪颖yīng长辈bi宠chǒng爱沾沾zhān自喜忧心忡忡chōng

②对照拼音,读准字音

③结合课文内容想想词语的意思。侧重讲解:

天资聪颖:智商高,非常聪明。

宠爱:(上对下)喜爱。

沾沾自喜: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沾沾,自己以为得意的样子。

(2)第二、三自然段

①默读,提出生字词。

公孙sūn一旦dn樊fn笼lng

②认读后讲解:

公孙:和欧阳、司马一样,是复姓。

一旦:忽然有一天。

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地方。樊,关鸟兽的笼子。

(3)第四、五自然段

①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弯弓搭dā箭jin嗖sōu獐zhāng呆dāi选xuǎn左zuǒ

②各自认读,提醒注意:嗖、左是平舌音;獐是翘舌音

③结合插图讲弯弓搭箭。让学生指左(左手、左边、左上方),讲选是挑选、拣的意思。

④讲解。

呆:发愣;

獐:一种动物,形状像鹿而较小,身体上面是黄褐色,腹部白色,毛较粗,没有角。

(4)第六、七自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