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小学资源课件4篇#】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细心推荐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小学资源课件”,或许这篇文章能够启发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教案和课件是老师提前准备好的,但具体内容和设计需要老师亲自编写,这样做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小学资源课件(篇1)
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意识,善于利用课程资源,并开发课程资源,让我们的教学既不脱离课本,又能对课本内容作适当的延伸和拓展,这样,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阔。《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用生动简洁、富有情趣的语言描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在教学这一课时,通过朗读、看动画、想象,学生感受到了奶奶是那么可亲可敬,对奶奶的敬爱之情油然而生,他们读得绘声绘色,演得活灵活现,在此基础上,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展开想象,恰当的进行拓展训练。
1、解读重点句子时的拓展训练。
(1)奶奶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满带风趣,而又内涵丰富,表明了奶奶的白发是长期操劳的结果,表现了奶奶为两代人操心的实际情形。但是,对于这个句子,学生难以理解:白发长在奶奶头上,怎么会是爸爸和我给的呢?
在教学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平时,你的奶奶关心过你吗?
关心过,我的奶奶非常的疼爱我。
她是怎样关心和疼爱你的?我接着追问。
我一到奶奶家去,奶奶就给我做好吃的。
小时候,爸爸妈妈上班,都是奶奶在家里哄我
有一次,我感冒了,奶奶一直陪着我,还给我喂药。
奶奶很关心我的学习。
小时候,奶奶还经常讲故事给我听呢!
有一次,我把课本拉在家里了,是奶奶给我送来的。
每天放学,都是奶奶来接我。
至此,学生对奶奶说的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恍然大悟。那么对一半是你爸爸给的理解起来就易如反掌了。这样,为学生的理解设置了梯度,减少了难度,
2、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恰当的进行拓展训练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引导学生想象我没有吭声的原因------文中的我为什么低下了头?我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并说一说。
奶奶,原来你的头发是因为为我操劳才变白的呀!
奶奶,我让你操了多少心呀!
奶奶,我知道你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了。
奶奶,你为我和爸爸操了这么多的心呀!
奶奶,我原来真的是太调皮了,让你整天为我担心!
课文的最后写道: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体会:奶奶的头发会变黑吗?奶奶为什么笑了?她会想些什么呢?
奶奶的头发会变黑,她可以染发呀!多么有趣的想法!
奶奶的头发会变黑,如果她以后少操心,可以返老还童呀!多么美好的愿望!
奶奶的头发不会变黑了,但我可以让奶奶今后少为我操心,让奶奶更加快乐!多么情真意切的语言!
学完课文,我让学生说一说:你打算怎样让爷爷奶奶少操心?
这样,对学生进行的尊敬老人的教育也水到渠成,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小学资源课件(篇2)
【教学片断】:
师:(饱含深情状)三峡,一个神奇的名字;三峡,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人说,三峡是一首激越的中国古典诗;三峡是一幅鲜活的百里山水画!(学生们听得十分入神)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说了些什么?(生茫然)
师:什么,没听清?浪费我感情!我再来一遍,你们可得听清楚了!
师再一遍有感情地朗诵,生认真听记。
这一次学生们回答得很好。
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是语文呀!我们不仅读课文要记,听人讲话也要记,这也是学语文呀。想知道有谁找过三峡是哪三峡?
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昨天刚刚课外书上查过。
师:真好,在这个信息社会,我们就要象你一样,善于收集相关资料,等大家买了电脑,还可以在网上查找。
【感悟课程】:
在新课标精神的引导下,人们逐步认识到,师生不再是外在于课程,而成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主体。由此,师生的互动就变成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程由此变得具有生成性与鲜活性。而越是鲜活的东西,就越不容易抓住。在学生还没有达到教师所理解的新的课程观的今天尤其如此。
【思考一】:课程资源不断开发才能鲜活
无疑,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每一堂语文课都在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而从现行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师的课堂语言不容乐观,课程意识不容乐观。记得有位特级教师说过: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就是一本精彩的语文教科书。的确如此,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正是一项鲜活的课程资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老师娓娓道来的丰盈的语言,给学生感性的语言接触,学生如沐语言的春风。语文老师酝酿的激情无形当中更是在影响着学生的感情。鲁迅先生说: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喷出来的是血!一个有激情的语文老师必定会带出一批有情有意的学生,而感情正是态度和价值观的奠基石。希望我们的语文老师增强自身的人文底蕴,把语言锻炼得精炼而隽永,在课堂中能够拨动学生心弦,产生震撼力!可想而知,一个语言贫乏、感情麻木、反应迟钝的老师不可能带出一批灵动而个性丰富的学生。
【思考二】:学生也要改变课程观
从课堂上看,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的精彩的开场白,就是语文教材。老师入情入境地说,学生认认真真地听,实则不然,他们都是无意识地在听,而没有进行高效的有意注意。记得几年前有一次听于永正老师上课,到现在什么都忘了,唯独一句话还留心底:读书要记!在此,我想大声疾呼:我们的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不仅听老师讲话,还要听同学发言,并且培养认真记的好习惯!这样,课堂中师生生活的交往和生命的对话才能发挥更大效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感悟大语文,体验更广意义上的课程,这项鲜活的课程资源才不会白白浪费!从本质上说,大语文教学观就是一种新课程观的先驱。大语文教学观的提出者是明智的,狭义的语文教学导致冶标不冶本。语文课程的外延要拓展,除了课堂中师生互动生成的语文,更重要的还应该引导学生课外进行拓展性阅读。我们的课本再也不能是课程的代名词了,只有课内课外双管齐下,方能显示语文的恢宏本色。
小学资源课件(篇3)
【思考的问题】
教师真的要等到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把所有的材料都带齐了,才有信心和把握去上课吗?
【案例描述】
老师,太好了
记得上周星期一下午的一节语文课,我伴着清脆的铃声,带着我早已准备好的教学方案,和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可是,面对的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睡意朦胧,那样子已让我心冷三分。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大脑立刻搜索着这个问题。对,上届学生对大组质疑问难,合作解答的方式最感兴趣,今天不妨试试。于是,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第12课《看雪》。想试试吗?只见学生流露出好奇的目光。我接着说请你们先自己提出问题,然后以同学互相解答问题的方式来学习。学生们欢呼出来老师,太好了!太好了!。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我随后提出:要能提出问题,要能为同学解决问题,那就要熟悉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做个你喜欢的记号。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和刚开始的表现简直是判若两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样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觉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老师,我有问题
几分钟读书后,一只只小手接连不断地举了起来,为了能保护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我采取大组合作的方式来质疑。大组轮流依次提问,一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得10分,特别好的加奖10分,最后看哪组提问的人次多,依据得分多少评出冠军队。当这一比赛的规则宣布后,几十双小手跃跃欲试,他们能提什么问题呢,我好想知道。如:
问1:我不明白童年是什么?
问2:请问,为什么要用洁白的棉花当做雪呢?什么是橱窗啊?
问3:雪景是指什么呀?
问4:老师讲了一个童年玩雪的故事,他的故事在哪儿呀?
问5:台湾怎么不下雪,而北京要下雪呢?
学生的问题好多好多,每个孩子提的问题,我都给他们打分。学生由疑而问,哪怕是一些幼稚的、肤浅的问题,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得到了充分的关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老师,我知道
提出问题,更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我建议同学可以采用请人帮助的办法。帮助的人解答正确给10分,解答得很完美再加10分,最后合计算大组的总得分。也许还是来自小集体的力量吧,每组都争着抢着回答,都想为小集体争得更多的分。如:
答1:童年不能说是什么,应该说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你,童年嘛,就是指我们的小时候。说时,还随着语调做了个双手平摊桌面的手势,显得何等的慎重其事。(这时作为教师的我笑着给他们讲了一个我童年时落水的故事,乐得他们哈哈大笑。)
答2:我能解答你的提问,因为棉花是白色的,雪花也是白色的;棉花很轻,雪花也很轻,所以用棉花做雪花最像雪。
答3:雪景的意思是指雪中的风景。你看,课文的插图就是一幅雪景。地上是雪,房屋上是雪,树上也是雪,小朋友还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好开心。
答3:课文的第4段就是写的雪景,你读一读就知道了。(教师马上就相机指导学生读这一段。他们读得入情入境,读出了雪景的美丽。)
此时,学生不光在单纯地解决问题,还帮助同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知道的课文插图、工具书、自然风光、风俗民情、日常生活话题、学生的家庭生活等语文的课程资源,都被他们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这其中的很多,则是我备课中始料不及的。
老师,我有个发现
正当孩子们因为质疑解答抢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小班长的发现一下让全班静静地倾听了。她说:我发现,我们今天学的课文表面上看是写老师和学生关于看雪的对话,跟本组的主题是爱祖国没多大联系,因为前几篇课文表达的都是爱祖国的情感,如《我们成功了》、《北京》。但是,我仔细读后面的对话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才发现这也是跟爱祖国有关系的。这句话是说北京的小朋友盼望着台湾回归祖国;课文中写到台湾的小朋友也是很想到北京看雪的,说明他们也想回归祖国。他们都盼望祖国和平统一,难道这不是爱国吗?话音刚落,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声。多么精彩的发现,多么深刻的感悟,出自一个7岁孩子之口。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你还能不相信你的学生?你还有必要向学生们总结讲解吗?回答是否定的,给我留下的思考是深刻的,我忽然明白基础教育课程专家们说的学生是最可利用的课堂资源的真正含义。
老师,我想说!
是呀,学生想说的话好多好多,学生想表达的思想无数无数。有的说:我也想去台湾看看他们那儿的美丽风景。有的说:我愿让台湾小朋友到深圳来作客,我给他们当导游。有的说: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那该有多好!到时我就可以到台湾去旅游啦!这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但孩子们还有好多话没有说给老师听,他们还有好多思想要和同学交流。他们一直围着我说个不停,一直拥到办公室门口,等下一节课的铃声响起,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从此以后,学生在我面前无拘无束,课堂上的思维更是活跃流畅,他们总是举起手老师,我想说!老师,我想说!
【教学反思】
上完课,劳苦和疲惫九霄云外,惊讶和欣喜让我激动不已。我真佩服这些孩子,他们会读书,会思考,会发现,会表达。而作为老师,关注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欣赏他们的言行,学会领悟他们的深情是何等重要啊!
学生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而语文课程是随具体的儿童来的,它将具体的儿童引入教育殿堂,只有关注具体的儿童的人才会有真正的课程意识。那就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因为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鼓舞,学会组织,学会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健全人格,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他们的求知欲望、表达热情让你吃惊,他们发挥出的巨大的潜能令你震惊。
放开手,学生会走得更好。以前,我们对学生不敢放手,更不会放手。教师前怕狼,后怕虎,结果学生胆小怕事,不敢跃雷池半步。如今,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已经成为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的无形资产,然而教师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甚至不可能覆盖他们的知识面。这种角色的变化,的确对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引导有着更专业化的要求,但绝对不是通才、全才的要求。这个时候,就请所有的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吧!这是我们在课改中最响亮的声音。
请你坚信,你的学生就是最可利用的课堂资源,请充分利用来自课堂的、来自学生的资源吧!真正实现由老师教我学语文转变为我们一起学语文。
小学资源课件(篇4)
向海洋要资源!
这是1998年世界地球日(4月22日)的中心口号,实际上也是21世纪向海洋进军的战斗号角。
最近,我国大洋一号重征太平洋时依靠特种水下机器人,在水深6000米以下的太平洋海底,拍摄到一层层多金属结核安静地睡在海底。这是继英国100多年前首先在大西洋海底发现这种结核状矿产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这种海底生长的金属结核矿很奇怪,还在不断地生长。全世界大洋底蕴藏的多金属结核约有2万亿-3万亿吨。它每年生长出约1000万吨左右,且生长率大于开采率。每年新生的多金属结核,其中的铜可供全世界用3年,钴(gǔ)可用4年,镍(ni)可用1年,另外还有其他的稀有元素。
目前,世界海上石油的生产量占总产量的17%。将来还可以开采深达海底以下2000米的石油。整个海洋中含金约1700亿吨,银133亿吨,铀(yu)40亿吨。在浅海底中,还可以采到铂(b)、锡、锆(go)、磁铁矿、钛(ti)铁矿、金红石等十多种砂矿。有的地区甚至有色彩鲜艳的宝石和金刚石,真是无矿不有。海底砂矿已成了仅次于石油的第二资源。
海洋中的生物,更是五花八门,多得惊人。从微细的菌类、藻类、浮游生物,到掀起巨浪如山的海中之王各种鲸类,也是应有尽有。至于善于嬉戏的海豚、海豹,更是人们熟知和喜爱的。
水产资源是世界的第二大食品。
海洋中的鱼,有上万种之多。其中哪些适于食用,人类尚未完全知晓。最近,日本的渔业人员新开发的新渔业资源主要有:墨鱼、章鱼、〓(wēn)、鲭(qīng)、鲱(fēi)、鲷(diāo)、鳕(xuě)、鲽(di)、牙鲆(png)等。切莫因近年来黄鱼难以在酒席上见到而误以为海鱼资源已经枯竭。
海藻资源也是一个尚未充分利用的大菜篮子。除习惯食用的海带、紫菜外,如海苔、裙带菜、石花菜等,都可成为席中佳肴。
渔业的兴盛,使人们又发明了栽培渔业。日本进行鲑(guī大马哈鱼)和鳟(zūn)的孵化放流,每年可新增2000多万尾鱼。还有人梦想把太平洋作为海洋牧场,对一些鱼的幼苗放流培育。这并非科学幻想,也是能实现的。
海水本身也是宝。海洋中资源无穷无尽,人们将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去开发利用,谱写新的海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