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13篇

2024-03-11 13:00:04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实用文#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13篇#】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根据您的意愿为您整理了一份完整的“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指南,撰写作品名的观后感真的有那么难吗?欣赏完一部作品之后,内心总会有很多想诉说的想法。这时我们最好去花些心思来写一份观后感,我们撰写观后感的过程也是梳理思绪的过程,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篇1

《滚蛋吧!肿瘤君》读后感:用心间的阳光驱赶现实的黑暗

我愿用微笑,为你赶走这世间所有的阴霾......

这是漫画《滚蛋吧,肿瘤君》全书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这本书的作者——熊顿想要告诉我们的心声。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是通过电影知道的《肿瘤君》,电影里年过三十却仍元气十足的白百合将一个中二天真漫画家熊顿塑造的活灵活现,乐观而开朗的她即使患了肿瘤,却仍不向命运低头。她将一次次与病魔的抗争想象成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冒险和游戏关卡,一次次顽强地面对死神的考验,还向照顾自己的帅医生犯花痴,想象着与他同游夏威夷......

后来看了漫画我才知道,原来电影中被戏剧化的熊顿的故事,居然是真实的。

1982年出生的熊顿在29岁以前一直过着自由随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任何一个80后普通女青年一样,她有着自己喜欢的偶像,有着性格各异的朋友。喜欢永远不会完结的美剧,更会在帅哥面前情不自禁地双眼冒红心。

可这一切都在xx年8月21日改变了。

一纸诊断通知书将这个女漫画家五彩缤纷的梦彻底打碎了,她被诊断为“非霍奇金性淋巴瘤”,说白了就是一种癌症。

但生活的打击却并没有将她压垮,在好友vv的提议下,她将自己抗癌的经历画了下来,发表在了天涯社区的论坛上,这就是她后来出版的漫画——《滚蛋吧,肿瘤君》

的确,读这本漫画,心情绝对不像是读像弯弯她们那样漫画的轻松愉悦,而且作者毕竟是一个癌症病人,你完全可以想象到她画画时有多么艰难,克服了多么重的考验。所以心间必然会带上几分同情和怜悯。

但是,不是这样的。

这部漫画虽说少了那么几分搞笑,但却充满了正能量和乐观向上,贯穿主线的女主熊顿向我们诙谐地叙述了他的故事,从开始患癌,到化疗,到各种治病的重重考验,都在她的笔下被描绘得像小说一样轻描淡写,全书没有一点悲观或厌世,更没有一点点有关死亡的恐惧,尽管一次次的化疗将爱美的她变得浮肿而丑陋,尽管她再也无法吃下饭,只能一次次的捏着嗓子喝营养液。

内心强大的她,一次又一次地勇敢与病魔抗争,直至xx年11月16日逝世。

的确,读完这本漫画后,我不只是钦佩熊顿的坚强,更多地是欣赏她的乐观。

当你的生活被忽然而至的灾难重重一击后,你会选择自暴自弃,还是选择勇敢面对?

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无法回答,即使真正的癌症患者,也会在前者和后者间徘徊不定,而熊顿给这个世界的回答,却是愿用微笑,赶走这世间所有的阴霾。

这个回答也许不算伟大,却让人感到由衷的温暖,像被一道光照射过一样。

人来到这世上,不是为了活着而活,而是为了珍惜生命,爱别人而存在,当人的生命被突如其来的黑暗笼罩,爱就像一盏明灯,驱散了现实的黑暗。

也许熊顿就是用这种渺小却无私的爱,感化了所有人吧。

熊顿姐姐,愿你在天堂能没有病痛,一切安好。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篇2

因前期铺天盖地的宣传,在《滚蛋吧!肿瘤君》上映的第一天,我便和男闺蜜早早的去电影院一睹为快。当女主人公因患病脱发严重需要剔光头,她的死党都同时以光头形象出现在大屏幕的那一刻,原本安静的电影院不约而同地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哭泣声,自那以后各种哽咽声就没有停过。在我的记忆中,自打开始进电影院观影以来,这种情况还属首次,连我那每次喜欢一边观影一边评论的男闺蜜也饱含着泪花,一言不发地看完了整场电影。

整个观影过程中有太多让人走心的地方,由不得你控制,眼泪已经夺眶而出。我不由得想起上月的国外旅行,虽然只是去相邻的一个小国,也不算太远,但也算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死党们前期帮我策划旅游攻略不在话下,出发当天,因为飞机是凌晨两点起飞,导游要求晚上11点半机场集合统一安排事项,于是下午5点多我还在家里不慌不忙的收拾行李。此时电话响了:"二货,我们半小时后到你家门口,送你去机场,准时下楼。"来不及反应,电话已挂。无奈早早出门,见面后本来想给他们来一顿"皇上不急太监急"的臭骂,但A死党一句"我们在餐厅定了位置,给你践行"便把所有的不满都堵了回去。

饭后才9点过,各种畅聊以后,不慌不忙地往机场走,到了机场看着国际航班的候机厅已是人员爆满,于是乎,我的死党们开始发挥了。A:"证件之类的必须放好,一定注意安全,这是给你查的当地各种应急电话,收好!"B:"一定要理智,控制好自己,抵制住导游的诱惑,那些东西国内都有,不要花冤枉钱。"C:"你每到一个地方,记到微信给我们你的情况,我们好随时了解你的行踪。"……就这样拉拉杂杂地说了好久,终于要过安检了,三位死党从A点送到B点,又从B点送到C点,最后抵达送关口,还在众目睽睽下挨个拥抱送别,以至第二天同团的其他友人开始问我昨天送我的三人与我是啥关系,弄得跟生离死别一样。顿时我的自豪感爆棚,也不由得感慨:几个二货平时大大咧咧惯了,关键时刻多少还能让人洒点眼泪花!友不在多,能够有三五人在身边足矣。或许这就是《滚蛋吧!肿瘤君》这部电影让所有观众都有感而发,泪流不止的原因之一吧。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各种各样的压力接踵而来,我们的健康也每况愈下。当我们面临疾病的折磨时,又有几人能够像电影里的女主人公那样时刻保持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也会给予身边同伴满满的正能量;即使躺在病床生命垂危的那一刻,都还在憧憬着自己的爱情。爱与被爱都是最重要的事!

人生得意须尽欢,吃掉一顿少一顿。我自认为还是一个比较乐观向上二货青年,但比起电影里的熊顿还是自叹不如。是的,命运给我们安排的每次挣扎都是有目的的,经历过,爱过,坚强过,战胜过自己,有这些过程,才算没有白活过。以前我这个乐天派总是对自己说:从今天起,做一个像向日葵一样的女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今后,我要时刻对自己说:做一个像熊顿一样的二货,过好我的每一天,让自己快乐、让身边的人快乐!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篇3

《滚蛋吧!肿瘤君》的精彩在于这部电影悲喜交加,喜剧的成本占更多的比重,但始终萦绕着熊顿身患肿瘤的悲剧氛围,即便售众有了心理准备,也会被电影的悲剧情节给击中,

改编自小说或者漫画的电影数量异常庞大,往往作者的情绪和风格对电影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滚蛋吧!肿瘤君》改编自同名漫画,原作者熊顿根据亲身经历完成了这本漫画书,整部书的情绪就是乐观向上的。到了电影中,这种情绪也一直蔓延,虽然我们基本都知道了一个结局,但熊顿开朗的性格和新颖的电影表现手法,让这部本该苦情戏的病患电影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单就说这部电影而言,各个方面都做得不错,稍微有点缺憾的地方就是没有多倡导一下健康的生活方式。熊顿自己曾说她昼夜颠倒,工作经常加班,与朋友喝酒就要喝醉,各种对健康不利的习惯导致了她的病情。不过在电影中,这些坏习惯是由熊顿妈妈说出来的,给人印象不太深刻。如果能在电影开篇不久表现一下的话,会更好。至少能倡导一下健康的生活方式,毕竟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年轻人作为上班一族都太拼了。

单刀直入地说,《滚蛋吧!肿瘤君》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因为改编自一部漫画书的原因,所以影片中用到的表现手法也很大胆新颖。比如会采用美剧、韩剧和中国宫廷剧的形式,来表现熊顿的幻想段落,因为熊顿平时喜剧看美剧和韩剧,她总是把自己想象成片中的女主人公,用了这些手法来表现她的内心世界,很贴切,也很有观赏性。观众们可以在一部喜剧片里同时看到僵尸、后宫、爱情等诸多元素。

白百何饰演熊顿或许是不二之选,因为她过去就经常在电影中出演这样大大咧咧的女孩子,或者说是女汉子。对于这样的角色驾轻就熟,完成喜剧部分不成问题。难的仍然是悲剧的部分,好在熊顿是一个开朗的女孩,给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演模仿对象。因为很少有人能够这样勇敢地面对死亡,这种开朗的精神一直贯穿在影片当中。

用熊顿的精神和事迹来看,她的理念应该是——趁活着,快乐吧!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很多的计划,但多数没有付诸于行动,看了《滚蛋吧!肿瘤君》,相信大家会加快实现计划的步伐。《滚蛋吧!肿瘤君》这部电影能够成功,主要就是熊顿的精神力量太强大了,这种乐观的精神非常可贵,放到电影中,能够传递给更多的人。另一方面,导演韩延借鉴了漫画原著的幽默风格,让电影中融入多种元素,整部电影的特效镜头就超过了500个,基本就是特效大片的数量了,这样剧情与画面并重的电影,无疑会受到观众的青睐,这样也能让更多人看到熊顿的感人故事。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篇4

这部影片让我哭了个稀里哗啦,人生不存在来不及这回事!在梦想面前什么都是借口,健康很重要,这真的是一个笑点和泪点。

熊顿是不幸的,在他人生命刚刚开花结果的时候就要凋零;她又是幸福的,除了爱她的爸爸妈妈,还有陪她到最后的好朋友。

我们的生活总是匆匆忙忙,不到三十岁的青春,交给了学校十几年。毕业后快点的都已结婚生子,晚一点的基本上也已考虑是否需要结束单身。我们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朋友越来越远,像熊顿那样身边有三五知己的其实不多。我们本该有几个知心好友,无奈时间都用来经营婚姻和忙于工作,越不联系也就越淡了。“我可以失恋十次,但不能失去你一次”,这句话,熊顿可以跟艾米说,但是我们又能对谁说。

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去拥有。活在当下,就要精彩。人生不如意之十有八九,有些事我们不能改变,只能去适应,心态真的是挺重要的,我们不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过来的吗?

熊顿,电影中的你有自己的坚持。在身体遭受巨化痛苦的时候,还那么积极的面对生活。世界那么大,该去看看了。

对于熊顿的父母来说,孩子得肿瘤的的消息自然是有如晴天霹雳,让人心如刀割,但是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还要保持冷静,故作镇定。这其中的曲折心酸只有为人父母的才能体会到。印象比较深的一幕是熊顿的爸爸离开她们俩母女,独自一人去给得了重病的女儿买东西的时候,沉默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在那一刻爆发了。那个独自流泪的落寞沧桑的老男人的背影让我想起我爸爸,我真的哭的不能停!能陪伴爱的人身边真的是一种幸福,一定要多陪陪爸爸妈妈!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篇5

今天中午**了期待已久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一次次被熊顿的坚强、乐观所感动。

回顾过去几年我在医院的经历,我和舒顿有很多相似之处。感谢自己坚强、乐观的性格,感恩家人体贴入微的照顾和从始到终的精心陪伴,让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有人说:

人只有大病一场,才能知道人生到底该怎么活。我是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人,所以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更知道该如何走完自己的人生。于我而言:

活一天赚一天,活一天感谢上帝赐予我的礼物。之所以老天还没收了我,想来是他派给我的任务我还没完成,在这尘世间还有我未了之事。幸运的是,我一直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愿生活,我正在尽力不给自己的生活留下遗憾。我很洒脱,很好!

所以当我哪一天随风而去时,我不会恐惧也不会悲伤,我已经干完了该干之事、尽了应尽之责,我已完成了老天赋予我的使命,无怨无悔,没有遗憾,可以安然的离去了。记得电影中熊顿说的话:人不能因为早晚有一天会死就不想活了。

死只是一个结果,怎样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我经历过,爱过,坚持过,征服过自己。没有这些过程我活不下去!

人活着的时候,去做你想做的时,过你想过的生活,过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任何人的翻版,也不要被别人篡改的面目全非。潇潇洒脱,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篇6

暑假,我看了一部关于一位名叫熊顿的淋巴肿瘤患者如何与病魔对抗过程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以一部同名漫画《滚蛋吧!肿瘤君》和漫画作者的真实生活为背景改编而来。

肿瘤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只要是听到身边有人患了肿瘤自己心里也要打一个寒颤,更别说让患者自己心情放松、愉快了。而电影中的熊顿则用对待小感冒的心情对待肿瘤。

自从她知道自己患了肿瘤以后,她依然很乐观。我认为这不是她有着超强的心理抗压能力也不是因为她连肿瘤都不知道是什么才这样,而是因为她面对生活的态度不一样。她总是说:“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那我还不如高兴的过好每一天呢。”

在医院做治疗的空闲时她常常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期间的点点滴滴。

因为她没有心理压力所以她吃喝都和平常人一样。就连护士长都说;“她是我见过最能吃能喝的病人了。”

在她生命最后几天采访她的记者也说;“我常常忘记你是一个病人。”

她时常把自己难以下咽的药晒到微博上去并用幽默的语气来评论这种药物;有一种药的成分是“美洲干燥大蠊提取物”我听了就觉得恶心,可她却用一种幽默的态度评论了这种药还开玩笑说:“我天天吃着的东西会不会让我变成打不死的蟑螂侠?”

她深信老天爷不会让她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她还有那么多没有完成的心愿。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她还接受了“鲁缘有约”的采访,但刚刚录完节目的第十二天后,肿瘤君就打赢了她。她还没来得及看她录制的节目。

这部电影真实的反映了熊顿与“肿瘤君”斗争的全部过程。她不仅在生前带给别人快乐,在她离开人世后她的乐观精神依然照亮人们,让人们重新面对生活点燃对生活的希望。

她有一句话让我记住了:爱与被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篇7

房间里异常地闷热,护士不断地穿插往来,偶尔房间里有病人的呻吟声,也觉得异常稀疏而且显得遥远模糊。“护士,麻烦你给我盖盖脚。”声音微弱得几近耳语。仿佛透过这声音就能看到病人虚弱而且苍白的面容。床头的呼吸机滴滴地响着,显示着一个人生命的体征,护士时而紧张地来看看,皱着眉头,匆忙地往病案记录上写着什么。房间不透风,不透光,仿佛四面都拉着窗帘,一天到晚都开着灯,在病人遮着薄翳的眼睛里,显得昏暗而且死气沉沉。在那样完全和外面断绝往来的世界里,看一次日出,甚至被太阳的光芒抚慰一会儿都成了奢望。但,尽管是如此,在那个无限接近黑暗,被浓稠的死亡气息所笼罩的房间里,每个人的体内仍然挣扎着生。

有时候,整个人昏昏欲睡的当儿,却突然像受惊吓一样剧烈哆嗦颤抖起来,脚趾尖猛地触到了床栏杆,一阵冰冷恐惧之感瞬间攫住心头。一睁眼,在凝滞不前的时间里,在迷茫和恍惚中,能听到一声医生和护士的谈话,但声音却也是同样的冰冷。只有疼痛始终对我忠实,全身各处交织着疼,似乎世上所有疾病都看中了我身体这处乐园,在我就要丧失身体意识,是针刺一般的疼痛提醒着我,提醒着我自己还是个肢体,思维健全的人。但在那样危险的境遇下,隐私随意暴露,接受更多的冷言冷语,看更多人的脸色,却让自己的尊严荡然无存。尖锐的,迟钝的疼,互相交织,是我对它们疼爱不够。偶尔,开门冲进一股冷风,是有人出来或进去了吧?间歇的哭声一声一声传来。交织着绝望和疲倦。

“几点了?”

“曙光微露。将近黎明了。”

嘴角浅浅浮出微笑。

在读这本书时,我的眼中无数次浸出眼泪,感动和喜悦交织着。虽然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在死亡面前,仍能笑着面对,我们把这称为“熊顿精神”,熊顿的乐观和勇气令我们佩服,我们的生活中需要“熊顿精神”,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我承认我笑了,笑得眼泪都掉了。

“乘着年轻,燥起来!”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篇8

“肿瘤嘛,切掉啦!”乐观的让我以为她活了下来。

然而她没有。非霍奇金淋巴瘤。晚期。不治之症。

任谁被查出患了癌症晚期,都相当于被判了死刑吧,忧郁度日,在日复一日的痛苦中静候死神降临。

然而她没有。“我是我们所有人当中唯一跟死神亲密接触过的人,所以现在我有权指点你们的人生了。”我们不谈肿瘤与生死,想想过去和未来,看看现在。

“妈妈,我挺不容易的,我知道,这对你们来说挺难的,我也挺难的。”夜色浓醇,她躺在病床上,拥着妈妈,眼里泪光涌动。她是熊顿,狗熊的熊,牛顿的顿。

最喜欢看美国大片,严谨考究,一波三折,相较之,国产电影总少了一份震撼的感觉。可能是风格不同的缘故,国产电影在我心里打上的标签就是“喜剧”。看《滚蛋吧,肿瘤君》之前,我也一直以为是喜剧,抱着休闲的心态观赏,却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逐渐沉淀,甚至在心中产生了丝丝疑惑,这是喜剧吗,熊顿在重病的情况下依旧谈笑风生,甚至喜欢上了主治医生。

“我负责治病,你负责相信我。”梁医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几乎已经认定了结局:熊顿的病治好了,有情人终成眷属。

中国电影的结局一向完美。但结局是这样的:在熊顿的葬礼上,她在**中笑着主持她的葬礼。我在屏幕前哭泣,看着熊顿的眼睛。

微微泛红的眼睛,没有泪水滴下,却道尽心头不舍。不舍她本应度过的余生,不舍她不离不弃的朋友,不舍她最爱的,也是最爱她的父母。

不舍又怎样,该离去的终归还是会离去,就像我的爷爷,肺癌晚期,我最后一次抱他却是在他去世前三个月。“妈妈,再也不会疼了……”她在病危时如是说道。观影时我还仅是泪眼朦胧,此时却对着电脑痛哭流涕。

为她,也为我。

她说:“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从此便放弃拥有。”,她说:

“要记住,爱与被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她还说:“死,只是一个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不震撼,不经典,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在此之前我甚至不知道世间曾有过“熊顿”这一个人,但却依旧动人心弦。你不能因为最后会死而放弃生活。既然结束是确定的,请走的再好一点。

她的世间将永远固定在29岁。在她最好的时候,用她的微笑驱散世界的阴霾。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篇9

前不久,社区里在讨论一部电影,名字叫《滚蛋吧,肿瘤君!》。我看着十分眼熟,心里默念了几遍,脑中突然蹦出“熊顿”这两个字——对了,是那个漫画家熊顿!2011年到2012年期间,她与癌症抗争的故事曾经感动了千万人,这部电影,正是根据她的同名漫画改编的作品。

“我愿用微笑为你赶走世界的阴霾。”熊顿在《滚蛋吧,肿瘤君!》里写道。这样的话,如果没有这个真实的故事作为背景,恐怕只是一句理想的鸡汤段子。因为亲历过癌症的人们都知道,他们的病房是死神守护的人间炼狱。

我想起了二爷去世时的样子,三个月不到的时间,整个人只剩下一副皮囊,苍白的脸上满是痛苦。亲戚们都说,他得的是癌,只是医生并没有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

望着窗外深蓝的傍晚,我决定去电影院回顾一下熊顿和肿瘤君一起度过的400多天。

电影从熊顿北漂的故事说起:生日前夕被渣男劈腿,和老板斗嘴丢了工作,派对上跌倒昏迷不醒,一觉醒来躺在白色的病床上??熊顿的生活在这短短的几天内充满了戏剧化的元素,因此也更容易被搬上影院的荧幕。看到这里,你会发现生活有时就像一场黑色幽默,你以为它只是和你开玩笑,却发现它转身离去的背影冰冷如霜。而在主治医生的办公室里,“非霍奇金淋巴癌”几个字就像死神的宣判,让熊顿的好友们目瞪口呆。

但你猜熊顿怎么着?这个住院以后还在暗恋帅气医生的花痴姑娘竟然说:“肿瘤嘛!没关系啊!切掉啦~~”从电影里她毫不在乎的语气听来,这真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对比她的漫画,我相信这种乐观里没有对脆弱和恐惧的掩饰——她并不知道癌症到底有多么痛苦。所以之后再看她在病房里化妆打扮,跟朋友出去吃大餐,和病友彪摩托车兜风,在天台和梁医生表露真心??也并没有觉得奇怪和突兀。

毕竟,这是剧本设计的需要——特定的笑点和泪点,刻意营造的巧合和冲突,引导观众自动代入影片的场景,流下他们感动的泪水,这样的影片才是成功的商业片。

正因为熊顿的故事无法在普通人身上复制,电影制作方才敢用这样乐观的剧情掩饰癌症患者真实的生活状态。在熊顿的漫画里,她对疾病的恐惧和痛苦与她骨子里的乐天精神是相互纠缠的。呕吐咳嗽、胸闷气短、脸部浮肿等等场景在电影里并没有得到体现。我们看到一朵美丽的白百合不断用轻松俏皮的表情和朋友、患友、医生开玩笑,却看不到真实的熊顿奋力挣扎在人生最黑暗的尽头。

熊顿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面对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她从未选择逃避和放弃;而是在切身感受这些痛苦的同时,仍然生出对这个世界的爱。她的那些漫画,充满着乐观积极的态度,不仅是陪伴在她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灯火,也是让我们鼓起勇气努力生活的希望。

无论是熊顿本人还是电影故事,都触动了很多人心里的情感。当影片中第二遍响起那首《Closer》时,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熊顿说,“别人二十九岁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的

就已经结束。”在她想和世界靠得更近的时候,她却远离了这个世界。这是多么令人难过的事实!时间和健康又是多么重要的两件东西!

“外米,艾面冷,你多穿件衣服~~!——我妈慈祥地叮嘱艾米。”这是2012年11月15日熊顿发的最后一条微博。她失去了最重要的两件东西,却把它们寄托给了身边最重要的人。愿她在天堂依然快乐!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篇10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面对死亡。

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它用多么专业的术语去解释非霍金奇淋巴瘤,不在于它告诉大家用多么乐观的态度去战胜疾病,在于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真实的描绘了一个身患绝症的人的心态以及周围的生活,它让每一个正处于病痛的人、患者的家属甚至是普通人,都如此感同身受。

作者 冰糖陈皮

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乐观的面对死亡。所以这部影片并不是教你如何笑对死亡,而是如何过好一生。

因为死亡并不是一件难事,甚至是这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死亡就像是一条传送带的终点,只要你被送上这条传送带,不管你如何后退、如何停留,你都将被无奈的推向那个终点。

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你也会到达这个终点,死亡不需要你做任何付出,只会让你感到恐惧。

而对于死亡的恐惧,只需要靠“幻想”和“不想”去逃避,“幻想”很多自己希望的场景,“不想”自己的疾病、痛苦与死亡,不让死亡的恐惧充斥你的大脑。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部影片中有相当多的熊顿脑海中的幻想场景,正如熊顿所说,“幻想真的是一件好事”。

但活着不是,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你一天都活不了。“幻想”更不可能给你带来柴米油盐。

在最后的追悼会上,熊顿以“唯一一个跟死神亲密接触过的人”,去指点人生,那就是“好好的、精彩的”活下去。

如何精彩的活下去?熊顿在最后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之后,开始做各种各样自己曾经想做但没做的事情。这是大部分身患绝症的人都会做的事情,减少遗憾,减少牵挂。

其实我一直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身患绝症是幸运的,因为它距离死亡有一个缓冲时间,虽然这段时间是痛苦的,但是足够让你去思考你的一生,做很多你想做但没做的事情。

可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将死之人,什么都不怕,很多事情都可以不在乎,这就是为什么熊顿去艾米公司跟艾米老板“理论”后,艾米会很生气,因为熊顿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但艾米的人生还要继续,她要去承担后果。

我一直都觉得,“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去过”,这句话相当扯淡。因为没人能真正活的如此洒脱,明天毕竟不是最后一天,假如今天就挥霍掉你的所有财产,明天你要怎么过?

活下来才是最难的,一方面又要遵从本心、减少自己的遗憾,一方面又要遵从现实,随时考虑后果。

影片的最后,艾米最终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她选择了遵从本心。但其实在现实中,这仍旧是个非常艰难的选择。我想我们只能尽量做到去平衡这两个点。

在目前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尽量做些想做的小事情,再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过自己想过的人生。并且尽量去规划人生阶段,争取在某一阶段之内,能做成一件自己想做的大事情。

明天不会是最后一天,但明天也很有可能是最后一天,只有这样做,才能尽可能的平衡活着与死亡的风险。就算不能做一个洒脱的人,也尽量不做一个憋屈的人。要不然,死的那刻,你会闭不上眼睛。

影片中让我特别感动的一个环节是,当熊顿剃成光头以后,她的朋友也都陪她剃成了光头。对于深处逆境中的人来说,“鸡汤”永远都令人厌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与其说那么多废话,不如陪伴她,与她一同冲向逆境,只有身在其中,才有真正的理解。

另外让人止不住眼泪的,是熊顿的父母。不管熊顿看上去如何乐观,父母也了解她的痛,并比她还痛。父亲在超市给熊顿买零食时,瞬间哭泣的镜头,让所有观众也再也忍不住。熊顿窝在母亲怀里说“下辈子还做母女时”,击碎了多少人的心。

就算我们可以尽情的洒脱,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情,我们永远都做不到,就是对所爱之人的牵挂。将死之时,真的很想像影片片尾曲唱的那样对周围人说,“对不起,离开你”,留你们在这世上难过,这真的是我无能为力,这应该是所有身患绝症的人,最想说的话。

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它用多么专业的术语去解释非霍金奇淋巴瘤,不在于它告诉大家用多么乐观的态度去战胜疾病,在于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真实的描绘了一个身患绝症的人的心态以及周围的生活,它让每一个正处于病痛的人、患者的家属甚至是普通人,都如此感同身受。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篇11

这段时间,一个简单粗暴的电影片名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滚蛋吧,肿瘤君》。

这是一部改自真实故事的电影。女主人公熊顿在生日当天经历了人生的低谷,被公司开除,被男友抛弃,并且因为晕倒被检查出患有绝症,她的乐观展现了她与众不同的一面,在别的病人因为身患疾病而闷闷不乐时,她总能让自己开心起来。

熊顿面对癌症的态度让人敬佩,她没有畏惧那可怕的肿瘤,只是把它当作人生中的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而如何快乐的面对每一天才成为最重要的事。她的乐观,像火炬一般传递着正能量蔓延在人们心间。好友们也在的感染下也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人生就应该如此,简单相信、大胆前行。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句话:一句是医生对熊顿讲的:“我负责治病,你负责相信我。”“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去拥有。”另一句是熊顿在生前录制自己的葬礼时说的:“要记住,爱与被爱是这世上最重要的事。”

这部欢笑胜于泪水的影片让我坚信,上天给我们的每一次争扎,都是有目的的,坚信挣扎过、努力后的我们会更加完美!

滚蛋吧!“肿瘤君”,让我们把人生中的“肿瘤君”都赶走吧!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篇12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一时让我捧腹大笑,一时又让我泪流满面的小说——《滚蛋吧肿瘤君》。这本小说大概是说活泼又可爱,大大咧咧又没心没肺的熊顿,从倒霉开始,先是丢了工作,接着遭男友劈腿,在生日派对上一头栽倒,又突然患上了全身性的淋巴瘤晚期,总是不停的幻想一些不真实的虚拟的东西,踏上了毫无悬念的旅程,在医院的这些日子里,她有和死神交过手,有过许多不开心的事,但她却用微笑赶走这个世界的阴霾,给予她力量,让她勇敢的面对未知又坎坷的人生路。

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熊顿做到了“利用有限的时间,燥起来”。入院时对着主治医生犯花痴;住院期间,又和女病人偷偷溜出去骑着摩托车去兜风,喝啤酒;病情好转可以暂时出院后,又去大闹朋友公司;完全不是一个癌症晚期的人能做的事情。而在见到爸爸妈妈后,熊顿出现了难以抵挡的情绪,上一秒还笑嘻嘻的,下一秒眼泪就夺眶而出。

我非常非常佩服熊顿的乐观,即使她已经患上了癌症晚期,但她依然我行我素,依然像以前一样和朋友们玩耍,完全不受任何影响,乐观地面对人生。我也很佩服熊顿的朋友们,虽然她们知道她们很有可能会失去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但她们还是对熊顿不离不弃,她们甚至可以为了熊顿剃成光头,不给熊顿任何压力,陪着熊顿无忧无虑地过完剩下的日子。

这真是一本令我受益匪浅的书啊!相信很多人都没有熊顿乐观吧,我承认我也没有,不过我会好好学学熊顿的。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篇13

昨天,微信微博上充满了好友的推荐——《滚蛋吧,肿瘤君》,情人节,这部电影欢乐了多少人,又看哭了多少人。今天带着满满的期待值,去看了,看之前,朋友专门给我发微信说:“看电影的时候好好看,别玩手机。”很庆幸,电影没让我失望,反而比想象中的更好。虽然整个过程都是在笑,哭,笑与哭中交替,但情绪早已越过喜与悲,夹杂在情亲,友情中。

白百何作为女主角,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可以说是把情感诠释到了极致,面对病魔,乐观的对待。虽然尽力用诙谐的语言,夸张的行为来表现面对病魔的积极心态,但却看得让人心疼,那种人类在生命中所表现出来的脆弱,无能为力感,让人害怕,虽然很想努力,好好的治疗,积极的抵御,认真的活着,命运却不给你机会。

虽然夏梦问熊顿:“当别人的人生该开始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就结束了,你怕么?”的时候,熊顿笑着回答:“你得相信,上帝给我们安排的每一次挣扎,都是有目的的。这,才刚刚开始。”

但在医生问熊顿,近来病情有什么反应时,她说:“我吃了那个药就想吐,吃了止吐药又便秘,吃了止便秘的药又头疼,你说我还要不要吃止痛的药的?”

在妈妈陪她度过最后的日子,知道自己病情恶化时,对妈妈说的:“妈妈,我挺不容易的,我知道,这对你们来说挺难的,我也挺难的。”

在幽默中,我们看到了熊顿内心的无奈与不舍。白百何把这种情绪,表现的恰到好处,在病魔面前笑嘻嘻的:“不就是肿瘤么,切了~”我笑了,但听到她朋友那句:“切了?你知道淋巴遍布全身……”自己的情绪瞬间由喜带悲。

除了熊顿本身的心态,身边的亲情,友情也感动着我,身边的同事,在看时,一直感概:“如果这辈子有像她们这样的友谊,也值了。”电影里的亲情,友情平平淡淡,但却正是因为这种平淡,所以感同身受,更加容易被带进情绪中。

在熊顿失业,失恋时的那个生日,朋友挨个跟她说“不”能来了,此刻落寞中手机响起了家人打来的电话,朴实的对话,儿行千里,报喜不报忧。在电话中明明一个人坐在大街上,含着泪,却告诉爸妈自己过的很好,好多朋友陪着,一会要一起过生日,让爸妈别担心,声音忍不住哽咽时,匆匆挂电话,借口说朋友一起要去玩了,不聊了。爸妈那边的欣喜和这边独自在外的落寞不正是我们独自打拼的写照么!好在,熊顿真的有一帮陪在她身边的朋友,朋友说的不能来,只是给她一个生日惊喜,他们一起开心,一起扶持,在熊顿失恋时替她出气,在她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

其中与艾米友谊的特写,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不去。在熊顿大病初愈时,知道艾米还在加班时,忍不住去艾米公司,大骂艾米老板,自认为替艾米出气(熊顿对老板说的那几句话,我也挺喜欢的~~),但艾米是个好员工,她认真工作,并不觉得自己工作辛苦,这就是我们现在工作族的心态吧:拼命工作,就认为是努力的活着。

当那句”你是生活中的小三,工作上的奴隶”说出时,争吵了,但争吵过后,熊顿给远在出差的艾米画了漫画,写的一句:“我可以失恋十次,但不能失去你”,瞬间化解了一切,当艾米从国外出差赶回来,熊顿已不在,艾米在病房外摊到地上痛哭的表情,现在想起都觉得撕心裂肺。这部真实故事改变的电影,我没有看过原著,但听说熊顿走了,艾米在微博上只有五个字:“我失去她了。”而熊顿的最后一条微博也是留给了艾米:“艾米,外面冷,你多穿点衣服。”

而熊顿父母的各种细节,也带给大家无声的感动。母亲来到女儿打拼城市的医院,看着女儿,陪女儿度过生命的最后,在听到病情时,眼泪无声留下的刹那,我的眼泪比她流的更凶。她说她总是想起熊顿小时候,感觉跟昨天似的,这句话,相信我们的父母也说过无数遍。熊顿问:“妈妈。你知道我卡的密码么,是你生日,因为我害怕自己记不住。”母亲哭了。

而熊顿的父亲,虽然描写很少,不像母亲那样,陪熊顿说话,陪她睡觉,因为父爱本来就内敛,所有的甘愿一人承受。在听到熊顿病情后,只是红着眼圈对母亲说:“我去给她买点吃的”,去超市,花着眼,一个个看食品的介绍,一个个的拿起,只是看动作就看出父爱如山,眼泪止不住的流,当看到熊顿父亲拿到最后,实在忍不住,无奈的压制不住,眼泪从脸颊流下时,我的泪水早已止不住了。

这部影片真的很值得一看,里面各种细节都让人觉得平淡的触动人心,在面对病魔时,一改往日的病房沉闷,死亡气息。而是充满了各种主角的天马行空穿越,甄嬛传,来自星星的你等等,让人心情稍稍缓和。其中熊顿在生命完结时的两件事,也让我觉得生命还在时,就努力活着,逝去时才会乐观面对。一件是在世时需要完成的几件事,让我想起了陈意涵在自己30岁生日时做的几件事,也想起了同事说的要去看日出,看极光,感受宇宙的奇妙。另一件是,她在自己葬礼上,录的视频,让我想起了,入行培训时,一位老师说,让我们给自己写下遗言,你会发现,如果现在自己不好好努力,生命结束时,连遗言都是苍白的。

这部是我从头到尾不愿错过任何细节的一部电影,是我还想回看几遍都不厌的电影,回来后就开始翻熊顿的各种信息,愿你在天堂好好的,正如你说的:“我在那边等你们,当再见面时,你们都老了,而我还是29岁的模样…”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最新应聘教师自我评价 下一篇:大学生迟到检讨书锦集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