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优选10篇

2023-12-25 09:49:39 呼风唤雨世纪教案 呼风唤雨教案

【#实用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优选10篇#】每一位老师都必须具备一份必不可少的课件,这就是我们认真撰写教案课件的原因。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整教学策略,因此写好教案课件非常重要。这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的文章是小编从网络搜集整理的,内容精彩绝伦,不容错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启发学生质疑思考。“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在本课中“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一个世纪?在20世纪里,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吗?

(要求学生在查阅工具书的基础上,结合上下史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谈谈对词句的认识。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明确:无论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充满神奇的未来,人类虽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但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引领下,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资料展示与交流

1、学生搜集的20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发明。

2、师补充的相关资料。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2、找出本课生字,与同学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3、出示本课应掌握的词语,反馈同学自学情况。

4、熟记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师指导书写,同学提示易错的地方。

5、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听写本课词语,同桌相互批改。

2、20世纪的科学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同时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还可以说成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在学生自由填空的过程中,领悟到20世纪固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2、读第一句话,体会其含义。思考:全段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述,课文用两个“一问一答”的句式表述有什么好处?

3、读二、三句,结合工具书和自己的理解体会“发现”与“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区别。

发现和发明:“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在本课中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则有了质的变化。改观和改变:“改观”在本课中是指20世纪以来的这些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原有的生活得到了改变,出现了新的面貌;而“改变”则是强调了改换、变更。

通过感悟词句进一步认识到20世纪是个非同凡响的世纪,激发学生学习下文的兴趣。

4、指导朗读,读出个人的体会。

学习三、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组讨论,交流。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引导学生理解“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愿望、幻想”是什么意思?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

4、依照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5、作者在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什么作用,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句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那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6、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例子,选择自己熟知的、感兴趣的一例,向同学们介绍

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成就、价值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

学习第五自然段

1、朗读第五自然段。

2、理解伯特兰·罗素所说的话和“科学正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这两句话的意思。

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由畅想、讨论:畅想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未来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小结:正是这些发明和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让未来在我们手中变得更美好。

作业:搜集20世纪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

以“科技伴我成长”为题进行小练笔。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 改变

发现 发明

现代科学技术 人类生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2】

教材简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说明文。作者路甬祥仅仅用了五六百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交流感受;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读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二十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从而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读中学写。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检查课文熟读情况

二、课题切入,直奔中心

1.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通过对课文的了解,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因为它还不是一句完整句。

——二十世纪是一个科学发达,呼风唤雨的世纪。

2.课文中哪一段说的和课题意思一样?

课题的意思和文中第一段的意思完全一样,这是课文给我们的一个提示,这句话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3.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学生齐读,相机板书)

三、联系生活,精读品读

1.整体感知,直奔重点: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句话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做个标记。默读课文时,注意边读边画。

(1)学生自读自画,老师巡视。

(2)学习第4自然段:在全班交流那些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奥秘……

20世纪,电视、……地球村……

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让我们感受到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出示第4自然段字幕(相机变字体为红色):

(3)20世纪真是了不起的成就!课文举出的这么多成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呀?

——舒适和方便

和我们的祖先比比看,哪儿更加舒适,哪儿更加方便?

(4)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快乐,对这些改变,这些成就,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把这种高兴读出来吗?来,你把整段话读一读。

(5)读了这段话为什么会使你这么强烈地感受到20世纪这么伟大的科学成就?作者是用什么办法来说明的呀?

——举事例、作对比

举事例,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拿现在的舒适、方便与过去的王公贵族来比。让我们也模仿作者的说明方法比一比吧: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相机进行句子训练:用下面的句式说说那时都没有什么,20世纪有了什么。

那时没有……没有……也没有……。

20世纪有了……有了……也有了……。

(6)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

(7)运用这样的方法、列举出这么多例子,在说明的时候,更为形象了,更加生动了,对不对?同学们,我们能感觉到这么大的成就,这么大的变化都是20世纪的科学成就带来的,我们怎能不激动地表达(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学习第3自然段:

(1)我们从这儿感受到了20世纪呼风唤雨,还从哪儿能感受到?再找找看,继续交流。

第3自然段:“人们只能在神话中……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出示第3自然段字幕相机变色)。

——有惊人的发展,发展速度特别快,好象一夜之间的变化。

(2)了不起的变化!大家从这两句话感觉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那么,我们祖先的我们祖先的幻想是什么呢?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

(3)现在,“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都实现了吗?

a.千里眼是电脑上安装的显视屏,我在北京,别人在上海,可以通过电脑视频对话看见他们。(可视手机更神奇便捷)

千里眼还有望远镜,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还有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

b.天上的飞机在天上飞就像是腾云驾雾。(宇宙飞船更了不起)

c.电话就是顺风耳,千里之外一通电话就听见了,电话上还可以实现千里眼,电话上有可视屏,一拨电话一边用上千里眼,一边用上顺风耳了。

(4)上节课我们看的电话就是可视的程控电话。同学们,这些幻想都实现了,其实,何止这么一点点幻想变成了现实,我们的祖先随便说一种幻想或者美好愿望,都实现了,你能举出一种吗?

(5)同学们,在人类历史的上百万年间,我们20世纪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实在太令人惊叹!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我们来好好地读一读。

——把这句诗用在这里来比喻科学发展之快再恰当不过了!

学生齐读。

(7)如果把20世纪的科学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怎样?

——变化大、变化快、变化多。

(8)诗里面既能读出“快”,又能读出“多”,我们读读这句诗试试看。

(9)我们祖先的幻想就是我们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你们感受到了吗?课文中为了说明这个成就,对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你还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这种对比?

a.“人类在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b.“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10)20世纪我们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我们怎能不赞叹(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习第2自然段:

(1)还有哪些地方让我们感觉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

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总和”。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也有巨大的科学发展,但是合起来没有我们今天科学这么发达,这说明科技特别发达。

(2)“其改变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断句,再读。

(3)是什么使我们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

相机板书:科学

发现发明。

(4)准确地说,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了发现和发明,然后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改观和改变。

相机板书:人类。

(5)大家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出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从找到的事物看,发现和发明有区别吗?

发现:是通过探索和研究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没有找到的规律和现象。

发明:是创造的意思。

(6)谁能用发现和发明说一句话?

(7)指名读这段话。

(8)大家一起回答:20世纪的呼风唤雨靠的是谁?20世纪又靠什么呼风唤雨?

(9)师生对读两个设问句后强调: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怎么能不说(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回应开头,凸显中心

1.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都是在围绕一句话写的。哪一句话?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

3.让我们带着对课文的体会,带着丰富的情感把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小组合作着读读。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课文学到这儿,第一节课你们提出的疑问都解决了吗?

2.课文中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科学需要我们带着疑问不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现在,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了,面对新的世纪,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3.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3】

1、学会本课的几个生字,理解呼风唤雨 、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师:同学们,你说说你现在的生活和你爷爷、奶奶时候的生活有什么变化?那你知道吗?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科学技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也是和科学技术有关的。一起来读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看到呼风唤雨让你首先想到了谁?(神仙)呼风唤雨是指他们的──法力。那课题中的呼风唤雨还是指神仙的法力吗?那是指什么?(科学技术)同学们,人类们科学技术已经完成了过去由神仙才能办到的事,科学技术真是太──神奇、了不起。带者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题目。

好,同学们这个题目还不是完整的句子。谁来将它说成一个完整的句子。(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么20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查查他们的意思。

⑵ 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在课文中应是什么意思。

⑶ 读完课文后,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并用波浪线划下来。

2、学生自读、自悟、自划:

检查读词语,开火车读,并随即理解:

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幻想、的确、光年、因特网、原子核、呼风唤雨、农耕社会(看图说说农耕社会是怎样的?)、腾云驾雾、潜入深海、程控电话、远洋船舶、归根到底

光年:天文学上,距离单位,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路程。

3、齐读词语。

4、检查读课文情况,逐段指名读。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接下来,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着呼风唤雨的神奇世纪。

1、仔细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疑难,也可以在书上作个记号。

改观和改变区别。

什么是精神文化生活?

师:好,接下去老师要让你找一找课文是怎么表现科学技术的呼风唤雨的本领。课文举了例子吗?

2、你还能举一些科技成就的例子吗?(略)正是这些科技成就将我们的生活带入了幸福的境界,让我们过上了舒服、惬意的生活。有一句话说明的正是这个意思,你找到了吗?

⑴ 指名读。

⑵ 过去王公贵族不敢想的生活是怎样的?

师:是什么让我们过上了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生活?(人类)是的,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依靠科学技术给自己带来了福音。让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话,深刻地体会一下。

3、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无论是课文举了大量的科学成就,还是王公贵族的生活和今天的生活相比较,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巨大魅力,所以我们不得不大声的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好,拿好书,让我们再次感受呼风唤雨的震撼,带者丰富的感情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回顾了呼风唤雨的20世纪,我们目睹了科技的日新月异,看到了它给人类生活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那么,作为 21世纪的小学生,应该为创造这份奇迹做些什么呢?

1、教师范写较易写错的字。

2、屏显本课12个生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生书写。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

科技发现和发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12个生字。

3.交流、品评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和手抄报《科技天地》。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赖”、“幻”、“潜”的写法。

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

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

附课文: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人类文明史的又一个千年到来之际,现代科学技术必将在人类社会舞台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5】

什么叫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

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1、自读课文:

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翘舌音──程、哲。

第二声潜。

① 汇报预习:

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

② 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

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

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及相关词语;正确流畅地朗

读课文,并能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文章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收集有关现代科技的新成就。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引入课题;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现在我们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简单介绍路甬祥。

出示课题。

理解课题:

什么叫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05年属于2l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过渡: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自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1)纠正读音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强调读音;后鼻韵——“程”“耕”“幻”“控”;翘舌音

——“程”·哲”:第二声“潜”.

(2)读句子,把自己读不好的句子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纠正字音和断句等。(长句不好读,外国人的名字不好读、多音字易错、翘舌音度不准)

3.汇报预习: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

不能多一擞,还要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词语你不理解?

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三、熟读课文,质疑词句

1.说说课文给你留下的印象.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

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第一自然段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人类靠现代科

学技术呼风唤雨

a“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过渡:我们现代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底是谁在呼风唤雨呢?

找出句子体会一下.

b理解“发明”和“发现”

发现:原本就存在那里,只是没有被人们知道。

发明:原本没有这个东西,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东西。用“发现,发明”说话练习。

c了解新成就,区别判断发明和发现。出示课件

x射线、空调、维生素、彩色胶片、青毒素、圆珠笔、激光、杂交水稻、移动电话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集体交流:说说20世纪前人们是怎么生活的?(理解“依赖自然”、“农耕社会”。)

a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一说,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出示句式: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你愿意吗?

b“千里眼”“顺风耳”原来指什么?师: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c猜一猜:古时侯的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想一想:当时这些愿望为什么不能实现?

过渡: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d看课件展示(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理解“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现在指什么?

e拓展:古代还有哪些幻想已经变成现实了的?(土行僧地铁,一日千里……飞机,想入海……潜水艇……)

f同学们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有关资料,你知道20世纪的人们还拥有哪些科学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小结: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a读句子,说一说愿意,在联系课文的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现代科技发展之快、之多)体会的读一读。

师:在这近百年中我们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新成就,怎能不说——

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b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打比较)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a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来说明我们这个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举例子)

b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现代科技新成就?(生活、医疗、军事、航空、交通等方面)出示收集的相关现代科技新成就的图片

过渡: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的生活怎样呢?读句子: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怎能不说——

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

活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过渡:20世纪人们利用科学成就使我们实现了古代人那么多的幻想,使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是古代的幻想,今日的现实,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时,你们也插上想像的翅膀,当一名小小设计师,描绘一下你明日美好的未来。(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画图表现)你现在就是小小设计师,描绘一下你心中明日的美好前景吧!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使你们的未来生活更精彩,只要你们大胆的想像就一定发现和发明更多的新成就。就用奇思妙想中董浩叔叔一句话来结束吧。

齐读: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板书设计:(20世纪)呼风唤雨的世纪人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赖”“耕”两个生字,会写“赖”“耕”“改”“程”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至第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第一至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一至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你们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同学们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法术高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可真是呼风唤雨呀!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长句,生自由多读几遍。

3、学习生字“耕”“赖”。

三。精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2、联系上下文说说呼风唤雨的意思。

3、课件出示词语,指导学生读准确。

4、讲解“发现”与“发明”并进行练习。四.指导书写

1、观察字形及占位。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3、交流展示,教师评议。

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发明发现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晰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4、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交流识字学词的方法、小组讨论。

在查找资料中了解20世纪的科学成就。

通过农耕社会与科技社会进行对比,理解科学改变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方法与手段: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展开丰富想象,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补充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学习方式:

本课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适当的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学生认读生字词)

2、引入: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

二、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设问:你们家里都有哪些高科技产品?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科学技术呢?(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20世纪的科技成就,思考教师所提问题)

2、出示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原洋船舶等幻灯片

设问:你享受过哪些高科技的产品?谈谈你的感受!

3、引导学生交流:这些发明创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呀?(交通工具、医学成就、生活用品……)

4、小结:作者通过举例子,通过古今对比让我们知道了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问题导入:世纪的高科技让人眼花缭乱,我们再来看看20世纪以前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引出“没有……只能……”句式。

2、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但是,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他们的哪些愿望变成了现实?

3、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是什么?

4、介绍诗句的出处

小结: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我们不能不说?生: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5、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交流总结:20世纪前是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谈谈:农耕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

6、练习说话:那时没有……只能……(先分小组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还有哪儿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还有哪个句子?

出示句子: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是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如此多的改观和改变?

3、启发: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发现和发明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学生从文中举例,再说说自己的理解。

4、用“发现”和“发明”说句子。

5、出示课文第二段:谁来读读?

6、提问总结;20世纪的呼风唤雨靠谁?20世纪靠什么来呼风唤雨?

7、个别学生读文。

五、学习第5自然段,总结全文。

1、出示第5自然段后半部分:“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

2、教师总结: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创造美好生活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不断改善生活3、设问:那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了,面对新的世纪,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呢?

讨论、交流:

生:我希望汽车都能把汽油换成太阳能的,这样就更加美化环境,就没有空气污染。

生:可以坐飞机到宇宙去航行,到月球去安家。

……

4、总结升华: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把梦变成现实,我们今天的小学生该怎么做?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交流感想:生: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以后钻研科学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生:好好学习,长大成为国家栋梁。

……

5、让我们带着对课文的体会,让我们带着丰富的情感,把整篇课文小组合作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学、发现、

发明、人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9】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人类文明史的又一个千年到来之际,现代科学技术必将在人类社会舞台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10】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解题。

师:同学们,你说说你现在的生活和你爷爷、奶奶时候的生活有什么变化?那你知道吗?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科学技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也是和科学技术有关的。一起来读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看到呼风唤雨让你首先想到了谁?(神仙)呼风唤雨是指他们的法力。那课题中的呼风唤雨还是指神仙的法力吗?那是指什么?(科学技术)同学们,人类们科学技术已经完成了过去由神仙才能办到的事,科学技术真是太神奇、了不起。带者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题目。

好,同学们这个题目还不是完整的句子。谁来将它说成一个完整的句子。(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么20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朗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要求:

㈠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查查他们的意思。

㈡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在课文中应是什么意思。

㈢读完课文后,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并用波浪线划下来。

2.学生自读、自悟、自划。

检查读词语,开火车读,并随即理解。

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幻想、的确、光年、因特网、原子核、呼风唤雨、农耕社会、(看图说说农耕社会是怎样的?)腾云驾雾、潜入深海、程控电话、远洋船舶、归根到底

理解:

洞察:观察的很清楚。

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面目。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原子核:原子的核心部分。

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光年:天文学上,距离单位,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路程。1光年=94.605亿公里。

3、齐读词语。

4、检查读课文情况,逐段指名读。

5.点评。

6、回答:课文的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接下来,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着呼风唤雨的神奇世纪。

三、再读课文,交流自读感受。

1.仔细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疑难,也可以在书上作个记号。

2、请学生读感受,并将疑难归类。(灵活处理)

疑难预设:

发现和发明区别。

改观和改变区别。

什么是精神文化生活?

什么是物质文化生活?

四、精读课文第四段

师:好,接下去老师要让你找一找课文是怎么表现科学技术的呼风唤雨的本领。课文举了例子吗?引入第四自然段。

1.找科学技术成就的例子。(登月球、潜入深海、天体┈)

2.你还能举一些科技成就的例子吗?(略)正是这些科技成就将我们的生活带入了幸福的境界,让我们过上了舒服、惬意的生活。有一句话说明的正是这个意思,你找到了吗?

理解人类的舒适和方便,是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显红色)

① 指名读。

② 过去王公贵族不敢想的生活是怎样的?

③ 王公贵族以前过的生活是怎样的?(没有电视)

师:是什么让我们过上了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生活?(人类)是的,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依靠科学技术给自己带来了福音。让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话,深刻地体会一下。

3、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无论是课文举了大量的科学成就,还是王公贵族的生活和今天的生活相比较,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巨大魅力,所以我们不得不大声的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好,拿好书,让我们再次感受呼风唤雨的震撼,带者丰富的感情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回顾了呼风唤雨的20世纪,我们目睹了科技的日新月异,看到了它给人类生活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那么,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应该为创造这份奇迹做些什么呢?

六、生字书写。

1.教师范写较易写错的字。

2.屏显本课12个生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生书写。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最新德育工作总结(集合10篇) 下一篇:办公室文员工作总结汇编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