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环形教案

环形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07
1 环形教案
环形教案

环形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对环形排列的物品感兴趣。

2、感知周围生活中环形数的现象,了解环形排列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尝试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熊猫头饰(一个)、记录表(一张)。

2、幼儿用:

幼儿收集的水桶、鼓、盆子、盘子、扇子、伞、帽子、轮胎(若干)(上面装饰各种图案环形排列)。

3、小组活动:

第一组:提供圆形的纸、彩色笔、贴纸。

第二组:提供杯垫、铃鼓、脸盆、圈圈等;记录纸、铅笔。

4、记录板、记录表、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熊猫开超市引入,带领幼儿参观

引导幼儿观察超市里有哪些东西,上面有什么图案,是怎么排列的?数数上面的图案有几个?鼓励幼儿小声互相交流。

二、集中:

1、提问:你看见了哪些东西?上面有什么图案,是怎么排列的?数数上面的图案有几个?生活中你还看见哪些物品上的图案是环形排列的呢?

2、请一些小朋友说一说、数一数。

3、想一想:还可以怎么数呢?

三、请幼儿探索数数的不同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四、集中:

1、提问:你是怎么数的?怎样才不会漏数?重复数?(请个别幼儿上台数)

2、小结:数数可以一个一个数,也可以分类数;避免漏数、重复数的方法是用手按住一个做记号,然后再数。

五、请幼儿再次探索,并将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引导幼儿点数环形物品上的图案,将数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鼓励幼儿与其他小伙伴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六、活动延伸小组活动:

第一组:提供圆形的纸,根据纸中间的数字在上面画(贴)相应的图案。

第二组:统计其它物品上的数

七、将材料投放到区角中让幼儿继续学习。

环形教案【篇2】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环形,学会环形的制作方法,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

教学重点: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环形的形成过程,形成环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自辅尝试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半径为6厘米和2厘米的两套圆纸片,剪刀、直尺、圆规、光盘。

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半径为6厘米和10厘米的圆纸片,剪刀、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

一、实践操作,引入新知

欣赏图片:美妙的圆

思考:圆的面积怎样计算?请同学们拿出半径10厘米的圆片,谁能告诉大家,你会计算这个圆的面积吗?(引导学生说出文字公式、字母公式、列出算式。)

画一画。你能在这个圆内画一个小圆吗?试试看?(学生画圆形,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算一算。你能算出小圆形的面积吗?说一说。

猜一猜,剪一剪。如果用剪刀剪去小圆,可能会得到什么图形?象图几呢?把剪出的图形举高,让大家欣赏一下。揭题板书:环形

思考:图1和图3为什么不是环形?(环形有两个同心圆)并粘贴图片。

强调:从一个大圆里去掉一个小同心圆...

查看更多

与“环形教案”相关的文章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