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骆驼教案

骆驼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04
1 大班骆驼教案
大班骆驼教案

大班骆驼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幼儿掌握毛笔的握笔姿势,学习用墨汁、颜料画小蝌蚪及相关景物。

2、让幼儿获得初步的中国画知识,了解文房四宝等材料,使幼儿热爱中国画,感受中国画的魅力。

3、培养幼儿表现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并逐步提高绘画创作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1、笔、墨、纸、砚,毛笔若干,墨汁,清水,绿色颜料,宣纸、报纸。

2、电视、dvd、u盘。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安静,以谜语《小蝌蚪》引出课题,并用毛笔画出小蝌蚪,激发幼儿兴趣。

2、出示笔、墨、纸、砚,引导幼儿认识中国画的作画工具,欣赏一些中国画,感受国画的魅力。

3、了解毛笔的结构,学习毛笔的握笔姿势。

4、教师示范讲解画出小蝌蚪及水草,然后用绿色颜料涂满画纸。注意:用墨不能太多,小蝌蚪的尾巴一定要细细的,弯弯的;涂色的.毛笔和画蝌蚪的毛笔不能弄混了。

5、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

6、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学小蝌蚪游来游去找妈妈。

活动反思:

1、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国画的魅力,认识国画的作画工具,对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幼儿初步学习使用毛笔和墨汁颜料进行绘画,能够大胆完成作业,大部分幼儿作业效果好。

3、由于幼儿初步接触国画技法,不能较好的运用墨汁,出现太燥或太湿的情况,以后可以多进行这样的练习。

大班骆驼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大海中有丰富的动物和植物,能说出几种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的名称、生活习惯。

2、能根据自己确定的标准对海洋世界的动物、植物进行分类。

3、了解海洋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初步具有保护海洋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做有关海洋世界的调查。

1、师幼共同收集有关海洋动植物的图片。

3、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的片段,《水族馆》音乐磁带、录音机。

4、教学挂图:《海洋世界》。

活动过程:

1、通过观看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播放动画片。

2、引导幼儿利用调查表,进一步认识各种海洋动植物。

教师:除了动画片离得这些动植物,大海里还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生活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本领?

教师引导幼儿分组交流,提醒幼儿轮流介绍,并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述。

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教学挂图和相应的动植物图片。教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的海洋动植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动植物?他叫上你名字?有什么本领?

3、引导幼儿确立标准进行分类。

教师:我们一共收集了多少种动植物的资料。

教师:把它们拜访在一起时,怎样让别人看得更清楚呢?(引导幼儿进行动植物分类。)动物有这么多种,还可以怎样区分呢?

4、教师引导幼儿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教师:假如这里是大海,你想做大海里的什么动物或植物?

教师:你希望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海呢?

教师:让我们跟着音乐《水族馆》学一学你想做的动植物的样子,好吗?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用...

查看更多
2 找骆驼的教案
骆驼教案

推荐一篇网络文章,从多个视角深入探讨了“找骆驼的教案”这个主题,阅读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和娱乐,更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方式。每位教师都需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在课前完成这项任务。对于那些还没完成的老师来说,应该抓紧时间赶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来调整教案的内容。

找骆驼的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二、新课:

1、初读课文。(自由读)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3、具体学习课文。

(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

(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

(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

老人说的是真的吗?他没看到骆驼,为什么对情况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谁能为在座的商人解释解释。

(4)结果怎样,齐读第11自然段。

4、小结。

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

16、找骆驼

左脚跛

左驮蜜 右驮米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缺牙齿

找骆驼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走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骆驼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由谜语引出“骆驼”,初步了解骆驼,最后切入课题,导入新课。

二、明确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三、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1.(出示自学任务一)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师板书:商人、走失、打听,指点,老人 )

2.检查字词认读 。 过渡:同学们商人找骆驼,他在老人的指点后才找回自己的骆驼。但是,你们知道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又是怎么知道骆驼这些特点的?这两个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四、根据学习提示,练读课文对话,解决问题一

出示自学任务二: 学习1——9自然段

1、读课文,边读边想,: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2、交流汇报。

(1)师:你知道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2)生答。

3、指...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