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湘教版八年级

湘教版八年级

发布时间:2024-03-19
1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15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

作为一名刚刚开始工作的教师,我们需要具备强大的教学能力。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课教学反思,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借鉴。谢谢阅读!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 篇1

几年来的教学,有得有失,感触颇多,但始终不断地在反思着,以期自己的工作能有所进步。以下是针对自己近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的三点反思。

反思一: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地理课本中的案例有些并不符合地方学生的经验基础。因此,很有必要根据我们地方特色、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

反思二:学生活动要有“质”,即体现思维性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但如果课堂活动有量无质,则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恐怕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热闹的场景,很难有真正的思维活动。课堂的学生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因此流于形式的“活动”是形同虚设的。为了能使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其有效性,应努力提高活动的

“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意适时评价。

反思三: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这一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讲到目前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时,应该让学生来谈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感悟出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去思考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1、课前抽查,查找问题,找准切入点。

要增加教学的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每一节课的地理主干知识和考点内容,针对主干内容和考点内容设置情景,找准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延缓判断,留给学生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思维方法,不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交流讨论时让学生自主交流,少讲解甚至不讲解,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3、开放地理课堂。

教学内容开放,关注社会重大的科研成果,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实际生活,其次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让学生展开辩论,越激烈越好,再次,作业设置要开放,作业形式要多样,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开放和多元,充分...

查看更多
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集合七篇
湘教版八年级
湘教版八年级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 篇1

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二。另外的55个民族人口数只占了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被称为少数民族。

2、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数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少的是珞巴族。

3、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还有:

(1)满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

(2)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

(3)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等省

(4)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彔自治区

(5)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等省

(6)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等省

(7)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8)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重点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南北气温的差异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北寒南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x疆的吐鲁番。

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依据:a、农业生产的实际;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p33中的图2.15)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一个一熟

2、东西干湿的差异

⑴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⑵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x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类型。(p36中的图2、17)

地 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干湿状况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多荒漠

3、我国气候特点

⑴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p39中的图2.21)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

⑵气候复杂多样:(p42中的`图2.26)①东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②西...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