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01-18
1 爱的艺术读后感十三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篇1)

张爱玲说,人到中年时往往会感到孤独,因为一旦他睁开眼睛,就有人依靠他,但没有一个他可以依靠的人。

负重前行,冷暖自知。在这个年纪谈论爱情艺术是不是矫揉造作?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本书尘封书橱已久,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偷得一点空隙,书读了一半,月底了掌门收账,写几点感悟,不吐不快。

如果说领军生活是生命里的甘蔗,苦了嚼一嚼,能抵消内心酸涩,那么读书写感悟,也算是夏日里的一剂清凉散,于昏昏中解醒。

没有爱的生活是一片死水,但爱是不成熟的,不严肃的,不健康的,到处都是伤痕。当爱情在婚姻中变成亲情,当我们需要付出爱的时候,回想起来,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去爱。当年不懂爱,只因是少年。

作为父母、孩子、丈夫和女人,我们如何处理好这份沉甸甸的爱,形成良性互动,创造美好未来?

君不见,父母之爱子,变成了鸡飞狗跳的争吵?在我们中间,来自原家庭的爱得到了多少表达?有多少以爱为名的伤害经常发生?

因此,爱的艺术仍然需要追求。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的本质是给予,爱包括博爱、母爱、**、自爱、神爱等形式,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以下是弗洛姆书中的原话。

摘录给诸君共勉。

●爱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领,而是需要通过后天习得的能力。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爱情首先不是与某个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倾向。这种态度、性格倾向决定了一个人同整个世界的关系,而不是同一个“爱的对象”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爱一个人,而对其他人漠不关心,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共生性依恋或者是一种放大的自我主义。

最重要的是学会独处,不读书,不听收音机,不抽烟,不喝酒。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表现在独处的能力上,这种能力是学会爱的一个条件。正因为我们不能自力更生,所以只能把自己同另一个人连在一起,这个人也许就是我生命的拯救者,但是这种关系同爱无关。

●尊重意味着关注对方应该按照自身的本性成长和表现。因此,尊重也包含了不使用对方的意思。我希望所爱的人以自己的方式成长和展现自己,而不是为我的目的服务。

如果我爱他人,我感到和他是一体,但他仍然是他自己,而不是要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于我的利用。只有当我自己取得独立的地位,在没有拐杖的情况下独立站起来,能自己走路,不想去支配和利用别人时,尊重对方才是可能的。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不是因为它是一种剥夺,而是因为它在给予中表达了我的生命。在给予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我的力量、财富和能力。

●在物质世界范畴里,给是财富,害怕受到损失的吝啬鬼,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都是一个贫穷和可怜的人。但给的最重要范畴还不是物质范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范畴,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同别人分享:他的...

查看更多
2 《爱的艺术》读后感精华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

通信工程学院刘晓松150********

“靖哥哥,我死后你要答应我三件事:一,我允许你为我难过一阵子,但不允许你永远为我难过;二,我允许你再找一个妻子,但她必须是华筝,因为她真心爱你;三,我允许你来拜祭我,但不能带着华筝来,因为我毕竟还是很小气。”

我曾经坚信,爱是人类的本能,是所有人生活中都有的,不需要学习。世界上最可笑的事情是两个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后来我看了哲学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这种书说实在的实在没有武侠**好看,又深奥又冗长,通篇理论不见故事,没丝毫的趣味可言。

我一开始就是这样觉得的。看了两遍,书不算长,算封皮200页而已,但是读过之后,确实令人震撼,令人思考,爱,真的简单吗?真的复杂吗?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成熟程度无关的,只需投入身心的感情”,弗洛姆在书的开头就这样告诉我们,我自己有很深的体会。异地恋,1200多公里,我一千是个放荡的年轻人,很多人都很喜欢。一开始所有人都不支持,都觉得大学刚刚开始,你就放弃身边的所有绘声绘色鲜衣怒马的日子,对于我这样不安分的人,怎么可能呢?

每个人都在等着看我的笑话。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一起1060天,将近3年了。我们对未来的规划是一起读研究生,在一个城市里找工作,经营我们自己的小日子,可能有一天我们会分开,但是我更希望我们不会分开,无论如何我都希望她能够过的幸福,她能开心健康,就像黄蓉说的那句话,我小气的爱着你,如果我不在也希望能够有人爱你给你幸福。

好的爱情是一个成熟的过程,它能让男人摆脱孩子气,懂得承担责任,让女人学会独立和坚强。爱并非本能,它需要知识和努力。弗洛姆认为造成“爱不用学***度”的原因是:

大多数人把爱只是简单地看成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去爱,所以他们使用各种途径赢得人心、具有吸引力;还有人认为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的问题,人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但是要得到一个合适的爱的对象则难的多;人们不了解“坠入情网”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在人类社会中,几乎没有像爱这样充满期待和希望的活动和事业,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因此,他主张爱也需要学习。

在他论述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好,至少我觉得很真实,“两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当他们突然拆掉使他们俩分隔的那堵高墙时,他们感觉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最后融为一体。但这种爱在本质上是不可持续的,它只是昙花一现。这两个人渐渐熟悉起来,但亲密体验的魔力光环渐渐褪去,直到最后他们之间的冲突、失望和厌倦彻底摧毁了剩下的美好感情。

然而,在一开始他们根本不会想到将是这样的结果,实际上,他们并不懂什么是爱,他们只是把彼此之间如痴如醉的迷恋与疯狂当成了双方强烈爱情的表现,但其实,最初那种彼此之间的迷恋也许只说明了他们以前是多么的孤单。”确实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爱情就如昙花般稍纵即逝,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