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数学复习教案

数学复习教案

发布时间:2023-12-22
1 高三数学复习教案分享五篇
高三数学复习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欢迎阅读我们为您准备的“高三数学复习教案”相关信息。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教案是教师教学态度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这里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三数学复习教案(篇1)

等差数列

考试要求: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公式。

基础检测:

1.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则它的前10项的和()

a.138b.135c.95d.23

2.若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且,则()

(a)12(b)13(c)14(d)15

3.在等差数列{an}中,若a2+a4+a6+a8+a10=80,则的值为()

a、4b、6c、8d、10

4.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且,若,则为()

a.b.c.d.

5.两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的比,则的值是()

a.b.c.d.

6.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当取最小值时,n等于()

a.6b.7c.8d.9

7.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abcd

8.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等于()

a1b.-1c.2d.

高三数学复习教案(篇2)

教学目标

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xx

教学过程

等比数列性质请同学们类比得出。

【方法规律】

1、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联系着五个基本量,“知三求二”是一类最基本的运算题。方程观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

2、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常用的方法使用定义。特别地,在判断三个实数

a,b,c成等差(比)数列时,常用(注:若为等比数列,则a,b,c均不为0)

3、在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小)值时,常用函数的思想和方法加以解决。

【示范举例】

例1:(1)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30,前2n项和为100,则前3n项和为。

(2)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之和为26,前六项之和为728,则a1=,q=。

例2:四数中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之和为21,中间两项之和为18,求此四个数。

例3: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奇数项之和为44,偶数项之和为33,求该数列的中间项。

高三数学复习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等差数列定义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能力目标掌握等差数列定义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等差”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教学过程

由xx《红高粱》主题曲“酒神曲”引入等差数列定义

问题:多媒体演示,观察————发现?

一、等差数列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

查看更多
2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四篇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数学复习教案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这个学期再次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准备教案课件有助于新老师提升自信,但在编写教案课件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好工具范文网向您推荐“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希望您会喜欢它,感谢您的支持,并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激励您追逐梦想!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117~118页第24-2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能用计算器

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提高绘制条形统计图的能力,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

认识,增强分析统计图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熟悉求

平均数的思路和方法,能求数量关系稍复杂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简单的统计,包括条形统计图和求平均

数,(板书课题)同时复习用计算器计算。通过复习,要能比较熟练

地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掌

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加深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

能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掌握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

法,能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二、复习计算器计算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期末复习第24题前四题。

计算后交流每题的得数。

2.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期末复习第24题后两题。

计算后学生说说每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交流每题的

结果。

三、复习条形统计图

1.这学期学过了什么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

结果的?

2.做期末复习第25题。

统计表里统计的是什么数据?统计的结果如何?

你能在下面的横轴和纵轴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表里

的数据吗?

请大家在课本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向学生提问题目下面的两个问题,指名回答。

提问:你认为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用直条表示

数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四、复习求平均数

l解答下列各题。

(1)前进号机帆船出海捕鱼。九月份共出海捕鱼25天,上半

月共捕鱼676吨,下半月共捕鱼584吨。按这个月出海天数计算,

平均每天捕鱼多少吨?

(2)前进号机帆船出海捕鱼。九月份上半月出海13天,共捕

鱼676吨;下半月出海12天,共捕鱼584吨。按这个月出海天数

计算,平均每月捕鱼多少天?

指名学生读题,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问:解答这两题都是求怎样的数?求平均数都是用怎样的

数量关系?(板书数量关系)。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两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列式时有什

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

指出:这两题虽然条件不同,但都是求平均数。求平均数都

要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解答时要根据题里的具体条件来列式。

2.做期末复习第27题。

提问:这一题和前面的题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求平均每天

捕鱼多少吨要怎样想?

让学生口答列式,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

什么。

提问:这道题列式时和前两题...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