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花生作文 篇1
天刚刚亮,妈妈就把我从梦中叫醒,叫我去外婆家帮着拔花生。我坐上车,整个人感觉还在半睡半醒中,昏昏入睡。
我们从马路上拐到乡村小路,一路有许多减速带,像坐过山车似的,彻底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小路弯弯曲曲的,从一条波涛汹涌的河上奔驰而过,又翻过一座陡峭的小山。四周一片静寂,只听见车子的轰轰声,偶尔听见一只鸡在高声啼叫,路的两旁是茂密的树林,树叶一层一层地叠加起来,看上去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一缕阳光也照不进来。一路向前,树木越来越少,我看见了稻田,远处村庄冒着袅袅炊烟,快了,快到了,车子飞过小丘,就到了村庄。
我们来到外婆家,看到表妹一个人在家门口看门,手上正摘着花生。下车后,我们匆忙吃了点东西,就和表妹告别,向花生地的方向走去。来到花生地,四周一片静悄悄的,一阵风吹过,十分凉爽。田里的花生叶子上有许多晶莹的露珠,像一颗颗饱满的珍珠。空气中充满了泥土的清香,我妈受不了这种气味,不停地打喷嚏。这块地大约一亩左右,我心里想,恐怕要到中午才能拔完,大家赶紧戴上手套,开始拔花生。我双手紧紧地握住花生的茎和叶,用力地向外拔,刚拔出的花生带着被雨水冲刷过的泥土,泥土的气味更浓了,耳边传来妈妈一声接一声的喷嚏声。田间的虫子一声接一声地不停叫着,好像给我们加油打气,又好像在催快点拔,听到它们的叫喊,我更加卖力地拔起来。地里竟然还有小青蛙,它们一蹦一跳的,特别可爱。看着地里的花生不断地减少着,我心里特自豪。最后,我们终于拔完了花生,看着自己满身满脸的泥,十分狼狈,心里却是高兴的。抬头望望天,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不出所料,果然拔到了中午才拔完整块地的花生。
这次拔花生虽然很累,但是我很开心,我懂得了只有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的道理!
品花生作文 篇2
俗话说:“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我如今才真正地领悟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也明白了什么才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我的奶奶已经六十多岁了,她面如土色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眼睛也花了,特别是到了晚上,她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可她仍整天忙个不停。爷爷也经常责备她说:“你已经是黄土到脖子上的人了,还不好好休息,想怎么呀?”也只有到这时,她才会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周末回家,由于星期日补课,所以我只能在家呆一晚上。晚上,在每周末的例行洗头时,我才发现我的衬衫破了一个洞。我本想告诉奶奶,但又想:奶奶在晚上是什么都看不见的,说什么也是白说,还不如不说。于是,我垂头丧气地将衬衫顺手扔在了床上,洗完头后就去睡觉了。
早晨,天阴沉沉的,我起床后准备去上学,等我拿起衬衫一看,才发现我那洁白的衬衫上的那个破洞,已经被缝补得完完整整的。我又仔细一看,在密密麻麻的针脚上,有像针尖一样大小的斑斑血迹。在这一瞬间,我彻底的明白了:奶奶已经给我把衬衫缝补好了,而且由于眼睛不好,针也把她的手给扎破了。这时,我真想叫醒奶奶,问问她的手如何了,可当我走到她的面前时,她那慈祥可亲的面容,使我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只是摸了摸她那骨瘦如柴、经络分明的双手,眼圈也湿润了,我暗暗地对自己说:“奶奶,我对不起您,我以后再也不胡乱撕破衣服了,我要让我的衣服永远都是新的。”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奶奶。可在上学的路上,我不断地想:“奶奶是如何发现我的衬衫是破的呢?由此可见,她是每次都检查我的衣服的。”此时,我想起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奶奶虽不是我的父母,但她的这一针一线都已经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永远都忘不了她对我的爱。
这就是奶奶对我的爱,它体现在一针一线当中,它也将是我人生前进道路上的最大动力。
品花生作文 篇3
上小学,读过《落花生》,方知花生是落花成果的。
花生的花,细细碎碎,并不起眼。花开时节,淡黄的小花在枝叶间闪闪烁烁,如夜空眨着眼睛的`星星,令人遐思不已。花枯了,萎了,就落地生根,孕育着,膨胀着。
花生不择地力,贫瘠的土地,一样可以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昔日只有在荒滩僻地,才种花生。
我们那儿称得上平原,过去是不种花生的。因此对于花生,有着几分偏爱。外婆的村庄,依山,山上山下,广为种植。每次去外婆家,临走之际,外婆总会从缸里捧几捧花生,让我带着,走一路,都是满满的幸福洋溢着。
那时,我们也趁人家花生收获后,便成群结队到山边的沙土地刨花生。一个个如日本鬼子寻地雷一样,恨不得挖地三尺,恨不得把地全翻一遍。可更多的,总是失望。偶尔挖到一个,会欣喜若狂的。
如今,花生在我们那儿也安家落户,占了秋作物的半壁江山。花生不是稀罕物了,但人们对花生的感情依旧深。新人结婚,招待客人时,花生是必不可少的。花生一果双仁,象征不离不弃,白首相守。同时,还会在床上撒些大枣花生,或在箱子柜子里放些花生。这不仅寓意早(枣)生贵子,还寓意生男生女,儿女双全。虽时代变了,观念也变了,但这种寄托美好愿望的习俗却一直流传。花生这个角色,在古老的习俗里,竟有着神秘的色彩和无尽的魅力。
一杯小酒,佐以一碟花生米,也是众多男性的最爱。小酒怡性情,花生米开胃口,二者相得益彰,可谓“黄金搭档”。花生作为休闲食品,调剂着我们多彩的生活,也让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了。
花生全身是宝。可以榨油,做食品,就连花生壳、花生秧,也是可以做饲料的。因作用广,价值高,花生才更受农家的青睐。
花生外表粗陋,但一颗心是饱满充实的。于人而言,外表并不重要,只有内心的丰盈,才能将生活演绎得醇香无比,回味无穷。
品花生作文 篇4
九里埂花生
一锄山月九重香,后主邀游岭上藏。
丹景春秋忘搁笔,惟余地果留沧桑。
每次路过九里埂,总会到空旷的花生地里走上一圈,寻觅那些不小心被主人遗留在地里的花生。
枯草苍苍,沙地浸润,经过雨雪风霜的洗礼,那一颗颗沾满泥土的花生入口,香甜而生脆,回味悠长。
拾花生的感觉就像是土里刨食。
用一根树枝剥去花生壳上的泥土,食指一夹,湿漉漉的裹着一层泥的花生呼之欲出。
当地人说,“九里花生瑶池丹”,错过了花生的采食季节,路过的人们只好到地里寻找那些遗失的美好。
运气好,还可已找到“三鸡公”这样的极品。
所谓“三鸡公”,就是一颗花生里有三颗米米,吃起来香,且油滑,是当年进贡的皇家御用之物。
相传刘禅的五皇子刘谌兵败,他怕三个儿子降敌,遂亲手杀死了三个儿子,然后自刎殉国。
三个儿子死后,抱作一团,化为了九里埂的花生,当地人称之为忠烈豆,又唤作三鸡公。
夕阳下,远方的客人还在九里埂的坡坡岭岭上寻找着那些失落的美味,虽然收获甚微,却也乐此不彼。
找不到花生,在花生窝里抓到几条老母虫也是不错的收获,这个白白胖胖,肉滚肉滚的东西,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狰狞,到了厨师手里又是一道说不清楚的山野风味。
对于这些不速之客,当地人是不会怎么介意的,地踩“板”了来年可以再耕,乡下人的道理很简单,地里刨食的'都是本分人。
渴饮山泉水,饥食落花生,村民们对九里埂花生,一直是沾沾自喜的。
玉成桥有句俗话叫“有钱买不到九里埂花生”,听起来有几分俗气,仔细一想又有几分道理。
从前九里埂花生是皇家贡品,普通人自然是无此口福,现在不足十里的种植面积,已经让精明的商家们收货收到了地头,美味又与大多数人擦肩而过。
难怪客居成都的简阳籍词赋家冷林熙先生也发出了,吃九里埂花生不易的感概。
九里埂花生从何而来?有成名于何时?翻看简阳地方志,依旧是语焉不详。
听老一辈人讲,刘禅曾经师从秦宓,就读于简阳丹景山。
有一日,乘秦宓下简州拜会简雍之机,竟然与随从偷跑下山,沿老三岔坝行至玉成九里埂一带,其时正值九月,一番劳顿,又渴又乏。
随从无计可施,焦头乱额时,看到了满坡叶落带采的花生,于是硬着头皮扯了几窝,用泉水洗净,献与刘禅品尝。
刘后主吃后大喜,一口气吃了36窝花生,至今九里埂都还流传着36个金银窝的传说。
吃饱喝足,顽劣的刘禅怕秦宓责怪,顺便也给恩师带了一些回去。由于口感奇佳,香甜化渣,九里埂花生的美名也借刘禅师徒之口传遍了成都。
公元223年,刘禅登基,九里埂花生从此成为皇家贡品享誉成都。
历史终究是历史,回头看去依旧茫茫一片,只剩下九里埂花生古道见证着曾经的辉煌。
百度九里埂花生,内容简单而粗浅。
在玉成桥羊肉汤如日中天的当下,九里埂花生下酒成了很多人的奢望。
一瓶尽春意,一抔九里埂花生,一捆叶子烟,不管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坡坡坎坎,农民们三五成堆,邀二和三的围拢在一起,大口吃花生,大碗喝酒,即使没有油星的日子,也一样洒脱旷达。
看简阳市地图,西出玉成,绛水以东,在面房坝与石子坡间,有一道蜿蜒逶迤的山梁。
在新版四川省地图上,这只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点。
它有一个简阳人都很熟悉的名字“九里埂”。
它有一个让人垂涎欲滴的名字“九里埂花生”。
品花生作文 篇5
女儿八岁,读小学三年级。我时常叨咕:她怎么一点儿也不像我,性子慢得出奇不说,而且还特别有阿Q精神。当然,其实她成绩不错,也算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姑娘,可她说话慢,走路慢,吃饭慢,做什么都慢。因为她爸爸姓曾,所以我给她取了个外号:曾慢。
每天晚饭时,是我和“曾慢”同学例行对话的时间。说是例行,其实完全是作为母亲的'我急于知晓我的小宝贝儿今天过得咋样、学得咋样。通常,一拿起碗筷,我们的对话就开始了。
今儿一早,小姑娘穿了她最喜欢的粉色套头衫,还在胸前别上了一枚粉色毛绒小花胸针。我看见了,说:“别臭美,摘了吧,别被你搞丢了。”她不答话,神情沮丧。看看上学时间快到了,我便没再说什么。
可是不对呀,小花胸针怎么这会儿不在她胸前呢?
“哦,这个呀。妈妈,胸针上的花掉了……”她依旧不紧不慢地说。
“掉了?我就叫你不要戴吧。”
“但是,我捡起来了。我想回家可以叫爸爸帮我用胶黏好。”
“是吧,那挺好,我以为真掉了。”我心想,这熊孩子果然是慢,话都不能一口气说完。
“可我让高佳怡帮忙拿着它,高佳怡不小心把它掉到操场的下水道里了。”她看着我,却不见一点儿不愉快。
“高佳怡跟我说了对不起,她会赔我一个。我对她说,不是赔的问题,是现在只有小花在下水道呢。”
“什么意思?”我完全听不懂。
“小花儿很可怜,它很孤单呀。所以我把胸前的针拿下来,也扔进下水道了。”小姑娘露出灿烂的笑,就那么看着我。
夹菜的手真就在空中停住了,大概有三秒钟,我什么也说不出,只觉得,觉得什么呢?嗯,觉得好像有一大朵一大朵像棉花糖般的云朵将我包围,软软的、暖暖的,还甜甜的。这,其实是有一天我问“曾慢”同学,你觉得幸福是什么的时候,她给我的回答。
针与花,再也不孤单了。真好。
品花生作文 篇6
在当今时下,网络已慢慢普遍,花样也慢慢增多,现在连10岁以下的儿童都会玩成人不懂的游戏了,当然这一点是不能被提倡的。
而利用工作之便,闲遐之余的时候在网上聊聊天。能够保持长久的网友并不多,大多数都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过后将永不再联系了。时间久了,一些不曾再联系的也就被我删除了。
在这个生活充满挑战,工作及生活带来的压力下,大多数人都想从网络中寻求放松来达到自身的解压。我就是这样认为的,在生活中你所遇到些事情,很难和亲朋好友诉说,而这时网友就充当了诉说的对象。
每个人上网的目的`都不同,有的是为了玩乐,有的是为了胡侃,有的是为了寻求真爱,这一点总是让太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而我是为寻求一个懂我、思想能达到共鸣的知己。这么多年在网上聊天,到目前为止也就那么两三个人,和他们聊天感觉很惬意,很坦诚,不惨杂任何杂质,这是我的庆幸。因为网友只是在不同的方位的电脑旁和你交流,他们的真实面目我们都很难懂。因此开始都会有所防备的交流,如果真诚,时间久了,大家聊得比较投机,彼此也会相互珍惜。
最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网友,我们聊得时间仅仅一个星期,我对于他一点也不了解,聊得也不是很熟悉,而对方却执意的要来见我。直到现在我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但他还是真得来了,而我不想见的也见了,不管怎么说,人家如此诚意,我又怎好拒绝不见,这样自己心里也过不去。
见面的时候一点也没觉得尴尬很自然,就好像很熟悉似的。然后和他一起去吃饭,当时心里真得有点害怕,可还是一起去了。能够相识在一起吃饭也算是缘吧!然后又遇到他的两个朋友,觉得这样也还好,人多了就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了。然后大家坐一起边吃边聊,谈到了很多,也让我觉得自己还是那么的不能接受社会上这些看似很平凡的现象。
这么多年只在网上聊天,不会和他们见面,这次却打破了这个原则,只觉得大家在网上聊得来,做一个很好的网友,又何必非要见面呢?
品花生作文 篇7
日向从来没有察觉到小百合的存在,跟花儿落了又开一样,无所谓。他的满腔热情都赔付给了阳子,纵使阳子与他总是分分合合。
浅草也从来也没有在乎过日向的想法。她涂白色中带着些许嫣红的指甲,抹唇上一抹春色,脚尖踩过无数的衣衫与糜烂的花瓣,小步跨着走向学校。她从来都是如此,即使是对着日向有任何特殊的感情。这是浅草家的教养。
后来,浅草用手轻轻拂过窗台上的'百合花,津轻海峡的风还犹如昨日余温。她还想着雪湖的冰冷,是不是足以冷却所有的热情,冷却十年的感情。百合花的枝叶被掐出深刻的印迹,她只是望着自己白皙的指甲,还如同十年前一样,蔓延着一丝永不褪色的殷红,颜色更深更浓稠,像是蛇吐信。
她依稀还记得她转身时发丝扫过日向的脸颊时他的惊愕和阳子眼中的怀疑。她弯下腰,捂住嘴,断断续续地溢出一丝丝掺杂着咳嗽的笑,怀中夹着的一沓书信掉落下来,散在地上。
品花生作文 篇8
又是一个孤独的夜。入夏的风,袭来一丝清凉在我眉间唤醒沉沉欲睡的眼。雾岚拂月,水面波影涟涟。悄悄地,悄悄地从一丛莲叶间探出青涩的脸……
荷塘风缓,夜色空蒙,云弄花影,蝶舞翩翩。正是花开时,满塘的莲已尽放,我却是那迟迟未开的一朵。
月影朦胧晚来烟,怕雨点飘凉。在冷冷的浅水淤泥中沉默了一季,此刻,却不愿褪去青涩。我只是一株寂寞的莲,在一年又一年的夏日荷塘里,孤寂地迎风摇曳,绽放清颜……
一袭迷雾晕上天边,轻轻地,轻轻地在月影中缠绵,我只想在这夜色中沉睡,静静地,静静地又过一年。不想,无声无息的亭亭水中曳曳而立只是在风前有所思;不想,轻吐芬芳的娇妍只是在尘世间点缀别人的欢颜。情愿,沉睡孤寂,青涩在水上云烟。
又是一个孤独的.夜。我已亭亭,却依然是罗袂轻舞衣,相知在何处?我只是一株寂寞的莲,静守着这一袭月色,一莲池的云绕浓烟,于风中,细数流年。
一丝叹息划过孤寂的心湖,我的泪珠浸过菡萏在荷叶间涟涟,悄然,滑落入荷塘,于水面上泛起缕缕涟漪的微痕,漾起一弯眉的轻怨。花开花落,皆随风过,一年一年,弹指之间。
好美的夜啊!身边的小桥柳烟,如舞若岚;远处的群山重叠,隐隐如烟,罗纱薄雾间氤氲着迷样的呢喃。月下,如一场似曾相识的梦。我微绽着花妍,不语含嫣,一任那飘散的风吹开心梦,却,无人吟唱也无人采撷。
多希望,不再是心梦渺难即。多希望,能为你而绽放,绽放成一朵清绝的颜,在你的词中,缥缈成一阕流云,飞入夜的空中轻绕着月影,缠绵。如迎风的衣袂,翩翩扬起,拂过亘古的尘烟,不思归去。
风止,尘息,迎风的舞姿归于沉寂。
我是一株寂寞的莲,静守着这一池荷塘月色,于风中,细数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