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外婆的面作文实用#】这是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精心从网络上挑选的一篇关于“外婆的面作文”的文章,让我们共同努力变得更自信。通过写作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劣,提高个人素质。学习写作还能够增强自己在学术竞争中的竞争力。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强调一气呵成,尽量避免反复添加或修改内容。
外婆的面作文 篇1
在我的心中,最疼我的一个人,是姥姥;最让我留下遗憾的,也是姥姥。
我妈管姥姥叫“婶子”,按照他们那里的风俗,这是亲得不能再亲的称呼。我妈兄妹四个,上面三个都是哥哥,她是老小,取名“巧云”,可见姥姥对于她的喜爱。
姥姥近一米七的个头,身材板直,面容清癯,看她年轻时的照片,眼睛大大的,梳着辫子,活脱脱一个美女。但据母亲讲,姥姥的婚姻,其实是很不幸的,因为她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男人——我的姥爷。姥姥年轻时是村里出了名的美人儿,向她求爱的男子,几乎踏破了门槛儿。但由于姥姥的父母过世早,从小跟着其三叔长大,其三叔自作主张,要将姥姥许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一个其貌不扬、驼背而矮小的男人,否则,就要与她断绝十几年的养父女关系。尽管聪明、伶俐的姥姥一向颇有主意,但孝顺的她还是违心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嫁给三叔的儿子——我的姥爷。
我不知道他们婚后生活得幸福不幸福,但我想,旧社会的婚姻,恐怕大抵如此吧?也怪姥爷福浅命薄,无法消受这天赐美玉,早早的就过世了,抛下四个未成年的孩子。
打记事起,姥姥就踮着小脚一直在不停的忙活,扫地、做饭、洗衣、喂猪…没有一刻闲着的时候。往往手里刚刚拿了抹布,又匆匆去寻剩下的碗;鸡鸣犬吠的同时,又急乎乎的赶往厨房填上几把火。但她从来都不喊累,相反,她说要是停下了,反而心里空得慌。在我家也是如此,那时母亲特别忙,全凭姥姥一个人张罗。每每放学回家,看到大槐树上一缕炊烟,闻到一缕饭香,我就知道一定是姥姥在那,果不其然。
别看姥姥不识字,但她对后辈的管教却是相当严厉的,毫不含糊。那时,我和弟弟尚小,不太懂事,经常把吃了一半的馒头乱扔,姥姥也不言语,悄悄的给我们收起来,等到下一餐了,逼着我们咽下去。于是,我和弟弟小时候没少吃剩下的窝窝头。虽然这种管教方式近乎“苛刻”,但她的大方却也是旁人想不到的。姥姥一生没有私存的一分钱,所有好吃的、好用的,都毫无保留的给了孩子们,甚至在她去世时,没有多余的钱为自己做一件寿衣。
说到姥姥的死,真是让我痛不欲生。那个时候我正读高二,学习紧张。而姥姥已到了食道癌晚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痛苦的很。忙碌的我亦很少回家,所以几乎没有多去看过她一次。据母亲的说法,是姥姥身体尚好(后来才知道那是姥姥为了让我们安心学习,刻意编造出来的谎话),姥姥!一个星期二的黄昏,我正埋头念书,教室门“砰”地一声响,抬头一看,父亲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拉起我的手就跑:“快,你姥姥不行了!”
西天飘着厚重的云,时而上浮,时而下沉,各色各样,都脱不了令人窒息的黑。车子在崎岖的小路上颠簸,我的心就要哭出来:姥姥,等我!
冲进三舅家的大门,看到各人脸上挂着肃穆的表情,和掩饰不住的凄哀。我的姥姥,安详而宁静的躺在棺木里,一米七的个头萎缩成了一米五六,平时有力的胳膊只露出了筋骨。她安然的躺着,似乎没有经历过任何的风雨,也没有经历过任何的尘霜……
姥姥出殡的那天,我哭得一塌糊涂。时正刮着北风,仿佛更加重了心中的冽冷。眼镜丢了,白色的裤子跪在地上,磨出了隐隐的圆圈。但这都不足以,表达我对姥姥的哀思,和一丝隐憾。
后来,经常在梦里看见姥姥,总是去世时的那副模样,间或跟我说上几句话,仍像以往那样语重心长。去年的时候,在西坡的麦地里,给姥姥送上一个花圈,含泪磕个头,在心里默默地说:“姥姥,我想你了。”
是的,姥姥,我想你了!……
透过文章的语言,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姥姥满满的爱意和思念。姥姥的一生是平凡的,但也是伟大的,包办婚姻,含辛茹苦养育四个孩子长大,总是那么劳苦,却没有一句怨言。文末点题,表达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外婆的面作文 篇2
这个星期天,老师让我们做一件孝亲的事。我是姥姥一手带大的,而我却没有为姥姥做过什么。于是我决定去姥姥家为她做一件事。
我到姥姥家时,姥姥正在吃饭,二舅也在这。原来是二舅妈不在家,姥姥担心二舅吃不好,就让二舅过来吃饭了。姥姥已经七十多岁了,二舅也有四十多岁了。但我知道,在姥姥眼里,儿女不管年纪多大,都是一个孩子。这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今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姥姥看见我很高兴,她问我:“白惠,你咋这么长时间没到姥姥这来了?”我说:“最近作业比较多,今天我是来孝敬您,为您做一件事的。”姥姥笑着说:“你给姥姥洗洗脚吧,姥姥脚不臭。”我爽快的答应了,一旁的姥爷说:“别了,还在吃饭呢。”其实我也知道姥姥是在和我开玩笑呢!我看着姥姥的一头白发,说:“姥姥,不如我给您梳梳头吧?”姥姥点点头,说:“好,等姥姥吃完饭,搬个椅子坐好,你再给姥姥梳。”
吃完饭,姥姥脱掉身上的罩衣,搬把椅子,郑重的坐在那。我拿起梳子轻轻梳理姥姥的白发,心里百感交集。姥姥曾经为我做过多少事啊!我小时侯,姥姥说吹电扇不好,夏天的夜里就拿着扇子为我轻轻扇到半夜;我生病了,她就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直到现在,有什么好吃的都要给我和妹妹送来,做了什么好吃的饭菜,都要叫我们一起去吃。而我现在只是为她梳了一次头,她就这么开心。
长辈是最容易满足的,他们对我们的要求并不多。孝敬长辈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做起,比如:梳梳头、捶捶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外婆的面作文 篇3
姥姥家有一条狗,它全身的毛只有黑白两种颜色,黑得发亮,白得像雪。胖乎乎的身体时常半蹲在大门口,活像一个看家的门卫。于是我就习惯把他叫做“门卫”,我想:它一定很喜欢这个名字。
它这个名字可真是威武,然而它也确实名副其实。有一次,有两个陌生人经过姥姥家门口,“门卫”不管三七二十一,直冲门口“汪汪”狂吠个不停,吓得来人拔腿就跑。姥姥急忙出来呵斥它,它不但不低头认错,而且脸上带着胜利者的喜悦,大摇大摆地踱到了院子里。
“门卫”的嗅觉极为灵敏,说实话,它和警犬没什么两样。春节时,我故意拿一块肉骨头,想逗逗它。它见了,眼巴巴地看着我,直流口水。我只当没有看见,把骨头举得高高的,偏偏不给它。它急得围着我,不停地转圈儿。乘它不注意,我偷偷地把肉骨头藏在了柴草中。谁知,不大工夫,“门卫”居然叼着肉骨头从柴草边走了过来。我很惊异,它却对我笑了笑,好像在嘲笑我:“还逗我呢!”我真是哭笑不得。
“门卫”分辨人的本领也很“传神”!早晨,我换上新衣服,带上面具,对着它吼叫。它见了,不但不扑过来,还用舌头轻轻地舔我的手。我跑到门外,让邻居家的小孩穿上我的衣服,带上面具,去姥姥家门口,模仿我唤“门卫”的叫声。孰料,它只是朝着那个小孩看了一眼,马上把他“赶”走了。看着这一幕,我打心眼里佩服“门卫”,真是神犬呀!
其实,“门卫”并不是不讲情谊。对于熟悉的人,他热情极了。每次到姥姥家,“门卫”总是第一个跑出来迎接我。它不停地摇着尾巴,摩挲着我的鞋子、裤脚,好像在说:“欢迎光临!欢迎小客人!”我轻轻地拍拍它的脑袋,从包里给它拿火腿。可以说,我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呢!
这就是我的动物朋友——“门卫”。大家说,它像不像一个门卫呢?我想大家一定不约而同地说:“像门卫,简直是个门卫,比门卫还门卫呢!”
外婆的面作文 篇4
我在学自行车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姥姥姥爷对我的爱。
小时候的一天,姥姥领我到广场上玩,很快我被一件东西吸引住了:它就是自行车。那时候我还不会骑,广场上有许多人在骑自行车。于是,我向一个大哥哥借自行车,他很委曲地借给了我,可刚骑没一会儿,他就要了回去。回到家,爸爸听说我十分想学骑自行车,决定给我买一辆。
自行车买回来以后,每次出去玩姥姥都要左把着、右护着,生怕摔着我,每次为了我的安全姥姥都弄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每次她黑白相间的头发和花格衣服都像水洗了一样。在姥姥的呵护下,我骑得越来越好了,但始终不敢独自一人骑。
有一次,姥爷说:“应该让他自己骑,你这样把着他,他永远学不会。”姥姥说:“那不行,万一孩子摔了怎么办?”姥爷鼓励我说:“没事,姥爷在车后面把着你。”
骑了一会儿,忽然一阵风把地上的沙子扬了起来。我紧忙闭上眼睛,但脚还在使劲蹬。过了风沙,我睁开眼睛回头一看,我已经独自骑出去了好远。
姥爷在远处伸着大拇指说:“你真棒!”
我高兴地对远处的姥姥喊:“我学会了!我学会了!”
……
但是,每次出去骑车,姥姥仍是随着跑。
姥爷就在后面说:“你别随着他了,”他自己已经能自己骑了!
姥姥说:“我仍是不放心啊……“——这就是姥爷姥姥对我的爱。
外婆的面作文 篇5
春运艰难,只能自己开车去姥姥家拜年。到家后,我累得没话说,扒开卧室的门,正打算歇歇,却一眼看见电话旁边的姥姥,端端正正的坐着。
我知道,她在等电话,因为那天是大年初二。
她是数学老师,即便在我小时候,她也不爱给我讲故事,唯一能让我提两句的,就是她常常在等电话——她亲姐姐在祖国最南那段的福建,离她太远了。
姥姥开心的时候,就给我讲小时候她俩在本地好玩的事,叹气的时候,就嫌她嫁的远,隔上很多年才能见一回。
到了每年春节,在大年初二这一年,她们会互通电话,也会聊得很久。
在我印象里,都是座机屏幕一亮,她的眼也一亮,然后准确无误的拿起手柄,亲热地喊一声姐。 她们总有很多话说。
我见姥姥专注,就悄悄地走进屋,她的耳朵越来越不好,眼睛还算明亮,看的清很多东西,大概从余光里瞟到房门开合。
姥姥转过头来,依旧和气的问我:“回来啦?”
我答应了一声,她就又转过头去看着电话机,嘴上问我几句学习和工作的情况,眼睛却离不开电话,只是告诉我,她在等电话。
我就坐在她身边,继续陪她一起等电话。
这个场景熟悉万分,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每一年的大年初二,我都是这样看她等。
她爱等电话,她姐姐也爱打电话过来,像是一种含蓄,一种奔放。
毕竟两地隔的太远,山南水北,割不断的,总是那一缕亲情。
她问我近况,我尽所能回忆所有认真的答她,说到她听不清楚的地方,便不厌其烦的说一遍,再说两遍,正有一句断了一半,没有说完,电话屏幕亮了,她又是迅速的拿起,用熟悉的口音问候。
我刚好在身边,她也让我说上几句话,姨姥姥说惯了普通话,却爱听我们一口的家乡方言,说在南端听多了普通话,偶尔听听方言也亲切,我见她们聊的上心,就悄没声的走了出去。
我知道,每年这个时候,她们都要说很多,从小时候说到如今,一说说几十年,几十年太长了,说不完,说累了就笑,笑累了再说。
从自个儿说到儿女,说到孙女,从老园子提到住宅,提到新屋。
姥姥总说,两个人离的远了,也还是家人。
这就是家吧,不热切,不活泼,但是一种皈依。
姥姥和她亲姐说我很快又要回沈阳工作,她们盼望我充实锻炼,也指望我时常在家,离开是不舍,回家是急切与匆忙。
等到吃饭时,姥姥才心满意足的离开座机。她年纪大了,说不上容光焕发,但姨姥姥来电总给她带来了朝气,操心了几十年的儿孙都在桌旁等她,只等她盛好饭入座,像很多平常的午饭,却又因为这不平常的一天带上了几分郑重。
这顿饭,有的是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