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故乡的山作文合集#】写作是我们人生中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转化为外部的表达。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呢? 今天我为大家特别挑选了一篇关于"故乡的山作文"的文章,希望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定期浏览我们的网站,我们会不断更新更多精彩内容。
故乡的山作文 篇1
二零一一年的深秋,昌平的天气也算仗义,秋高气爽的。
天气虽好,我却有点坐立不安,老北京的文化在时间和距离面前显得有些离散,尤其在昌平这个偏远的地方。深夜,一个念头浮现,夜不能眠,想回老家看看。
翌日黄昏,我踏上回家的旅程,行李很简单,一个包,一本书。在南去的列车上,我有幸拿到一个临近窗口的座位号,这是我四五年间,南来北往,东奔西跑,站多坐少的旅行史上为数甚少的幸运。
终于是走了,在人员混杂的铁皮车厢里、在打牌的吵闹和推销员喊叫中,我是沉默的读者。贾平凹的《活法》在我一字一句的品读下,渐渐地消了它的厚度,而我,渐渐地领略了他的'深度。同是一字一句的言语,他的却是这样的细致和灵敏,连常见的民间文化也活灵活现,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禅思。这算是和大作家对上了话。这话谈的倒也投机,一谈就是首都到中原的长度。
在书页的翻落里,时间也随着翻落。七个小时的精读细品,二十多个话题的犀利探索,我有些混乱了。思维的碰撞让我莫名的陷入长久的思考。郑州到了。
北方的风好像是一路紧跟,我刚出地下通道,它也便到了,不改之前的风格,依旧豪放洒脱。
二哥接人一项不含糊,我们的“好久不见”来得十分顺当。眼下已是晚上十一点,接站的人一如既往的多。我从腕上捋下刻佛的手链,送予二哥,祝他生意顺利一生平安,他更是令我惊讶的递来一张熟悉的卡片,原来,早在我的列车过黄河的时候,他便帮我买好了返程的车票。
一年多不见,二哥对社会的观察度锐利不减,三言两语就道出这座老城的悲哀:地沟油来袭,举城不食路边摊。哎,我本是奔着文化来的,但似乎是事与愿违!
除却一身的疲惫,在绿城的夜里,我梦着千百年的传说。
这梦终是被吵醒了,帘边的一缕阳光分外刺眼,这觉是没法睡了。美食广场上客人稀稀落落,我们的早餐终于成了家常便饭的那种:一张千层饼饼,两碗小米粥。
在初阳的微醺下,老城区忽是刚睡醒了的样子,没精打采的,脸也没洗的感觉。转角到了CBD商业区,情况大变,像是麦蒂完成了扣篮的瞬间,非常的受看。走过侏罗纪商业区,在手机,电脑,耐克,星巴克的环抱下,霸王龙的骨架高大雄起;穿行在锦绣中原的服装城里,国色天香、水墨丹青的元素竟上了衣衫的双襟;漫步在如意湖的杨柳岸边,国际会展中心在建的标志性高楼如提襟携领般的彰显一座城的品味。
看到文化不息,我的心踏实了许多,知道一大批文学名人还坚守着这片城,我也就宽心多了,走的时候也有了惦记,故乡更多了思念的味道。
故乡的山作文 篇2
记忆的叶片划过秋的枝头
像远行的帆船
昏昏沉沉
昏昏沉沉
记忆中那个弱不经风的身影
一路跌跌撞撞
一路几经波折
无数个黑夜
无数个星辰
这片让人感觉苍凉的土地
真的是我牵挂的故乡?
草木依旧
灯火依旧
街道依旧
唯独情谊无踪
一想起故乡
总会有种怀旧的感觉
心头也总会泛起无限的忧伤
内心莫名地失落
每一次踏上故乡的路遥
总会在内心有种莫名的担忧
总觉得我与故乡的距离越加遥远
这种莫名的生疏和距离
让人十分厌恶
无论对人对事也罢
还是别的什么
总觉得在记忆里少了些什么
或许我的记忆还停留在童年美好的回忆里
那时故乡的风给人的感觉特别的暖
即使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
亲人们围着一团柴火
火里是喷香的洋芋
仅此而已
什么时候这段温暖的时光已成为过去
有时什么时候
那些熟知的面孔变得如此的陌生
仿佛做梦一般
然这个梦一做就是几十年
或许这是我对于故乡最美好的遐想
更是我的期望
那些冰冷的面孔
令人发指的过去
让人觉得
人心真的是世上最难以摸索的妖精
面具下阴冷滑稽的面孔
让人无法猜透的内心
从未想过那是一个面善之人的内心
你修炼不够
玩不过
过去让我觉得
一味忍让,退缩
只能纵容一切的罪过
我不想去听
更不愿去追究
毕竟仇恨永远是一条无法流尽的河
撕破脸的情感
用再好的胶水也无法粘合完整
碎了的东西就是碎了
这是我这辈子最想逃离故乡的原因
但即使是这般
内心也忍不住的哀伤
我记住的痛苦往往比我得到的快乐还要多
我是个很偏执的人
就像邯郸学步
在异乡的土地上行走
久而久之
连乡音也变了
故乡的人情味也变了
始终没变的是那些冷漠的心灵
我本不属于这里
又何必在此长留
还不如寻一块乐土
眼不见心为净
不知从何时起
他乡已然成为了故乡
更成为了我孩子的故乡
也许从求学的那刻起
注定了我会是一个孤独的异乡人
但我从不后悔这样的抉择
虽然梦里的故乡如此陌生
但在他乡的土地上
却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不知疲倦
依然追逐
我在想
当梦想的灯光照亮现实的窗户
内心那份孤独寂寥又能有多少
故乡的山作文 篇3
8
现在是深秋,但是风很刺骨。好像冬天提前迎来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从教室往外看,你可以看到一片片枯黄的树叶从树上落下来。仔细听,耳朵里会有沙沙的声音!
屋檐上有一棵小树,枝桠柔嫩,枝条纤细,在废弃房屋的屋檐上特别别致!原来是一栋破旧的房子,凌乱的树枝、枯黄的树叶和废弃的砖块散落在屋顶上,让人感觉荒凉。我不禁感叹:“这么荒凉的地方,是怎么孕育出这小小的生命,让它健康成长的?”
这棵小树已经长在这个屋檐上很多年了。十年前,她可能是一粒灰尘,沾满了沙子;她可能是一颗种子,和妈妈一起飘在一个角落里。多年前的一天,她不幸找不到回家的路,迷了路,落在屋檐上。没有人会注意到屋檐上还有一颗种子,正在用她顽强的生命力冲破重重困难,努力生根发芽!
植物的生长过程非常艰难,每天都要暴露在风和太阳下。但是植物的生命力也很顽强,希望破茧成蝶,演绎生命的力量!
屋檐上的小树,没有玫瑰那么浪漫激昂,没有荷花那么优雅脱俗,没有冷艳那么芬芳……但她就像一颗寒中的梅子,刚毅不屈,气质超凡脱俗,站在风雨中,傲然微笑,冷峻冷峻,或者遥望前方,姿态多姿多彩,美不胜收!
她虽然只是一棵不起眼的小树,却用平凡的生命写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历程,用执着换来了春秋果实。她在我眼里就像峨眉山上的一株小草,风雨打不死。经过多年风雨的洗礼,它一次又一次地经历了对生命的追求。
再过十年,我们已经长大了。让我们回顾一下,看看这辈子是不是堕落了,想想这辈子有没有想过放弃。为什么这种植物屋檐上的生命长得这么旺盛?
或许,这就是她对生活的完美诠释吧!
故乡的山作文 篇4
从懂事的时候起,我就对豆皮颇有好感,以至后来情有独钟,越吃越想吃,越吃越爱吃。
豆皮是故乡特有的一种时令风味食品,一般在深秋至次年的初春这段时节食用,大约可以吃五至六个月。想吃的时候,先把水舀进锅里烧开,再把适量的豆皮下进锅里煮上四、五分钟,然后再放进小白菜,再煮四、五分钟,此时陆续放进盐、猪油、味精、大蒜等佐料,用锅铲再顺着锅底搅和几下就可以盛得吃了,十分方便。豆皮吃起来十分爽口,不糙不腻,热气腾腾,吃在口里,顺着喉咙一直温润到心里,那感觉在冬天特别温暖。如果煮的时候能调点瘦肉进去,那就更好吃了。准确地说,豆皮属于故乡的冬天,冬天食用最为合宜,早了吃在口里像树皮,晚了吃在口里像豆渣,是难以吃出真正的豆皮味来的。
每当晚稻收割以后,故乡就进入农闲时节,乡亲们就忙于烫豆皮了。豆皮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先把米浸好淘好,再用石磨磨成米浆,然后用瓢舀着当锅一转,用锅盖闭上分把钟,就可以起锅了,再摊冷一卷切成丝状晒干,随时都可食用了。不过制作中还有一些讲究,浆要不时搅动以免沉淀,火工要恰 到好处以免炕糊,豆皮摊冷再卷以免粘连,刀法要一致以免粗细不均,等等。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帮忙大人磨米浆的'情景:点着一盏小油灯,祖母和母亲交换喂磨,我和弟妹帮父亲推磨;父亲怕我们困倦,不停地给我们讲一些好听的故事,如薛仁贵征东、梁山伯与祝英台、水浒一百零八将等之类,父亲讲完一个,我们总是不等他喘息又逼着他讲下一个故事,祖母和母亲常常略带笑意地望着我们;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了,米浆也磨完了。现在故乡都用电动机磨浆,再也不用石磨了,当然也就无法体验一家人聚在一起磨浆听故事的那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了。
父亲烫豆皮的手艺在湾里是有名的,不仅动作麻利,而且烫得均匀,锅台上也干净清爽,不像有的乡亲糊得一塌糊涂。看着父亲得心应手有条不紊环环相扣的熟稔自如,我心里痒痒的也想试试;在父亲打岔的间隙,我总要抢着烫上几个,但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一个豆皮烫不团圆不说,还揭不起来,常常要破成好几个惹得父亲笑着摆头。烫豆皮中途或末尾,可以做热豆皮。把起锅的豆皮翻过来铺在锅里,洒上些许以盐菜为主的馅子,酌油炕好,用铲子叠成正方形这就是热豆皮。那时我一次可以吃上三、四个,把肚皮撑得鼓鼓的。除了自家人吃以外,常常还要做一些送给本家和邻居,每家四至五个不等。要是谁家没人,就只好叠几个白豆皮再送去,让他家炒得吃。在乡下,烫豆皮是农家一年当中的喜事之一,送热豆皮便是送喜气,这是乡邻们质朴情感的一种表达,其情切切,其意融融。这也是烫豆皮中的高潮部分,欢声笑语不断,一种幸福祥和的氛围就像池塘中的涟漪,从内向外弥漫开来。
近年来,父亲年岁已高,身体也不大好,再加上缺少帮手,没有烫豆皮了。而乡亲们却烫得十分红火,不光烫得自家吃,还拖到城里去卖个好价钱。有的干脆办起了豆皮加工厂,成了豆皮专业户,产销一条龙,豆皮畅销武汉等地,三结豆皮成了品牌,享誉省内外。
我爱吃豆皮,一进冬天,我巴不得餐餐吃豆皮。早晨过早,吃上一盘炒豆皮或者两三个热豆皮,喝上一杯豆奶;中午或者晚上下豆皮吃,多放点白菜,拣两块霉豆腐,就可以吃上两大碗,那感觉热烘烘美滋滋的。
故乡的山作文 篇5
《故乡情》余舟
昨晚散步提往事,闹不明白愚蠢人。零辰两点铃催魂,起早摊黑象拼命。身子骨头累散架,落后老家一样穷。我的前辈实干家,烂柴岗里立碑文。
故乡情
摆脱不掉的是乡情。
"我于高山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忘兮,永不能忘!"
故乡对于背井离乡的人来讲永远是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许多年前,农村出生、贫穷无助的我一心想走出故乡;高考失败,毅然决然从戎,暗下决心绝不回头,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之志。"戎马多年,甘苦自知"!很少回故乡;父母早逝,未成年遭受的磨难,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如今每每想起仍五味杂陈,个中滋味自知。逃避回故乡;不知回去后说些什么,关键能给家乡做点什么。惧怕回故乡;真诚的推杯换盏,实在力不从心。但家乡是割舍不掉的。爱也罢、愁也罢,那毕竟是给予我生命的地方。故乡。从来都不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会在记忆着消失;相反,故乡的轮廓、街道、校舍、山山水水、童时的玩伴等时不时会出现在梦境,故乡有时会变得很清晰、真实而温馨。剪不断、理还乱,扪心自问,我是不是真的`变老了?
变化一定是慢慢发生的,只是在忙碌中抬起头,注意到家乡的变化时,会变得很惊讶!今年春天外出学习归途中绕行在忐忑中走进故乡,途中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不断涌現,担心自己也会遭遇尴尬;但迈出车厢的瞬间,站台上的一张张笑脸立即感染了我,虽多年没见,但感情依旧。此时,我发现不管你走的再远,故乡是你永远不会忘记的地方!
故乡的山作文 篇6
从记事起,我们家屋后面的空地上就长着一棵碗口大小的枣树。每到春末夏初,它便吐出嫩绿的芽、开出淡黄色的小花,离很远就能闻到枣花的清香。
与桃花、杏花相比,枣树开花很晚。很多花儿都谢了,它才开始盛开。枣树也不常诉诸文人的诗词。小学时,家中没有多少书,除一本泛黄的《拜伦诗选》和几箱医书之外,只有几本文人的集子,白居易的集子是其中的一种。他的诗文最容易懂,因此印象也格外深刻。儿时读书,每读到书中所提到的动物、植物,甚至地名、人名,都喜欢在现实生活中去找一下,看看有没有对应的。白乐天钟情于枣树,写了著名的《杏园中枣树》。屋后的这一棵枣树和《杏园中枣树》这首,时常浮现于脑海,难以忘怀。
除了这首诗和枣树,难忘的还有枣树下的往事。那便是向邻居借钱交学费。小学三年级开学,班主任让交学费,当时我和哥哥都在念书,他在开封读医学专业,每年也需要一定的学费和生活费,一时之间,家里颇为拮据。
一个学期的学费大概是一百多块钱,母亲把家里的零用钱都凑在一起,还差了十块钱。她让我先去上学,学费没有交完,我不敢去,便号啕大哭起来了。
20世纪90年代,乡村经济刚刚有起色,各家都不太富裕。邻居听到我的哭声,便借给母亲十块钱。母亲正是在那棵枣树下,从邻居手中,接过来十张一块钱。那个场景,无论何时何地,永生难忘。
凑够了学费,我才敢去上学。知道家里生活不容易,上学也只好发愤图强,十余年来,学习基本都是名列前茅,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后来,家里要在枣树所在的地方建房子,不得不把枣树砍掉。为此,我伤心了很久。现在,屋后的枣树虽没有了,我却时时梦见那淡黄色的小枣花。家人之爱,邻里之情,是温暖心灵的一把火,激励我勇敢前行。
故乡的山作文 篇7
蛛丝不再结满雕梁,蛛丝缠绕在人的心上,细细的`,密密的。记忆的潮水无声无息地上涨,不知不觉间,已经悄然溢满心房。
儿时的记忆里,对吃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在勉强吃得饱的年月里,一个小小人儿,能有什么样的惦记和奢望?提到吃,最先想到的是故乡的春天。
故乡春天,风景如画,山野里的风,吹开了满山的达达香花,也一并吹开了老榆树蜷缩的身子。老榆树身上先后萌发出细嫩的枝条,会在某一天,突然间挂满了一片片鹅黄色的叶子,在柔软的春风里飞扬,仿佛是在为谁做着低吟浅唱。
孩子们很少有心情欣赏这风景里的诗情画意,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去吃。
悄悄地背了大人来到树下,光着小脚丫,伏抱在大树身上,可着劲地向上爬,然后端坐在大槐树的树杈上,抉一抱嫩枝,品味这些清新的叶子,似乎就拥有了整个世界的春天。在地下觉得天很远,到了树上也没觉得天更近。小小的我,就这样坐在那里,遥望重重叠叠的远山,对山外遥远的世界,充满了遐想。
榆树的新叶带着一些鹅黄的新绿,干干净净的,少有虫子眼。放入口中细细嚼,绵绵的,糥糥的,有些甜。当然再好吃的榆树新叶儿,也敌不过榆树钱儿的味道。榆树钱儿,这小东西圆圆的,外圈平展,里面凸。到了榆树钱儿长成的好时候,惦记它的就不只是孩子们了。大人们也会爬上树来,把整枝的枝条掰下来,不会上树的孩子们就等在下面,一把把地榆树钱儿捋了下来,忙着往小嘴里边儿捂。最后,大人们也会折一些枝条下来,抱了家去,家中的女人会摘下新鲜的榆树钱儿来,洗好了,拌上小米上锅蒸,然后炸上一碗花椒油一拌,吃到嘴里的感觉棒极了!
朴素的日子,民风古朴。吃过了晚饭,孩子们在肚子的鼓圆中得到力量。一伙儿一伙儿,一拨儿一拨儿的,出来藏猫猫儿。月光如水,繁星满天,萤火虫,提着小小灯火,在夜空里滑行,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天气,孩子们可以在外面玩很久,不用怕天黑,也不用担心有坏人。
长大后来到了海边,去过塞外,也到过江南。见过、吃过了许多儿时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生活在日新月异,但是故乡一直留在我的梦里,儿时那种简单的快乐,一直没有淡去。
现在,隔了近三十年的时光,在红尘中回望,已是千帆过尽。这时对自然,对人性,对美都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界定。
有时想想,在故乡如画的春天里,是不是还会有孩子一如当年的我,常常呆坐到老榆树的身上,也在眺望着远方……
故乡的山作文 篇8
1月7日是二九的第九天,和风轻送,细雨如雾,气候温暖如晚秋,真应了民间冬至九九歌云“一九二九不算九......”这样的冬天天气出行,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本来计划去烟墩角看天鹅,奈何途中聊天,错过路口,直开到成山驻地。顺其自然,顺道而行,车游成山。慢行中,看到前方路牌标识“天鹅湖”,和父亲商量,去天鹅湖看看。沿路牌所示,车行500米左右,远远看到天鹅湖景区的大牌子,在景区停车场停好车后,和父亲漫游天鹅湖。
来观赏天鹅的人真不少,尤以带孩子的家长居多。停车场附近的滩涂人头攒动,拍照的,喂食的,人们以各种喜悦欢快方式表达着对天鹅的喜欢。
滩涂上围了一圈栅栏,禁止近距离接触天鹅。矮矮的栅栏到大腿处,是典型的防君子做派,人们很自觉地在栅栏外观赏,但也看到一个两个年轻人跳到栅栏里的滩涂上,与天鹅亲密接触,引来保护区巡护员的温和劝告,规则的遵守在每个人的心中。
天鹅湖有个美丽的\'传说,是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秦始皇填海造桥时,处送饭的冤屈妻子的眼泪汇集而成的“泪水湖”,人们怀恋,呼唤秦妻纯洁的灵魂回到人间,于是天上便飘下无数只天鹅到湖里。
美丽的传说增添了神秘美好的感觉。此湖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威海荣成境内成山镇的一处半封闭港湾,是完整典型的天然纳潮泻湖,因其形状似半月,故名月湖。独特的沿海地貌和自然环境,具备了大天鹅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气候、充足的食物、干净的水源和优美的环境,成了天鹅越冬理想栖息地。每年多达几万只天鹅,成群结队飞来越冬,湖面洁白一片,人们称为天鹅湖。天鹅湖代替了月湖的称呼,闻名遐迩,成了亚洲最大的天鹅冬季栖息地。
站在岸边,放眼远眺,远处坐落海中的马山在细雨雾气笼罩下,微微青黛,云气缭绕,如一幅神秘的水墨画卷,真想坐船前去探幽索隐。宽阔的港湾在马山处变成一条宽带伸向远方,渐远处唯见天际,水天一色。
当地政府加大气力对天鹅进行保护,成立了天鹅湖保护区。天鹅湖的建设进行中,有目共睹。公共停车场,植被绿化,岸边人行小路蜿蜒向前。我和父亲决定沿小路而行,途中见到遇水搭建的小拱桥,公共卫生设施,木质的观景台。顺楼梯而上登临观景台,成山全景尽收眼底:栉次鳞比的楼房,纵横交错的马路,如诗似画的山峦,浩荡无涯的海水,随风舞动的枯草,优雅浮水的天鹅,熙熙攘攘的人群,天地自然人鹅物景一派和谐之美。风儿似一个顽皮的孩童,撩动着头发,似乎在耳旁欢语:“看看湖里那些天鹅”。远眺,宽阔的湖面上,天鹅一群一群浮水而聚,以港湾近岸处颇多,远看如一团团白云居水之上,任凭波涛涌动,我自岿然不动,让观者深深感受到一股天地间大气平静纯洁美。偶尔有天鹅展翅空中飞翔,落到海湾另一处水面,相互间引颈欢歌,互梳羽毛,又感受到一股天高水阔灵动欢快暖心美。心旷神怡时不禁手拍栏杆,自感自慨:真乃人间清净地,居此处,天地在心,一片明朗。
下了观景台,继续前行。泥土路上洒满小石子,父亲说,雨天路面泥泞,有利于行走。滩涂小路开发进行时,越往前走,不时见到排水的水泥管子散放在地上,打桩的几根水泥桩立在滩涂水洼里,冬季来临,气温阻止了这些建设的进行,只待明年春暖花开时继续。
越往前走,荒野的意味越浓。已走两公里之远,湖的尽头仍远远远在前,父亲的步伐越来越蹒跚,看父亲有点吃不消,打消绕湖而行的想法,遂转身回走。
走走停停,边走边看,到了停车场,上车稍休息当儿,和父亲商量,接着去烟墩角看天鹅,圆满天鹅故乡行。
开车沿环湖路而行,到路口,左拐,沿笔直的公路行驶,二十分钟左右到达烟墩角停车场。下车,步行去海湾看天鹅。
天鹅湖归来看烟墩角的天鹅,两种绝然不同的感受。
天鹅湖港湾浩瀚广阔,远山远景,栖息的天鹅以万只计量;烟墩角海湾与烟墩角村连接,近山近景,栖息的天鹅以千只计量。
天鹅湖位于野外,无遮无挡,高远开阔,人烟稀少,有种清凉仙景宁静致远的境界;烟墩角与村紧联,避风温暖,周围人文气息浓厚,海草房和天鹅构成独特的景观,大批摄影爱好者聚集在此,抓拍瞬息万变天鹅姿态。拍天鹅的,看天鹅的,游村子赏海草房的,食宿鱼家乐体验渔村生活的,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有种人间烟火接地气的融融暖意。
一天中两个不同地点赏天鹅带来不一样的冲击力,我更深刻领悟到物随境转,心由境生的禅意,美丽高贵纯洁的天鹅净化了我的魂魄,天鹅故乡行不虚此行!
故乡的山作文 篇9
(1) 阳光铺成辽远 微笑次次都落进 数世的卑微 童年总在杏花风里 飘成翅膀的记忆 绾起裤腿 趟过浅浅的季节 苦涩的欢乐 在流逝中溅起 生生不息的歌
(2) 清澈见底的小河 一定要绕行 到我低矮的门前 用年轻的清爽 慢慢浸染古老而曲折的岸
(3) 村庄的小溪 在山谷中百转千回 不折的探求 汇成宽广和辽远 用不绝的畅想 点点滴滴 次第滴亮了 城市里参差的灯
(4) 一贯不甘寂寞 虽然无言地走穿三个季节 但一定会在风雨雷电的时候 疯狂奔腾
插禾
许多农人
用双手在平如镜面的稻田里
写诗
如蜻蜓点水
将平静的水面点击成
小小的不断放大的圈
一个个圆圈定
一株株希望
希望连缀成一行行绿色的诗行
静静地伫立在水中央
瞭望
成了婷婷玉立的姑娘
五月的日子
整齐得像玉牙
出落得没有谁不说是新生的华丽
麦在得到点头许可后去世
水面匍匐着的身躯
靠诗行支撑
在骄阳下五月的深处
信 仰
小心翼翼
我把心掩藏在尘嚣里
等待春天
看看是否
还有发芽的季节
于车流与人流的背面
我把心灵交给深广的黑夜
繁星或许能点亮
已久的熄灭
如果不许
我只能像石头
在风雨中静默
或许会风化
或许会云散
但在毁灭之后
沃土会将重生孕育
卵 石
河滩宽阔
渐渐丰盈的水草
正蚕食残留的寂寞
清浅的河水
如淡薄而缭绕的轻烟
婉转流淌成辽远而升腾的梦
细脚伶仃的白鹭
高挑而优雅地把守候
刻成雕塑
此时
群居的卵石一再沉默
无数个世纪的轮回
皈依成喧嚣的听众
不能像山峰那样孤独
就像卵石一样放逐
奔袭遥远的路途
只为化成沙砾
泯灭在无边的海里
河 蚌
在清澈的水里
默默耕耘
泥淖中
你走出条条路痕
因为需要承受
你的`壳变得坚硬
坚实的寓所里
包被着柔软和外界不觉的温馨
黑而丑陋的居室
生长着纯洁的心灵
即使有污浊的沙子
闯入圣洁的殿堂
你也要捍卫尊严
哪怕用尽自己全部生命
即或不能把沙子感化成珍珠
也要把它掖放到自己最深的痛里
风中的浪漫
当我倚着滂沱的心思
悄悄的伞下等你
所有的阡陌交汇成歌
倾诉在凄凉的晨曦
当我守着阶前的浪漫
轻轻的流年失去
所有的宿命浓缩成爱
寻找你留下的痕迹
想你的时候
呼唤着你的名子
无垠的天空知道
消失在风里
想你的时候
打开尘封的记忆
橫旦的高山知道
延绵在梦里
吉他铁板烧落笔
给自己代言
给自己代言
/
心中常存感激
那支放倒多年的笔
还能扶起诗集
/
我终是美了自己
今天以文字的形式站在这里
向大家深深地鞠躬致意
/
过去的一年谁都不容易
在与键盘疲惫的巅峰对决里
我允许败退一次次和衣而睡
/
只有彻夜的灯
夜半闻鸡舞起
续写枕畔清寂
/
没有文字闪耀的光辉
再次一把拢在怀里
如同母亲孩子怜惜
/
日子依然坚守岗位
镌刻的记忆
四季如歌响起
/
我定然不会忘记
更多与梦想齐飞的自己
绽放明天魅力
——《四季如歌》序
故乡的山作文 篇10
故乡有条小河,它绕着我们村庄安详柔和地流淌。
我傍着这条小河长大,是这条小河把我孕育、滋养。我坚信我身体的细胞里至今仍含有小河给予的水分和营养。
小河像一棵枝条上缀满果实的大树,连结着山谷里的一个个村庄。小河像一支饱蘸油彩的画笔,涂抹着家乡的田园风光。
河水清澈,卵石斑斓,柔柔潺潺,穿谷绕梁。俯瞰水里,山峦倒影,层层叠叠,苍苍莽莽。树影婆娑,水草飘柔,蜻蜓点水,鱼儿倘佯。天蓝似海,白云朵朵,燕子翻翔。石墙青瓦的农舍,曲曲弯弯的窄街小巷。抱柴做饭的农妇,袅袅炊烟伴着灿烂的夕阳。画卷上既有春天的万紫千红,也有夏季的火爆激昂;既画着秋天的稻黍千重浪,农夫收获的繁忙,同样也绘出了冬季的凌霜傲雪,寂静安详。
我虽然不明白小河究竟形成于哪年哪代,但确信它在这里已是万古流淌。它像一部记录家乡历史的巨著,详细记载着故乡一草一木的变迁,祖先如何披荆斩棘,挥汗垦荒。它一定明白,这一带最初是怎样的荒芜凄凉,后来如何经过代代祖先的垦殖耕耘,终于变成了现在的沃土肥乡。它对山村的形成和发展了如指掌,清清楚楚地记得,第一个迁徙来的人家姓李还是姓王,继而又迁来的姓赵还是姓张……
我曾俯首水面,仔细阅读这部巨著,梦想找到书中这样一个段落,看看我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长得究竟是啥模样?我也看到了历史的那一章节,记录河畔道士庙里的'老道士如何设坛布道,对岸和寺庙里的和尚们怎样在诵经种菜中静静地打发时光。书中也还记载着西汉末年王莽的军马如何无情践踏这片土地,魂不守舍的刘秀是钻进了哪个山洞躲藏。我也曾认真地在这部书里寻找答案:河边那块青石来自于哪座山,白石来自于哪个岭,它们的经历如何艰辛,一路走来曾怎样地跌跌撞撞?它们为何如此执着地跟随着这条河,矢志不渝还要继续流淌,即使被撞击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终极目标竟然是粉碎风化成一堆回馈自然的土壤。
为寻找河的源头我曾溯流而上,发现凡有水的地方就有人家,凡成溪的河畔就有村庄。啊!人离不开水啊,村离不开河,这条默默流淌的小河曾经哺育过多少村、多少庄,生息繁衍过多少代祖爷爹娘?
这是家乡的母亲河啊,它同娘亲一样和善慈祥。它以涓涓细流滋润着土地,让它长出茁壮的蔬菜、棉花、玉米、高粱;它把山坡上的青草培育得郁郁葱葱,养得牛羊膘肥体胖;它用哗啦啦的乐曲吸引来无数雀鸟虫蛙,天天为家乡咏歌高唱;它也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让少女变得美丽俊俏,让小伙儿长得健美伟壮。
家乡的小河啊,母亲般博大的胸膛。当久不下雨大地干涸时,它能从廋弱的身躯里毫不吝啬地抽取甘露,慷慨地润入田地的喉咙,让片片庄稼摆脱枯萎的恐慌;而暴雨连天,河床爆满时它会倾全部力量吸纳雨水并一泻千里,为的是不让洪水淹没农田和村庄。
家乡的小河啊,母亲般的慈心柔肠。每天早上,农妇们会成群结伙到河边洗衣裳,小河不会厌烦那“梆梆梆”的棒槌声响。男人们爱在夏日午晌到河里洗澡,妇女们则喜欢在夜晚到河里纳凉,儿童们更是不择时段,随时会跳进水里蹦跳嬉闹,搅得小河既浑又脏,即使过河的牛羊随意便溺,宽厚的小河却都不放在心上。它说:“我就是这方土地的血脉,任务就是纳垢吐新,把污浊变成新鲜的营养。”
小河是故乡身体里的一条神经,它能敏锐地感受出乡亲们的痛痒。日本鬼子入侵时,也不知它哪来的一股子力量,小河上游几个峡谷里的芦苇竟比以往长得又高又密又旺,给乡亲们提供了安全躲避屠杀的屏障;在物质极度短缺、人们饿得饥肠辘辘的年代,小河里连续三年突然游来了捞不完、打不尽的一群群小鱼,让老百姓家家都能隔三差五地喝碗鱼汤,以致我们这一带村庄没有一个人因饥饿而死亡。一定也是小河的特殊恩泽,那几年河畔上未被列入集体财产的果树特别兴旺,黑枣压弯了枝头,满树柿子闪着橙红色的光芒。我家那棵黑枣树连年丰收,稍稍弥补了一点常常断顿的口粮。每天上学前母亲都往我口袋里装一把黑枣,让我饥饿时偷偷吃几个,这才能坚持到放学的铃响,也才平稳地度过了三年饥荒。
故乡那条河啊,我怎能不想?我如何能忘?你不仅给了我生命,还为我的成长一路护航。是你在上游的一个山村哺育大了我的母亲,又是你护送着她嫁到了离家十几里下游的这个村庄。母亲在你的佑护下生了我,你仍继续给我幼小的生命提供各种营养。看我长大了一点儿,也学到了一点点文化,你又护送我到更下游的县城中学深造成长。是你给了我学习的动力,也是你帮我树立起不断向上的理想。最后又是你把我送到了大学,走进了最高知识的殿堂,以致我落脚到了大海之滨、大河之旁,你这才无怨无悔地归入海洋。
如今,我虽然离开了故乡,但我永远不会把村旁的小河遗忘。小河的风姿已牢刻在我心里,那“哗啦啦”动听的歌声始终在我耳旁回响。尽管离开小河已几十年之久,但确信我身体的细胞里仍然饱含有小河给予的水分和营养。
我经常站在大河岸上对着河水凝望,努力在滔滔河水中辨认其中哪股水是流自我的家乡;我也常坐在大河边的石凳上,仔细聆听轰隆隆的流水声响,努力辨别其中哪个音符、哪段旋律是我家乡小河的歌唱;我也常常走向郊外的田野,抓起一把土捻来捻去,认真寻找由我家乡小河里的石头——尤其是那块青石和那块白石——粉碎风化成的土壤……虽然一次次都是徒劳而归,但我没有绝望,仍然锲而不舍、一如既往。
我常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对别人讲:我的故乡有条小河,它绕着我们村庄安详柔和地流淌。
故乡那条小河啊,我怎能不想?我如何能忘?
虽然年复一年,日久天长,你却不弃不舍,继续默默地流淌在我身旁,一直陪伴着我阅读领悟时代的篇章。
故乡的小河啊,我天天在念,日日在想,你的恩泽我将永世不忘!
故乡的山作文 篇11
篇一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那座酷似雄鸡的山是一道永远抹不去的亮丽风景。
终于,在放暑假时,我又有机会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大口呼吸着故乡那带着泥土芳香的空气,习惯性的向西边望去,那里,依然矗立着那只斗志高昂的“雄鸡”。
我像是着了魔,不由自主向那座山走去……
来到山脚下,有着一个“O”型的*涡,里面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鱼鳞闪耀着银光,给无名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继续向上爬,来到半山腰,我的视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它们个个都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绚灿夺目。
登上山顶,一大片松树林渐渐浮现在眼前,这里的一排排松树如同一柄利剑直指苍天,又似一个个阵守边疆的战士,也像一把把遮阳的巨伞,郁郁葱葱。
走过松树林,我似乎又来到了一个石头的世界,这里怪石嶙峋,烁石堆积,无名山的路就在这上面跳跃着。
看,瀑布,放眼望去像千百匹战马奔腾着,从峭崖断壁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烁的银链,在山脚下形成了冲激的溪流,朵朵浪花肆无忌惮的往上飞抛,形成了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那美景无数的无名山!
篇二
我的故乡在库尔勒,这里盛产香梨,梨城因此而得名,我从小生长在梨城,与香梨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我最喜欢的花不是妖艳的美人蕉,不是艳丽的玫瑰,而是圣洁、端庄的梨花。
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就是梨花盛开的季节,漫天“白雪”,让游人赞不绝口。梨花是纯洁的,不像牡丹那样高贵,茉莉那样清香诱人,即使被泥土覆盖,也是不可玷污的,如同下凡的广寒仙子,冰骨玉矶。近看,梨花那晶莹剔透的花瓣,如同一块宝石,而中间细细的蕊就像镶在宝石上的红玛瑙。远看,如同白雪,把果园装点成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梨花开放犹如昙花一现,没过几天就凋零了,但她冰清玉洁的身影,让我始终难以忘怀。梨花是淡雅脱俗的,不占一丝凡间的俗气,如同精雕细琢的一件工艺品。轻轻摘下一朵,闻着它的香气,在清淡的香气中,还萦绕着一丝果香,沁人心脾,让人为之一振。
故乡的梨花,虽不像兰花那样名贵但她纯洁无暇的品质毫不逊色,虽然它的花期短暂,却能给世人留下硕果累累的丰收。故乡的梨花啊!你那高雅、脱俗、纯洁的身影,将永远成为我记忆中最温馨的回忆。
篇三
我的家乡是海南,它是中国的第二大岛,是人们喜欢度假休闲的旅游胜地。它不光风景优美,而且有许许多多的水果。主要有荔枝、龙眼、杨桃、香蕉、木瓜、番石榴、黄皮、菠萝蜜、西瓜等几十种。其中我最喜欢的水果就是像西瓜一样大的椰子。
椰子是海南的一大特产。椰子树在海南到处都可以看见。不管是海滨、沙滩,也不管是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椰子树的踪影。人们只要抬头一看,随时都可以看见挂在椰树上的椰子。
椰子有的长得圆圆的,有的又凹又凸,还有的扁扁的。椰子壳非常硬,我们每次要喝里面的椰子水都要用刀砍掉外面的壳。椰子水像清水一样透明,像蜜糖一样甜。新鲜的椰子外壳是绿色的,喝完水后可以吃它里面的椰肉,像果冻一样滑滑的,特别好吃。椰子放久了,就变成老椰子,它的外壳就变成褐色的了。但它的水也很甜,只是椰肉就变得有些硬了,但吃起来脆脆的。这时候的椰子壳就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
椰子除了可以直接喝椰子水和吃椰肉,还可以用来做菜。比如椰子炖鸡,椰子饭。还可以用来做椰子糖,椰子饼等等。
来海南旅游的人们离开海南都喜欢带上椰子做的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和食品回去给朋友,亲人一起分享。
我爱我的故乡——海南。我为故乡的椰子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