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作文

有关道德绑架作文必备

2023-11-24 10:57:55 道德绑架作文 绑架作文

【#作文# #有关道德绑架作文必备#】这篇文章介绍了“有关道德绑架作文”,非常感谢您认真阅读。写作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记录下最美的瞬间。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隐藏的宝藏。

有关道德绑架作文(篇1)

天津港爆炸事件牵动人心,而事后马云被逼捐同样令人唏嘘。如今道德绑架比比皆是,以道德的名义胁迫他人,便不再是正义。道德,从来都只是用来律己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道德义务、责任不是什么外部强加给人的东西,而是一种要这样行动而不要那样行动的内在需要。马云参加公益活动,是其自身担负社会责任的表现。不参加,别人无可厚非。参加公益活动不是法定义务,最多算是道德上的升华。由此看来,道德绑架实在是无理取闹。

很多人以缺乏界限感来解释道德绑架这一行为,不懂尊重他人的生活和选择。也有人认为道德绑架的人是圣母,出发点是好的,只是用错了方式。但直击道德绑架后的真实心理,是缺乏者对拥有者的妒忌,是人性丑恶的一面裹上的糖衣。一个向上的社会不能容忍这种恶意肆意传播。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首先树立好自己的是非观,谨慎参与,不盲从。庄子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然后才能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在自身都不能做好的情况下何能督促他人?正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再言道德绑架非一人之举,一个巴掌拍不响。就算有人作祟,却无人响应,这种恶意自然寸步难行。

自古常言,经天纬地。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矩和道理。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以法制国,以法治人。当道德强行升到治人的高度时,自然是破规逾矩,有违经纬之事。

古有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隐士拒唐尧。道德自然不可一跃齐身法律之位来治人。外有苏格拉底陶片放逐,内有药家鑫判以死刑。可见,道德如果出了规,秩序必然会荡然无存。

马云捐与不捐,全凭其自身意志。捐是份心意,不捐也是合理,轮不到道德制裁。把握好法律这条线,剩下的凭心而行。这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吧。

拒绝道德绑架,以身作则,请勿越俎代庖!

有关道德绑架作文(篇2)

受不了别人说什么为你付出了多少,你必须如何怎样,如此这般的道德绑架只能让人厌烦罢了。

别人多辛苦多累,就是让我听从的借口?

对不起,别人的这些付出不是我求来的。

我宁可不要这些付出,宁可自己再累也要保持着独立。

人要想活着足够潇洒,就别去欠什么人情债,别和任何人来往深交。

你以为的这些相谈甚欢,总有一天全都是代价。

别把人情当成资本,否则所有的羁绊都只能成为束缚。英语里那就是一个词吧。

有朋友,三三两两,快快乐乐,吃喝玩乐,别扯到什么利益关系。友谊不是互相利用,爱情更不是。

有些人就一直在打感情牌。以为自己多菜多可怜状的怎么样,于是根本没有别人去在乎。因为痛苦就能换来别人的同情,在那同情上作为要挟的资本。不得不说有一些人根本就没有感觉的。

最怕有些人没有任何的边界感,只知道无限制的向别人索取,认为别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就有一。义务方方面面对他负责的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我极端讨厌被道德绑架就是如此。心境恶劣。前所未有的痛苦吗?不,痛苦一直都有,一直都在,根本不可能停下来。

但愿我可以远离道德绑架啊。

有关道德绑架作文(篇3)

近日,一则关于女大学生在乘坐动车时,因拒绝与老人合坐的请求,而受到责备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讨论。我认为女大学生没有接受请求的行为是正确的。

我们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尊老爱幼的观念尽人皆知。不知不觉,道德已然成为了衡量我们一切行为的准绳。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道德绑架的理由。

不是每一个请求,都会得到回应,更不是所有的索求,都会赢的无偿的给予。帮助是一种情分,但是不帮助是一种本分。

正如材料中的那位女大学生,她坐着的是自己花钱买的的座位。坐,是理所应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利,根本没有丝毫的不合理之处。反观那位老人的女儿,为父尽孝之心我们可以理解,但为何要用如此粗鲁的言行。有人让座是好事,但是没人让座也不应怨恨,更没有权利去逼迫他人让座。

讲到这,我想起来几个月前的一个新闻:一位女童和同学结伴出去玩耍,结果不小心双双坠入河中。幸运的是,这位女童的父亲恰巧经过此处。在当时的危急时刻,这位父亲的体力只能抢救一个孩子,这位父亲选择了救距离岸边稍远的自己的孩子,另一位孩子却因为未能及时抢救,不幸离开了人世。

事后,这位父亲受到了强烈的谴责,诸如“为何没有先救那个离岸较近的女孩,这样或许她们都能存活”,“你太自私了”之类的言论铺天盖地。好像这位父亲亲手杀了那个孩子一样,所有的矛头纷纷指向了他。

但是,我想说的是“请别道德绑架”。作为一个父亲,他为什么不能先救自己的孩子呢?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这样一副场面:他救了同坠入水中的另一位女孩,得到了无数的鲜花与掌声。可是,他却因此终生都沉浸在亲眼看着自己孩子溺死,自己却没有去救的痛苦之中。

作为一名父亲,他选择了拯救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本能,当然没有错。

而那位女大学生,乘坐自己购买的座位,这也是一种本分,自然也无错可言。

拥有道德,并不意味着他要舍弃自己女儿的性命,去换取所谓荣耀;拥有道德,也不意味着她要让出自己购买的座位,去换取老人女儿的赞扬。

诚然,社会需要道德,但是社会并不需要“道德绑架”。所以请别再“道德绑架”,权利同样需要尊重。

有关道德绑架作文(篇4)

坐车遇到老人该不该让座,这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可是近日来发生在动车上的事引发了人们对该事的思考。

在我看来,老人固然需要座位,但是你得买票啊,硬要和人家挤挤算什么事。当然这是就事论事啦,平日里,我可是一个看见老弱病残孕就会让座的好少年。不过,我真的不认为那位大学生做错了呀。那可是动车啊,多么贵的车票,让个座成本得多高。想想看吧,平时一个三块钱的公交座位人们都急着去抢,更何况这是长途动车票啊。我们怎么只能从道德角度看问题,却忽视了女大学生的权利呢?

首先,这个座位是人家自己花钱买的,人家就有对这个座位的使用权。是啊,你是考虑老人感受,想让老人坐座位,你可以补票,可以与其他乘客协商。这是动车啊,人家花大钱买老贵的车票不就是求个快捷舒服吗?你倒好,硬要挤一挤,人家不答应你绝对没错。你凭什么对人家提要求啊?

其次,这个女人明显有点道德绑架,票是人家买的,座位是人家的,你的票到站了,给人家“请”起来再正常不过了。人家给不给你让座是人家自己的事情,这不是义务,绝不能强制履行。最搞不懂的居然是还要人家多学学,我想那个女大学生心里绝对是几十句“关卿底事”闪过。

看到这种事,很容易想到近年来老人的一些类似的事例。老人们似乎越来越倚老卖老,为老不尊。他们动不动就对年轻人搞道德绑架,如不给让座就当众辱骂,打耳光,坐大腿等等。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老人们固然需要帮助,但也不能如此老不要脸吧!让座本就是自发的行为,需量力而行,绝不能强求。

最后,我想说给老人让座的的确确是一件好事,值得鼓励提倡。但花钱坐自己的座位,也绝不该受到讥讽。在我们当今的这个社会,一定要分清道德和权利的界限。道德是自愿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除非人家自愿,否则任何人无权损害他人权利。

有关道德绑架作文(篇5)

公共车在平坦的柏油路上缓缓驶着。车子里的拥挤是我未曾领略过的,人多得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空间,空气变了质似的。

我坐在座位上,胸腔像要快爆炸。

车停了,一些人起身下车,可又有一股人往车上涌。

这时,一个小女孩和一位老奶奶上了车,望了望才知道已“座无虚席”。正当她们一筹莫展的当儿,一位年轻小伙子突然起身让座,小女孩甜甜地笑着坐了,也有礼貌地说了谢谢。

我看后目瞪口呆,我是第一次看到真正让座的情景。是的,现在的人让座真是少见啊!再回头看看那位年轻人,我不禁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

我思绪纷繁,不禁为有人让座而感到欣喜;又不禁为让座的少见而感悲哀……虽然思品课上老师常常进行品德教育,要我们敬老爱幼,可教育了一通实际做到的又有几人?

但今天,我突然发现社会还是很温暖的。让我们就从自己做起吧,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小公民,不仅把国家建设成一个高科技的国家,还要把他熏陶成一个充满美德,充满爱的社会。假使这样,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更温馨。

车子上的人渐渐少了。公共车仍在柏油路上缓缓地驶着,而这时的我却是心潮澎湃。

有关道德绑架作文(篇6)

前天我同朋友去逛街,在吃饭时,我把买给我妈的两双鞋放在座位上,而走时却忘记了。当我和朋友在鞋店试鞋时,突然朋友就问我,我买的鞋呢?我脑子一下炸开了,马上就想到在吃饭的饭店里丢了。

我立马赶回那个饭店,那时距我离开饭店已有一个钟了。当我再踏入饭店走到我刚刚所坐的座位时,鞋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赶紧向服务员询问,问谁捡我放这的鞋没有?另一个在远处的服务员看到我赶紧过来问我说,靓妹你找什么?我说找忘在这的鞋。她马上说靓妹你买瓶水给我喝,我就把鞋提给你。我一听不提有多开心,连声说好。她去提鞋时,我在包包内找了一张能买一两瓶水的钱拿好。

当她笑咪咪地把鞋还我时,我也把手中的钱给她,还连忙对她说了数声谢谢!她接过钱后也连说了几句谢谢,还问身边的同事要喝水吗?我人都要出店门,她还在后面大声对我说,靓妹谢谢你哦!我笑着回头对她说,应该是我谢你,帮我保管了那么久的鞋。

当我把这个信息发到朋友圈时,多数朋友是不理解我为什么要给钱服务员,认为我在那饭店吃饭,东西忘记在那,那饭店就应该有责任帮我保管好。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如果服务员不帮我收好,就有可能已被别的客人提走了,那个时候我又能找谁?所以我很感谢帮我保管好鞋的那位服务员。

相反,如果那个服务员不肯还我鞋时,我会马上找店长帮查视频看谁拿了,那时找出是谁,我就不会给钱了也不会说谢谢了。

“Listen to my heart。”(听从自己的内心),不为别人而活,不被别人的眼光和言行所左右,活出真实的自己。这也是那位服务员的想法,而作为我,我要告诉所有的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尽力给别人提供帮助,但是不应该被道德绑架自己的人生。

让我把这段话送给所有的人: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是你的生活,你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来决定如何生活,不要被其他人的所作所为所束缚。

有关道德绑架作文(篇7)

今天去拿了几个快递。有苹果、袜子、除螨包、抽纸、手套……

快递员看我一次拿这么多块递,便调侃我是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我只是礼貌地牵动了一下嘴角,说:“这怎么可能呢?”转身离开,没有再多解释什么。

其实,网购的'背后更有苦衷,是我不会轻易向旁人倾诉的隐痛。这些快递也没有花多少钱,里面最贵的就是花2元9角买来的抽纸。几个快递加起来也不到10块钱。去买这些价格非常低的商品并不容易,要经常去留意低价,还要去积攒购物券。

我追求低价购物不仅是为了节约,更是为了能够早日摆脱束缚。在自己这个家里,我是唯一没有经济来源的人。明明是自己的家,却给我一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感觉,这就是因为,父母总是用金钱来道德绑架我。

“从小到大我们给你出了那么多钱,这件事情上你有什么资格不听我们的?”这样的话我已经听了无数次。仿佛只要出了钱,他们便可以为所欲为,把我当成一个被摆布的工具人。只要有养育之恩的名号,就可以尽一切办法让我按照他们的规划来行事。

我不过是想要一份小小的自由。不是离开学校辍学去社会上闯荡,不是吸烟、喝酒、纹身、去舞厅里面游玩,仅仅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追求自己爱好、不被每天责骂的自由。

可是在亲情面前,道德绑架也来得那么坚固,似乎永远也无法挣脱束缚。他们总是口口声声说是家人都是为我好的,却永远无法听到我内心里的哭声。现在的我只能尽一切办法拼命地去挣钱和节约,只求向他们伸手要的钱少一点,再少一点。

我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在网络上读书,我读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等一些我感兴趣却被他们嗤之以鼻,说毫无用处的书籍。我读弗兰克,一个曾经在集中营里度过暗无天日岁月的人,却发现即使在惨无人道的折磨下,他仍可以选择如何作出反应。在无边的恐怖之下,在严刑拷打折磨下,弗兰克学会了心理调控,告诉人们要用尊严来承受苦难,用这种方式来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

与弗兰克生命中最痛苦、最危难的时刻相比,我此刻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使现实无法改变,我也总有一天能够实现独立和自由。

有关道德绑架作文(篇8)

也许一定要再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你才会发现在这段时间里面停留着的,与你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只是你习惯了在那样的地方相处习惯了,才那样的场合之下,给他们一种习惯的勇气。

我们总是可以给自己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让自己去做那些理所应当的事情。虽然这次给不一定有利。虽然自己不一定喜欢,但是有一道的和各方面的原因就是要被人去做的。

有时候被束缚着的不一定是环境不一定是一点也不一定什么个人,而是这样不成文的规定和道德绑架。

但是,所有没有办法去拒绝。

除非真的完全脱离这个人类的圈子。

而且这个条件又是完全不可能的。

就好像大多数是后门,一直都在期盼着那些不可能发生的梦香经常的白日做梦都是我们常用的状态。

到底是不是白日做梦,提前空分析。

基本是不会有人理解又能怎么样的人群里了,小姑他们是真的说约你的,至少在这一瞬间。

有关道德绑架作文(篇9)

9月4日下午1时许,武汉801路上,一位坐在老年座位上的年轻人因没让座,遭几名老人暴打。据目击乘客说,老人们就站在男青年身边,可能是没有站稳碰到了他,男青年骂了几句,老人称不让座也就算了,何必要骂人。争吵拉扯中,一名老人打了几拳。

诚然,该事件中的两个“主角”都有错。年轻人火气大,“汉骂”挂嘴边实属不该;老年人因年轻人没让座而拳脚相向也令人大跌眼镜。“该不该让座”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火,烧的可谓是愈演愈烈。

固然,让座是一种美德,但仅仅因为没有通过让座来彰显美德就对不让座的行为进行谴责,这是对道德的误读和滥用,是对权力与义务的混淆,笔者认为,让座是道德层面的自律,而非公民的义务。乘客买票乘车,即与公交方面达成了契约关系,乘车时支付了相同的票款,就拥有了相同的权利,故而乘客享有做出让座亦或是不让座行为的权利,仅因为乘客没有让座就对其进行道德“轰炸”显然是不公平的,而通过暴力手段来索取所谓的道德权利更是不可取的。

沈阳一女孩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时,因嘟囔了一句“为什么偏是我让座”,遭到老人家属暴打;杭州一位小伙因没给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妇让座,被扇了5个耳光;石家庄一70岁老人因向一女孩索座被拒后竟一屁股坐在了女孩腿上……近年来,类似这种强制让座、暴力索座事件层出不穷,让笔者不禁想问,是谁给了这些“弱势群体”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肆意辱骂,甚至是袭击他人的权利?

长久以来,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一直是让座是文明的举动,是一个人素质与修养的体现,那么,不让座自然就站在了文明的对立面—不文明、不道德!正是因为这种惯性思维,使得我们在面对他人不让座时,自然而然的将这种行为与社会冷漠、道德沦丧联系在一起,由此导致了部分“弱势群体”理所应当的接受他人让座,甚至是强制、暴力胁迫他人让座。殊不知,买票乘车是大家共同享有的权利,让座是将自己的权益过渡给别人,不让座也一点儿错没有,套用甄嬛传里熹贵妃的一句话:“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当然,“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爱幼”亦然,只有公众自觉践行“尊老爱幼”的道德行为、主动弘扬美好道德的社会风尚,我们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同时,笔者在此呼吁大众,遇到问题时多换位思考,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希望他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去待人,切忌用道德绑架美德,不发自内心意愿,又怎能称得上美德呢?

有关道德绑架作文(篇10)

大学混到现在,感觉马克思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深刻的洞悉到了人的社会性,并构建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

道德,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规范体系。与法律交相呼应,共同约束引导着社会当中每个人的行为。“道德”,则是引导人们向善,为他人为社会,这是高尚的。“不道德”,则是一种约束,这是不应该的。

其约束作用就在于1.从小到大,社会一直在告诉你不要做“不道德”的事,一旦做了就是不好的,有违社会的2.当你做了“不道德”的事,你就或多或少的会受到外界的舆论批判,给你个人造成压力。

但关键是道德这种东西是无法像法律那样有明确的条文规定,这就意味着每个个体的道德观总有不同之处。当你心目当中的不道德与其他人认为的无关乎道德的行为相冲突时,你就会不自觉的施加舆论批判,“道德绑架”也就由此产生了。

有趣的是,当别人“不道德”在何种程度时,你才会对其施加舆论批判,实质上也是道德体系的一种。就像我们所说的“道德绑架”,也是基于道德的一种舆论批判。

那么矛盾也就产生了,没有舆论,道德的约束作用损了大半,施加舆论,不同人的道德评价体系又有区别,难免会形成“道德绑架”。

那如何处理,或者说制约这种矛盾?还真不好想,但我最近接触到了一个逻辑链,或许能有点启示。

在法律上,我们遵循着一个无罪推定的原则。意思是无论这个人多么离谱啊,只要你没有证据,那么他就是无罪的。但如果你有了强有力的理由,就可以推翻这个推定原则,判他有罪。

那么在评判一个人是“不道德”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当遵循一种“他不是不道德”的推定原则,如果你没有强有力的理由,那么无权施加舆论批判。

而这个强有力的理由,不能自己说了算,大致可以归为社会主流的道德观。或者说,社会的大多数人能否理解并接受。

这种推定原则细化下去肯定会产生许多问题,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产生。但这或许也能解决很多问题。

而“道德绑架”为什么最近会这么引起我们的探讨。或许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表达与传递变得容易,再加上我们的意识在逐渐脱离社会,与独立的自我相靠近。

科技越进步,生产力越高,我们无需依附社会生存,社会也就没这么重要了。

个体的觉醒,是文明的进步,但也是群体生存容错率的下降。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道德作文 | 道德优秀作文 | 有关民俗作文 | 必备语录
上一篇:茶花三年级作文10篇 下一篇:游戏人生作文优选12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