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三维建模心得体会(经典七篇)

2025-01-02 17:50:11 三维建模心得体会 浏览:64833

【#心得体会范文# #三维建模心得体会(经典七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涌现出新的想法,及时记录有助于自我提升。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整理的3dMAX实习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维建模心得体会 篇1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进步。20xx年的暑假是一个意义非凡而又受益匪浅的暑假。20xx年6月24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和学校其他老师一起赴广州参加了由中科院广州电子所、中兴华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杭州美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中科院3D打印创新实验室培训”六月份的培训。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有来自全国各地12所中小学的25位老师,大多是计算机老师,以及科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老师。

虽然在之前的工作中,也或多或少地接触了解过3D打印机,但是对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并不是很了解。当得知这次培训课程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内容时,我对此次培训更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并坚信通过这次培训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对3D打印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操作水平,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与钻研,助力学校关于3D相关课程的顺利开展。我深知,这次培训的机会来之不易,这是一个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的机会,因此,我要更加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学习。

虽然这次培训已经圆满落幕,但是我的思绪还在专家老师的讲解和实训中徘徊,而精彩的课程却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告一段落。老师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老师毫无保留的为我们阐述了3D新技术的种种知识,由于信息知识量比较大,稍不留神就错过了某个知识点,所以,我一直绞尽脑汁、注意力高度集中,尽可能的将更多的培训内容牢记心中,以便在培训后的日子里,不断地搜集资料自我提高。

现将此次精彩的培训学习以及自己心中所想所获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3D打印知识的介绍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才知道这门技术早在19世纪就已经被应用,历经几个世界的不断发展它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工业制造工艺,而且还在蓬勃发展。另外,还了解了3D打印拥有着不同的成型工艺及对应的生产材料。有利用特殊波长的光进行固化的液态材料,有利用高温进行烧结、熔融或是粘结的粉末材料,有热塑性材料等等很多种。而在我们的创客空间中引进的3D打印机材料主要是pal和abs两种。选择的打印机不同,材料也不同。

另外,何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三维软件分为工程应用软件、三维设计软件和三维雕刻软件三大类。后来又具体介绍了几款3D建模软件制作作品的不同特点以及优缺点,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建模软件。最后,我们又欣赏了何老师指导学生设计的各种优秀的3D作品。

二、关于3D打印技术的实际应用

关于3D打印技术的实际应用,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实操训练和参观学习三个部分。在软件技术的学习上,我们主要学习了3D桌面打印机切片软件和3D one、Maya、123Design三款建模软件。在软件学习的每一节课上,我们都认真听专家老师讲课,记笔记,理解各种理论知识,并有效地将其运用在实践操作中,不放过老师讲课中的任意一个小细节。凡是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我都会积极虚心地向专家老师和其他学校老师请教。

(一)3D桌面打印机

在我之前的认知中,用三维建模软件设计好作品后,就直接可以用3D打印机打印了,通过培训学习才知道,还要经过3D桌面打印机这款切片软件进行对作品切片处理才可进行打印。使用这款软件时,我们要设置好相关参数,比如打印机类型、打印的质量、材料选择、缩放比例。何老师介绍完具体的操作后,我们尝试打印了一个事先设计好的生肖,经过几个小时的打印,发现生肖的某些部位没有打印成功,后来向老师请教才明白,对于某些作品,需要选择相应的支撑类型,这个适作品形状而定。然后,我们又重新设置了参数,并着重设置了支撑类型。可是,在打印过程中,打印又出问题了,突然停了,后来老师给我们解释说,是因为作品尺寸过大,以至于超过了打印机所能适应的高度,我们才恍然大悟。最后,我们又将作品尺寸等比例缩小,并成功地打印了作品。看到打印出来的作品,心里非常高兴。

(二)3D one 软件

在这款软件的学习中,何老师以一个案例为例,给我们介绍了软件的基本功能,我和另一位老师分工合作,她负责记笔记,我负责技术操作,边认真听讲,边动手操作。虽然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依然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命令操作失败,阴刻不成功,打不上字等等,我们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虚心向老师请教,老师耐心而细致的给我们讲解了原因,然后,我们就继续动手实践,再次尝试,经过发现问题、老师解疑、反复实践、总结教训,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最后,我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设计出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杯子,并通过切片软件的处理,打印了出来。当看到自己第一个作品成功打印的那一刻,心里无比的激动和兴奋,瞬间也感受到了这款软件的神奇和3D打印技术的神奇,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三)Maya 软件

Maya 这款软件虽然是学习的几款软件中最难、最强大的一款,但我们依然很认真的倾听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虽然软件页面看起来很复杂,但是经过老师介绍后,顿时开朗了许多。看着老师熟练的运用手中的鼠标将一个个基本图形变成任何想变成的形状,我们心里无比兴奋,不得不感慨软件的强大和神奇。何老师以“制作省份模型”为例,给我们介绍了几个最基本的功能,我边听边动手操作,最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制作了一个河南省份的模型,让我很欣喜,然后快速的保存了下来。可当我准备放到SD卡上,用打印机打印时,出现问题了,文件中并没有自己制作的模型,顿时“傻眼”了。又向老师请教怎么回事,老师说保存时注意要先“选中模型”,再“保存当前选择”,才能保存模型成功,又学了一招。然后,按照老师的操作果然保存成功了。

通过对几款软件的学习,我不仅了解到了3D建模的强大与神奇,而且也体会到了数据参数和空间想象力的重要性。设计任何一个作品,都要注意作品的参数,尤其是复杂的作品,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组合与安装,更需要参数的准确无误,不能有丝毫误差。另外,设计作品时,空间想象力也很重要,要学会在不同的视图、多角度观察作品,而不能单凭想象来设计。

(四)参观学习

最后,进行完软件方面的培训后,中科院的专家又带领我们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的3D打印产品区,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全球各种各样的3D打印设备、技术。我们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3D打印的广泛应用性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学习是可贵的,培训是精彩的。通过这次可贵而又精彩的培训学习,让我对3D打印这门技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感叹与憧憬之余,我想我们只有靠自己的聪明与才智、努力与勤奋去学习并建设好学校的创客空间,助力学校关于3D相关课程的顺利开展,让其成为我校新的亮点,为我校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三维建模心得体会 篇2

1、广联达预算软件操作流程

工程的实际状况是:建面为6603平方,有两层地下室,负一层地下室层高为6米,负二层地下室层高为4米,第一层层高是4米,标准层的层高为3米,

一共有10层。工程框架结构而言,主体部分是钢筋砼,其次还涉及到筏板、框架柱、剪力墙、梁板等。

下述即为软件操作的主要流程:第一,创建工程;其中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工程基本信息、工程楼层信息、工程量计算规则等。第二,注重楼层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构建轴网。第三,建构件,对构件属性进行合理化设置。第四,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最合适的绘图方式,绘图之后还要做好编辑工作。第五,对构件与具体做法进行详细说明。第六,整体归纳之后进行准确计算与输出。在这之中不管是构件定义还是设置房间与构件,但凡是相似工程都能够重复使用,如此一来便能够节约很多时间。软件应用过程中能够锻炼自身的绘图技巧,促使整体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与此同时还可依据计算规则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复查,基于相关软件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对扣减关系、工程量计算式、各类构件代码的认知度。

实践工作中充分利用GCL20xx图形算量、GGJ20xx钢筋软件,就GGJ20xx钢筋的实际应用而言:第一,工程设置;准确输入标号、参数等信息,例如设计等级参数、楼层信息、钢筋连接情况等;第二,构建新的轴网;第三,基于图纸上所绘制的内容建设各类构件,在这之中以钢筋信息为主,其次还有各类图表;仅就绘图构件而言,涉及到下述内容,即梁、柱、板、楼梯、筏板基础、剪力墙等;第四,汇总计算;第五,对适用报表进行有效选择。就GCL20xx图形软件的实际应用情况而言,钢筋工程中要充分利用GCL20xx图形软件,打开图形软件时便会出现对话框,此时要依据楼层数据进行合理化设置,与此同时还要套取清单与定额,最后把所有数据信息进行整理,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报表。

2、广联达预算软件操作心得

第一,首要工作就是对图纸进行深入了解,对钢筋工程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产生以软件处理钢筋工程的思想,特别是不符合常理的结构与构造需要引起重视,如此一来才能够节省大量时间与精力,实现良好效果。第二,施工期间需要纵观全局,慎重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图形、钢筋等方面,负责人要统筹全局,兼顾多个方面的工作,谨防出现重复劳动的情形,若难以顾及到多个方面的工作,则要做到两害相权取其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综上所述,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第三,施工期间要充分利用各类软件,了解各类软件所具备的功能,例如偏移、镜像、复制、块操作等。第四,构

件建设过程中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考量,尤其是构件名称必须要准确、详细、便于查找。构件定义之后还要套取清单与定额,谨防出现错套或者是遗漏等情形。第五,频繁使用的构件主要以构件做法存档或者是构件存档等形式进行存储,便于下次继续使用。以图集为例,要依据图集编号进行存储,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存储方式。第六,各类软件都只是辅助工具,构件输入也只能看做是一种手段,要充分利用这些器具与方式获得各类数据信息,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所以,实践工作中要灵活应用各类软件,从而获取所需信息。

总之,以往不少行业都采用人工编制预算的模式,但在工程量计算精度要求愈来愈大的趋势下,人工计算早已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广联达预算软件顺利成章成为一个高效的工具。但我们必须清楚知道,使用软件的目的是要提升工作效率,不能够完全对软件产生依赖,任何预算软件在运用中都有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任何个人学习、操作软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只有真正实现活学活用,针对现实情况操作软件,在实践中不断发掘软件功能,才可促使广联达软件功能不断延伸,效果不断提高。

三维建模心得体会 篇3

通过接近一个星期的学习,慢慢的又恢复了学习的感觉,作为办公软件虽然在大学期间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但还是有所接触,用得最多的还是Word文档,E_ecl用的是最少的了,因为平时基本没有用到它。

说用到Word文档其实基本上也只是粘贴,复制文章以及输入一些文字然后就保存而已,基本上没有用到它的什么功能,最近在专门学习Word文档过后,基本上会用它来插入图片时图片的设置(如在图片四周出现文字而不是上下出现文字等),设置页码页脚(如何在不同页面出现不同页码等),目录的自动生成(借助格式刷把标题设置完成后可以在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中生成)等Word的一些功能,这些实际应用在以后的一些Word文档编写过程相信会对自己都相当有用的。

E_cel作为一种非常有用的电子表格,它不仅可以用于统计数字,而且它还能将数字用一些图形表示出来有利于分析说明,在数字统计方面,我们不必一行一行的把总体数字一个一个的计算出来,我们只需通过公式复制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结果,所谓的公式复制其实就是计算出一个排头的总体数字,然后点中该数字所在的单元格,当光标变为十字型的时候拖动鼠标到相应的最后一个单元格就可以完成公式的复制了,对于要计算一个总体数字在全部总体中所占比例,在选定单元格后把公式输入后在按下F4就可完成对公式的编辑。在数据筛选的时候可以在数据—筛选中选择自定义就可以根据条件进行数据的筛选了。对于插入图表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图表。

PPT是一种重要的演讲工具,它可以让人更容易了解你。在PPT上插入背景图片特别是作为一种母版时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你在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中选定后,然后选择插入—图片时图片选中后,右键点击图片选择叠放顺序—置于底层就可以背景的设置了,根据需要调节图片大小。在插入声音后右键选择自定义动画修改参数即可完成对声音的设置,其中在效果选项—效果—停止播放,就可完成对声音所放幻灯片结束位置的设置。

学习完后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在简单的东西也必须动手去练,才能知道你到底会不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初中开始,我对计算机就比较感兴趣,从最开始的复制、粘贴学习,然后到打字、学习Office、学习其它常用软件等等。来到大学后,通过大一整整一年在计算机课上的学习与实际操作,使我对office办公软件有了一定的熟悉。进入大二以来,因为自身担任一些职务的关系,使我经常有机会用到office办公软件,现在的我可以算得上是能比较熟练的运用这些软件了。

在12月3日下午的干部培训课上,通过胡华老师对Office办公软件的讲解,使我对office中的word,E_CEL,PowerPoint和outlook等软件有了更加详细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word是一个文档处理的软件。应用该软件,可以进行文本的输入、编辑、排版、打印等工作。一般应用于公司制作简报、电子贺卡、编辑公告、文案等。

2、e_cel是一个数据处理软件。应用该软件,可以创建电子表格、编辑工作表、数据的格式设置等。诸如,通过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等高级应用。一般应用于制作企业员工人事档案、工资管理表、员工绩效评估表等方面。

3、powerpoint是一个演示文稿软件。应用该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在各个幻灯片中制作各种特效。诸如,幻灯片里面各种对象、文字、图片、影片等,都可以分别或有选择的设置动画效果。一般应用于课件制作,会议、演讲、产品展示等方面。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该课程讲的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熟练地使用办公软件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从业人员使用电脑的基本要求,它可以作为办公和管理的平台,以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日常办公和公司业务。

现阶段,工作越来越不好找的情况下。对于我们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的学生而言,想要有所突破,就必须填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掌握了更多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解决了平常积累下来的许多对office办公软件使用的疑问。我相信在将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必定能更好的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必定更能如鱼得水。

本月我们学习了《办公室软件应用》这门课,抱着积极向学的心态,想把专业外的课也学好以便运用到工作当中,学更多使用的知识。平时我对电脑就比较感兴趣,但是了解的东西还不够多,对某些电脑方面的知识更是一窍不通,这也正是促使我好学的原因。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也世纪日新月异,人们对对计算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工作中我们也常常接触电脑,希望通过学习能够自己动手对计算机进行常规维护,并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软件,提高学习、工作效率。我学习了计算软件应用这门课后,学会了一些工具软件的概念和一些常用网络的使用。

通过多这些工具的学习机掌控,培训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教法研讨等教学策略,培训过程中突出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思想的渗透,以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让我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维建模心得体会 篇4

今年暑假,我很幸运的跟着建筑学院的王俊老师到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参加bim 培训。西南建筑设计院是西南地区最好的设计院,其中的bim团队已经把bim技术成功的应用在很多的实际工程中。

一开始,我并不了解bim软件是什么,只是知道意思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越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当我真正接触到这次的培训bim的软件revit。它功能的强大性令人叹服。bim软件是建筑软件发展的大趋势。在不久的将来bim类的软件必将代替cad, sketch up, 广联达等现在建筑业常用的软件。

这次在西南院的培训安排的很紧,总共五天,前三天主要是王老师来讲解revit architecture 的内容。包括什么是bim,bim 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以及revit软件本身的一些墙,柱,板,幕墙,体量,族的建立和管网优化等内容。通过这三天的学习,可以对简单建筑使用revit architecture来进行建模。后两天,主要是设计院的bim组成员来给我们讲解。通过一个简单地案例,一栋在甘肃的学生宿舍。由于建设经费的限制以及自然环境的恶劣等,使宿舍的设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设计人员人性化的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冬季日照时间长来被动采光,通过ecotect 对建筑进行能耗分析等,通过科学的思维理念来设计,也在当地的房屋建设中树立了典型。虽然只是短短的五天学习,但自己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是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使自己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校园中,了解了如今设计单位的现状和需要以及与理论和实际工程的结合。最后要感谢刘老师以及王老师,他们的细心关照和耐心指导让我进步很快。继续努力!

三维建模心得体会 篇5

学习了这门课程, 还有老师们的多元化教课,不但让我从理论上掌握软件工程,还有从不同的实例,让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很好的结合。整一个学期下来,总的来说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有很多地方是值得肯定的,其实在我看来,软件工程与其说是一门课程,不如说是一门思想。是一个如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应该说其范畴已经远远不止局限于该门课程,成为了一个综合的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思想集合。

整本书的内容逻辑很清晰明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我就大概描述下我们所学的内容,第一章是从整体分析软件工程这门学科的发展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接着后面的几章深入分析了软件开放过程和模式、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工程、需求分析、结构化分析建模以及基于UML面向对象分析建模等。接着我就详细介绍下我对这门课程知识点的理解概括:

软件:软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和使程序正常执行所需要的数据,加上描述程序的操作和使用的文档。软件的特征:①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因而它具有抽象性。②软件是通过人们的智力活动,把知识与技术转化成信息的一种产品。③软件成为产品后,其生产只是简单的拷贝,不同于硬件制造。④维护过程比硬件复杂的多,甚至会引发新的错误。软件危机:指的是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出现软件危机的原因:①软件维护费用急剧上升,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②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软件生存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到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弃用,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的时期称为生存周期。软件的生存周期可分为八个阶段:①问题定义;②可行性研究;③需求分析;④总体(概要)设计;⑤详细设计;⑥编码与单元测试;⑦综合测试;⑧软件维护;

瀑布模式:是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其中的“瀑布”是对这个模式的形象表达,由山顶倾泻下来的水,自顶向下、逐渐细化。其特点是:线性化过程;分为分析、设计、编码、集成等几个阶段,并且各阶段逐级推进,不允许跨越。里程碑管理;阶段评审;文档驱动;简洁便于工程应用的线性化过程步骤,并可以通过里程碑管理机制而使项目进程量化。其明显的优点就是没个阶段结束前都要对所完成的阶段成果进行评审,这使得软件的错误能够在个阶段内尽早发现并尽早解决,总的来说瀑布模式具有良好的质量保证机制,有很强的生命力。

原型进化模式:对软件进行直接模拟或仿真,只需要分析需求框架后进行原型创建,再对原型系统进行逐步细化与完善,通过版本更新逐步满足用户对于软件的多方面需要。

增量模式:开发过程有三个任务域,分别是设计结构、开发构件和集成系统,它既有完善的工程管理机制,又能适应用户需求变更,有利于质量的监控,并且各局部基于构件构造,有利于逐步构建与完善;由于先交付核心构件可利于降低项目的技术风险。

螺旋模式:是一种可较好的规避开发风险过程的模式,项目是基于任务的螺旋式推进,每个螺旋由内之外分别是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系统集成、验证与交付。

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①需要项目团队,组建优秀的团队可以开发出更搞质量的软件产品。任务开发团队要求小而精,成员大多在8人以内,主要成员有项

目负责人、开发人员、资料管理员和软件测试员。②项目计划是为了使软件开发各项工作有秩序地进行,包括任务分配和基于里程碑的进度安排,甘特图和任务网络图是用来描述进度计划的工具。项目计划书可以作为软件开发的工作指南。③项目成本估算,由于项目有来自各方面的成本包括工资开支、场地费、差旅费、设备费和资料费等,但是软件主要是对人力成本的估算,常用的方法有程序代码成本估算法等。④软件风险管理包括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如计划风险、管理风险、需求风险、技术风险、人员风险、产品风险、用户风险和商业风险等等,而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⑤软件文档管理,软件文档是工程模式软件开发的成果体现,包括技术文档、管理文档和用户文档。 ⑥软件配置管理与软件质量管理,包括配置规划、软件变更控制、软件版本控制和质量控制计划。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资源、网络资源、使用系统的人等诸多元素。有三种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①主机结构,主机集中了全部智能,并依靠终端接口与外部设备连接。②Client/Server结构,智能分布于服务器与客户机,并依靠网络连接成系统,其中,服务器处于核心位置,提供被动核心服务;客户机处于边缘位置,可主动访问服务器,寻求服务支持。③Browser/server结构,可适应互联网远程交互的特殊结构,基于Web服务器构建。

需求分析:系统开发前期需求分析很重要,它是为了有效解决用户问题的需要进行的一项工程活动,所需要考虑的需求问题是功能需求、数据需求、性能需求和接口需求,开发者承担分析任务,核心是用户。其步骤有三个:①获取客户需求,客户泛指某个人或机构部门等,一般方法是调查,包括访谈、座谈、问卷、跟班和收集资料,需求规约可表达用户的软件价值。②建立需求模型,它是用户需求的图解,一些常用的模型有:业务树图、用例图、活动图。分别用于结构化需求建模、系统业务举例和反映系统工作流程。③进行需求验证,要验证的主要内容有:有效性验证、一致性验证、完整性验证、现实性验证和可检验性验证。 结构化分析建模:它是建立在需求规约基础上的,对软件问题进行全面解说,包括四个方面:①数据建模,它与数据库设计密切相关,ER图涉及实体、关系、属性等图形元素,在业务层面建立数据库概念模型,一般用于前期的建模构想。②功能建模,是对系统数据加工的图解,数据流程图是常用的建模工具,涉及数据接口、数据处理、数据流、数据存储等图形元素,用于描述系统数据加工细节。③行为建模,行为模型用于说哦名软件系统与环境的交互,状态转换图常用的软件行为建模工具涉及状态、事件等图形元素。⑤数据字典,是用于定义软件的元素,使软件元素获得严肃的、详密的、精确的规格说明。需求分析模型中的数据、功能、行为等诸多方面的元素,都有必要通过数据字典给予细节说明,以达到对系统较完整全面的规格定义。

基于UML对象面向对象分析建模:UML是统一建模语言,有统一的语法、语义和语用规则,其建模过程的特点是:用例驱动、以构架为中心和增量迭代,通过包实现对模型的有效的一体化管理。包括三部分:①用例建模,它面向用户需求的,能够反映系统的用户价值,用例图的基本元素有用例、参与者、交流;用例之间有泛化、延伸和包含关系。②活动建模,活动图用于描述系统动态过程,主要图形元素有:活动、转换、起点、终点、判断、并发、同步、泳道等。可描述高层业务级活动,涉及整个业务流程,针对每个用例活动建模,反映用例内部活动细节。③类分析建模,这里就只考虑实体类,实体类所代表的数据相互之间通常有一定的关系,依靠这种关系可形成有组织的程序数据结构。实体类之间的

主要数据关系有:关联、聚类、泛化。

接下来我就简单说下我上这门课的简单的心得体会,我们是大四的学生了,也只有这个学期有课了,刚开始课表安排出来的时候觉得挺意外的,只有前八周有课,当时我还是有点小感动的,大四事情很多,有要考研的和工作的,大家也都有各自的事情,如果有16周的课,那么每周课不是特别多,但是时间特别分散,也不能集中某段时间去做什么事情。但是相对于老师的压力也有,课程压缩了相当于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大大增加了,在加上有些假期冲掉课,就感觉我们好像上课学不到什么东西,也只是一些关键的和考试挂钩的才重点讲,完全没有扩展的时间和空间了。但是总的来说,学校开了这门课,我们上了这门课,总是学到了点东西的,不可能明明上了软件工程这门课,却像没上一样什么都不懂。在上课的时候我还是很认真地去听老师所讲述的内容的,我觉得他的思想和我一向而来的培养计算机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解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了,所谓的需求获取,那就是一个谈判,辩论,交流的过程,已经不是单纯的编编程序就能解决的问题了。从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来说,我最怕的就是计算机系的学生被别人说成是个带着厚眼镜的,只能够在电脑前编编程序的,在交际场上不知道说什么而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进入社会之后是没有什么前途的,起码他们缺乏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而这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们这些学生一个机会来锻炼自己在另一方面的能力,设想一下,一个又有技术又能够与人交流合作的人所取得的成就自然要比一个单单只会编程序的人要大得多。其次,这门课程教给了我们在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时的一般程序及过程,我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当我们在毕业之后,这是我们实际要运用的一项非常有用的技能,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软件工程的范畴,我们即使是从事与其它行业,不也是要从需求获取开始,一直有条有理地到最后成品的出炉吗?应该说这就是这门课的价值所在。无论是在上课,还是在学生会里面做学生工作,我都深深地感觉到,技术性的工作就好比变魔术,其实原理是非常简单的,甚至可以说简单的可笑,但是当你就是做出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出来之后,一些外行们有时候会用崇拜的眼光看着你,觉得你很厉害,很高深莫测。但是制作的过程他们却不知道,也许知道之后他们只是会哑然失笑,原来这个东西的制作过程是如此的简单。这个可以说就是技术的魅力了,而作为需求获取及之后的一系列过程则是类似于魔术揭秘的过程,但是作为这个秘密我们并不需要一揭到底,至于揭的程度如何那就是我们那就是我们学出的程度如何了,我们要让对方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这些东西需要我们以一定的技巧叙述出来,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能够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进度,却又能够不让对方来干涉自己的工作过程。因为我们是技术员,对方只是外行,即使对方知道了这个魔术的操作过程,也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够向变着魔术的我们来随便修改这个魔术的变法,况且我们能够用不同的过程来得出一个同样的结果,这个过程的得出的主动权如何掌握在我们的手上,就看我们如何以高明的方式来揭开这个魔术的谜底了。当然了,在纯粹的理论上,我觉得开设这样一门课程是很成功的。但是毕竟现实里有太多的不确定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授课的老师和听课的学生。这两个可以说是这门课成与败的决定性的因素。

作为我们学生来说,应该负起比较主要的责任。在大学里有了太多的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大多都比较枯燥无味,也许在第一个学期里我们还能够保持着新鲜感,但是在6学期之后,可以说再有新鲜感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了,我们都已经开始变得迟钝了。其次的,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价值。这门课的价值我已

经在上面说过了,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毕业之后都回从事计算机行业,也不是每个同学都知道这门课程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这个范畴。或许有些人觉得反正以后不是这个发展方向,也就不在乎这个课程吧。我个人觉得这门课确实是挺好的,如果认真学必能学到很多东西,动手实践能力和从整个大体分析系统开发的逻辑性思维也会明显增强,不管以后从事哪个方面的工作,这对以后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隐性财富。说到我自己对这么课的学习,还是有点愧疚的,前面四周我每周每节课都去上的,并且上课也认真听,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自己看书本的介绍,但是后来我上这门课的次数就降低了,因为觉得时间很紧吧,而且老师上课的节奏我个人觉得有点慢,我都可以自己预习看到后面去了,但是这门课我还是每周至少上一节课的,虽然我早上7点多一点就出门,在自习室,但是有时候明明知道到了上课的时间,明明上课的地方离自习的地方不远也不太想去。我记得有次上课时候老师生气了,说来上课的人少,我仔细环顾了下四周发现确实人很少,稀稀疏疏的分散着,看起来确实不太舒服,让我不得不反思了,这大学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怎么到了大四大家都不来上课,虽然我不是每节课都来,但是我还是时不时来上课的,可能是比较浮躁吧,快毕业了,觉得上课学不到什么实际的东西,要么实际一点好好考研继续深造,要么去培训增强实践能力这样才能较好的为找个满意的工作做好铺垫。

《软件工程》课程既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侧重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的基本技能。比较注意“点”和“面”的结合。我还是蛮喜欢这门课的,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让我意识到理论学习很重要,实践更重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才更能发挥我们所学的知识的作用,更能直接的创造效益,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三维建模心得体会 篇6

很荣幸能参加第x期轨道BIM工程师培训班的学习,让我们学习了BIM系统及revit这款软件。通过四天紧张的培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BIM将对未来工作带来的优势。BIM模型可以很直观的展现整个项目,让人很容易查看出当前空间所有结构及设备的交错关系,并准确得知吊顶造型与标高是否与设备冲突。

当然,这只是Revit的一部分,BIM所具有诸多优点,利用三维模型方便进行更好的沟通—可视化;能在项目建设前期检查出项目的不兼容性以便及时调整—协调性;对复杂结构工程建模优化—优化性;制作三维技术交底及三维图纸—可出图性等等。

对于我们施工来说,每当对施工队伍进行复杂节点的施工技术交底时,他们很难根据二维图纸快速地去理解,若是结合了BIM信息模型,施工队伍根据三维信息模型则能快速正确的理解复杂节点施工原理,降低施工时的出错率。结合BIM信息模型,在遇到难点工程时,对建立好的项目模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于前期,可以加快方案拟定速度并在BIM信息模型中验证可行性。在于施工中也可以纵观全局精确把控项目进度优化项目工期。竣工验收后,可结合BIM信息模型精细化这一特性进行后期运营及维护。

此次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不光学习到了Revit的软件知识,同时也学到了BIM技术的先进理念。希望多多举办这样的培训,让更多的人学习到BIM,了解BIM理念,并在项目施工中实践运用。

三维建模心得体会 篇7

转眼学习3DSMAX已有三周,从了解3DSMAX开始,3DSMAX是个庞大的软件,广泛应用于影视动画、建筑设计、广告、游戏、科研等领域。现在就是学习一些简单的工具,我们可以做一些漂亮的东西,我想等学习完了我们就可以制作一些我们想要东西。

在初识3DSMAX期间,兴趣大增,急于想尽快揭开3DSMAX神秘的面纱,出现急功近利的想法。神秘都想看看,什么都想学习,制作出个小玩意。

3DSMAX是一个实用又复杂的软件,学习了三周感觉很有难度的,但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了很多问题,也学到了很多技巧。

三周来我们做了很多东西比如:花瓶、桌子、床、还有制作墙体等等。感觉很有用,也渐渐的喜欢学习了。

我们用线在前视图中画出了花瓶的一半轮廓,然后用车削工具做出了花瓶,通过改变顶点我们做出了不同款式的花瓶。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制作出了台灯的下半部分,再画出一个圆柱体,用锥化工具改变了它的样子,这样加在一起就成了一盏漂亮的台灯。还有就是把线变为可渲染样条线后可以改变线的厚度,这样就可以画出自己想要的线段。同样如果要改变线的长度或者是形状则去修改器了进行,改变顶点就可以改变线的形状,再把所有的点平滑那样就可以做出平滑的图形了。总之线得用途很多,相信以后还有很多的用途。

长方体、切角长方体在画图中也用得到很多,做沙发就用到了切角长方体,通过改变圆角数目也就改变了切角长方体的形状,也就改变了沙发的形状。在做一些柜子、桌子之类的物体时也用到它们,这些在画图时感觉蛮方便的。为了能够更快更熟的画一些装饰图的底层,还学习了关于打门窗洞、地板和楼梯的方法,这样到了画那些装饰图的时候就简单了很多,用布尔来打门窗洞其实是很简单的',很实用。但同时又要注重一些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嘛,所有细节很重要。

从学习这几天来我觉得3DSMAX是一个很完整的软件,它比两维的好用,画出图来看上去比较明显,一目了然,所有我就觉得这个软件很好,比之前学的CAD好得多,CAD就是一些平面的东西,外行还看不懂是什么东西,3DSMAX就不同了。

学了这段时间,感觉要学好,还真的有点难,但是我也渐渐喜欢上了,所以觉得只要用心去学就可以达到。有些操作,老师讲的时候会弄,不懂也可以当场问老师,问同学,但下来的话、有些就记不得了或者是记得但操作不对,所以下来还要反复的练习。比如制作枕头,要进行两次FFD,如果没有进行两次FFD,那么做出来的就不太有真实感。再比如说在制作旋转楼梯时,要对扶杆和楼梯底部下的线段进行拆分,这样在旋转时才会出效果,不然也就连旋转都有可能做不出来。

学了一久的3DSNAX工具,我们懂了一些制作的技巧,那些也许就是一些皮毛,但是也要好好的练习这样才会熟悉,也才能够更好的掌握那些东西。其实这些软件要靠不断地重复地练习才可能熟能生巧。

其实这些东西就是要不断地实践。甚至同一个模型要重复的去做数遍,用不同的方法去做。俗话说:熟能生巧,在制作过程中,你有可能惊喜地发现一些新思路、新方法,甚至做出一些老师做不出来的效果。

其实这些东西多练习差不多就会了,但要学的比较深的话就要多花时间和精力了,毕竟这些都是熟能生巧嘛。

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多做笔记是件好事。下来也就可以温习温习,这样就会比较熟了。用心去做就会做到更好至最好。相信之后的学习会更加吸引我们去探索,知识也会更加丰富。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三维建筑建模心得体会 | 三维建模实训总结 | 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 维稳心得体会
上一篇:领导视察心得体会 下一篇:店铺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心得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