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老师谈话心得(系列十篇)

2023-10-15 12:09:11 老师谈话心得 谈话心得

【#心得体会范文# #老师谈话心得(系列十篇)#】收获和想法总是这样突如其来,我们可以试着将这些内心的想法用自己的言辞表达出来,不论它们是正面还是负面。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那么,要怎样撰写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心得体会的目标和主题。无论是一件事件、一本书籍或者一次经历,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在撰写之前,可以先将这些主题和目标写下来,以便在写作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其次,我们需要展示个人观点和感受。写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不仅仅是事实的陈述,更要包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通过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你的思考过程和体验。 另外,我们需要用简明的语言阐述观点。心得体会并不是一篇演讲稿或者论文,所以我们不需要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相反,我们应该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使读者可以轻松地理解和接受。 最后,我们需要结合实例和细节,使文笔生动有趣。通过举例和具体细节,可以让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你的体验和思考过程。这种生动的写作方式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并使他们更容易从中获得共鸣和启发。 总之,写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需要明确主题和目标,展示个人观点和感受,用简明的语言阐述观点,并结合实例和细节,使文章生动有趣。同时,要记得不断思考和总结,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老师谈话心得(篇1)

《和教师的谈话》——它是一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亲身向教师们“现身说法”的名著。赞科夫在这本书中把自己那深邃的理论体系浅显易懂地介绍了一线教师,涉及“课堂上的生活”、“教师和儿童”、“学习的诱因”等11个章目的框架设计,很清晰地展现了赞科夫理论体系的全貌和要点。因为深入浅出,联系实际,使我很自然的联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读后使我豁然开朗。它使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师德的核心源自于“师爱”。

一.爱学生,走进孩子的内心。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他们的梦想,有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多途径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找到他坏习惯的成因,才能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而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天,我们都有责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玩耍,他们的世界应该有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欢快的笑声。“学生的很多命运,其实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我们班有个学生行为习惯懒散,上课总爱打瞌睡,没有一点学习的积极性,后来经过和家长联系,和学生谈话,得知这个孩子的父母也常年不在身边,自小跟随爷爷生活,加上自己有狐臭,常受同学排挤,因此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便找他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他爷爷的爱感化他,告知他要自强自立,懂得用行动去感恩。因为身体原因,许多同学不愿和他搭档,于是我特意让科代表做其师傅,辅导他学习。很快我便发现他状态好转,并能主动地和我接近,了解就是教育的钥匙。

二.爱学生,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作为一名老师,面对这样有独特生命的“精灵”,我们不必去美化他们,但是又不能回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是要宽容豁达,善待他们。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赏识他们的优点,充分释放潜能。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要多说一些“太好了!”“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话,能让孩子感到自信,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感觉。这样,就能够使孩子在各项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也能够缩短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更能亲近老师、信任老师。而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用阳光的笑容对待阳光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必定会充满阳光。”以前有个学生上课老爱趴桌子,课堂提醒她,她反而很厌烦。课后我找她谈话,说她基础不错,完全可以成为语文科的种子选手。结果这次谈话让她大受鼓舞,上课便开始积极发言,后来发现他朗读功底不错,于是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给她很多朗读的机会,在同学们的好评和掌声中,她终于有了学习的热情。事后她对我说,她很感谢我这么重视她。其实我只是一根火柴,点亮了那根灯芯。

三.爱学生,是耐心和热情的结合。

《和教师的谈话》的第二章讲到了教师和儿童之间相互的情感关系。他提到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体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教育工作很琐碎,学生们在成长中总会反反复复出错,这就需要我们要任劳任怨,持之以恒。心平气和地面对各种学生错误。教学初,因年轻气盛,常为学生的错误而恼怒不已,大发雷霆,教育缺少足够的耐心。因此教育效果很不好,学生不仅不能正视错误,还产生了逆反心理,怨恨心理。后来发现冷静得倾听,细心的教导,持续的关注,不断的鼓励,严格的要求才能让学生听话。其次,教师的爱还应该与合理的严格的要求相结合。赞科夫同时也说到教师还需要很大的热情。没有热情就不可能会很好地去爱学生。这时候对照我自己,有时候我没有一点热情就走进了教室里,结果学生听了一堂乏味无聊的课,我自己是窝了一肚子火出来。相反,我精神抖擞,学生也是激情高涨,课堂热闹,课后有收获。老师要把课堂变成自己的舞台,走上舞台,就要进入角色。

要用自己的热情去带动学生的热情,用自己的爱去带动学生的爱。我很信奉赞科夫的这句话:儿童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

每一次与孩子们相遇,我都有一种农夫面对良种般的喜悦,一个个孩子谅是那一颗颗饱满且不同品种的种子,等待我将土地松弛,辅助他们阳光和养分,给予成长的一份空间,静静地等待这些蕴含生命的种子最终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老师谈话心得(篇2)

心得体会这种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优秀的,但没有被推广普及的必要。因为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方法的奏效是它与这个人相适应的结果,以下读《和教师的谈话》心得体会由心得体会栏目为您精心提供。

和教师的谈话》中赞科夫通过对实例分析、引导并启发教师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具体事例等方式,教育工作者要以鲜活的有感召力现实生活实例教育学生,从正面,从可视、可感的层面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生活。

于是乎,我反思着自己的课堂。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对于课堂上的生活,作者提出了“学习应该联系生活”,要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是多么渴望多了解一些周围的事情,可是我们的课堂更多的只是把目光停留在课本之上。孩子们被身边的重大事件深深吸引着,当他们满怀着新的印象来到学校上课时候,我们的课堂却常常对这些重大事件以只言片语带过,孩子的新鲜感顿时跌到了低谷。

英语课堂一直在提倡:在真实情境中创编对话。我想,如果在我的课堂上,能经常涉及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对话,以孩子的喜好为前提,并鼓励孩子多多发言,这样我的课堂就会活泼生动几分。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能力自然得到了迁移和培养。渐渐地,也就和学生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

心得体会栏目推荐链接:

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读书心得范文汇总

老师谈话心得(篇3)

赞可夫的《和教师的谈话》是用谈话的形式,解释和宣传他的教学论思想。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赞可夫说到教师需要很大的热情。没有热情就不可能会很好地去爱学生。我很信奉赞可夫的这句话:儿童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映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带动学生的热情,用自己的爱去带动学生的爱。我一直很欣赏富有激情的课堂,很多时候,当我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满怀热情时,我常常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愉悦。

赞可夫认为,教师的教育影响跟教师的威信有很大关系,因为教师的威信是他顺利而有效地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威信,师生之间就没有正确的相互关系,就缺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那么教师的威信怎么去建立呢?教师的威信主要来源于师生之间建立起的良好的关系。教师需要做的是:要有渊博的知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等。

作者提到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体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老师对学生的爱,这可能是一种母爱或父爱,又跟本能的简单流露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也可能是对学生的一种热情。教师在对待“落后生”时,要讲究方法。不要对其漠视,也不要性急,要利用一切机会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吸引他们进入课外兴趣小组。尽量设法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逐步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树立起信心。

总之,《和教师的谈话》让我重新做了一回渴求知识的学生,它不仅教会了我许多教学上的技巧和知识,也教会了我从正确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教学,更好地培养我的学生。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让渐渐地我明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真正内涵,直到有一天我能够发自内心地说出这句话。没有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要避免浮躁,确实应该静下心来,多看看教育理论书籍,肯定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帮助。虽然理论离实践有一定的距离,但是理论终归对实践是有指导作用的。

老师谈话心得(篇4)

对于知识的巩固,赞科夫认为知识的广度促进了知识的巩固。这种广度并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范围很广,最重要的是知是知间的联系。这样的广度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巩固,而不是单调的复习。

如果一个人深入思考所读课文的内容,那么虽然他没有努力去记住材料,而材料却很容易地印入并牢固地保存在记忆里。因为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因此,当我们复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形成知识与知识的联系。

复习不是简单的模块复习,也不是枯燥的话题海战术。它是激发学生过去知识和新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

对后进生转化工作,赞科夫认为并不是在后进生身上倾盆大雨式地布置语文和数学的操作性习题,而是花大力气在他们的发展上不断下功夫,从而使他们在掌握知识和技巧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至于后进生的转化问题,我想这是每个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大量重复性问题也是大多数教师正在采取的措施。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老师都认为,后进生学习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接受能力差,需要再做或三次四次的问题。

但是我们经常得到不满意的结果。赞科夫认为的要在学生发展上下功夫。学生的发展不仅是智力的发展,更是情感、意志和性格的发展。

所以在对待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上,我们教师首先要了解研究学生成绩薄弱的原因,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耐心地做好转化工作。

教学包括教与学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这些方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老师谈话心得(篇5)

胜利街小学东校彭淑娟

一口气读完了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尽管没《给教师的建议》给我那么多心灵的触动,然而,他里面的思想,他的教育理念留给了我颇深的印象。

赞科夫,前苏联现代派教学思想的代表人,从1957年到1977年的二十年时间里他进行了“教学与发展”的课题研究,初步形成了小学各科的新教学法体系。

一、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何谓发展?赞科夫说:“一般发展不仅指智力的发展,而且包括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的个性发展” ,“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意志,情感,发展他的才能和禀赋” 。

可见,从他的阐述中就可知道,他所指的发展不单单是指智商,还包括情商的发展,他坚决反对死记硬背,一个学生按学习成绩来说属于优等生,但在发展上却属于中等的甚至更低的的水平。然而,一些以前没上过学的学龄儿童,虽然没有学到书本知识,但在发展中却在一步步前进。在知识与发展上存在着某种“剪刀差”,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掌握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变成发展水平高的人。

联想自己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谆谆善诱,把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拉在身边,耐心地辅导他,尽管暂时成绩上去了,然而到了初中却一个个全部下来了。为什么仍旧是如此状况呢?因为我们没有教给他们方法,没有去发展他们的智力,他们只是在死记硬背着,看看好象掌握了知识,然而他们的意志、品质都没有上去,学校没有教给他创造性和独立性,他真实的能力怎么能提高呢?

二、发展的三个方面

1、观察力

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再观察。达而文也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

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中等人之上” 。观察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通常我们所认为的“后进生”身上,往往是那些观察能力弱之人,容易写错字,看到一件事物,不能很好地描述。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责怪孩子好笨,思想不集中,连抄抄字等都要错,其实是孩子的观察力的缘故。

以后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观察力,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也就启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他们越是进行精细的观察,就越能提出更多的为什么。

2、思维能力

赞科夫强调,要始终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不仅要给孩子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在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或者从好几个角度看问题。

多个角度看问题,这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开阔思路,我们老师大家都明白,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没有很好地重视。

3、实际操作能力

在现代社会,手和脑是一起使用的,脑力劳动者需要实际操作,所以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对照他的阐述,联系学校里的状况,还是对这的不重视,虽然学校里开设了“综合课”等制作课,但都是老师兼任,没有很好地重视,课开设如同形设,丝毫没起一点作用,更重要的是,老师思想上的冷漠,比如我班的姜炜很喜欢制作,在这上有一定的天赋,然而老师们却笑话他,那对他将来考大学没一点儿的用处,顶多只是在家里修修会一点而已,却浑然不知这可以发展他的智力。

三、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在这里,他还讲到了其中的一个含义,就是要求使学生的思考去克服障碍,把学生的精神力量发动起来,利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区的理论,为了使学生掌握充实的知识,必须形成学生对知识的内部诱因,维持他们的激烈的求知欲,使他们觉得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高难度并不意味着教科书越难越好,而是学生应该选择他们能理解的材料。

2、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不断地前进,不断地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丰富儿童的智慧,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所获得的知识,把这些知识纳入一个广泛的体系” 。

3、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大多数认同意他对后进生的分析。后进生本就的特点

一、在情感、意志、情绪方面有一种“自我中心主义”,与集体合不来,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

二、他们没有学习的欲望,求知欲低,对学校老师同学有反感。

三、观察力较弱,很多时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是老师给他补课了。有时他挖苦,死记硬背,忽视启发式教育,使他走入了死胡同。

最应该对他们做是的:

1、 尽量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

2、 逐渐使他们对学习有信心。

3、 利用一切机会引导他们观察事物。

4、 吸引他们参加课外兴趣小组。

这五点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以前自己对待“后进生”的态度虽然重视鼓励,也尽量减轻他们的思想的负担,为什么效果总不尽如人意,那是因为我没有重视孩子的观察力,也就是说,那是治标不治本,而当他们的成绩处于徘徊不前时,很容易对他们丧失信心。当课外兴趣小组人员分配时,那几个后进生总被我分在了最无所事事的体育组,我根本就没想到通过课外活动来培养孩子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执著的精神。

赞科夫对美的世界的熏陶,影响儿童发展的理论,学习的诱因等等,都给了我很多启示。

与大师对话,融入大师,让自己的思想丰富,让自己的精神丰富。谢谢,苏霍姆林斯基和赞科夫,让我不要害怕理论书,让我有阅读的冲动。那是我最大的收获!

老师谈话心得(篇6)

《和教师的谈话》是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列.符.赞科夫(1901-1977)的著作。

在本书中,作者将其多年实验研究总结的教学法与教育思想,采用谈话的形式,娓娓道来。看完这本书,总的感觉这本书

就像一个普通的教育家,他在和我们谈论他对学校教学的理解。

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学理论思想。

首先,他的理论是以实验为基础,事实求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赞科夫是一个真正的实验研究者,他亲自领导“教学与发展关系”研究实验室。从1957年起,他在莫斯科第172学校选了一个刚入学的一年级班作为实验班,又为该班选了一个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女教师。

然后采用“跟踪”研究方法,即从一年级一直“跟踪”到四年级毕业,同时又进行实验班与普通班的比较.1964年,赞科夫写了《小学教学新体系的实验》一文,公布了他的“新体系”,立即在苏联教育界引起一场激烈而持久的争论。虽然也有很多反对的意见,但其实验班的数量却在几年内**般地增长起来,并且最终促进苏联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行。

也正是有了丰富的实验经验,他才能在《和教师的谈话》一书中为他的差不多每一个论点提出事实佐证。

其次,他的许多教学理论是高度可持续的。赞科夫对“教学与发展关系”的阐述,他创立的“新的,包括小学各门学科的教学论体系”不仅在当时来看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甚至其中有些观点一直到今天乃至以后还将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比如赞科夫始终把发展看做是儿童心理特性内部必然的自身运动,因而他的教学论渗透着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指导思想。

他认为“求知欲”才是儿童学习的良好动因,而分数和赞扬只是学习的“外部动因”,凡是没有经过紧张脑力劳动和克服困难而达到于真正理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丧失掉的”。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学习动机仍然是当今每位教师努力追求的教育目标。再比如他的实验教学体系中的“使全班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真正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崇高理想,要求无论在教养方面或者在发展方面,都能使所有的人而不只是特选出来的一部分人得到最大限度的收获。

这一要求也适用于苏联中小学。”这种观点与我们现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是相符的,以数学为例,我们今天倡导“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其理论的生命力。

赞科夫是一个改革家,他认为苏联传统的小学教学体系已经“严重地落后于生活的需要”,“只是修修补补,而不去触动小学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已经不行了”,“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其实验教学的主导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因此他提出五条“教学原则”是:(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3)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得到发展。

虽然这些“教学原则”针对的主体是小学教学,但是其蕴含的教学原理对中学乃至整个学校教育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比如“以高难度教学的原则”,他说:“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以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它就会萎缩、退化。”教学要为儿童的精神成长提供足够的“食粮”,不要使它“营养不良”,所以他认为教学内容应该丰富多样,满足儿童强烈的“求知欲”,合理的教学要使学生进行思考去“克服障碍,把学生的精神力量发动起来”。

他还引用了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智力发展的第二个水平(也就是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第一个发展水平(现实发展水平)”,儿童的“智力”就提高了一步。当然他也说明了所谓的“高难度”并不是指教材越难越好,而是要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教材。他反对繁杂的题海战,认为这是一种单调乏味无穷无尽的“操练”,对学生智力发展没有多大的意义。

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会有这种现象,如果教师所讲的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教师刚开始没有意识到),那么学生经常会表现出冷漠,或者开小差;如果教授的内容太难让学生理解,就不能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所以选取的最理想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比如这样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在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能够解决,才是理想的。这一点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刚刚参加工作,缺乏经验,有时在教学内容的难度上把握的不够好,对这一点有较深的感触。

再比如“使全班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当然赞科夫这里犯了一个片面的错误,他把那些学习最不好的学生称为“最差的学生”是我们今天无法接受的。对那些学生的称谓问题先不谈,这里只讨论他主张的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做法。他反对传统的对待那些学生的做法,比如叫他们的家长到学校谈话,把他们留下来补课,额外布置作业,心情急切地给他们下达过高目标等等。

特别的,赞科夫对待把成绩差的学生留下来补课的做法的观点现在读来仍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认为,“差生”在正课上都无所事事,在补课时又怎能开动脑筋?“差生”学习负担本来就重,现在又要给他追加作业,又要叫家长,这无疑更加加重其心理负担。

他主张的做法是:

一、尽量减轻“差生”的思想负担,平时尽量不打分数;

2、 逐步帮助他们建立对自己学习的信心,估计他们能回答的问题;

3、 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启发他们观察事物,积累更多的事物,语言描写也丰富;

4、 别对他们不耐烦。不要要求他们很快就能考好;

五、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同时要求全班对其采取善意帮助的态度,克服其“自我中心主义”。在我们班,总有一些学生成绩暂时落后。如何对待他们?过多的考试,过多的只注重结果的评价(试卷分数),叫家长谈话,一味地加强反复练习的做法是否必要,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以上是我对《和教师的谈话》的一点点认识,很不全面。赞科夫的教学论并不是全然不可移易的,他的有些观点比如“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对发展的认识等是值得商榷的,这里不作赘述。

老师谈话心得(篇7)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给儿童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是培养意志的必要条件,而意志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如果一个老是总是带领学生走,他就不知道意志力形成的条件和**。

” 我认为无论老师还是家长要学会培养孩子的意志,不要过分宠溺,学会放开手让孩子自行判断、独立应对。我记得我小的的时候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当然,父母心疼是必须的,但更多的,爸妈想让我懂得摔倒就得自己爬起来的道理,摔的痛了才知道下次小心。

赞科夫的发展理论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本质。赞科夫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而“使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是赞科夫教学发展思想的精髓。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小学理科教师,我应该多读这样的书,以增强我的教学自律性。赞科夫的教育思想是伟大的,我们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

老师谈话心得(篇8)

作为一位老师,我们时常需要和学生进行谈话,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发现他们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在这些谈话中,我们往往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

首先,在谈话前,我们应该认真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问题所在和可能的原因,以及合适的解决方法是谈话的前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与同学、家长交流来获得这些信息。同时,我们需要为谈话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例如了解学生的成绩下降的原因,或者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等。

在谈话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我们应该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感受,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以及对自己的评价。同时,我们也需要展现出自己的关心和信任,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非批评他们。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我们可以采用积极肯定的语言,鼓励学生的长处,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除了积极的态度,清晰的语言和理解学生的需求之外,我们还应该把握好时间和场合。我们应该选择一个适合学生的环境进行谈话,避免选在过于拥挤或嘈杂的地方,同时避免谈话时间过长使学生产生疲惫感。

此外,在谈话之后,我们需要及时跟进,确认学生是否已经解决了问题,并询问他们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帮助。我们也应该向学生传达我们对他们的期望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愿意向前并克服挑战。

总之,在与学生谈话时,我们需要注重效果,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并且让学生有一种被关心和得到帮助的感觉。我们的目的是要激励他们,让他们有动力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以成为更好的人,前进并成为更出色的人。

老师谈话心得(篇9)

随笔作者首先回想了“教师”这个词,毫无疑问,在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当的身份。而古今中外有诸多学者对此作过精辟的的论述。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作者还认为,在教育工作中的缺点之一,就在于教师虽然不否认自己有着教育学生的任务,但是常常把它们看成次要的任务。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

一、作者只是认为教育工作没有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我认为教师是正常人,也是凡胎肉体,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去。

二、我个人认为教师就是应当在教学时间内上好自己的课,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不是一天到晚忙着干这个想着干那个,因为**以及其他活动影响自己,特别是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我觉得每个教师都渴望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而不是一味培养自己比较眷顾、看重的人,如果长久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取心。

那么,到底教什么?如何教?教师如何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

如何去爱学生?如何用正确的爱去教育学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为恐惧不敢跟父母倾诉苦恼,日积月累,孩子们缺乏诚心,缺乏安全感。

所以,我一直认为教学很重要,但教育更重要。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儿童的终身发展总是有益的。而通过多途径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事情了。

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每天,我们都有责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玩耍,他们的世界应该有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欢快的笑声。“学生的很多命运,其实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所以,只要记牢这句话,你一定会努力的。

作为一名老师,面对这样有独特生命的“精灵”,我们不必去美化他们,但是又不能回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是要宽容豁达,善待他们。而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用阳光的笑容对待阳光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必定会充满阳光。”

老师谈话心得(篇10)

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学生们的交流,是我每天最开心的事情之一。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变,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何与学生们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困惑,成为我在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于是,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谈话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尊重学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尊重,学生也一样。在与学生交流时,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思想和选择,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在谈话过程中,我们应该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倾听他们的声音。在处理一些纠纷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而且也可以让他们对我们更加信任。

2.耐心倾听

谈话中,耐心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我们仅仅是在表面上听取学生的话,而不做深入思考和理解,那么我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就是没有用的。所以,在交谈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话语的理解,去挖掘他们背后更深层的信息。

3.注重建立信任

建立信任是让学生与我们心灵沟通的基础。尊重他们、耐心倾听他们的话,以及对他们的信任,这些都有利于建立起正面健康的关系。当我们赢得学生的信任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在工作中引导他们前进。

4.坦诚相待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诚实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坦诚相待,而不是在他们面前藏着掖着。这样不仅会让学生感到不信任,还会破坏与学生的关系。所以,在与学生沟通中,我们应该真实、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5.积极引导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解决。在谈话中,我们应该注重积极引导。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建议和信心,让他们认真对待问题,并在引导中教会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这样,学生随着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就能逐渐走出困境。

总之,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诚实待人、建立信任和积极引导等等。这些都是谈话中需要注意的基本点。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让我们的交流更加有效,并且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信心。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最新安全用电心得体会优选 下一篇:增强四个意识心得体会十一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