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领悟心得(合集七篇)#】为了帮助自己,总结自己,此时的心境,是我们可遇不可求的感觉,我们需要好好记录。 通过心得体会,可以不断思考,以提高自身水平,写好心得体会都有哪些实用的小技巧呢?
领悟心得 篇1
全面深入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交通安全活动,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了安全保障。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狠抓活动落实
本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负起学校安全教育的领导责任,切实把安全教育摆上学校议事日程,学校成立了交通安全活动领导小组,由李淑美校长任组长。按泉州市委市政府批示精神,为了增强小学生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11月21日在学校校内、校外醒目位置张贴《关于开展学生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通告》,并利用星期一的教师全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同时完善了安全工作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活动都做到了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
今年“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我校围绕“社会协同治理、安全文明出行”这一主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安全出行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安全乘车、安全走路”的养成教育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加强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我校通过在校门口、校园内LED滚动安全警示标语,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宣传、广播、黑板报、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了宣传教育,在学生之间开展以“安全乘车、安全走路”为主题的深入学习活动。校园内处处洋溢安全教育的浓郁氛围。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了安全自警主题班会,教师学生积极参与,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安全教育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
三、科学组织,活动丰富多彩
我校把11月28日~12月4日定为交通安全活动周。结合《泉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守法出行安全自护”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检查、落实以“守法出行安全自护”为主题的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多渠道、多形式地传播交通安全常识和教育活动,使交通安全教育真正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交通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领悟心得 篇2
我相信,没有人会喜欢挫折。然而挫折却如同附骨之蛆一般,存在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在达成目标的道路上,我们往往会因为一些内在的因素或者外在的环境而不得不停下我们前行的脚步。这时候,有人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或是怨天尤人,愤恨命运不公,感慨时运不济,从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然而,我们经历了挫折之后,就只能长吁短叹了吗?在短暂的失落过后,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没有人会为了挫折而去遭遇挫折。我们之所以会遭遇挫折,是因为我们行走在追寻目标的道路上。即使是最富有挑战精神和豁达心态的冒险家,也一定会在内心深处怀揣着对胜利和成功的渴望。正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直上云霄的'豪情壮志,所以我们才会遭受挫败;正是因为我们身上有坚忍不拔的铮铮傲骨,所以我们才会经历屈折。所以当我们遭遇挫折甚至被挫折击倒时,不如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会踏上追寻梦想的道路。
挫折就是挫折,结果不会有太多的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在挫折之后回想整个过程,并反省究竟是什么导致这样的结果。挫折并不是全然的失败,而是短暂的停顿,这就意味着我们还有机会继续追寻成功和梦想。是我们能力不足,还是外在环境不成熟?如果是能力不足,那么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奋斗,提升自己的不足。如果是环境不成熟,那么我们可以耐心等待时机成熟的那一刻。当我们为了达成目标、追寻梦想而不断地反省自己时,我们就能真正地领悟:挫折虽然意味着没有成功,但是它却提供了成功的契机。
当然,也许我们也会因为挫折而丧失了继续追寻梦想的勇气和信心。目标似乎变得更加遥远,这时候,我们应该回过头去反思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动机:我是真的喜欢做这件事情吗?如果我做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那么也许成功能让这种喜欢增强一百倍,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最开始的快乐。但如果是你不喜欢做这件事,那么也许早点放弃是更好的选择。所以,也许挫折更是一种领悟,帮助我们认识到究竟什么才是内心真正的渴望,从而更好地找寻人生的方向。
现在,在我们的青年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遭遇挫折时对自己和环境产生了怨恨的情绪,从而做出一些伤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事情。对于他们,我们也许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不是单纯地帮助他们排解情绪、解答疑惑,而是提供一个契机,让他们学会从挫折中领悟更多的人生真谛,让他们真正地成长起来,变得更加坚强。
挫折就是挫折,再多美化的辞藻也无法掩盖没有成功的事实。然而,重要的是挫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对成功、梦想和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
领悟心得 篇3
她是谁?黄文秀,女,1989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她是2016年广西优秀定向选调生,曾任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她做了什么?黄文秀以为民服务的赤子初心,用生命书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她的事迹不仅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更成为了当下青年人的学习榜样。斯人已逝,风范永存。黄文秀同志身上的榜样力量,值得我们青年干部学习。
学习她饮水思源、反哺家乡的赤子初心
黄文秀的故乡广西百色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年少时,她曾因家境贫困接受国家资助读书。黄文秀在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立下了学成归来报效家乡的初心。毕业后,她坚定地选择回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事扶贫工作。作为9000万名***之一的黄文秀,她的人生方向明确而笃定,践行“做人要有价值,不能光为自己活,还要为民族活、为国家活”的信念,在本可以有很多选择的情况下,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始终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不畏艰难,迎难而上,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尽绵薄之力。作为青年人,要做黄文秀式的青年干部,能主动肩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忘为民初心,牢记时代使命。
学习她青春奋斗、回报乡土的为民情怀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曾写过: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新时代的青春之模范,当如黄文秀。原本可以在机关安稳度过一生的黄文秀,却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把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奉献在基层。她时刻牢记党的嘱托,赓续传承红色传统,走在决战贫困决战小康的长征路上,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初涉扶贫工作的黄文秀,从一开始“扶贫新手”的“我还不够勇敢”,逐步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主动贴近贫困群众,改用方言跟贫困户交流,一一走访全部贫困户,她“每天很辛苦,但很快乐”,最终与贫困群众打出一片。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黄文秀把自己的扶贫路比喻为“新的长征”。现在还有成千上万像黄文秀这样优秀的扶贫干部奋斗在乡村脱贫攻坚第一线,她身上寄托着我们对党对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体现了新一代青年为之奋斗的决心。
学习她心系群众、公而忘私的使命担当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百坭村贫困群众评价她“像我的女儿一样”,黄文秀对待群众就像对待家人一样,经常帮做农活和家务,赢得了群众的支持拥护。可是,黄文秀忙于工作经常住在村里,较少时间在家,对自己患病的父亲无法常伴左右,自己终身大事一直没有解决。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将自己的私家车开到村里,在驻村满一年,她的汽车里程增加了2500公里。6月16日深夜,当地出现洪涝灾情,黄文秀心系村民,牵挂灾情,一心想早点回村部署抗洪工作,在途中遭遇突发山洪中不幸遇难,她的生命定格在了30周岁。在听到文秀遇难的消息时,很多被她生前照顾的老人小孩都接受不了这个现实,难过得痛哭流涕、泣不成声。把有限的时间中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黄文秀用自己的事迹,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将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为280万驻村干部树立了一座丰碑,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悄然盛开一朵耀眼的“青春之花”。最后,用电影《无问西东》中的一段台词结尾,与同在基层的青年干部们共勉,望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
领悟心得 篇4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经沧桑,创造了灿烂文化的世界文明古国。在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中,其文学家就是一个十分宠大的群体,他们留下了万千作品,是存录历史文化的生动载体,因此中国文学史成了中国文化史中内容最丰富,形态最多样的一个门类。在这其中中国古代文学独占鳌头,独具风骚!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在作为传统文化主要载体的古代典籍中,文学作品的比重最大,因而它成了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主要而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
全面独到地揭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自然也成了领略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古代文学的作品留给我们后人的是无限的宝贵物质精神财富,而儒家经典作为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一部分,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字是一个单人旁,旁边一个“需”字,冯友兰先生说,儒,就是人所需要的与需要的人。儒家思想就是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心的和谐,这就是人们所需要的。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后,才在继承古代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人们所需要的儒家思想。儒家与诸子百家不同的就是,诸子百家都只是思想家,而儒家既是思想家又是精通历代文化的学者,所以儒经也是历代圣王集体智慧的结晶。
《论语》是儒学经典著作之一,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叙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最早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而在今天,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人与人之间只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体谅,将心比心,这样的话是可以实现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为人处事方面,我们应向曾子学习,讲忠信,与人诚信交往。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学习方面我们也应当温习已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李努力撷取新知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面不学则殆”我们在学习时,只读书不思考就是迷惑而无何适从,只是思考而不读书,这是有害的。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它将源远流长。中华文化也将以它而源远流长。
领悟心得 篇5
1)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
2)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可由1—3层组成。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应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
3)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到底基层、垫层、土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有较高的要求。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当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4)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底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要求可比基层材料略低。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5)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路面等级与类型如表1b412021所示。
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标准压实后的剩余空隙率分为:
i型——剩余空隙率3%~6%,城市道路2%~6%
ⅱ型——剩余空隙率6%~10%
悬浮密实结构——由连续级配矿料组成的密实混合料。
骨架空隙结构——粗粒料彼此紧密相接,细粒料较少,不足以充分填充空隙,矿料形成骨架。
间断级配结构——综合以上两种方式。间断级配属此原理构成。
1)透层的作用: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
2)符合下列情况,应浇洒透层沥青。
①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
②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
③粒料的半刚性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
1)粘层的作用:为加强路面的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中国注册建造师考试网提供
①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在铺筑上层前,其下面的沥青层已被污染。
②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
③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沥青面层。
④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的侧面。
1)封层的作用: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浸入面层或基层而铺筑的沥青混合料薄层。 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
①沥青面层的空隙较大,透水严重。
②有裂缝或已修补的旧沥青路面。
③需加铺磨耗层,改善抗滑性能的旧沥青路面。
④需铺筑磨耗层或保护层的新建沥青路面。
1)稀浆封层的作用:是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外加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①位于多雨地区且沥青面层空隙较大,渗水严重。
②在铺筑基层后,不能及时铺筑沥青面层,且须开放交通。
领悟心得 篇6
得与失是我们每个人最常遇到的一对矛盾,能否处理好这一对矛盾,严重影响着每个人的爱情、婚姻、家庭、事业、健康、幸福、成就,即严重影响着每个人生命的质量与数量、人生的成功与失败。
那么,这一对矛盾具体的辩证关系如何呢?请看下面的简要论述:
没有纯粹的得,也没有纯粹的失,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当你正在得到时,同时也正在失去。有付出才能有回报,有失去才能有得到。任何得到都是以失去为代价的。得到的越多,往往失去的也越多。
你要想得到一般人不能得到的,你就必须失去一般人不愿失去的。什么都想抓住,什么也抓不住;什么都想得到,什么也得不到。我们只有两只手,两只手只有十个指头,只有抓少量的东西,才能抓的住,抓得紧;我们只有一个大脑,一个大脑只有两个半球,只有专心于少量的事,才能干得成,干得好。
你很想得到的,也可能是你最不该得到的;你很想失去的,也可能是你最不该失去的。当你很想得到时,一定要多想一想你必须同时失去什么;当你很想失去时,一定要多想一想你必须同时得到什么。千万不能得不偿失!得不偿失时,无论得有多么多大的诱惑力,你千万不敢去得。
把芝麻看成西瓜的人,永远也得不到西瓜。大聪明之人得大失小,小聪明之人得小失大。聪明反被聪明误中的聪明,指的就是那小聪明。不要被芝麻挡住我们眼睛的瞳孔,不要被小得缠绕我们大脑的神经。
强大失易得,弱小得易失。勉强进易退,勉强得易失。拥有要配,不配受罪。真正稳固的得到和拥有,是有资格和条件的。资格不具备、条件不成熟,若硬要勉强去得是很难得到的。就是得到了也很易失去,即使不失去,拥有的只会是烫手的山芋。
得之要惜之,拥之要护之。收获不珍白流汗,江山不保白流血。收获是粒粒皆辛苦,汗滴禾下土;江山是英雄的鲜血,烈士的生命。若得之不惜,拥之不护,情何以堪,理何以容!
劳有所得是光荣,不劳而获是可耻;人给拿之是馈赠,偷偷拿之是盗窃。得之要有道,得之无道,要么是不道德,要么就是违法或犯罪。贪杯损肝肾,贪食伤脾胃,贪得伤身心。得之要有度,贪得必有大失。
不怕失去就怕失得不值。该失之失为得,不该之得为失。不该之得,得到的只能是沉重的负担和无尽的悔恨。请神容易送神难,易得不一定易失。不该之得,有时会变成缠着你的幽灵和魔鬼。
天上不会掉馅饼,若真的会掉,那馅饼里包的,不是蒙汗药就是害人药。不要吃免费的午餐,所谓的免费就是更加昂贵。不劳而轻易之大得,得到的往往是上大当、受大骗、犯大罪。
欲捞海底针尖是呆子,欲要天上星星是疯子。想不能之得白伤神,干不成之事白费力。成日痴想着不可能得到之得,苦干着不可能成功之事,到头来,得到的只能是自我折磨、他人嘲讽。
有难知无难,无难知有烦。失有失的痛苦,得有得的忧愁。都说旁观者清,我却说旁观者也很浑。饭只有吃了才知是否可口,衣只有穿了才知是否合身,人只有跟了才知是否合己。有许多得失,其哀乐苦福只有在得失后才能知晓。
人最怕缺的是德,最怕失的是信。人最应该拥有的是社会责任心,最应该失去的是个人自私心。思想是行为的方向盘,品德是人生的掌舵者。无德无信之人,本事越大、地位越高,干的坏事越大,对社会的危害越大。
胜败不在一时,得失不在一事。一时之得失要服从一世,一事之得失要服从全局,个人
之得失要服从社会,小家之得失要服从国家。
因为大河干了,小河必然无水;大树倒了,枝叶必然枯萎;社会乱了,个人必然不安;国家亡了,小家必然破灭。
领悟心得 篇7
《茶馆》是我阅读的第一篇老舍的作品,听闻老舍的名字已经很久,耳熟能详的老舍在我们笔下早已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大作家,在平时几篇阅读理解中也或多或少能领略到几分魅力,然而今日我把整本书看完后,我才能明白为何老师们把他倍加推崇,又为何给予了他太多太高的评价,一本小小的《茶馆》就那么薄薄的几页,却是一位成熟的剧作家的成功之作,这一剧本的创作实践足以说明他已经谙熟结构戏剧的各色法门,老舍的文学素养之高是我们所不能及的,他能将形形色色各种人物、三教九流会聚在一个小小的茶馆,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并通过人的评议来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情感流露、时代背景以及中国旧社会各阶层几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这种艺术处置,不仅不失严谨,还体现出了老舍的大智若愚,举重若轻。
王利发,常用四爷,秦仲义,三位始终贯穿整个戏剧的人物,时间从二十多岁跨越到七十多岁,每个人都在按照着自己的为人处事,经历了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最后却在历史的命运中结束了酸苦的生活。王利发心地不坏,但却有一点自私,比如在第一幕中,为了茶馆内部的“干净将一对穷母女轰到外面吃面,虽是好心,但总归有点自私,还有王利发一生中一直保持着见风使舵的心态,“做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不断委屈着自己,希望得到家人的安全和家庭的幸福。可是就因为那些势力小人的存在,最终还是落得一个上吊自杀的结局。常四爷为人正直,爱打抱不平,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大清国要玩了”,在二德子与特务之间昂首挺胸,虽然对这个社会充满不满,但还是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美好,但他没有王利发那样学会变通,结果老年时落的卖花生米来生活。“看,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钱,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下点纸钱吧”这是最后三人相聚时常四爷的一句台词,也就是说生活困境已经压迫得让他苦不堪言,也讽刺了当时旧社会的腐败。秦仲又,本是一个有钱的阔少,最初也是拥有着救国救民的理想,为了这理想,他冲动般的变卖了家产,开设工厂,走向了强国富民之路,把一切都压在了工厂上,结果政府腐败无能,势力太小的他斗不过那些人,资产全变成了“逆产”,没有后路的他输得一干二净。“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盼哪,盼哪,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让咱们祭奠祭奠自己,把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三个人最后互相诉说着,又用讽刺的出殡仪式向观众展示着一曲旧时代的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