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五篇#】为了将我们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呈现出来,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自己内心产生的想法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来表达。这样做就可以让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好工具范文网带来了充满新意的“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请查看本文中的关键信息!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四月的春风,染黄了油菜花,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畦,乘着彩色的和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班,赴河南新乡延津县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历时一周的封闭培训,阳光组的八位教师一起认真聆听了专家的理论讲解,积极参与了体验分享,精心挑选了作课任务,熬夜进行了课堂教学设计,利用听课的零碎时间一次又一次地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终于,我们呈现的课堂教学受到了听课专家、教师的一致好评。课上与课下的互助,组内与组外的交流,学员与专家思想的碰撞,培训者与受训者情感的交融,所有的一切,让我们受益匪浅。本次培训意义重大,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一、学习纲要,明确目标
在心理咨询中心,我们聆听了专家李晓玲老师的讲座,重新学习了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的目标,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要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是重大的。
二、亲近其师,探索其道
李晓玲老师先为我们讲述了发展心理学有关知识,她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发展的动因,进而讲到心理发展过程。李晓玲老师在讲解心理健康知识时,总是用通俗易懂的案例做诠释,比如”心理学就是你舒服别人也舒服的一门学科”。李老师用温和的语言娓娓道来。我们不由得暗暗钦佩老师扎实的学识,这样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心理健康的教育标准”等知识,我们全体学员都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其要旨。确实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在工作中就要像李老师那样,把最佳的情绪带到课堂中,让学生看到老师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一面,让老师传递的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老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无时无刻都在感染着学生的成长。
李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那高深莫测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变得鲜活生动有趣。例如,李老师用扁大哥的故事表述了我们心理健康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做一名扁大哥,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我希望自己像李老师那样,助人自助,用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我的学生,让我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希望我能够做到!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上周五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让我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想我应该深入思考这几个问题了“希望得到什么成就、做好哪些准备、如何循序渐进的行动”!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
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人们已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这对我们从事教育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感到心理健康教育仅对一部分发现问题的学生有点为时已晚,应面向全体,防患于未然。心理地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年级的潘东辉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首先放起轻松优美的音乐,然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款款而谈:"同学们好!伴着悦耳的音乐,非常高兴,我们又来到了轻松愉快的小学生心理导向的课堂,谁愿意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或最喜欢的学科告诉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你的欢乐……"这样,使学生在极其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老师。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故事法。
如六年级的《寻找快乐》一课教师播放了一段配乐故事《国王与农夫》,听后引发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国王"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还不快乐?而一贫如洗的农夫整天在地里干活却觉得非常快乐呢?这正是这节心理健康课要讨论的重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文,反复思考得出:国王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它欲求过高,而农夫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经常想着那些比自己还不幸的人。从而使学生悟出了寻找快乐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欲求"。
3、激烈地争论,在雄辩中明理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老师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可帮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讨论中明辨道理。如在四年级《怎样看待的人》一课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方法。
首先教师播放了一段录像,然后让学生针对片中的"小刺头"对小组长小明的评价:"臭美,不关心同学,不爱帮助人,批评人粗鲁、骄傲。"展开激烈地辩论。
正方、反方各自举出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也是各抒己见,相持不下。那么到底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呢?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来到"智慧泉"边的森林里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给即将报考杂技学校的小猴子写评语的。(小动物们给小猴子写鉴定,既看优点,也看缺点)这时再引起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讨论:"小刺头"对小明的评价有没有片面、偏激的地方呢?经过讨论,孩子们的认识像无数条上溪汇入江河一样走到了一起。从而得出:
①评价他人要从事实出发,既看优点,也看缺点。
②不能从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别人,要客观、公正。启思明理水到渠成。
4、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产生情感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实话实说"这一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扮演主持人、特约佳宾、观众,模拟生活情景,实话实说,坦白内心。孩子们那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赞美与致谢;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歉意与忏悔,催人泪下。
这一课在五年级连讲了三个班,每到这个环节都出现了高潮,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都有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泪花,真正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5、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心理训练。四年级《尊重他人》和五年给《寻找快乐》的教学中都运用了这种方法。
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总结出了一条条评价他人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原谅别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使人悔悟自己的过错;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找到了寻求快乐的心理防卫术: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换个环境;降低欲求;幻想成功;肯定自我;转移注意等等。
使学生明确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快乐是一种自我选择,快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6、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求新知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
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
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7、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在《寻找快乐》一课中,一个男孩子勇敢地讲述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故事,他说:"我父母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可是他们一直瞒着我,前几天才告诉我。听了以后,我非常地恨他们,躲进了自己的小屋不理他们。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快乐与不快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况且离婚是他们俩大人的事,并不说明他们不爱我,再说还有大姑疼我,我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听着这个孩的内心独白,老师热泪盈眶,充满深情地对他说:"你真是个敢于面对生活、勇敢、善于调节自我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会勇敢乐观地面对,蔡老师和全班同学都愿意做你永远的朋友!"全班同学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坚信,这一刻将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老师真挚的话语,同学热烈的掌声将永远激励他战胜困难的勇气。
8、精心设计的结束语,升华、启思、充满激励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形式:
①总结式。例:《怎样看待他人》"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一位曾有几千名科学家参与的登火星计划中承担重任的华人科学家说过:"人才最重要的是合作精神。未来社会的创造,需要我们在各方面与他人合作,发挥各自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看待他人,正确地看待自己。"
②期望式。例:《尊重他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日寒。"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交往中尊重他人,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赢得更多的朋友,人人做受大家欢迎的人。
③启发式。例:《了解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同学们,现在的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实现我们自己理想的基础,让我们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出示投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
④祝福式。例:《寻找快乐》(伴着"祝你平安"的乐曲)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不平之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你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你就要降低欲求,寻找快乐;当你不被别人理解受到委屈时,你就要转移注意,消除烦恼;当你考试没考好时,你就要对自己说,不要紧,下次再努力。这样你就会心里充满阳光,脸上绽出甜蜜的微笑。请记住: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老师衷心地祝愿同学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愉快健康地成长!
心理健康课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感知、体验、明理、反思、迁移、运用的过程,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我们要求老师在课上与学生平等交往,既是老师,更是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2、尊重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言行,呵护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坦白观点。
4、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心理训练全过程。
5、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6、娱乐性原则。心理训练应在学生愉快的活动中操作,只有产生快愉快的体验,才能达到训练目地。
因此,只有融心理健康教育于轻松自然的导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的画面,紧张激烈的竞赛,积极参与的小品表演,热烈的讨论,形象的练习,及时的反馈之中,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我校第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结束,通过本阶段的工作我们发现:全校同学普遍增强了自信心,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了。"我很笨","我不行"的想法逐渐被"我最棒","我能行"所取代。心理健康教育还融洽了师生关系,在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4
还记得刚入职的时候,邢校长以及其他校领导,经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这就是希望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幸福的,幸福地工作,幸福地生活。自从读了《做幸福的老师》这本书之后,我更是体会颇深。
《做幸福的老师》是王三阳老师创作的,他强调以爱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刚读《做幸福的老师》一书时,我自己都感到惊讶,因为这实在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里面的每个故事都令人值得深思,值得回味,读来心情时而沉重时而喜悦。我知道,要成为一名真正幸福的老师,还任重而道远。其实,不管是称呼学生的姓名,还是学会微笑教学,学会欣赏,教学相长……归根到底,都是用我们真挚的爱来“换”作一名人民教师的幸福。
那么,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仁爱与豁达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反思与研究中来。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呈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学生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教师的幸福,教师节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教师的幸福……
作为教师,我们的微笑拥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这种微笑来源于你内心的幸福感。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学生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微笑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情绪;教师的微笑和严厉同样重要,但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温和,更可亲、可爱。严厉的教师令学生敬畏,微笑的教师令学生喜爱,善于在严厉中不时渗透会意微笑的教师,则令学生敬爱。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将我的幸福通过微笑来转达给学生们,让学生们也很幸福地成长。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决定了学生的命运。教师为教育学生想尽办法,呕心沥血,但没有想到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呢?我们要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一个孩子来说同样如此。我们在欣赏他们可爱、娇憨的同时,也要容忍他们的任性与调皮;在享受他们给你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又要面对他们所犯的错误。用自己的爱心去灌溉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在爱的沐浴下改正错误,走向成功。
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这是因为教师每天都以幸福的姿态来工作。幸福是一种心灵感觉,幸福是一种内在情怀,幸福更是一种生存状态。用心感受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幸福就在你我身边。
做幸福的老师,用我们的执着,用我们的智慧,用爱与宽容,爱成就孩子们的同时,成就我们一生的幸福。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今年3月,本人有幸参加了心理老师的培训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每一天过的都很充实,内容不是纯粹的理论知识,而是结合生活实际因势利导,通过各种活动使我们在课堂上观察、体验、学习,从而得到领悟。通过聆听心理教师聂老师的讲座,我对这一门学科经历了由陌生、抵触、迷茫到认识的过程。
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自身和一些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由于以前没有学习过心理辅导理论,缺乏心理辅导技能与技巧,有时不知如何更好的减压,如何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对社会群体中一些心理问题更是束手无策。现在终有机会参加系统的学习,通过不断的充电使自己得到一个全面的提升,以便更好的解决现实生活中自己、学生及社会群体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促使其心理健康成长。
虽然培训时间不长,我却受益匪浅,我的感受可用9个字来概括:“要求高,魅力大,感悟多。”
一、高要求是学习有成效的保证。
我参加过的培训有无数,但如聂老师培训班这么严格的还是第一次。每天8点半准时上课,12点下课,下午2点上课,5点半下课。7个小时,除中间稍微停顿10分钟,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接听手机,不上厕所。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进行培训,不能遵守的可自行离开。刚听到这个要求,我倒有些不相信,想想平时的大小会议,有那个能做到?可是三天时间里,我们的课堂上,硬是没有手机铃声,没有讲闲话的声音,没有睡觉的鼾声。全神贯注的听讲,认真的做笔记,积极的参与小组的活动和讨论,你说,学习的效果怎能不好?
二,培训活动的魅力大是学习的动力。
我们在这三天中能静下新来,认真学习,不是单靠纪律,更主要的原因来自活动本身的魅力。这魅力来自老师,来自心理知识本身。
聂老师曾经是一中的体育教师,从教体育17年,后改行干心理咨询工作,只有短短的十年,可他的成绩却非常显著。现在你打开电脑,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他的名字你就能找到他的许多信息:聂续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国内最具实战经验的整合性治疗专家。语言痕迹分析专家,青少年问题咨询专家,音乐艺术EAP培训师,亲子教育与家庭教育专家,教师心灵成长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家。
这种种荣誉的背后,都凝结了他的艰辛和汗水,看到老师在台上那般自信,那般幸福,我有些自惭形秽。我们比聂老师小不了多少,可是在工作中,我和我的同事虽然工作还算认真,对学生也还负责,可我们每天所做的无非是重复着几十年的事情,没有创新,没有激情,没有跟上当今的时代,用过时的方法,讲述陈旧的知识,这让新时代的学生怎么能感兴趣?问问周围的同事,你们的学生学习如何?大多的回答:女同学还是认真,可是男同学没几个好的是男同学真的不行吗?不是,如果你用心组织一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尽展其才,你会发现,男生的思维特活跃,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大胆。可是我们为何就调动不了他们的兴趣呢?分析原因,男同学玩性重,他不感兴趣的,他可不愿学。就像这心理培训,如果只是学校强迫我们来培训,我们也和厌学的部分男同学一般,人在心不在,那么我们就只是完成了学校的任务——听课,回到工作中,就不可能把心理辅导工作做好。聂老师做到了。她精心的准备好授课的内容,把系统的心理知识用游戏,故事,讨论,探究的方式传授给我们,我们对心理知识不感到陌生,不觉得深奥,不论是有过培训的,还是曾未有过培训的,大家都能接受。聂老师敬业的精神令我们钦佩。
心理知识本身的魅力也很大。有二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我,看到学生各个不同的性格特征,我总是想,怎么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对学习感兴趣呢?学生内心出现了困惑,我该怎样去帮她排除呢?
我自己也想通过心理知识的学习,解除自身的烦恼。工作中我们有不如意时,孩子学习有不很优秀时,与同事相处有不投机时等等。当困惑出现时,我用什么方法来调整心态?我怀着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带着想学知识的愿望来到了这个班,我的学习是认真的,我学习的效果也是很大的真的,我很感激老师。
三,培训班里,我的感悟多
老师的培训,不是单纯的传授,更多的是游戏,讨论,探究。丰富多彩的形式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通过自我探究,更进一步认识了自我。老师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纸,要我们写出许多条“我是一个xx人。“从自己无意识的描述中,我们不自觉的写出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中了解自己的心态,是积极向上的还是自卑的,有无需要改进等。人无完人,首先我们要接纳自己,树立自信心,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经常查找自身的不足与过失,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通过这个探究,我们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
通过交流、游戏等活动,充分发挥心理辅导的功能
老师除了讲解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之外,特别重视设计集体交流的平台,并精心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我体会到所设计的每项活动都有着它心理辅导方面的作用。例如,当让我们面对全体参加培训的人员介绍自己,尽管我们更多的时候不想表达,可是就有一种动力促使你勇敢的去说。在培训结束,老师要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三天的学习成果时,我们集思广益,为小组献技献策,当自己的见解得到肯定和共享时,内心的愉悦自然不用说,往日的自卑或胆怯更是一扫而光,学员间的友谊也更上了一层。假如这种形式进入我们自己的课堂,学生厌学的情绪应该会没有了。
在培训班里,我的许多观念也发生了不变化。
以前,我们只是高高在上的要求学生来学校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和其他学生和睦相处,做好值日,爱护环境卫生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而学生不做作业,打架、厌学等都是不应该的,就是学生的错,老师应该批评,教育其做好。但通过心理辅导后,再来看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短短的三天培训是结束了,课心理知识的学习才刚刚开始。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探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立足本职岗位,为培育下一代多做贡献。